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合集下载

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非对称性及其监管研究

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非对称性及其监管研究

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非对称性的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与数据
目前针对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非对称性的研究主要采用定量 分析方法,利用财务报表数据、市场数据等进行分析。其中 ,复杂网络模型、传染模型等是常用的建模工具。
研究结论
现有研究表明,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非对称性主要与银行 的业务联系、资产负债表结构、风险管理水平等因素相关。 此外,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银行在系统性风险非对称性方 面也存在差异。
加强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宏观审慎监管,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 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加强与国际监管机构的合作,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非对称性特征,即负向冲击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大于同等正向冲 击的影响。
不同类型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非对称性特征存在差异,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系 统性风险对负向冲击更为敏感,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则表现出更高的稳健性。
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非对称性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状况、金融市场环境 、银行内部治理等。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时间跨度较短,未能充分反 映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长期演变过 程,未来可进一步拓展研究时间范围

研究仅关注了系统性风险的非对称性 特征,未涉及其他风险维度,如市场 风险、信用风险等,未来可进行多维
03
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非对 称性的实证研究
研究设计
01
02
03
研究对象
选取我国上市银行为研究 对象,包括大型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 商业银行等。
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运用 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 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及其预防-精品文档资料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及其预防-精品文档资料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及其预防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每次金融危机的表现虽然各不相同,但结果都给当事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始发于 2007 年初的金融危机正在冲击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并进一步危及全球经济,为防止危机深化和维持市场信心,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以及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多国中央银行都对金融市场投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资金。

但美国经济短期进入衰退几成定局。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金融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员,金融危机的蔓延效应使我国无可避免的要面对外来金融风险的冲击,如何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系统性金融风险识别及相关理论(一)概念及特征系统性金融风险(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 是与个别金融风险相对应的一个范畴。

Bandt & Hartmann(2000) 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不利消息即金融机构的倒闭、金融市场的崩溃等事件对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

CrOckett ( 1997)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了如下解释: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异常、剧烈波动,或由于许多经济主体和金融机构负担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趋于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因此,可以将系统性金融风险看作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而金融危机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充分暴露,并产生全局性的重大损失和破坏性的结果。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与整个系统的整体健康或结构相连的风险,它往往是系统中积聚了大量的风险因素以至无法处理造成的,具有宏观性,较强的外部性、极强的蔓延效应以及极大的破坏性等特征,系统性风险通常会危及国家利益和主权信用。

而个别金融风险仅仅涉及参与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并不具有宏观性、蔓延性的特征。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理论1.“囚徒困境”理论。

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献综述:现状、发展与展望

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献综述:现状、发展与展望

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献综述:现状、发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和不断创新,系统性金融风险逐渐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展望。

我们将首先界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特征,然后回顾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在系统性金融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防范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金融风险管理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系统性金融风险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目前,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不断增强,使得金融风险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国际化,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使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不断提高。

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和传播速度。

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递和共振效应日益明显。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联系和资金往来越来越频繁,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递和共振效应也日益明显。

一旦某个金融机构出现风险事件,很容易引发其他金融机构的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加剧。

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给系统性金融风险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也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冲击,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出复杂性、关联性、传递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为了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范

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范

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范随着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推进,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了全球金融稳定的主要威胁之一。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金融系统中出现的大规模风险爆发,导致金融体系瘫痪,对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风险。

本文将从定义、形成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体系中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相互依存的风险,由于某个关键环节或多个关键环节失灵,导致整个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从而扰乱整个经济和社会秩序的风险。

二、形成原因1.金融创新失控: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极大地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深度,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流动性和波动性。

为了追求更高的回报,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但在新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导致风险失控。

2.信用扩张带来的风险暴露:金融体系中的多个机构共同参与同一个项目时,会从某种程度上导致系统性风险的暴露,尤其是当一些金融机构在做出错误决策时。

例如,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各个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和过度投机行为导致金融市场的整体崩溃。

3.利率波动和外汇波动:金融市场中的波动性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一些大规模的利率或外汇波动,将对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挑战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三、影响1.金融体系崩溃: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将导致金融机构大面积破产或资产大幅缩水,从而可能引发整个金融市场的崩溃。

2.经济发展放缓:在金融体系遭受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企业的融资难度将加大,企业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经济发展放缓。

3.社会稳定动荡:金融风险的爆发将导致一些人群的生存问题,引发社会稳定动荡,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危机。

四、防范措施1.强化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消除金融市场的未知风险隐患,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和规范化运营。

2.建立金融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可靠的风险评估体系,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采取积极措施防范风险,保险系统稳定。

3.提高投资者风险认知:在投资者和企业者中提高风险意识,并对高风险投资给予警醒,增加投资交易透明度,提高金融领域的稳定性。

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综述

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综述

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综述居新可【摘要】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受到更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测度及防范监管对策3个方面的现状及进展.%After the glob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mor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risk. The origin, measurement and countermeasure of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over recent years were overviewed.【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29【总页数】3页(P163-165)【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对策;综述【作者】居新可【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 引言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风险控制与管理方面成为经济学研究热点,其中系统性金融风险得到重新审视。

国际上系统性风险的研究不多,往往放在金融危机大框架下加以讨论[1],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2]。

迄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尚无统一定义,界定金融风险的侧重点也不一致。

既有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为代表(Bernanke,2009)强调系统性金融风险危害范围之大,足以威胁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 [3];也有以Gonzalez-Hermosill和Kaufman为代表,侧重风险传染属性,即单个事件通过影响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损失扩散的可能性;或以Minsky为代表侧重强调系统性金融风险引起金融功能丧失的或然性;此外,还有侧重强调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的严重危害。

十国集团(Group of Ten,2001)在 De Bandt and Hattmann(2000)[4]研究的基础上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单个冲击事件导致部分金融体系信心崩溃、经济损失或不确定性增加,甚至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危害的风险[2]。

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

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

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成为了金融市场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和市场之间相互联系导致的一种风险,当这种风险发生时,将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加强风险管理和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来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

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金融机构都需要受到监管,并且监管机构需要在金融活动的全流程中发挥监管作用。

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金融监管法规和政策,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

监管机构也需要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监管机构还应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制度的检查和评估,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二、强化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风险管理方面,金融机构需要重点关注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资金不足时,无法及时偿还债务或者以市场价值卖出资产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债务人违约或者信用等级降低而导致的损失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对于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监测和控制机制。

金融机构还需要加强对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确保自身能够承受各种风险的冲击,并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不同的风险状况。

三、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在金融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和风险的加剧。

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市场的情况和风险。

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应当充分、及时和准确,确保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金融产品的性质、风险和收益。

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对策

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对策

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系统因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金融系统中普遍存在着各种金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这些风险可能对金融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为了预防和应对金融危机,必须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对策。

这些策略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能够及时识别、预测、缓解和控制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行。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对策。

1.制定完善的金融监管政策制定完善的金融监管政策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建立风险监测体系,及时获取金融市场、机构和产品的风险信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计和监管力度,监测和发现出现的风险,提前预警,确保金融市场平稳,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

此外,对于金融机构,政府应加强其监管,包括制定适当的规则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市场准接入的管理,明确规则并强制执行规则。

2.强化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互动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互动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市场机制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市场中的各个主体通过市场价格,自主选择资产投资组合,经营状况,利润状况等来调整风险。

监管机制则是对市场机制的补充,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调整金融体系中的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互动,可以有效避免市场机制的失灵,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3.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对金融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政策及时调整经济周期的波动,采取一系列预算、税收、政府开支等政策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则可以通过利率、收益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调整财务机构的流动性,适当提高利率可以缓解金融市场高波动性,进而降低系统性风险。

4.规范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但也可能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金融创新的规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规范金融创新,加强对新金融产品的监管审查,确保新的金融产品符合市场规则、法律法规、以及一些通盘考虑后,才能批准上市和发行活动。

《2024年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范文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也使得金融系统性风险逐渐成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国金融市场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挑战。

因此,对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防范措施,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原因1. 金融市场结构复杂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多元化,金融市场结构日益复杂。

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日益增强,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形成金融系统性风险。

2. 金融机构风险积累部分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风险控制不力等原因,导致风险积累。

这些风险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和资金流动,逐渐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形成金融系统性风险。

3.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政策调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

三、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措施1. 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措施。

应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止金融机构风险积累和扩散。

2.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能力,从而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3. 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根本途径。

应加快金融市场开放和创新,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和透明度,从而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防范跨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

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共同应对跨境金融系统性风险。

四、结论金融系统性风险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趋势 ,既不是完全看不 清 ,也不 是一 目了然 ,它 是一 个有
12 非 对称信 息博 弈理 论 .
系统性金 融风险生成 的理论主要 是新古典微 观经 济学
理论 中的 “ 场失灵 论”和 “ 市 信息经济学理论” 。商 “ 信 息经 济学理论 ”既研究在非 完全信息 ( prc ionfn i e etn nac ) m f f i 条件下 的经济分析 ,还研究非对称信息 (sm e i io a ay m tc n r . r fm tn . )条件下 的经济分析 。非对称信息博弈理 论是应用性信 i o
S e frs s i a l e eo m n .An l sd t e s s m c f a ca s fte h r g n rtd b erp r r a c h rce s c . U o u t n b e d v l p e t a ay e y t i n n i r k i h am e eae y t i e o n e c a a tr t s h e i li h fm i i P o o e O I r p s S U ̄ d o s nr l c h n s t d e e t a c r c s e s ; —b s d Olte r c n ne eto o d r lt n n fr k c t i o o me a i m o a h r c o r ta ss me, e t ae i h e e titrs g o eai s a d f o
杨 仕长 锐 鹰
( 中国建 设银 行股 份有 限公 司长春人 民广 场支行 ,吉林 长春 100 ) 300
[ 摘 要]分析 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产 生所带来的危 害及其表现特征 。提 出了处理好 风险源 头控 制与末 端治理 的 关 系,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范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防范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金融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错综复杂,造成金融风险的因素不少, 金融风险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目前, 国际经济金融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systematic financial risk)尚没有一个规范公认的定义,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应该包括这样几层含义第一,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连续损失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是因一个金融机构的倒闭,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第二,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微观金融风险,是指个别金融机构在营运中发生资产和收益损失的可能性;二是中观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业内部某一特定行业存在或者面临的风险;三是宏观金融风险,是指整个金融业存在或者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三,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给所有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因此,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参预者都有影响,而且该风险通常是难以规避和消除的第四,系统性金融风险又可称之为市场风险,是指市场的全局性风险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一)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所引起的系统风险,它甚至会引起金融危机引起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种1.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征是导致其脆弱性的重要原因银行的负债大都是流动性极强的,而资产则往往有一定期限,资产负债有着天然的不匹配的特点, 因此,银行的首要风险是流动性风险此外,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银行发生流动性问题时容易产生挤兑,并且一家银行的挤兑可能导致存款人对整个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全面的挤兑, 引起系统性风险而且由于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发展, 以及金融自由化使居民更容易变换银行储蓄的货币组合, 因此银行体系更容易受到攻击国际性大银行的流动资产中,除了现金资产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金资产外,还有大量短期性的有价证券以及商业票据,保证了资产的流动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大量增加,而投资渠道缺乏,过多的流动性投向资金和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利率持续走低,甚至和存款利率倒挂在证券业,一些证券公司通过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国债回购交易保底委托理财等形成大量违规负债,所得资金主要用于证券自营甚至做庄,或者被大股东占用,形成为了巨大的资金缺口,潜伏着严重的支付风险2.金融机构过度不良债权和资不抵债的风险依据IMF 的统计,从1980 年以来,发生严重金融问题的108 例中, 由于银行不良贷款引起的有72 例, 占67%;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 个国家共41 起,其中由不良贷款引起的有24 起, 占50%以上因此,威胁金融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风险仍然是不良贷款问题[1]长期以来,我国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巨额不良贷款截至2005 年12 月末, 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累计处置第一次剥离的不良资产8397.5 亿元,处置进度已完成66.74%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股分制改革处置不良资产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潜在较大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比率仍然偏高和盈利水平偏低2004 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ROA)普遍低于一些国际大银行[2]此外,我国银行业贷款集中度过大, 对集团企业客户多头授信和对重点行业集中授信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分散经营风险和防止关联交易风险,往往会导致风险扩散和放大的负面效应,从而产生系统性风险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实力较弱,存在着较大的信贷风险3.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许多国家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之间吸收存款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各种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工具间利率水平差距缩小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执行“合同利率一年一定”的政策,而定期存款利率则执行合同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的下调往往会减少银行的净利差收入目前这种风险在外币市场已浮现由于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自行定价, 银行将利率水平的高低作为争取市场份额的契机,从而造成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大于贷款利率的上升幅度,利差收入明显下降4.金融机构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金融机构操作失误会导致经营艰难,并有可能影响整个金融市场, 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内控机制逐步完善,但由于操作风险引起的损失也较大2003 年6 月,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发布了对2002 年以及之前年度对中国人寿总公司以及全系统3400 多个分支机构的审计结果审计发现各类案件线索28 起,涉案金额4.89 亿元2005 年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通过现场检查,共查出金融机构违规金额7671 亿元,处罚违规金融机构1205 个,违规人员6826 人,取销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325 人[3]5.金融混业经营的风险我国加入WTO 以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面对巨大压力积极寻求在金融业务上开展合作, 浮现了一批以银行与证券银行与保险证券与保险合作为背景的跨行业交叉性金融工具如国内证券机构和银行机构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进行短期融资,证券公司的股票质押贷款以及“银证转账”和“银保合作”等此外,我国境内已形成为了一些类似于集团混业经营子公司分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并不断创造出跨行业的交叉性金融工具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风险对金融系统的危害不仅体现在其风险特征的复杂性,而且风险有可能在各个市场各行业之间快速转移传播扩散,形成系统性风险,并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灾难性的冲击(二)宏观经济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新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与市场环境中,金融系统浮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成为影响金融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因素1.金融发展格局不协调和风险向银行集中一些学者认为,金融深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广义货币M2 和GDP 的比率上升,然而并非所有这些上升都是对银行有益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银行负债的增长相对于经济规模和国际储备的存量上升很快,而且银行负债在流动性期限和货币构成方面显著不同于银行资产,银行资本以及损失的储备不能够弥补银行资产的波动,经济也面临着重大的信心冲击等,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将上升目前,我国M2/GDP 比例居高不下,2003 年2004 年和2005 年为别为187%,186%,164%,远高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和一些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银行业吸收了大量储蓄存款,且主要依靠发放中长期贷款来释放储蓄增长的压力,导致全社会的融资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4]从长期看,过多的货币供给可能冲击物价和资产价格的稳定,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同时也挤压了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2.隐形赤字的货币化压力增大和通货膨胀风险增加根据历史经验,各类金融风险最终都会逐步向央行和财政集中2005 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为1561.4 亿美元, 比2004 年末增加329.4 亿美元, 占外债余额的55.6%,占比高于国际公认的25%警戒线我国有相当大的隐形财政赤字,这包括国有商业银行部份政策性不良贷款社会保障“欠账”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等这种财政综合负债占GDP 比例约90%,财政总债务率已超过国际公认45%的警戒线如此高的财政负债率,容易导致财政风险,最终影响币值稳定中央银行资金运用的准财政性支出增多,贷款回收率低,不良比例高,形成为了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大量占用中央银行资金的局面,容易造成中央银行财务状况恶化,削弱中央银行调控能力[5]3.宏观经济波动较大,经济的扩张和收缩,可能使企业大量债务拖欠,导致银行风险浮现的频率和强度都比较高2003 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浮现过热苗头,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仅次于1992- 1993 年, 成为历史上投资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我国投资增长明显过猛,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三)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由于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一些不平衡的状况,包括整个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不平衡;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债券市场中国债金融债与企业债发展的不平衡等1.货币市场的风险我国的货币市场与发达国家的货币市场相比,其深度和广度不够, 货币市场的内在功能还有待于提升一是货币市场交易工具和品种过于单一目前在货币市场上采用的交易工具惟独拆借回购和承兑汇票,货币市场中可供交易的工具偏少票据市场惟独交易性票据,没有融资性票据在交易性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所占比重远高于商业承兑汇票债券品种也惟独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主体过少,期限偏长,缺乏短期债券品种,不利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二是货币市场流动性有待提高市场缺乏流动性既有债券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交易方式单一做市商和经纪人等竞争性市场交易中介空缺市场透明度不高等方面的原因三是货币市场中交易的集中度偏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在拆借和回购交易中,商业银行为主要的资金融出方, 占比普通为80%以上,形成为了一定的垄断性四是票据市场一些主体行为不规范法制信用观念淡薄违规经营票据业务的现象屡禁不绝2.资本市场的风险我国资本市场是在经济转轨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转轨时期的体制问题与新兴市场的基础缺失相互关联,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结构性缺陷和风险隐患,影响了市场稳定运行,使得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协调一是市场信息不彻底和不对称证券市场整体上发展滞后,除了交易工具和结构性问题外,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市公司披露的经营业绩与其承诺或者其注册会计师预测的指标相去甚远,其业绩往往不会维持很长,而且也难以作为投资者投资的依据二是投资者结构不合理以及投资者违规操作行为造成的风险我国证券市场主要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缺少多元化的具有竞争性和互补性的拥有长期稳定资金以及长期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不利于抑制证券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三是市场融资功能萎缩,产品结构和监管制度等存在缺陷股票发行监管仍存在较多问题,发行和上市审核体制分工与衔接不合理新股发行和再融资渠道不畅通,优质上市资源外流, 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四是市场交易和结算制度不能满足市场迅速发展和控制风险的需要,缺乏对投资者直接保护的制度五是监管机构缺乏管理经验而对证券市场干预不及时不果断或者进行不正常干预而造成的证券市场的震荡3.保险市场的风险目前我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但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风险一是保险业的偿付能力较低占市场份额超过70%的国有保险公司长期以来偿付能力处于不足的状态二是保险业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着道德风险当前我国保险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度不高,保险公司诚信状况存在着不少问题少数保险公司培训和管理代理人不严格,存在唆使误导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保险公司缺乏诚信记录披露制度,消费者无法考查保险人的承保能力赔付实力资产质量经营状况风险管理发展前景等与诚信相关的信息,投保人购买保险时缺乏充足的诚信信息支持三是保险产品的结构风险当前我国保险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保费收入主要来自少数险种,而且各家保险公司险种结构的相似率达90%以上四是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目前,保险可用资金已超过1 万亿元,但由于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仍偏小,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难度较大寿险业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较高,5 年以上中长期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的程度已超过50%,且期限越长,不匹配程度越高,有的高达80%,资产平均期限与负债平均期限相差10- 15 年,在偿付高峰到来时期可能集中爆发流动性风险(四)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开放经济条件下,许多国家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导致市场波动幅度剧增,金融机构大量涉足高风险的业务领域,风险资产明显增加,游资的冲击有时也会造成巨大的危害1.开放经济中的汇率风险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为:Y=AD=A(Y,I)+NX(Y,Y*,ePF/P),式中, 国内总需求A 取决于国民收入Y 与利率水平I;净出口NX 作为国内收入Y 国外收入Y*与实际汇率ePF/P 的函数汇率变动对内在均衡和外在均衡的影响是很大的2005 年7 月21 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浮动有可能增大进出口企业以及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首先,此次调整将对热钱的流向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冲击国内经济如果国际游资认为我国央行在短期内将继续调整人民币汇率他们很有可能会加大流入我国的速度;如果他们的预期不是这样,则有可能撤离部份热钱,将导致资本大量和快速流动,影响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其次, 由于人民币汇率调整而引起的外贸出口企业利润的受损将间接地影响银行业的经营,银行在这一行业的不良贷款有可能增加最后,企业和居民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将对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有可能会导致结售汇的大量增加,银行一方面获得的中间业务收入会上升,但另一方面外币存款会因此而大量减少此外,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还可能导致外币贷款的增加,从而对银行外币头寸产生较大压力由于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能过度举借外债进行低效投资如果短期外债用于长期的国内投资, 由于企业的收入是人民币,容易浮现币种和期限的双重搭配问题,一旦汇率预期逆转,汇率大幅波动,容易引起债务危机2.开放体系中资本流动的风险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的资本账户逐步开放,资本大量和迅速地流入与流出,导致金融体系浮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加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浮现较大顺差,资本净流入占国际收支顺差的比重加大到2005 年12 月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 亿美元, 同比增长34.3% [6]我国实行汇率改革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但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的局面仍然存在一是国际收支“双顺差”可能给货币政策安排带来压力从而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灵便性和有效性面临巨大挑战二是外汇占款的增加, 引起中央银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 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三是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增加了机会成本和外汇管理的风险外汇储备的数额越大,这些风险越大,外汇储备的收益越不确定四是给进一步资本项目开放带来艰难在“双顺差”的情况下,当资本项目逐步开放时,资本流入的规模和速度快速增长,可能带来资产泡沫,形成一定金融风险三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措施我国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加强调控强化监管改进服务优化环境,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一)建立和完善金融法律框架我国将进一步完善金融业内部的法律体系,理顺银行业和证券业信托业的法律边界, 明确不同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分清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特征,对有关法规中的金融各行业禁止性规定和肯定性规定进行统一,并与各行业的法规保持协调金融监管部门应进一步简化对创新的审批程序,建立高效的审批制度,及时提示承办此类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二)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从各国的相关实践来看,资本账户的开放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即“渐近模式”和“激进模式” 相关研究显示, 目前我国除了外汇储备充裕对外贸易自由化可在未来几年内基本实现外,其他条件均未充分具备因此,需要继续实施“渐进模式”的资本账户开放策略,稳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一些学者认为,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理想顺序安排是:首先推动强制结售汇制向意愿结售汇制过渡;其次先放宽对资本流入的限制,再放松对资本流出的控制;再次先放开债市,后放开股市(即A.B 股并轨),但要求非居民必须申报购股数量,并严格执行申报制度;最后在外汇市场上,逐步扩大交易主体, 由指定银行扩大到大企业,再到非居民,但限制交易品种我国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不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三)加强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经济金融界的研究表明,在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一国可以通过加强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纪律约束来减少波动我国目前开放经济的特点是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管制和持续的“双顺差” 这些特点的组合造成为了我国经济金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我国为了保持内外政策的平衡,除了采用传统的财政货币和外汇政策外, 还可以考虑选择其他一些政策工具用于政策组合一是可以采取增大汇率浮动区间的政策, 以减少外汇储备的积累,减缓资本流入对货币供给的扩张效应二是推动远期外汇市场建设中央银行对远期人民币汇率的干预不仅可以稳定远期汇率水平,而且有助于稳定即期汇率三是发行储备债券储备债券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吸收外汇资金而发行的一种以人民币计值的债券之中央银行需要控制基础货币的发行, 而为稳定汇率防止人民币汇率升值又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吸纳外汇资金时,可以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发行储备债券,将发行所获人民币资金用以收购外汇四是可以考虑征收“托宾税” 征收“托宾税”的积极意义在于中央银行不需要调整利率或者介入货币和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就可以影响资本交易的流动方向与规模,从而影响到市场汇率近年来, 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强总量调控,调节货币供给, 同时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加强信贷投向引导,促进信贷结构改善,支持了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然而, 中央银行需要特殊注意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决策的民主化,增强透明度,提高货币政策的决策水平; 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加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力度,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充分发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在金融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四)完善市场和加强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我国将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完善市场功能,满足不同主体投融资需求,加强市场透明度建设和规范化运作,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我国需要进一步推进国有金融企业和国有工商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股分制改革,使国有部门产权实现多元化,解决出资人缺位的问题, 增强出资人的经济理性,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建立责权分明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的经营发展战略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等五个方面着手,逐步建立现代化金融企业有必要在有效实施金融监管的前提下,主要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经营组织形式,发展综合类金融业务通过设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方法,将防范金融风险和鼓励金融创新有机结合,通过金融创新调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鼓励金融业在制度机构产品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推动金融企业面向市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意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加强金融机构的产品定价能力重视发展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开发证券公司的卖方业务,加快保险产品结构调整,哺育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实力(五)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进行研究和开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其主要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和预警显示四部份组成首先是选择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并要遵守实用性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原则;然后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 以及参考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指标的预警限值;再用事先确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或者模型,对各指标的取值进行综合处理,得出风险的综合指数和相应的风险等级,最后显示风险状态(六)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我国需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制定和颁布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

现代金融金融体系内在风险性及其防范理论

现代金融金融体系内在风险性及其防范理论

・介绍与借鉴・金融研究 1998年第8期现代西方金融体系内在风险性及其防范理论钟 伟 李心丹 内容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假说”,并进一步介绍了有关“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的理论。

最后,介绍了关于防范金融体系风险的方法。

一、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假说我们所指的金融风险是宏观意义上的,指的是整个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克罗凯特(A.C rockett,1997)将金融体系的风险定义为“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或大量的金融机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地影响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从定义上说,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是有所区别的。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表现为所有的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各种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金融机构陷入严重困难并大量破产,从而对实物经济的运行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而宏观金融风险指的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有些是由于金融市场交易者的不正当及违规违法行为引起金融动荡,但更多的是由于金融市场机制本身的问题而引起的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即现代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脆弱性或不稳定性。

11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假说的提出关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假说(F inancial In stab ility H ypo thesis),早期的深刻论述是由马克思做出的,马克思(K.M arx,1894)认为:①金融体系加速了私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的进程,但是同时由于金融资本家夺取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资本分配能力,其本身也沦为引起危机的最有效工具;②金融体系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前提是:信用仅仅是作为对商品内在精神的货币价值的信仰,决不能脱离实物经济,但金融资本家的趋利心、虚拟资本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却为信用崩溃提供了条件。

由于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不可克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局部体现,因此在论及其治理对策时不无讽刺地指出:“信仰使人得救”。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共3篇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共3篇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共3篇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1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监管的重要性被彻底凸显出来。

在危机发生之后,各国都逐渐加强了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与此同时,如果监管过于严格,也可能会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问题也备受关注。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金融监管的重点应该是在增加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金融监管应该能够发现系统性风险,在风险最初产生的时候就及时进行干预,而不是等到风险已经危机四伏再想办法进行应对。

我国的监管机构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对资本金要求的提高、限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杠杆比率、推行风险权重计算、引入监管指标以及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等。

然而金融监管机构要保持对金融风险的高度敏感,避免过渡干预金融市场的自由发展。

一旦金融监管做得过火,会导致金融活动变得极为缓慢,从而阻碍经济运行。

此外,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结构性问题,我国的金融风险也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监管机构要时刻关注金融业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及时调整监管政策以应对风险。

而金融监管的博弈问题也是比较困难的。

监管者需要在保证金融市场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持市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而这恰恰是很难平衡的。

例如,由于较高的监管成本和法规繁琐,市场上的新型金融产品减少了很多,这可能会让监管机构的目标失调,因为这些新型金融产品在经济中的价值很大。

我们需要更加有创意和灵活性的监管方法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后危机时代”看来困难与机遇并存。

本着“发现即监管”的原则,对于已经存在的金融风险,监管机构要采用及时的干预措施,防止风险扩大。

但是,监管的力度不能太大,这样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监管机构应该关注金融市场中的新的风险和挑战,并采取正确的政策,保持灵活性,引导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问题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问题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问题[摘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金融风险,显著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金融中介和金融制度在处置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上具有卓有成效的作用。

信号传递、激励相容约束和其他制度安排在改变信息机制、强化风险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说,金融风险源于交易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是紧密相连的,永远达不到绝对完全和对称的状态,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是常态,金融风险是必须面对的。

一、信息经济学中的风险描述信息经济学认为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uncertainty)而引起的可能性;相应的,金融风险就是人们在筹集和运用资金的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概念的核心是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进行经济决策时不可能知道一切相关知识,更不可能准确地预见未来,这就决定了人们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会面临风险。

然而,风险是可以减少的,减少不确定性就可以减少风险。

根据申农的信息论,信息就是用来消除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

所谓不确定性实质就是一种信息不完全的状态,如果信息增加,不确定性就会减少,风险程度也就相应降低。

显然,不完全信息与风险有着本质的了解,或者说,不完全信息就是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经济交易行为中,根据交易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地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不完全信息状态区分为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

在金融风险中,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等都属于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风险。

因为一般来说,影响这些风险的变量(利率、汇率、国家政策等)人们都不能事先得知,而只能在市场上共同观察到。

以利率和汇率为例。

正常情况下交易双方都不可确切预知未来市场价格的变动方向(从而占据信息优势),而只能根据公开的信息和市场供求状况作出预期,因而信息对称。

利率和汇率的波动有可能给某一方带来风险,但这种可能性对金融交易双方来说是对等和公平的。

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作者:王建平聂本武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33期摘要:根据融资次序理论,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来源于商业银行贷款。

根据国内学者从三个视角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建立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演化博弈模型,用数学方法论证了中小企业在一次性贷款状况下不还款的概率大的经济现象;通过非对称信息下混合策略的概率分析,提出了满足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演化博弈混合策略模型理想博弈精炼Nash均衡的条件公式。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ng order theory, this paper would analyze financing from the main way of commercial bank loan about the small-and-medium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scholars' study on financing problem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not reimbursement under the one-time loan conditions is bi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under the probability of the hybrid strategy, it puts the condition formula of evolutionary game hybrid strategy model ideal game refining Nash balance.关键词:非对称信息;混合博弈;中小企业;融资;均衡策略Key words: asymmetric information;mixed game;small-and-medium enterprises;financing;equilibrium strategy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122-030 引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是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

金融风险控制的博弈论分析

金融风险控制的博弈论分析

金融风险控制的博弈论分析一、引言金融风险是金融市场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而金融风险控制则是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

博弈论作为一门研究有关决策者行为和策略的学科,可以为金融风险控制提供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

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来探讨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

二、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是研究多人决策制定和行为选择问题的数学分析学科。

博弈论常见的概念有:1.参与者:博弈中的每个人或机构;2.策略:参与者在游戏中可以采取的行动方式;3.收益:参与者在游戏中可能获得或者失去的利益;4.博弈方案:参与者针对不同的策略进行协同和竞争的计划;5.纳什均衡:博弈的一种策略选择方式,即使一个人已知对方人的策略,他也不会改变他自己的策略选择。

三、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金融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风险监控。

风险评估是根据金融市场的历史数据以及目前市场状况来预测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和损失范围;风险决策是制定应对不同风险的方案,并进行风险分散控制以及风险减少或转移等措施;风险监控则是对市场风险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风险控制措施。

四、金融风险控制的博弈论分析博弈论可以为金融机构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提供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

针对具体的风险控制策略,我们可以将金融机构和市场看作是两个参与者,进行博弈分析。

1.对冲与套利策略的博弈对冲策略是指通过同时进行多种市场交易活动,从而降低全局风险的方式。

对冲策略目前有两种主要方式:买涨和卖跌,也分别被称为多头和空头。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参与者如何选择策略以及如何定价是一种博弈。

首先是对冲者之间的博弈。

对冲者之间的博弈中,先下手为强,因为获得首先操作的机会可以抢占其他对冲者之前的市场优势。

其次,则涉及如何定价的问题。

举例来说,如果一家银行在欧元和日元的期权合约中买涨而同时在美元和日元的合约中卖跌,有过多套利获利的机会,即不确定美元/欧元汇率或美元/日元汇率中存在的潜在超额利润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对冲者可以通过比其他对冲者更优的价格将所有优势改变为实际收益。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民间金融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民间金融研究
表 事前 (xat) e e n 信息不对称模型基本分布
来作为对传 统完全 信息假 设下
市 场 理 论 的 补 充 ,从 一 个 新 的
隐藏行动 (id n co hd e tn) ai . 隐藏信息 (idnif tn) hd e o i n ro
逆 向选择模型
角度解 释信息不 对称情 况下市 场 的失 灵 ,研究 市场参 与人 在
We s(9 1 从信贷配给现象人手 ,解释 了信贷 i 18 ) s
中的信 息不 对称 。信 贷市 场是 个信 息 不完 全市
场 ,借贷双方互为博弈 ,双方信息不对称 。利率 存在正 向选 择效应 ,提高利率能增加银行 的贷款
企业并购、资本运作。
民间金 融 无 论 是 在 发达 国家 还 是 在 发 展 中 国
为 ‘ 托人 ” (r c a) 委 Pi i 1。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 np 发 的交易主体 的各种 ‘ 诚实”行为在信息经济 不
学 中 主 要 用 逆 向 选 择 (des e ci avr sl tn)和 道 德 e e o 风 险 ( r aad)两个 概 念 来 描 述 。逆 向选 择 mo hzr l a

信 息 不对 称 理 论及 其 发展
信 息不 对 称 理 论 是 微 观 经 济 学 研 究 的一 个 核
道 德风 险指 的是在契 约签订之后 的履 约过程 中, 交 易主体不完全按照约定 的条款行事 ,或 者在条 款 未 明确 规定 的情况 下尽 量是 从 自身 利 益来 行 事 。围绕着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双重差异 ( 信 息结构 和效 用 函数 的差异 ) ,构建 理论模 型 ,见
2 1年 1 0 1 0月
经 济 论 坛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与防控——基于杠杆作用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与防控——基于杠杆作用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与防控——基于杠杆作用作者:刘著袁艺芮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26期从我国金融体系来看,居民、企业、政府的负债率不断提高,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资产比重不断加大,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敞口变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越来越重要。

在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下,央行需以其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的职能角色发挥宏观审慎监管的功能。

本文简要论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演化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目前我国各类金融风险的分布,最后分析央行如何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及演进机制(一)概念辨析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微观个体内部的不可消除的系统性风险不同,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宏观金融系统内部的风险,涉及到所有微观个体,其主要特征是顺周期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快、危害大。

虽然历史上每一次的金融风险的爆发通常以一家或几家金融机构倒闭为明显特征,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不是由单一事件或某一家金融机构引起的,而是关联整个金融系统内部,单一个体风险与系统性风险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

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资金和资本等金融资产,影响面广泛,同时市场对于资金的流动性极为敏感,一旦众多金融机构的资金出现短缺,在没有其他保证情况下,会不断出现大量挤兑和债务违约等事件,面临金融系统的崩溃。

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由单一的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到多样化的金融业务,新型金融机构不断出现,整个金融行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那么金融危机的发生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很快传染到其他产业,甚至引发经济危机。

(二)演进机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顺周期性,积累过程与经济发展周期基本一致,但又长于经济周期。

在经济发展初期,宽松的宏观环境使微观个体对经济发展持有乐观良好的预期,顺应经济发展向好趋势,投资者们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投资的边际产出与边际回报不断增大,也使资产价格迅速上涨,产生巨大的财富效应,从而激励再投资,市场呈现一片“繁荣”。

金融市场的不对称信息与风险

金融市场的不对称信息与风险

金融市场的不对称信息与风险在金融市场中,不对称信息是导致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对称信息指的是参与交易的各方在信息获取和了解方面存在差异,其中一方可能拥有更多或更准确的信息,而另一方则相对缺乏必要的信息。

这种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会导致市场的失衡和不确定性增加,从而产生风险。

首先,不对称信息会导致市场效率下降。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各方的决策可能会受到误导或者受限。

信息不完全的一方往往会对市场的走势、产品的价值或者公司的财务状况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信息相对完全的一方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来获取更好的交易条件,导致市场的不公平。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无法有效地对资源进行配置,从而造成市场效率的低下。

其次,不对称信息会增加投资者的风险。

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投资者很难准确地评估资产的价值和风险。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如果某个公司存在着不对称信息,投资者难以准确地判断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前景和风险水平。

这会导致投资者在决策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了投资风险。

投资者在面对不完全信息时,常常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或者依赖他人的分析,这可能会导致错误决策和财务损失。

此外,不对称信息也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性。

当市场上存在不对称信息时,一方可能会有动机散布虚假信息或者不实谣言,从而操纵市场价格,牟取暴利。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也造成了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

例如,某个操纵者可以故意散布假消息,导致股价的大幅波动,进而利用这种波动来获取不当利益。

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市场的声誉,也会使市场参与者对市场产生恐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要解决金融市场的不对称信息带来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信息不对称行为。

监管者应设立严格的审核和追责机制,加大对虚假信息和不实谣言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其次,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积极防范金融市场非对称风险溢出效应

积极防范金融市场非对称风险溢出效应

积极防范金融市场非对称风险溢出效应
刘延冰;彭紫嫣
【期刊名称】《中国外资》
【年(卷),期】2024()4
【摘要】加强和防范金融市场非对称风险溢出效应,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与稳定,确保市场运行的公平、透明和有效性,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

金融市场是全球经济活动的核心,其稳定运行对于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不断加大,风险传递和影响呈现出非对称的特征。

这种非对称风险溢出效应不仅影响了单一市场的稳定,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金融体系构成威胁。

【总页数】3页(P118-120)
【作者】刘延冰;彭紫嫣
【作者单位】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基于GAS t-Copula模型的金融市场非对称风险溢出效应测度研究
2.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研究——基于GJR-BEKK-GARCH模型与溢出指数方法
3.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冲击效应与风险预警研究
4.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非对称效应——基于TVP-VAR-DY模型的实证研究
5.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冲击规模和好坏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非对称效应——基于TVP-VAR-DY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非对称效应——基于TVP-VAR-DY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非对称效应——基于TVP-VAR-DY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非对称效应——基于TVP-VAR-DY模型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利用TVP-VAR-DY模型,针对中国金融市场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金融市场风险溢出的非对称效应。

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着非对称的风险溢出效应。

具体而言,当金融市场发生负面冲击时,风险溢出效应更为显著,而正面冲击对其他金融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一研究结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风险溢出;非对称效应;中国金融市场;TVP-VAR-DY模型;实证研究1. 引言中国金融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一员,其风险溢出效应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风险溢出的存在与程度,对其非对称性的研究较为有限。

本文旨在利用TVP-VAR-DY模型,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非对称效应展开实证研究,以期为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文献综述以往的研究主要通过传统的VAR模型对金融市场风险溢出进行研究,但由于VAR模型存在参数不稳定性的问题,其实证结果可能不准确。

因此,本文采用TVP-VAR-DY模型,通过引入时间变换参数来解决传统VAR模型的问题,更准确地研究风险溢出的非对称效应。

3. 数据与模型本文选取了中国股市、债市和外汇市场的相关数据,并利用TVP-VAR-DY模型对风险溢出的非对称效应进行研究。

具体模型包括风险传染模型、风险敞口模型和风险溢出模型等。

4. 实证结果通过对中国金融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实证结果:4.1 风险溢出的存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着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

金融市场中发生的负面冲击会对其他金融市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4.2 非对称效应的存在本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存在非对称效应。

具体来说,金融市场遭受负面冲击时,风险溢出效应更为显著;而正面冲击对其他金融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研究
[摘要]分析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产生所带来的危害及其表现特征。

提出了处理好风险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的关系,开展对宏观金融的研究和行业产业的系统调查研究分析,规范行业信息调查分析和行业信贷政策研究工作,建立惩戒功
能与激励功能相并重的风险管理机制,坚持正确考核导向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等七项措施。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4-0121-02
Prevention Measures of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Based on Information AsymmetryYang Rui Shi Changying
(Subbranch of Changchun Renmin Square,China Construction
Banch,Changchun 130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o prevent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was the matter of commercial banks,the major issu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alysed t he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if the harm generated by their performance characteri stics.Proposed sources of risk control mechanism to adhere to a correct assessme nt-based on the recent interest of good relations and long-term interests of theseven measures.
[Keywords]systemic financial risk;information asymmetry;commercial banks
1 非对称信息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理论
1.1 系统性金融风险(systemic financial risk)是与个别金融风险相对应的一个范畴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与整个系统的整体健康或结构相连的风险,它往往是系统中积聚了大量的风险因素以至无法处理造成的,具有宏观性,较强的外部性、
极强的蔓延效应以及极大的破坏性等特征,系统性风险通常会危及国家利益和主权信用。

而个别金融风险仅仅涉及参与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并不具有宏观性、蔓延性的特征。

1.2 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理论主要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市场失灵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

而“信息经济学理论”既
研究在非完全信息(imperfect information)条件下的经济分析,还研究非对称
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条件下的经济分析。

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是应用性信息经济学。

用该原理分析,可以知道,在金融市场上一切金融活动,包括借贷双方的契约性金融活动,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其结果往往是作为金融机构的市场经济主体掌握信息不充分而遭受损失,即信息资源缺损导致信贷资源缺损,信贷机构失效。

这是因为在公共信用环境不完善情况下,金融机构不可能耗时耗费资金去追逐每一个客户的完全信息。

同理,金融机构不能充分占有政府、市场、内部控制人和“风险经济人”(暂时道德缺失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称谓)的信息,就有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个别金融风险。

2 信息经济理论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活动
2.1 释疑功能?商业银行所进行的各项经营活动,都处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在进行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商业银行对于这种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尤其是对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既不是完全看不清,也不是一目了然,它是一个有所了解但又未能完全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逐步加深认识的“灰色世界”。

对于未能完全认识的“灰色”部分,需要采取系统的产业调查和行业信贷政策研究方法,通过掌握大量而可靠的产业信息和制订科学可行的行业信贷政策研究,利用信息的智能作用和释疑功能,克服银行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消除或减少对其现状和未来前景趋势的模糊认识,避免或减少决策的失误,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2.2 管理与控制功能?在商业银行统一法人体制下,坚持统一的发展战略,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统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统一的业务网络和统一的业务决策标准,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

实现“五统一”的要求,只有在对宏观金融经济和行业产业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并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制订并贯彻统一的政策制度才能达到目的。

如果没有统一的战略、统一的政策和统一业务决策标准,各个分支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各行其是,其结果必然是形成大量的系统性风险。

期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研究Apr.,2010Vol.30 No.42.3 增值功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教授在《信息经济学》序言中指出:“从来没有一个经济学家会否认,大多数经济决策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做出的。

但是……一旦不确定性的存在,在形式上是可以分析的,信息的经济作用就变得更重要了。

人们可以花费人力及财力来改变经济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改变恰好是信息的获得。

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

”?相对于授信业务的评估和风险审查而言,宏观金融经济信息和行业产业调查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的、更高层次的、更重要的信贷决策,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中,它处于风险源头控制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它是在贷款实施行为启动之前,在风险苗头出现之前实施风险控制,它需要付出的成本费用,比在事实风险形成后化解与治理事实风险所需要的成本费用代价要低得多。

美国J.P摩根银行通过对商业银行大量的贷款风险事例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了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损失的“三倍定律”,即3/4以上的贷款损失可以通过贷前风险控制和风险的早期发现加以避免,而当贷款出现问题后再采取补救措施,对减少贷款损失的作用只能收到不足1/4的效果,而3/4的损失仍然难以避免。

科学合理的宏观金融经济信
息和行业产业导向,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产生,降低风险管理成本,避免风险损失,相应地则体现为银行经营管理的效益。

3 商业银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若干措施
3.1 规范行业信息调查分析和行业信贷政策研究工作的内容一是开展行业信贷
风险、信贷资产质量的整体评价和行业信贷风险预警研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升级换代的趋势和产业选择方向的研究分析,研究制订行业信贷政策。

二是建立重要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数据库,监测和预测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及增长趋势,为确定对各行业的贷款
投入量和贷款审批提供决策支持和决策依据。

三是对行业产业的区域差异性进
行调查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使行业信贷政策体现区域差异性,使行业信贷政策与区域信贷政策相统一。

四是对行业产业结构和效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进行调查分析,为评价信贷资产质量、计提风险拨备提供依据。

五是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研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开拓新的金融
服务手段,使之与客户对银行的信息咨询服务需求相结合,使行业信贷政策研究
与实施重点客户战略、产品战略相结合。

3.2 由惩戒功能为主的风险管理机制,转变为惩戒功能与激励功能并重的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落实贷款责任制提供依据。

在贷
款监控措施乏力、贷款责任不明晰、违规经营屡禁不止、系统性风险频发的情
况下,强化风险管理工作的惩戒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3.3 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工作的功能作用,建立惩戒型风险管理与激励型风险管理并重的风险管理机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结合人事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的改革,通过后评价,对于按章操作、依规经营、防范和化解风险措施得力、效果显著的经营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真正体现责权利的完整
统一。

惩戒型风险管理与激励型风险管理并重的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处理好风险管理与银行经营、防范风险与业务开拓的关系,使风险管理工作既有利于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又有利于促进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发展。

3.4 坚持正确的考核导向,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无论是确立发展速度,还是确立发展规模,应坚持长远的持续发展目标,不
能为了追求近期效益而牺牲长远效益,不能急功近利,近期效益目标要服从长远
效益目标。

各项经营业绩考核措施、各项激励机制与责任约束机制都要服从于
这个基本原则,否则就会刺激短期行为而忽视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1]张维.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3):9-12.
[2]刘海云.基于非对称信息博弈下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探析[J].平顶山学院学
报,2007,(4):24-26.
[3]宋杰.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及其预防[J].商业时代,2008,(4):65-67.
(责任编辑:背包走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