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练案:13记念刘和珍君(1) -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7《记念刘和珍君》基础练习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7《记念刘和珍君》基础练习1

《记念刘和珍君》基础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赁.房(lìn) 喋血.(xuě)尸骸.(hái) 菲.薄(fěi)B.噩.耗(è) 黯.然(àn)羽翼.(yì) 干.练(ɡān)C.桀骜.(ào) 浸渍.(zì)攒.射(zǎn) 屠戮.(lù)D.寥.落(liáo) 不惮.(dàn)和蔼.(ǎi) 惩创.(chuā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徘徊编缉洋溢毫不相干B.绯红淋漓踌躇阴谋密计C.诧异棍棒抹杀惊心动魄D.亲戚苟活伤痕陨身不恤3.下面是一首鲁迅先生写的诗,诗中空缺四句,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怒向刀丛觅小诗②月光如水照缁衣③忍看朋辈成新鬼④吟罢低眉无写处A.③①②④B.①④③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在火车站,一男子因多次假摔而被揭穿。

他不但死不承认,而且在指责声中出离愤怒....了,竟然拿出匕首威胁揭穿者。

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文天祥就义虽已七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D.当古老的传统遇到现代社会“快速、便捷、卫生”的价值观时,国人对一次性餐具的消费更是让人惊心动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本届西博会上,起源于广东潮州的“功夫茶”将在潮府馆内与大家见面,不仅可以品尝到最纯正的功夫茶,更可望在茶香飘逸之余重温中国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内容(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内容(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内容(人教版)快速2113背诵高中课文的(方法)一形象记忆法。

高中生5261背课文更怕4102的就是死记硬背了,所谓的形1653象记忆法就有助于克服强行记忆的弊端,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内容,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内容《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教导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盼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芳香,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悄悄彳亍(chì | chù)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ǐ)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芳香,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盼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必背课文:《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静静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缄默,缄默是今晚的康桥!静静的我走了,正如我静静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学案1: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学案1: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知识回顾】(一)温故知新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见了《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结识了《藤野先生》。

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

(二)走近作家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三)背景:注解①了解背景及刘和珍等参与的爱国活动。

1.背景介绍: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

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

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人教版-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一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人教版-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一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人教必修一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执教:凌宗伟班级:高二(4)课时:共一课时课型:长文短教时间:2011.10.07整理:曹伟娟葛杨红师:你们语文老师实在厉害,都是踢球的高手,从语文组长刘进老师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这一学期,我给语文组提了个要求——教材上的每篇课文最好用一两课时上完。

后来我对语文组老师说“这一周我给大家上课”。

他们就帮我挑了这么一篇课文,估计他们想,你要让我们一课时上完,今天就看你一课时怎么上《记念刘和珍君》。

说实话,我也是踢球的高手。

为什么?书下面有注释,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题答案教参、网络上都有,这些就不讲了。

我今天上午在家里梳理了一下,注意了这么8句话(黑板上板书),那么今天要给大家讲什么呢?等会我们上课的时候就会知道了。

阅读有一个基本的方法,要在看似矛盾的文字当中寻找合理性,同时又要在合理性当中寻找矛盾。

(板书)师:上课!生:起立、立正、敬礼。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记念刘和珍君”,你们怎么理解这个“君”?生—:对刘和珍的敬称。

师:我们习惯上用“君”表示对人的尊敬。

除此之外有没有不同意见?生:(思考、互相交流)师:(引导)刘和珍是男的还是女的?生:女的。

(异口同声)师:我们一般用什么尊称女子?比如我们讲话“女生们,先生们”,尊称“女士”。

同时刘和珍君又是一个在抗议当中被枪杀的,按照我们现在的逻辑她应该是什么?生:烈士!(异口同声)师:那为什么不说“记念刘和珍烈士”,而是“记念刘和珍君”?我讲她是“烈士”或“女士”是不是也很合理呀?生二:表示女学生在鲁迅心中的地位。

师:什么样的地位?生二:非同一般。

师:如何理解这个“非同一般”?例如我称张文质,不称“张文质老师”,也不称“教授”,我就称“文质君”,或者称“先生”。

这是对他的尊重,同时我也有别的用意。

君最常用的意思是“君子”。

有名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请大家现在查查字典。

生:(拿出字典查)生三:古代是指地位高的人,现在是指人格高尚的人。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3.7《记念刘和珍君》.pdf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3.7《记念刘和珍君》.pdf

人教课标版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学案【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义,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2.了解文章的思路,把握本文的线索。

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听准答对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灵活完整地复述比较复杂事情的能力。

【学习设想】对刚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阅读本课文难点多。

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标题是《记念刘和珍君》,可又不同于一般的记念文章的写法,为什么要这样?文章的内容很丰富,对烈士的哀悼和尊敬,对敌人的痛斥和揭露,对斗争的教训和意义之总结等等是怎么凝聚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作为记叙文,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用得比一般的少,常和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这是为什么?本文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语段该怎么准确理解?上述种种,涉及深层阅读问题,或者说,涉及阅读教学中的精读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是培养学生精读课文能力的好教材。

在教学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作必要的点拨、提示,为他们理解课文搭桥,以优化他们的思维流程,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要轻易奉送结论。

此外,怎么寻找一个既触及学生阅读中的疑问又能直达教学目标的切入点,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机制?【学习过程】知人论世(1)1926年3月18日青年学生的请愿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3月18日上午10时,在北京天安门召开国民大会,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党委书记李大钊担任主席,他在会上说:“让我们用‘五四’精神,五州热血,用我们过去一切斗争经验,不分界限的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2)3月18日下午鲁迅正在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知道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群众的消息后,无比愤慨,他在《无花的蔷微》的后六节中,把“投枪”和“匕首”指向敌人——反动军阀,他说:“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鲁迅的遗嘱
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 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 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 属的,其中有的是:1.不要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一文钱——但 老朋友的,不在此例。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不要做 任何关于纪念的事。4.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 就真是胡涂虫。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 可当真。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 勿和他接近。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 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 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 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 个都不宽恕。
据三一八请愿参加者回忆,学生请愿时是很遵守秩序 的,当请愿队伍发现段祺瑞不在政府,准备转去段公 馆请愿。正在转移时,卫队突然开枪,造成血案。这 就更说明执政府是蓄意谋杀学生。
“三、一八惨案”后鲁迅的纪念活 动:
1926、3、18、上午《无花的蔷薇之二》 1926、3、24 ,去女师大瞻仰杨、刘遗容。 1926、3、25,追悼会,学生会干部、共产党 员程毅志要求鲁迅写纪念文章。《死地》
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称 赞烈士们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 刘半农也写诗悼念死难学生,并经赵元任作曲后传唱 全城;
《现代评论》周刊主编、北大法学教授王世杰也写了 《论三月十八日惨剧》,并提出要法律制裁段祺瑞及 其帮凶;
著名报人邵飘萍的《京报》,接连发表消息,深入地 报道惨案真相。
评述‚三一八‛惨案,说明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3.7《记念刘和珍君》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3.7《记念刘和珍君》

人教课标版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学案【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了解时代背景, 领会写作意图, 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义, 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2.了解文章的思路, 把握本文的线索。

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听准答对问题的能力, 抓住要点, 灵活完整地复述比较复杂事情的能力。

【学习设想】对刚入高中的学生来说, 阅读本课文难点多。

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标题是《记念刘和珍君》, 可又不同于一般的记念文章的写法, 为什么要这样?文章的内容很丰富, 对烈士的哀悼和尊敬, 对敌人的痛斥和揭露, 对斗争的教训和意义之总结等等是怎么凝聚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从表达方式上看, 本文作为记叙文,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用得比一般的少, 常和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这是为什么?本文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语段该怎么准确理解?上述种种, 涉及深层阅读问题, 或者说, 涉及阅读教学中的精读问题, 学习这篇课文, 应该是培养学生精读课文能力的好教材。

在教学中,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要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为他们理解课文搭桥, 以优化他们的思维流程, 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而不要轻易奉送结论。

此外, 怎么寻找一个既触及学生阅读中的疑问又能直达教学目标的切入点, 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机制?【学习过程】知人论世(1)1926年3月18日青年学生的请愿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3月18日上午10时, 在北京天安门召开国民大会, 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党委书记李大钊担任主席, 他在会上说:“让我们用‘五四’精神, 五州热血, 用我们过去一切斗争经验, 不分界限的联合起来, 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 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2)3月18日下午鲁迅正在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 知道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群众的消息后, 无比愤慨, 他在《无花的蔷微》的后六节中, 把“投枪”和“匕首”指向敌人——反动军阀, 他说:“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 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 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 是一件事的开头。

记念刘和珍君终1

记念刘和珍君终1

细节②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虑及母 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深意一,当时校长杨荫榆,依附军阀政府势 力镇压学生运动,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 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又是 那么的淑静、美丽。刘和珍将善良与勇敢集于一 身,表现了她的传统美德和高度事业心、责任感。 深意二,强调刘和珍的和蔼“始终微笑着”,却 “无端在府门前喋血”,作者连用了反复、对比 的修辞,使反差强烈,效果鲜明。 不难理解作者是在愤怒地揭露段 祺瑞执政府的暴行,同时更有对 大好青年无端喋血的无尽痛惜。
文章采用的是先叙后议的表达方式与先情 景再现后思考缀连的行文结构,由是清晰地显 现了作者面对凶残屠戮爱国青年的罪恶,陷入 痛苦思考的全过程。以思考带动全文,不单为 纪念而写,全文交织着沉重的思索、苦痛的悼 念、愤怒的揭露。可以说,一个思考牵出三个 内容:一为揭露社会罪恶,二为宣扬烈士精神, 三为留给后人希望。
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青年?
毅然预定《莽原》全年→追求真理和知识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善良
虑及母校而泣下→有责任感
反抗广有羽翼校长→勇于抗争,嫉恶如仇 欣然前往请愿→敢于斗争,热血爱国
记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君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为了中国而死的 中国青年 的确是死掉了! 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 有着血污·· ·· ··
1.学习大好青年的民族精神, 彰显爱国情怀; 2.理解记念文字的基本内容, 把握思想脉络; 3.学习叙议结合 的表达方法,感受细 节刻画。
《呜呼三月一十八》 刘半农 呜呼三月一十八,养官本是为卫国! 北京杀人如乱麻!谁知化作豺与蛇! 民贼大试毒辣手,高标廉价卖中华! 半天黄尘翻血花!甘拜异种作爹妈! 晚来城郭啼寒鸦,愿枭其首籍其家! 悲风带雪吹!死者今已矣, 地流赤血成血洼!生者肯放他?! 死者血中躺,呜呼三月一十八! 伤者血中爬!北京杀人如乱麻!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乱如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近观:“,”。

仰视:“”;俯瞰:“”。

总结:“”。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

2.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

《再别康桥》(徐志摩)《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1.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

4.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6.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

7.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9.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

《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鲁迅)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

2.批判“庸人”的句子是:,,。

3.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

5.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再别康桥》(徐志摩)《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1.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3.4.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整理

人教版语文必修1同步练习及答案目录1-1《沁园春-长沙》2-1《雨巷》1-1-2-2《再别康桥》1-3《大堰河一我的保姆》2-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2-2-6《鸿门宴》3-7《刘和珍君》3-8《小狗包弟》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4-10《别了,“不列颠尼亚”》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4-11《包身工》4-4-12《飞向太空的航程》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A【同步达纲练习】基础知识强化:1.下面加黑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廖廓(1i a o k u d)百舸(k&)碧(bi)透B.苍茫(can g man g)沉浮(f u)携(x i e)带C.峥蝶(z hen g r on g)遒(q i u)劲挥斥(chi)D.惆怅(ch6u c han g)遏(仓)阻激(ji)扬橘(j11)子洲竟-(j i n g)自由岁月稠(c h6u)万户侯(h6u)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忆往昔/峥峰/岁月稠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答案.doc

《记念刘和珍君》同步训练【学习目标】1.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

3.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预习感知】1.注音。

菲.薄()洗涤.()桀骜.()寥.落()殒.身不恤.()()赁.屋()黯.然()噩.耗()惩创.()长歌当.哭()不惮.()喋.血()转辗.()屠戮.()浸渍.()攒.射()2.填空。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________,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________、________、《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________ 、散文诗集《野草》,还有杂文集。

3.自主探究。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怎样理解“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的所指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练积累】一、基础锤炼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惮.(dàn) 菲.薄(fěi) 立仆.(pū) 桀.骜锋利(jié)B.下劣.(luè) 惩.创(chéng) 喋血.(xuè) 毫不相干.(gàn)C.屠戮.(lù) 赁.屋(lìn) 愤懑.(mèn) 长歌当.哭(dāng )D.攒.射(chuán) 几缕.(lǚ) 噩.耗(è) 殒.身不恤(yǔn)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攒.射(集中)菲.薄(微,少)长歌..当哭(引吭高歌,文中指写文章)B.寥.落(空闲)喋.血(血流出的样子)殒身不恤.(顾虑)C.深味.(体会)出离..(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超出)广有羽翼D.欣.然(高兴)洋溢.(充满而流出)痛定.思痛(平静)3.依次填入下面文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纪念刘和珍君1

纪念刘和珍君1

解读鲁迅
——解读中国精神
第 二 课 时
三、研习课文
• 1.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 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 落了,如一枝傲放的鲜花凋零了。这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 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 灭给人看。” 下面我们不妨来探寻一下刘和珍身 上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可贵的品质。
二、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 上,抓住作者悲愤的感情线索, 理清全文思路。
一、说明写作的原因和目的:
揭露敌人 记念烈士
二、进一步说明写作的目的: 唤醒庸人 三、追叙认识经过,赞扬斗争精神。 (刘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烈士的遇难
四、遇害概况
政府的诬蔑 文人的中伤 历史的反思
五、遇难经过:
遇难细节:“从背部入,斜穿心肺” “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 讽刺暴行:“伟大” “伟绩”“武功” (反语) 煤的类比——不宜用请愿这种斗争方式 陶潜的诗——青山埋总骨,有亲人友人哀悼亦足矣 当局者竟这样凶残 出乎意料 流言家竟如此下劣 中国女性竟如此从容 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充满血腥和暴力 为烈士的死难感 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 愤怒到了 深深地体味 的黑暗统治 到极度哀痛 极点 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 表示对死 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者的尊敬
程度副词,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 更七、热情讴歌赞颂: 惨案意义:
三 部: 写作缘由 分
烈士生平事迹和遇害经过
教训和意义
• 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 由,分两层:一是为纪念烈士,二是 为警醒庸人; • 第二部分(3、4、5),追忆刘和珍的 生平,共三层:分别是认识过程、遇 难经过概况及遇难经过特写 • 第三部分(6、7),“三一八” 惨案 的思索,分两层,分别论述情愿方式 不当和精神永存人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近观:“,”。

仰视:“”;俯瞰:“”。

总结:“”。

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

2.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

《再别康桥》(徐志摩)《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1.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

3.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

4.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6.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

7.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9.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

《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鲁迅)1.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

2.批判“庸人”的句子是:,,。

3.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

5.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情境默写练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怎样的姑娘?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再别康桥》(徐志摩)《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战国策》)1.2.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3.4.5.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目标1.弄清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学会从具体事实中体会事件的意义,从人物的具体言行中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2.了解复杂记叙文立意、选材、结构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记叙文中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的意义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通过《一件小事》,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拿来主义》。

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

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

二、结构把握1.本文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

那么,课文的七节中,①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目的: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方向)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②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交代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君写一点东西即写作的缘起。

③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④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于将来的意义。

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个中心。

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2、下面看局部思路第一部分,(朗读)问:作者为何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三个“必要”意思相同吗?第一部分: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再看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时间:相识——遇难。

第三部分呢?先否定了这次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

由否定到肯定。

逻辑顺序。

3、具体思路: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思路。

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1:3.7记念刘和珍君+.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1:3.7记念刘和珍君+.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练习一、基础巩固1.给划线的字注音。

(1)洗涤()寥落()尸骸()(2)黯然()不惮()赁屋()(3)浸渍()喋血()殒身()(4)攒射()菲薄()创伤()答案:(1)díliáohái(2)àndànlìn(3)zìdiéyǔn(4)cuánfěichuā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徘徊廖落长歌当哭惊心动魄B.微漠和霭默无声息百折不回C.偏安尸骸时间流逝万籁俱静D.虐杀谈资陨身不恤破釜沉舟答案:C解析:A.廖—寥 B.霭—蔼 C.陨—殒3.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立仆(倒下)赁屋(租借)B.谈资(资料)桀骜(凶狠)C.攒射(集中)殒身不恤(顾虑)D.深味(体会)长歌当哭(当作)答案:B解析:B.“骜”同“傲”4.对本文的线索,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来组织全文的。

B.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C.本文是以主要人物刘和珍为线索来串连全文的。

D.本文是以中心事件“三一八”惨案为主线来贯串全文的。

答案:B解析:本文分别抒发了作者悼念、怀念,愤怒、赞美的情感。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5~7题。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谎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5.“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中“此”指代A.有限的几个生命 B.有限的几个生命……作“流言”的种子C.“流言”的种子 D.“318”惨案中牺牲的烈士答案: B6.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它的本体是________。

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新人教版必修1)

9.《记念刘和珍君》【基础知识】重要字音:洗涤(dí)尸骸(hái)立仆(Pū)风尘仆仆(pú)浸渍(zì) 干练(gàn)诧异(chà ) 长歌当哭(dāng) 桀骜(ào) 赁屋(lìn) 创伤(chuāng) 转辗(zhǎn) 黯然(àn)喋血(dié)噩(è)耗潜(qiān)移默化重要字形:徘徊深味微漠羽翼接济旧观引退虚妄沉勇憧憬谈资尸骸和蔼苟活赏赉渺茫血痕诬蔑惩创慰藉重要词义:桀骜:形容性情倔强。

骜,不顺从。

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

当,当作。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殒,死亡。

恤,顾虑。

近义词辨析:正告、告诉:都是及物动词,可带宾语,都有向别人陈述,使人知道的意思。

告诉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向别人陈述事情,使别人知道。

例如: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

“正告”是指严正的告诉,适用郑重的场合。

或阐明自己的立场或郑重地陈述事情,以便让人知道。

例如:我们要正告那些无视法律的亡命之徒,玩火者必自焚。

文学常识: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本文选自《华盖集续编》。

(注意所学鲁迅文章的出处)【文本释要】《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

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

读这篇课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几个方面,概括一下鲁迅对每一方面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难把握全文内容了。

高一语文必修一人教版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件

高一语文必修一人教版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课件
执政府的暴虐不言自 “欣然前往” 使“受人 明,驳“暴徒”一说 利用”的流言不攻自破
第二节赏析: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 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 者?”为什么说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
答: “真的猛士”
真正勇敢的革命者。
“惨淡的人生”
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哀痛”:是说明真的猛士看到民族的衰亡,社会的黑暗, 人民的痛苦,看到爱国志士被杀戮,感到万分哀痛,所以 说是“哀痛者”。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检查预习
徘徊(páihuái) 长歌当哭 (dàng) 洗涤 (dí) 菲薄(fĕi) 踌躇(chóu chú) 桀骜(jiéào) 赁屋 (lìn) 不惮 (dàn) 喋血(dié) 尸骸(hái) 立仆 (pū) 转辗(zhăn) 攒射 (cuán)屠戮 (lù) 浸渍(jìn zì) 殒身不恤 (yŭn xù)
同时,他们又为自己能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因而感 到莫大的幸福,无论是奋斗还是牺牲都是幸福的。
第四节赏析: 1、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是什 么意思?
“惨象”,即大屠杀,足见反动派的 残忍;“流言”,即御用文人的舆论, 比刀枪更让人心悸,足见走狗文人的下 劣无耻。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 一武一文,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专制统治、 中国式的白色恐怖。
整体把握之二: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的线索是作者的情感
梳理情感脉络的语句线索: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可我是也线我早索实觉在得:无有作话写者可一情说点感”东西的必要了”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还有要说的话” “呜乎,我说不出话”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作业设计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作业设计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记念刘和珍君》的背景和主题,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掌握鲁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作业内容1. 预习课文:学生需提前预习《记念刘和珍君》全文,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

2. 词语注释:学生需将课文中的生词、难词进行注释,并掌握其含义及用法。

3. 内容理解:学生需梳理文章的结构,把握鲁迅的写作风格,并分析文章中反映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4. 主题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5. 情感体验:学生需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刘和珍君的敬仰之情及对历史事件的感悟。

三、作业要求1. 预习课文:要求学生细致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 词语注释:需在注释中注明词性、词义,并给出例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3. 内容理解:学生需认真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写作手法等,形成自己的见解。

4. 主题讨论:讨论时需结合课文内容,言之有据,观点明确。

5. 情感体验:需结合个人实际,真实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词语注释的准确性、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度、主题讨论的合理性及情感体验的真实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结合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可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 反馈形式: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可在课堂上进行作业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批改意见,认真修改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方法。

3.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教师需及时解答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 (共23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记念刘和珍君》课件 (共23张)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 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 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 “文明人”是反语,“文明人”发明的枪弹 被用来屠杀三位手无寸铁的女学生,更能 揭露“文明人”的野蛮;“伟大”是对三 个女子互相救助、沉勇友爱的无比赞叹; “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是互文,同指 “三一八惨案”;“伟绩”“武功”都是 反语,是对中外杀人者勾结起来屠杀中国 爱国青年的嘲讽。在三个女子伟大精神的 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 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 “苟活”指苟且偷生的意思,“苟活者”是 作者自指;“依稀”,模模糊糊;“微 茫”,不清晰;“更”,表示程度加深。 这个句子恰当的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 于将来的意义。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 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而“真的猛 士”将会更多,他们被先驱者的壮烈精神 所激励、鼓舞,将会更加坚定地去斗争、 前进。
字音
补充:绯闻 彳亍 踟蹰 当牛做马 安步当车
踯躅
字形 •牒 碟 谍 陨 • 殒 (陨)辑 揖 楫 •缉 戮 戳 寥 •概 慨 练
补充:噩耗 和蔼 雾霭
速读课文,找出刘和珍的事迹,并分 析总结刘和珍的品质,用词语(如追 求进步)概括人物形象。
刘和珍事迹
• ⑴生前爱看鲁迅文章;生活虽艰难,毅 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 ⑵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 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 ⑷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 ⑸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 ⑹ “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中弹牺 牲
文段二: 第一次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掰指计算作 家当时的年龄,感受一个少年的全部热烈。那时 觉得如此饱满的情感只会来自一种写实,而不需 要什么神奇的技巧。……我们只知道它会是一位 关键词语 伟大的艺术家写的,它只要源于那样的一颗心灵。 心灵的性质重于一切。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来到 了从小就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 在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我们可以用 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 图通过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中的神秘,去接通 那颗伟人的灵魂文 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 看出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 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 她本性善良,为人祥和;她有很 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 仇,勇于反抗,勇赴国难,不惧 牺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案13记念刘和珍君(1)本练案共2页,共13题,满分为54分,用时40分钟一、打牢文言基础(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42454173(C)A.干.(ɡān)练噩.(è)耗传来立仆.(pū)长歌当.(dànɡ)哭B.绯.(fēi)红赁.(lìn)屋授课尸骸.(é)桀骜.(ào)锋利C.不惮.(dàn)洗涤.(dí)旧痕攒.(cuán)射广有羽翼.(yì)D.屠戮.(lù)无端喋.(dié)血山阿.(ā)祭品菲.(fěi)薄【解析】A“干”应读“ɡàn”。

B“骸”应读“hái”。

D“阿”应读“ē”。

2.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42454174(D)A.安慰淋蓠尽致诧异几缕血痕B.苟活惨淡经营和蔼消行寥落C.沉默徒手请愿微漠暗然泣下D.徘徊洗成绯红授课屠戮妇婴【解析】A“蓠”应为“漓”。

B“消”应为“销”。

C“暗”应为“黯”。

3.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42454352(C)①这两个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不知悔改,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②天津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后,无数消防战士殒身不恤....,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③眼下国际局势变幻莫测,随着中国各方面实力的提升,许多国家都想与中国结为秦晋..之好..。

④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在树下安之若素....,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⑤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辛弃疾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任政,亦政亦文。

⑥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勤政爱民,廉洁自律,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否则,就会对簿公堂....,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解析】①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不适用于“儿童”。

②殒身不恤:哪怕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③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

对象错配。

④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句中没有“反常的情况”。

⑤浅尝辄止: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等。

⑥对簿公堂:指在法庭上受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3分)导学号42454353(C)A.近年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的喜爱,用微信和微博交流这些节日相关知识,被学生们称为“文化自信”。

B.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C.朱永新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指出,阅读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D.电影《芳华》讲述了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里,一群正值芳华的青年,经历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人生命运充斥变数。

【解析】A项,结构混乱,“被学生们称为‘文化自信’”,暗换主语;B项,结构混乱,“对……被忽视”句式杂糅,应删去“对”。

D项,成分残缺,“讲述”后缺乏宾语中心语。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42454354(B)A.虽然他提的是个不情之请,但我还是尽量帮一下他吧。

B.承蒙先生谬赞,在下德薄才疏,实在不敢当。

C.诸位能够叨光今晚的宴席,我感到非常荣幸。

D.这点小事,没什么关系,我当然会海涵,不会计较的。

【解析】A项,“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客套话,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用于本句表达不得体;B项,“谬赞”常用于自谦,含义是“过奖”。

用于本句表达得体;C项,“叨光”意为沾光,为受到对方好处表示谢意时用的客套话。

用于本句表达不得体;D项,“海涵”,大度包容之意,敬辞,用于请人原谅时。

用于本句表达不得体。

故选B。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42454178(B)鲁迅先生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_______________。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B.⑤③②④⑥①C.④①⑥⑤③②D.⑤③①⑥②④【解析】⑤③承接前文谈鲁迅的文章,且“时过境迁……当时就并不正确”存在程度上的递进关系,故⑤③应排在前面,据此可以排除AC。

②由鲁迅的文章转入鲁迅的为人和精神,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应紧接③句。

④⑥承接②句谈鲁迅精神,①句对整个文段进行总结。

7.补写下面的名言名句。

(5分)导学号42454179(1)真的猛士,__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__。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横眉冷对千夫指,__俯首甘为孺子牛__。

(鲁迅《自嘲》)(3)沉默呵,沉默呵!__不在沉默中爆发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__。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解析】5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

8.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语文教材中的作者(如陶渊明)或课文中的人物(如刘和珍)为话题写两个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

(6分)导学号42454181例句:没有坚定的信念,鲁迅就不会弃医从文,不弃医从文,中国何人领呐喊?答:示例:(1)没有坚贞的节操,陶潜就不会辞官归隐,不辞官归隐,文坛谁敢称“靖节”?(2)没有过人的胆略,荆轲就不会图穷匕见,不图穷匕见,华夏何人夸其壮士?【解析】例句的基本句式为“没有……的……,……就不会……,不……,……”,注意反问句式的运用;内容上,要注意人物、事迹(作品)、品行一致。

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导学号42454355秋冬季节,病菌较活跃,易入侵人体引发疾病。

进入冬天,势必会感冒。

一旦感冒了就只能打针吃药,身体才会恢复健康。

要想不感冒,就应加强体育锻炼,所以每天坚持跑步,就不会感冒了。

①进入冬天未必就一定会感冒。

②感冒了未必要靠打针吃药身体才会恢复健康。

③每天坚持跑步未必就不会感冒。

10.二维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商家为使二维码更受关注,设计了很多富有创意的二维码。

请对下面这个二维码进行点评。

(6分)导学号42454356答:一双筷子挑起碗中的面,而挑起的“面”就是二维码,这种设计具有动感,给人以食欲诱惑,切合商家经营的行业,构图简洁明快,很有创意,倍受青睐。

二、提高阅读能力(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14分)导学号42454183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11.下列对文段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B)A.用“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反映了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点点成果。

B.“无恶意的闲人”指庸俗的小市民。

“有恶意的闲人”指走狗文人如陈西滢之流。

作品对这两种人的态度都给予了无情鞭挞与痛击。

C.“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指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如此凶残下劣,这是没有料到的,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宝贵精神也出人意料。

D.“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中的“此”指的是由三个女子临难从容、殒身不恤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解析】“对这两种人的态度都给予了无情鞭挞与痛击”分析不当,作品对“无恶意的闲人”并未给予无情鞭挞与痛击。

12.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其意图是什么?(5分)答:示例: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但他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

【解析】5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3.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是怎样的?(6分)答:示例:不赞同。

作者明确指出,“三·一八”徒手请愿死伤的爱国学生“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

而“街市依旧太平”,正反映出“请愿”“流血”并没有震撼卖国政府和唤醒民众。

【解析】观点1分,理由3分,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