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地区

合集下载

河西走廊地区

河西走廊地区

最西端
小测试 河西走廊
1.长约____公里 900 近百公里 2.宽数公里至__________ 3.为________________的狭长平地 西北—东南走向 走廊 4.形如_____,称甘肃走廊。 黄河以西 5.因位于_________,又称河西走廊。 6.三大水系: 石羊河水系 黑河水系 疏勒河水系
气候
河西走廊冬春二季常形成寒潮 天气。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是侵入 本区的夏季风。气候干燥、冷热变 化剧烈,风大沙多。自东而西年降 水量渐少,干燥度渐大。如武威年 降水量158.4毫米,敦煌36.8毫米; 酒泉以东干燥度为4~8,以西为8~ 24。降水年际变化大。
农业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 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是我国 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它是 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 济作物集中产区。它提供了全省 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 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 啤酒大麦和瓜果蔬菜。
地质
①石羊河水系。位于走廊东段,南面祁连山前山地区 为黄土梁峁地貌及山麓洪积冲积扇,北部以沙砾荒 漠为主,并有剥蚀石质山地和残丘。东部为腾格里 沙漠,中部是武威盆地 ②黑河水系。东西介于大黄山和嘉峪关之间。大部分 为砾质荒漠和沙砾质荒漠,北缘多沙丘分布。唯张 掖、临泽、高台之间及酒泉一带形成大面积绿洲, 是河西重要农业区。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 称。 ③疏勒河水系。位于走廊西端。南有阿尔金山东段、 祁连山西段的高山,山前有一列近东西走向的剥蚀 石质低山(即三危山、截山和蘑菇台山等);北有马 鬃山。中部走廊为疏勒河中游绿洲和党河下游的敦 煌绿洲,疏勒河下游则为盐碱滩。绿洲外围有面积 较广的戈壁,间有沙丘分布。
由来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 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 武威、张掖、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 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 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 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 条黄金通道,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 也是甘肃著名的粮仓。

《河西走廊》解说词

《河西走廊》解说词

《河西走廊》解说词摘要:一、河西走廊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1.地理位置介绍2.历史背景概述二、河西走廊的自然风光1.地理环境特点2.主要景点介绍三、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1.河西走廊在古代的重要性2.河西走廊的历史变迁3.河西走廊的文化遗产四、河西走廊的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1.经济发展成就2.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3.未来发展前景正文: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条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片土地上,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河西走廊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甘肃省,东起乌鞘岭,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星星峡,全长约1,000 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

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在古代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

二、河西走廊的自然风光河西走廊的地理环境独特,有沙漠、戈壁、草原、河流等多种地貌。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当属鸣沙山月牙泉,这里沙水共生,被誉为“沙漠奇观”。

此外,还有著名的张掖丹霞地貌、雅丹魔鬼城等自然景观。

三、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河西走廊在古代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自汉朝以来,河西走廊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在此过程中,河西走廊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阳关、玉门关等历史遗址。

四、河西走廊的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河西走廊地区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旅游业、农业、矿业等多个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此外,河西走廊地区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区域合作,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西走廊地理知识

河西走廊地理知识

河西走廊地理知识河西走廊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横跨甘肃、青海两个省份,是连接中国内地和中亚的重要通道。

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气候干燥,是典型的内陆沙漠地区。

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连接了中国内地和西亚、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西走廊东起甘肃省嘉峪关市,西至青海省祁连山脉,北界腾格里沙漠,南临祁连山南麓。

河西走廊纵贯甘肃省中部,全长约1000多千米,宽度约100多千米。

河西走廊地势起伏不大,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下,是中国境内最低的地区之一。

河西走廊大致由北向南分为四个地理单元:黄土高原、砂土平原、戈壁滩和沙漠。

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的北部,地势较高,海拔在1500米以上,地表被厚厚的黄土覆盖。

黄土高原的土壤肥沃,适合耕作,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砂土平原位于黄土高原的南部,主要由砂质土壤组成,土地贫瘠,植被稀疏。

这里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是典型的沙漠荒漠地区。

戈壁滩位于砂土平原的南部,是一片宽广的砾石和沙漠地带。

戈壁滩地势平坦,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是典型的荒漠地区。

这里的河流大多是内陆河,水量有限。

沙漠是河西走廊的南部边缘地区,主要是腾格里沙漠。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面积广阔,沙丘连绵起伏,沙漠气候非常恶劣,几乎没有植被覆盖。

这里的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是当地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河西走廊地处内陆,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温差较大。

河西走廊是中国的风电资源富集区,年平均风速较高,适宜发展风能产业。

河西走廊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

这里有大量的煤炭、铁矿石、铜矿石、锌矿石等矿藏,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

此外,河西走廊还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潜力。

河西走廊地区的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由于气候干燥,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问题。

农业主要以种植少量的小麦、玉米、水果和蔬菜为主。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内的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河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水系,把河西走廊分成了武威—民勤盆地、 酒泉—张掖盆地和安西—敦煌盆地,各个水系孕育了各自独立发展的绿洲灌溉区。
石羊河(2张)石羊河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它发源于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麓,流域覆盖甘肃省武威、金昌、张 掖和白银4市9县区,全长250多千米,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古凉州文化。在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的夹击之下, 20世纪50年代末,石羊河的闾尾青土湖彻底干涸,在国家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以来,干涸了半个世纪的青土 湖又重现碧波。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地质研究表明,河西走廊的形成时间约在2亿多年前。在缓慢的地壳运动中,河西走廊周边的祁连山、天山 和昆仑山渐渐隆起。
约在8000万年前,经过两次天崩地裂的造山运动,出现了许多奇峰怪岭。此时,古地中海的暖流吹拂着河西 走廊大地,这里四季如春,植物茂密,呈现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大约到了4000万年前,由于另一座巨峰——喜马拉雅山的缓缓隆起。喜马拉雅山的运动,带动了祁连山的大 幅度隆升,使河西走廊一带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来的洪积物和冲积物。这一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于,印度洋 暖流的通道被喜马拉雅巨大的山体所阻隔,使海洋暖湿气流无法到达这里。而来自北极的寒流却肆虐而下,横扫 千里。由此,使整个河西走廊的气候趋于恶化,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
河西走廊在国外地理文献中又被称作甘肃走廊,其具体位置西起若羌、阿克塞、敦煌间的甘新交界,东至古 浪峡口,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30—120千米不等,包括阿拉善高原中西部地区总面积约为40万平方千 米。 主要涉及甘肃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
地质
在地质构造上河西走廊是隶属于祁连褶皱系的北祁连褶皱带中的一个过渡地带,即就是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 与中朝准地台之阿拉善台隆间的一个陆棚型冒地槽褶皱带。河西走廊由三个地质构造单元组成,分别是南部祁连 山和阿尔金山断块、中部是河西走廊拗陷、北部是北山断带。

关于河西走廊的历史考题

关于河西走廊的历史考题

关于河西走廊的历史考题1. 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起甘肃省西峰镇,西至新疆和田地区,南北纵贯了天山和祁连山之间的狭长地带。

它是连接中亚和西亚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内陆与西域交流的要道。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河西走廊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文化交融。

2. 河西走廊的历史沿革:河西走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时期。

在古代,这一地区曾被匈奴、汉朝、西域各国、北魏、西夏、蒙古帝国等多个政权统治过。

在唐朝时期,河西走廊成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逐渐成为了中国西北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河西走廊的文化交融:河西走廊作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吸引了来自中亚、西亚以及中国内地的各种文化影响。

这里融合了汉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特点。

在历史上,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在这一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迹和宗教建筑。

4. 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河西走廊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牧交错的地带,农业、畜牧业和商业一直是这一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使得河西走廊成为了东西方商品交流的重要集散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近代以来,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河西走廊逐渐成为了重要的能源资源和新兴产业基地。

5. 河西走廊的保护和发展:为了保护河西走廊的历史遗迹和自然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设立了敦煌、嘉峪关、莫高窟等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了对河西走廊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政府还推动了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总结起来,河西走廊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

它在历史上扮演了连接中亚和西亚的重要通道的角色,并且吸引了各种文化的交融。

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都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

河西走廊 地理练习 高三复习

河西走廊 地理练习 高三复习

河西走廊地理练习高三复习1. 引言河西走廊是中国西部的一片重要地区,位于祁连山脉和阎浩山之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通道和经济发展区。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在复习地理知识时,了解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和重要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河西走廊的位置、地貌、气候和经济等方面进行练习和复习。

2. 河西走廊的位置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起甘肃省的嘉峪关,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密,总长约 1500 公里,东西宽度变化较大。

沿着河西走廊的南北方向,可分为三段,分别是甘肃段、宁夏段和新疆段。

河西走廊濒临内蒙古和宁夏,北面是黄土高原和阴山山脉,南面是祁连山脉和阎浩山。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河西走廊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河西走廊的地貌河西走廊地貌类型丰富,有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等。

河西走廊中部是平坦的准噶尔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

盆地东西呈长条状,由塔里木河和准噶尔盆地两侧的山脉夹持形成。

盆地内部地势平坦,无峰岭,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农业和畜牧业区。

河西走廊西部是戈壁沙漠和荒漠地貌,地势较为高低起伏。

4. 河西走廊的气候河西走廊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区。

由于受到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的阻挡,西南季风的湿气难以到达河西走廊,导致该地区降水稀少。

全年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

盆地内部平均年降水量在100到200毫米之间,属于半干旱气候。

大部分降水在夏季,冬季降水很少。

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年均蒸发量超过650毫米,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气候特征。

5. 河西走廊的经济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独特,经济资源丰富,是中国加速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核心区域之一。

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天然气、石油和铝土矿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也十分发达,盆地内的良好灌溉条件和丰富的阳光资源为农作物和畜牧业的种植和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6. 总结河西走廊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地区,其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地理知识点。

河西走廊主要内容摘抄

河西走廊主要内容摘抄

河西走廊主要内容摘抄
河西走廊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带,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从甘肃省武威市一直延伸到新疆地区的一条狭长的地带,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历史沿革:河西走廊是古代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交汇的地区,历史上曾为西域诸国和汉朝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曾是唐朝的西北重镇。

随着历史的演进,河西走廊逐渐成为了官道、商道、佛教圣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

3.自然环境: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干旱带,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地貌多为沙丘、戈壁和荒漠。

但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河西走廊却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

4.文化遗产:河西走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众多的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

5.现代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西走廊逐渐成为了现代工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在这里,人们秉承着传统文化,将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融入到当地的生产生活中,推动了河西走廊的现代化进程。

- 1 -。

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一)

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一)

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一)地理河西走廊介绍•地理河西走廊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

•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横跨甘肃、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区。

•河西走廊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特点•河西走廊是由一系列河谷和狭长的盆地组成的。

•北起阿尔金山,南至昆仑山,东临黄河,西隔天山与阿尔泰山相连。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个地区的特殊自然景观。

气候•河西走廊是中国干旱区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干旱区。

•年降雨量较少,大部分地区为无降水的荒漠地带。

•幅员辽阔的戈壁滩和沙漠是河西走廊的典型景观。

人文历史•河西走廊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旅经过河西走廊,带来了物质和文化的交流。

•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就是河西走廊上的一个重要文化遗址。

经济发展•河西走廊地区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大豆、小麦和棉花是主要的农作物。

•在新疆地区,河西走廊也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基地。

•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也兴起了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

生态环境保护•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禁牧、退耕还林等。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保护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以上就是关于地理河西走廊的相关知识点的整理和详解。

地理河西走廊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河西走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通过加强保护工作和合理开发利用,我们可以让这个地区更好地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八年级河西走廊知识点

八年级河西走廊知识点

八年级河西走廊知识点河西走廊,是指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条丝绸之路,穿过内蒙古、甘肃、青海三省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

在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中,我们也会涉及到许多关于河西走廊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

一、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部,是黄河的下游地区,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到青海省茫崖山,全长2000余公里。

河西走廊地处内陆敞开区,由于区域高原垂直距离相对较小,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史上一直是连接汉地和西域的重要交通通道。

河西走廊的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对较少,属于冷半干旱气候区。

这里地形多为沙地和戈壁,草原地形也比较少。

森林和草原(除青海湖周边地区外)并不是河西走廊地区的常见自然景观。

二、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及人文景观河西走廊地区属于甘肃省,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主要包括西夏王朝时期的建筑遗址、莫高窟壁画、鸣沙山音乐、古董城地下艺术空间等。

其中,莫高窟是河西走廊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保存着大量高质量的壁画和佛像。

信仰佛教的人们在这里的崖壁上刻画各种造型的佛像,神态逼真,是当时雕刻艺术的代表之作。

鸣沙山是河西走廊地区的一处自然景观,因沙丘上有沙粒摩擦产生的吱吱声而得名,并在这里发展出了以胡琴、马头琴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古董城地下艺术空间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观赏古朴典雅的艺术品,领略一抹清新的文化气息。

三、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河西走廊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在文化和贸易方面的交流要地,因而发展史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现代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油田勘探和基础设施建设。

河西地区是中国巨大的石油储备区之一,因此多数地区的经济主要活动是石油开采和运输。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未来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重点,政府部门在建造新的交通枢纽、能源中心、工业化生产基地等关键领域重点发力,推动河西走廊的发展进程。

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河西走廊地区的未来可谓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河西走廊》解说词

《河西走廊》解说词

《河西走廊》解说词摘要:一、河西走廊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1.地理位置介绍2.历史背景简述二、河西走廊在中国古代的战略地位1.天然屏障2.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三、河西走廊的文化与历史遗迹1.张掖丹霞地貌2.马蹄寺石窟3.敦煌莫高窟四、河西走廊的民族融合与经济发展1.多民族文化交融2.农业与商业发展五、河西走廊的未来展望1.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发展机遇正文:河西走廊位于我国甘肃省,是一条长约一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的狭长地带。

这里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咽喉要道。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河西走廊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它西接新疆,北邻蒙古高原,南濒青藏高原,东邻黄土高原。

作为一个天然屏障,河西走廊在历史上多次阻止了外敌的侵入。

同时,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

河西走廊拥有丰富的文化与历史遗迹。

张掖丹霞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地貌令人叹为观止。

马蹄寺石窟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窟内精美的壁画和生动的佛像见证了古代佛教的繁荣。

敦煌莫高窟更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千佛洞内的壁画和佛像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才华与信仰。

河西走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交融发展。

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在这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此外,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和商业发达的地区,为我国古代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新时代背景下,河西走廊面临着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同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河西走廊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河西走廊有望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

总的来看,河西走廊是一个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族交融的地区。

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

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

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地理河西走廊简介•地理河西走廊是我国北部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横跨甘肃、宁夏、新疆三省区。

地理位置•位于新疆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中南部,东起甘肃省临泽县,西至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隔祁连山与青海高原相连,北临腾格里沙漠。

主要河流•河西走廊地区主要由黄河及其支流、石羊河、塔里木河、苏公塔木河等组成。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经河西走廊的宁夏、甘肃两省,是河西走廊地区的母亲河。

•石羊河流经宁夏和甘肃,是黄河重要的支流之一。

•塔里木河是我国仅次于新疆北部著名的额尔齐斯河的最大河流,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流经地理河西走廊的南部。

•苏公塔木河是地理河西走廊的河流,发源于天山南麓,向西南流入准噶尔盆地。

地貌特点•河西走廊地区地势基本平坦,平均海拔约在1000米左右。

•地势逐渐由南向北递降,形成“两山夹一河,两河夹一丘”的特殊地貌。

•西部的库鲁木山、天山南麓和祁连山是河西走廊的主要山脉,西北部则是腾格里沙漠,形成了特殊的地理格局。

气候条件•河西走廊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很低。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较大。

冬季风沙较为严重。

经济发展•河西走廊地区地处内陆,交通相对不便,尤其是新疆北部。

•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水果等作物为主。

•近年来,随着河西走廊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开放政策的影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也在逐渐推进。

人文历史•河西走廊地区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中亚和西亚与中国东部地区、中原地区之间的桥梁。

•过去,这一地区曾是多个古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遗迹。

•如敦煌莫高窟、鸣沙山、酒泉嘉峪关等古代建筑和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以上是对地理河西走廊的简要介绍和相关知识点的详解。

该地区以其特殊的地势、河流、气候和人文历史等特点,对于地理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

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

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河西五市: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和嘉峪关。

河西走廊深居内陆腹地,自成一个内部体系完整的地理区位。

从地缘上看,它处于我国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同时也是我国农耕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和分界地带。

河西走廊内部自成一体,形成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但其地貌地形、气候类型等呈现出复杂多样性,这为历史上农耕与游牧民族在这一地区的迁徙往来、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多元”提供了得以发生、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

优胜的自然条件在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在各大城市都可以看到繁华的街道和高耸的大楼,处处都彰显着经济的繁荣。

而在河西走廊的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却有待提高。

在农村,主要是由于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致浪费了很多资源,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滞后后果,所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在河西走廊农村地区,生产力依然相对落后,村民的住房仍然是土房或是瓦房,随着科技力量的崛起和国家生产水平的提高,新型农村的发展是未来强有力建设的支柱,而未来农村居民楼的建设将会在新型农村的规划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自然资源和环保问题的有效结合,将是新型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我们结合国家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的契机,提出一种适合河西地区农民居住的建筑,为新型农村的建设做出一种创新型方案。

近年来,河西走廊地区坚持把农村住房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县居住窑洞、土坯房和地坑庄子的农户由“十五”末的30%减少到3%,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

新型农村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新型能源的开发。

甘肃是风能资源大省,风能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

七年级河西走廊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河西走廊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河西走廊知识点梳理河西走廊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通道之一,不仅贯穿了西域和中原,也是古代文明的交流之地。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等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七年级河西走廊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历史1. 西域文化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

学生需要了解西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例如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佛教文化等。

2. 青海湖史前文化青海湖是河西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遍布于此,深受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

学生需要掌握青海湖史前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3.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介绍河西走廊历史的重要概念之一,学生需要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背景、演变历程和文化影响等。

二、地理1. 地形地貌河西走廊地形多样,地貌变化多端,包括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种自然景观。

学生需要掌握地形地貌的特点,特别是沙漠化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2. 气候环境河西走廊气候独特,干旱且缺水,温度大幅波动。

学生需要了解这一特殊气候环境对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三、文化1. 民俗文化河西走廊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汇之地,学生需要了解当地的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和礼仪习俗等。

2. 艺术文化河西走廊地区有着独特的艺术文化,学生应该了解当地的传统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四、经济1. 农业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匮乏,但是在旱地农业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

学生需要了解当地的耕作技艺、作物特点和农业发展的现状。

2. 畜牧业河西走廊是我国畜牧业发展重要区域之一,羊、牛、马等牲畜的养殖和放牧是当地的重要产业。

学生需要了解当地畜牧业的特点和现状。

以上是本文对于七年级河西走廊知识点的梳理,希望能够为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历史名地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好地认知和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八年级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地球上有许多地理景观令人惊叹,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地区,河西走廊是了解中华文化及其地理特点的绝佳之地。

以下是八年级地理河西走廊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地理位置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东接陇山,西界祁连山,南接河南地区,北部地区与蒙古接壤。

它是一个北南狭长型的区域,全长约2000公里,长800公里,平均宽度只有70公里。

东西两侧的山脉和高原平台与内陆干旱带有联系,而地形高低也不同,这使河西走廊拥有多样性的自然景观。

二、自然环境1.干旱气候: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或干旱气候。

冬季干燥,夏季炎热,年降雨量少,年均降水量仅有50毫米至200毫米。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农民们往往依靠天灾人祸来种植庄稼,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旱。

2.沙漠化:干旱的气候让绿洲区域越来越小,部分地区因长期排放甘肃、青海两省的河水,导致了水土流失,沙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据估计,曾经的绿洲区域每年至少缩小1500公顷。

3.矿产资源:河西走廊地质学研究表明,这里富藏有矿产资源:铜、煤、铝、锌、铁等,特别是玉门石油和连通气田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三、人文景观1.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贸易线路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游客可以沿着古道和现代公路,到祁连山、鸣沙山、月牙泉、张掖丹霞、敦煌莫高窟等著名景点,了解到古代城市、商贾、宗教文化、民族风情的瑰丽之处。

2.文化底蕴:河西走廊的一部分较为张扬的文化是唐军驻守的西域长安,渭水南北,气势宏伟,巍峨壮观。

河西北路主要的文化中心是西夏文化。

河西走廊有哈密瓜、葡萄、石榴、枸杞、扁豆等特产,当地的风俗和民俗也十分独特,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形式也充满个性。

四、经济发展1.农业:河西走廊的主要农业生产是种植水稻、果树、园艺和畜牧,特别是哈密瓜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很大的影响。

2.工业:河西走廊的主要产业是电力、机械、化学、农副产品等工业生产制造业。

河西走廊知识点总结

河西走廊知识点总结

河西走廊知识点总结地理特征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东起黄河,西至西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通道之一。

它是丝绸之路南北走向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东西方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

全长约1600公里,宽约40-170公里。

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多沙漠,西部多盆地、丘陵和山脉,由于地势和气候的差异,河西走廊上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理景观。

历史发展河西走廊地处中国的边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

最早在春秋时期,当时的西周国在这里设有参司,至春秋末期,西周分裂成各诸侯国,河西走廊就成了其中争夺的焦点。

到了秦汉时期,河西走廊成为了统一中国版图的必争之地,也是中国和外域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和西域交流的先河,也标志着丝绸之路的开启。

唐代时期,河西走廊成为了唐帝国向西扩张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国汉族文化向西域传播的重要道路。

直到现代,河西走廊依然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文化遗产河西走廊上有着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嘉峪关等。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石窟之一,是中国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麦积山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岩石雕塑艺术宝库。

嘉峪关又称“雄关”,是长城的要塞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建筑的典范,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雄关”。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河西走廊的繁荣和辉煌,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

民族风情河西走廊上有着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主要民族有回、藏、汉等,各民族在这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风俗。

河西走廊是回族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回族是中国汉族以外人口最多的族群,而藏族是中国西藏的主体民族,他们的风情和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经济发展河西走廊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枢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和西域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区与中国贸易的重要通道。

河西走廊地区资源丰富,特产有黄河水果、麦积山蜜瓜、祁连山鲜花等等,同时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牧业、矿产等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河西走廊中国西北部的战略要地与交通枢纽

河西走廊中国西北部的战略要地与交通枢纽

河西走廊中国西北部的战略要地与交通枢纽“河西走廊”是指位于中国西北部的一条狭长地带,因其位于黄河以西,故称为“河西走廊”。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中原王朝的重要战略要地和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地理特点的角度出发,探讨“河西走廊”的重要性。

一、地理特点地理位置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部,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全长约1000公里,宽度则在50-200公里之间。

这个地区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交通价值。

地形地貌河西走廊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沙漠、戈壁等。

其中,祁连山脉和天山山脉是两个重要的山脉,它们为这个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农业资源。

此外,河西走廊还拥有一些绿洲和河流,这些地区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气候特征河西走廊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这个地区的降雨量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此外,这个地区还经常受到风沙和干旱的影响。

二、历史价值河西走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在中国历史上,这个地区是中原王朝与西部少数民族之间的交通要道和军事防线。

通过控制河西走廊,中原王朝可以与西域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可以防止西部少数民族的入侵。

因此,河西走廊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政治意义。

三、经济价值河西走廊的经济价值也非常重要。

虽然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是它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而祁连山和天山山脉的水资源则使得这个地区的农业发达。

此外,河西走廊的畜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这些资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四、文化价值河西走廊的文化价值也非常重要。

这个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历史。

同时,河西走廊也是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河西走廊第二集知识点总结

河西走廊第二集知识点总结

河西走廊第二集知识点总结一、自然环境1.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河西走廊是中国大陆上最重要的自然地理要道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最重要的通道之一。

它是一个纵深500-600公里、宽约1-~2oo公里的细长地带。

2. 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干旱,土地肥沃。

这种特殊地理环境为河西走廊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历史沿革1. 早在史前时期,就有人类在河西走廊地区的活动记录2. 在古代,河西走廊是诸多民族和文明交流、融合的地方,不同历史时期的王朝,都曾在这里进行过扩张、统治和发展。

3. 在中国历史上,河西走廊一直是重要的战略地区。

它承载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包括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唐朝的统治、唐朝对吐蕃的扩张、元朝的统治等。

三、文化遗产1. 河西走廊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见证了该地区在历史上的辉煌和繁荣。

2. 在河西走廊地区可以看到众多的古代建筑、石窟、壁画、文物和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敦煌莫高窟,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以其精湛的艺术品而享誉世界。

3. 河西走廊地区不仅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还保留了丰富的口头传统文化,如古老的歌谣、传统的手工艺品等。

四、宗教信仰1. 在历史上,河西走廊地区是多种宗教信仰交织的地方。

佛教在中国传入后,得到了在这一地区的大力发展和传播。

此外,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也在这一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2. 河西走廊地区保存了大量的佛教建筑、壁画、佛像等,见证了佛教在这一地区的长久传播和影响力。

五、军事战略1. 河西走廊地区一直是中国古代战争的重要战略要地。

在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曾在这一地区进行过扩张、对抗和争夺。

2. 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经过了河西走廊,这也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贸易争夺的焦点。

在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都曾对这一地区的战略价值作出了充分的重视。

六、民族融合1. 河西走廊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在这一地区形成了复杂的融合与共存态势。

朋友,你了解“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吗?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朋友,在

朋友,你了解“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吗?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朋友,在

朋友,你了解“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吗?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朋友,在朋友,你了解“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吗?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朋友,在看一些历史史料时对“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懵懵懂懂似是而非模糊不清呢?下面我就说说这两个地方,先说“河西走廊”,它泛指现在甘肃从东南到西北一个狭长的地区,这个“河”指的是黄河,“河西”就是黄河以西,最东面是乌鞘岭,南面是祁连山,北边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鬓山,西边的终点就是敦煌。

这个东窄西宽形似走廊叫“河西走廊”,这个名字起源于明代,别小看这个1000公里长,宽有数公里以至200公里的狭长地带,它有许多如敦煌遗书、故宫的明清档案、驰名中外的“马踏飞燕”就出土于此,这一路的名胜古迹,大小石窟不计其数,像简牍、彩陶、壁画、岩画更是精美绝伦,叫它“文化走廊”更为切贴,它还有丰富的矿藏,如煤、镍、铁、铂等,它现在是光伏发电和风能基地,它因祁连山冰雪融水特别丰富,所以形成了许多水草丰美的草场,是牧马牛羊的天然牧场,所以,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秦始皇时期,他派大将蒙恬收复此地,后秦灭此地又被大月氏和匈奴人控制,在汉武帝时代,又被霍去病和他舅舅卫青所收复,它也曾印有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它在汉代就设置四个郡为: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

它更有月牙泉,丹霞地貌享誉国内外,山丹军马场更是拍”“牧马人”“文成公主”等影片的影视基地,酒泉因为有卫星发射中心而让国人熟知,它更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你如果在此旅游就很有机会看到传说的“海市蜃楼”……咱们再说说”“河套地区”,它也与黄河有关,它这个“河”也是黄河,古时谚语“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河套安则天下安,河套乱则天下乱”,这么一说你就知道它的位置有多么的重要。

河套地区在地理位置就是指北纬37℃以北,贺兰山以东,阴山以南,吕梁山以西,长城以北的黄河覆盖的“几”字形地区,(参考后面的地图)它包括西边的银川平原,前套土默川平原,这就是敕勒歌里面的敕勒川的地方(内蒙呼市到包头),后套巴彦淖(nao)尔市,这三个平原都是黄河经过几千年的冲刷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游牧和农耕极佳的栖息地,有“塞上江南”之美称,当时有多少河北、山西、陕西的人通过“走西口”到这里谋生,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秦朝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击退匈奴占领并移民,秦灭后匈奴又占领,在汉武帝时代又派卫青收复了此地,从西到东设立了朔方、五原、云中、定襄四个郡,而现在人们常说的“河套”是特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到包头这一块地方……朋友,经过我这样的描述,你现在对“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是不是有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呢……。

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001]

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001]

地理河西走廊知识点河西走廊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区,位于中国西部,横跨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是中国重要的地理要素之一。

这片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交通要道和文化交流的媒介,也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关于地理河西走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地理位置: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部,从黄河中游的敦煌向西延伸,直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

地理上主要由甘肃、宁夏和青海三个省区所占。

2. 自然地理特征:河西走廊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延长形盆地,北边为连绵起伏的沙漠和戈壁,南边为崇山峻岭。

此外,河西走廊还地处高原腹地,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被荒漠化覆盖。

3. 人文历史:河西走廊是中国古代的重要通道之一,曾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枢纽。

沿走廊分布着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存,如敦煌莫高窟、张掖马蹄寺等。

这些文化遗存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河西走廊的历史。

4. 经济发展:河西走廊在历史上因其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而发展繁荣。

如今,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该地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宁夏银川、甘肃兰州等城市已经成为工商业中心,河西走廊的农业、旅游和能源资源也有着重要的发展前景。

5. 旅游资源:河西走廊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很多游客。

从壮丽的雪山草原到沙漠中的绿洲,从古老的文化遗址到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这片地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总之,河西走廊是中国重要的地理要素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

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和特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人文和历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河西走廊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保护这片珍贵的土地,并且将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地区。

河西走廊知识点

河西走廊知识点

河西走廊知识点河西走廊是指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地处中国的甘肃省西部,北起内蒙古自治区,南至青海省,东临黄河,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河西走廊地势低平,气候干旱,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的塔里木盆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河西走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旅游景区。

河西走廊地区的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较少,大部分地区是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气候。

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河西走廊的植被类型以草原和沙漠为主。

河西走廊的沙漠面积广大,其中最著名的是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是我国最大的流动沙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流沙区之一。

河西走廊的荒漠和沙漠植被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吸引了大批的生物物种生存和繁衍。

河西走廊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

在河西走廊的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遗迹和文化遗产,如敦煌莫高窟、酒泉马踏和玉门关等。

这些遗迹记录了当时物质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研究对象。

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为主,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如种植葡萄、枸杞、沙棘等。

这些特色农产品因为土地和气候的特殊性而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河西走廊还以畜牧业为主要农业生产形式,养殖了大量的牛羊和马匹,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河西走廊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敦煌莫高窟是河西走廊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壁画和石窟艺术而闻名于世。

此外,河西走廊还有酒泉、嘉峪关、张掖等城市,这些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旅游者了解河西走廊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总的来说,河西走廊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地理区域。

这里的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和沙漠为主,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

河西走廊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西走廊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及其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的分布与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的关系。

3.说出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4.分析河西走廊主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熟悉河西走廊的位置、地形特点。

2.通过图片和资料,分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原因,认识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分析水资源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
教学重点:河西走廊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及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河西走廊地区的灌溉水源与绿洲、人口、城市的分布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讲话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播放视频“敦煌莫高窟旅游宣传片”,今天我们来了解河西走廊这个地区的特点。

[讲授新课]
1. 读图:了解河西走廊在甘肃省的位置。

提问:河西走廊是一个怎样的地带,“河西”是指什么?地形地势如何?
学生读图回答。

提问:结合地形特点,分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今交通要道的原因。

2. 提示:在图中找出通过河西走廊的重要铁路线和铁路沿线城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说明目前这里仍是联系亚洲和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大家已经知道甘肃属于西北地区,想一想:河西走廊应该是哪一种气候类型?在这种气候影响下,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突出怎样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所以降水极少,全年只有50----200毫米,但蒸发很强烈,在2000----3000毫米之间,自然环境突出干旱的特征。

然而,这里却是全国闻名的瓜果之乡,与气候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日照时
数长,阳光和气温匹配好,昼夜温差大,瓜果含糖量高。


读图,认识嘉峪关和酒泉池,了解河西走廊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3. 读图,认识祁连山冰雪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总结:祁连山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受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祁连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春暖花开时,冰雪融水汇成的溪流,是河西走廊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这里经济文化繁荣的基本保证,绿洲点缀在西北干旱的大地上,是古今驿路商旅的比经之地。

而今,正是因为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使河西走廊发展了灌溉农业,那么,河西走廊的绿洲是怎样分布的呢?绿洲城市有哪些,绿洲、人口、城市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讨论并回答:哪里有绿洲,哪里就有人口和城市,三者分布基本一致。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说出绿洲上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4. 对于河西走廊来说,绿洲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7.4%,其余为沙漠、戈壁和难以利用的土地,那么发展农业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水。

对,水是这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祁连山的冰川、冰雪融水是丝绸之路的生命之源。

然而,这里每年大风日数多,风速又大,多发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请同学们读图“绿洲的变化”,分析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学生讨论分析并尝试回答,教师给予一定的补充。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原有的一些植被森林被砍伐后辟为耕地,导致绿洲逐渐萎缩; 水资源紧缺是河西走廊发展中的永恒矛盾,降水稀少,过量开采地下水,祁连山冰川不断缩减; 超载放牧,过度开垦,土壤肥力下降,多发扬沙及沙尘暴天气等等。

提问:假如河西走廊的绿洲都消失了,结果又会如何?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积极考虑,教师做必要的指引。

(河西走廊在交通上的地位必将下降,丝绸之路的历史文明也将不复存在,这里将会变成新的风沙的源地,沙漠化进一步加剧,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巨大,交通中断,新疆的油气资源无法运到东部地区,影响西部大开发,影响全国经济发展,同时,我国与亚洲中部和欧洲的交往和联系也必将削弱。

)总结: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依靠水的不仅是人,还有广阔土地上脆弱的生态平衡,所以保护环境就变得至关重要。

板书设计:
河西走廊地区
一、古今交通要道
1.河西走廊的位置范围及其评价
2.祁连山冰雪对于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灌溉农业和生态环境
1.河西走廊的绿洲人口城市的分布
2.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