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胎心监护解读新进展.
电子胎心监护解读
根据高危因素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对孕妇进行分 类管理,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
3
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包括产科、儿科、营养科 等,共同为高危孕妇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
紧急情况下应对措施培训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胎儿窘迫、孕妇突发疾病等,制定 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不良、胎儿缺氧的表现。
04
异常胎心图谱识别与处理
常见异常胎心图谱类型
胎心过速
胎心过缓
胎心变异减少
晚期减速
胎心率持续超过160次/ 分,可能由胎儿窘迫、于110次/ 分,可能与胎儿缺氧、
药物使用等有关。
胎心率变异幅度减小, 提示胎儿储备能力下降
。
宫缩结束后胎心率恢复 正常,可能与胎盘功能
不良有关。
异常图谱产生原因分析
胎儿因素
胎儿窘迫、缺氧、感染等 可能导致胎心异常。
母体因素
母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以及药物使用可能 影响胎儿心率。
胎盘脐带因素
胎盘功能不良、脐带绕颈 等可能导致胎儿缺氧,进 而引发胎心异常。
针对性处理措施建议
01
02
03
04
及时复查
发现异常胎心图谱后,应及时 进行复查以确认结果。
大数据分析应用
通过对大量胎心监护数据的分析,可以挖掘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为 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智能化发展
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电子胎心监护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分 析和诊断,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效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多参数监测
未来的电子胎心监护技 术将不仅仅局限于胎心 率的监测,还将实现对 孕妇血压、血氧饱和度 等多参数的实时监测。
电子胎心监护新指南解读ppt课件
的表现 细变异消失+连续迟发减速=剖腹产(变异+减速有意义)
• 普遍:细变异消失24~48h无治疗——死亡
FHR的周期性变化
• 亦称作FHR的一过性变化 • 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 • 定义:缩宫、胎动、刺激等出现FHR加快或减慢的变化。
• 原因:(胎盘功能不正常)宫缩强,低血压,早剥子宫血 压骤减 缺氧 迷走神经刺激 FHR下降 (胎盘功能不正常)妊高症 过期 IGUR 严重心血管病 胎儿慢性缺氧 心肌缺氧 FHG下降
原理:缺氧致迷走神经亢进或对心肌的抑制所致,多出现伴 胎盘功能不良。
如何读LD图
• 判断:结合宫缩强弱,产程进展 • 宫缩正常+LD频发+产程早期—严重 • 宫缩正常+LD频发+基线过缓—严重 • 宫缩正常+LD频发+变异消失—严重 • 宫缩正常+LD偶发+宫口开—无大害
胎心基线率
• Baseline FHR(BFHR) • 1.定义:10分钟内FHR的平均值,无周期性变化or两次缩
宫间、两次胎动间,亦称胎心率基线(BFHR) 新指南:10分钟内除外胎心周期性或一过性变化及显著变 异的平均FHR水平,至少观察2分钟 • 2.分类:过速(>160bpm)、过缓(<110bpm)
新指南
• FHR基线变异分为4型: • 消失型:缺乏变异 • 小变异:<5bpm • 正常变异:6~25bpm • 显著变异:>25bpm
如何理解变异减少
• 孕期细变异减少或消失:只要有加速的存在,可以继续观 察的,如长时间没有加速出现,可以声刺激、推动胎儿或 反复翻身唤醒胎儿,并延长监护时间、胎儿可能处于睡眠 周期
产时胎心监护新进展解读
致。
动情况 , 为临床判 断围产 儿预 后及 指导 治疗提 供重要 依 据。
但大量研究显 示 , F 虽然对预测胎儿宫 内状况有较好 的敏 EM
3 产时胎心监护 图形的基本概念
.
感性 , 但其特异性较 差 , 尤其 是较 高 的假 阳性 率增 加 了许 多 不必要 的产 时干预 , 使剖宫产率 大幅度 提高。为 了更 准确的
2 产 时I ,监 护应 用的局限 lb g 随着胎心监护在 临床 中广泛 应用 , 凸显 出很 多 问题 。 也
3 2 1 F R基线 . . H
1 n内除外胎心周期性或一过性变化 0mi
及显著变异 的 平均 F R水 平 。 少 观察 2 m n HR基线 H 至 i。F 10~10; m n为正 常 、>10 ̄/ i 1 6  ̄/ i 6 mn为胎 心 过速 、<10 1 } mn为胎心过缓 。  ̄/ i ' 3 22 F R基线变异 . . H F R基线存在振幅及频率波动。消 H
确性 , 其作为对 C G判读 的辅助手段 , 不影响传 统的判读 T 并 方式 , 进一 步提 高 了 F HR判 读 预测 围产 儿 结 局 的准 确性 。 基于这 4 5例 胎心 监护 图形 , om r 析 了其 中被定 义 为 7 Re e 分 “ 不放心 图形” 的数据 , 发现真正 的“ 病理性 图形 ” WA 的 S分
氧、 改变母体体位 、 停止 产程 中宫缩剂 使用 和纠正母 体低血
压等 。目前 3级分 类 系统被 广泛 认可 , 但其 中 的 Ⅱ型 F HR
图形 由于其临床结局 的不确定性 , 还不能给 出相应 推荐 的临
电子胎心监护解读
OCT
OCT
OCT
OCT
胎监图形与剖宫产
1.剖宫产参考图型
(1)胎心率过速 (2)轻度变异减速 (3)早发减速 (4)胎心率轻度过缓
2.剖宫产术图型
(1)迟发减速 (2)重度心动过缓 (3)重度变异减速 (4)胎心率基线变异
消失
特殊FHR图形
(一)复合减速图形
临床意义及处理
(1)反应型
提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良好,99%以上的胎儿在一周 内是较安全的;但高危妊娠也存在假反应型。
建议:①重复NST次数,每天1-2次。②联合BPS、B超及 脐动脉血流检测。③必要时CST检测胎儿宫内储备功能。
(2)无反应型
提示胎儿有窒息。无反应型NST约有20%的胎儿预后差。 但需排除孕妇使用镇静剂及胎儿睡眠情况。
2.阳性--LD或重VD连续出现为阳性,是胎儿缺氧的表现。 如LD连续发生在3次宫缩以上,或多发LD持续15min,或 重VD经翻身无效,又都是在产程较早期,即不能很快经阴 道分娩者,是剖宫产术的指征。。
3.可疑阳性—有间隙的晚期减速或有明显的变异减速; 4.可疑的过度刺激—宫缩频率>1次/2分钟,或每次宫缩 持续时间>90秒,且每次宫缩胎心均减速。
④胎儿心脏房室传导阻滞或先天性心脏病。 应该用胎儿心电图或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
2.伴随宫缩的延长减速图形
(1)尾部延长的减速 , (2)融合减速 :未能在下一次宫缩前,完全回
升到原基线,而与下一次减速相连接的图形。此 图形多见于胎儿娩出期,说明脐带受压及胎儿缺 氧,应急促娩出胎儿。
(120bpm) 波动者; 出现晚减,但孕妇吸氧或改变体位后可以消 失者; 宫缩过频或过强而出现晚减者。
电子胎心监护解读新指南定义教学文案
电子胎心监护解读新指南定义电子胎心监护解读新指南定义2008版NICHD指南提出的相关定义。
其中重要的有以下几点:①FHR基线:10分钟内除外胎心周期性或一过性变化及显著变异的平均FHR水平,至少观察2分钟。
FHR基线110~160/min(bpm)为正常。
②基线变异:FHR基线变异分为4型:消失型为缺乏变异,小变异为变异幅度为5bpm以下,正常情况为中等变异即变异幅度在6~25bpm,显著变异为变异幅度大于25bpm。
取消了长变异与短变异的概念区别。
③正常FHR加速的情况:对于妊娠>32孕周,FHR较基线最大上升15bpm,持续时间>15秒,<2分钟。
对于妊娠<32孕周,FHR较基线最大上升10bpm,持续时间>10秒,<2分钟。
持续时间在2~10分钟为延长加速,加速时间>10分钟应考虑为FHR基线变异。
④早期减速及晚期减速的差别在于减速发生的时间、出现减速峰值的时间以及FHR恢复的时间与宫缩的相互关系,变异减速与延长减速的差别在于变异减速发生较快(开始到FHR最低点的时间<30秒),持续时间短(<2分钟);而延长减速持续时间>2分钟,<10分钟,两者均与宫缩无明确关系。
⑤增加了正弦波型曲线的描述,即指FHR基线呈平滑正弦波摆动,其频率固定为2~5/min,持续时间>20分钟。
电子胎心监护解读新指南分级及处理原则在取得满意的胎心监护图形后,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解读并据此做出相应的临床处理是应用胎心监护技术的核心过程。
长期以来,对于胎心监护图形解读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缺乏统一而权威的解读指南,造成许多临床处理方面的争议。
针对这一情况,2008版NICHD[2]指南中提出对于某一个胎心监护的图形,应综合考虑其体现的基线、变异、加速、减速的情况,将不同的胎心曲线分为3级,即正常、中间型、异常3种,(具体内容见表)。
2010年ACOG指南也是根据三分级系统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临床处理策略,以及对于常见临床问题的处理原则。
胎心率计算机分析方法的进展
胎心率计算机分析方法的进展1 引言提高人口出生质量,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统计,我国弱智儿童数量十分庞大,很大部分是由于胎儿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处于缺氧、缺血的窘迫状态而导致发育不良或早产[1]。
统计资料表明,围产儿死亡中25%是可以避免的。
显然在围产期对胎儿进行监护,防止胎儿受损是十分必要的。
胎心率监护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胎儿监护方法。
胎心率的监护方式主要有三种:无刺激试验、宫缩负荷试验和催产素激惹试验。
无刺激试验的胎心率监护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方式。
进行胎心率监护首先要检测胎心率,早先的方法有母体腹壁心电图、体外心音图、胎儿心电图等[2]。
当前胎心率检测方法可分为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
有损检测主要采用头皮电极的方式来检测胎心率,即将电极置于胎儿头皮直接测得胎儿心电信号后得到胎心率,它只能在分娩过程胎儿头部娩出后才可使用;而无损检测主要采用超声多普勒方式,即由胎儿心脏的物理运动造成超声的多普勒效应来检测胎心率,可适用于产前和分娩期监护。
胎心率分析就是在通过上述方式获得胎心率数据后进行的分析,由分析得出的一些指标来判断和预测胎儿状况。
一种有效的胎心率分析方法需要经过大量临床数据的分析,建立起具体指标、曲线形态类型和胎儿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应关系,预测胎儿发育状况,才能使分析方法具有实际的临床使用价值。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各种不同厂家的机型其分析方法也各不相同[3~5],都是在各自大量的临床数据分析积累后建立起来的算法模型。
虽然目前对采用胎心率监护来判断胎儿发育状况好坏还存在许多的争论[6],但是赞成使用胎心率监护的还是绝大部分,所以对胎心率分析方法的研究也不断在发展。
随着信号采集和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及胎心率分析方法的发展,胎心率监护必将成为一种临床上更为有效的胎儿监护方法。
2 胎心率分析方法发展状况在计算机进行胎心率分析之前,主要采用肉眼识别和凭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判断胎儿发育状况。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的远程监测胎心情况的方法。
通过将产妇的胎心监护数据传输到医院或云端平台,医生可以随时随地远程观察产妇的胎心情况,提供及时的医疗指导和干预措施。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的出现,为产妇提供了更便利、更安全的胎心监护服务,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仍需要进一步分析。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依赖于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其技术实现的可行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传输和传输速度:胎心监护数据包含大量的心电信号,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
传输速度需要足够快,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目前,互联网的传输速度已经足够满足胎心监护数据的传输需求。
2.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胎心监护数据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防止被未授权的人员获取和篡改。
目前,互联网安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提供一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3. 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需要依赖胎心监护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监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市场上的胎心监护设备已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技术比较成熟,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一定保证。
1. 临床准确性: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的监测结果与传统胎心监护的结果是否一致,监测是否准确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相关研究表明,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的结果与传统胎心监护的结果基本一致,可以提供准确的监测结果。
2. 医疗专业性和远程指导的可行性: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需要医生通过互联网远程观察和判断产妇的胎心情况,并提供医疗指导和干预措施。
这就要求医生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能够在远程环境下准确判断和决策。
目前的研究表明,医生在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中的指导和干预是可行的。
3. 医疗费用和保险支付的可行性: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医疗费用。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已逐渐被医疗机构广泛应用,成为临床胎儿监护的热点。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通过无线网络将胎心监测数据传输到医院或云端,实时监测胎儿的心率和胎动情况,帮助医生及早发现胎儿异常情况,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本文将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医疗技术实际需求等方面对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技术可行性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基于传感器、无线网络等技术实现,具有传输速度快、实时性强等特点。
传感器放在母亲腹部,监测胎儿的心率和运动情况,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医院或云端,监测结果可在医生的电脑或手机上实时查看。
此外,该技术可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自动分析胎儿监测数据,提高数据分析的速度和准确度,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经济可行性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的安装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同时产品成熟度高,市场需求大。
由医疗机构采购安装后,可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节省医疗人员时间和成本,提高医疗效率。
与此同时,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还可提供增值服务,如配套的孕期指导、胎儿发育监测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孕期健康保障,从而提高医疗机构收益。
医疗技术实际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孕期保健越来越注重。
传统的胎心监护需要通过医院或诊所进行,对患者的时间和出行成本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而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则可将监测数据传输到医院或云端,实现远程监护,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获得监测结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时间和成本支出。
总结: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具有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际需求等优点。
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及使用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推广运用中,同时也应加强用户教育和服务保障,提高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用户满意度。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一、技术成熟度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的可行性首先需要考虑技术成熟度。
目前,胎心监护仪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准确、稳定地监测胎儿的心跳和胎动,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互联网。
而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远程胎心监护的基础,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广泛验证。
从技术成熟度角度来看,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具备了较高的可行性。
二、医疗资源利用率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远程监护技术,孕妇无需频繁前往医院进行胎心监护,在家中即可进行监护,减轻了医院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节约了患者的时间和成本。
而对于医院和医生而言,远程监护技术能够让医生更加集中地对多个患者进行监护和诊断,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的应用将对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医疗服务效果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的应用对医疗服务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远程监护技术让医生可以随时随地对患者的监护数据进行分析和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远程监护技术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了患者长时间等待的情况,让患者能够更加舒适地接受医疗服务。
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的应用对医疗服务效果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
四、安全性与隐私保护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中,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远程监护技术将患者的监护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至医生,因此数据的安全性要求较高。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已有许多安全技术和隐私保护机制可以应用于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中,如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
只要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就可以确保远程监护数据的安全和患者隐私的保护。
从安全性与隐私保护角度来看,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也是可行的。
五、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在互联网远程胎心监护技术的应用中,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支持至关重要。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远程医疗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为远程胎心监护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电子胎儿监护的现状与未来2023
电子胎儿监护的现状与未来2023一、当前E F M使用推荐怎么克服医务人员自身和医务人员之间判读胎心监护图形的差异性,是E F M使用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 C O G)及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 I G O)均已制定了判断胎心监护图形的标准。
A C O G的N I C H D三层系统提出了胎心监护的三类图形模式。
I类(正常)模式,与胎儿酸中毒或缺氧损伤无关;I I I类(异常)模式,占胎心监护图形的比例<1%,与不良的妊娠结局密切相关,需要立即干预;不确定的I I类图形需要产科医生严密监测,有可能发展为I I I类图形。
2015年,F I G O发布了胎儿监护专家共识指南,提出了与A C O G标准重叠的三级体系,即正常(类似于N I C H D I级)、可疑(缺乏I级特征但无病理结果)、病理(基线存在异常或发生变异或反复减速时)[6]。
F I G O促进了国际共识的发布,以标准化产时胎心监测的术语、解释和临床方法管理E F M;专家小组建议使用C T G一词替代E F M,该词来自希腊语k a r d i a,意为心脏,t o k o s意为分娩,最能描述产程中持续的F H R和子宫收缩信号[7]。
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与间歇性胎心监测相比,E F M没有显著减少新生儿酸血症、围产儿死亡或子代长期神经发育障碍(尽管癫痫发作减少)[8],但剖宫产和阴道手术分娩的风险显著增加[9]。
二、优化E F M的一些策略和技术1、胎儿刺激胎儿刺激(人为的诱发胎儿活动、用手指或A l l i s钳刺激胎儿头皮或通过母体腹部进行振动声刺激),是在没有明显I类图形或正常模式的情况下对胎儿健康状况的有效测试。
发生胎心加速高度预示着胎儿无酸血症,而加速的缺乏中度预示着酸血症(p H<7.2)[10]。
当没有专门设计的振动声刺激器时,即兴胎儿刺激可以使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或翻转空饮料罐的开口,底部靠在腹部[11]。
电子胎心监护解读新进展
2009年:美国家庭医生协会在其产科高级生命支持体 系 ALSO 中提出胎心监护的DR C BRA V A D O综合 解读方法,
2010年10月:ACOG更是依据这一指南发布了产时胎 儿心率监护的临床处理指南,
<4.0ms 异常 Dawes等
短变异过小或消失提示中枢兴奋性降低或消失,
2 长变异 Long Term Variability,LTV :
胎心率基线上肉眼可见的上下摆动的波
波=振幅+(ZHOU)期数
振幅 amplitude :上下摆动之波的高度 bpm
(ZHOU)期数 Cycles perminute :1分钟 内肉眼可见的波动数 cpm
轻度: 160 - 180 bpm 中度: 180 - 200 bpm 重度: > 200 bpm
3. FHR过速的临床意义:
单独存在 胎儿的预后良好, 合并有FHR基线变异较差和 或 (ZHOU)期性减速, 提示胎儿存在较严重的酸中毒
1 孕期FHR过速:大多无重要意义
未成熟儿:迷走N差 腹部触诊:一般持时短 母体发热 母体使用阿托品类药物 母体贫血
是胎儿宫内缺氧的早期记录
3
亦称FHR一过性变化 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 定义:宫缩、胎动、刺激等出现
FHR加快或减慢的变化,
相对细变异要粗
粗变异分类
加速 Acceleration :
(ZHOU)期性加速 Periodic acceleration 非(ZHOU)期性加速 Nor-periodic acceleration
同年:Hammaeher首次提出了晚期胎心减速的发生 与新生儿Apgar低评分及死产的发生显著性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FHR过缓的临床意义:
(1)孕期FHR过缓:偶见 100-110bpm—— 一般无不良后果 <100bpm——考虑先心病 (2)分娩期FHR过缓
(尤其在二产程,轻度下降不伴减速、变异,一般无危险)
窘迫 麻醉及药物 母体低温 先心病 胎头下降过快
2
Baseline FHR Variability
定义: 用一种仪器(胎心监护仪)连续观 察并记录胎心率(fetal heart rate,FHR) 的动态变化所组成的曲线图,通过曲线 图来了解胎心与胎动及宫缩之间的关系, 以估计胎儿宫内安危情况的临床处置。
超声波传送器 压力传送器
无宫 缩的 时候 宫压 调零
走纸速度3cm/min
内监护
3、分类:短变异长变异 (1)短变异:(Short Term Variability,STV;
beat to leat Variability) 每次心搏间的振幅差异,肉眼无法观测到,需通过计 算机或胎儿心电图才获取(通过计算机计算有效的 1min内相邻的1/16min(3.75s)之间胎心率的差异来 反映胎心率变异情况,以ms为单位) <4.0ms 异常 (Dawes等) 短变异过小或消失提示中枢兴奋性降低或消失。
电子胎心监护 解读新进展
Electronic fetal heart rate monitoring(EFM)
前言
EFM已经普遍应用,经过30余年的临 床观察带给我们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支持者:可降低新生儿病率和死亡率 反对者:剖宫产率大幅度的增加
临床上怎么判断?
目的 正确解读EFM图形
明确后续处理规范
一.胎心监护技术的发展
1906年: Cremer首先生产了胎儿心电图(ECG) 记录仪:利用母体腹部探头获得胎儿 ECG,直至1960S中期 1950S末和1960S早期:世界范围内许多研究 者发明了直接将电极放置于胎儿头皮 (开大的宫口)记录胎儿ECG 1969年:FHRM制造成功 1971-1972年:举行国际FHRM研讨会,统一 术语、标准
二.图形解读的发展
1958年:美国华裔科学家Edward Hon发明了连续胎 心率(FHR)描记的技术,并总结出了3种主要的减速类 型——早期减速、变异减速和晚期减速。
1966年:Caldeyro Bareia首次提出了FHR的基线变 异类型,并提出了长变异和短变异的概念。 同年:Hammaeher首次提出了晚期胎心减速的发生 与新生儿Apgar低评分及死产的发生显著性相关。 1969年:Hammaeher进一步提出FHR的加速是胎儿 状况良好的提示,以及FHR基线变异性与胎儿窘迫有 关
无变异性 0-2bpm 极小变异 3-5bpm 一般变异 6-10bpm 中等变异 11-25bpm 显著变异 >25bpm 判 断 : 正常 6-25bpm 基线变异性减少<5bpm 基线变异性消失 0-2bpm 基线变异性增加>25bpm
(2)长变异(Long Term Variability,
LTV): 胎心率基线上肉眼可见的上下摆动的波 波=振幅+周期数 振幅(amplitude):上下摆动之波的高度 (bpm) 周期数(Cycles perminute):1分钟内肉 眼可见的波动数(cpm)
振幅分类
Edward Hon 标准:
1、定义:1分钟or更多时间基线率的起伏数。 2、原因:
起伏形状似正弦波,但幅度和频率不规则。 此正弦波与规则幅度和频率的正弦波不同。
胎儿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相互拮抗,控制心率; 每次心跳(from beat to beat)间时间不等, 即瞬间胎心率有变化; 所以记录曲线是不规则的(Irregularity) 若每次心跳间时间相同,则呈现光滑曲线。
轻度: 160 - 180 bpm 中度: 180 - 200 bpm 重度: > 200 bpm
3. FHR过速的临床意义:
单独存在 胎儿的预后良好, 合并有FHR基线变异较差和(或)周期性减速,提示胎 儿存在较严重的酸中毒
(1)孕期FHR过速:大多无重要意义
未成熟儿:迷走N差 腹部触诊:一般持时短 母体发热 母体使用阿托品类药物 母体贫血
指导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合理使用
本讲内容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胎心监护发展历史
二 三 四
胎心率曲线的解读
新指南的解读 病例讨论
胎心监护技术的发展
图形解读的发展 指南体系的修订
一.胎心监护技术的发展
现代产科有文献记载
1821年开始胎心音听诊
1822年 Lejumeau JA、de Kergaradec V.首创听 筒听FHR 判断 :存活、死亡、胎位、多胎 1833年 Depaul描述胎儿心动过缓生理学,它可导 致宫内窘迫及死亡
(2)分娩期FHR过速:窘迫信号,寻找病因,需
重视! 窘迫: 药物:包括哮喘类药物、兴奋剂等 感染:如绒毛膜炎、母体感染发热等 贫血:急性出血如早剥、先兆子宫破裂等 仰卧位低血压 胎儿心脏传导因素
(3)怎么通过FHR过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
分娩过程:FHR进行性上升 FHR过速伴细变异减少、晚 减、变异减速(即使轻度) 之一时,应考虑重度宫内窘迫 FHR过速持续>180bpm
判断FHR 曲线目 的 预测 胎儿宫内的安危
1
Baseline FHR 1、定义:10分钟内FHR的平均值,无周期
性变化or两次宫缩间、两次胎 称胎心率基线(BFHR) 动间,亦
性变化及显著变异的平均FHR水平,至少观察 2分钟。
新指南: 10分钟内除外胎心周期性或一过
2、分类:
轻度: 100 - 110 bpm 重度: < 100 bpm 可能的原因:先天性心脏病、心 脏传导异常, 重度低氧血症
三.指南体系发展
1980年:FIGO首次发布了关于胎心监护的相关指南 1997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院 (NICHD)组织了专家团队对胎心监护图形的解读制订 了标准 2008年:NICHD、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及美国母 胎医学学会进一步修订并发布。 2009年:美国家庭医生协会在其产科高级生命支持体 系(ALSO)中提出胎心监护的DR C BRA V A D O综合 解读方法。 2010年10月:ACOG更是依据这一指南发布了产时胎 儿心率监护的临床处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