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养成教育内涵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课题方案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课题方案课题编号:HKX125004课题负责人:海口市琼山第四小学吴小红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由来1、加强未成年道德教育的需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2、道德行为教育是学校的必需首先,对于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小学德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基础道德和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
因此,中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养成教育。
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其次,针对本校提出的“文明伴我行”道德教育,在这个道德教育的时期下,道德行为教育成为身为班主任的我是必需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一种渠道。
第三,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导致其依赖强,独立性差;被动性强,主动性差;做事缺乏意志和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差。
而多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过于简单化,教育的内容空、方法旧、灌输说教多、实践活动少,注重提高少年儿童道德认知,忽略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毅力的培养。
3、学生一生发展的必备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可见行为习惯与人的性格命运的密切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习惯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八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八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养成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品德、智慧和身心健康。
下面将介绍八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的一种教育。
通过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注重礼貌和文明待人,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礼仪风度。
二、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一种教育。
通过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勤劳朴素、友善宽容等良好品德,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的人。
三、学习教育学习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术能力的一种教育。
通过教育孩子养成积极主动、专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培养孩子正确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的一种教育。
通过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卫生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保持身心健康。
五、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培养孩子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
通过培养孩子的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
六、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培养孩子保护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的一种教育。
通过教育孩子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
七、情绪管理教育情绪管理教育是培养孩子情绪调控和情商的一种教育。
通过教育孩子正确处理情绪,增强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情商水平。
八、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是培养孩子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教育。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以上八大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分别从礼仪教育、品德教育、学习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情绪管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全面培养孩子的品德、智慧和身心健康。
这些教育内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成长为有道德、有才华、有责任心的人。
深度探讨养成教育理念,建设学校特色养成文化
深度探讨养成教育理念,建设学校特色养成文化2023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
对于许多学校来说,养成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成为了学校发展的新方向。
因此,建设学校特色养成文化已成为了整个教育行业的曲高和寡。
养成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个性养成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通过大量的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塑造学生的品质和价值观念,并且最终培养具有自我思考、自我管理能力、有望成为未来社会栋梁的优秀青少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建设学校特色养成文化已经成为了校方和社会的共同关注点。
学校要想在养成教育方面取得实效,必须要在教育和管理上下功夫,打造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养成文化。
首先,学校要深入实施“教育助学计划”。
学校可以在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主、自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要营造一种肯定孩子、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的氛围,让他们尝试不同的事情,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与周围环境和人员进行互动,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使之成为值得社会信赖的、有远见的人才。
其次,学校还要加强人文教育,注重学生道德观念、思想意识和精神文明的培养。
应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发掘学生的潜力,主动促进学生对自身个性、特长以及未来目标的发现和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从小就明白人生要有方向,并为之不断努力。
因此,在建设学校特色养成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注重教师的创新和实践,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养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还需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对于家长而言,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给家庭关爱和陪伴。
保持家庭的纪律性,并且给予孩子必要的自由与空间,鼓励孩子自己想、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家长还应该多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与学校和孩子本人进行及时的交流,让他们成为养成教育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养成教育动员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教师,发表以下动员发言。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重任,养成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步入社会、立足人生的关键。
通过养成教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保障。
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等,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自律能力。
3.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养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1. 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差。
部分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2. 学校教育方式的单一。
一些学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短板。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一些不良风气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三、如何加强养成教育1.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2. 改进教育方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
学校要积极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良好的养成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内容,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首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品德修养。
品德修养是一个人整个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水平。
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要诚实守信,要尊重师长和长辈,要关心他人,要有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这些都是培养孩子们良好品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点之一。
其次,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是小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要有规律的学习时间,要按时完成作业,要多读书多思考,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这些都是培养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之一。
再次,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注重身心健康的培养。
身心健康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而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需要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
在身心健康的培养方面,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要注重心理健康,要学会管理情绪等。
这些都是培养孩子们良好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必备之一。
最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注重社交能力的培养。
社交能力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交往和发展。
在社交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们要学会与人相处,要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要学会尊重他人,要学会合作,要学会解决问题等。
这些都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社交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不可或缺之一。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内容涉及到品德修养、学习习惯、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
我们需要关注这些方面,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养成教育展开方案
养成教育展开方案介绍养成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培养和训练活动,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惯。
这份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养成教育展开方案,以帮助学校、家庭或其他教育机构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
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和行为惯;2.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3.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方案1. 设计专门的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养成教育课程,包括品德教育、礼仪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2. 导入学校文化:将养成教育融入学校日常生活,例如在早操、校园活动等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惯。
3. 创设研究环境: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研究环境,设立研究小组、创设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合作研究,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
4. 提供角色模范:通过校园文化节、主题演讲等活动,邀请榜样人物给学生带来正能量,激发学生的潜力和热情。
5. 家校合作:与家长密切配合,通过家长会、家校互动等形式,共同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实施过程1.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具体情况,制定养成教育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责任分工等内容。
2. 培训师资队伍:为参与养成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意识。
3. 定期评估: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养成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方案,确保其有效性。
效果评估1. 借鉴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经验,评估养成教育方案在其他地方的实施效果。
2.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评估养成教育的效果。
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方案,提升养成教育的实施效果。
结论通过制定养成教育展开方案,学校、家庭或其他教育机构可以有效地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实施方案,我们建议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以确保最好的效果。
养成教育(邹金发)
——德育的根基的发展内涵、 • 养成教育的作用意义、 • 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 • 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 养成教育的存在问题、 • 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养成教育的发展内涵
• 古代东方:《吕氏春秋》“始生之者 天地,养成之者人也” 孔子“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 西方:亚里士多德首倡养成教育。杜 威提出“生活教育”。 • 中国近现代:陈鹤琴、叶圣陶、陶行 知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 学做合一” • 当代:十二五重点课题。关鸿羽。
一、养成教育的发展内涵
• • • • 启示: 1、习惯是后天培养。 2、习惯通过行为体现。 3、健全人格的基础。
二、养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 1、有利于孩子的成才成人。(应聘的小故 事) • 2、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 • 3、有利于社会进步。(德国、日本)
三、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
• 途径: 学校、家庭(内部要一致),家庭教育 和学校教育要一致。 • 方法: 1、榜样法, 2、训练法, 3、体验法、 4、制约法
六、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
谢谢欣赏!
四、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 • • • • 心理品格的养成教育、 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创新精神的养成教育、 审美情趣的养成教育。
五、养成教育的存在问题
• • • • • • 1、重智育、轻全面发展 2、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与情感。 3、忽视以人为本。 4、忽视个性差异。 5、市场经济的冲击。 6、家庭、学校与社会脱节。
养成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幼儿园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培养身心健康,幼儿园实施方案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养成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养成教育不仅强调学生的学术能力,更注重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
在幼儿园阶段,实施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孩子们最初接触教育的阶段,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1. 了解养成教育的概念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责任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懂礼貌、懂得感恩的人。
2. 养成教育在幼儿园的意义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站,是他们性格、习惯和态度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园实施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通过早期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幼儿园实施养成教育的方案为了有效实施养成教育,幼儿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幼儿园应该根据孩子的芳龄和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包括培养良好习惯的活动安排、价值观念的培养等。
-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的环境应该充满温馨、和谐的氛围,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 培养专业的教育团队:幼儿园应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团队,他们应该具备养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能够给孩子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4. 我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养成教育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
通过实施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和价值观,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实施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养成教育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仅关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更关乎整个社会的未来。
只有在幼儿园阶段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才能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不利因素与对策
农村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不利因素与对策摘要:养成教育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农村中学生的养成教育面临着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不利因素的挑战。
改进农村中学生养成教育必须净化校园内外环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健全家校合作机制,落实日常行为规范。
关键词:养成教育农村教育影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48-02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行为习惯更多的体现出人的素养。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地区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一直不容乐观。
笔者在此对农村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希望对养成教育有所启示。
一、农村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或含义,学界持各种不同的看法。
从学校角度看,我们认同养成教育是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各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素质,最终使人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养成教育其实质是一种素质教育。
它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学校教育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教育的基础部分,更是教育的质的指标。
其内涵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道德品质的养成;二是行为习惯的养成。
它是人的道德品质这一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一外在表象的统一。
农村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养成看似小事,却关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一个民族的素养。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道德高尚的公民,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关于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关于养成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论文关键词:亲职教育养成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亲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实现途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养成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习能力养成教育、创新精神养成教育、审美情趣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要遵守严格,持之以恒,“苦练”与“趣练”相结合的原则。
养成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榜样法和训练法。
一亲职教育与养成教育亲职教育这一称谓为西方诸国20世纪三十年代所倡导,这种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俄罗斯学者称之为“家长教育”或“家长的教育”。
我国台湾学者译为“亲职教育”,其含义为对家长进行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好家长的专门化教育。
亲职教育是从家庭教育演变而来的新概念,但二者又有所差别,亲职教育是通过教育和学习的方式,而使父母成为称职父母的角色,并协助父母了解子女的身心发展需要,了解子女不适应的行为,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
它包括了父母的教育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两个方面。
简而言之,亲职教育就是“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使为人父母者明了如何尽父母职责与职份的教育。
亲职教育是归属于成人教育的范围,因为父母都已成年。
此外,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由社会来教育其家长,有时又被列为社会教育的范畴。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家长学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亲职教育水平的素质提升。
尤其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亲职教育体系正在形成特色,为当今世界各国教学者所赞赏,符合教育起始于家庭、形成于学校、完成于社会的终身教育的亲职教育的走向规律。
亲职教育是终生的功课,因为在家庭每一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挑战不同,亲职教育水平要求亦不同。
社会发展加速度,家庭教育常处于焦虑与矛盾之中,既想依恋传统又欲追新,如何处置,只有接受亲职教育,使之明了追新求异并非丢掉传统,只有学会因时空改变需求必须相应做出调整的本领,才能不辜负新时代赋予父母肩上的神圣使命。
养成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养成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通过养成内在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不教而教;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健全人格,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养成教育又不仅仅是行为道德习惯的教育,它的内涵和外延要更广更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系统工程,是大教育,但具体操作层面上的落点当然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养成教育理念与实践体系很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办学理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袜物轿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工作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都已明确指出,德育对于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推行养成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在中小学推行德育的明确要求。
扩展资料
良好的习惯不蚂晌是靠一天两天,说养成就能养成的东西。
对于课外注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有阶段性,又有侧重面。
即在一些阶段主要解决什么不良行为或形成什么良好习惯,都有一个侧重。
这个侧重每位老师心中都要有数,以便统一步子,取得最佳效益。
阶段性的潜伏期,我们视养成其习惯难易程度而定。
容易纠正的不良行为,或能很快养成良好习惯的行为,如:熟人见面互相问好,潜伏期短些;对于一些较难改正,顽固性的坏行为,或短时间较难形成良好习惯的
行为,如:一些本性的行为,潜伏期一般要长一些。
其目的是一个,告肆实现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通海学校养成教育内容
通海学校养成教育内容一、养成教育的意义: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作的解释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一)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科学推行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晋城市城区红星小学养成教育“三重三化”模式特色与创新
近年来 , 我们红星小学全 面贯彻《中共 中央国务 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 和 校还定期邀请 老干部 、 老战士 、 老专家 、 教 师、 老 老模范给 师生进 行革命 传 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的若干意见》, 认真 落实市、 区教育局 关于 加强 统教育讲座 ; 聘请公安交警对 学生进行 交通安全 知识教 育; 开展 了文 明安 学生行为 习惯养成教育的有关精神 。 断创新行 为 习惯 养成教 育工作 。 不 积 全上网、 远离网吧等教育 ; 组织学生清洗街道两旁 的乱 贴乱画、 帮助孤寡老
◆ ◆ ◆ ◆
科 学 推 行 养 成 教 育 ,促 进 学 校 内涵 发 展
晋城 市城 区红星小学养成教 育“ 三重三化” 式特 色与创新 模
◆ 郭太 生
(者从重“ 课题 引领” 礼仪教 育科研化 ; 校社共育” 校社携手一体化 ; 文化 熏陶” 艺术教 育特 色化 三个方面 , , 重“ , 重“ , 探讨 了科 学
作等活动. 培养 了学生严谨治 学的精神 和科学探 究的 良好 习惯 。同时 , 学 全 国联 系点”, 被全 国妇联授予“ 全国千所示范家长学校” 。
校还坚持开展 “ 我为社 区添新绿 ” 我是 社 区清 洁小卫士 … 建设社 区我参 “ 与” 多种主题实践活动 , 等 促进 了文 明社区建设 。 培养学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 个艰 巨、 长期而 细致的过 程 , 能一 蹴 不 而就 。 必须持之以恒 , 不断强 化。我 们将进一步 健全 “ 学校一 家庭一 社区”
家庭环境的优化对于学生 良好 行 为习惯的 养威有着 重要作 用。近年 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网络 , 广泛开展 礼仪教 育主题 实践活动 , 进一步加 强 来, 我们通过家长委员会和家长 学校 , 让家长 和社会 上的有 识之 士参与学 养成教育课题 研究 和艺 术教 育特 色创 建 工作 , 进 学校 内涵发 展 、 促 和谐
幼儿园养成教育工作方案 幼儿园养成教育
幼儿园养成教育工作方案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养成教育也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成教育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品格素养,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制定一份完善的幼儿园养成教育工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养成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养成教育是指系统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通过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社交技能等,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养成教育的目标1.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2. 培养主动交往的能力。
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交流,培养其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生活实践和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品德观念。
4. 培养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学会正确表达情感、处理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三、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内容1. 健康教育。
通过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2. 社交教育。
开展各种团体活动,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
3. 美育教育。
通过绘画、音乐、手工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4. 道德教育。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正义观念、友爱与互助的品质。
5. 自我管理教育。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四、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1. 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
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养成教育计划,确保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
2.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通过游戏、手工制作、集体活动等形式,引导幼儿参与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发挥家长在幼儿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形成幼儿园、家长、幼儿三方共同参与的育人格局。
养成教育方案
养成教育方案第1篇养成教育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养成教育逐渐成为各年龄段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养成教育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系统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
本方案针对我国现阶段养成教育的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养成教育方案。
二、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具体措施(一)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1.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制定行为规范:明确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规范,包括课堂纪律、校园礼仪、公共卫生等方面,并进行严格检查和考核。
3. 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二)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升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开展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科普讲座、实验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培养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1.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开展生活技能培训,如烹饪、洗涤、整理内务等,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团队协作活动:组织团队拓展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1. 创新教育:开设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实施与评估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分解任务,确保方案的有序实施。
2. 加强师资培训:对教师进行养成教育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 定期评估:对养成教育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措施。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面临着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养成教育成为了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理念和目标养成教育的理念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素养为核心,通过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知识、思维、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其目标是培养独立、自信、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人才,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养成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生成长路上的各个环节。
首先是品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使其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其次是学科教育,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
此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具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养成教育中,教学方法需要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外,还可以引入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教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要重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四、课程设置在养成教育中,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发展。
除了传统的学科课程,还应该增加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如艺术、体育、技能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各种技能和兴趣,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评价体系为了促进养成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试评价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状况。
因此,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作品展示、口头表达、实际操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六、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对于养成教育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改课题养成教育
教改课题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
养成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人际交往能力、领导才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素养和生活能力。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养成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养成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具备独立思考、自我调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问题、设置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提供学习资源和引导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络资源等,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同时,教师也需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高效地学习。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自由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让他们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发展个人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养成教育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纪律的培养、道德教育的实施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养成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为了有效推行养成教育,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并且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以更好地推动养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
养成教育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养成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养成教育的实施,制定本细则。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人格,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需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全员参预,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合力。
三、具体要求和措施1. 课程设置:在教育教学计划中增加养成教育相关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公民教育等,使其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
2. 活动开展:组织各类养成教育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体验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 师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养成教育理论和实践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4. 家校合作: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作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5. 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养成教育成果,不仅注重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品德和行为表现。
四、实施与监督1. 实施责任: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负责,形成全员参预的工作格局。
2. 监督机制:建立养成教育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资源保障:加大对养成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养成教育所需的师资、教材、设施等各方面资源。
五、预期效果通过养成教育的实施,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提升,形成健康向善的行为习惯。
2.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具备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关注和改善,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细化养成教育,促进内涵发展
细化养成教育,促进内涵发展德育是一个细化的习惯养成过程,养成过程中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用思想指导行为,达到涵育内心,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是学生在成长的各个阶段所必须进行的。
获得知识比养成良好习惯更重要。
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度过,学校这个环境对他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内涵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签:五学会;爱;内涵德育实践告诉我们,养成教育是一个细致入微的过程,从小事中见真功。
早些年,我校的老师们常发现,课堂上很多学生坐姿不端正,不善合作,不善倾听,没有秩序观念,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爱惜,对己不克制,对事不努力等现象。
也正因为此,常规管理难成常规,办学品位难以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过于关注德育管理的制度化,而忽视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小事”对人格的孕育作用。
刚性的制度固然重要,但日常学习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德育契机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抓常规促养成,一般认为是小事,而且易于解决的事情,我们童中却“小题大做”,而且是十年一以贯之,为什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好的习惯。
”因此,我校以“好习惯、好品质、好人生”为育人目标,把养成好习惯作为常规管理的起点和立足点,真正从细节入手,把养成教育作为持久战,当作一项长久工程来抓,而且坚持把小事做优做精致,并努力上升到“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高度。
我们的宗旨自然是想看到另外一番风景。
近几年,学校始终围绕“习惯养成”这个中心,坚持让学生从就餐、走路这些最基本的小事出发,内化、践行,从具体到抽象,从小事到大事,从导行到明理,初步形成了童店初中养成教育的特色。
对此,我们提出的“五四四”育人工程,功不可没。
通过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细化养成教育,促进了学生文明素养提升,学校走上一条内涵发展之路。
一、生活上“五学会”生活习惯“五个会”,包括就餐、走路、健体、说话、自理五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展养成教育内涵,积极开展执行力教育
我院建院18年来,充分吸收创办人王广亚博士60多年的办学经验,结合学院及学生实际,逐渐形成了学院独具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其中,在学生管理方面形成的“养成教育”特色,是被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广泛认可的升达办学特色之一。
我院的养成教育,主要包括“三大竞赛”,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方面。
本人在辅导员工作中,深刻体会并认真执行养成教育的各项规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长期的学生工作实践,本人还深刻认识到,认真、彻底的执行力教育,也是我院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次创先争优活动中,本人坚持扩展养成教育内涵,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执行力教育,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积极创新。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这是“执行力”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执行力”建设被真正纳入政府能力建设范畴。
执行是战略目标实现的中介环节,是将战略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环节,是制定后续战略目标的基本依据。
美国学者艾利森则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
功能只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执行力不仅影响效率、公信力,还关系政策与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关系到整个组织的兴衰。
任何执行行为都是通过执行的主体的行为来完成。
执行主体对组织战略目标的认同、对执行行为的投入、创新精神、对工作的负责、较高的执行能力是组织战略目标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所在。
而要获得优异的执行力,不只是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平台,更需要造就一批卓越的执行主体。
如何在当前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更灵活地更务实地找准好国家需要、社会需要与自我发展的之间的平衡点,如何更好的完成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完成自身的职能和发展战略、具体计划,需要考虑大学执行主体的素质与能力。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执行力作出了不同界定。
“执行力”一词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运用于行政法学领域,指对具体行政行为予以强制执行的强制力或法律效力。
20世纪90年代被运用于工商企业管理领域。
对于执行力的重要性,《管理圣经》中这样描述:“执行力是使企业达成计划和目标的必然途径,也是管理的重要任务。
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战略蓝图多么宏伟或者组织结构多么宏伟或者组织结构多么科学合理,都无法发挥其本身的威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
”而对其概念的界定,美国学者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在其
著作《执行力》中这样提出:“执行力是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它能够使公司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执行力就是指组织执行战略,实现组织经营战略目标的能力,在形成了决策、制定了具体的计划之后,达到目标的具体行为就是执行,而确保执行完成的能力的手段构成了执行力。
”
在我国传统的知行关系中,对于“行”尤其重视。
荀况说,“知之不若行之,知之不行,虽敦必困”。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简言之,所谓执行力,就是实施发展战略、实现发展目标的能力,就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把理想变成现实、把计划变为成果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说得最多的“贯彻落实”的能力。
执行力也是一个政党或组织、单位和个人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对于我们党而言,提高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政党或组织、单位和个人的执行力。
在我们学院开展执行力教育,加强执行力建设,是进一步推进我院党的建设、高等教育事业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
本人在党员学生中积极开展执行力教育,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1.坚持用思想武装头脑,把思想理论教育放在执行力教育的首位。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执行的先导。
只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勤奋学习,加强知识积累,思想才会不断丰富,执行力才会不断提升。
我在学生党员教育
中,首先开展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每一位学生党员都要不断地学习党的思想理论,并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考核评比,为执行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理论基础。
2.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执行力得以发挥的重要组织载体,执行力存在于学校各级党的组织和各种角色职位中。
本人在学生党员教育中,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高度重视这一作用的发挥的程度,同时,要求学生党员充分认识,准确定位,在协同互动中充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自身的积极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我党在基层的执行力。
3.像重视决策一样重视执行。
本人在党员教育活动中,把选择合适的人作为推动执行的首要任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培养优秀的执行主体作为执行力教育的中心工作。
同时,在工作中,还积极倡导真诚沟通的工作方式,增强集体合力。
另外,还在教育活动中尝试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逐步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捷高效、监督有力的执行力文化。
4.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激发党员执行的积极性。
党员是组织执行中的基本元素和骨干力量,培育其价值观念
和行为规范、提高其能力和素质是执行力建设的重心。
在党员教育活动中,号召每一位学生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搭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努力拓展执行力空间,使全体学生党员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奋发而有所作为。
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具有坚决执行的信念,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以提高他们执行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5.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建设保证执行的效果。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提高执行力,必须建立科学完善且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在工作中,本人坚持用制度规范人、监督人、管理人、激励人,通过制度制订、执行、督察、绩效四者联动,不断推进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制度建设加强执行的效果。
6.强化执行力为导向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改进学生党员现有的考评制度,建立动态、灵活、开放式的学生党员考评机制。
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日常考核与学期考核、支部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作为操行成绩评定、奖励惩处、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奖励执行者、鞭策空谈者、诫勉混事者,促进和保证执行力的提高。
7.建立监督机制。
在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本人充分利用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纪律监督和效能监察力度,并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执行有力,落实
到位。
总之,本人认为,有关学生的各项工作能不能做好,我院的教育事业能不能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能不能得到不断提升,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民办大学的目标能不能最终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院师生的执行力。
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执行力教育,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同时,执行力教育与党员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内在地统一于我院的建设和发展事业中。
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执行力教育理应贯穿于我院学生党员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