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考点解读(人教版)

合集下载

(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乡村与城镇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

(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乡村与城镇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新人教版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
() ()
【图解思路】
商业
弱 大
增 大
【尝试解答】 1.A 2.D
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 占地面积小,呈
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点状或条状分布
稠密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3.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1)工业区的布局原则
①与城市整体
工业 特点
规模小,无污染
布局
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
用地规模大, 轻度污染
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严重污染, 大型企业 远离城市的郊区
②与住宅区:要有便利的交通;要设置卫生防护带。
③与风向
盛行风
季风
最小风频
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或与盛 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
微点 3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类型 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 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 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 微点 4 商业区≠城市中心地区 商业区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 市中心是行政区。 微点 5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为最主要的因素。

高中地理选修4新课程标准释译及意义

高中地理选修4新课程标准释译及意义

高中地理选修4新课程标准释译及意义

一、释译新课程标准的意义

1、使教师和同学能够把握地理教学深度和广度。

2、指导高中地理教学和高考复习。高考特点是依照课程标准要求,而不是依据教材内容,应该在课程标准深度和广度指导下进行复习。

二、把握课程标准需要注意的关键词语释译

1、说明:解释明白原因、过程或者做法。

2、说出:介绍、表达出来。

3、分析:把一件事物或现象或概念,分解成比较简单的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和部分之间的联系。如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4、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5、叙述:把事情(事物)前后经过记录或者说出来。

6、简述:简单扼要叙述,必须把握要点

7、描述:形象地描写或叙述。指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8、了解:清楚地知道。

9、理解:懂得和了解。

10、领悟:领会和理解。

11、归纳:归拢并使之有条理。

12、概括:简要总结(共性或差异性)。指出要点即可。

13、阐述:详尽深入地说明和陈述。

14、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15、解释:说明含义、原因、理由。

三、地理选修4新课程标准释译

1.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标准:举例说明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要求程度:解释明白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和促进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条理地总结出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标准:比较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要求程度:用图表或文字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标准:举例说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要求程度:解释明白城市环境问题的内容、成因和治理对策。

《高考风向标》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部分 第二十章 第一节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课件

《高考风向标》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部分 第二十章 第一节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课件

(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 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
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阔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答案】D 【思路整理】人工草地→植被密度大、高度低→杀 虫剂更易污染地表。
考点 2 乡村聚落和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1.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人口指向 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规模效益较为理想
交通运输 有利于人流和货物的集散,也有利于信息
指向
的传播
百度文库
政府会对乡村集市进行各种支持,同时, 行政指向 政府本身也是比较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
有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靠近寺庙、道观、教堂等宗教场所,与宗 宗教指向 教信仰有关,在著名的宗教圣地,往往形
7.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途 径之一。下面是 A 城(25°N,117°E)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几 次活动的阶段成果。请你帮助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图 20-1-6
图 20-1-7
(1)图 20-1-6 是该小组为研究 A 城所在地区聚落 分布特征而草绘的相关图,请你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 特征。
第五部分 选修内容
第二十章 城乡规划
第一节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考点 1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人教版地理选修4《第三章 城乡规划》教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4《第三章 城乡规划》教案

第三章人教版地理选修4《第三章城乡规划》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城乡规划的内容,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2.了解城乡规划和乡镇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原则。

3.理解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说明城乡规划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了解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3.理解城乡规划中生产布局的一般原则。

学习重点:

1.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

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什么是城乡规划?就其编制过程来看,分那两个阶段?根据规划的对象,又可以分哪两类?

二、城市规划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各类建设协调发展进行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三、村镇规划包括哪两类?小城镇规划的意义、原则各是什么?乡村规划的具体内容、意义和原则各是什么?

四、城乡规划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

1.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

B.对土地利用的安排,对于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十分关键

C.在确定城市性质时注意既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

D.城市的定位一定要高,否则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2.从环境角度考虑,西欧国家城市布局宜采用下面四图中的( )(注:图中空白部分表示居民区,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二节城市化精讲课件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二节城市化精讲课件

♨特别提醒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 类别比 较项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中期阶段 市区、农村 到郊区 继续增多 逆城市化 后期阶段 城市到小 城镇、农 村 略有减少 再城市化 后期阶段 小城镇、 农村返回 城市 增多
所处 阶段
人口迁 移方向 城市人 口数量
分初期、中期、 后期三个阶段
答案:(1)B (2)D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产 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 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 (1)景观变化的影响。 ①不利影响。
②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起步 时间
早晚 原因 快慢 原因
发达国家 早(英国最早,从 18世纪中叶开始) 工业化早 趋缓(甚至停滞)
发展中国家 晚(20世纪中叶以 来) 国家独立较晚,工 业化晚 快
目前 速度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 民族经济发展,人 对成熟阶段 口增长迅速
学以致用 近几年我国因大雨而发生内涝的城市越来越多,这与城市降 雨损失量密切相关。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 渗透的水量。读下图,完成(1)~(2)题。
(1)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

2024年人教版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____年人教版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地理学概论

1.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内容和研究方法

2. 地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3.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4. 现代地理学的新动向和研究热点

二、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和运动

2. 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和定位方法

3. 地球的地理格局与地理分区

4. 地图的类别、制图方法与使用技巧

三、人口与城市

1. 人口问题的现状与趋势

2. 人口迁移与人口分布

3.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4. 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

四、农业与农村

1.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位

2. 中国农业的发展与现状

3. 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农业

4. 农村发展与农村问题

五、工业与能源

1. 世界工业发展与产业转移

2. 中国工业的地理分布与发展特点

3. 能源问题与能源开发利用

4. 工业环境问题与工业可持续发展

六、交通运输与通信

1. 交通与区位的关系与交通优势

2. 世界交通通信体系与主要通道

3. 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与发展现状

4.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地理影响

七、经济全球化与贸易

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

2. 世界主要贸易体系与贸易权重

3. 中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区

4. 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地理联系与地缘关系

八、文化、旅游与地理环境保护

1. 地理环境与文化形态的关系

2. 世界主要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

3. 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

4. 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九、自然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

1. 地球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地理要素

3.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适应关系

4. 自然灾害的分类、特点与防灾减灾

202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师用书

202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师用书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土地利用类型

(1)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公共设施: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2.乡村空间结构

(1)外围: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2)内部公共服务设施:位于村落的中心

居住用地:住宅在村落中心外围环绕

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形成: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

2.功能区类型: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有些大城市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特点: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业区中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其他活动,即其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绿化用地、交功能区分布

特征居住区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面积最大商业区

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工业区

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

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工业区是工业集

聚的区域

5.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

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形成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经济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影响地租的高低

距离市中心远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商业>居住>工业社会因素

政策、文化、环境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2.发展变化

巧用乡土地理材料,提高《城乡规划》教学实效

巧用乡土地理材料,提高《城乡规划》教学实效

巧用乡土地理材料,提高《城乡规划》教学实效【摘要】《城乡规划》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地区城市化的各项内容紧密相关,是实现“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课程目标的重要课程之一。由于该课程有许多较难的理论和规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好好处理,照本宣科,实际效果会很不理想。怎样才能提高《城乡规划》的教学实效?笔者在这几年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最终发现在《城乡规划》教学中巧用乡土地理材料对提高教学实效有非常大的作用。那么该如何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进行教学?哪些地方特别适合使用乡土地理材料?可以起到怎样的效果?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给广大一线地理教师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乡土地理;城乡规划;教学

一、《城乡规划》教学结合乡土地理材料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共同组成,选修模块中设置了《城乡规划》,该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更关注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相关理论,最终能够应用理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城乡规划》包含内容非常广泛,足够在大学中开设一个专业,主要包括城市化、城乡分布、城乡规划原理、城乡协调发展等内容,具有综合性强、区域性、实用性广泛的特点。要让高中学生在36个课时来

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么多内容难度很大。而且《城乡规划》中有些内容如城乡规划概述、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区域城镇体系等是非常理论化的,再加上该课程为选修内容,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高考中不用参与,一线教师难有时间进行研究和突破。因此该如何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笔者近几年来苦苦思考的问题。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三节城乡规划精讲课件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三节城乡规划精讲课件

①合理排灌;②引淡淋 盐;③采取农业技术措 施等 ①退耕还林、还湖、还 沼泽等;②保护现有的 森林、湖泊和沼泽等
学以致用
(2013· 海南卷)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解 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
(1)~(2)题。
生态 问题 水土 流失
成因 自然:①地形崎岖;②土 质疏松;③夏季多暴雨; ④地面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①植被破坏;②工 矿建设等
治理措施 ①植树种草;②采用修 建梯田等工程措施;③ 工矿建设注意保持地表 植被等
自然:气候干旱,降水较 少 土地荒 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 漠化 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 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 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
(4)其他功能区。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 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区,而中 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
应功能区。
(5)功能分区原则。 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并充分满 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不同功能区
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低级住宅区往往 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高坡、文化区相联 系。 特大城市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 通干线兴建卫星城,使一些职工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分离, 他们在母城上班,却生活在卫星城的居民点内。 (2)商业区。 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区位: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 大量的消费人口,所以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 侧或街角路口处。

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新人教版选修4

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新人教版选修4

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新

人教版选修4

一、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解析

(一)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1、乡村聚落与集市的概念

(1)乡村: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用地与相关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域。

其中的农村居民点称为乡村聚落

(2)集(街市):乡村地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最大特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商品交易

分布:交通便利、地域开阔的地方。

2、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1)三大形态

地域分布特点特点分布

密集型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地势平坦,人口稠密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平原地区

(2)密集型乡村聚落的分类

(3)我国的三大类乡村聚落

(二)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1、总体分布特征

(1)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人口密集,乡村聚落比较多;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方,人口稀疏,乡村聚落一般比较少。

(2)就地形地貌而论:地势低平的平原丘陵地区稠密,高山和高原地区稀疏。

(3)就气候条件而论:气温适中、降水适度、光热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乡村聚落多,干旱的沙漠地区、湿热热带雨林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地势高而寒冷地区乡村聚落少。

2、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的因素:

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

(2)具体区域的分布特征:

①临近水源所在地;

②地形较为平坦,气候、植被、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方;

③临近交通便利的地方;

④靠近集市、宗教活动地。

(3)从限制性条件看:

3、乡村集市的分布特征

(1)乡村集市的分布特征:四个“靠近”和一个特定

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高考试题

地理核心素养与地理高考试题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乙卷)文综地理试题 (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区考卷) 试题新亮点 1、 2016年全国卷I地理试题对考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明显加强,如对土壤的考查,考生需要结合气候、地质作用、地形等知识才能正确作答;又如对海岸地带的考查,考生需要考虑海洋与陆地地理环境特点才能正确作答;而第37题第(3)问需要考生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并结合材料内容才能正确作答。 2、本卷的1—6题,与经济、环境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对考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关注热点新闻,关注现实生活)。第37题第(3)问与实际生活具体行为(拍照)相关联,涉及知识面较广。本卷试题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本卷中的易错题为第10题,这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试题。本可从以下两点综合分析解答。①四川西部山地山麓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冷月均温为0—15℃,由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可计算出,4000米以上地区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②由材料“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可知,磷高累积区可能是冷湿环境。综合以上两点,可选出正确选项A。考生由于对土壤方面知识的欠缺,再加上容易忽视材料中的细节,很容易错选其他选项。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体系
一、人教版必修教材与课程标准对应 解读
1、 高中地理课程模块结构 2、《地理1(必修)》各章节与课程标准的对应 3、《地理2(必修)》各章节与课程标准的对应 4、《地理3(必修)》各章节与课程标准的对应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四第2讲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考点探究+课堂训练)(共43张PPT)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四第2讲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考点探究+课堂训练)(共43张PPT)

城市封闭,不利 于改善居住环境, 城市交通 当城市发展到一 缺 运距长, 定规模时,就会 点 不利于协
容易将过境 交通引入城 市中心,增 加道路交通
控制城市规 措 模,建设卫 施 星城或开发 新区
发展多 个中心 及发展 交通
• 市区周 续表 围建设 环形道 路
• (2)分散型城市 类 型 一些首都或特 大型地区中心 城市,为疏散 受地形、河 成 中心城市的部 流等自然条 因 分人口和工业, 件的影响 在远郊人为规 划新区或卫星 城
• (3)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 4.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 (1)城乡特色景观:是指那些能够体现一个 地区历史发展、民族文化、环境条件等的各种 建筑物(包括住宅、公共设施、园林、道路等)、 雕塑、街区及其布局。 • (2)传统文化 • ①内容: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延续城市 的岁月特色,工艺品、戏曲、民俗等传统文化。 •
• (3)图4所示城市的空间形态通常是由________ 形成。这种城市形态的优缺点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典型的代表城市为________。该城市其未来 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伸展轴选定有四条:第 一条伸展轴以________为依托,向闵行区方 向发展,主要为生活居住区;第二条伸展轴 以______为依托,向嘉定区方向发展,主要 为“产、学、科、住”的新城镇;第三条伸 展轴是往________方向发展,为冶金工业基 地、港口装卸和货物中转储存基地;第四条 伸展轴向________方向发展,建设大型的居

2021届新高考地理学科命题趋势分析及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2021届新高考地理学科命题趋势分析及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情境创设影响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表现, 关系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的实现, 对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关键作用。
地理试题考查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 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表现。结合学科实际,地理试 题情境可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
素养立意试题框架
2、在图像考查上降难度,无图考查 题反倒是最难的
• 全卷共有7幅图,涉及模式图、风玫瑰图、示意 图、景观图、剖面图、变化曲线图等六类图像, 但每幅图的功能特点却不一样。
题组 1-3 4-6
7-8 36 37
图名 “田水路林村”综合整
治模式 居住片区及建筑布局,
风玫瑰图
人工岛地下淡水示意图
顺坡垄葡萄种植景观图
• 今年的选择题加大了选项的干扰性,增大了信息理 解的难度。综合题的36题考查人文地理中的“自然 部分”(农业区位中的自然因素),学生出考场后 认为全是自然地理,同时在全年湿润的坡度较大的 顺坡垄上种葡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冲突突出; 第37题在“地理过程”上做文章,将岩石形成与地 貌形成相结合,更是提高了难度。第(2)问12分的 题目,有的同学结论错了,理由自然是零分,着实 把学生“吓”到了。
• 现在高考地理试题的素材来源非常广泛, 问题形式灵活多样,学术性、实践性、时 事性、文化性等试题情境比比皆是。因为 时间或兴趣的限制,许多学生缺乏对地气 水土生等自然要素、山水林田湖等地理事 物应有的观察视野,缺乏对农工商交旅等 产业部门、生产生活生态之人地关系应有 的思维视角,日常坐井观天,高考便苦不 堪言。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课程和未来就业方向分析(原创).doc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课程和未来就业方向分析(原创).doc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课程和未来

就业方向分析(原创)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课程和未来就业方向分析(原创)

更新:2019-02-12 09:44:4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课程和未来就业方向分析(原创)

距离2019年高考还剩下100多天,考生在前线奋斗,家长也不要忘了为学生提前做好志愿准备哦。孩子未来要学习的大学专业有什么用?考生和家长往往误以为同名专业就是同一专业,至少也应该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同名专业在不同高校其实并不相同,甚至是大不相同,即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就业方向和领域也都不同。本文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始课程和就业方向的相关知识。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开设课程测量学、地图学、自然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普通生态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植物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管理学原理、城镇工程绿化技术、建筑工程制图、土地评价与管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镇总体规划、城镇控制性规划、村镇规划、城镇园林绿地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等,-般安排10-20周。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地理学、城市规划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备对中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市政工程设计和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四第1讲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考点探究+课堂训练)(共27张PPT)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四第1讲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考点探究+课堂训练)(共27张PPT)

• 考点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 【典题导入】 • 下列四幅图是“村落的四种平面形态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甲图反映的村落分布在________(地形),丁 图反映的村落分布在________地区。 • (2)从自然条件考虑,早期比较容易形成城市 的村落是______,其原因是①________;② ________。 • (3)影响乙图村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其村落形态是________。 • (4) 图 中 村 落 在 未 来 最 难 形 成 城 市 的 可 能 是 ________。 • (5)如果未来丁形成城市,则其形成城市的根 本原因是______。
• 2.下图为珠三角城市化发展示意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 2005年
• (1)从1985年到2005年珠三角城市发展快,其 城市化过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城市化 过程的本质表现是什么? • (2)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发展都很快,已形成 城市群。与长三角相比较,珠三角城市群形 成有哪些特殊的区位优势? • (3)珠三角地区随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方面 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说明该地区人口有 哪些显著的变化? • (4)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区—基塘 生产。现在“基塘”已尚存不多,有些“基
• 【对点直测】 •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 图。据此完成(1)~(2)题。
• (1)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 (2)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 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 其原因不是 ( )。 •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最新高考地理必修选修4-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最新高考地理必修选修4-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500~ 2.5万人
ks5u精品课件
世界城市的发展
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 年,在美索 不达米亚平 原、尼罗河 下游平原、 印度河平原 和黄河-长江 流域,分别 诞生了早期 的城市。
世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
历史阶工段 业时革代背景命之前,影城市特响点 城市分布的
社会制度 生产力状况 职能
规模
形态结构
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气候 城市发展早 奴隶社会 农业、手工 行政、军事 很小
四周城墙圈



水源等。而工业革命后,新城 中世纪时期 封建社会 农业、手工 贸易职能增 较大
以教堂或广
业、商业 强
来自百度文库场为中心
市的形成则与矿产资源、 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社 大工业生产 多种职能并 越来越大 多元化(同


心圆、扇状、
第一章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聚落分类
一、乡村聚落及其分布
1.定义 乡村聚落是农业环境中的居民聚集地。
乡村聚落
带状分布的乡村聚落
平原上密集型的乡村部落
沙漠边缘的乡村聚落
水稻区的分散型乡村聚落
3.影响乡村聚落形成的因素
1)地形:山区的乡村呈半聚集型或分散型的特点, 规模也较小;
天然港口等自然条件有关。多等核)心结构
中国城市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城乡规划》考点解读

一、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形成

(2)、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世界:初期数量少,规模小;四周有城墙,形态较规则;以行政、军事为主要职能

封建社会城市中心被教堂占据,道路为放射状;多分布在关益、渡口、交通要道和教堂中心等地方;“市”的色彩日益增强;该时期,欧洲城市的人口规模较小,亚洲城市发展水平更高。

工业革命时期城市突破城墙,城市和乡村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城市不只是消费中心,还是生产中心;城市数目迅速增多,城市人口空前增长,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大。

中国:古代:受政治环境影响大;地域发展不平衡;沿交通线分布;形态结构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近代:畸形发展,城市布局、功能结构有强烈的半殖民地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小城镇迅速发展。

2、城市化过程

(3)、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发达国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状况;拉美一些国家远远超过其经济发展状况,被称为“畸形的城市化”。

3、城市环境问题

(1)、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自然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社会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2)、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与相应的治理对策

主要成因:工业化、城市化、不合理的社会生活方式

治理对策:1、依据法规,加强城市综合管理;2、依靠科学技术力量,完善城市环境设施(在城市建设中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湿地和水面;加大清洁能源

的使用比例;开发先进实用的环保技术);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4、乡村聚落与集市

(1)、不同地理环境对乡村聚落分布的影响

影响乡村聚落分布的因素: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

水源:是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灌溉条件良好的平原地区形成更多的乡村聚落;战争、行政、传统文化也会对乡村聚落分布产生影响。

(2)、村聚落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旱作农业平原地区:规模大、人口多、房屋密集;丘陵地区和河谷地带:带状;缺水的干旱地区:分布在泉水和河流地区,形成绿洲;水稻区:分散型。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二、城乡分布

1、现代城市或村镇

(1)、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的空间形态:集中团块状(成都)、带型(兰州)、放射型(武汉)、组团型(重庆)、星座型(上海)、散点型(大庆)。(2)、现代城市或村镇的变化趋势:最初的居民点呈放射状拓展作内向填充

成更大的块状并继续发展

2、城镇布局

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主要途:1、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2、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3、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4城乡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3、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价值

(1)、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价值:1、保存城乡发展轨迹,留存人们的记忆;2、继承历史;3、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4、是城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

(2)、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对策措施:1、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2、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护旧建新”;3、分类、分区保护;4、合理利用历史建筑,协调配置新旧建筑;5、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城乡规划

1、城乡规划的意义

(1)、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1、明确城市性质;2、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3、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确定空间布局;4、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2)、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3、有利于协调城乡发展;

4、有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2、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土地利用:“合理用地”

项目选址主要原则:1、必须符合城乡规划中对土地使用的要求,并兼顾与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2、要与城市环境规划相协调;3、要与城乡现状相衔接项目选址主要方法:1、首先要了解该项目的基本情况;2、其次依据城乡规划所确定的用地布局,在适宜建设的用地范围内选择该项目的建设地址;3、综合考虑用地周围环境是否有利于建设项目的长远发展,建设项目是否有利于城乡

的合理布局;4、最后确定合理可行的方案。

功能分区主要原则:1、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2、不同功能区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又要互不干扰;3、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的需要。

3、在城乡规划中,主要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在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工业布局原则:1、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P59 图3. 11);2、保证一定的工业用地比例,但不要无限扩张;3、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4、相关企业、机关就近布局。

农业布局原则:1、宏观布局,尊重各农业部门自身运转规律,例如,城郊地区适宜是农副产品基地。2、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差异;3、城乡协调,坚持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4、村镇一级规划要尽量少占农业生产用地。

交通布局原则

城内交通:1、要考虑城市地理环境因素;2、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P63 表3.4);3、结合各地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特点,合理布局城市各种交通线路和设施;4、交通场、站的布局应尽量满足人们出行的便利,同时考虑城市环境的要求。

城市对外交通:1、要创造联运条件;2、与城市交通干道系统密切联系;3、与城市功能分区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

四、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1、城乡人居环境的评价

(1)、城乡人居环境的评价内容:(P69 表4. 1)

(2)、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1、城市规划的要求;2、自然环境的适宜度;3、社会环境的完整性;4、消费者区位选择的心理趋向。

(3)、居住小区的环境特征和结构功能:(P76 图4. 12)

2、商业布局与生活

(1)、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一是居民的使用频率;二是设施的规模效益。

(2)、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评价:

社区商业服务点,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商业单位,多布局在居民区附近;

区域商业中心,服务对象以本区域居民为主,兼有一定对外功能,一般位于居民聚居区和公共交通集散地;

市级商业中心,服务对象是全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多布局在城市中心,重要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车站和港口附近,郊区高速公路旁。

3、城市交通网络

不同类型的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方格道路网、环型辐射道路网、方格环型道路网

4、文化设施布局与生活

(1)、城乡的基本文化设施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2)、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