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测试卷
xx小学教师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问卷
xx小学教师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问卷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本文讨论的内容是关于"xx小学教师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问卷"的。
以下是对这个题目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探讨:一、引言作为小学教师,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基本要求。
本问卷旨在调查教师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了解情况,以及对于如何提升教师对此方面知识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根据对xx小学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总结:1. 教师对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了解情况(具体列举教师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2. 教师对方针政策的了解情况(具体列举教师对方针政策的了解程度)3. 调查结果分析(分析教师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了解程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三、推进教师对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学习与应用针对调查结果中教师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不足之处,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师资培训(说明通过组织培训课程等方式,提升教师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应用能力)2. 制定相关教育政策(阐述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学习和应用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3. 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描述学校加强对教师学习和应用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管理,如设立专门的指导小组等)4. 增加实践环节(说明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教师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实际应用能力)四、结论通过本问卷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教师对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
2. 加强教师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应用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通过培训、政策制定、管理和实践环节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教师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应用能力。
五、建议与展望鉴于调查结果,我们进一步提出以下建议:1.建议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供更多深入了解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平台。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语言文字标准化知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每空2分,共72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哪一年起施行?A。
2002年1月1日B。
2001年1月1日C。
2000年10月31日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A。
北方话和汉字B。
普通话和汉字C。
普通话和标准汉字D。
地方语言和文字(删除明显有问题的选项D)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什么?A。
标准汉字B。
通用汉字C。
标准汉字(删除明显有问题的选项B)4.公民有研究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什么?A。
义务B。
权利C。
责任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什么?A。
法制建立B。
现代化建立C。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什么?A。
使用B。
开展C。
使用和开展7.国家机关以什么为公务用语用字?A。
汉语和汉字B。
普通话和标准汉字C。
中文(删除明显有问题的选项A)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什么教授普通话和标准汉字?A。
汉语文课程B。
语文课程C。
各种课程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什么?A。
法律和规定B。
方针和政策C。
标准和标准10.公共效劳行业以什么为效劳用字?A。
标准汉字B。
通用汉字C。
常用汉字11.提倡公共效劳行业以什么为效劳用语?A。
普通话B。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
普通话和外国语12.因公共效劳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什么?A。
简化汉字B。
印刷体汉字C。
标准汉字13.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方言?A。
各种艺术形式B。
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C。
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14.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存或使用什么?A。
繁体字B。
异体字C。
繁体字、异体字1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A。
汉语拼音方案B。
汉语拼音正词法根本规那么C。
注音字母16.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什么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A。
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工作知识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空1分,共46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 B )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B、2001年1月1日;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C )。
A、北方话和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D、地方语言和文字。
3、国家普通话,推行( A )。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B、权利;C、责任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 C )。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C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7、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A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 )。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10、公共服务行业以(A )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11、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A )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12、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 )。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13、(B)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14、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 )。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1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试题]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于何时实施?答: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何时通过?何时施行?答:该办法由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5月26日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3.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遵循哪三个“有利于”?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我国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6.国家对各民族语言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实施。
7.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后使用文字的民族各有多少种?答:解放前在我国56个民族中,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
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40种。
8.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答: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
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9.哪些特定对象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医务人员、编辑、记者、汉字字幕制作人员、校对人员、学生以及从事印章、牌匾、广告制作等工作的文案人员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
语言文字法律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
**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A.国家推广普通话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2006年9月10日至16日是第九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本届活动的宣传主题是()A.“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B.“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C.“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 C.使用和发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现代汉语B.普通话 C.汉语5.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
A.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B.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C.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6.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
A.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B.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德文C.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日文D.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7.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类,下列标点符号属于点号的()。
A逗号(,) B.省略号(……) C.着重号(.)8.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9.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第一周B.第二周C.第三周 D.第四周10.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11.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A.北京语音B.汉语拼音 C.北方语音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1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
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单位: XXXX心小学姓名: 分数:1.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内容是()。
A.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B.防止方言泛滥和推行标准汉字C.推广国语和推行国文2.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
A.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3.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时期。
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 中文B. 汉语和汉字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6.下列各组字中,每个字末笔都是“撇”的一组是()。
A.万、力、戈B. 芳、乃、伤C.叨、匕、易7.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8.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地名B. 姓名C. 姓氏9..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0. 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A.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B. 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C. 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11.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特定范围内B.古籍研究中C. 书法艺术中12.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通用汉字B. 规范汉字C. 标准汉字13. 《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题及答案
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题1.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C)。
A.国家推广普通话B.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
(C)A. 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3.《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由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B)A.2005年12月29日B.2006年3月1日C.2006年5月1日4.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5.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A. 规范汉字B. 通用汉字C. 标准汉字6.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A. 义务B. 权利C.责任7.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B)A. 便利B. 条件C.培训8.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C)A.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 教育行政部门C. 有关部门9.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C)A. 法制建设B. 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10. 实现语言文字工作奋斗目标,应发挥带头作用。
(B)A.教育B.党政机关C.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11.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的组织和个人。
(B)A. 重大贡献B. 突出贡献C. 特殊贡献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C)A. 使用B. 发展C. 使用和发展13.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B. 宪法C. 民族区域自治法14. 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测试卷和答案
学校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测试卷一、单项选择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 )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B、2001年1月1日;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
A、北方话和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A、义务;B、权利;C、责任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6.国家机关以( )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8.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9.公共服务行业以( )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10.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11.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12.(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1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1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5.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4-1-2语言文字工作政策法规与基本知识测试题(答案)
语言文字工作政策法规与基本知识测试题单位:姓名:职务:成绩: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祖国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5.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6.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二、单项选择(40分,每小题1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B )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C )。
A.北方话和汉字。
B.普通话和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D.地方语言和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 C )。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C)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7.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普通话政策法规及基本知识测试题[答案解析]
镇卫生院普通话政策法规与基本知识测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0分,每空0.5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和()。
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
3.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和()有利于()和()有利于()和()。
5.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和(),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和(),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6.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的统一规范。
二、单项选择(40分,每小题1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北方话和汉字。
B.普通话和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D.地方语言和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7.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
语言法规题库14-1-8
语言法规题库14-1-8问题:[单选]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A.可以B.不需要C.应当D.鼓励问题:[单选]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
A.责令限期改正B.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C.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罚款D.责令限期改正,并进行思想教育问题:[单选]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负责()A.A将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纳入有关技能训练与鉴定的基本内容B.将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纳入各职业、工种的技能标准C.对各类技工学校及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D.将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纳入有关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基本内容出处:辽宁11选5 ;问题:[单选]违反《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有关规定,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且拒不改正的单位,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可以()A.在媒体上予以公示B.予以警告C.予以罚款D.责令改正问题:[多选]下列关于《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颁布日期是2005年12月29日B.施行日期是2005年12月29日C.施行日期是2006年1月1日D.施行日期是2006年3月1日问题:[多选]下列关于《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政府规章。
B.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制定依据。
C.C《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实施的。
D.D《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适用范围为上海市行政区域。
问题:[多选]《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制定依据包括()A.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B.B其他有关法律C.C行政法规D.D部门规章。
语言文字法测试题
二、选择:1.《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建立和完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体制是什么?政府主管、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政府主导、语委协调、部门支持、社会参与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2.《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在“总体目标”中提出到哪一年普通话在全社会范围内基本普及?到2015年到2020年到2050年3.《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可多选)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强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监督检查和服务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4.《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学习宣传纳入以下哪种内容。
普法规划普法规划和普法教育普法教育三问答:1.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三纳入一渗透”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学校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中2.请你谈谈“经典诗文进校园”活动的意义所在。
3.(座谈题目)本校经典诵读工作的开展情况?我校自2001年就被确立为济南市古诗文诵读实验基地,开展诗文诵读活动已成为学校常规工作。
2005年初,配合我区经典诵读工作的推广学校又把古诗文诵读延伸到经典诵读,学生诵读经典理应诵读《论语》《大学》《道德经》《诗经》等。
各年级均能按照计划按时完成,到现在我校考级的学生达七百多人次,现在更是全校各个班级都在诵读考级篇目甚至超额完成诵读任务。
我校每天下午课前十分周专门安排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周每班一节传统文化课也用来背诵经典篇目。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常识[4]
21.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代汉语 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 ( A )
A. 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B. 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C. 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
22.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 《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 ( B ) 个,是 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
A. 2215 B. 2235 C. 2255
27.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 (A) 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 宪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
28.国际标准化组织于 (C) 通过决议, 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有关中国的词语的国 际标准。
A 1977年9月 B. 1979年1月 C. 1982年8月
29.汉字标准化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 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 汉字“四定”,即 (C) 。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5.今年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主题是( A )
A.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 B.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C. 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6.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C )” :。
A.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3、不规范字是指哪些? 不规范字是指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
普通话知识问答
1.哪一年普通话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
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 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
实施。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什么、推行
历年语言文字规范测试卷(六套)
历年语言文字规范测试卷(六套)2020学年度语言文字规范测试卷学校_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 分数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北方话和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D、地方语言和文字2、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3、汉字字形的规范标准是()A.《现代汉语通用字表》B.《简化字总表》C.《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4、下列3组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组是()A.按部就班、风驰电掣、开诚布公B.三顾茅庐、永往直前、戮力同心C.既往不究、班门弄斧、黄粱一梦5、下列汉字的使用完全规范的()A.早餐店馄饨铺B.音象器才厂C.洗衣店介玻璃二、多项选择1、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A、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B、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C、广告用字D、企业事业组织名称E、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2、党政机关、学校要带头使用规范汉字。
公共场所的(),要文字规范、字形完整。
A、标牌B、招牌C、广告D、宣传标语三、判断题1、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2、姓氏中的异体字一律不得保留。
()3、“反覆”与“反復”通,现简化为“反复”;“答覆”与“答復”通,现简化为“答复”。
()4、“百叶窗”可以写作“百页窗”。
()5、“翻来覆去”、“翻云覆雨”、“翻天覆地”中的“覆”,一般情况下可以写为“复”。
()四、将下列句子中不规范的用字划出来,并将规范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遭遇车祸后,他当即不醒人事。
()2、现代社会中,当保母是的一个很受欢迎的职业。
()3、萬裹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4、“十一”马上要到了,小镇上随处可见迎风飘飏的旗帜。
()5、安照布什政府曾经推行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巴勒斯坦应于2005年建国。
()2015学年度语言文字规范测试卷学校_____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
语言文字知识竞赛试题(一)一、选择填空(某个题目答案是多选)(20分)1.(B)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A. 《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C. 《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试行)实施细则》2.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为( A )。
A.一级甲等B.一级乙等C.二级甲等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B)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4.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 月( B )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第四周B.第三周C.第二周5.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C )A.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
B.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C.推广普通话就是要求人们在任何场合都要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D.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时,应该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规范依据。
6.新作手书招牌或者公共场所题词,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已有的题词和手书招牌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应当在适当的位置配有( C )。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7.不规范的汉字指的是( ABCD )等。
A.繁体字B.异体字C.错字D.别字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B )。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普通话和简化字9.普通话以( B )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A.北方话B.北京语音10.1982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 条明确规定:(C )。
A.国家推广普通话B.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二、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规范(30分)按装(×)渔网(√)家具(√)再接再厉(√)了望(×)诵扬(×)化装品(×)滥竽充数(√)师付(×)稀罕(√)家俱(×)前仆后继(×)告诫(√)报帐(×)装潢(√)予付款(×)眼花撩乱(×)好像(√)兰天(×)佳宾(×)3姿式(×)既使(×)车厢(√)记念(×)驾御(×)埸地(×)廣东(×)疲塌(×)規定(×)筹划(√)腊烛(×)丰富多采(×)兰球(×)标识(×)渡假(×)战栗(√)钮扣(×)义无反顾(√)精采(×)人材(×)三、在括号内用“√”或“×”判断正误(20分,每题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头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法规知识测试卷一、单项选择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B )起施行。
A、2002 年1 月1 日;B、2001 年1 月1 日;C、2000 年10 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C )A、北方话和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A )。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B )。
A、义务;B、权利;C、责任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C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6. 国家机关以(B )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7.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A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8.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 )。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9. 公共服务行业以(A )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10.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A )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11. 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 )。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12. (B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1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14.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5.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6.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C )。
A、普通话和汉字;B、普通话、方言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7.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但(C )可以使用方言。
A、确需使用方言时;B、随时;C、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18. 国务院(B )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广播电视部门19.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和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A )。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20. 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C)。
A、二级甲等;B、二级乙等;C、三级甲等21 •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B )。
A、一级乙等;B、二级甲等;C、二级乙等22. 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A) oA、一级甲等;B、一级乙等;C、二级甲等23.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A )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24. 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要求使用者必须(C ) oA、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B、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C、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25. 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A )作必要的注释。
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B、汉字;C、规范字;D、简化字26.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C )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北方话;B、汉语;C、普通话;D、北京话27. 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国家公务员的()作用、新闻媒体的()和主要服务行业的()作用,以带动整个城市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B)A、窗口、示范、带头、基础;B、基础、带头、示范、窗口;C、基础、带头、窗口、示范;D、示范、基础、窗口、带头28.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依据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评价个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C )考试。
A、能力;B、技能;C、语言;D、技术;29.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限为()。
该证书由国家语委统一制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别编号、颁发。
(B)A、3年,语委办公室;B、5年,语委办公室;C、3年,普测中心;D、5年,普测中心30. 《成都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中规定:党政机关公务人员,解放军和武警指战员,商业、邮电、文化、铁路、交通、民航、旅游、银行、保险、医院等主要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至少应该达到普通话(D )以上水平。
A、一级乙等;B、二级甲等;C、二级乙等;D、三级甲等;31. 全国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2010年以前()普通话,汉字社会应用()。
(B)A、基本规范、初步普及;B、初步普及、基本规范;C、基本普及、初步规范;D、初步规范;基本普及32. 实现“初步普及”普通话,要做到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要使普通话成为学校的()语言,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主要()用语。
(B)A、说普通话;教学和校园;工作和服务B、普通话应用;教学和校园;工作和服务C、普通话应用;生活和校园;工作和生活33. 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C)。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34. 《四川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规定:手书的招牌凡使用了繁体字的,必须在明显的位置再配放(D )。
A、标牌;B、宣传标语;C、说明;D、规范字的标牌35.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主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的行政机关,对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行(B),并协调和组织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开展测试工作。
A、指导工作;B、宏观管理;C、微观管理;D、具体实施36. 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B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B.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37. 国家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A )A.为了消除方言的隔阂B.为了消灭方言38.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B )A.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B.对应试人员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测试;C.文化水平和口才的考试39. 《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最低等级水平分别为(A )。
A. 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多项选择40、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A-E全选)A、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B、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C、广告用字;D、企业事业组织名称;E、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41、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A-F 全选)A、文物古迹;B、姓氏中的异体字;C、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D、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E、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F、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42、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主要有(A-J全选)o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F、《扫除文盲条例》;G、《幼儿园管理条例》;H、《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I、《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J、《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3、机关工作用语指:(A、B、C、D )A、面向公众的会议用语;B、在媒体和公共场合的讲话用语;C、公务活动中的交际用语;D、机关内部的工作语言;E、生活用语;44、校园语言指:学校干部、教师、教辅人员、学生的(A、B、C、E、F ) A、教学用语;B、会议用语;C、工作用语; D、生活用语;E、宣传用语;F、集体活动用语;45、城市语言文字评估要以国家(A、B、C、D )为重点,促进这些领域提高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进而带动、影响全社会。
A、机关;B、学校;C、大众传媒;D、主要公共服务行业46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下面哪几部分内容? (A B C D E)A.字母表B.声母表C.韵母表D.声调符号E.隔音符号47. 哪些情形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A B C D EF) A.文物古迹B.姓氏中的异体字C.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D.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E.出版、教学、研究中需用使用的 F. 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三、判断48.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v)49.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V)50. 普通话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
(V)51. 普通话中的“普通”就是普普通通的意思。
(X )52. 文物古迹中可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V)53. 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是教师职业语言。
(V)54. 写字少一笔,多一笔没有多大关系,能看懂就行。
(X )5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给教师和学生看的,与其他人无关。
(X )56. 普及普通话和书写规范汉字,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V)57.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V)(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1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