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考试大纲习题精解(绪 论)【圣才出品】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经济学综合考试真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模式中,公司产权独立化属于()A、国有资产的第一层次授权经营B、国有资产的第二层次授权经营C、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次授权经营D、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参考答案:C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率上升会导致()A、稳态均衡时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收入下降B、经济增长不变C、稳态均衡时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收入不变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中不包括()A、谨慎性动机B、交易性动机C、投资性动机D、投机性动机参考答案:C4、下列关于中央银行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①充当最后贷款人②吸收社会存款③代理国库④发行货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C5、政府的财政职能不包括()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C、经济稳定职能D、社会稳定职能参考答案:D6、关于国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一国政府偿债能力比较好,就可以无限发行国债B、一国当年到期需付还本息的债务总额会影响到该国的国债限度C、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的适度规模D、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量衡量国债限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参考答案:A7、出口贫困化增长的条件不包括()A、国际市场上的大国,出口商品为初级产品B、单一经济的发展中国家C、产品价格弹性大D、出口导向型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参考答案:C8、小国增加关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剩余增加B、消费者剩余减少C、税收增加D、福利水平增加参考答案:D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长期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这种可变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2.政府支出变动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即1;3.逆弹性命题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感谢同学们的支持,“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终于出炉了。
同学们可以先看看,因为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同学们指正在此谢过了。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一、单项选择题1.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模式中,公司产权独立化属于(C)A.国有资产的第1层次授权经营B.国有资产的第2层次授权经营C.国有资产的第三层次授权经营D.国有资产的第四层次授权经营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中不包括(C)A.谨慎性动机B.交易性动机C.投资性动机D.投机性动机3.下列中央关于中央银行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C)①充当蕞后贷款人②吸收社会存款③代理国库④发行货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zheng府的财政职能不包括(D)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C.经济稳定职能D.社会稳定职能5.关于国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如一国zheng府偿债能力比较好,就可以无限发行国债B.一国当年到期需付还本息的债务总额会影响到该国的国债限度C.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蕞高额度或国债的适度规模D.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量衡量国债限度的两个重要指标二、名词解释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解析]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2.zheng府购买乘数[解析]zheng府购买乘数:国民收人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zheng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率。
3.逆弹性命题[解析]这是指在蕞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bi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弾弹性呈反比例。
4.两缺口模型[解析]分析发展中国家投资大于储蓄和进口大于出口的一种经济模型。
三、简答题1.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解析](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平价体系(双挂钩机制)美元与黄金挂钩(每盎司黄金=35美元),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
2022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2年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体现共同治理的是______。
A.股东至上主义逻辑B.资本雇佣劳动逻辑C.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D.职工利益最大化逻辑2、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是______。
A.可支配收入对于消费的比重B.可使消费者增加1元,收入必须增加的数量C.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重D.增加1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重3、______,货币主义学派提出“单一规则”货币政策。
①永久收入的波动强度远小于现期收入②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③长期来看货币数量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真实变量④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三大法宝,一般货币工具指:______。
①存款准备金②再贴现率③公开业务④外汇市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公共定价法包括两个方面,即______。
A.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B.政府定价与社会定价C.管制定价和市场定价D.政府定价和企业定价6、我国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是______。
A.现收现付制B.完全基金制C.部分基金制D.预收预付制7、根据国际费舍效应,一国通货膨胀率上升,该国名义利率和货币对外价值的变化为______。
A.名义利率提高/货币对外价值降低B.名义利率降低/货币对外价值提高C.名义利率降低/货币对外价值不变D.名义利率不变/货币对外价值降低8、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差用升水、贴水和平价表示。
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应______,利息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应______。
______A.升水/贴水B.贴水/升水C.平价/平价D.平价/贴水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9、流动性偏好陷阱10、帕累托最优状态11、税负转嫁12、国际收支失衡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3、幼稚产业三项标准。
14、金融监管原则。
15、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考试大纲习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第8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一、名词解释1.二元经济结构【考点】二元经济结构【解析】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以农村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的共有特征。
二元经济结构体现了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或者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经济的差异程度。
2.二元对比系数【考点】二元对比系数【解析】二元对比系数是指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
二元对比系数理论上处于0到1之间。
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反方向变动,换言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二元性越大;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二元性越小。
3.比较劳动生产率【考点】比较劳动生产率【解析】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或收入比重)与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
它反映每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产值比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一般来说,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而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
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
4.二元反差指数【考点】二元反差指数【解析】二元反差指数是指工业或非农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值。
二元反差指数的取值范围理论上处于0到1之间。
与二元对比系数相反,二元反差指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正向关系。
5.产业【考点】产业【解析】产业是指生产相似或相同产品的一系列企业。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业是指一般分工形成的产业,广义的产业则是指在一般分工基础上由特殊分工形成的产业。
6.产业结构【考点】产业结构【解析】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之间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依据一般分工或特殊分工形式,可将国民经济分为顺次发展的三次产业,即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或制造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按照产业中投入资源的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分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考试大纲习题精解(通货膨胀理论)【圣才出品】
第14章通货膨胀理论一、名词解释1.消费物价指数【考点】消费物价指数【解析】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简称,它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
消费物价指数用公式来表示为: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消费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
其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
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考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解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由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总需求持续增加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考点】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解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动因素主要包括工资和利润推动。
无论是工资还是利润,如果超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速度,则会对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形成压力。
来自于工会对工资和垄断厂商对利润的过分追求以及货币工资价格的刚性,都被认为可以引发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4.价格调整方程【考点】价格调整方程【解析】价格调整方程指用来表示通胀率与产生通胀压力之间关系的方程。
用公式表示为:πt=πt e+h(Y t-Y*)/Y*式中,πt为第t期的通胀率,πt e为人们对第t期通胀率的预期,(Y t-Y*)/Y*为第t期总需求与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h为这种偏离对通胀率的影响系数。
新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纲及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012)导论简述题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P19)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
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
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分析方法。
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在资源稀缺假设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它主要涉及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因此,它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法。
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P2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如果理论与实践发生冲突,需要通过对现实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理论,并根据现实修正理论。
其具体内容包括:(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2)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3)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论述题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P18)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发展的特征:(1)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2)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3)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4)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主要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考试大纲习题精解(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
第8章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考点】国内生产总值【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常用于衡量一国的经济产出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
GDP通常采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这两种方法来进行核算。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2.国民生产总值【考点】国民生产总值【解析】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某国国民在一个既定的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这项综合经济指标未扣除生产过程中资本损耗的折旧费用,所以称为“总值”。
3.个人可支配收入【考点】个人可支配收入【解析】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中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
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4.失业率【考点】失业率【解析】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率,是反映经济社会中失业状况的一个指标,是经济社会重要的宏观指标。
失业率用公式表示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
5.名义的和实际的国民收入【考点】名义的国民收入;实际的国民收入【解析】(1)名义的国民收入是按物品和劳务当年的价格计算所得的国民收入,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了实际国民收入的概念。
(2)实际的国民收入是以从前某一年为基年,按基年价格计算所得的国民收入,或者说是用价格指数折算之后的国民收入。
名义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国民收入÷价格折算指数。
同等学力加试经济学原理科目考试大纲资料讲解
同等学力加试《经济学原理》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经济学原理》主要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构成,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西方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等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微观经济学60分宏观经济学4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10分)(2)简答题(40分)(3)计算题(30分)(4)论述题(20分)三、考查内容微观经济学1.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明确基本概念:需求、供给、需求定理、供给定理、需求相关弹性、供给弹性得基本概念。
(2)掌握均衡价格、均衡数的形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3)掌握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
(4)熟练运用供求理论分析案例。
(5)熟练运用弹性理论分析案例。
2.效用论(1)了解欲望和效用;(2)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
(3)掌握无差异曲线,消费预算线,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
(4)掌握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生产论(1)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生产函数的分类。
(2)理解经济规模,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
(3)掌握产量与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函数关系,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产量曲线,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区间。
4.成本论(1)了解收益,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收益曲线的概念。
(2)理解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分析,长期成本分析。
(3)掌握长期成本曲线的形成,最大利润最大化的确定原则。
5.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1)了解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
(2)理解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条件。
同等学力人员中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指定教材一览表
同等学力人员中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指定教材一览表1同等学力人员中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4版)作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页数:641页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ISBN:978-7-04-025665-9定价:49.60元图书信息:/product.aspx?product_id=20497123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作者:邓小平页数:418页出版: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ISBN:7-01-001863-4/D2-0定价:27.60元图书信息:/product.aspx?product_id=6769983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作者:江泽民页数:出版:人民出版社,1997ISBN:定价:图书信息: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作者:胡锦涛页数:出版:人民出版社,2007.ISBN:定价:图书信息:5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2版)作者:卫兴华,张宇页数:249页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ISBN:7-04-020777-X/F04定价:24.00元图书信息::/product.aspx?product_id=201486326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2版)作者:杨瑞龙页数:326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ISBN:978-7-300-09037-5/F04定价:30.00元图书信息::/product.aspx?product_id=202500937面对制度之规作者:杨瑞龙页数:229页出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ISBN:7-300-06332-2/F0定价:14.8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200455688-1西方经济学作者:高鸿业主编;刘文忻等编写页数:815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ISBN:7-300-06332-2/F0定价:56.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200455688-2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作者:高鸿业主编;刘文忻等编写页数:422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ISBN:7-300-07953-9/F0;F016定价:28.00元图书信息:/product.aspx?product_id=92899498-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者:高鸿业主编页数:393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ISBN:7-300-07954-7/F0定价:28.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92899449西方经济学作者:吴易风等著页数:740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ISBN:7-300-03008-4/F0定价:32.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892544010经济学第3版(上、下册)(经济科学译丛)作者:[美]斯蒂格利茨[美]沃尔什著;黄险峰张帆译页数:464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06ISBN:7-300-06461-2/F0定价:96.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901427811国际经济学(第9版)(工商管理优秀教材译丛·经济学系列)作者:[美]多米尼克·萨尔瓦多著页数:685页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ISBN:978-7-302-18434-8/F11-0定价:72.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20399836 12国际经济学学习指导作者:黄卫平编著页数:222页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ISBN:7-04-007826-0/F11-0定价:11.70元图书信息:13国际经济学教程作者:黄卫平,彭刚编著页数:315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ISBN:7-300-05404-8/F11-0定价:26.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880592714财政学(第5版)作者:陈共编著页数:472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ISBN:978-7-300-02689-3/F810定价:29.8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930314815财政学作者:郭庆旺,赵志耘著页数:692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ISBN:7-300-03982-0/F810定价:49.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7409652 16金融学(精编版)作者:黄达编著页数:498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ISBN:7-300-05366-1/F830定价:33.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884458617国际金融学说史作者:陈岱孙,厉以宁主编页数:728页出版: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ISBN:7-5049-0692-1/F831.9定价:30.00元图书信息:18货币金融学第7版(经济科学译丛)作者:[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著;郑艳文译页数:765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ISBN:F820定价:79.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925892319-1货币经济学手册(第1卷)(经济学手册)作者:[美]本杰明·M.弗里德曼(BenjaminM.Friedman),[英]弗兰克·H.哈恩(FrankH.Hahn)主编;陈雨露等译页数:725页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ISBN:7-5058-3022-8/F091.353-62定价:152.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57374919-2货币经济学手册(第2卷)(经济学手册)作者:[美]本杰明·M.弗里德曼(BenjaminM.Friedman),[美]弗兰克·H.哈恩(FrankH.Hahn)主编;陈雨露等译页数:568页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06ISBN:7-5058-3050-3/F091.353-62定价:120.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57368620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学译丛)作者:[美]卡尔·E.瓦什(CarlE.Walsh)著;王芳等译页数:406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ISBN:7-300-03719-4/F820定价:45.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46904021国际金融学作者:陈雨露编著页数:428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ISBN:7-300-09039-7/F831定价:49.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20199410 22金融市场学(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作者:杜金富主编页数:360页出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ISBN:978-7-5049-4264-7/F830.9定价:34.5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931729423中央银行学作者:王广谦主编页数:442页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ISBN:7-04-018266-1/F830.31定价:33.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2014757824微观银行学(现代财经金融译库)作者:[美]哈维尔·弗雷克斯(XavierFreixas),[美]让·夏尔·罗歇(Jean-CharlesRochet)著;刘锡良等译页数:265页出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ISBN:7-81055-544-8/F830定价:38.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67584025证券投资学作者:吴晓求主编页数:443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6ISBN:7-300-05182-0/F830.91定价:29.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879940926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作者:庄毓敏主编页数:386页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ISBN:7-300-06701-8/F830.4定价:28.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903517627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1-3卷)作者:[美]纽曼(Newman,P.)[英]伊特韦尔(Eatwell,J.)等编;胡坚等译页数:835页出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07ISBN:7-5058-1909-7/F8定价:598.00元图书信息:http:///product.aspx?product_id=8725379合计参考文献27种32册,合计定价:2055.20元摘自《同等学力人员中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4版)》。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同等学力人员是指没有本科学历或者本科学历不符合硕士学位招生要求的人员,他们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获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备受广大考生的关注。
本文将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经济学硕士学位提供大纲及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
一、大纲1. 基础理论知识部分(1)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2)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3)数理经济学基础知识2. 方法技能部分(1)文献阅读及文献综述能力(2)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技能(3)基础的经济学分析能力3. 综合应用部分(1)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专业知识(2)应用计量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方法(3)经济政策分析和决策能力二、指南1.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涉及经济学基本分析工具和解释经济现象的逻辑,并且是后续学习和应用的基础。
通过充分掌握并熟练应用,可以为其它部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
2.提高方法技能的水平方法技能包括文献阅读,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是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必备的实际操作技能。
文献阅读和文献综述能力可以培养良好的反应速度和思考能力,哪怕时间吃紧的情况下,也能迅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计算机与数据处理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完成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从而为其它学科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专业知识部分的学习,首先要选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
其次,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战、实践、实验,多通过课程设计、论文撰写和模拟实验来深入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不断扩大视野和丰富知识储备。
4.培养综合应用技能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光有知识和技能还不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作为一个经济学研究者的意识给自己定位。
要在熟练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实际应用和进行综合分析,通过阅读一些经济学报刊、发表论文,为经济学的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方向。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模拟试题详解】(1
第一部分核心讲义导论0.1大纲要求0.2大纲详解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四十多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1)市场化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2)工业化伴随着市场化进程,中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
(3)国际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基本上走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2.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3)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3.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1)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包括生产关系。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除了继续关注生产方式以及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更加关注一个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2)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经济学界除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之外,还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流派,以改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范式。
(3)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学界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直面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国际经济学复习参考
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名词:1、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纯理论与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指数等。
2、绝对利益:指在某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
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4、国际分工:是指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
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是国际市场产生的前提,而国际市场则是国际分工的表现。
(机工社445页)5、贸易乘数: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其政策含义:一国出口收入应更多的购买国内产品,如果出口收入中较大部分用于进口,则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较小,反之较大;因此当需求倾向不变时,出口收入的增量应尽量少用于进口,这样可以扩大出口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395-396)6、一价定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考试大纲习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第6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一、名词解释1.按劳分配【考点】按劳分配【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阶段劳动的社会性质。
按劳分配的实质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或消费资料)的分配,劳动者取得的收入与其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
2.微观收入分配过程【考点】微观收入分配过程【解析】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收入分配过程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和分配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取得收入的多少,既取决于其单个产品生产上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也取决于该部门生产总量是否符合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标准。
3.宏观收入分配过程【考点】宏观收入分配过程【解析】宏观收入分配过程是建立在微观收入分配过程基础上并独立于这一分配过程的再分配过程。
它要考虑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的平衡和社会整体、长远发展需要,对不同部门(包括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之间)、不同领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4.公共服务均等化【考点】公共服务均等化【解析】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
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5.社会保障【考点】社会保障【解析】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逐渐成为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
这一制度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组成。
二、简述题1.简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
【考点】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解析】(1)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的理论概括。
最新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综合课程考试大纲
2012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综合课程考试大纲2012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综合课程考试大纲同等学力经济学学科综合课程考试大纲整体分值 考试内容 题型分值 题型分布 与热点联系100分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单项选择题:2×8=16分(直接选择法和排除法共用)计算题:微观VS 宏观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论述、简述。
很紧密 西方经济学(重点) 名词解释:3×4=12分(简单准确) 论述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VS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论述、简述。
较紧密国际经济学 简述题:8×4=32分(多答是什么,少答为什么) 简答题:财政学、国际经济学、微观、宏观、货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财政学: 简述。
较紧密 财政学 论述与计算:20×2=40分(答出要点,用对符号) 名词解释:各科 国际经济学:简述。
较紧密货币银行学(重点) 选择题:各科西方经济学:简述。
宏观较紧密,微观紧密程度一般2011同等学力真题经济学的题目:一、名词解释1、等产量线2、货币工资刚性3、所有权特定优势4、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二、简述题1、用基数效用论解释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2、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3、简述三元悖论的含义4、简述税收负担转嫁的影响因素三、论述题1、试述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含义、作用过程及特点。
2、用利益相关者逻辑,谈谈国有企业改革的共同治理原则2011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综合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2.菲利普斯曲线3.直接融资4.社会保障5.国际收支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资产证券化的意义3.通货膨胀的成因4.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理论5.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三、论述与计算(每题20分,40分)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体制模式的转变2.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5Y,投资函数为I=800-5000r,货币需求为L=0.2Y-4000r,货币供给为m=100。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一、考试总体情况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于6月10日举行,考试时长180分钟,总分为100分。
考试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等五个部分,比例分别为30%、25%、20%、15%、10%。
二、考试内容详解1、微观经济学:本部分主要考察市场需求与供给、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内容。
重点考察考生对市场均衡、价格变动、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2、宏观经济学:本部分主要考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增长与周期、通货膨胀与失业、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宏观经济基本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够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国际经济学:本部分主要考察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等内容。
重点考察考生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国际金融市场、跨国企业战略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本部分主要考察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制度特征、经济发展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够分析社会主义经济现象,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5、制度经济学:本部分主要考察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产权与制度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够分析制度和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真题示例及解析1、市场需求与供给中,价格弹性是指()。
A. 价格上涨导致供应量减少的幅度 B. 价格上涨导致需求量增加的幅度 C. 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幅度 D. 价格下降导致供应量增加的幅度答案:D 解析:价格弹性是衡量价格变动对市场需求影响程度的指标,价格下降导致供应量增加的幅度即为价格弹性。
2、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 A. 牛奶价格上涨 B. 面包价格下降 C. 鸡蛋价格上升 D. 香肠价格下降答案:C 解析:当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购买替代品。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对于同等学力人员来说,申请硕士学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为了提高考生的备考效果,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本文将对该大纲及指南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一、考试概述1. 考试目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目的是评估考生在经济学领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以确定其是否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
2.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课程、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方面。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 考试形式考试采取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全面考察考生的理论基础、分析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大纲解读1. 考试要求根据大纲要求,考生需具备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此外,还要熟悉相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
2. 考试知识点大纲明确了考试知识点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学基本原理、市场经济理论、国际经济关系、金融学基础等。
考生应根据大纲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做到知识全面掌握。
3. 难度分布大纲对考试难度分布进行了合理的设计,覆盖了基础、中级和高级知识点。
其中,基础知识占考试总分的50%,中级知识占30%,高级知识占20%。
考生应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有重点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三、指南分析1. 学习方法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采取系统学习和综合应用的方法。
除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还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经济论坛等活动,提高对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解题技巧指南提供了一些解题技巧,如合理利用经济学模型、建立逻辑分析框架、善于归纳总结等。
考生应运用这些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3. 模拟训练指南建议考生进行模拟训练,完成真实考试环境下的模拟试题。
同等学力申硕国际经济学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大纲——国际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增长的自然过程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3.国际经济的产生二、国际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的结果1.经济目标与福利2.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3.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三、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1.经济运行主体的异同2.经济运行目的的异同3.经济运行范围的异同4.经济运行机制的异同5.经济交流方式的异同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的对象与结构一、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资源的国际配置2.福利的国际最大化分析3.国际经济活动往来的内在联系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2.国际贸易政策研究3.国际收支研究4.外汇理论研究5.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6.跨国公司研究7.经济发展研究8.经济一体化研究9.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10.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研究三、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特点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5.理论与政策相结合6.吸收与评价相结合第二章国际贸易纯理论第一节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一、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1.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2.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简单数学说明3.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4.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其他有关叙述二、对于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第二节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1.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前提2.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3.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简单数学说明4.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5.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其他有关叙述(多国与多种产品模型) 二、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2.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3.我国理论界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认识与评价三、比较利益的分解1.得自贸易的利益2.得自分工的利益3.利益的合成分析与评价第三节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一、相互需求方程式1.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基本内容和简单数学说明2.相互需求方程的图形解释3.相互需求方程式均衡的条件及对其评价二、提供曲线及其分析1.贸易无差异曲线2.提供曲线的作图及说明3.国际贸易的均衡条件分析4.对提供曲线的评价三、贸易条件与出口的贫困增长1.贸易条件与出口的贫困增长的图形分析2.出口贫困增长的条件与案例3.出口贫困增长的政策含义及对其的评价第三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第一节H—O模型及其分析一、H一0模型的基本命题1.H—O模型的提出与模型要解决的问题2.H—O模型的假设前提3.H一0模型的基本命题分析二、H一0模型的基本内容1.H一0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2.H—O模型的数学公式推导证明3.要素价格均衡及其分析三、对H一0模型的评价1.H一0模型与比较利益学说的异同点2.H一0模型的政策含义与案例分析3.对H一0模型的评价第二节列昂惕夫反论及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一、列昂惕夫反论1.列昂惕夫反论的提出2.列昂惕夫反论的基本内容3.围绕列昂惕夫反论展开的争论二、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1.人力资本说的基本内容与评价2.R&D学说的基本内容与评价3.信息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与评价三、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国际贸易技术差距论的基本内容与评价2.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提出与假定前提3.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基本内容4.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形说明5.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动态意义6.对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一、产业内贸易理论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2.产品的同、异质性3.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4.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5.需求偏好相似论6.规模经济的贸易利益7.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衡量指数8.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二、政策贸易理论1.战略政策贸易理论2.贸易扭曲理论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一、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1.关税的概念2.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3.小国进口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4.小国进口关税一般均衡的图形说明5.贸易均衡条件分析与评价二、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1.大国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2.大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3.大国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4.大国关税一般均衡的图形说明5.贸易均衡条件分析与评价第二节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分析一、进口配额分析1.国际贸易中进口配额的概念2.进口配额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3.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二、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比较分析1.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图形分析2.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政策含义比较3.对进口配额的评价三、反倾销与反补贴分析1.倾销的界定2.倾销的危害性3.倾销的图形分析4.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5.补贴与反补贴的图形分析第三节幼稚产业的保护一、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1.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2.新贸易保护理论二、幼稚产业的保护分析1.幼稚产业的定义(M—B—K标准)2.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3.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4.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含义与评价三、关税的有效保护率1.关税保护与关税的有效保护2.关税有效保护率公式的推导与计算3.关税有效保护的政策含义与评价第五章国际收支分析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1.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2.广义与狭义国际收支3.国际收支表的构成(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国际投资头寸) 二、国际收支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国际收支表各项目之间的关系2.国际收支的盈余与赤字3.国际收支状况的含义与经济分析第二节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际收支的失衡1.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2.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二、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若干理论1.弹性法2.吸收法3.货币法三、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1.外汇管制2.调整国际收支失衡的其他政策措施第六章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第一节外汇与汇率一、外汇定义及其作用1.外汇的概念2.外汇的作用3.国际储备与最佳外汇储备规模二、汇率定义与汇率的标价法1.汇率定义2.汇率的标价法3.汇率的多种表现形式第二节汇率决定的若干理论一、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1.铸币平价说2.国际借贷说3.传统购买力平价说4.汇兑心理说二、二战后汇率决定的理论1.流动资产选择说2.目标汇率说3.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第三节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内容一、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理论(PPP法) 1.同一价格律2.不同国家中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3.非贸易商品不符合购买力平价时的平价公式4.贸易商品也不符合购买力平价时的平价公式5.实际汇率分析与评价二、利息平价与远期汇率的决定1.货币的内在价值2.费舍效应与国际费舍效应3.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远期汇率决定公式4.升水(贴水)公式的推导三、购买力平价法(PPP法)的实际应用1.购买力平价法在国际经济中的应用2.购买力平价法应用的案例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3.购买力平价法应用的评价第七章要素的国际流动第一节资本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一、资本国际流动1.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2.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形式3.国际资本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二、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1.资本国际流动的图形分析2.资本国际流动的福利分析3.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含义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提出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3.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劳动力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一、劳动力国际流动1.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原因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形式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1.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图形分析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福利分析3.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含义第三节技术转移及其经济效应一、技术的国际转移1.国际技术转移的动因2.国际技术转移的形式二、国际技术转移的经济分析1.技术转移的新古典价格刺激模型2.中性技术进步说3.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4.国际技术转移的政策含义第四节国际要素转移的其他经济效应一、两缺口模型1.缺口的概念2.两缺口模型3.两缺口模型的政策含义二、外资引进的经济分析1.国际因素的恶性循环2.最佳外资引进分析3.债务指标及其政策含义4.案例分析: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第八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第一节国际传导机制一、国民收入模型的扩大1.简单开放国民收入模型2.加入商品、资本、劳动力流动的扩大的国民收入模型二、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1.国际商品流动的非均衡传导2.国际资本流动的非均衡传导3.国际劳动力流动的非均衡传导4.国际信息流动的非均衡传导三、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的案例分析1.1973--1974年的世界经济衰退2.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经济危机第二节贸易乘数理论一、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1.乘数理论的提出2.乘数理论的公式推导3.乘数的政策含义二、贸易乘数1.贸易乘数理论的提出2.贸易乘数的公式推导3.贸易乘数的图形分析三、贸易乘数的政策意义1.贸易乘数的政策含义2.回应的贸易乘数及其政策含义3.对贸易乘数理论的评价第三节宏观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一、经济的宏观目标1.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2.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二、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经济分析1.汇率与BOP曲线的关系2.IS—LM—FE分析3.内外均衡的斯旺图分析三、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分析1.开放条件下的财政、金融与汇率政策2.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及政策搭配3.蒙代尔一克鲁格曼三元悖论4.固定与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第九章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分析第一节经济一体化分析一、关税同盟与经济一体化分析1.关税同盟的提出与发展2.国际贸易的次优理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二、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1.关税同盟的图形分析2.关税同盟的福利分析3.关税同盟的政策含义三、最优货币区分析1.最优货币区的提出2.单一货币的收益分析及其评价3.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分析及其评价四、经济一体化的经济与案例分析1.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分析2.经济一体化的案例分析第二节国际经济组织及其作用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其作用二、世界银行(World Bank)及其作用三、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作用四、地区经济组织及其作用第三节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与南北关系一、国际经济秩序1.国际经济秩序的含义2.旧国际经济秩序分析3.G一8与国际经济秩序二、新国际经济秩序1.南北经济关系分析2.新国际经济秩序的提出3.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第十章结束语:经济全球化趋势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演变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与动因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发展格局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
【考点】国际经济学
【解析】国际经济学是指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及应用,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2.开放经济
【考点】开放经济
【解析】开放经济也称“开放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与世界市场或外地市场有着密切联系(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来)的经济。
在开放经济中,存在着一定规模的进出口贸易流或资本流,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
3.国际分工
【考点】国际分工
【解析】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
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
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
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二、论述题
试述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对象及方法。
【考点】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对象及方法
【解析】(1)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国际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国家之间经济往来频繁,国家成为国际经济往来和活动的主体,便产生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即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
而当国家的经济活动以国际为背景时,为了探讨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就有必要产生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①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
以生产要素国际间不能流动为前提,在排除政府和其他人为干预以及货币因素的情况下,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分配和贸易模式等问题,其基本内容是纯理论探讨。
②国际贸易政策研究
贸易政策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各种垄断因素对自由贸易实行的某种限制,也包括政府为鼓励自由贸易而制订的政策,这些政策从而对经济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③国际收支研究
研究国际收支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着重研究国际收支的失衡以及为恢复均衡而进行调整的理论、机制和措施,包括财政方法、货币方法以及其他具体的方法、措施和国际收支体现的经济意义。
④外汇理论研究
汇率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实际运作问题。
但是,国际经济学只探讨汇率在一定情况下的决定,不涉及外汇交易与外汇市场研究。
⑤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
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包含了生产要素的各个方面,如资本、劳动力、服务、信息等。
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国际商品流动可以互相替代,但二者间也有互补性。
⑥跨国公司研究
有关跨国公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产生的原因、跨国公司运作的理论与案例、跨国公司的经济影响和各个国家针对跨国公司制定的政策。
⑦经济发展研究
作为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与发展有关的国际经济关系方面。
⑧经济一体化研究
经济一体化是今天国际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通过对关税同盟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尤其是经济分析、福利分析,对经济一体化的原因、条件、经济效应进行研究。
⑨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
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主要强调的是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即如何同时使经济达到四个宏观经济目标。
⑩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研究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部分内容是目前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
(3)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主要涉及分析国际市场中的交易、价格、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以及福利等内容。
宏观方面主要涉及分析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国际收支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均衡过程等内容。
宏观与微观经济分析的结合,体现出了国际经济学所具有的基本理论特征。
②静态与动态结合的方法
国际经济学的静态分析主要涉及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强调的是对变化的不同阶段的一些既定结果的比较分析。
动态分析则主要强调对事物变化过程以及变化中各个变量对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正逐步以静态分析作为起点,尽量使得理论自身动态化,以适应国际经济现实,并对它给予符合实际的解释。
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经济学中的定性分析主要强调的是经济中的结构性联系。
定量分析主要是对事物数量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
国际经济学将两者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实证的分析。
④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经济学中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指只进行单个市场、单一商品、单一要素的价格与供求的考察。
一般均衡分析强调的是考察全部市场、全部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变化,如进口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以及作为全体的福利变化。
⑤理论与政策相结合的方法
在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中,理论与政策相结合表现得要比一般微观、宏观经济学更为
明显,它具有强烈的政策内涵。
理论联系实际是国际经济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⑥吸收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具有西方经济学普遍的特点,如对于生产关系并不愿意进行研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从而引发出激进经济学派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