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记录表

合集下载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中,常会涉及到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与排放,

这些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为了保证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需要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检测方法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传感器检测法:使用传感器来感知气体成份和浓度,如红外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等。

2.光谱分析法:通过测量气体在特定波长的光线吸收或散射的程度来识

别气体成份和浓度,如拉曼光谱分析、激光光谱分析等。

3.冷陷法:利用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如低温、高压)容易发生冷陷

效应的原理来测定气体浓度和成份。

4.化学分析法:采用化学反应原理来检测气体成份和浓度,如吸收光谱

法、色谱法等。

常见有毒有害气体

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燃料不完全燃烧

或燃料接触热表面反应产生的。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有毒性,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是火山爆

发、燃料燃烧等活动释放的。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3.甲醛(HCHO):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并可诱发多种疾病。

4.氯气(Cl2):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是制取漂白剂、消毒剂、

哮喘药等的重要原料。高浓度的氯气可导致眼、呼吸道、皮肤等部位的刺激甚至灼伤,严重的可导致窒息。

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的损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主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管理规定范本(2篇)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管理规定范本(2篇)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管理规定范本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定的目的在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因接触有毒、有害气体而引发中毒事故。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实验室、工地等作业场所。

二、管理责任

1.公司应聘请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有毒、有害气体防控工作,确保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案。

2.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关于有毒、有害气体的认识,掌握相关防控技能。

3.各部门负责人应划定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区域,明确责任和操作规范,落实相关的防控措施。

4.员工应按照规定操作,并积极参与安全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三、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与监测

1.根据有毒、有害气体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检测计划和频次,确保检测工作的有效性。

2.检测设备和仪器应经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监测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并保存一段时间以备查阅。如发现浓度超标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事故应急预案

1.制定完善的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药品,确保在事故现场能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3.对员工进行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的相关知识培训,掌握急救的基本技能,提供必要的急救指导和援助。

五、防护设备和措施

1.根据有毒、有害气体的性质和浓度,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2.防护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3.严格监督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设备,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六、作业许可制度

1.制定严格的作业许可制度,要求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和批准。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前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相配套,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S 1-1996)和《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 16-1996)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适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的监测。

本标准的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WS1-1996和WS/T16-1996。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6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伯洪、闫慧芳和梁禄。

工作场所空气中

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如下:

1.有限空间内的空气含氧量应为19.5%至21%。如果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2.有限空间内可燃气体的浓度应控制在氢气小于0.4%、柴油小于0.2%的范围内。

3.有限空间内粉尘浓度应小于20g/m³。

4.有限空间内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³。

5.一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³。

6.二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900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mg/m³。

7.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³。

8.氯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³。

9.氰化氢(按CN计)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³。

10.氰化物(按CN计)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³。

11.溴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6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2mg/m³。

12.溴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³。

13.液化石油气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00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500mg/m³。

14.一氧化氮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15mg/m³。

15.乙醚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300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500mg/m³。

16.乙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45mg/m³。

17.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0mg/m³。

18.二氧化氮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5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0mg/m³。

气体检测员(瓦斯、氧气、有毒有害等)“两单两卡”

气体检测员(瓦斯、氧气、有毒有害等)“两单两卡”

气体检测员(瓦斯、氧气、有毒有害等)“两单两卡”

(一)气体检测员(瓦斯、氧气、有毒有害等)岗位安全风险清单

1.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合格安全帽,物体打击或高坠等事故发生时会对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2.作业人员不穿防滑鞋容易滑倒,在高处作业时不正确使用安全带易高坠。

3.酒后及带病作业容易引发事故。

4.作业人员不走安全通道随意攀爬容易导致高坠事故。

5.气体检测人员进洞前通风时间不足,洞内风速、风压不满足通风要求容易导致事故。

6.进入通风不畅的洞室、通道前未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容易导致事故。

7.未正确佩戴防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用品,容易导致事故。8风筒出风口与掌子面距离过远,不能有效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不能保证氧气浓度,容易导致事故。

“知风险”顺口溜

入场佩戴安全帽,登高作业安全带;

随意攀爬易高坠,酒后作业易出事;

通风不足不能进,检测未做不准进。

氧气不足易缺氧,有害气体易中毒。

(二)气体检测员(瓦斯、氧气、有毒有害等)岗位安全职责清单

1.从业人员进场应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经考试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还应取得有效特种作业资格证。

2.严禁酒后及带病作业。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穿防滑鞋、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帽应合格并系紧下颚带;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且“高挂低用”。

4.积极参加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风险识别、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5.作业前应检查施工作业环境,在隐患未排除前,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有毒有害气体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方案(总1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目录

1.编制说明 0

编制依据 0

编制原则 0

编制范围 0

2. 工程概况 0

工程概况 0

工程地质 0

3.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设备与检测方案 (1)

有害气体种类 (1)

有害气体特性 (2)

如何选择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 (3)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方案 (3)

4.有害气体监测管理 (4)

人员配置 (4)

培训 (4)

监测 (4)

监测数据整理分析 (4)

管理措施 (4)

5.有害气体综合治理 (4)

加强通风 (4)

防护 (5)

注浆止气 (5)

气密性砼 (5)

其它方法 (5)

6.具体要求 (5)

7.对有害气体突出事故的控制 (6)

8.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 (7)

组织机构 (7)

处置措施 (7)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方案

1.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重庆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一期工程土建5标施工图纸。

2、《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3、公司关于隧道施工安全措施的文件。

编制原则

1、防止在隧道及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确保人身、机具和工程安全。

2、根据有害气体的含量高低、浓度大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检验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隧道施工。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按照公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和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上级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内容包含黑石子站、站前及站后明挖段人工挖孔桩、土方开挖基坑施工,黑石子站及唐栋桥站区间施工通道及区间暗挖隧道施工。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制度

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减少或杜绝职业中毒事故,特制定本检查规定。

井下空气及有毒有害气体要求

井下空气要求

井下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高于0.5﹪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要求

井下作业地点(无柴油设备的矿井),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一氧化碳Co:最大允许浓度30mg/m3;

氧化氮(换算成NO2)NOX最大允许浓度:5mg/m3;

二氧化硫SO2:最大允许浓度:15mg/m3;

硫化氢H2S:最大允许浓度:10mg/m3.

施工作业检测

在有自燃倾向或火灾危险(矿岩含硫量超过10~15%)的矿区施工作业前,各施工队必须配齐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仪器。作业时每班至少应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一次。发现超标,人员应当立即

撤离危险区,并进行通风,直至达到上述允许浓度值以下,才能进行

作业。

在已经发生自热,且有自燃趋势的矿区作业时,各施工队必须用自

备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对相关的作业点,每班至少进行三次检测,并保证通风情况,达到上述规定要求。严禁冒险作业。

安全管理督察

安全环保部下属安全科,有自燃趋势的矿区作业点,每周至少应

测定一次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其它矿区,每周至少应测定一次,并认

真做好记录。

安全环保部、安全科,应督促各作业点,通风设施设置安装到位,特别是运转到位。

安全环保部、安全科应督促各施工队,检测、检查到位;对有毒

有害气体超标的作业点,有权停止作业,并责令整改合格之后方能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及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及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记录

附件6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

检查人员:检查日期:受查单位:

生产场所主要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分类:

1、容器类:如凝汽器清洗;热交换器内部检修;化学酸碱罐内检查和检修;汽机主油箱和小机油箱内检修;脱硫吸收塔除尘器、脱硝反应器、烟气换热器内部检查和检修;储油罐内检查和检修;汽包内检查和检修;氨罐内检查和检修;水箱类内部检查和检修等。

2、管道类:如各种管路内作业;炉膛内燃烧器校正;煤粉分离器内部检修;输煤系统落煤斗内检修作业和清堵工作;封母检查等。

3、建、构筑物类:如进入电缆隧道敷设电缆;进入地沟、阀门井、污水井(池)、消防水池等检查、修理和疏通;进入通风不良的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其他地下设施。

检查依据: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_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 26164.1-2010

2、发电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2011.08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日期:年月日

备注:本表依据《受限空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编制。

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

安全管理制度之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之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管理制度

2
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 为。
3
组织开展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工 作环境的安全。
培训和教育
对员工进行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加强员工对有毒有害气体的认识 和防范意识。
定期检查和考核
定期对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 行检查和考核,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有效性。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 求
建立有效的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管 理制度,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 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企业 合法合规经营。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实施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管理制度 ,有助于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 水平,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 争力。
适用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
该制度适用于企业涉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储存、运输、 使用等。
记录的保存和管理要求
所有记录表格必须清晰完整,按照时间顺序进行 排列。
所有记录必须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于后续 查阅和分析。
记录表格必须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避免损坏 、丢失或泄露。
对于涉及保密信息的记录,必须采取保密措施, 确保信息安全。
06
制度修订和解释权归属
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01
为确保有毒有害气体防治管理制度的持续有效性和适应性,应 定期进行制度修订和完善的必要性评估。

有毒有害气体检定规程

有毒有害气体检定规程

有毒有害气体检定规程

1. 检测目标,规定需要检测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根据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确定需要检测的范围和目标。

2. 检测方法,规定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方法,包括传感器类型、检测原理、采样方式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频率,规定检测的频率和时间点,通常包括定期检测和特定情况下的临时检测,以及对新设备、新工艺或新场所的首次检测。

4. 检测标准,规定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规定,确定安全浓度和危险浓度的阈值。

5. 检测记录和报告,规定检测结果的记录方式和保存期限,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报告要求,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检测情况。

6. 应急处理,规定发现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时的应急处理程序,包括报警、疏散、封闭设备等,以及事故后的处理和复查要求。

总的来说,有毒有害气体检定规程是为了保障工作场所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而制定的一系列程序和标准。严格遵守这些规程对于预防事故和保护员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表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表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表

编号:检测日期:检测地点:

2、进入有限空间期间,应进行气体监测。气体监测宜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若采用间断性监测,间隔不应超过2h,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3、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或在有限空间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连续监测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方式,若采用间断性监测,间隔不应超过2h,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3、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或在有限空间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连续监测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有害气体检测记录单

有害气体检测记录单

有害气体检测记录单

应特别注意检测。6、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有害气体浓

度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浓度。7、作业

结束后,应再次进行检测确认有害气体浓度已达标,方可撤离。

8、检测记录单应详细记录检测时间、地点、检测结果等信息,并由检测人员和负责人签字确认。

有害气体检测记录单

序号日期时间检测地点

1

2

3

4

5

6

7

8

检测项目检测数值合格标准

氧气 O2 19.5%~23.5%

可燃气体LEL ≥10%

一氧化碳CO ≥30mg/m3

硫化氮 H2S ≥10mg/m3

检测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注意事项: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测。若超出检测仪设

定的报警线数值,视为检测不合格,需重新检测。2.检测前应

检查监测仪,确认各项报警线数值正确、电量充足、显示良好、设备完备。3.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做好个人防护。4.在有限空间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有毒有害

气体测试仪,并进行全作业过程持续检测。5.进入有限空间后,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特别注意检测是否有其它管线、管孔与本有限空间连通,以及地面泥泞潮湿等特殊环境。6.在作业

过程中,如发现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浓度。7.作业结束后,应再次进行检测确认有害

气体浓度已达标,方可撤离。8.检测记录单应详细记录检测时间、地点、检测结果等信息,并由检测人员和负责人签字确认。

煤气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安全专项检查表

煤气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安全专项检查表

煤气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安全专项检查表

引用文件

《煤气排水器安全技术规程》AQ 7012-2018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

《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

《辽宁省冶金企业煤气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管理办法》辽安监管四[2011]143号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

《转炉煤气净化及回收工程技术规范》GB 51135-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15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2009

《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范》QSY 1366-201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 30871-2014

《煤气隔断装置安全技术规范》AQ 2048-201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

《应急联锁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标准》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 50494-200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

《燃煤发电厂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国能安全〔2014〕328号)

记录

附表1:煤气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专项检查表。

附表1:

煤气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专项检查表

文件编号:AAD1_Y1_A0XX版次号:A/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为全20临%L界EL浓度50%。气体浓度在标准范围时,每间隔1-2小时检测一次。当气体浓度超过标准,没有达到安全临界浓度时,不间断检测。2、进入井场前或打开井口后对井场内
进(行检检测测方法:距作业井口10m外不同方向向作业井逐渐靠拢),做出评估;3、对井口、大罐进出口、放喷口以及井入的有限空间和油气聚集区域进行检测。4、在新构造、新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记录表
序号 日期 1
井号
时间 ―
工况
检测位置 CH4%
H2Sppm
C0ppm
O2% 产生原因 检测人 备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wenku.baidu.com

说明:1、硫化氢气体浓度不得超过15mg/m3(10ppm)安全临界浓度20ppm;高原地区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15mg/m3(12ppm),安全临界浓度24ppm;可燃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区块、新
层、探井和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井进行作业时,必须加大检测频次。5、发生井喷或有毒有害气体报警时,按相应的应急程序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