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城建设思考

合集下载

新城开发经验交流发言稿

新城开发经验交流发言稿

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新城开发的一些经验。

新城开发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城市规划、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城开发首先要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规划是新城开发的基础,关系到新城的未来发展。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做法:1.深入调研,了解需求。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调研,了解周边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等情况,为新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城开发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3.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合理规划新城的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质。

新城开发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质,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创新土地制度,优化土地供应土地是新城开发的重要资源,创新土地制度,优化土地供应是新城开发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做法:1.创新土地出让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我们采用多种土地出让方式,如招标、拍卖、挂牌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2.推行土地储备制度,保障土地供应。

通过土地储备,我们能够确保土地供应的稳定性,为新城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土地监管,防止土地闲置。

我们加强对土地的监管,防止土地闲置,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基础设施是新城开发的重要支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是新城开发的必然要求。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做法: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城市功能。

我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城市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设施,提升城市功能。

2.创新建设模式,提高建设效率。

我们采用PPP、EPC等新型建设模式,提高建设效率,缩短建设周期。

3.注重工程质量,确保城市安全。

我们强化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城市安全,为居民提供放心、安全的居住环境。

城建规划中的创新性思维

城建规划中的创新性思维

城建规划中的创新性思维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城市规划则是保障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基础。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现代社会,城建规划的创新性思维不仅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从生态角度思考城建规划城市有着复杂的生态系统,城市规划不能简单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城建规划中,需从生态角度出发,考虑城市的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要从城市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角度出发,通过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方式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从文化和历史角度思考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不能简单地追求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而忽略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遗存。

城市文化和历史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建规划中,需从文化和历史角度出发,尊重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其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融合,体现城市发展的历程和风貌。

三、从智慧城市角度思考城建规划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又一重要方向。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城市,通过智能化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在城建规划中,可通过智慧城市的手段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

四、从社会性角度思考城建规划城市规划不能只是从建筑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也需从社会性角度出发进行规划。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如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休闲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社会安全、治安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和方便的生活环境。

总之,城建规划中的创新性思维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社会性和现代化等方面,推动城市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重磅! 武汉长江新区(长江新城)选址公布

重磅! 武汉长江新区(长江新城)选址公布

重磅! 武汉长江新区(长江新城)选址公布据长江日报消息,长江新区(长江新城)选址已于今日9:00公布,起步区:谌家矶(江岸区)---武湖(黄陂区),东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长江北岸,西至滠水河,府河,西南至张公堤路,北至江北铁路,约30到50平方公里。

长江新城建设打算分三期推进:近期起步区30平方公里左右,中期发展区100平方公里左右,远期控制区500平方公里左右,届时将形成“四镇”新格局,再造一个新武汉。

总的目标定位和要求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打造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大江大湖魅力凸显的生态绿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先应用的现代智城、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一流的国际友城、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的创富之城,真正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新城。

谌家矶: 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东北部,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武汉市政府为了加快武汉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历史机遇而开发建设谌家矶现代制造产业园,并且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创业条件灵活,科技含量高、产业规模集聚,有一个有一定影响的都市型消费品现代工业园,吸引了国内的很多企业来投资兴业。

在教育方面有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等高等院校谌家矶街道办事处驻谌家矶大道73号,辖3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谌家矶、平安铺、朱家河、新建、先锋、长江明珠、新建。

人口15000人,面积8.33平方千米。

武湖街道:位于黄陂区南部,武湖街道办事处驻五通口,辖1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

武湖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百强乡镇第7名,全市“三农”综合考评排名第1位;先后荣膺“全国文明街”、“2011幸福武汉叫响江城十大名街”等美誉。

在全街74.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2万武湖儿女正浓墨重彩地建设着“滨江生态城,建荆楚第一街”。

武湖街道。

面积81.12k㎡。

人口39032人(2011年末),辖6个社区。

辖2个社区、22个行政村。

办事处驻五通口。

我写了关于“长江新城”起步区的提案

我写了关于“长江新城”起步区的提案

26武汉文史资料 2018年第7期我写了关于“长江新城”起步区的提案2017年1月7日下午,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同志来江岸区调研。

这是他来湖北省、武汉市任职的第五天,所调研的第一个区。

区委主要负责人汇报江岸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时,建议市级部门加大对谌家矶和幸福湾地区规划支持力度。

陈书记饶有兴趣地问“是不是临长江”“面积有多大”“现有建设密度高不高”“城中村改造推进难不难”等,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陈书记说,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江岸还有10多平方公里的空间“留白”,很难得。

他又说,昨天还请教了规划方面的专家,全市版图范围内有没有紧邻长江、目前开发强度不大、面积在20平方公里左右,适合下一步城市品质再造、功能提升的地方。

现在看来,“得来全不费功夫”,江岸就有。

还说,本月底召开的市党代会将要部署“统筹提高城市发展水平”问题。

作为区级班子成员,我列席了本次调研。

陈书记的这些插话没有见诸报端。

但我感觉到,谌家矶和幸福湾地区的“留白”,是江岸发展明显的空间优势,或许会在武汉新一轮发展中得到体现。

1月22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陈一新书记作了题为“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的工作报告。

明确提出“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这是武汉提升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重点围绕主城区长江段,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这是“长江新城”概念的首次提出。

“长江新城”一经提出,立刻产生引爆效应。

一时间,武汉成为海内外广泛关注的重点。

市民们普遍认为,武汉要走向国际◇ 汤维钧27武汉文史资料 2018年第7期化,需要一张世界级名片。

专家学者认为,长江是大自然馈赠给武汉的最特别的礼物,有必要充分挖掘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就武汉未来。

武汉长江新城选址方案

武汉长江新城选址方案

武汉长江新城选址方案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成为了重要议题之一。

长江新城的选址方案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武汉长江新城选址方案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 当前城市发展背景随着对武汉城市功能布局的不断调整,长江新城的规划已成为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一环。

在选择合适的选址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对当前城市发展背景有所了解,以便更准确地把握长江新城的发展方向。

2. 选址方案一:江滩区域长江新城选址方案一是选择江滩区域作为新城的建设区域。

江滩区域位于武汉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同时还具备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这个方案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长江资源,打造一个以江景为主题的现代化城市。

3. 选址方案二:周边郊区长江新城选址方案二是选择周边郊区作为新城的建设区域。

这些郊区地处城市边缘,发展空间较大,资源相对丰富。

选址在郊区可以避免与现有城市功能发生冲突,并为新城的规划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4. 选址方案三:旧城改造区长江新城选址方案三是选择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旧城改造区进行规划建设。

通过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实现旧城与新城的有机衔接。

这个方案将推动城市功能的优化升级,使得长江新城的发展能够更加有内涵。

5. 选址方案四:现有城市延伸区域长江新城选址方案四是选择现有城市的延伸区域进行规划建设,将新城与现有城市区域进行有效连接。

这个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现有城市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减少新城的建设难度,提高城市发展的效率。

6. 选址方案综合比较与分析在对以上四个选址方案进行比较与分析后,可以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长远发展规划,结合各个方案的优劣势做出最终决策。

在不同的选址方案中,可以采取综合利用的方式,通过不同区域的功能特点进行协调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长江新城。

7. 策略与建议针对武汉长江新城选址方案的决策,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策略与建议:- 充分调研和评估各个选址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包括土地资源利用、环境影响、交通规划等;- 优化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长江新城;-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推动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化和提升,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增强整体发展实力。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对策建议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对策建议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对策建议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也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带之一。

然而,长江经济带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环境污染问题长江经济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人口密集地区,产业集聚和大规模工业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

对策建议如下:1. 加强环保监管:政府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环保监管体系,对企业的环保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合规运营,减少环境污染。

2. 推进绿色发展:鼓励企业进行绿色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加大环保投入:政府应增加环保投入,用于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并加大对环境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支持,推动环境治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

二、产业结构问题长江经济带地区在过去的发展中重点发展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导致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和重复,缺乏创新和竞争优势。

对策建议如下:1. 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促进创新创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产生和应用。

3. 打造产业集群:鼓励企业进行合作和协同创新,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整体产业链的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三、生态破坏问题长江经济带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

对策建议如下:1. 加强生态保护:政府要加大生态保护投入,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

2. 推进生态补偿: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补偿。

3.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力。

长江新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长江新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长江新城规划方案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向外拓展,形成了城市群现象。

其中,规划精细、发展迅速的城市群无疑是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长江新城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城市群。

长江新城位于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的接口地带,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本文将介绍长江新城规划方案,旨在为该区域的顺利发展提供提案。

总体规划基本情况长江新城总面积达到2000平方公里,是一座综合性的大城市。

规划区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涉及南京、合肥、武汉、长沙、重庆等多个省份,跨越10个重要的经济区间。

规划目标长江新城的规划目标是要打造成为一个以新型城市体系为核心,具有国际化视野、高科技含量、绿色生态、文化多元等特点的现代化城市。

其主要目标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繁荣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物资流通中心和人才集聚中心•具有高效服务的智慧城市规划原则为了实现上述规划目标,长江新城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建设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经济适度的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群的互联互通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布局城市中心区长江新城的城市中心区总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是城市的行政、商业、文化等重要功能区,包括市政府办公区、商业中心区、文化娱乐区、创业孵化区等。

该区域可带动周边的城市发展,成为长江新城的核心。

新型产业区长江新城将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研发等新型产业,以此带动整个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

新型产业区的规划范围包括整个城市边界以内的区域。

特别是南部、东部和西部这些地区,应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物流等产业。

生态绿色区长江新城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在规划中,应大力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绿色区的规划范围包括城市边界以外的区域,以构建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带领全国发展生态文化。

城市交通长江新城的城市交通包括市内公共交通和城际公共交通两种。

新城新区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新城新区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新城新区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新城新区发展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各位交流新城新区的发展经验。

新城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项目,一直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我在此将就新城新区的发展经验,提供一些探讨和交流。

首先,新城新区的规划设计是关键因素。

新城新区作为一块全新的土地,其规划设计需要与时俱进,紧跟城市发展的趋势。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规划理念,合理布局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序发展各个功能区域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城新区的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以人为本,注重居民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其次,新城新区的产业结构是关键要素。

健康、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是新城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注重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支持和投资。

此外,新城新区还应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加速产业转移和创新创业。

再次,新城新区的人才引进是关键环节。

新城新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要实施人才引进政策,以各种方式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人才,为新城新区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

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使人才在这里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最后,新城新区的城市运营是关键手段。

良好的城市运营是新城新区的关键环节。

要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良好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充分满足居民的需求。

此外,要注重城市管理的规范和科学性,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使城市更加安全、便捷、美观。

新城新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对新城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为新城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要加大对新城新区的投资和建设,为新城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社会各界要关注新城新区的发展,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为新城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今后的发展中,新城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南通航道策应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几点思考

南通航道策应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几点思考

航道里程 3 5 2 1 公里 ,居江苏省第 二 。航道 网密度 4 1 . 2 公里/ 百 平 方公里 ,居江苏第一 。拥有得天独厚 的水 运优 势。 “ 十二 五 ” 以来 ,南 通 主动 呼应 江苏 沿海 开 发等 重 大战 略 ,省 市合力 持续推 动 内河 航道建设 ,2 0 1 1 年 ,南通市 政府 印发 《 南 通市 内河 航 道 网规划 》 ,成 为该 市 首个 交通 行业 规 划 ,航 道发展 正式纳入 政府 行政规 划体 系。2 0 1 2 年 ,该 市印
建设 ,以高效畅通的 内河航道 ,提升 长江经济辐射作 用 ,真正 实现 江海联动 。
关键词 :航 道 ;策应 ;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 号 :F 5 5 2 .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6 m7 9 7 3( 2 0 1 6 )1 2 — 0 0 2 3 — 0 2
南 通航 道大 多是 自然形成 ,技 术等 级较低 ,布线 不尽合
CWT中国水运 2 O 1 6 ・ 1 2 2 3
施葵 :南通航道策应 长江经济 带建设 的几点思考
理 ,通行能 力弱 ,许 多港 口物资被迫 采用陆 运 。三级 及 以上高
等 级航道仅 有连 申线 一条 ,服务沿 海沿江港 L 1 的疏港 航道 建设 仍未能启动 。
南 通作为 长江 经济带 的下 游城市 ,濒 江临海 ,处 于沿海
经 济带与 长江经济 带 T型结 构交汇 点, 位 于上海 国际航 运 中心 北翼 ,拥有长江航线 1 5 0 多公里 ,长江岸线 1 6 6 公里 ,发展 的实施意见 》 ,明确 市区航道 建设 重点项 目资 金 由原 先 3 0 0 0 万元 提升至 1 亿元 ,并首 次列
“ 十二五”期 间 ,南通先后建 成长江入 江 口门船 闸焦 港船 闸 、服 务沿海 开发 的首条 三级航 道连 申线 ,开建首 个双线 船

浅析新城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的基本思路范文

浅析新城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的基本思路范文

浅析新城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的基本思路范文第一篇:浅析新城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的基本思路范文浅析新城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的基本思路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按照“竞争力强、规模大、服务优、环境美、建筑高”的总要求,建设20座“新城”的重大战略构想,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以国际化提升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高起点、多层次、宽领域实施大杭州区域一体化,打造“紧凑型国际化城市”发展模式的样板。

围绕市委市政府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结合桐庐县近年发展实际,对新城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简要阐述如下。

1、新城规划与发展战略决策问题。

如何诸多新城建设的方向,要建设什么样的新城,社会各界有不同的判断和理解,要正确认识和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详细调查和充分论证,且必须把新城放在杭州国际化城市的大范围中,从国际化战略高度去解决这个问题,避免简单的、盲目的建设新城,造成新城不新,功能紊乱,或者小而俱全,真正意义上仅仅是扩大了城区规模,无法满足国际化城市建设要求。

我认为,20大新城必须通过全市统一规划,明确各个新城的发展战略目标、城市规模、发展时序和建设分期,因地制宜,因地而异,发挥各自优势,各个新城突出建设一种或几种主导功能,并与现有城区有机融合,高度一体,发挥杭州国际化大都市整体效应。

如商业金融办公类新城、科教文新城、高科产业新城、制造业新城等。

桐庐凤川—江南新城作为大杭州20大新城之一,且是战略中桐庐唯一的新城,其功能定位将对整个桐庐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凤川—江南新城的发展必须充分融入区域环境,并在杭州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区域性合作与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凤川—江南新城的规划建设要从大杭州整体战略决策的高度,适应和推动杭州市国际化大都市整体前进步伐,积极参与大区域职能分工,因地制宜、争时而建、迎难而上、主动发展,摈弃急功近利或消极等待心态,在大区域差异化、协作化、依存化发展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路,找准桐庐新城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尽快将“凤川—江南新城-桐庐县城”建设成为杭州国际化大都市西部重要重心城区。

武汉长江新城投资促进机制创新

武汉长江新城投资促进机制创新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武汉长江新城投资促进机制创新与路径选择 (18G054)㊂作者简介:严圣阳,湖北江陵人,武汉商学院科技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投融资;周志刚,湖北武汉人,武汉商学院经济学院讲师,金融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科技㊁银行管理㊂武汉长江新城投资促进机制创新严圣阳㊀周志刚(武汉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56)摘㊀要:新城新区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长江新城是新城新区建设的典型代表之一㊂长江新城的建设采取了规划先行㊁基础设施优先㊁创新驱动构建产业体系㊁注重民生和产城融合等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竞争力缺乏等投资促进方面的诸多难点㊂因此,长江新城要高起点完成建设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在投资促进机制上进行创新㊂包括建立有效的引导预审机制㊁市场化运作机制㊁协同推进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㊂关键词:长江新城;投资促进;机制中图分类号:F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3.005㊀㊀新城新区当前在各地被赋予新型城镇化㊁经济高质量发展㊁经济转型升级等多重重任㊂要担负起这些历史使命,新城新区就需要打造有创新驱动的产业链,有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方能实现产城融合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㊂因此,人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项目和产业链是新型城镇化的载体㊂新城新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要避免产业空心化,就必须做好招商引资㊁招才引智(简称 双招双引 )工作,以及投资促进工作㊂1㊀武汉长江新城发展状况1.1㊀长江新城概况2017年,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规划建设 长江新城 ㊂作为 1个主城+3个副城+3个新城组群 的全域城市体系的一部分,长江新城计划以超前理念打造 武汉的未来之城,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届时武汉三镇将变成 四镇 的新格局,再造一个新武汉㊂按照武汉长江新城总体规划(2017-2035年),长江新城总体建设分三步走,即2025年,建成沿江交通廊道,主要由轨道交通㊁高快速路㊁城市主干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构成;2035年,进一步拓展城市合作区㊁国际总部区㊁科学研发区㊁共享创新区㊁文化体验区的建设;2050年,向东㊁向北,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㊂长江新城起步区位于谌家矶-武湖区块,占地面积大约30~5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约500平方公里㊂长江新城在建设过程中,围绕 双招双引 ,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投资促进措施,为促进新城的投资营造出较好的环境,为引进和培育产业链打下良好的基础㊂1.2㊀长江新城建设措施1.2.1㊀加强顶层设计,高标准编制规划2017年提出建设长江新城时,关于新城的选址㊁总体规划方面就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对标一流,高标准㊁高效能推进新城建设工作,也曾强调规划先行,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征集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概念)方案㊁起步区城市设计(概念),并对规划专门组织了专家评审和讨论,评审通过才开始执行‘武汉长江新城总体规划“等方案,以确保规划符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好地服务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提升武汉未来发展能级,顺利实现长江新城的功能和目标定位㊂1.2.2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立足新区功能定位和总体发展规划,武汉长江新城在建设过程中突出基础设施先行,优先建设城市基本功能㊂长江新城作为武汉市多要素地质调查示范先行区,完成了起步区范围高精度㊁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形成了地质环境资源㊁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报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㊂在此基础上,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高标准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满足新城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㊂1.2.3㊀借助相关境外驻汉机构积极推进 双招双引 工作招商引资㊁招才引智(简称 双招双引 )是当前新城新区建设中的关键环节㊂武汉长江新城在 双招双引 工作中重点放在全产业链和核心技术方面㊂为提升长江新城运转的整体效能,重点支持重大装置㊁重大平台㊁重大项目㊁重大园区和重大人才团队建设,重点支持 国之重器 ,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㊁专精特新作为引进培育方向㊂为此,长江新城管委会与武汉市贸促会共同举办 境外驻汉机构走进长江新城 活动,部分境外驻汉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部分外资企业代表参加活动,取得一定成果㊂1.2.4㊀以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往往是新城新区建设最后的落脚点,也是新城新区发挥其设计功能,实现新城区高㊃41㊃质量发展的基石㊂在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中,武汉长江新城围绕吸引和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确定数字经济㊁智能制造㊁生命健康㊁绿色发展等产业方向,都是经专业研究院一年多的研究形成的㊂事实上,长江新城也通过大力招引高能级重大产业项目㊁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建设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江北承载区,吸纳和集聚了较多的创新要素资源和一批创新平台,并主动与全省现代产业集群对接,向打造重要的新兴产业集聚区迈进㊂1.2.5㊀全力推进民生事业,注重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是新城新区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真正实现产城融合,关键还在于要合理布局文体休闲㊁教育医疗㊁生活便利化等公共服务设施㊂只有民生事业充分满足了人的需求,产城融合才有现实基础㊂长江新城在总体规划中,将民生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启动建设了一批具有区域服务能力的综合性医院㊁图书馆㊁体育中心㊁商业综合体等公共设施,新建了配套小学,集聚了一批金融㊁酒店等现代服务业,并规划打造出适应未来出行的城市交通样板,构筑出空中轨道和低空无人机㊁地面智轨和无人驾驶道㊁地下道路网等一体化出行模式㊂长江新城生态智慧型再生水厂㊁长江新城国际医学中心㊁长江青年城㊁谌家矶核心片区立体城市等民生服务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展开㊂这些民生事业设施和产业,为人力资源集聚提供必要的条件,为产城融合打下一定基础㊂2㊀武汉长江新城投资促进的难点2.1㊀竞争加剧,招商难度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尤其在新城新区建设中普遍采用了丰富的优惠政策,大体可归纳为提供税收优惠㊁强化土地保障㊁加大财政奖励㊁加大金融支持等10个方面,其共同特征是 惠强惠大惠新 (马相东等,2021)㊂新城新区开发建设日趋规范和区域竞争格局已经变化的大背景下,逐渐失去政策性㊁区位性优势(贾广葆,2016)㊂在2023年‘长江新区进一步推动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均给予了1000万元以下的开办奖励和办公用房租金补贴,在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方面,则给予2000万元以下的运营奖励㊂此外,在引导金融机构贷款投放㊁提高类金融机构融资水平以及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方面,均有相应的一次性奖励㊂在企业上市㊁资产证券化㊁吸引股权投资基金㊁风投创投㊁科技保险㊁金融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也有相应的补贴和奖励㊂同样在‘长江新区2022-2025年支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㊁‘武汉长江新区支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文件中,也采取了各种奖励和补贴措施㊂这些奖励和补贴措施与全国各地新城新区和开发区建设的措施大同小异㊂各地均存在激烈的竞争,有些地区为争夺项目争相给予更优惠待遇,使得招商难度较大㊂2.2㊀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缺位目前各地新城新区㊁经济技术开发区普遍采用政府主导的招商模式,一是由政府商务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名称多样化,如投资促进局㊁招商局㊁商务局㊁外资局㊁投资促进中心㊁投资合作局㊁投资服务中心等,这些专职机构职能明确,业务清晰,负责地方招商引资工作㊂二是政府商务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甚至政府机构全员参与招商引资工作㊂三是商务部门主管,各种官方投资促进机构积极参与,利用各自优势,发挥各自作用开展投资促进工作㊂长江新城依然属于政府主导模式,在不同阶段㊁不同层级,三种模式都发挥过重要作用㊂目前,政府设立的核心机构是长江新区集团㊂新区集团主要围绕长江新区建设,开展产业园区运营管理㊁建筑工程㊁市政工程施工,同时开展投资融资㊁资本运作㊁产权管理等业务㊂在投资促进过程中并未出现真正的市场化主体,未出现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化投资促进类商业机构㊂因此,长江新城的投资促进依然是由政府主导,未能充分发挥专业化市场主体的作用㊂2.3㊀多头参与,协同不足自2017年武汉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以来,经过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㊁武汉市政府㊁人大等各层级的助推和支持,地理范围涉及武汉市多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㊂因此,在长江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参与者众多,既有市政府,也有多个市辖行政区;既有长江新城(区)管委会及平台公司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也有武汉市各个行政职能部门㊂但在投资促进工作的组织推进方面,协同不足,未能形成合力㊂比如有的区政府专门设立了长江新城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办事机构,除了按市政府要求,严格落实规划㊁违建㊁房产㊁户籍㊁市场主体 五管控 外,并未有其他实质性的协同投资促进措施,有的行政区甚至充当了项目竞争者的角色㊂2.4㊀效果评估缺失,激励约束不足在新城新区建设中,各方都有相应的职责㊂其中,省市政府主要负责对武汉长江新区建设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决策㊁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建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武汉长江新城(区)的建设发展㊂部分涉事行政区支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㊂长江建设投资集团则主要负责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吸引集聚作用,为长江新城(区)建设提供更为灵活㊁更有力度㊁更可持续的投融资保障㊂有关各方在投资促进方面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但投资促进工作效果则没有开展科学准确的评估,对于项目引进落地的激励约束机制不足㊂比如2023年是新㊃51㊃区的 项目建设年 ,启动了基础设施补短板㊁新基建扩容㊁产业园区布局,推进重点招商项目落地和民生事业发展,却并未出台相关评估细则和方法,项目引进与新城产业规划㊁功能定位兼容程度无法科学评判㊂当然,对于 双招双引 工作的激励约束制度未见公布,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部门㊁机构甚至个人的招商积极性㊂3㊀武汉长江新城投资促进机制创新建议3.1㊀建立有效的引导预审机制长江新城起步区城市设计自2017年11月正式启动,历经国际征集㊁建议书评选㊁概念方案评选㊁专家咨询㊁全国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㊂长江新城总体规划强化了水系统㊁综合交通㊁综合能源㊁地下空间㊁智慧城市㊁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的融合㊂可见,长江新城的总体规划方案是一个经过严密论证的系统性方案㊂投资促进㊁双招双引 工作理应围绕这一总体规划展开㊂所有计划 引进的项目 ,都需要符合创新驱动,体现生态优先㊁绿色发展的理念,投资领域契合总部经济㊁绿色经济㊁智能经济㊁生命经济㊁军民融合等领域㊂本着宁缺勿乱的原则,引导符合需要的项目投资于新城,严格筛选符合发展理念和长江新城功能定位的项目㊁产业链,这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资引导和预审机制㊂引导机制的建设可以采用税收优惠㊁财政补贴㊁信贷贴息㊁行政审批便利等方式提供,也可以通过科创激励㊁人才引进㊁营商环境㊁投融资优惠㊁综合措施等加强项目引导㊂预审机制就是要通过事先建立项目评估指标㊁评估标准㊁评估方法,对拟引进的项目进行预审,将不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发展理念的项目或产业链拒之门外,确保总体规划的执行㊂3.2㊀市场化运作机制新城新区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建设前期,选址㊁规划编制㊁路网管廊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㊁公用事业㊁制度建设㊁营商环境建设,甚至 双招双引 ㊁项目推介与孵化等各环节,均需要政府部门主导参与㊂政府过多参与新城新区建设各个环节,会使得新城新区建设有着浓厚的行政色彩,容易产生效率低下㊁权力寻租等诸多问题㊂在政府机构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只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高水准编制新区规划,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即可㊂项目的引进㊁产业集聚㊁产业链的引进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由市场主体来完成,将属于市场的交给市场㊂由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让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避免拉郎配㊁资源错配,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和产城融合㊂3.3㊀规划建设招商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新城新区的建设工作长远且复杂,三步走的路线清晰且明确,只有加强统筹和协同联动,形成规划建设招商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长江新区建设才能形成合力㊂协同机制首先需要多环节协同,从新城规划愿景㊁功能定位㊁规划方案,到基础设施㊁城市功能㊁民生环境等的全面建设,再到项目遴选㊁评估㊁招商㊁运营等各环节,都要通盘考虑,协同推进㊂其次,协同机制需要多部门协同,从违建的严格管理㊁城市建设框架综合建设,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项目建设,再到产业链项目的引进,需要政府各部门㊁建设单位㊁各市场主体等充分协同,形成合力㊂规划建设招商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的关键还在于管理协同,要完善管理体制,探索投融资㊁土地集约使用㊁区域协同发展等领域管理新机制,合理布局基础设施㊁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推动新城可持续发展㊂3.4㊀绩效评估与激励约束机制现有的 双招双引 ㊁投资促进措施,基本采取事前激励㊂即在项目引进㊁产业集聚㊁产业链的构建等方面采取了较多的激励措施㊂对企业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对相关个人和单位有一定的奖励㊂如果对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缺乏事后的评估,可能造成有限的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效率不足,严重的甚至造成新城的有关园区功能无法实现,给整体规划蓝图实现带来不利影响㊂特别是投资促进工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土地占用㊁搬迁安置㊁环境保护以及就业相关的问题,这些都与当地群众密切相关,需要民众利用绩效评估途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㊂因此,完全有必要对引进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并采取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㊂这种项目的绩效评估需要事先确定相应的指标,构建评估的指标和方法体系,确定评估的程序和评估结果的运用㊂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激励约束措施,结果符合规划和预期,可以进一步正向激励,结果偏离规划与预期就需要有约束机制,比如收回事前奖励㊁责令整改,甚至限期迁出园区㊂对相关个人和单位的奖励也可视情况收回或部分收回㊂建立专业化㊁规范化㊁程序化的绩效评估与激励约束机制,优化政策和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有效实现投资促进,实现新城的总体规划㊂参考文献[1]马相东,张文魁,刘丁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变迁历程与取向观察:1978-2021年[J].改革,2021(08): 131-144.[2]贾广葆.新城新区开发建设中的问题㊁对策及思考[J].国土资源,2016(06):40-41.[3]王习农.投资促进有效性及其评价机制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2(01):47-54.㊃61㊃。

长江开放开发的对策建议

长江开放开发的对策建议

长江开放开发的对策建议
长江开放开发是我国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怎样充分发挥这一利好政策的效果,是政府部门、行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和调动财政资金,为长江开发提供动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使企业和社会投资者投资更有保障、更具吸引力,形成资本投入有效激发长江开发的积极
推动作用。

同时,政府也可以规划和推行一些与长江开发相关的科技计划,为企业和机构
提供技术升级和新技术应用的支持,解决开发过程中技术不足的问题。

其次,要积极推进长江开发的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相关的规划,通过一系列的施工程序采
取一些实际措施,保护沿江地区的自然环境,减少沿江地区的污染,加强社会体系的建设,改善当地的社会服务设施,促进沿江地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此外,要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长江开发,通过政策性和技术性支持,保障其发挥更大作用,实施大量合理布局、优化功能,以提高长江开发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有序开发、节约资源、生态友好型长江区域规划布局的重要职能。

最后,要加强治理方面的组织协调,完善业务安排、制度及机构设置等政府各部门的协作
机制,规范长江开发的审批、审计、监督等管理程序,保持开发过程的稳定和规范,有效
调节政策利益关系,确保长江区域开发迎风前进。

总之,长江开发开发的成功实现,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要提出技术改进、
政策、财政支持及组织协调等具体的对策建议。

只有通过浓厚政策性的支持,调动财政资金,优化审批审计等措施,才能推动长江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长江新城规划区域管理的通告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长江新城规划区域管理的通告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长江新城规划区域管理的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9.12.28
•【字号】武政规〔2019〕31号
•【施行日期】2020.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长江新城规划区域管理的通告
武政规〔2019〕3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加强长江新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促进长江新城高质量发展,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任何个人和单位在长江新城规划区域内进行项目建设,均应当符合长江新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发展产业指导目录、专项规划,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长江新城起步区内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我市中心城区住房限购政策相关规定。

各相关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三、长江新城起步区内因管控措施暂停的项目,符合长江新城相关规划和产业
指导目录的,可以继续实施;不符合长江新城相关规划和产业指导目录的,由相关区人民政府依法依规处理。

四、长江新城规划区域内、起步区外的区域,其基本生态控制线、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调整,相关区人民政府应当事先征求长江新城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意见。

五、禁止在长江新城规划区域内从事违法建设。

各相关区人民政府作为本辖区查违控违工作责任主体,应当加强巡查,严格管理,依法查处各类违法建设。

六、本通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28日。

武汉长江新城选址方案

武汉长江新城选址方案

武汉长江新城选址方案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武汉一直以来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了进一步推动武汉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沿岸地区的发展,武汉市提出了建设长江新城的规划。

本文将针对武汉长江新城的选址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二、选址目标选址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目标:1. 经济发展:选址应有利于促进长江新城的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2. 城市规划:选址应考虑到城市规划的需要,符合现代城市化的要求,包括道路、交通、设施等方面。

3. 生态环境:选址应注重保护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大的破坏。

4. 社会影响:选址应尽量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确保他们的正常生活。

三、选址方案根据以上目标,我们初步确定了以下几个选址方案:1. 洪山岛洪山岛位于长江东岸,东与青山区相连,南部是长江,北部是洪山区。

洪山岛是半岛状的地形,具有良好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

该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可用于城市建设,可以通过建设桥梁与武汉市中心相连。

在此选址方案中,长江新城可以在洪山岛上规划建设,充分利用洪山岛的地理优势。

2. 沌口半岛沌口半岛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半岛,与新洲区相连。

沌口半岛具有较大的土地面积和发展潜力。

通过规划建设交通枢纽和公共设施,可以将沌口半岛打造成武汉长江新城的核心区域。

此外,沌口半岛离武汉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经济和吸引投资。

3. 汉口区汉口位于长江北岸,是武汉市的中心城区。

汉口区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商业配套,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选址方案中可以在汉口区规划建设长江新城,通过改善现有的城市规划,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选址评估针对以上选址方案,我们进行了评估,并从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对三个方案进行了综合考虑。

1. 经济发展洪山岛和沌口半岛都具有较大的土地面积和发展潜力,有利于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城市设计AECOM

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城市设计AECOM

22
武汉长江新城 起步区城市设计
6ACCESSIBILITY /紧密连接的交通与用地
强化公共交通系统打造立体城市 更便捷的公共交通转换节点 通过立体网络链接城市公共空间与混合功能 建立以人为本的可亲城市环境塑造
23
武汉长江新城 起步区城市设计
7SMART /整合的智慧设施与服务系统
建立独特的智慧设施与服务系统,以服务多样化的产业 创造环境,鼓励跨行业的思考和合作以及技术的混合与革新 注重成长架构的建构,稳定城市开发节奏, 奠定未来促进智能化城市的基础
17
武汉长江新城 起步区城市设计
1GATEWAY /武汉新城门户,未来城市典范
具有独特的定位和标志性 提升各区域的城市特色与可识别性 创造标志性的城市滨水天际线 创造标志性的活力城市门户
NATURE 自然门户
LEISURE AMENITIES 怡人的休闲门户
ACTIVE COMMUNITY 活跃的社区门户
从项目主导型的规划理念出发, 全面思考规划及开发。结合开发方 式分析,进一步的细化开发主体, 交叉比对规划的内容及实施条件, 以增强项目实施弹性及整体效应。
从生态永续建设的角度出发,针对 环境的承载力,水系或敏感地区资 源的维护及治理,确保环境/经济/ 社会发展的平衡。
从“城市的魅力”角度出发, 建 立动态多角度的评价体系, 并于 规划实践的过程中,能针对市场, 城市功能,产业整合等各个需求, 有效而及时的进行评估与调整。
整合与共享的 科技研发系统
整合与共享的 教育培训系统
整合与共享的 休闲与基础设施
24
武汉长江新城 起步区城市设计
8SUSTAINABLE FUTURE /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城市

长江新城177地块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二标段

长江新城177地块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二标段
建设单位
中铁建长江置业湖北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西安铁一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
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中南建设有限公司
基坑设计单位
湖北地矿建设勘察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人防设计单位
武汉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建居住、公园绿地项目
监理实施细则交底
工程名称
新建居住、公园绿地项目
交底时间
2022年8月10日
交底内容
长江新城177地块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二标段
交底对象
监理部及总包单位
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容:
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说明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新建居住、公园绿地项目
工程地址
长江新城起步区新区大道以北、黄莺路以南、游湖二路以东、游湖三路以西
三、各分项工程技术要求和控制措施
1.长江新城177地块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二标段
具体内容详见长江新城177地块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二标段。
被交底人签字
(二)工程规模及特点
项目位于长江新城起步区新区大道以北、黄莺路以南、游湖二路以东、游湖三路以西,总占地面积39108.73㎡,其中居住用地面积36558㎡,公园绿地面积2550.73㎡。项目规划建设7栋住宅、1栋公租房以及一栋幼儿园。地块总建筑面积150401.77㎡,其中地上计容建面109670.56㎡,地下建筑面积40731.21㎡。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
航运中心的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和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具有 重要意义,为湖北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 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3
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科 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发挥了重要作 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在未来发展中,应继续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提升航道等级和通航 能力,优化港口运营模式,推动 航运中心与内陆地区的经济融合 。
新加坡航运中心
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 支持,新加坡港不断提高其航运服务业的竞争力。
国内航运中心建设实践
上海航运中心
上海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 高通关效率,吸引了大批船运公 司和跨国企业。
天津航运中心
天津港通过优化港口管理体制, 提升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 力发展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思考 与展望
思考:如何提高航运中心的竞争力
提升船舶运力
鼓励船公司更新和升级运力,提 高船舶的节能减排和安全性能。
优化航运服务
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如航运金 融、保险、法律服务等,提高航 运服务质量和水平。
01
建设多式联运体系
加强水路、公路、铁路等多种运 输方式的衔接,提高物流效率和 运输质量。
优化航运服务体系
总结词
完善航运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详细描述
通过优化航运服务体系,包括完善船舶代理、货物代理、船舶维修、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提高服务 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同时,积极拓展航运业务范围,提供多元化的航运服务,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 需求。

曾宪章、武汉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曾宪章、武汉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曾宪章、武汉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其他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审理法院】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4.15【案件字号】(2021)鄂01民终1174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章滢吴建铭赵鹏【审理法官】章滢吴建铭赵鹏【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曾宪章;武汉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当事人】曾宪章武汉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当事人-个人】曾宪章【当事人-公司】武汉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柳晓军湖北维力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柳晓军湖北维力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柳晓军【代理律所】湖北维力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曾宪章;武汉长江新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本院观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二审法院应当对曾宪章提出的上诉请求、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权责关键词】撤销代理合同处分原则新证据质证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诉讼请求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二审另查明,曾宪章在本案主张存在重大工作加班82.31天,其曾在本院审理的(2020)鄂01民终10642号案件中,主张重大专项工作加班68.44天,该时间包含在82.31天之内。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二审法院应当对曾宪章提出的上诉请求、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1.曾宪章上诉请求长江新城公司支付重大工作加班工资、平时加班工资、2018年度安全奖,办理公积金转出手续,与其在一审的诉讼请求相同。

一审法院对曾宪章的诉讼请求查明事实清楚,论理充分,适用法律正确,本院不再赘述。

2.曾宪章上诉请求要求长江新城公司支付加班费,但其未提交充分证据予以证实。

曾宪章2018年度安全奖的上诉请求,一审法院已经支持。

长江新城产业发展趋势

长江新城产业发展趋势

长江新城产业发展趋势长江新城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城市副中心和综合性新兴区域。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长江新城正迅速崛起为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中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长江新城产业发展的趋势,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产业转型升级是长江新城发展的重要趋势长江新城作为一个新兴区域,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长江新城的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首先,长江新城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力逐渐弱化。

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长江新城的传统制造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技术含量和增加创新力,以应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其次,新兴产业的崛起成为长江新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长江新城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潜力。

近年来,长江新城已经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的入驻,成为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最后,城市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成为长江新城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长江新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结合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地域特色,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长江新城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重点领域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长江新城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定位和重点领域。

首先,长江新城将打造国家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

通过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进一步提升长江新城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竞争力。

其次,长江新城将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商贸、物流和文化创意等领域。

长江新城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入驻。

同时,长江新城还将发展商贸和物流业,利用其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性,打造内陆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

另外,长江新城还将加大对民生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

武汉长江新区方案被否

武汉长江新区方案被否

引言近日,关于武汉长江新区的发展规划方案被否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方案的否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和讨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武汉长江新区方案被否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对于武汉长江新区未来发展的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背景武汉长江新区作为湖北省重点发展项目,被寄予厚望。

它位于长江南岸,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重要的区位优势。

因此,武汉长江新区的发展规划方案备受关注。

然而,最近该方案却被否决,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方案被否的原因分析1.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方案中的一些设计被指责会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此前,该地区已经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例如水质污染和土地沙化等。

因此,方案中未能提供足够的保护措施,导致其遭到否决。

2. 城市规划与发展不协调武汉长江新区的发展方案未能与周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相协调。

方案中的一些建设项目过于庞大,可能引发城市资源的过度集中和供需失衡的问题。

这对于周边城市的发展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 社会稳定和民生问题发展方案中未能充分考虑到社会稳定和民生的问题。

例如,方案中的一些项目可能给周边居民带来巨大的噪音和污染,同时也未能充分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这就导致了社会各界的不满和争议。

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方案被否决对于武汉长江新区的未来发展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1. 经济发展放缓方案的否决将导致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投资,该地区的发展速度将放缓,可能无法实现原先设想的经济增长目标。

2. 投资和资金流动受限方案被否决可能导致投资者对该地区持谨慎态度,投资和资金流动可能受到限制。

这将给该地区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可能造成一系列项目无法得到充分资金支持的问题。

3. 周边城市发展受到影响方案被否决将对周边城市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原本计划依靠武汉长江新区的发展来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将受到阻碍,可能让周边城市的发展步伐放缓。

可能的解决方案尽管方案被否决,但仍有一些解决方案可以考虑以促进武汉长江新区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新城建设的理性思考
在谈论武汉为什么要建长江新城时,我认为有三个问题要讨论。

武汉为什么要建设长江新城?武汉要建怎样的长江新城?武汉怎样建长江新城。

第一个问题:武汉为什么要建长江新城?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影响世界经济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而英国学者范登和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根据对各国城市发展变化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城市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整体趋势呈现为倒“S”平滑曲线。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当城市人口超过10%时,城市化水平逐步加快;超过30%时,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到70%以后才逐步减缓,城乡间人口实现动态均衡。

此外,城市化发展规律表现为城市从“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升级。

在城市化的早期和快速发展阶段,呈现明显的“聚集效应”。

当城市化步入相对稳定的成熟阶段后,城市更多是向周边地区释放其能量,以点带面,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全面提升,即由聚集走向扩散。

当前,武汉市中心城区处于城市人口超过70%的阶段,加速阶段已经结束,必须通过长江新城建设的举措推进武汉经济社会的发展。

此外,据2016年《第一财经周刊》按综合商业指数对405个城市进行排名:一线城市19个,包括武汉。

也有学者对中国城市进行五线分类:一线城市5个(北上广深津);二线城市30个,其中二线
发达城市8个,武汉不在其中,只在二线中等城市15个城市之中。

按国际化城市的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看武汉,除人均GDP达标(国际化城市人均1万美元,武汉是1.7万美元)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标(国际化城市指标是毛入学率达50%,武汉是52%)外,其他13个二级指标均未达标。

比如:外贸依存度国际化标准是30%,我们现在还是21.6%;三产占比要80%,我们在50%左右徘徊;R&D标准是5%,我们还是3%;全球500强要占50%,我们现在84家,而广州是217家,成都是200家,重庆是150家;国际会议80次,我们现在只20次;外国重要金融机构,北京是82家,上海是47家,重庆是39家,武汉只有5家。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建设的东湖高新之城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制造之城,快速推进了武汉的跨越式发展。

建设长江新城必然进一步加快武汉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

在国家战略的重大期待下,武汉建设长江新城必然会成为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的主要支点,成为推动武汉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更会成为落实武汉“一号工程”的落脚地。

长江新城应该是深圳新城的升级版。

37年前,深圳还只是个贫穷落后,只是一个有3万人口的边陲渔村,在地图上难觅其踪;现在的深圳,GDP已经突破1.9万亿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长江新城更应是浦东新城2.0版。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海正是以浦东开发为契机,通过浦东新城的“金融、贸易、高新技术先行”,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第二产业升级换代,并为整个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了先导作用。

浦东新城成为上海二产发展的新增长点、孵化器与蓄水池。

1990年,浦东经济仅占上海经济比重的8%,到2016年则为大上海提供三分之一的GDP。

浦东新城生产总值不仅在20多年间剧增360余倍,更是全国城市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先行者。

长江新城建设应该是滨海新城深化版。

十年前,当我们站在天津滨海区的土地,不过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滩涂,仅仅10年时光,滨海新城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在短短的十年间,经济总量突飞猛进,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一千多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一万多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1%。

建设长江新城就是落实把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意志,就是通过集中的基础设施投资、核心功能布局,打造一个能够面向世界、面向全国的核心亮点地区,承载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和空间需求。

第二问题:武汉要建怎样的长江新城?
我想,一是长江新城一定要按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指标建设。

因为,这些指标是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实践与理论的结晶,不能自搞一套,更不能没有指标建长江新城。

二是长江新城建设一定不能把长江新城规划当草稿。

长江新城的建设者对长江新城规划应像基督教徒对《旧约》、《新约》一样,作为生命的契约不可更改。

三是长江新城建设要在城市空间具有彻底、根本和综合性改变武
汉城市布局、产业布局的作用。

这个布局就是改变武汉100多年来武汉三镇的格局,形成武汉四镇格局。

如果说武昌城是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是科技之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制造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之城,是19-20世纪汉阳造的升级之城;汉口是以“货到汉口活”的传统商贸之城的升级版;那么,长江新城则是武汉的高端服务之城、生产服务之城、金融之城、总部之城、设计之城、时尚之城、创客之城;是武汉的第四镇。

特别是,没有金融之城、高端服务之城,就不可能重振制造业,就不可能壮大东湖高新之城,更不可能成为创新创客创业之城。

五是长江新城建设一定是产业兴城。

我们知道,产城关系有四种类型,即有产无城、有城无产、产城低端结合、产城融合高度发展。

有产无城指一些工业区、产业区定位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尚不完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相分离。

有城无产指一些大面积开发的楼盘项目,只具备居住功能,没有相应产业导入,沦为“睡城”。

产城低水平融合之城沿袭以往“产业集聚区(产) +小城镇配套(城) ”的发展模式,这已经是昨日黄花。

我以为,长江新城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其中有市场、政府、消费者、社区及利益相关者,核心是产与城的关联。

长江新城应该是产城高水平融合之城。

而这个产不是制造产业、不是高科技产业,不是传统商业;而是高端服务业、是金融总部之城,是世界500强总部之城,是东湖高新之城的金融、人才与服务支撑之城;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的金融、人才与服务支撑之城。

六是长江新城一定要建智慧之城。

智慧之城不仅是三网合一,不仅是4G之城,不仅是互联网之城;而应该是5G之城,是物联网之城,也是能联网之城。

七是长江新城建设一定要建美丽之城。

要以人文视角,沉淀3500年盘龙文化的历史与人文关怀之城。

马路不要太宽,广场不要过大,多一些小马路、小广场、小咖啡屋、小休闲场馆、小健身场馆。

第三个问题:武汉要选择怎样的模式建长江新城?
我想首先要按国际化标准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城。

其次要用PPP模式建城,这样可以很好的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很好的推进国企混改,可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武汉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武汉三产中服务业的比率,从50%到70%,以致80%。

所以,这个产还包括公共服务机构的培育、教育医疗机构的引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武汉建长江新城要在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建长江新城。

这个其他专家做了许多谈论这里不在谈及。

我以为,武汉建长江新城一定要与京津冀经济圈互动建城。

因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北京去非首都功能。

首先,首都不是经济中心。

北京现在不适合创办企业,所以,有四、五千家企业得搬走,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也要搬走,我们应该吸引他们,把总部搬到长江新城来。

北京有52家世界500强的央企总部也要搬家,我们也要吸引他们把总部搬到长江新城来,至少像三峡公司的总部应该可能放在长江新城。

北京不是医疗中心。

现在到北京看病的80%是外地人。

北京所有
的好医院在北京一律不准扩大,但可以在外地办分院。

北京的医院要搬出北京,而武汉正好要打造中部地区的医疗中心,应该做好承接的准备,吸引他们到长江新城办分院。

再次,武汉虽然大学众多,120万的在校大学生。

但武汉众多大学国际化不够、官本位太强,还不能适应长江新城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宁波市有宁波诺丁汉大学、昆山市美国杜克大学、上海有上海纽约大学、汕头有汕头以色列理工学院、苏州有西交利物浦大学;而武汉没有世界著名大学的分校,这既不利于打造国际化的大武汉建设,也不利于武汉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因为人才的集聚与培育能力才是城市发展的最原发、最核心的竞争力。

长江新城需要具有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这些都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能才;需要风投基金、产业基金这些金融人才,这些人才必须通过国际化教育完成。

所以,长江新城需要世界最顶级大学在武汉办分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