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的思考与实践

合集下载

数学建模论文的创新亮点及学习心得

数学建模论文的创新亮点及学习心得

数学建模论文的创新亮点及学习心得

一、数学建模论文的创新亮点

数学建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和技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因此,在数

学建模论文中寻找创新亮点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我总结的数学建模论文的创新亮点:

1. 问题提出的独特性:创新的数学建模论文通常会选择独特的问题,并提出有

别于已有研究的角度和思路。这种独特性可以体现在问题的选取、问题的表述和问题的目标等方面。

2.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创新的数学建模论文能够通过巧妙的模型建立和有效的

求解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建立模型时,可以尝试以往未使用过的数学方法,或者使用多种数学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准确和可行的结果。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学建模论文的创新亮点还可以体现在对所得数据的处理

和分析上。可以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或机器学习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得到更有实际意义的结果。

4. 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创新的数学建模论文不仅仅停留在对问题的建模和求解,更重要的是对结果的解释和应用。这包括对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解释,以及将结果与实际问题应用相结合,得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

二、数学建模论文的学习心得

在学习和撰写数学建模论文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以下

是我的学习心得分享: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数学建模既涉及到数学理论的运用,又需要与实际问题

结合起来进行建模和求解。因此,为了学好数学建模,我们需要将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实际问题的背景和实际应用的意义。

2. 多角度思考问题:数学建模涉及到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本质,并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建模和求解。

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

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

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活动是现代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本文旨在研究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策略,以提供给教师们更好地开展这两项活动的参考。

一、数学建模的教学策略

数学建模是将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以下策略:

1. 培养问题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富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2. 提供实践机会: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数学建模的实践机会,例如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调研、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

3. 指导建模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强调团队合作:数学建模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鼓励创新思维:数学建模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勇于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二、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策略

数学探究活动是一种探索性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和总结结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以下策略:

1. 设计引导性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目标,设计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2. 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

数学建模学习总结

数学建模学习总结

数学建模学习总结

【篇一:数学模型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进行了数学建模实训的设计,我觉得他与其他科的不同

是与现实联系密切,而且能引导我们把以前学得到的枯燥的数学知

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用建模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很

神奇,而且也接触了一些计算机软件,使问题求解很快就出了答案。数学模型既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对于数

学教育而言,既应该让学生掌握准确快捷的计算方法和严密的逻辑

推理,也需要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无疑偏重于前者,而开设数学建模课程

则是加强后者的一种尝试,数学建模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大家提升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了数学模型后,它所教给我们的不单是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比如说一些数学计算软件,学习建模的同时,借用各种建模软件解

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matlab,lingo,等都是非常方便的。数学模型是数学学习的新的方式,他为我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

我们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

化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而且数学模型还对我们有综合能力的培养、锻

炼与提高。它培养了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

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和提高。而且我认为

数学模型带给我的是发散性思维,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教会我凡

事要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严密思

维,不能局限于俗套。

在本次实训中我的指导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是他带领着我去

研究去探索,去一步一步的接近最正确的答案,发现真理,我非常

数学建模的思考与实践

数学建模的思考与实践

数学建模的思考与实践

数学建模是一种利用数学和计算机程序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实际问题表述为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工具和计算机技术来求解模型,从而获得实际问题的最优解。

数学建模的思考与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问题分析:了解问题的背景,分析问题的特点,确定问题的目标和约束条件。

2. 模型建立:根据问题分析,建立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它必须满足问题的特点、目标和约束条件。

3. 求解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使用数学工具和计算机技术求解模型,从而获得问题的最优解。

4. 结果分析:根据求解的结果,分析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5. 实际应用:将模型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

对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理解与实践

对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理解与实践

对数学建模教学的思考、理解与实践

作者:张海生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3年第04期

[摘要]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建模教学进行了思考,阐述了自己对建模思想的独到见解,并提出了实施建模思想的教学策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建模;理解;培养;意识

缘起

2012年9月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自然成为相关教育部门、教育专家特别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 《标准》提到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这些核心概念都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所以教师应解读核心概念,落实课标教学. 笔者曾对核心概念做了重点学习,也曾将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实践探索撰写成文:《解读好核心概念,落实好课标教学——例谈〈标准〉课标中“几何直观”的理解》等发于《中学数学杂志》2012年第10期.

《标准》中的建模教学

《标准》在实验稿课标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小学阶段模型思想的基本理念和作用,更加明确了模型思想的重要意义. 数学课程的设计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应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对数学模型和模型思想的要求更加具体化,强调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这不仅表明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也明确了建立数学模型是数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核心,应从小学数学就成为关注点.

数学建模心得与体会[终稿]

数学建模心得与体会[终稿]

数学建模心得与体会

数学建模心得与体会

——陈保成

自学校举行大学生首届数学建模比赛,我就积极参与,在比赛过程中我学的很多,也使我感觉自己所学知识有用,并体会了搞建模的艰辛,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匮乏,应该增深自己知识面。与队友密切合作,培养了自己团队意识,并意识与他人合作重要性。

在通过学校选拔以后,接着就是‘痛苦’的培训。在培训期间,正值高温期,有许多同学吃不下苦,而中途放弃了,现在想想都挺佩服自己的,不知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既然在这样艰苦条件下都能坚持下来,以后还有什么坚持不下来呢!虽然培训是痛苦的,但也学到很多东西。老师讲的内容都比较精彩生动,在课堂上,老师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加强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在学习MATLAB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都能基本上掌握MATLAB,这对我来说,为了以后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还有图论、优化、聚类、统计等一些知识,增宽了我的知识面。还有LINGO,SPSS 软件,如果没有参加建模的话,我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去接触这些东西。这段时间的培训之后,会明显感觉自己的进步以及对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加强,但个人认为要参加比赛,就要博览全书,仅仅把自己的知识局限于此是不够。培训的过程是相当辛苦的,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机房度过的,不断学习、练习,几天下来就会感觉相当疲劳,培训的过程也是对我们队员吃苦耐力的考验。但是苦中有乐,每天大家过的都很充实,大家相互交流着想法,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在参加全国赛的三天内,第一天,我们拿到题目,并结合自身的优点,选择题目,分析题目,指导老师给我们指导和建议,不过一天

数学建模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数学建模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数学建模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数学建模心得体会篇1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这门课程半个学期了,渐渐的对这门课程有点了解了。我觉得开设数学建模这一门学科是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不断精确化、定量化、数字化,使得数学在各学科、各领域的作用日益增强,而数学建模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它不仅仅是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学生才要学的,也不仅仅是纯理论性的研究学习,这门课程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很大的应用,突破了以前大家对数学的误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们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结合教材内容说,在很多时候课本里的都是引用实际生产生活的例子,这样我们更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这门课程对实际生产生活的帮助,而并非是我们空想着学这门课有什么作用啊,简直是浪费时间啊什么的。

现在我就说说我到目前为止学到了什么,首先,我知道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我们肯定是要将现实问题的信息归纳表述为我们的数学模型,然后对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这一步也可以说是数学模型的解答,最后一步我们要需要从那个数学世界回归到现实世界,也就是将数学模型的解答转化为对现实问题的解答,从而进一步来验证现实问题的信息,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结果也需要用实际的信息加以验证。

这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实问题和数学建模的关系,一方面,数学建模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加以归纳、抽象的产物,它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另一方面,只有当数学模型的结果经受住现实问题的检验时,才可以用来指导实践,完成实践到理论再回归到实践的这一循环。

数学建模方法详解

数学建模方法详解

数学建模方法详解

数学建模是指利用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实际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

求解的过程。数学建模方法主要包括问题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模型求解

和模型验证四个步骤。本文将对这四个步骤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问题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要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目标,找出问题中的关键因素和

变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问题

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进而确定下一步建模的方向和方法。

接下来是建立数学模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数学

模型,用来描述实际问题的本质。数学模型是一个数学对象,由数学符号

和方程组成,可以用来表达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和约束条件。根据实际

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型,如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概率模型等。在建立数学模型时,要尽量简化问题,缩小模型的规模和复

杂度,以便于后续的求解和分析。

第三个步骤是模型求解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根据建立的数学

模型,使用数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问题的答案。求解过程中,可

能涉及到数学分析、数值计算、优化算法等各种技巧和方法。求解的结果

不仅要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还要具有一定的可解释性和合理性。当然,

在求解过程中也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此时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数学

方法,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最后一个步骤是模型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建立的数学

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模型验证是指通过比较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

数据,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模型评估的指标可以有很多,如拟

信息技术下的数学建模思维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下的数学建模思维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下的数学建模思维培养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建模已经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技能。数学建模是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它需要数学思维、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下数学建模思维的培养。

一、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进行数学建模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思维被赋予了更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编写程序、使用软件来展示自己的数学思维。例如,编写计算圆周率的程序,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学逻辑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圆周率的理解。

二、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电子书等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如何针对问题寻找到关键信息仍是需要培养的能力。数学建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并且探究现实世界中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能力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和思考才能形成。

三、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数学建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需要掌握使用软件、编程语言等工具的能力来解决问题。例如,使用Matlab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和仿真分析。在求解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地使用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处理,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等过程。

四、实践与摸索

数学建模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需要一步步进行推进,随着问题复杂度的提升,解决问题的难度也会增加。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摸索,在不断出错和纠错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具备数学思维、探究问题的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提高,随着熟练度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评”一致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评”一致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立足“人教A 版”教科书必修第一册数学建模活动“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实例,从教学建议、学法指导与评价实例三个角度,阐述对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评”一致的实践与思考.摘要

关键词

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活动,教学建议

数学建模活动“教”“学”“评”一致的实践与思考

黄炳锋

(福州第三中学,福建福州350003)

随着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课标(2017年版)》”)的发布,数学核心素养被广为推介,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数学课程如何落实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引发热议.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而“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又是数学课程内容的四条主线之一,作为核心素养的“数学建模”与课程内容的“数学建模活动”有何区别,“数学建模素养”与“数学建模活动”有何联系,“数学建模活动”如何开展、评价,核心素养是可教、可学、可测评的,“数学建模活动”如何做到“教”“学”“评”一致等问题,引起关注与思考.本文拟以《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人教A 版)》必修一的数学建模活动“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为例,从教学建议、学法指导与评价实例三个角度加以阐述.

一、数学建模活动辨析(一)数学建模活动是数学课程新增内容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03实验版)》(下文简称“《课标(实验版)》”)相比,《课标(2017年版)》将“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一条主线,纳入课程内容,设置了教学课时,设计了评价方式,并要求将结果放入学生综合评价档案袋中,因此,“数学建模

高中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的实践路径

高中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的实践路径

高中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的实践路径

作者:刘洋刘春红

来源:《天津教育·中》2022年第01期

數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探究是围绕具体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高中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与实践”一脉相承,“综合与实践”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同样以具体的问题为载体,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和小组协作,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而高中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升了学生自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大学阶段的科学研究奠定实践基础。

高中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在学习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均存在困难。从学习设计角度看,两种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要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从实施过程角度看,既可以在实验室、阅览室、图书馆等功能教室进行学习活动,也可以在校园或校外进行考察、调研、实践等活动,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把控要求极高。从学习评价的角度看,两种活动的成果均为研究报告或论文,内容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对评价者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和科研水平要求。评价中既要有学习成果的具体评价,也要有学习的过程评价,要鼓励学生反思实践过程,提升科研实践能力。基于上述三点,教师需对教学环境、学习过程、评价方式进行整体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螺旋式上升。

在高职数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实践与思考

在高职数学中融入数学建模的实践与思考
第 2 卷 第 6期 3 21年 1 00 2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HU BEICo r s on nc n v r i o r a o r e p de e U i e s t y
VO. 3NO. 12 . 6
De . O1 c2 0
在高职数学 中融入数学建模 的实践 与思 考
创 新 意 识 和 创 新 能 力 ,也 最 大 限 度 地 把 数 学 实 际生 活 结 合 起 来。 如, 例 从刘徽的“ 圆术” 割 引出极限的概念 , 自由落体运 从“ 动” 引入 导 数 的概 念 , “ 从 曲边 梯 形 面 积 ” 积 分 的概 念 等 。 入
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 而有关数 学建模的文献 已不 2 从学生的实际专业背景入手 引入数学知识也是一种非 . 鲜见, 如文献【・】 文章 结合 实践探讨 了数 学建模融入高职数 常好 的方法 。例如 , 学习导数 的概念时 , 25。 在 对经济管理专业从 学必 要 性 及 方 式 、 法 。 方 分析边 际成本 、 际利润等专业 问题引入 , 边 对化工专业从分析 高职数 学融入数学建模 的必要性 化学反应速率等专业 问题引入。 值得注 意的是, 教师应当根据

二 、 职 数 学 融 入数 学建 模 的方 式 高 ( ) 高等数学教学 中渗入数 学建模 思想 一 在 1在 课 堂授 课 中可 从 数学 知 识 的 实 际背 景 入 手 引入 案 例 , . 提出 问题 , 决问题 。 解 这种数学建模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更

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的心得体会

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的心得体会

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的心得体会

数学建模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读数

学建模的优秀论文对于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数学是数学建模的基础,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很难理解和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和理论。在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论文中经常会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基础数学知识,因此我提前通过学习相关数学课程加强了自己的数学基础,这对于理解和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和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数学建模是一门实践

性强的学科,它要求我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优秀论文往往是基于实际问题的数据分析和建模,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假设和模型,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和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建立模型、求解问题的能力。通过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问题分析和建模,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此外,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优秀论文往往

包含丰富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而且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难度。在研读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的过程中,我经常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定理和证明。遇到这种情况,我不断反复阅读,结合相关参考资料,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方法,不断强化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这样的努力,我逐渐学会了解读优秀论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数学建模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数学建模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86

教育版《数学建模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时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建模过程,发展“模型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将经历实际问题初步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进而对数学和数学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对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小学生数学建模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能力。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进行小学数学建模教与学的方法。3.初步探索总结出符合小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数学建模与思维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推广。4.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构建学生建模意识与素质教学所需要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数学建模的问题都有假设条件及腰达到的目标,建模就是要将条件与目标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多向的,要完成它不仅需要顺向思维,也需要逆向思维,更需要多向思维的结合。教师要通过学生对同一个数学模型设计不同的生活背景,如给出方程编写应用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思维。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综合运用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教育科研的方法和文献查阅、调查、测量、观察等课题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

五、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2月)(1)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进行文献资料研究。(2)讨论选题,确定课题及研究的方法,主要从前人的理论经验制定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及实施步骤。(3)确立实施的总体方案和分析阶段实施步骤。(4)提交开题报告,由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2.实施阶段(2020年1月——2020年7月)(1)通过问卷调查,个别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认识和体会。(2)根据上阶段查阅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系统分析,构建研究方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数学建模教学。(3)通过听课,分析、讨论数学建模教学的不足和成功之处。选取其中几节课,形成个案分析。(4)加强案例收集,及时反思,并进行阶段性总结。3.总结阶段(2020年8月——2020年10月)(1)通过对比,整理筛选有效的反思方案,指导教师积极运用。(2)根据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启示、反思案例,撰写相关论文。(3)整理并汇总研究材料与阶段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4)聘请专家进行成果鉴定,结题。

数学模型“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教学实践

数学模型“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教学实践

数学模型“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教学实践

一、本文概述

本文旨在探讨数学模型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创新性思考与具体教学实践,旨在揭示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与教育目标进行剖析,明确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强化家国情怀的重要地位。接着,我们将聚焦数学模型这一特定学科领域,阐述其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强调数学模型构建过程中蕴含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能力等素质培养与思政教育所倡导的价值塑造、社会责任、创新精神的内在契合。

在教学实践层面,本文将详述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数学模型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各个环节。我们将分享一系列创新教学策略与案例,如选取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数学建模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关注社会热点、思考公共议题的兴趣通过历史回顾与学科前沿介绍,展现数学模型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在团队合作与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面对复杂问题时的道德判断与伦理抉择能力。

本文还将对实施“课程思政”融入数学模型教学后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初步评估与反思,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价值观认同的深化、社会责任感的增强等方面。我们期望通过深入剖析与实例展示,为数学及其他理工科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推动高等教育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重视建模中 工 具 的 使 用!高 中 阶 段 涉 及 的 建 模辅助工 具 主 要 有 计 算 机&计 算 器 两 种!为 适 应 现 代 社会!学生应掌握利用现代化建模工具的能力!
)#*建模过程中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主 体 地 位!使 学 生 参与整个 建 模 过 程!成 为 建 模 的 主 导 者&教 师 则 成 为 指导者!
形水槽中!已知() .),.,- $#!如何设计水槽宽 度与深度!确保横截面积最大$ 由此可知!水槽深度
与宽度在题目中为两个变量!根据图"所示!将() 设
为+!), 设为1!(),- 面积为D!通过函数进行表示! 则可确定三者之间关系为D$+1!其中+ 与1 仍为变 量!无法确定!但两个变量应对应两种关系!通过对以
一数学建模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新课标要求培养广大高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其 反馈的是当前国内教育发展需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 向!因 此!在 展 开 数 学 建 模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中 应 注 意 以 下事项%
)!*数学建模的 目 标 为 发 展 学 生 数 学 能 力!建 模 过程中对于学生运算&空间想象&形式转化&推理等能 力以及数学思想的锻炼均立足于全面发展学生能力 目标!
) * &!#" 区间内!完成模型建立后发现!将实际问题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的思考与实践

数学建模是一个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它体现了学和用的统一。同时,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用数学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案。数学建模的对象常常是一些实际生活、生产问题,把这些问题进行数学化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通过实际例子,来说明数学建模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一、数学建模的概念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对各种实际对象做出抽象或模仿而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叫做数学建模。将所考察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出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研究和解答,使原来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数学模型方法。

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要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资料,观察和研究实际对象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折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深厚扎实的数学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对实际问题的浓厚兴趣和广博的知识面。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数学建模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数学界和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它已成为现代科技工作者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二、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21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加强综合性、应用性内容,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逐步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目前数学教学状况令我们担忧,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应用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至于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处理学生周围的生活及生产实际问题更是无暇顾及,因而学生平时很少涉及实际建模问题的解决,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加强学生的建模教学已刻不容缓。

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团结协作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建模思想的意义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建模思想,开展建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建模思想符合学生认知过程发展规律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归纳、假设,将其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求解数学问题,得到所求的解;再回到实际问题中,看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否与实际经验或数据相吻合,这样经过直觉——试探——出错——思考——猜想——验证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建模思想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处理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与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及创新能力等等。

3.数学建模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亲自搜集数据、查找资料。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汇报、答辩或争辩。教师扮演的是教学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四、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的实践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结合实践谈一些做法及思考。

1.确定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内容。

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循序渐进”原则,确定了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内容。

(1)在学完有关数学知识后,针对所学知识安排应用专题,重点是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化归能力。

(2)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时代发展的特点,涉及现代生活的经济统计图表(识别、分析、绘制)、数据拟合(最小二乘法)、动态规划(货郎担问题,生产计划问题等)、网络规划(绘制、计算、优化)、矩阵对策、股票、彩票发行模型。风险决策、市场预测、存贮原理、供求模型、蛛网模型、法律与犯罪问题、就业与失业、广告与税款等等,则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作介绍。此外还可以介绍有关跨学科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人口生命等方面的问题,以适应时代要求。

2.常见数学模型类别

(1)建立函数模型

如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最优化问题——最佳投资、最小成本等。常常归结为函数的最值问题。通过建立相应的目标函数,确定变量的限制条件,运用函数知识和方法解决。

(2)建立方程或不等式模型

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着数量之间的相等或不等关系,如:投资决策、人口控制、资源保护、生产规划、交通运输、水土流失等问题中涉及的有关数量问题,常归结为方程或不等式求解。

(3)建立数列模型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经济问题,如增长率、利息(单利、复利)、分期付款等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生物工程中的细胞繁殖与分裂等问题;人口增长、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物理学上的衰变、裂变等问题.常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列模型求解。

(4)建立几何模型

现实世界中涉及一定图形属性的应用问题。如航行、建筑、测量、人造卫星运行轨道等,常需建立相应的几何模型,应用几何知识,转化为用方程或不等式,或三角知识求解。

3.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实施

首先,以简单建模为主要目标,把渗透数学建模意识作为主要任务,具体应立足课本,以应用题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享受

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掌握数学建模的信心,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一新的思想方法,所以选取的例子多数贴近教材内容,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理解。

其次,落实典型案例,让学生初步掌握建模的常用方法为教学目标。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学生所学知识逐渐增多,因此我们结合教材内容精心挑选典型案例,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建模过程,设法让学生初步掌握理论分析法、类比联想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模拟法和人工假设法等中学阶段适宜介绍的数学建模方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科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热情。

最后,主要以建模为核心,落实综合建模为教学目标,通过对课程标准所涉及的、与当前水平相适应的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问题进行详尽的分类,通过剖析典型例题,讲述数学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良好的迁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切实掌握常见应用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渗透”的原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共同设计数学建模例题,对数学建模问题的编拟,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导向性。选编的数学建模问题,在思想内容上富于时代信息,并注重真实性、科学性、趣味性,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隐蔽性。通过有适度隐蔽性的问题,才能更好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3)原始性。以来自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的信息,政府机关等的原始材料,作为我们数学建模问题的重要来源,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创新性。编制建模例题时,还须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此,我们较为注重一题多模或多题一模以及统计图表等例题的编拟,密切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数学创新和高技术密切结合,溶入当代科学发展的主流。

总结

数学建模教学关键要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但这要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如何合理地把握好这个“度”,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宿维军.数学建模活动对培养人才的作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9).

[2] 冯永明.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构想与实践,数学通讯,2000(7).

[3] 毛广伟,冉国成.浅谈数学建模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4] 刘长华.数学建模与中学数学教学结合两例.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9).

[5] 张贵卿.寓发散思维于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数学通讯,2004(11).

(责任编辑刘永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