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流程电气一次设计流程
STD数字化三维变电协同设计-博超
设计平台—土建
总图
(1)可计算土建场地、进站道路场地平整的土方工程量。
(2)进站路、护坡、挡墙、泄洪沟、排水沟的三维模型参数化生成,可进行相关信息的 统计及查看。 (3)围墙、电缆沟、站内道路、绿化等对象的三维模型参数化生成及属性查看,并可根 据要求生成统计表。能生成相应的二维施工图。 (4)可进行三维碰撞检查,检查规则可自由设定。
三、设计平台介绍—— 配电装置—防雷设计
防雷设计
采用折线法或滚球法计算,根据布置的避雷针位置、高度与信息,生成全站三维保 护范围图,并可生成二维保护范围图、保护范围表,计算书等设计成果。也可以动态调 整避雷针位置及针高,保护范围随动,还可以直观的看到三维保护效果。
三、设计平台介绍—— 配电装置—接地设计
5
电缆敷设
自动敷设 手动敷设 电缆标注
6
设计成果 DWG/EXCEL 电缆清册 电缆汇总表
三、设计平台介绍——电缆敷设—效果图
电缆敷设工具
生成电缆清册
平面布置
桥 架
Back
三、设计平台介绍——站用电设计
方便、灵活的让用户进行系统图绘制,提供了各种回路元件 的整定计算、短路校验、压降校验、用电负荷容量计算及变 压器容量选择等计算相关功能 。
六、合 作 伙 伴
结束
二、平台的结构与流程 — 平台架构图
子 电
S移
交
化
GI
交 移
计平 台
专业 设
or k W s vi Na
工程 管理
AutoCAD
DATABASE Database
120 60 90
扩
展
果 成 展 示
协同设计
二、平台结构与流程 —— 集成构架
变电一次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变电一次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引言变电一次设计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实现高压电网与低压用户之间的能量转换与分配。
本文将介绍变电一次设计的流程以及主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实施变电一次设计。
一、变电一次设计流程变电一次设计的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方案确定在变电一次设计之前,需要确定合适的方案。
这包括确定变电站的布置方式、主要设备的选择以及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
通过与电力系统运行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定一个满足系统需求和经济性要求的方案。
2. 拓扑设计变电一次设计的拓扑设计是指确定变电站各个主要设备的布置方式以及相互连接关系的设计。
这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高压侧的进线、出线以及低压侧的配电设备等。
3. 主要设备选型选型是变电一次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方案要求和拓扑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主要设备。
这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容器等。
选型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技术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
4. 参数计算与校核根据选定的设备型号和拓扑设计,进行电气参数的计算。
这包括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短路电流、阻抗等计算,以及断路器的短路容量、分合闸时间等参数计算。
计算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校核,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设备布置与布线设计设备布置与布线设计是指根据拓扑设计和选定的设备型号,将设备合理地布置在变电站内部,并设计相应的电缆和母线的布线。
这需要考虑到设备的相互间距、路径互通以及电缆的敷设方式等因素。
6. 系统仿真与分析在设计的后期,可以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这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评估设计的性能,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变电一次设计主要内容1. 变压器变压器是变电一次设计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主要用于将输电系统的高电压转换为适用于低压用户的电压。
在设计中,需要确定变压器的类型、容量、额定电压等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变压器。
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是变电一次设计中的关键设备,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的选区和隔离。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宜输送和分配的低压电能。
变电站的电气一次部分设计至关重要,它涉及到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1. 设计原则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原则:确保设计满足国家电力安全规定和标准,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可靠性原则:确保设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和停电的可能性。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成本完成设计。
2. 设计要点2.1 变电站布置设计变电站的布置设计是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基础。
应根据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合理布置,确保各设备之间的合理连接和布线。
•主变压器的布置:主变压器应布置在变电站的合适位置,确保其安全运行和维护。
•开关设备的布置:开关设备应根据系统的要求和保护策略进行布置,确保开关操作的方便和可靠性。
2.2 电力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电力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影响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性能和可靠性。
应根据变电站的负荷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
•变压器的选择:根据负荷需求和系统特点选择适当容量和类型的变压器,确保其工作在高效率和稳定性的状态。
•开关设备的选择:根据系统的要求和负荷特点选择适当的开关设备,确保其具备合适数字保护和自动化功能。
•其他设备的配置:根据系统要求配置相应的电抗器、电容器等设备,满足无功功率补偿和稳定电压的需求。
2.3 保护和自动化系统设计保护和自动化系统是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和故障处理的关键。
•保护系统设计: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和系统要求设计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过流、短路、过载等保护功能,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和故障排除。
•自动化系统设计:根据变电站的运行模式和自动化需求设计合适的自动化系统,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变电站三维施工方案
变电站三维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质、气象等条件。
同时,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进度计划、人员配备、物资采购等。
此外,还需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三维模型建立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根据变电站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建立变电站的三维模型。
模型应包括变电站的整体结构、设备布置、管线走向等信息。
通过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地了解变电站的空间布局和施工过程,为后续的施工流程规划提供依据。
三、施工流程规划根据三维模型和施工组织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规划。
施工流程应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任务划分、时间安排、人员配备等。
同时,要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关键节点和控制要点,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设备安装与调试根据施工流程规划,按照设备安装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定位、固定和接线等细节。
安装完成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且符合设计要求。
五、管线敷设与优化根据三维模型中的管线走向和设备布置情况,进行管线的敷设工作。
敷设过程中要注意管线的走向、弯曲半径、固定方式等细节。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线进行优化调整,提高管线的使用效率和美观度。
六、建筑施工与验收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变电站的建筑施工工作。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
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内容包括施工质量、设备安装情况、管线敷设情况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七、安全措施与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安全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安全使用等。
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人员疏散和救援方案等。
八、质量控制与检测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质量控制包括对施工材料、施工质量、设备安装等方面的控制。
检测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定期检查、设备性能的测试等。
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应用方案三维设计室
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应用方案三维设计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三维设计已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常态。
在电力行业中,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三维协同设计正是将三维设计技术与变电站设计相结合的一种应用方案。
本文将介绍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方案及其优势。
一、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的概念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是指利用三维设计技术和信息化平台,实现设计人员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协同设计的过程。
通过将各个设计单元的模型集成到一个统一的三维模型中,实现设计团队的共享、协同和沟通。
二、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流程1. 数据采集与整理:收集变电站的相关设计资料,包括平面布置图、电气接线图、设备参数等。
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统一的标准格式。
2. 模型构建与布置: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使用三维设计软件构建变电站的三维模型,并将各个设备进行布置,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绝缘子等。
3. 参数设置与仿真分析:在模型构建完成后,进行参数设置和仿真分析。
通过设置各个设备的参数,可以进行电气仿真、热仿真和结构仿真等分析,以评估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化设计方案。
4. 协同设计与讨论:通过三维协同设计平台,设计团队成员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协同设计。
设计人员可以对模型进行更改和修改,并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和讨论。
5. 文档生成与输出:完成设计后,可以通过三维协同设计平台生成各类设计文档和报告,包括设备参数表、布置图、设备清单等。
这些文档可以直接输出或用作进一步的工程设计。
三、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的优势1. 提高设计效率:通过三维协同设计,设计人员可以实现远程协同工作,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资源,提高设计效率。
同时,通过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设计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设备布置和参数设置,减少设计错误。
2. 降低设计成本:三维协同设计可以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和不必要的沟通,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降低设计成本。
3. 优化设计方案:通过三维协同设计平台进行参数设置和仿真分析,可以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可行性。
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流程电气一次设计流程
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流程电气一次设计流程一、引言现代电气一次设计流程在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流程,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错误率,确保变电站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中的电气一次设计流程,包括设计前准备、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设计验证等环节。
二、设计前准备在进行电气一次设计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变电站的整体布局和要求进行充分了解。
包括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主要设备的安装位置等。
其次,需要对电气设备的选型进行评估,确定合适的设备参数和规格。
最后,还需要进行场地勘察和数据采集,获取变电站的详细信息,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三、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电气一次设计的关键环节,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进行电气系统的负荷计算,确定变电站所需的总负荷和每台设备的负荷。
其次,需要确定主要设备的接线方式,包括电缆的布置和接线柜的配置等。
同时,还要考虑电气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需求,设计相应的保护方案和控制方案。
最后,还需要进行设备的选择和布局,确保电气系统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四、详细设计详细设计是对初步设计的细化和完善,需要进行更为具体和详尽的设计工作。
在电缆布置方面,需要进行电缆的选择、长度计算和通道的规划,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
在接线柜设计方面,需要确定接线柜所需的设备和元件,制定合理的接线方式和布局,并进行配线电路的设计。
此外,还需要进行电气系统的接地设计,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设计验证设计验证是对电气一次设计结果的检验和评估,通过各种手段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包括对电气系统的仿真计算和模型验证,确保设计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规范。
同时,还需要对设计结果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计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在设计验证过程中,可以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六、总结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中的电气一次设计流程是实现高效、稳定和可靠电气系统的重要环节。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分析
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分析一、设计背景35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承担着电力的输送、配电和变电功能。
电气一次部分是变电站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变电设备、电缆线路、母线及其附件等,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对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进行初步设计分析,是确保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二、设计目标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目标是实现对高压电能的安全输送和分配,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目标包括:满足系统的负荷需求,保证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稳定,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减少故障和停电时间,优化变电设备的配置和布局,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三、设计内容及分析1. 变电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根据35kV变电站的负荷需求和运行要求,选择合适的变电设备进行配置。
各种设备的选型应满足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温度等级要求,并考虑设备的可靠性、性价比和兼容性等因素。
2. 母线及其附件的设计母线系统是35kV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电能的传输和分配任务。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母线的电压等级、电流负载和短路容量,合理确定母线的截面积和长度,以及选用适当的绝缘材料、绝缘间隙和接地方式等。
3. 电缆线路的布置和选型电缆线路是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电能从变电站输送到用户终端。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电缆线路的电压等级、电流负载和敷设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缆型号和规格,并合理布置电缆线路,以减少电气损耗和电磁干扰。
4. 保护与自动化系统设计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保护与自动化系统是保障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保护装置的类型和参数设置,包括电流、电压、频率、差动、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装置,并设计合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的监测、控制和保护。
5. 附属设施和辅助系统设计35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附属设施和辅助系统包括配电变压器、电力电容器、电力滤波器、电源系统、配电柜及其附件等。
变电站电气二次专业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方案探讨
变电站电气二次专业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方案探讨摘要:开展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及建设工程数据中心是落实“数字电网”建设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对高质量建设智能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1-3]探讨了三维设计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文献[4-5]探讨了三维电缆敷设软件BRCM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当前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作为新时代变电站设计手段,在电网工程中的应用还处于试点阶段,各数字化设计软件功能相互独立,软件间无法接口和数据互通,造成工作重复、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和数字化移交的要求。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二次专业;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方案一、电气二次专业设计1、电气二次专业设计现状传统变电站设计基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手工输入为主,自动化程度低,图纸具有分散性、独立式等特点,无法与其它专业协同设计,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电气二次专业数字化设计为提高数字化设计水平,引进上海欣电电气数字化软件(ELEC)。
ELEC软件是针对传统CAD软件设计问题,基于变电站集成模式开发,从源头将二次信息数字化的平台。
通过ELEC软件,可根据原理图实现接线设计、自动校核、端子排及电缆清册生成等,提高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自动化、精细化程度,减少手工输入错误,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变电站二次系统采用数字化软件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根据项目建立工程,确定项目用户保存于数据库中,同时建立设备库、电缆型号库、芯线功能库、回路库等;利用设备库进行电气原理接线图设计,包括电流回路、电压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等;根据电气设备原理图和端子排自动生成电缆接线图,包括电缆编号、回路号、互联端子等;自动生成含设备编码、电缆编号、起点、终点等信息的电缆清册,并根据需要导出相应的格式。
ELEC软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ELEC电气数字化软件设计流程图二、变电站三维电缆敷设三维电缆敷设软件BRCM(Bentley Raceway and caBleManageMent)基于Bently公司的MicR0Stati0n平台开发,通过读取电缆清册的逻辑信息,结合平面设备布置及路径,自动进行电缆优化敷设,精确统计电缆长度[5]。
变电站电气次专业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V1
变电站电气次专业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V1电气次专业设计是变电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变电站的电力供应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为此,本文将对变电站电气次专业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设计流程。
一、设计流程1.确定设备参数:首先需要确定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容量、相数、极数等参数,这些参数将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绘制系统接线图:在确定设备参数之后,需要从变电站的总工程接线图入手,结合设备参数,绘制具体的系统接线图,以便能够清晰地看到各设备之间的联系。
3.确定系统电路:在绘制了系统接线图之后,需要进一步确定系统电路,包括电路的谐振分析、并联电容的选取以及基础负荷计算等。
4.选取电气设备:在设计电气次级系统时,需要选取各种电气设备并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如隔离开关、断路器、接地刀闸、电容器等。
5.编制设备清单:在选取了电气设备之后,需要编制设备清单,以利于项目资金预算和设备采购。
6.编制设计方案:在明确了各个参数之后,需要进一步编制设计方案,包括设备接线方案、接地方案等,以便整个电气次专业的设计能够顺利进行。
7.进行现场勘测:在确定设计方案后,需要进行现场勘测,以了解实际情况,如现场条件、非电气设施、周围环境、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
8.进行现场测量:现场勘测完成后,需要进行现场测量,如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的测量和记录,以便在后续的设计和安装中能够更加准确和可靠。
9.编制设计图纸:最后,需要编制电气次专业的设计图纸,包括电气接线图、设备接线图、现场勘测图纸等,以及设计报告、技术参数等文档。
二、主要内容在电气次专业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内容:1.设备选型:需要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电气设备,包括开关、断路器、接地刀闸、变压器等。
2.保护设计:变电站的电力供应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保护设计的好坏密不可分。
因此,在电气次专业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保护问题,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
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本文将探讨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关键要素与优化策略。
明确文章所属类型,接着从给定关键词出发,深入分析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核心概念,最后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以期提高变电所运行效率与稳定性。
确定文章类型本文属于说明文,旨在阐述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关键要素及优化策略,为相关领域人员提供参考。
梳理关键词本文将从变电所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备布局三个方面出发,重点围绕“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优化”等关键词展开讨论。
撰写文章结构本文将遵循“引言-正文-结论”的结构展开叙述。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重要性及优化目的;正文部分详细剖析关键词,如变电所组成、工作原理、设备布局等,阐述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优化策略;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强调优化设计对于提高变电所运行效率与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关键词分析(1)变电所组成:变电所主要由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设备组成。
通过对各设备的功能与运行特性进行分析,我们可优化其选型与配置,提高电气一次部分的整体性能。
(2)工作原理:阐述变电所的工作原理,着重讲解电气一次部分的能量转换过程。
在此基础上,分析各设备在能量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设备布局:针对变电所内部的设备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各设备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降低能量传输损耗。
具体优化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设备尺寸:根据变电所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尺寸的设备,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减小占用空间。
*设备选型: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性能优异、能耗低的电气设备,提高整个变电所的运行效率。
*通风散热:为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散热需求得到满足,应合理规划设备布局,确保通风畅通。
*检修维护:充分考虑设备检修与维护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例如设置合适的操作通道、合理安排检修窗口等。
注意语言表达在撰写本文过程中,我们将注重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避免使用生僻词汇。
同时,将注意逻辑关系的表达,使文章更通顺易懂。
变电一次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2.1 可研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2、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2.1 设计流程
第6页
编制可研报告及附图 向下游专业提资
方案中间评审 初拟主接线及总平
现场踏勘 接收系统资料
2.1 可研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2.2、设计主要内容 2.2.2 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的主要任务是选择若干个可以建站的具体站址, 同时搜集站址周围的环境条件(如:覆冰、污秽等)以及各种 可能对建站有影响(如:城建规划、基本农田情况、施工电源 等)的资料。
第13页
2.1 可研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根据《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的规定,500kV变电站的 电气主接线要求如下:
500kV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 220 kV最终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首期采用双母线接线或 双母线单分段接线,通常当出线和主变等连接元件总数在为1014回及以上时,可在一条母线上设分段(双母单分段),当出线和 主变等连接元件总数在15回及以上时,可在两条主变母线上设分 段(双母双分段); 35kV采用单母线单元接线。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常是按照南网《500kV及以上交直流输 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进行编制。
第3页
2.1 可研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2、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2.1 设计流程
第4页
编制可研报告及附图 向下游专业提资
方案中间评审 初拟主接线及总平
现场踏勘 接收系统资料
2.1 可研设000m的变电站,要进行电气安全净距的修正(云
南、贵州工程)
4) 变电站出线方向要与线路走廊规划一致,按出线方向分别选
用二列式、L形或π形布置。
第15页
2.1 可研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5) 500kV变电站推荐采用三列式布置。500kV配电装置采用 悬吊式管母中型分相、断路器三列式布置;220kV选用GIS或 AIS设备,AIS配电装置采用悬吊式或支持式管母中型布置;配 电装置场地个继电保护小室按不带电上人考虑。
变电站电气一次专业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2.1 可研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2.8 常用资料 1、《电网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
第27页
2.1 可研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限额设计控制指标的主要作用是: 1)作为电网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的依据; 2)作为设计部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 算进行对比分析和造价控制的参考; 3)作为主管机关核准项目时对申请核准报告的投资估算和投资 概算的控制尺度; 4)作为各电网公司编制宏观规划的参考资料; 5)作为项目法人控制工程投资的参考。
方案中间评审 初拟主接线及总平
现场踏勘 接收系统资料
2.1 可研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2.3 初拟主接线及总平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主接线的确定
对系统整体以及变电站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 切相关,并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 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
第11页
第13页
2.1 可研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总平面布置原则:
1) 场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一般采用AIS中型布置。场地紧张,
或在市区的可采用GIS屋外布置/GIS屋内布置/GIS地下布置。
(污秽严重地区也可采用GIS)
2) 地震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宜采用屋外“悬吊式管母线”布
置,但不宜采用支持式管母线。基本烈度为9度地区不宜建设
220kV~500kV变电所。
3) 海拔超过1000m的变电站,要进行电气安全净距的修正(云
南、贵州工程)
4) 变电站出线方向要与线路走廊规划一致,按出线方向分别选
用二列式、L形或π形布置。
第14页
2.1 可研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5) 500kV变电站推荐采用三列式布置。500kV配电装置采用 悬吊式管母中型分相、断路器三列式布置;220kV选用GIS或 AIS设备,AIS配电装置采用悬吊式或支持式管母中型布置;配 电装置场地个继电保护小室按不带电上人考虑。
变电站电气次专业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1)
变电站电气次专业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1)变电站电气次专业设计是电气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负责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型、布局、参数计算、电路设计等工作,是保障变电站运行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措施。
下面是变电站电气次专业设计流程及主要内容。
一、前期准备1.了解电气负荷情况,如负荷性质、负荷容量、负荷特性等;2.了解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包括一次、二次、三次等照明电源的位置、数量、容量等;3.了解变电站的拓扑结构,包括主送电线路、出线方式、母线结构等;4.明确设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包括电气设计标准、变电站安全规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
二、设计主要内容1.电气设备选型设计:包括变压器、断路器、接触器、电容器、电阻器、熔断器等设备的选型、参数计算、容量配比等;2.电力系统设计:包括一次、二次、三次电路设计,包括电源自动切换、电源备用等,同时还要进行容量计算、短路计算、过电压计算等;3.搭线设计:包括接线排、杆塔布置、导线位置、张力计算等;4.电缆设计:包括电缆安装方式、绝缘水平、焊接方式等;5.照明设计:包括荧光灯、LED灯的选型、布置及功率配比等;6.监控和保护设计:包括继电保护、自动化控制、监控系统的设计等。
三、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1.根据前期准备的信息编制电气设计方案;2.选型及参数计算,要根据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等选择最合适的设备;3.进行通电计算及短路计算,评估电气设计方案可行性,保证安全稳定;4.编制设备布置图和电气系统图,包括进线位置、出线位置、母线结构等;5.进行照明布置设计和监控保护设计;6.最后需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修改、完善,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技术要求和标准。
在进行变电站电气次专业设计时,需要注意负荷的性质、变电站拓扑结构、电气设备的参数特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也需要根据整体要求制定出完善的设计流程并进行数据计算、审核、修改等,为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建设起航,对常见问题予以预防。
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解决输配电的问题日益迫切。
变电站作为输电的重要环节,它的合理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主要做了变电站电气的一次系统设计。
此设计包括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变压器台数及容量选择、屋外配电装置的确定和防雷保护确定及地网设计等。
关键词:变电站设计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短路电流防雷保护目录一、电气主接线设计 (3)(一)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 (3)(二)主接线方案 (4)二、短路电流计算 (6)(一)计算短路电流的要求 (7)(二)计算短路电流的步骤 (7)三、电气设备选择 (11)(一)导线的选择 (11)(二)断路器的选择 (11)(三)隔离开关的选择 (11)(四)互感器的选择 (12)(五)避雷器的选择 (13)四、变压器台数及容量选择 (13)(一)变压器台数选择 (13)(二)变压器容量选择 (13)五、屋外配电装置确定 (14)(一)配电装置要求 (14)(二)配电装置确定 (15)六、防雷保护确定及地网设计 (16)(一)防雷保护的确定 (16)(二)地网设计16(三)防雷接地及照明设计 (16)总结 (19)参考文献 (20)一、电气主接线设计(一)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在电力系统的接线中,属于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主接线设计完以后,将会对变电所配电装置的布置和电气设备的选择等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
在主接线的设计中,我们通常会考虑变电站的发展规模、负荷以及主变压器台数的影响等因素。
当然,我们对主接线进行设计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等方面。
主接线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
包括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分段和双母线等;另外一种是没有汇流母线的接线方式。
1、单母线单母线在使用方面,接线比较简单,可以让人非常清晰明白的知道应该如何接线,不容易出错,同时单母线要求的设备比较少,减少了投资,操作也更加的方便,而且方便进行扩建。
变电土建三维设计解决方案
变电土建三维设计解决方案:近年来,变电站设计由传统的二维设计迈入三维设计阶段。
三维设计对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主要探讨了变电土建专业如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实现自身的三维设计。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三维设计;变电土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进展,对电网的建立速度及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网建立要求遵循“数字化电网”的建立理念,变电站等电力工程采纳三维技术进展工程设计已经成为不行避开的进展趋势[1]。
三维设计在协同设计、数据共享、碰撞检查、优化设计等方面具有无可比较的优势,能够显着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为工程后续的选购、设备安装和施工供应依据,也利于与运维系统无缝连接[2]。
1变电土建三维设计现状目前国内变电站设计已经全面进入三维设计阶段。
变电站的电气一次、暖通等工艺专业由于主要为布置设计,类似“搭积木”,所以通过三维设计的可视化等特点可有效避开自身设备的软碰撞,提高工艺专业的设计效率。
但是对于以计算设计为主的土建专业和以规律设计为主的电气二次专业而言,三维软件自身无法完成相应的计算和规律设计工作。
因此,目前电气一次、暖通等布置类专业在三维设计方面应用的成熟度相对较高,而土建、电气二次等专业的应用则相对滞后。
本文依据试点工程阅历,提出一种基于Bent-ley平台的变电土建三维设计流程及解决方案。
2变电土建三维设计流程及解决方案2.1变电土建三维设计流程变电土建三维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土建专业包括总图、建筑、构造、水工、暖通5个专业,主设人负责流程中各工序的协作及了解主要工作内容和完成状况,并进展专业间设计资料的提交及接收。
2)主设人接收到其他专业的提资后,经评审确定初步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公布给相关设计人进展协同设计。
3)设计人采纳专业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并完成分析计算。
4)设计人依据计算结果建立相对应的三维模型,完善三维设计,同时将设计详图汇总并自校,自校后提交给各级进展数字化校审,如有修改准时公布新的协同设计资料。
一种变电站的三维建模方法
一种变电站的三维建模方法一种高效、精准的变电站三维建模方法对于电力系统设计、规划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现代工程软件和技术的变电站三维建模方法,旨在提高建模效率、精度和可视化效果。
一、方法概述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通常由高压设备、变压器、开关设备、控制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等组成,为了实现对变电站的准确建模,我们提出以下步骤和方法:1. 收集设计资料:包括变电站平面图、剖面图、设备参数、设备尺寸等资料。
2. 确定建模软件:选择专业的三维建模软件,如AutoCAD、Revit、SolidWorks等。
3. 建立基本模型:根据设计资料,利用建模软件建立变电站的基本结构和设备布置。
4. 添加设备和配件:将变电站中的各种设备和配件按照实际布置情况逐个添加到基本模型中。
5. 进行精细化调整:对建模结果进行精细化调整,以保证建模的精准性和完整性。
6. 设备参数关联:在建模过程中,关联设备的参数信息,如型号、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
7. 建立连接关系:通过软件的功能,建立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开关与变压器、导线与绝缘子等。
8. 添加外部环境:将变电站周围的地形、建筑物等外部环境加入到建模中,以实现真实的三维可视化效果。
9. 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建模结果进行仿真分析,如电磁场分布、热力分布等。
10. 输出建模结果:生成三维可视化模型和相关报告,用于设计评审、规划分析和运行管理。
以上步骤构成了一种全面而系统的变电站三维建模方法,通过科学的步骤和流程,实现了对变电站的高效、精准建模。
二、方法优势采用上述建模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性:采用现代工程软件和技术,建模过程高效便捷,大大节省时间成本。
2. 精准性:建立的三维模型精度高,能够准确反映变电站的真实结构和设备布置。
3. 可视化效果好:生成的三维模型逼真、直观,有利于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对变电站的理解和分析。
4. 数据关联性强:建模软件支持设备参数关联和连接关系建立,使得建模结果更加丰富和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全站电缆敷设接口工具开发 讨论结果:A.协商博超软件。 B.PDMS12版新模块 Cable Design 。
……
5.变电站设备唯一编码系统(KKS) 讨论结果:专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开发。
6.定制变电相关出图风格 讨论结果:程序定制实现。
7.法兰盘、螺栓能否建成库。 讨论结果:做成节点库,已向相关资询节点库资料问题。
1.配电装置空间安全区域检验(申报专利) 2.三维空间带电弧垂线布置方法(申报专利) 3.三维模型碰撞检查及出表工具(申报专利) 4.变电参数化设备支架 5.参数化设备建模 6.变电站架构工具
……
晋州北220KV变电站主要成果
➢ 通过实际工程实践,借鉴电厂设计的经验,确定变电站三维设计的可 行性。
8.如何提高架构建模速度。
讨论结果:统计架构常用几种类型,利用PML编写程序实现。
9.材料报表问题。 讨论结果:待开发,现有一套发电工程材料统计程序,但与变电专业要求差异 很大,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程序开发。
……
5.总 结
➢ 结合晋州北220kV工程设计,针对整个变电工程设计阶段,我认为变 电站三维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以典型设计为前提,统筹规划建模 时间和顺序;各专业协同设计,单一平台多专业资料共享,避免配合 遗漏,整体设计优化,数字化成果移交,累积工程数据。
PDMS三维设计软件
远程登录设置数据库
Vnet后台控制进行文件夹建立以及关联 关系的设置
IE浏览器
查询模型文件和资 料设置vnet选项
客户端
对类和对象进行编辑和 修改
Microsoft OfficeFront Page 2003
3.晋州北220KV变电站出图对比
➢ 三维出图模块 ➢ 电气专业出图 ➢ 土建专业出图
结构
电气
水暖
存
在
其他
问 题
协同配合
专业工具校验
不符合设计要求
二维图纸 材料报表 三维漫游
完成要求的文档
电 气 一 次 设 计 流 程
参数化设备
悬线布置
悬线位置计算采取两种方法
• A.根据目前电气专业设计方式,由专业DOS程序计算 出的悬线弧垂点位置和已有挂点位置,确定悬线形态。
• B.引入悬线计算程序,计算出各处悬点位置,实现精 确悬线定位,此方式较A方式科学、精确、简便。但 目前变电无此类程序,我们选用的是线路专业悬线程 序,变电不适用。
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应用方案
三维设计室 2009.11
主要内容
1. 三维协同设计优势 2. 变电站三维设计流程介绍 3. 晋州北220KV变电站出图对比 4. 测试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果 5. 总 结
1.三维协同设计优势
➢ 实现协同设计,解决设计难点问题。 ➢ 实现三维设计,二维出图。 ➢ 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水工、暖通管道 检查碰撞,反馈给相关专业人员
更新模型 模型出图 资料移交VNET
电气资料 电气、水工资料
电气资料 电气、水工、暖通资料 土建、电气、厂家资料
PLOT CAD处理
出版蓝图警卫室来自主变基础全站俯视图
数
字 化
工程资料和厂家资 料等
移
交
设
分 类
计
发 布
流
程 VNet
服务器
导 出 模 型 文 件
2.变电站三维设计流程介绍
➢ 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流程 ➢ 电气一次设计流程 ➢ 土建、水暖专业设计流程 ➢ 数字化移交流程
建立项目标准 明确协同方案
变
电
确定坐标系和坐标原点
站
三
维
建筑
结构
电气
水暖
其他
协 同
专业自检 专业自检 专业自检 专业自检 专业自检 模型库
设
计
流 程
符 合
要 建筑
求
协同配合/设计优化
阶段成果汇报
➢ 变电站“A3”典型设计全站建模。 ➢ 三维室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 ➢ 完成“晋州北220KV变电站”测试工程的三维建模及相关测试图纸出
图,提交专业审查。 ➢ 完成“晋州北220kV三维变电站测试报告” ➢ 通过三维室内部审查 “变电站三维设计应用方案” 并报送院领导及
专业室设计人员审查。 ➢ 完成开发的变电站专用工具集:
➢ 通过测试工程,探索出一条建立三维虚拟变电站的实施方法,建模方 式,出图风格等信息。为将来数字化变电站提供三维信息基础,推进 变电站设计标准化建设。
➢ 论证了三维设计二维出图可行性;三维成品漫游产品让设计者、业主 对其未来的变电站的总体规划、设备布置、主控楼各个房间的功能及 所区绿化等情况一目了然。
➢ 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设计方式简单,避免建模型的烦琐。设计方式直 观,安全距离可见。悬线布置简便,满足出图要求。全站电缆敷设, 材料统计方便,避免设计缺失,定制变电出图规则,图纸自动生成。
碰撞空间
测试工程中安全距离
变压器模型
电容器组
氧化锌避雷器
断路器
准
备
土
工
建
作
、
水
暖
专
业
设
专 业
计
协 同
流
三
程
维 变
电
站
布
置
设
计
数 字 移 交
工程资料(可研、初设) 接收任务
设计资料分类 与各专业协同方案
工程轴网建立 站区墙围墙、大门、道路
地下设施布置 设备支架、架构及其基础建模 建筑物、井、池结构及建筑部分
三维出图模块
• 图纸存放结构
电气专业出图
D0601 220kV屋外配电装置 (PDMS抽取效果)
专业绘制效果
局部对比效果
D0901 电容器安装
土建专业出图
土建出图(PDMS)
专业绘图
结构平面对比图
结构立面对比图
4.测试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果
➢ 阶段成果汇报 ➢ 晋州北220KV变电站主要成果 ➢ 自主开发解决方案
➢ 数据移交为工程扩建储备数字信息,全生命周期打下基础。 ……
自主开发解决方案
1.三维悬线布置 讨论结果:A.最低弧垂方式实现。 B.通过现有线路悬线计算结果实现。 C.通过其他方式(课题研究、借鉴其他方式)解决。
2.变电站设备模型库的组织和建立 讨论结果:A.通过工程增多累积成果。 B.参数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