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完善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农业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农业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农业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供求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农业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对策。

一、农业供给方面农业供给方面主要包括土地和劳动力两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农业土地逐渐减少,这对农业供给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减少也成为农业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业需求方面农业需求方面主要包括人口需求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

人口需求是农业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进一步推动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

三、供求矛盾存在的问题农业供求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两个方面。

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农地资源减少和农业劳动力减少,这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需求不足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的不足和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提高,由于供给不足,导致市场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四、提高农业供给的对策为了提高农业供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加强对农业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对农业用地的保护力度,减少非农业用地的占用。

此外,也可以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流转,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供给。

五、促进农业需求的对策为了促进农业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和扶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建设和拓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农业供给与需求的衔接为了加强农业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联系,建立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和浪费。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2010年4月第2期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Jo u rnal of Party C olleg e of Sichuan P ro vi n ce C o mm ittee of CCPA pr 2010No 2[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李禄俊(65),男,四川宜宾人,哲学硕士,四川省委党校科社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科学社会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及其改进策略李禄俊(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科社部四川成都610071)[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摘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提出了改进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D 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955(2010)02-0033-03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的长期稳定。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分离所形成的独特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了城市与农村居民拥有不同的身份、教育体系、就业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这不仅难以确保基本的社会公平,而且会造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失衡,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严重不足,而且分配不够均衡,服务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生活需求。

在新形势下,必须着眼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找出改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策略,以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1、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总体状况是供给严重不足,公共产品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农民的的实际需要。

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有相当多的乡镇未通自来水、未通电话、未通公路,许多偏僻山村的电视接收信号十分微弱。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
经济 、 文 化都 产生 积极 的影 响 , 其 重要 性越 来 越受 到 关 注 。政 府加 大对 农 村 的财 政 投 入 , 推 动 了农 村公 共文 化产 品硬 件设 施 和文 化 产 品的 快 速 发展 , 农 村
结 构失衡 是 指农 村公 共文 化产 品供 给 内容 与农 民实际 需求 之 间存 在 差 异 。农 村 人 口众 多 , 农 村对
给模 式 , 而 这必 然导 致 农 民的 实 际需 求 和 政 府 的供
些 问题 制约 着 其 自身 的有 效 提 供 , 具 体 体 现 在 以
( 一) 农村 公 共文 化产 品供 给总 量不 足 农村 公共 文化 产 品供 给总量 不 足主要 表 现在农
下几 方 面 :
给存 在 一定 的差 异 , 产 生结 构失 衡现 象 。
民实 际需 要 的公共 文化 产 品数量 有 限 、 资源有 限 , 每
( 三) 农 村公 共文 化产 品供 给 区域失衡
收稿 日期 : 2 0 1 4 —1 1 —2 4
作 者 简介 : 郑
鑫( 1 9 9 0 一) , 女, 山 东 淄博 人 , 硕 士研 究 生 , 研究方 向: 行政管理 。
关 键 词 :农 村 ; 公 共 文化产 品 ; 供给 ; 需 求
中 图分类 号 :D 4 2 2 . 6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1 1 8 1 ( 2 0 1 5 ) O 2 —0 0 3 7 —0 4
个农 民可 以真正 享用 的公共 文化 产 品数量 稀少 。近 年来 , 中央用 于 文化业 的财 政投 入越 来越 多 , 但 同时 也存 在用 于文 化 业 的财 政 投 入 的增 速越 来 越 慢 , 其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分析与优化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分析与优化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分析与优化一、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农村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而农产品供给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优化对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格外重要。

二、农产品供给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供给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许多农产品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农民利润较低。

其次,农产品质量不过关,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

再次,农产品供给渠道不畅,农民难以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市场,造成资源浪费。

三、农产品供给优化的路径选择为了优化农产品供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优化。

首先,要加强农产品供给结构调整,鼓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避免过剩和低效益产业。

其次,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加工技术水平。

再次,要优化农产品供给渠道,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建设农村物流配送网络,使农产品能够更好地进入市场。

四、科技创新助力农产品供给优化科技创新在农产品供给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产品生产成本。

例如,利用遗传改良技术改良农作物,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农业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帮助农民精确种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五、合理利用农田资源优化农产品供给合理利用农田资源,对于优化农产品供给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要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田面积,扩大农产品供给规模。

另一方面,要注重农田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化肥农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鼓励农民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浅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对策[论文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断增加,但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和农民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势必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文章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处于严重的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状态,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因素。

因此,通过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对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及特征公共产品是用来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农村公共产品是用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的总称。

比如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环境保护都属于农村公共产品。

相对于城市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除了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之外,还具有需求量大和供给困难的特征:1.从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量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且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农村地域广阔、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再加上有些公共产品是城市所没有的,如动物疫病防治、水利灌溉等等。

这就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公共产品,特别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建设,具有很大的需求量。

2.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难看。

某些在城市中可以由私人提供的产品,如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等等,在农村则需要政府以公共产品的形式来提供。

而政府作为主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在有限财力约束的条件下,很难有效地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比较落后,还是弱质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分析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分析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分析【摘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存在着种种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现状,包括服务内容单一、供给不均衡等问题。

然后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投入不足、服务质量低下等。

接着提出了改善的措施,如增加政府投入、完善服务机制等。

同时还探讨了创新的方向,包括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等。

最后分析了问题的影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社会公益机构参与等。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为农村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现状、存在的问题、改善措施、创新方向、影响、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分析引言:农村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社会组织向农村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着服务不均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了更好地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当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创新方向,以期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服务内容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范围不全面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解决途径,对于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思考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思考

缺的重要作用 。 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对农 民收 入 的增加有 着长期 有效 的作 用 , 是对农 村生产 、 投资环 境的改善 , 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 增加农 民的收入 , 对 农民的消费水平 和消费结构也产生 间接 的影响 。 良好 而 的非生产性公共 物 品的供 给又促进 了农 民精神 生活 的 提升 , 改善生活环境 , 提高社会福利 , 对维护农村社会 的 稳定也大有裨益 。
式; 政府控制所有权 , 而私人部 门生产经营公共物品 , 形 成国有私 营生产模式 ; 私人所有 , 并生产经营公共物品 , 政府进行必要 的规制 ,形成政府管制下的私有化模式 。 在政府集 中控制 的“ 国家化” 模式 中, 国家在农村公共物 品的治理 当中全权负责 , 以强制权力 为基础 , 突出强调 了公共 物品的公共性 , 排除 了私有化模式可能带来 的农 村公共 物品产权私有后导致社会 不公正的危险 。 在市场 经济中对农村纯公共物 品来说 , 也是必须 的。对于某些 农村准公共物 品供给来说 , 在市场 经济 中 , 市场的介入
延。依据萨缪 尔森 (9 4 对公共物 品内涵 的界定 , 15 ) 可知 具有排他性 或竞争性 或二者 同时具 备是公共 物品的主 要特点 , 只具 备其一 的是 准公共物 品 , 二者兼 有是纯公 共物品。这样就不难得 出, 农村公共物 品就是主要为农 村发展服务的 、 以全体农 民为供给对象 的公共产 品与公 共服务 , 外延 上应包括农村 的道路建设 、 田水利建设 、 农 农村教育医疗产 品的提供 、 田科技知识 的提供 以及社 种 会保障等。农村公共物 品的这一本质 内涵 的界定 , 以 可 得 出其具有如下特性 :一是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 。 非竞争性意味着边 际生产成本 为零 , 也意 味着边 际拥挤 成本为零 。 公共物品的非排 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 获得 公共物 品的消费权 力机制 出现失灵 。 这样如果是非竞争 性和非排他性兼备的纯农村 公共 物品 , 具有 消费的不可 分性 , 无法形成市场 价格 , 因而很难像 私人物品那样通 过市场 来供给 , 由国家和政府 来投资 、 应 生产 、 提供 , 形 成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外部性 。 这缘于公共 物 品的非排他性 、 非竞争性特 征 : 由于无 法排除未付 费 者的免费使用 , 公共物品正的外部性容易造成“ 搭便车” 行为; 而负 的外部性 则易造 成公共物 品供给的 “ 理性 不 经济 ” 现象 。 三是投入 的密集性 。 在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中 , 农 田水利设 施等基础设 施建设 , 像 需要大量 的资金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思考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思考

信息化服务不足:农村地区的 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
信息传播和服务渠道。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点
资金使用不透明:有些地方存在挪用 、侵占、贪污公共资金的现象,导致 实际用于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减少。
政府投入不足:相对于城市,政府对 农村地区的投入较少,导致农村公共 产品供给不足。
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地域性、外部性、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点。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01
02
03
04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 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道路、 桥梁、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 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公共服务缺失:如教育、医疗 、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在很
多农村地区较为缺乏。
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鼓励更多的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 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竞争性和创新性。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和 技术骨干,为市场化和社会化提供人才保障。
强化监督和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市场化和社会化的 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改进空间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市场化和社会化在农村公共 产品供给中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
市场化与社会化的改进建议
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建设力度,为 市场化和社会化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完善市场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
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财政支 持力度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农村公共 产品的需求。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张颖举,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助教。

〔收稿日期〕8—3—8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张颖举(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内容提要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三大问题,其原因在于城乡二元供给机制和各级政府财权事权不统一、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单一等。

因此,应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厘清各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职责,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鼓励与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和私人参与,形成多元化供给格局;实行大村庄制,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城乡统筹 多元化供给 大村庄制【中图分类号】F01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23(2008)02-0018-04一、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三大问题11供给总量不足。

建国以后,我国实行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实行农业反哺工业的政策。

导致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出现了迥然不同的城乡二元供给机制。

城市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公共财政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筹资渠道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公共财政供给,二是制度外筹集,所谓制度外筹集是指农村各级组织向农民摊派的货币性或非货币性成本。

受制于国家城乡有别的二元供给政策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在过去50多年里,虽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农业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在下降。

21供给结构失衡。

一是重形象轻实用。

长期的工业优先政策使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先天不足,后期老化失修,比如大型灌溉设施缺乏、农村电网老旧等;但这些基础性强、对生产促进大的项目大多投资规模大,见效期长,分布零散,不易产生直接效益和直观形象,因此在建设安排上往往靠后。

相反,一些见效快、标志性强的项目和设施往往被优先供给或过剩供给,比如规划新居、达标设施、景观工程、道路桥梁等往往被优先建设甚至建设过剩,挤占有限的涉农财政资金。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分析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分析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问题分析【摘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关系到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理论基础、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改善对策和优化措施。

通过分析发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着需求不足、服务不均等、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资源分配不公平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政府投入、优化服务机构设置、提高农民参与度等对策措施。

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深入研究,完善相应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持续优化,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保障。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理论基础、问题、影响因素、对策、优化措施、解决方案、展望、总结、评价。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指在农村地区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拉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由于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导致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中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提高和发展。

对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不仅有助于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更有助于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和政策建议,从而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持续改善和优化。

本文旨在系统分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对策和措施,为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这些问题的因素,提出改善和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相对城市地区明显不足。

在农村地区,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娱乐等公共产品供给水平较低,很多地方甚至无法满足基本需求。

2.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的财政收入相对城市较低,政府的财政投入也很难满足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

由于农村地区利益相关方众多,政府投入资源所面临的困难也更多。

3. 供给结构不合理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以基础设施为主,对于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类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由于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对于农村居民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人口外流,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2.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而一些地区则有着较好的设施条件。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出现一些地区的资源空心化现象。

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城市有差距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明显不及城市地区,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待遇欠佳,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也比较严重。

三、对策措施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首先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

可以通过优化财政体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需求。

2. 完善供给结构在加大财政投入的也要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加大对于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投入。

要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3. 引入市场机制在政府财政投入的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城市相比,与农村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财政投入不足和供给模式单一。

今后,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逐步创建一个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分析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城市相比,与农村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当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仍面临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不均等和公共福利短缺等问题。

从基础设施来看,随着“村村通”硬化路惠农工程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切实有效地得到了解决。

不过通向村民户间的道路大多还是泥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修路成本太大,很难在短期内修通公路。

从教育方面来看,目前国家已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并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孩子提供免费的书本、住宿的生活保障补助,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

尽管如此,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中小学校舍的建设和学校的教学设备购置有待完善。

从社会保障来看,农村医疗保险不断普及、农村养老保险不断推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不过由于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现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实质上依然是一种以家庭保障为主的模式,保障模式功能较为脆弱,农村家庭因病因失业陷于贫困境地的可能性很大。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公共产品供给仍有待大幅提高。

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主要是以制度外财政为主的公共资源筹集制度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首先,政府或相关部门为农民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并不是农民满意或期望得到的需求,体现更多的是政府官员的政绩和形象。

农村可持续发展急需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保障及农村的环境保护却严重短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大为削弱。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与改进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与改进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与改进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农村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的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基本服务。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

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

农村人口虽然占据了大部分人口份额,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营远远滞后于城市。

其次,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资源投入有限,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质量无法达到城市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医疗资源匮乏,交通运输困难,限制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

再次,农村公共服务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要依赖地方政府和一些社会力量,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持。

这导致了农村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的匮乏,不利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改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途径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进行改进。

首先,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建设新的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

其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优化和改善力度,提升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例如,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建设更多的农村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再次,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政府应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和奖励机制,吸引专业人才到农村地区从事公共服务工作。

同时,加强农村专业人才的培训和进修,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此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推动信息化建设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结合,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

三、总结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不容忽视,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一问题的改进空间和可能性。

通过加大投入、提高质量、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信息化建设等途径,我们有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状况,实现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和发展机会。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工作的现状与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工作愈发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不仅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农民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本文将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出发,逐一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第一个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长期受城市优先发展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

例如,缺乏良好的道路交通系统导致了交通不便,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缺乏完善的供水供电系统限制了农民生活的便利性。

二、教育与医疗设施短缺农村地区教育与医疗设施的短缺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条件落后,学生和病患往往需要走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校门和医院。

这不仅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三、文化体育设施缺失文化体育设施在农村地区同样缺失。

农村地区的图书馆、剧院、体育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相对较少,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此外,在高速发展的城市背景下,农村缺乏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限制了农民群众锻炼身体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四、环境保护设施不健全在农村地区,环境保护设施也存在问题。

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影响了农村的整洁和卫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因此,农村地区急需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保护设施。

五、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是导致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较弱,政府的财政支出相对有限,直接导致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

当资金不足以支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时,问题就会难以解决。

六、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就算部分农村公共设施得到了建设,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其使用寿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导致农村公共设施出现频繁的故障和损坏,影响了设施的正常使用,并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情况分析与对策研究农产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其市场需求与供给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形势总览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状况直接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然而,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未彻底推进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失等原因,农产品供给面临一定的困难。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成为当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突出特点。

消费者对于品质、安全和营养价值更高的农产品有着更高的需求。

2.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带来了新的机遇。

城市居民对新鲜、有机、绿色的农产品的需求量快速增长。

3. 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兴起,农产品成为旅游者的必需品。

旅游需求的增加对农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三、市场供给分析1. 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逐年增加。

高效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产品供给更加稳定。

2.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国家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的发展为农产品的供给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逐渐增加。

3. 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对农产品供给造成一定的制约。

土地流转困难、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等问题导致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四、问题分析1. 地区供需失衡农产品的供需失衡是当前农产品市场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供给过剩,导致物价下跌,农民收入减少;而另一些地区供给不足,导致物价上涨,消费者难以承受。

2. 产品品质安全问题农产品品质安全问题在市场需求中占据重要地位。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违规添加禁用药物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信心。

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

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

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内容提要〕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外筹资机制和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这种体制暴露出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地区间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因此,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改革方案,重构统一、规范和公平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具体包括建立充分体现农民需求的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建立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转移支付制度;鼓励企业和私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结构及加强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监督,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等。

近年来,“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几乎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负担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学者都做了不少探索和努力,但是效果却总是不尽人意。

如2001年在安徽启动的农村税费改革,尽管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造成了县、乡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的剧减,并导致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下降①。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努力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即对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进行改革和重构。

一、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在继承人民公社时期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下,无论是生产队、生产大队还是公社本身,都具有政权实体和经济组织的双重身份。

在该制度下,农村的基本生产资料都归集体所有,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由集体统一组织和安排,农民仅仅是集体组织内的劳动者。

由于制度内通过税收手段筹集到的公共财源非常有限,并且只限于公社本级,因而,造成了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①的不足。

人民公社及生产队正常运转所需的公共产品不得不主要依靠制度外筹资供给。

农村经济的农产品供需平衡

农村经济的农产品供需平衡

农村经济的农产品供需平衡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产品供需平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从农产品供需的现状、供需平衡面临的挑战、供需平衡的重要性以及解决供需不平衡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农产品供需的现状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总体充足,但供需结构存在不平衡。

一方面,一些农产品产量过剩,市场饱和,导致了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一些农产品供给不足,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上涨,消费者满足感不高。

此外,农产品质量和运输等环节的不足也限制了供需平衡的实现。

第二部分:供需平衡面临的挑战供需平衡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农产品品种丰富,不同品种的供需状况各异,很难做到全面平衡。

其次,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较大,农民难以预测市场需求,导致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情况。

此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天灾人祸、自然灾害等因素也会影响供需平衡。

第三部分:供需平衡的重要性供需平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供需平衡可以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满足市场需求,维护市场的稳定性。

其次,供需平衡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最后,供需平衡可以促进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收入。

第四部分:解决供需不平衡的对策为了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对策。

首先,要加强市场调控,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流通效率。

其次,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部分: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农业合作社是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农业合作社,可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能,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农业合作社还可以提供农业技术和管理支持,增强农民的发展能力。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经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分析靳明明1 李阳2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而“三农”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

其中农村公共物品是否有效供给不仅影响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建设。

本文主要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阐述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欠缺的原因以及问题,进而探求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供给短缺公共选择理论农村公共物品一、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一)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特征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最早提出了“公共物品”这个概念,他指出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这种物品即为公共物品。

在公共物品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把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定义为:在农村区域范围内,一般由政府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农民、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和服务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主要有三大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我国的农村公共物品除了具有公共物品固有的三个特征外,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自身特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还有以下特征:第一,辖区的外溢效应;第二,城乡供给水平差异化;第三,需求层次不同;第四,政府管制束缚。

(二)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所谓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理性人为假设,并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工具来分析政治行为主体在政治市场的活动。

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这么认为,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论题是研究政府失败以及对政府失败的矫正措施。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同市场主体一样追求个人利益,所以他们的行为活动也会影响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利益集团常常通过不正当的活动垄断某一行业,这对我国相关部门实施公共定价起到了启示作用,从而削弱了利益集团对公共物品的控制力。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要求政府考虑到公众的需求,使得中央、地方政府高效供给农村公共物品弥补市场失灵,拉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完善策略[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存状况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供给主体缺位、供给财力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监督不力等诸多问题。

本文分析我国农村现阶段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并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融资体制、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的对策建议。

今后,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逐步创建一个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策略决策机制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但是,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一些方面己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

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增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内涵公共产品,亦称公共物品或公共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一种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1]。

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本农村社区居民共同享有的“社会产品”。

它既包含农村广播影视、通讯、交通、电力供应、水利条件等基础性的“硬产品”,也包括农村治安、农村政策、信息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等所谓的“软产品”。

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长期以来,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债较多,供给严重不足。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依靠农民自己,这种极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直接后果是农村的“边缘化”,使我国“三农”问题更加尖锐,也带来诸多全局性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以下三个特征:2.1 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模糊,公共品供给主体缺位从公共产品供给的成分分担制度来看,农村税制改革以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实行财政包干,除大型水利建设、农村电网以外,国家把地方建设的任务交给地方政府,不再像农村改革前通过拨款加以支持。

但是“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全国性的公共品,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应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地方只负责地方性的公共物品的提供”[2]。

这样,再加上其他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就造成中央地方间的事权实际上存在着众多模糊交叉。

于是乎,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教育、国防和医疗卫生等到公共产品职责不清,缺乏具体划分,其结果必然是相互推诿,并最终造成纯公共产品由政府财政负担,准公共产品或不能有效供给,或由农民自己承担的格局。

所以,“本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由政府与农民共同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却完全由农民承担;本来由上级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权威转移事权由下级政府提供,最终还是落到乡政府和农民头上”[3]。

公共品供给的主体缺位的后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服务严重匮乏。

2.2 农村税费改革和转移支付明显不足,公共品供给财力不足目前我国中央、省和地方等政府体系内财权和事权的现状是,资金层层向上集中,事权层层下移,大部分的农村事务和公共品提供都集中在县乡两级;在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跟不上的情况下,县乡两级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称。

2006年1月1日,我国各省市全部取消了农业税。

可以说,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维护了农民的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但与此同时,乡镇财政收入困难随之产生。

农业税收是农村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取消之后,农村财政收入必将大幅缩水。

虽然中央、省级和市级财政会对农村进行转移支付以维持农村公共服务,但是这些部门的承受能力毕竟有限。

而且公共服务的完善也需要持续的大量的财政支持,各级政府共同分摊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

2.3 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农村公共品提供结构失衡我国传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

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当地政府在有限的财力约束下,更愿意投向“硬”的公共产品,比如,如农村道路、自来水、电网、农田水利设施等。

而对于“软”的公共产品,比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技推广、职业培训、信息服务和相应的制度、政策安排,往往不愿提供。

在政治目标最大化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够增加政府社会福利的一些公共产品供给上,政府往往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特别是对于一些能为政府增加福利的准公共产品,即便是在农民没有需求,或是这些公共产品超出了农民实际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当地政府也在积极提供,即使没有财力也要通过对农民的强迫性摊派。

这样不仅形成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对过剩,造成结构失衡,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2.4 监督机制不健全,贪污挪用公共物品的供给资金现象屡见不鲜当前我国在公共财政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缺陷,监督机制不健全,特别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在“收入上移、支出下移”的不合理制度下,一方面地方政府拥有有限的资金,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导致屡见不鲜的农村公共产品专项资金被贪污、占用、挪用等现象,这样,实际投入到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就少之又少,最后就摊派到农民身上,就把本该政府尽的义务转移到农民头上。

3. 完善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策略3.1 明确各级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和范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出现相关政府缺位的现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在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上还存在很大漏洞。

要加以完善,就要:首先,明确不是从村社区自治组织而是各层政府充当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主体。

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义务,而不应转移到农民身上,增加他们的负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国家应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不同性质,建立起中央、省、县乡、农民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县乡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着重解决好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在目前,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乡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应通过省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来解决,即主要有省政府“出钱”,县政府“办事”的方式来解决,特别是要强调的是乡村道路建设应当由过去以农民主体改变为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纳入地区交通建设的整体规划。

3.2 在加强政府供给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渠道,推进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3.2.1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坚持政府公共预算直接提供为主。

“我们提倡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机制,并不意味着否定政府供给,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某些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供给”[4]。

上级财政需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尽量保证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尽可能多地落实到乡镇。

同时,要改变财力过多集中于县级以上政府的现状,使乡镇财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级财政,从而为乡镇政府向农村供给公共产品提供资金保障。

3.2.2 扩展政府以外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多元化筹资功能。

农村税费改革后,资金问题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一个突出问题。

“通过以土地资源为主的公共自然资源向市场经济需要的公共资本转化等方式,大量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或者采取私人部门投资,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适当的财政补贴等方式,以多种筹资渠道和提供形式缓解资金的不足,这是解决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有效途径”[5]。

所以,在市场供给、社会供给方面加大引进力度,可以利用市场融资的有偿性激励了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等组织去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

3.3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转型阶段,建议将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与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结合起来,在制度上保证依据农民、农村的内部需求来决定公共产品投资范围及方向。

在现阶段,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必要的,因为存在诸如现阶段我国农村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基层民主制度,农民对公共产品存在非理性需求等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有助于缓解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所带来的公共产品供需结构的失衡。

“社会的变迁、治理模式的变革及其带来的其他规范性价值的转变,意味着公共管理者以及政府组织内外的领导者都必须面对一个不断强化的、必须履行的责任,那就是,在所有类型的公共决策过程中,必须让公民参与进来”[6]。

农村公共产品在决策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农民公共决策的参与程度,逐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由农村内部农民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决策,而不是根据政府部门的意愿和外部行政命令确定的。

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来自于民意,服务于农村,得益于农民。

3.4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监督机制在现阶段,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采取开放透明的操作模式,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监督机制,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机制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体制方面。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基层党、政、人大代表大会及其他组织的监督权责、监督渠道、反馈机制和处理程序,使得多元主体的监督具有操作性。

二是其他人群方面,比如“赋予媒体相关的监督职责”[7]。

三是农民方面。

提高农民的参政和监督意识,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强化农民的“集体行动”能力,从而改变他们在与政府博弈过程中的弱势地位,有效遏制政府行为的随意性,确保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合理使用。

结论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我国转型期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今后,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融资体制、监督机制,逐步创建一个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陈新轩.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探究[J].乡镇经济,2009.[3]张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赵成根.新公共管理改革----不断塑造新的平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薛岩松,邱法宗.公共管理案例解读与分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美]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蒋满霖.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研究[J].北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