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2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一、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二、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其中还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
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还有人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指导思想是不是可以搞多元化呢?首先,我们要看到,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指现实社会中各种思想存在的状态,一个是指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什么。社会思想的,必然要求通过一元去引领多样。其次,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样化,是一种正常状态。社会思想的多种多样,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激发起社会的活力,推动理论、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但是,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必须以有序化为前提。杂乱的、无序的多样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如果一个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或者这种导向很苍白乏力,社会运转就会或者陷入混乱,或者陷入停滞,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就是既要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概括地说,就是多样并存、一元指导。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与各个历史时代统治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思想武器,不仅仅因为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它来自于实践,同时是为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一元的。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不同,但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当今世界的理论虽然有许多种,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实际,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科学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把谬误同真理混为一谈,其结果,绝不是为当代中国发展寻找什么新的理论支持,而是否定、消解真理的指导作用。这种思潮的泛滥,必然动摇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进而动摇我们的整个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答案整理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 导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有哪些?谈谈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理解。
答: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科学的认知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问题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党自身的建设问题; 二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4、实现社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发展问题的重新认识。
发展终极目标:满足人的多个层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怎样发展:整体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 协调性(五个统筹) ;可持续性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领导力量),立足基本国情(现实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社会中生产力(主要任务),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2)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3)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基本政治制度3法律体系(中特法律体系)4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5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具体制度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如何概括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人口情况:人口大国而非人才强国,文盲半文盲比例高;(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结论:三个没有变1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有哪些?答: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尚未根本改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内附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简述题1、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人物的责任,突出表现在哪“三件大事”上?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突出表现在“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什么是“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指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国家面积、地形、气候、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产力、对外关系、政党、政治体制、人口、家庭、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
一个国家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3、为什么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初步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然处在世界后列;(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我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三权分立”这种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与个人独裁是一种进步,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精巧设计。
它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党派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卷及参考答案
______医科大学2015级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开卷考)(A)(考试时间:2016年1月11日9:30—10:30)姓名:_________专业: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论述题:要求结合教材及课堂讲授内容、紧扣题意、合乎逻辑、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一、请结合“中国梦”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谈谈二者的关系。
(34分)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33分)三、请结合“五位一体”、党建及“两个必然”认真解析传统医学“三个境界说”每个层面内容的具体含义及其价值。
(33分)______医科大学2015级在职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开卷考)(A)(考试时间:2016年1月11日19:30—20:30)姓名:_________专业: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论述题:要求结合教材及课堂讲授内容、紧扣题意、合乎逻辑、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一、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典范?请谈谈你的看法。
(34分)二、从社会现代进程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社会属性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意义。
(33分)三、请结合传统医学“三境界说”谈谈对“五位一体”、党建及“两个必然”的理解认识。
(33分)(部分答案DIY,仅供参考呵呵哒)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及答案
2015年上半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一、93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巨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答: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进完成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为我们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创造政治和历史前提。
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进行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根本目的,也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奠定物质基础。
(3)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两个一百年: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时简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
但我们党也要深刻认识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研究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三位一体”三个方面把握,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什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党的执政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实践途径;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党的思想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党的执政方略和执政手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与实践是围绕着哪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3、中国国情可以概括为“三个没有变”,具体是指哪三个什么方面“没有变”?1)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指什么?第一种简单的答案:从系统的观点看来,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期末思考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思考题开卷考试,考试内容为2+1模式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和现实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作出了不懈努力, 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当代中国, 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的发展进步问题。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道路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振兴中国。
它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首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的必然结论。
三、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全党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纯属个人意见,有待指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的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
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这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3、如何理解“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中国梦具有人民大众性。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既是国家、民族的强盛梦,又是人民的幸福梦;既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梦,又是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
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前提,后者是推进前者的动力。
二者相辅相成,代表了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人民大众性。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动员亿万中国人为之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纯属个人意见,有待指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的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这是事关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
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这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3、如何理解“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中国梦具有人民大众性。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既是国家、民族的强盛梦,又是人民的幸福梦;既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梦,又是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
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前提,后者是推进前者的动力。
二者相辅相成,代表了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人民大众性。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动员亿万中国人为之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考题及答案
1.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一.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意义(一)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党上世纪80年代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有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是从社会的制度性质及其发展程度两个方面,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的准确界定,构成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即最大实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至关重要。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和根本。
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提出的一些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脱离、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没有很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结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吃了苦头,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本原因之一是纠正了那些超越发展阶段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对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体制、制度逐步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同时,坚决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后思考题_答案_13年最新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答: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在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要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武汉大学工程硕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2012上半年~2012下半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三个有利于”标准具体内容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4.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5. 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
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目和答案
“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期末考试1、[多项选择题一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人类社会常态稳态发展的广泛要求A:文化多元是指现实生活中各样思想文化存在的状态B:指导思想的一元性是社会文化规范发展的自觉的必定要求C:社会心识的多样化与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一样层次的问题D: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人类社会常态稳态发展的思想基础ACD2、[多项选择题 ]资本主义社会人被物化、劳动被异化表现为:A:人的价值等同于物的价值B:人成为机器的一部分C:劳动创立的财产越多,劳动者获取的财产份额越少D:严重的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和钱币拜物教挤压了人的存在价值bcd3、[多项选择题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见面对更加复杂场面,必定要求建立和睦社会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见面对人口基数大,资源欠缺的压力B:就业压力c:扶贫减贫压力等D:解决矛盾的出路是建立社会主义和睦社会ABCD\abc4、[多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生产资料公有制C:计划经济D:按劳分派bd5、[多项选择题一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理论以为A:经济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B:唯物史观重申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协调发展c:社会的发展必定表现和服务于人的解放D:人的解放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等多方面abd6、[多项选择题 ]在建立社会主义和睦社会的过程中,一定发挥党的领导中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要坚持A: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B:高效执政C:民主执政D:清廉执政ac7、[多项选择题 ]怎样理解文化A:文化有多重理解:广义、中义、狭义I :广义文化指人类经过物质和精神生产实践所创立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产C:狭义文化专指精神创立活动及其成就D:酒文化、茶文化是指狭义文化abcd8、[ 多项选择题 j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基本价值导向包含A:踊跃进步B:先进文明C:科学D:和睦BD9、[多项选择题.在今世中国为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A: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为我们供给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供给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盛思想武器C:D: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abcd10、[ 多项选择题 ]中国当前文化多元的存在样态A:从时间上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杂糅B:从性质上分:封建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C:从主体上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D:从地区上分:东北文化、吐鲁番文化等ABcd11、[多项选择题 ]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组成包含:A:相关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发展的实质、动力、规律等问题B:研究社会发展进度中的重要问题,如,发展与稳固、发展与公同等问题C:社会发展理论要对今世发展模式,即现代化模式进行系统研究D:细节和详细问题的研宄ABC12、[ 多项选择题 j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睦社会A:针对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狭义上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所存在的不足B:要代替小康社会目标C:是解决中国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问题,不是代替小康社会D:“小康”是相对于“贫困”和“富饶”而言,“和睦”是相对于“矛盾”与“矛盾”而言acd1 3、多项选择题党的各项建设既各有重视又相互联系,此中主线是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D:先进性建设CD14、[多项选择题 ].以下哪些属于违纪、犯罪的行为A:教师适合处罚学生B:教师采纳各样方式体罚学生C:教师私拆私扣学生的信函D:教师责备出错误的学生bc15、[多项选择题.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整体目标是A:完整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和经济发展水平C:适应人民健康需乞降蒙受能力的比较完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系统D: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BCD16、[ 多项选择题 ]文化多元的两重性A:思想自由、民主的必定结果B:思想分化,社会离心力增大C:带有不行防止性D:要点在整合和指引AbCD1 7、[多项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领导主要表此刻A:总揽全局、协调各方B: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确立奋斗目标D:拟订正确的路线、目标、政策Acd18、[多项选择题 ]清廉从教的内容包含A:坚持崇高情操B:c:D:发挥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蘸民风不利用职权之便牟取私利Abcd19、[ 多项选择题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A:发达的经济B:高度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一致C:城市化和世俗化D:知识占居突出地位abcd20、[ 多项选择题 ]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对历史上人的发展的继承与推动A:可取古代人的发展形式之崇敬(人表现为目的和形式上的全面)摒弃其内容之原始B:取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发展的内容之深刻(形成广泛或全面的社会鞋系、多方面的需乞降全面的能力体系),摒弃其形式的鄙俗和狭小(物的异化之形式)C:将古代和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之合理形式和内容有机地联合起来D:“个人的自由、和睦和全面的发展”ABCD推动文化家产发展,繁华文化市场,就应当A:发展要点文化家产B:转变文化家产增添方式C:培养文化市场主体,健全各娄文化市场D:发显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abcd22、[ 多项选择题 ]人民日趋增添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伍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A :主要矛蓿B:基本矛盾C:重要矛蓿D:突出矛盾ab23、[ 多项选择题 j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主要波及到的内容有A:踊跃推动城乡兼顾B:发显现代农业和深入乡村改革C:促使乡村公用事业发展D:增添农民收入abcd怎样理解现代文化软实力A:1990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崇第一提出的观点B:“软实力”指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表现出来的文化力量C: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化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开释出来的无形影啡力D:与经济、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相对aBCd25、[ 多项选择题 j文化发展的工作要点,就是抓紧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A:抓好基层文化建设B:抓好重要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优异文化产品C:抓好文化家产系统建设和文化创新能力建设D:抓好文化“走出去”和人材培养ABCD26、[ 多项选择题 J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是A:系统改革B:经济调理c:市场看管D: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ABCD27、[ 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把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计方式、人的发展的历史表现形式概括为:A:原始的丰富性B:人的依校性C:自我牺牲D:这一期间人的个性受到抹杀,是应当被诅咒的历史期间abc28、[ 多项选择题 ]谨慎治学对教师来说,A:严格要求自己B:严格要修业生C:勤苦学习、求知,有两个详细内容,即勇于探究新理论、新知识,做到持之以恒,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D:仔细仔细地向学生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谛,求真求实,做到不厌其烦cd29、[ 多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新矛盾的“新”表此刻A:“用和平的方法”进行非抗衡的斗争B:和睦起着主要的动力作用C:和睦是斗争的目的,斗争是和睦的手段D:依照矛盾性质不一样,采纳不一样的目标方法来解决ABCD30、[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计方式、人的发展的历史表现形式归纳为:A:全面发展B:能力依靠C:个人与社会的一致D:每一个人自由而垒面地发展ABC3 1、[多项选择题 ]要不停培养科学的和睦发展文化就要建立A:高效发展的理念B:迅速发展的理念C:协调发展的理念D:创新发展的理念ACD32、[ 多项选择题 j从建立社会主义和睦社会的角度看,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应掌握几个方面A:科学发展B:共同富饶C:民主法制D:文明进步Abcd33、[ 多项选择题:展开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要促使社会民风不停改良,形成的文明风俗是A:知荣辱B:讲正气C:树新风D:促和睦Abcd34、[多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新乡村的特点应当是A:生产发展和生活富饶B:乡风文日_C:村容整齐D:管理民主Abcd35、[ 多项选择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四个尊敬”的重要目标包含A:尊敬劳动B:尊敬知识C:尊敬人材和尊敬创立D:尊敬创新Abc36、[多项选择题.今世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指A:产生于20世纪60年月的今世面方社会发展理论B:面方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现代化问题C:“现代化”被界定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或变迁D:它有人娄社会发展理论的共同主题abc37、[ 多项选择题:建立社会主义和睦社会需要依照的几个重要原则是一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民主法治e:坚持正确办理改革发展稳固的关系D:坚持依法执政acb38、[ 多项选择题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整体目标是A: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B: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C:成为求真务、开辟创新、勤政高效、清正清廉的执政党D:不停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创立新体制、增添新本事Abc39、[ 多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基本内容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旗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中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ABCD40、[ 多项选择题 ]下边相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点正确的选项是A:为人师表拥有鲜亮的示范性B:为人师表拥有突出的谨慎性C:为人师表拥有较弱的激励性D:为人师表镍乏可操作性AB4 1、[多项选择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A: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B:政府对公民经济推行宏观调控是必需的C:市场是公民经济的唯一调理者D:全部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abd42、[多项选择题:ad社会主义最实质的内涵包含A:生产力发展B:经济发展C:生活幸福D:社会公正和睦AD43、[ 多项选择题 j社会主义和睦社会的内涵A:社会的各样因素和关系互相和睦的状态B:表现社会主义实质的社会C: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令人民过上富饶生活的社会D:共同富饶的社会Abcd44、[ 多项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思想理论建设,表此刻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B: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就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建设学习型政党,提升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D:坚持党的理论和实践一直表现时代性、掌握规律性、富于创立性abcd45、[ 多项选择题.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A:人的存在形态即人的本责问题,人之为人的依据问题B:人作为与动物相区其他作为“人种”的人类C:是依照不一样社会关系把不一样的人差别开来的集体D:作为不一样个体而存在的个人BCD46、[ 多项选择题 ]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最后是实现共同富饶的论断指了然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B:社会主义的根来源则C:从生产力方面揭露社会主义的实质D: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社会主义的优胜性ABCD47、[ 多项选择题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A:以人为本B:建立全面、协调、可连续的发展观c:促使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兼顾城乡发展、兼顾地区发展、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兼顾人与自然和睦技展、兼顾国内发展和对外于放Abcd48、[ 多项选择题:从个人的发展的社会基础下手,描绘个人的社会关磊和个性的发展特征,可将之归纳为“人的依靠关系”其含义是:A:对血缘关系的依校B:对共同体的依粕C:对权益的依靠D:个人意志和权益的放弃49、[ 多项选择题 ]文化“软实力”主要包含以下内容A: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B: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C: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D:经济力和军事力Abc50、[ 多项选择题.从个人发展的社会基础出发,论述个人的社会关系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可将其描绘为“物的依靠关系的个人独立”,其表面上的“个人独立”是虚假的含义是:A:这类物的依籁关系使个人独立成为表面B:物的依靠关系作为人的生计条件条件限制着个人,个人一定从属他们,并受他们统治C:劳动者一定出卖劳力,一定使其劳动力和劳动成为资本家的资本D:人对钱币或互换的依靠i 劳动对资本的依靠;劳动对机器系统的依靠abc。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级硕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
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因而,我们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有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言,“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1、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通过党的领导体制实现的,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
党也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第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政治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不同性质的国家,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政治制度上,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立了与国体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_思考题及答案
一、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优”在哪里?答:与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这突出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采取完全不同的体制。
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在文化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文化专制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在社会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垄断控制体制,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 (3)1思考题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3)2思考题二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3思考题三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4)4思考题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4)5思考题二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5)6思考题三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6)7思考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6)8思考题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
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7)9思考题三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
要保持经济高增长,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请谈谈我国要保持经济高增长最根本的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7)10思考题一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8)11思考题二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8)12思考题三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
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9)13思考题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请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9)14思考题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
也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就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请对上述观点作出评析。
(10)15思考题三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
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0)16思考题一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1)17思考题二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
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12)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 (12)18思考题三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唯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
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12)19思考题一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3)20思考题二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
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13)21思考题三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热点之一,请谈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
(13)22思考题:中国应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你个人能做出什么贡献? (14)23思考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4)24思考题一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5)25思考题二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6)26思考题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6)27思考题一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新变化? (17)28思考题二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就演变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
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预测? (17)29思考题三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
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17)1.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7)2.试述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并重点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区别和联系。
(18)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和意义的理解。
(19)思考题导论1思考题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为我们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创造政治和历史前提。
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进行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根本目的,也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奠定物质基础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它又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从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踏上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
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阔步前进。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这一巨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承担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振兴还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已担负起并不断为之奋斗的历史责任的继续,是当前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也是中华民族13亿人口对中国共产党殷切期望,还是当今时代潮流以及社会主义运动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必然要求。
当前,广大共产党员要积极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当中去,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和带领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共产党员要在立足本职工作、艰苦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中发挥表率作用。
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忠于职守,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勤俭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