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与平原

合集下载

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和中国主要地形区

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和中国主要地形区

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和中国主要地形区

1.平原地形:平原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

水流缓慢,土壤肥沃。平原通常以河流沉积物和海域沉积物所形成,能够

提供优质的农田和适宜的居住环境。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平原地区包括中美

洲的大平原、欧洲的中部平原、中国的华北平原等。

2.高原地形:高原是指地势相对较高、地势缓和的地区,地面平坦且

气候凉爽。由于地势较高,高原地区通常具有较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

性的植被。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区有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北美洲的高原期、亚洲的青藏高原等。

3.山地地形:山地是由山脉、岳峰等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形,特点是

地势陡峭、多山和容易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山区地形常常锁定大量水源,为下游平原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同时也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旅游和滑雪等户

外活动的条件。世界上著名的山地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安

第斯山脉等。

4.河谷地形:河谷是河流在长期侵蚀和堆积过程中形成的地形,特点

是两侧的山脉或高原相对较高,中间的河谷地势较低。河谷地形通常具有

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也是农田和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

世界上着名的河谷地形有尼罗河谷、长江三峡和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等。

5.沙漠地形:沙漠是指长期干旱少雨的地区,特点是植被缺乏、土地

贫瘠、沙丘连绵起伏。沙漠地形对于农业和人类生存条件非常苛刻,但也

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适宜开展沙漠旅游的条件。世界上著名的沙漠地形

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大维多利亚沙漠和中国的塔克拉玛干

大沙漠等。

中国主要地形区:

1.华北地形区:主要特点是平原地带广阔,包括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等,以及山地和丘陵地带,如太行山、燕山、五台山等。这一地形区主要为农田提供了优质土壤,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和政治中心。

山麓的意思解释

山麓的意思解释

山麓的意思解释

山麓是指山的麓部或山脉的底部,是山地与平原或山地与山地之间的交界处,通常是地形高度或坡度突变的地方。山麓常常是人类活动和居住的地方,因为它既有山地的天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又有平原的开阔土地和灵活交通。

在地学或地貌学上,山脉的麓部是由山地的褶皱构造或断裂构造所形成的地形坡度的交界线。山麓的坡度通常比较缓和,地势起伏较小,不像山顶或山脊那么陡峭。山麓也是水文地质关键区域,常常是山区水文地质勘探和地下水资源利用的热点区域。

山麓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景观和生态功能,有极高的生态保护和旅游价值。高山草甸、山地森林和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常常分布在山麓地带,形成了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因此,保护山麓生态环境是保护整个山区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

总之,山麓是山地与平原或山地与山地之间的重要交界处,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也是人类居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带。

初中地理八种地形基本特征

初中地理八种地形基本特征

初中地理八种地形基本特征

地形是地球表面上的各种自然地貌形态的总称。它反映了地球物质的结构、特性和各种地质、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地形对我们了解和认识地球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地

山地是指陆地上相对较高的地带,其主要特征包括:

- 高度:山地相对于周围地区较高,通常超过500米。

- 斜坡:山地的斜坡陡峭,形态多变。

- 山峰:山地上有许多山峰,高耸入云。

- 山谷:山地之间有山谷和峡谷,形成了起伏的地形。

二、平原

平原是指相对平坦的大片陆地,其主要特征包括:

- 位置:平原一般处于海拔较低的地区或河流下游。

- 平坦:平原地势平坦,没有明显的起伏。

- 草原:平原上有广阔的草原,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 河谷:平原地区经常有河流穿过,形成河谷。

三、高原

高原是处在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形类型,其主要特征包括:

- 海拔:高原较低于山地,但高于平原,通常在1000米以上。- 气候:高原气候多变,温度和降水量较低。

- 山峰:高原上有山峰和山脉,地势较平缓。

- 河流:高原地区有许多河流,形成了河谷和峡谷。

四、盆地

盆地是指由山地或高原围绕而成的地形洼地,其主要特征包括:

- 形态:盆地地势低洼,呈圆形或椭圆形。

- 湖泊:盆地中常有湖泊或湖沼,水源丰富。

- 地貌:盆地内部地势平坦或起伏较小。

五、河谷

河谷是由河流侵蚀形成的地形,其主要特征包括:

- 形态:河谷地势低洼,两边为峭壁或山地。

- 水流:河谷中有河水流淌,形成河道。

- 沉积物:河谷中常有河流冲刷、沉积的土壤和岩石。

六、丘陵

丘陵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形类型,其主要特征包括:

平原与丘陵地理特征

平原与丘陵地理特征

平原与丘陵地理特征

地形是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地形特征。平原和丘陵是其中两种常见的地理特征。本文将探讨平原与丘陵的地

理特征和其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平原地理特征

平原是指地形相对平坦、地势相对较低的地区。平原通常位于河流

流域、湖泊附近或海岸线附近,而河流、湖泊和海洋是形成平原的重

要因素之一。平原地区通常土地肥沃、水源丰富,这使得农业在平原

地区得以蓬勃发展。此外,平原地区还常见大片开放的空地、大型湿

地以及广阔的草原。

平原地区的土壤多为淤泥沉积物,富含养分。因此,平原地区适宜

农作物种植。农业在平原地区发展迅速,常见的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平原地区的水域丰富,适宜养殖水产品。由于平原地区

交通便利,比较容易发展工业和城市化。这些因素使得许多城市和人

口中心落户于平原地区。

二、丘陵地理特征

丘陵是指相对较小的山地,通常由多个小山和山坡组成。丘陵地区

的地势相对较高,起伏较大。丘陵地形通常由河流的侵蚀和挟带、冰

川运动、风蚀等因素形成。丘陵地区的土壤质地较为多样,有的肥沃,有的贫瘠。

由于丘陵地形的崎岖和起伏,使得水资源分布较为有限,虽然有一些小型湖泊和河流,但总体上供水面临一定的困难。土地的不规则特性使得丘陵地区的农业不如平原地区发达,但仍然有一些农作物适宜种植,如水果和蔬菜。

丘陵地区由于地势多变,地形复杂,往往成为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场所。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在丘陵地区十分流行。因为地形的不同,丘陵地区的气候和生态条件也具有较大的差异。

三、平原与丘陵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之地貌

自然地理学之地貌
分布:丘陵一般分布在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丘陵地区经常发生农业、居民及交通问题
分类:根据坡度不同,丘陵可分为缓丘和陡丘当面坡度大于45度时就成为陡丘,小于25度时称为缓丘,两 者之间界线不易划分,就采取数倍于15度和25度的斜坡所截取的断面计算
平原
定义:地势低平、起伏和缓的广阔地区 特点:平原是地球表面最平坦、最广阔的地貌类型之一 分类:根据形成原因,平原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 分布: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导致地貌变化 工程建设: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发:采矿活动导致地面塌陷、地形改变等 旅游活动:游客数量增加、旅游设施建设等对地貌的影响
地貌资源类型与分布
土地资源:不 同地貌类型下 的土地利用类
型和分布
水资源:地貌 对水资源的形 成、分布和利
用的影响
矿产资源:不 同地貌类型下 的矿产资源分
布和特点
旅游资源:地 貌对旅游资源 的影响和旅游 资源的分布特

地貌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
资源类型:矿产 资源、水资源、 土地资源等
开发利用现状: 采矿、水利建设、 农业开发等
存在的问题:资源 过度开采、环境污 染、生态破坏等
未来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环 境保护与治理等

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

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物理形态和地貌特征。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对人类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探讨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山地

山地是指地表高度较高、地势陡峭的地区。山地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山脉、山洞、瀑布等地形景观丰富。山地对人类生活产生着以下影响:

- 山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资源,很多河流源于山地,为人类提供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需求。

- 山地的高低差带来了地方气候的变化,使得山地适合种植特定的农作物,例如高山地区适合种植高原作物。

- 山地地形复杂,使得山地成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点,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 然而,山地地形陡峭、交通不便,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平原

平原是指地表相对平坦的地区,地貌特征简单。平原对人类生活产生着以下影响:

- 平原地形广阔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

-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种植,为粮食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 平原交通便利,有利于物资流通和人员流动。

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是指邻海的地域。沿海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下:

- 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为渔业和海洋产业提供了发展基础。

- 沿海地区是贸易和运输的重要节点,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交流。

- 沿海地区的海洋气候对温度和降水有调节作用,使得沿海地

区温暖湿润,适宜居住。

总之,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山地、平原和沿海地区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了解地形特征对于合

理规划和利用地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平原、丘陵、山地、高山地的划分标准

平原、丘陵、山地、高山地的划分标准

平原、丘陵、山地、高山地的划分标准

平原、丘陵、山地、高山地是地理学中常用的地貌分类标准。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形成的地形特征,包括地势、地形、地表覆盖等。不同地貌类型具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平原是指地势平坦、没有明显的起伏和高差的地形。平原通常位于海拔较低的地区,主要由沉积物堆积形成。平原适宜农业发展,因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中国的长江、黄河平原就是著名的平原地带。

丘陵是指地势起伏,有一定高差的地形。丘陵通常由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具有较坡度的山丘。丘陵地区土壤质地较好,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中国的华北丘陵和英国的高地就是典型的丘陵地带。

山地是指地势较高、起伏较大的地形。山地通常由地壳运动和岩石抬升形成,具有陡峭的山峰和深谷。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和植被多样。山地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就是著名的山地地带。

高山地是指海拔较高、气温低、植被稀疏的地形。高山地通常位于山地以上的地区,包括高山和高原。高山地气候恶劣,氧气稀薄,植物和动物种类少。高山地对于科学考察、旅游和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青藏高原和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就是典型的高山地带。平原、丘陵、山地、高山地是地球表面上常见的地貌类型。它们具

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特征,对于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和研究地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描述地貌景观和地形特征

描述地貌景观和地形特征

描述地貌景观和地形特征

地貌景观是指地球表面在地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

自然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则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形状、高差、斜度等地形构造。

地貌景观多样且复杂,可以分为陆地地貌景观和海洋地貌景

观两大类。

陆地地貌景观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河谷、沙漠、

冰川、喀斯特地貌等。其中,山地由周围地形突起形成,山体

陡峭,峰峦起伏,常常被雪山、冰川或河流雕刻为峡谷、峰林等。平原是海、湖、河等水体沉积物堆积形成,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高原是指海拔较高且相对平坦的地区,由于气候冷凉、植被稀疏,适于畜牧业的发展。丘陵是山地与

平原的过渡地带,山丘起伏,曲折多样。河谷是由于河流侵蚀

形成的地势低洼的地区,常常具有狭长的形态。沙漠则是干旱

地区的特殊地貌,沙丘或沙漠盆地覆盖大片地表。冰川是由冰

雪堆积形成的地貌景观,常见于寒冷地区。喀斯特地貌则是由

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会出现溶洞、地下河、石柱、岩溶等。

海洋地貌景观包括海岸线、海底地形和海洋沉积物。海岸线

是指陆地与海洋交界处的地貌特征,常见的有海蚀地貌、海岛

地貌和河口地貌等。海底地形则是指海底的地形特征,有海脊、海沟、海山等。海洋沉积物则是指海洋中沉积在海底上的岩层、矿床、海洋生物骨骼等。

总的来说,地貌景观和地形特征是地球长期演化的产物,不同地区的地貌景观各有特色,丰富多样。它们对于理解地球历史、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山地城市平原城市

山地城市平原城市
❖ 平原地区是自然条件比较均一的地区,城市发展“门槛”较 少,城市可以同时向各个方向扩张,城市形态有一定的独特 性。
总结:平原地区城市三大形态特征
❖ 城市多呈棋盘状 ❖ 生长轴线改变明显 ❖ 城市有趋圆性
巴塞罗那:棋盘状
趋圆性城市:成都
古南京城市轴线
现代南京城市规划轴线
平原城市几种布局模式的探讨
❖ (3)把握机遇的能力,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整体反映, 也是一个城市区位优化的结果。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其区域地位的 重大项目的建设周期是影响其空间开发时序与区域地位变化的重要因素。
谢谢!
谢谢
在国外山地城市又叫做斜面城市、坡地城市等等。所以从众多的山地城市的 特征看来,“坡度”是山地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单纯的考虑此特征而 忽略了城市本身所处的海拔高度、垂直梯度的变化、城市周围的地貌环境等 因素都是不全面的,应该全面把握山地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生 态特征,为规划建设作出正确的决策!
组团式布局结构:此种布局结构松散,为城市建设创造条件,但是组 团间的交通联系频繁,应加强组团间的交通联系。
带状布局结构:交通流向的方向性强,易把握,但城市发展轴方向易形 成“蜂腰”。
串联式布局结构:城镇直接相距较远,因此各个城镇的功能较为完善, 城镇之间靠铁路、公路、河流串联起来。
星座式布局结构:交通结构较为复杂,他不同与一般的组团式结构。

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

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

PART 7
海岸线和岛屿
海岸线和岛屿
PART 8
水系
水系
我国的水系主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 等大江大河以及众多的湖泊和沼泽。这 些水系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还是 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文化景观。例如,长 江三峡、黄河壶口瀑布等都是著名的旅
游景点
总之,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从高原到 平原、从山地到盆地、从沙漠到岛屿,各 种地形地貌在我国都有分布。这些地形地 貌的形成与演变不仅对我国的气候、生态 系统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孕育 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在未来的发展 中,我们应该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
PART 1
山地
山地
中国是世界上山地最多的国家之一,山地和高原占据
1
了国土面积的很大一部分
主要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
2
秦岭山脉等
这些山脉不仅构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是我国重要
3
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
PART 2
高原
高原
PART 3
平原
平原
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
续发展
20XX
THANK YOU
UpSpace PowerPoint Template
我国的主要地 形地貌
-
1 山地 平原 3 5 盆地 7 海 岸 线 和 岛 屿

地貌类型

地貌类型



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

海拔和坡向不同常形成不同植被类型乃至生态系统,显然, 由于山地地貌的复杂变化最终会导致了生物生境的复杂化, 因而全球陆地以山地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各高度层带 物种的总和常常是当地平原物种数的数倍。山地与河谷还 往往成为气候急剧变化过程中某些生物的避难所,以致每 当人们寻找珍稀物种时,就把目光转向山地。例如,我国 西南云、贵、川山地是世界三大生物避难所之一,内有被 称为“活化石”的水杉以及熊猫等珍贵稀有的动植物。
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

对任何尺度的地域而言,地貌都是一个重要的 非地带性因素。地貌变化既干扰和破坏全大陆 尺度的地带性分异,致使绝大多数自然带不能 实现沿纬度方向的“环球分布”,又在地带性 区域内部表现非地带性分异。

例如许多大地貌单元,同时也是高级自然区,且地貌界线基本 上与自然区界相吻合。又如东西走向山地的南北两坡对温度变 化的不同影响和南北走向山地的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常常 使山地本身成为自然地带或地区间的分界,例如秦岭—淮河。 还有,南倾高原与北倾高原温度的水平变化呈截然相反的趋势, 以北半球而论,前者南北气温差异显著,后者差异很小甚至可 出现倒置现象,高级自然区界线大多经过南倾高原。
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高原与同一纬度平原相比较,温度明显偏低,有时甚至低 于其高纬一侧的平原的温度,从而呈现所谓的温度南北倒 置现象。例如青藏高原年平均温在0度以下,而北部的塔 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年平均温反而在10度以上;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武夷山
乞 力 马 山 扎 罗 山

(二)平原
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 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 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平原。 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平原。
按 海 拔 按 形 态 低平原: 200米 低平原:(<200米) 地势平 高平原:(200-600米 高平原:(200-600米) 平坦的<2 平坦的<2 的 2 起伏的 2 的 2 按 成 因 平原: 平原: , 高原 高原 类 很小
山地分类
按 绝 对 高 度 高山 5000m 5000m 高山 3500 5000 m 3500—5000 山 山 000—3500m 000 3500m 3500 000m 000m 按 相 对 高 度 中等切割 浅切割 深切割
中国山地、 中国山地、丘陵分级
名称 极高山 深切割的 高山 中等切割的 浅切割的 深切割的 中山 中等切割的 浅切割的 中等切割的 低山 浅切割的 丘陵 绝对高度/m 绝对高度 大于5000 大于 3500---5000 相对高度/m 相对高度 大于1000 大于 大于1000 大于 500--1000 100---500 1000----3500 大于1000 大于 500---1000 100-500 500---1000 500-1000 100-500 小于100 小于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概况-初中地理知识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概况-初中地理知识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概况

【知识点的认识】

地形分类:

地形是指地貌和地物的统称.地貌是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地物是地表面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固定性物体.不同地貌和地物的错综结合,就会形成不同的地形,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

1.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2.丘陵

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丘陵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例如在欧亚大陆有大片的丘陵地带.

3.山地

山地地表形态为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 200 米以上.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

4.高原

它的海拔高度一般在 1000 米以上,面积广大,地面平坦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

5.盆地

盆地是指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概况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题型较简单.

例: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B.丘陵和盆地C.山地和高原D.平原和高原

[全]高中地理(平原、丘陵、山地的区分,海水顶托)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平原、丘陵、山地的区分,海水顶托)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平原、丘陵、山地的区分,海水顶托)考点详解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根据海拔高度、相对高度(起伏)的不同,将地形分为以下五种:

①平原:海拔0~200米,起伏很小;

②丘陵:海拔200~500米,相对高度(起伏)<200米;

③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起伏)>200米;

④高原:海拔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

⑤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图1 我国地形的分布

例题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答案:(1)①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②北部海岸

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岛屿较多。

(2)①河流携带泥沙较多,河口处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大量堆积;②河流入

海口处,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较多的沙洲。

精讲精析:(1)分析该地区的地形。①从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118°E~122°E,29°N~33°E,并且分布着长江、太湖,因此应该是长江入海口处;②从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地区南部等高线较为密集,最高海拔在500m左右,即为低山丘陵;南部海拔较为稀疏,海拔低于200m,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③该地区北部的海岸线较为平直,南部海岸线较为弯曲,岛屿较多。

(2)分析沙洲较多的原因。①长江的流量较大,携带的泥沙较多,R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势低平,河道较为弯曲,因此流速减缓,泥沙容易堆积;②R距离河流的入海口处较近,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缓,泥沙逐渐堆积,形成较多的沙洲。

中国的主要山脉与山地地貌

中国的主要山脉与山地地貌

中国的主要山脉与山地地貌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山脉和山地地貌。这些山

脉和山地地貌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对中国的气候、

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

山脉与山地地貌,包括华北平原、长江流域、西南山地、青藏高原和

辽东山地。

1.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它主要由黄河和

长江两大水系形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华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

业基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2.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河流流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流域内

分布着长江中下游平原、川西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形,形成了丰富多

样的山地地貌。长江流域不仅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重

要的农业基地和水资源集中地区。

3. 西南山地

西南山地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川西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等。这些山地地貌起伏不平,山峰陡峭,雨量充沛。西南山地是中国的重

要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也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

4.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势辽阔,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拥有丰富的冰川、高山草甸和湖泊等自然景观。青藏高原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

5. 辽东山地

辽东山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东北平原的东部边缘地带。这

里山峦连绵起伏,形成了独特的山地地貌。辽东山地不仅有着丰富的

自然资源,还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和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区域。

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与山地地貌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中国

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山地地貌不仅丰

山地和平原气温日较差的矛盾解析

山地和平原气温日较差的矛盾解析

山地和平原气温日较差的矛盾解析

“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许多师生看到这里都产

是安徽新课改生了疑问,因为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上册第50页有个“表”(

前的那版教材),其中的数据反映出的山地与平原气温日较差的对比情况,与上

面的结论刚好相反。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山地(泰山)日较差一年四季总是低于

平原(济南)。也就是说,应该是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小。这样就出现了两个“相悖”的结论,到底哪一个结论出错了呢其实这两个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大家在阅读分析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理信息,从而把结论前提给忽视了,光重视结论。也就产生了上面的疑惑。(所以我一直强调的是重视结论的推理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记忆结论)

每个结论的成立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上面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其实是在不同

的前提条件下成立的。具体来说,《地理环境概述》中是从两个尺度谈日较差问

题的,“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这个结论是针对大尺度地形区而论述的;在这个结论后面接着又进一步论述到:“在相等的高度下,山顶山脊温度日较差小,河谷盆地温度日较差大。高原上的河谷是日较差最大的

地方”,这则是针对中小尺度地形区的论述。高中地理有关济南、泰山日较差的

比较应属于后者,即从中小尺度角度去论述的。其实很多教师和同学在看这个表

格时,只看到了泰山和济南这两个一高一低的地理事物,却忽略了表格上方的一

个重要地理信息:山地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的比较。“附近”两字已明确界定了济南和泰山二者之间的空间联系,它们属于同一个中小尺度地形区。因此,正确结论是:在大尺度地形区,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如青藏高原,海拔高,日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斜(或褶曲一翼)岩层倾角小于30°时形成顺 向坡缓和逆向坡陡的单面山;倾角大于30°时且
夹有抗蚀性高的夹层时形成“猪背岭”
• 方山 水平岩层构成的山地。山顶平整,由坚硬 岩层组成,四周边坡常成阶地状。单个山体形态
如方桌,故称方山。
• 形成:产状水平的岩层,当其中的坚硬岩层经剥
蚀裸露地面时,岩层面变成山顶面,且非常平整。 在山坡,坚硬岩层处形成陡岩,软弱岩层处形成 缓坡,因而具有台阶状特点(图4-1) 。 • 方山常见于舒缓褶皱区的背斜或向斜的核部,在 四川盆地,方山地形较为常见。
扇顶 扇面 扇缘
河谷
由河床,河漫滩,谷坡及阶地四个地貌基本形态有规律的排列 在河流两侧构成。这四个地貌基本形态在成因上相互联系。
地貌形态测量指标:是用数值表示地貌形态特征的一 种定量方法。
高度(绝对和相对)、坡度、地面破坏程度等
①高度:绝对高度(即海拔高度),从图上读取。 相对高度(2种地貌的比高)。
横断山山系
黄 河
长 江
喜马拉雅山
山地的成因分类
褶皱山
• 构造作用形成的山地 断块山
火山
• 侵蚀剥蚀作用形成的山地
向斜山
背斜谷
褶皱山:喜马拉雅山
褶皱山:阿尔卑斯山
褶皱山:安第斯山脉
断层示意
华山
断层的分类
(1)断层位移以水平为主,则会错断原有 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山地的高度分类
海拔高度(m) 切割深度(m)
>5000
5000~3500
>1000 1000~500
>1000
3500~1000
1000~500
<500
1000~500
1000~500 <500
<500
名称 极高山 高山 中高山 高中山 中山 低中山 中低山 低山 丘陵
地质作用特征
冰雪作用
冰雪作用 重力作用
剥蚀面:内、外营力相近条件下剥蚀削平的 有限地面。如山足剥蚀面、冻融剥蚀面(笼 统的概念) 侵蚀面:限于河流地质作用
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
准平原与夷平面的关系
准平原是剥蚀作用发展的趋势,夷平面是这个 过程的一个阶段。 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夷平面,可能是准平 原,也可能是尚未达到准平原化的老年期宽谷 地形,所以,夷平面与准平原不能完全等同 夷平面的研究:时代的确定、变形研究 夷平面研究的意义:隆升幅度的推算、气候的 研究等
华 山 北 坡 大 断 崖
华山
泰山
南天门十八盘 断块山:泰山
庐山
龙首崖 断块山:庐山
三叠泉
汾河谷地
汾河谷地 地堑地形
渭河平原
活火山:富士山
休眠火山:乞力马扎罗山
死火山:阿空加瓜山
剥蚀山地
• 剥蚀山地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的外力作用超 过构造运动对山地形态塑造的影响。
• 冰蚀山地 • 侵蚀山地 • 岩溶山地
200~0 低平原 华北平原、杭嘉沪平原 海平面以下 洼 地 吐鲁番低地、死海低地
外力堆积、洪泛、 河岸侵蚀、海蚀 和海积。
(据(中据国中科国学科院学地院理地研理究研所究,所1,96129)62)
地貌的成因
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在物质基础上作用的结果
动因——内外地质营力 物质基础——岩石和地质构造 过程——地貌形成发展会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
四川渠河斗碗寨附近方山地形 (由天平寨天保门下之山坡向东北绘,据李承三)
内蒙四方山火山天池 刘书润 摄
内蒙四方山火山天池 刘书润 摄
• 单面山 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山地。一坡与岩层
层面一致,另一坡与岩层倾向相反,坡度较陡, 并具有明显的山脊线(图4-2)。顺层面的坡叫
构造坡(后坡),坡度一般不超过30°,相反的一 坡称剥蚀坡(前坡)。二坡角之和约等于90°。如
地貌的成因
不同等级的地貌内外力相互关系
从图上可以看出,两头的作用力比较单纯,仅 一种营力,复杂的是中小型地貌,既有外力作 用,也有内力作用
地貌的成因
内营力:造成地形的高低起伏 外营力:削高补低 岩性不同、地质构造不同、作用营力不同、经受作用 的时间长度或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都会导致地貌形 态不同
①高度
②坡度:坡度主要反映在地形面上,指 地貌形态某一部分地形面的倾斜度。
一般的划分等级为:
陡 坡:坡角>50° 中等坡:坡角25~50° 缓 坡:坡角<25°
在堆积地貌上,不同的坡度可反映不同的成因类
型。
例如:崩塌堆积物、坡积物、冲积物形成的堆积 地貌坡度依次递减。
在基岩组成的斜坡上,地貌的坡度反映了不同 岩石的抗风化能力的强弱。
反过来说,地貌形态的差别,可从岩性、构造、营 力、历史或阶段等方面得到解释,地貌形成的内因是 岩石与构造,外因是外营力,其形成过程需要一定的 时间和阶段
山地与平原的基本概念
• 山地与平原是大陆表面最基本的两种地貌形态。 • 山是地面上四周都被平地环绕的孤立高地,其周
围与平地的交界部分,有一明显的坡度转折。 • 山体由三部分组成:最高处为山顶 (形态有平、圆
高度+坡度能反映地貌形态
高度大、坡度大--- 地形陡峻 高度小、坡度小--- 地形平缓
③地面切割程度
地面切割深度: 指一种地貌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地面切割程度:地面破坏面积的%。 水域面积or沟谷面积/总面积。
地貌相对等级
相对等级:可分为5级 Ⅰ.巨型地貌 Ⅱ.大型地貌 Ⅲ.中型地貌 Ⅳ.小型地貌 Ⅴ.微型地貌
多 层 地 形 表 明 地 貌 发 育 的 不 同 阶 段
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
幼+壮 ≤ 老年期。老年期发展的终极状 态,即成为准平原 W.M.Davis 认为世界上有2块准平原(加 拿大地块、中亚地块)
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
夷平面: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 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 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 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 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 若组成山体的岩层岩性均一、松软,那么即使 是单斜产状,也不会产生单面山地形。
• 如构成单面山顶的坚硬岩层厚度较厚,则前坡 的陡岩显著,仅在坡脚有不明显的缓坡,覆以 坠落的岩屑。陡坡受侵蚀后退缓慢,走向较连 续平直,很少有缺口,如剑门关。反之,如上 部坚硬岩层较薄,陡岩不显,前坡后退很快, 走向比较弯曲。
Ⅰ.巨型地貌
地球表面可以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大陆、洋盆
形成发展始于中生代:T之前为一超级大陆(泛大陆)主要是 由于岩石圈结构和岩石圈运动的差异所形成。
大陆: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的大陆壳组成,平均海拔875m。遭后期破坏严 重。目前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洋盆:由单一的硅镁层的大洋壳组成,其上覆盖松散沉积物。地貌因受水 体保护,形态原始。洋底平均深度-3794m. 大陆边缘:大陆和洋盆间的过渡带,包括地貌上的大陆架、大陆坡,具有 与大陆相似的结构。
岩层倾角大于30°,致使构造坡与剥蚀坡的坡度
大体相等,这种山体称为猪背脊4-2)。
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单面山(左)和猪背脊(右)
• 形成:构造控制,也与岩性有关。只在岩性坚 硬的单斜岩层区,才会有单面山形态。因为当 这里的地面遭受侵蚀时,坚硬岩层的抗风化能 力强,部分坡面的剥蚀作用会暂时停滞在坚硬 岩层顶部,山体的一坡将与岩层层面完全一致, 且较平缓,而与岩层倾向相反的一坡却变得非 常陡峭。
500—1000
轻微切割的中山
100—500
中等切割的低山 轻微切割的低山
1000—500
500—1000 100—500
<100
平原的高度分类
海拔高度(m) 名 称
例子
地质作用特征
>600 600~200
高 原 云贵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 剥蚀、侵蚀、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重力作用
高平原 中法兰西平原、巴西中部平原

地重力作用
高平原 中法兰西平原、巴西中部平原
200~0 低平原 华北平原、杭嘉沪平原 海平面以下 洼 地 吐鲁番低地、死海低地
外力堆积、洪泛、 河岸侵蚀、海蚀 和海积。
(据(中据国中科国学科院学地院理地研理究研所究,所1,96129)62)
平原
• 宽广平坦、切割微弱,略有起伏并与高地 毗连或为高地围限的平地。
这些只代表其阶段性,不反映时间关系
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
a. 幼年期地貌特点
时间上:短暂 起伏迅速增加 峡谷,V字型,高差大
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
b.壮年期地貌特点
“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 河谷侵蚀,斜坡大量发育,峡谷变宽谷
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
c.老年期地貌特点
起伏微弱,时间无限延长 山坡消失,在分水岭之间残存有小小的残 丘。形成老年期的时间需很长
① ①
① ①


① 地形面
② 地形线





③ 地形点
地貌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 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 的地貌过程形成的。例如冲沟、沙丘等
地貌组合形态: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 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 起。如盆地、沙漠等。
沙漠区的冲积扇
• 单面山多见于由砂、页岩组成的褶曲的翼部。 在四川盆地,该地形较为常见。
陡岩不显著
陡岩显著
岩层厚度对单面山形态的影响(据北京大学《地貌学原理》) 左图:坚硬岩层较薄,右图:坚硬岩层较厚
由穹隆构造形成的环形山岭
平原的高度分类
海拔高度(m) 名 称
例子
地质作用特征
>600 600~200
高 原 云贵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 剥蚀、侵蚀、谷
• 山带 一条山脉若被巨大的纵或横谷分隔成数段, 并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时,对某些段来说则称为山 带。如四川龙门山山脉,可分成前山带和后山带。
• 山系 包括若干条山脉的山地系统,称为 山系。例如天山山系和横断山山系。
• 平原 指地面起伏微弱的广阔的平地。对 于具有大片平坦地面的高地则称为高原。 一般把高原也划归为平原的范畴。
• 各种平原往往因基地起伏(或断块凹凸)和后期构造运动 的影响产生变形,成为缓倾斜平原或凹状、凸状、波状平 原。
W.M.戴维斯侵蚀旋回学说
美国地貌学W.M.Davis提出侵蚀旋回学 说,即指假定有一地块,原始面非常平 缓,在某一地质时期突然抬升,抬升后 遭受河流的侵蚀和流水剥蚀
根据剥蚀程度,分为三个阶段: a.幼年期 b.壮年期 c.老年期
Ⅱ.大型地貌
在大陆和洋盆内,由于(新)构造运动类型和强度不同所形成的山岳、高原、 平原等大规模的构造地形。是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山地:由山岭和山谷组成。山地高度分类见表。成因上可以分为构造山 地、剥蚀山地。 丘陵:海拔小于500m的高地与洼地相间排列的地貌组合。成因上与山地有 密切联系。 平原:地势平坦、高差小,或略有起伏的大面积地貌组合。高度分类见 表。成因分类包括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堆积平原。
• 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长期稳定,升 降运动极其缓慢。
平原的成因分类
• 构造平原 构造上升作用大于剥蚀作用,平原面与岩层面 一致。如前第四纪水平(或缓倾斜)岩层和熔岩等的固结 岩层形成的平原和高原。
• 剥蚀平原 构造上升作用于剥蚀作用大致相等,平原面切 过岩层面,地面微有起伏。
• 堆积平原 新构造时期地壳下降大于堆积速度或两者接近, 形成各种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堆积平原。平原面与松散沉积 层一致。
雪冻风化

流水作用
流水作用

风化作用
极高山 高山
中山 低山 丘陵
表4-1 山地的高度分类
名称
绝对高度(m) 相对高度(m)
>5000
>1000
强烈切割的高山
>1000
中等切割的高山 5000—3000
500—1000
轻微切割的高山
100—500
强烈切割的中山
>1000
中等切割的中山 3500—1000
(2)断层位移以垂直为主 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地垒)。 如 华山、 泰山、 庐山。
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堑)。如 渭河谷地、 汾河谷地。
断块山:
断层构造带:因岩石破碎, 易发育成沟谷、河流
上升岩块(地垒): 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降岩块(地堑):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华山北坡大断崖
断块山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
和尖);最下部,即与平原的交界处,称为山麓。 自山顶到山麓的倾斜地面,称为山坡,形态有平 直(倾斜或垂直)、凹(凸)形、或复式。
• 山岭--- 成线状延伸的山地,具有陡峭的山坡和鲜 明分水线。山岭的顶部称为山脊。
• 山脉---若干条走向平行的山岭组成的山地系统。如 我国的秦岭山脉、龙门山山脉等。
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 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 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可分为地貌基本形态和地貌组合形态
• 地形面—— 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 • 地形线—— 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 • 地形点—— 两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
地貌形态要素
③ 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