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沁园春雪》,使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理念和意境。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字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1.课件、投影仪。

2.《沁园春雪》的课本或手抄本。

3.研讨问题和练习题。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课件等展示冬天的景色,引起学生对冬天的共鸣。

2.提问:你们是否在冬天看到过美丽的雪景?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Step 2:朗读诗歌(10分钟)1.教师朗读《沁园春雪》,并要求学生跟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音韵。

Step 3:诗歌分析(20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沁园春雪》的中心思想和意境。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相互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理解诗歌的多样解读。

Step 4:欣赏诗歌(15分钟)1.展示《沁园春雪》的图片和相关诗集。

2.学生默读诗歌并记录下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3.分享个人感受,让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美。

Step 5:创作小练(15分钟)1.分小组,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冬天的理解,仿写一首描写冬天的诗歌。

2.学生进行创作,并互相交流修改。

3.随机选择几组表演自己的作品,展示诗歌创作的过程和成果。

Step 6:课后延伸(10分钟)1.布置阅读《沁园春雪》之外的其他蔡东藩作品,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

2.提醒学生进一步了解蔡东藩及其作品的背景和影响。

四、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是否理解了《沁园春雪》的中心思想和意境。

2.批阅学生的诗歌创作,评价他们是否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冬天的理解。

五、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观察冬天的景色并用诗歌的形式表达。

2.邀请当地的作家或诗人到校,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将了解到诗歌创作的理念和意境,培养了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沁园春雪》优秀教学设计 3篇

《沁园春雪》优秀教学设计 3篇

《沁园春雪》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学习这首词语言精确的特点。

3、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教学重点、难点】1、这首词的创作和发表的重大意义。

2、这首词的意境博大深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秀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

3000多年来,有过不少的英雄好汉、帝王将相,试问: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谁?──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毛泽东同志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形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红军长征的胜利更证明了这一点。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宣布:“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黄河东征。

视察地形时,他看到雪后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满怀战胜敌人的信心,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形象地指出:中国的命运只有掌握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手里才能走上“光明的路”。

未来是属于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

二、指导预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分外()娆()思汗()今朝()数风流人物()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惟须上下俱文采、风骚顿素妖娆输、逊风流人物蜡竞折腰数今朝3、思考下列问题:⑴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但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上阕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下阕又侧重于哪两种表达方式?⑵上阕写的什么地什么景?试按对景色的概括写、具体写、想象写的脉络,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⑶下阕如何引入对人物的评论,评论了哪些古人?又评论了哪些今人?试按此线索也将它分为三个层次。

三、研习新课1、指名板书注音:分外(fèn)娆(ráo)数风流人物(shǔ)今朝(zhāo)思汗(hán)2、指名口头解释:惟:只。

《沁园春雪》(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沁园春雪》(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沁园春雪》(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沁园春雪》(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我国伟大诗人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被收入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材中。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蓬莱“夜半钟声到客船”和“沁园春雪”,使人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作为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毛泽东的诗歌具有思想性、哲学性、文学性三位一体的特征。

《沁园春雪》是时间上一次较为独立的创作,也是他较为颇具情感色彩的诗歌之一,能够充分展现毛泽东文化艺术的诗歌魅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毛泽东诗歌《沁园春雪》的背景、内容、艺术风格和意义。

②了解毛泽东的文学创作特征和风格。

③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④增强自觉学习文艺,融入文学世界的兴趣和参与欲。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②解读古典文学作品,锻炼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③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诗歌与自身的内心有更深刻的联系,从而发掘内心深处的个性与美感,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④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并通过创作与表达形式将美呈现出来。

三、教学内容课时一:导入环节1.教师用图片、音乐、视频等音像资料导入课程,唤起学生对归属感和共同文化价值观的认知和感受。

2.教师介绍毛泽东及其诗歌创作特点,对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以及文学风格进行简单介绍。

课时二:诗歌鉴赏环节1.引导学生先谈论“春雪”的感受,看“春雪”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体验;然后学生通过讲述自己独特的体会来呈现自身对春雪印象。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朗读诗文,理解体会比较深,就请学生朗读,多角度思考包括:故事情节、创作背景、词句意境等角度来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从而体现毛泽东对人生和理想的抒发和表达。

3.教师为学生解读《沁园春雪》的内容、形式、语言风格及艺术魅力,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描绘诗歌中所表达的“情”和“心”,并对于含义进行逐句解析。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5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5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5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丙子年)2月在山西省石楼县留村所创作的一首词。

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述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此词不仅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

抒发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教学目标1.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透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2.透过朗读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远大理想与抱负。

2.能正确背诵默写课文,教学设计:1.反复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2.沁园春雪》是体现毛泽东诗词特点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典范作品。

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该词的写作背景,抓住该词熔描述、议论、抒情于一炉,虚实相结合,动静结合,意境壮美,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气度豪迈的特点,领会本词的基本资料和写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潜力。

学习重点:1.读,读正确,读出感情。

2.说,说说词中表达的感情。

3.背,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难点:1.吟咏、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2.正确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理解诗人的伟大抱负。

教学活动:一、导入毛主席有一首词叫《沁园春雪》(课前板书课题),意境开阔,大气磅礴,蒋介石看到以后十分生气,在国民党内外征集诗词,并要求他的御用文人们日夜埋头写作,要写出一首词在气势和意境上超过毛泽东,然而终其一生都没有如愿。

那么,《沁园春雪》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词这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二、作者简介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共和国的缔造者,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等奖《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3篇(一)教学设计一等奖课题:《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掌握《沁园春雪》的背景知识和历史背景。

2. 分析《沁园春雪》的诗意表达和艺术特点。

3. 通过学习《沁园春雪》,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课前准备PPT,包括《沁园春雪》的作者、背景介绍等内容。

3. 多媒体资料和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沁园春雪》的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沁园春雪》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Step 2:背景知识和历史背景(15分钟)1. 利用PPT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分析《沁园春雪》对当时社会和历史的批判和表达。

Step 3:诗意表达和艺术特点(20分钟)1. 分析《沁园春雪》的诗意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情和思考。

2. 讲解《沁园春雪》的艺术特点,如意境的营造、形象的描绘等。

Step 4:文学鉴赏(20分钟)1. 分组讨论《沁园春雪》中的经典句子和诗句,学生展示各自的观点和解读。

2. 分析《沁园春雪》的韵律和音韵,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

Step 5: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结合学生的讨论和个人理解,总结《沁园春雪》的主题和要点。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Step 6:课堂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感悟,表达对《沁园春雪》的理解和感受。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辅助:1. 多媒体教学设备,提供音频、视频等资源。

2. PPT,包括作者、背景介绍、诗歌分析等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观点和解读。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表达水平。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3篇(二)《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作品之一,是一首热爱家乡长沙、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祖国前途的美好愿景的诗歌。

《沁园春·雪》学案(通用13篇)

《沁园春·雪》学案(通用13篇)

《沁园春·雪》学案(通用13篇)《沁园春·雪》学案篇1学习步骤与要点一、了解词及词牌的知识二、熟悉写作背景三、掌握字形词义(先自己做,再对照答案订正)1.准确读出字音。

稍逊风骚莽莽滔滔分外妖娆沁园春成吉思汗今朝多娇原驰蜡象素裹略输数风流人物(答案:xùn sāo mǎng tāo fèn ráo qìn hán zhāo jiāo chílàguǒluèshǔ)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②惟余莽莽③顿失滔滔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⑤红装素裹⑥折腰⑦略输文采⑧风骚⑨风流人物(答案见课文注解)3.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这首词,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停顿,初步体会词的意境。

四、词句的理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国风光”是上阕内容的总领句。

这三句是上阕第一层,总写北国壮丽的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玉砌银裹、广袤无垠的冰雪世界。

“千里”、“万里”两句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

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

这是上阕第二层,具体描写北国风光。

“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加入想象成分。

它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和豪迈的意兴。

“长城内外”,指从南到北;“大河上下”,指自西向东,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

“顿失”二字,则写出黄河变化之快,寒威之烈,使人联想到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舞”和“驰”两字,化静为动,写出“山”、“原”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须晴日”这三句是上阕第三层,是虚写,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看”字与“望”字照应。

《沁园春丶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

《沁园春丶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

《沁园春丶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篇一:《沁园春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像和联想进入诗歌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丰富的表现力。

②捕捉形象,能联系背景说出情感体验。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个性化描述,感受诗人气魄雄伟、胸怀博大的超拔形象。

②一句话品味词语,多媒体感受意境。

3、思想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襟怀,培养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明方法、探诗境、味诗情、品诗语。

【教学难点】探诗境、味诗情。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毛泽东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诗人。

他一生留下七十多首诗词,每手都如一扇窗户,展示出他那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

今天我们透过《沁园春雪》,走近诗人毛泽东,感受伟人的诗才诗情。

整体感知:一、畅谈预习感受。

二、交流搜集资料:1、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

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

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2、《沁园春雪》的影响l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l将介石看到《沁园春雪》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沁园春雪》,使学生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背后的思想情感;2.通过学习分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2.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语言艺术手法和意义;3.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准备:2.板书:《沁园春雪》、写作背景、语言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呈现《沁园春雪》全文和作者背景;2.提问: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第一印象?3.引导学生思考:写作背景对诗歌的理解有何帮助?二、分析学习诗歌(30分钟)1.向学生介绍《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林则徐流亡日本时,曾在一本书上看到“冬天不易过,终须过”的句子,深感经历的不易,因而写下了这首诗;2.解读诗歌的每个段落,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语言艺术手法,并探究其意义和作用;3.引导学生思考:林则徐为何以“我心纷纷,不知所思”开头?诗中的“沉吟至今,欲把笔下文,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三、学生欣赏和表达(30分钟)1.播放《沁园春雪》的音频,让学生专心听诗;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给自己带来的感受;3.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4.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诗句,以朗诵、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四、总结反思(10分钟)1.听取学生表演和作品,评价他们的表达;2.学生回答以下问题:通过学习《沁园春雪》,你们对林则徐的思想情感有何感悟?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何认识?3.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学习诗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热爱文学艺术。

教学延伸:1.增加学习其他与《沁园春雪》主题相关的古代诗歌;2.学习其他语言艺术手法,并分析其在不同诗歌中的应用;3.做诗歌创作或更深入的文学评论。

这是一个以《沁园春雪》为核心的诗歌教学设计,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其写作背景和内容,还能够分析其中使用的语言艺术手法,并通过自己的表达和创作来体会诗歌的情感之美。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15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15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15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特点.2. 学习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 领悟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立志超越前人。

4. 教育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教学过程:㈠导入:由复习“诗歌一般常识”导入教师补充:诗歌特点: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⑵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⑶富有想象。

⑷语言精练。

⑸押大致相同的韵。

㈡初读全词:⒈检查预习、正字正音、完成练习P1第一题。

⒉听录音(或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音。

⒊齐读全词: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色,初步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怀。

㈢精读上阕:回答下列问题。

⒈上阕可分为几层,每一层的层次意思是什么?⒉找出上阕中的概括描写,具体描写和想象之景的句子。

⒊“望长城内外”中的“望”是什么意思?“望”中所见,那些是静景,那些是动景?⒋把静景写成动景的句子是?⒌小结: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风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⒍齐读上阕,体会词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㈣精读下阕:⒈按照学习上阕方法,自己先分层理解,简单分析。

⒉师生研讨:⑴分几层、层意。

⑵“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⑶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3.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表达作者的抱负的诗句。

⑴毛泽东:⑵顾炎武:⑶陆游:⑷范仲淹:⒋含“雪”字的成语。

⒌写雪的古诗。

㈤齐读全词,体会感情及语言特点。

㈥总结:附:板书设计:总写之景意境壮阔热爱上阕:写景具体实景动静结合江山多娇祖国想象之景艳丽多姿山河过渡:承上启下歌颂下阕:论史评古:短语文治英雄折腰风流论今:风流人物人物《沁园春雪》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4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4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4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诗词中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

(难点)2、学习诗人将描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重点)3、背诵诗词、积累相关写雪景的诗词名句。

(重点)【教学准备】挂图、课文朗读及朗诵录音。

【教学过程】一、亲诗人,导新课1、谈话:(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出示毛泽东巨幅挂像,地球人都知道。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大气十足的诗人。

著名的诗人臧克家说过: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诗言志,毛泽东的诗词正是表现了他一生的雄才大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千古绝唱词《沁园春·雪》。

2、板书课题并解题。

3、明确目标:读──思──悟──诵二、忆历史,知背景(同学们想知道毛主席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词的吗?)1936年2月,遵义会议后,抗日战争爆发前,此时否定了原来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他找到了救国救民的路。

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三、读导语:三分文章七分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学生试读。

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两遍。

要求:⑴用笔画出文中自己不认识的字。

⑵将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

⑶思考: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2、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标出节奏。

(用“/”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

)3、学生揣摩读,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采用分组读或男女生比赛读的方式)。

4、全班练习配乐朗读。

四、思导语: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设置问题:1、词中联结上、下阕的过渡句是哪一句?其作用是什么?2、“江山如此多娇”,在这里用到一个“娇”字,是褒还是贬?(是褒义)那祖国有哪些可赞之景?(引导分析写法。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2.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3.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重点1.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2.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教学难点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手段投影仪教学设计2课时板书沁园春·雪毛泽东写景:北国风光长城内外千里冰封望大河上下实写万里雪飘山原看须晴日虚写(总体写)(具体写)抒情:江山如此多娇!议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导入毛主席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

可你知道吗?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将一同学习他的诗词---《沁园春·雪》二.结合注释,把握形象三.聆听范读,感受形象1.标题为“沁园春·雪”,词中究竟写出了怎样的雪呢?请听配乐朗读《沁园春·雪》。

明确节奏、重音: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外/妖娆2.词中的雪形象如何?讨论明确:北国的雪景,壮阔、富有气势的。

3.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里描写的北国的雪景?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四.反复诵读,体会形象五.质疑讨论,明确形象1.北国的雪景特点如何?讨论明确:豪迈、壮阔、富有气势。

2.词中哪些语句,总体概括了北国雪景的特点?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具体描写部分,北国的雪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川、高原分别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那些语句突出了北国雪景的总体特点呢?这具体的景象均是诗人怎样观察的结果?讨论明确: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比喻修辞),舞银蛇;原(比喻修辞)驰蜡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通用12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通用12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多样朗读加深理解词所描写的意境;2、通过朗读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3、比较中理解词的知识并试着填词;教学过程:一、导入:问:“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这句话同学们熟悉吗?学生:不熟悉!解说:这是一首歌的歌词,老师只是知道,但我的父辈们却是非常熟悉,而且人人会唱,不信就请某老师唱一段。

问:歌词中有一句——“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是对毛泽东的赞美,何以对毛泽东给以这么高的评价?你能介绍一些毛泽东的革命事迹吗?(学生介绍毛泽东的光辉业绩)小结:毛泽东不光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

毛泽东还是一个文人,而且绝对是一个大气十足的文人。

不信,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亲自感受一下他的词风。

(板书课题)老师介绍写作背景二、自由朗读全文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词所描写的内容。

(思考:词的上下阕各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读文,并能结合文章谈自己的理解。

画面一:绘北国壮丽雪景。

画面二:评历史人物,赞当代英雄。

师:刚才同学们能够结合文章,介绍画面,谈得都很好,但是却未能通过你的朗读展示词的魅力,将这首词的磅礴大气传递出来。

三、观察画面,揣摩意境,再次朗读文章要想把握词的精髓,朗读很重要。

朗读要收到成效,标准的普通话必不可少,但把握感情,做到适当的停顿、重读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请同学们静心看下面的片断,酝酿感情,再次朗读全文。

1、放片断2、学生自由朗读并对需处理的字、词做好标记3、个别示范朗读,自评(你是如何处理重读、停顿的);同学点评,穿插老师点拨。

(把握关键处:如“冰封”和“雪飘”动静结合;望领起七句写景;山舞的“舞”、原驰的“驰”;竞折腰的“竞”;“惜”等)四、个性创作(大组诵读)看!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和词人溶为一体,也变的气宇轩昂,意气风发。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沁园春雪》公开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设想】《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教学应以读为主,教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意象,体会词的情感,借鉴词的表达。

为此,我对本课的教学做出如下构想:一、入情入境,加强朗读1、创设情境(登高远眺),加强朗读。

介绍背景,还原毛泽东主席登高远眺创作此词的场面,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老师范读,学生听读。

这样做,不仅在于指导学生将词读通读顺,而且还在于指导学生注意词句的重音、节奏,在读中初步整体感受情感。

3、播放《沁园春雪》的配乐flash,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进行朗读,实现“言、象、意”统一。

4、听歌曲《沁园春雪》,升华情感。

二、感受意象,体会情感(一)感受诗化的意象,把握上阕内容,体会情感。

1、登高远眺,广袤无垠,胸怀宽广。

静物描写,想象丰富。

动景衬托,生机勃勃。

展开想象,北国大地,晴日当空,红妆素裹,妖娆美丽。

2、通过描绘北国雪景,诗人的宽广胸怀得以崭露,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得以表达。

(二)评论历史英雄,抒发远大抱负。

1、“惜”字奠定评论基调。

肯定历代帝王的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批评历代帝王欠缺文治才华,显示无产阶级革命者将会后来居上的雄心壮志。

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褒扬中带批评;对成吉思汗,先扬后抑,略带嘲讽。

2、点名主旨,抒发抱负。

俱往矣,一笔带过封建王朝,显示诗人对自己的自信。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诗人的远大抱负,今朝的风流人物,斗志昂扬,武功与文治皆具,必将创造空前的奇迹。

三、借鉴写法1、写景抒情。

概括写景、具体写景、想象写景,动静相称,虚实相生,融情于景,抒发胸怀。

2、惜中褒扬批评,惜中寓志,后来居上,点名主旨,抒发抱负。

【教学目标】1、联系《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沁园春雪》,体会诗词蕴含的情感。

2、抓住领起诗句内容的关键句,说出诗词上阕和下阕的内容;品味并说出诗词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用,学习景中藏情,借景抒情的写法。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沁园春雪》课堂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沁园春雪》课堂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沁园春雪》课堂实录(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文学教学也逐渐由传统的讲解文本转化为学生参与式教学。

在《沁园春雪》这篇课文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以下是一堂《沁园春雪》课堂的实录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雪景,体会雪和春在唐诗中的重要意义。

2.掌握《沁园春雪》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特点,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手法。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将题目为“冬天,我最喜欢的事情”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于冬天的喜爱。

引导学生谈到冬天的雪景,来引出今天要讲的《沁园春雪》。

2.阅读与理解先让学生快速通读全文,然后再给大家几分钟,让他们去理解文章中的一些生词和语言表现。

接下来,老师把全诗分成三个段落,分别解释和点拨,整体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情感表达。

此处给出第一段的讲解: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紧扣主题】诗人肯定了雪的美以及雪对白色的体现,那么他的美到底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美通过雪所产生的美感,细看雪,却不是一堆堆的冰,而是像一大堆盐撒在空气中,表现出雪的从容和柔美,这些美的效果,借由对雪的比喻而得到了做一种高度的肯定。

接下来老师问一下学生:“在第一句中,作者用了“何所似”的表述方式,其意味着是什么?”学生回答:表示作者要给读者一个比喻感受3.课文分析分析诗歌体裁、音韵、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掌握作品内涵。

4.课外拓展可以邀请学生利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题为“我眼中的雪景”作文。

三、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整首诗,把收集到的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用意予以总结。

并练习熟记、背诵整首诗。

四、教学总结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文学的教学意义越来越重要。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实用【十五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实用【十五篇】

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主义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注: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提示:最后一句。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提示:过渡句──承上启下)3、提出问题。

(补充在后边,此略。

)1、论“整体感知”中的问题“2”来引入对词的学习。

既然祖国的江河山水如此的美丽娇艳。

那么,词中是如何来描绘这幅美丽如画的江河山水呢?又是哪些“英雄竞折腰”呢?讨论回答这两个问题板书如下:实──────虚||||总──────分||||||秦皇汉武……略输北国风光长城、黄河(静)冰封……雪飘(惜)望|看……娇──引:唐宗宋祖……稍逊──往……今……山舞、原驰(动)成吉思汗……只识描写───────抒情注意:⑵从表达方式上看:上阙和下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⑶请学生说出导语中的问题。

⑷按以上的板书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这首词。

2、讨论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因没上课而无法补充,)1、给下列加粗的汉字注拼音:沁()分()外妖娆()逊()数()风流人物2、阅读课课文完成下列题目:a、写出采用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

b、写出词中过渡性的句子:。

c、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

d、词中押韵的字:;韵脚是:。

e、“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的;“雪”是词的。

答:。

g、简要的说说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答:。

j:我们还学过一首写“雪”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歌是代的写的《》,这首诗歌中名句是:。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精选20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精选20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精选20篇)《沁园春雪》篇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结合历史背景,导入新课。

3、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读带,或者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如“汗”、“俱”)、停顿、重音和朗读的技巧。

4、给学生两三分钟时间默读体会。

1、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景象。

2、结合自己摘抄的描写雪景的诗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体会意境。

3、在听的过程中,纠正字音,划出停顿和重音,初步体会词的感情。

4、在心中默读,体会词的意境和音律。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1、让学生说出上阕中的动词和它们所描绘的景物,学生回答后及时补充和纠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示范分析“封、飘、失”所描绘出的北国雪景,重点比较“望”与“看”字的区别,暗示诗人登高望远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其它动词描绘的视觉景象。

3、补充讲解:“舞”,起舞、飞舞,形容披雪的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驰,并提问:“山舞银蛇”与“原驰蜡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析:“晴日”映照下的雪景,红色与白色交相辉映,巨大的反差给读者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人又把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象,比做红装素裹的少女,更是想象奇特,比喻确切,并提问学生“欲与天公试比高”中“欲”字的用法。

5、总结诗词写景语言的凝练生动,引导学生通过近景和远景的推移、实景和虚景的交错,发现诗人思维的跳跃和连贯。

1、回答问题:有“封、飘、望、失、舞、驰、比、看”等,分别描绘了长城,黄河,群山,高原和晴日的雪景。

2、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分析词语的用法。

“失”描绘出黄河结冰的壮观景象,“舞”和“驰”运用拟物、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描绘出群山高原在白雪的覆盖下一望无垠、连绵起伏的壮丽景色,富于生命力。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三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三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三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

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设计理念立足教材、立足学生实际,运用现代教学媒介,通过具体、直观材料,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成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介作者毛泽东的主要事迹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读准莽、逊、娆、骚、朝、分、汗等词的字音。

3、掌握课下注释中列出的重点词语的字形及含义。

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熟练地背诵全诗。

2、揣摩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像,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想像,理解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阅读理解法、自主评价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课外资料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教师略作解释,请学生发表意见。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毛泽东的代表作《沁园春雪》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对毛泽东诗词进行了高度评价,同学们通过高亨的这首词,对毛泽东的诗词会有初步的认识。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学习。

教学意图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感知词中的形象,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结合文中注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内容。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培养欣 赏诗歌的能力。学习阅读的方法,理解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领会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
四、比较阅读
分组讨论,主动探究 总结全词, 并告诉学生 “诗、 乐、 两首诗词的区别。 画” 一体的诗歌学习思路和我国 “诗言志”的诗歌传统。 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心 得,共同分享学习经 验和收获。
教学流程图
从描写“雪景”的词句入手,结合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朗诵教学,初步体会诗歌魅力
设置问题,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下载
比较阅 读
深刻体 会本文 主旨
列举毛泽东 的 《减字木兰 花 广昌路 上》,引导学 生从内容、 写 法和语言三 个方面比较 阅
设 难 置 播放—讨 疑,引起 论—总结 思辨
下载
六、教学过程 备
2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一、导入新课
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 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 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 的特点, 你都知道哪些咏雪的名 句? 3、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一位伟 人,登高望远,诗兴勃发。在那 恢宏的气势里, 在那壮美的意境 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 怀?
、畅所欲言,想象大 地披白、青松傲雪、 堆雪人、打雪仗等景 象。 2、 学生交流课内外咏 雪的名句。 3、学生兴致勃勃,有 学习的激情
创设情境,激发兴 趣,温故知新 出示与本词有关的 图片
二、朗读教 学,感知诗歌 魅力
1、播放《沁园春 雪》的朗读 带,指导学生注意字音、停顿、 学生在听读过程中, 重音和朗读技巧。 纠正字音,划出停顿 和重音,初步体会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的感情。 莽莽 妖娆 折腰 学生读音准确 成吉思汗 稍逊风骚 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 后,其他学生进行评 3、指导朗读技巧,引导学生进 价。 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两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阅读相当数量的诗词歌赋, 具备一定的诗歌知识和诵读技 巧。加之本班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语文能力较强。在学习过 程中,学生能够结合工具书进行课下预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 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上机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 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 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采用抒发感受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设计特色: 教师不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 在进行朗读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网络上 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学,小组质疑、协作学习、口语交流、分组汇报,完成课文教学,并在 此基础上写作表达,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飞速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沁园春
案例名称 科目 课时
雪》教学设计方案
雪》 九年级学生 提供者 永城市实验小 学 袁春丽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语文 1 课时 教学对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沁园春 雪》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文章,本单元是在七、八年级新诗教学的基础上,相对 集中学习新诗,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新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和人生的情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巩固已有的诗歌知识,初步构建诗歌的知识系统,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引 导学生反复推敲诗句,细致深入地体会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往欣赏诗歌的经验,加 以联想和想象,体味诗中的形象和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进而提高文学作品的 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7
认真
积极
自信
善于 与人 合作 思维 的条 理性
思维 的创 造性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 100 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 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6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八、帮助和总结
新课标要求我们时刻关注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深入文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 以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 诗歌的学习一直讲究诵读和个人感情,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精心设计问题, 推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并善加指导。通过这首词的学习和背诵,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和“诗、乐、画”一 体的学习思路,这些都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 对他们在日后的诗歌阅读和鉴赏提供 了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讲解和引导的过程中与学生一样,始终处在鉴赏者的角度,给予学生充分 的空间,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词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真正成了 学习的主人,学习状态很好,效果当然不言而喻。
从描写 “雪景” 的词句 入手, 结 合创作 背景, 导 入新课 朗读课 文
创 设 情 B.设疑— 境,引发 播放—讨 动机 论
朗读教 学, 感知 诗歌魅 力
音 频
《沁园春雪》 呈 现 过 设疑—播 音频朗读 程,形成 放—讨论 表象
激 发 学 4分 生 的 学 习兴趣, 培 养 学 生 的 想 象力 培 养 学 2’ 生收集、 整理、分 析 信 息 的能力
给学生一种规 范的朗读,引导学生 学习和借鉴。培养学 生的朗读能力,学会 适当评价。 检查基础知识 的掌握情况,夯实基 础。 加强朗读训练 是诗歌教学的重点 和难点。 沁园春雪朗读文件
3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全词分为上、下两片,概括 一下,上下两片各写什么? 2、词的上片中哪些句子总写北 国雪景?这些诗句创造了一个 怎样的意境?写雪景的句子运 用了哪些手法? 提示: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写 作手法等。 3、引导学生分析:须晴日,看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总结诗词写景语言的凝练生 动, 引导学生通过近景和远景的 推移、 实景和虚景的交错, 发现 诗人思维的跳跃和连贯。 5、词的下片评价的哪几个历代 帝王?谈谈你对他们的了解。 诗 人对历代帝王是什么态度? 6、描写景物和评点历史人物是 不相关的内容, 诗人是如何将它 们联系起来的? 7、组织学生讨论,理解“俱往 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 含义,进而体会词人的壮志豪 情。
比较阅读,学习鉴赏诗词的技巧
七、教学评价设计
5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 A级 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认真, 参与 讨论态度认真 积极举手发言, 积极参与讨论与 交流,大量阅读 课外读物 大胆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大 胆尝试并表达自 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虚心听取别人的 意见 能有条理表达自 己 的意见, 解决 问题的过程清 楚,做事有计划 具有创造性思 维,能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 B级 上课能认真听 讲,作业依时完 成,有参与讨论 能举手发言,有 参与讨论与交 流,有阅读课外 读物 有提出自己的不 同看法,并作出 尝试 能与人合作,能 接受别人的意 见。 能表达自己的意 见,有解决问题 的能力,但条理 性差些 能用老师提供的 方法解决问题, 有一定的思考能 力和创造性 C级 上课无心听讲, 经常欠交作业, 极少参与讨论 很少举手,极少 参与讨论与交 流,没有阅读课 外读物 不敢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不 敢尝试和表达自 己的想法 缺乏与人合作的 精神,难以听进 别人的意见 不能准确表达自 己的意思,做事 缺乏计划性,条 理性,不能独立 解决问题 思考能力差,缺 乏创造性,不能 独立解决问题 个人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1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学习 目标 营造教 学环境 进入新 课 媒 体 类 型 图 片 媒体内容要 点 与本地气候 特征相关的 冬季景色、 北 方雪景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 论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热情 占用 时间 2’ 媒体来 源 下载
知识点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列举毛泽东的 《减字木兰花 广 昌路上》,引导学生从内容、写 法和语言三个方面比较阅读。
讨论,认识到这三句 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抒发了作者作为一代 伟人的政治抱负和自 信。
学生通过对文 本的研读 , 引发学生 深层次思考,为体会 诗歌情感奠定基础。 学生根据对课 文的理解和认识,把 握词的主旨,加深对 诗歌主题的理解。
通过概括词中 出现的景物,把握诗 人的写景脉络,培养 联想和想象能力。 给予学生充分 的空间,增强学生对 知识的积累。 通过对下片语 言的鉴赏,进一步体 会诗歌凝练贴切的 语言,培养学生欣赏 诗词的能力。
三、研读诗歌 内容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 研读 , 引发学生深层 次思考,为体会诗歌 情感奠定基础。
4
学生回答:上片描写 北国雪景,下片纵论 历代英雄。 学生找出写雪景的句 子,然后通过讨论, 对相关词句进行了赏 析。在教师讲解下, 体会诗歌语言的准 确、凝练。 根据教师的提示,感 受诗歌形象的 “诗化” 特征,理解诗人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 情。 畅所欲言,可以结合 历史知识和平时的阅 读积累回答教师的问 题。 经过讨论和交流回 答:诗人对他们是惋 惜和感叹的态度, “惜、略输、稍逊、 只识”等词都反映了 诗人的态度。 回答:是通过“江山 如此多娇,引无数英 雄竞折腰”连接起来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