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的三大理念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 课程教学理念

高等教育 课程教学理念

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课程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其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变革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理念,以期为当前及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的演变在传统的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兴起。

这一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尽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要想彻底转变观念,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其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

在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环境下,学生已经形成了依赖心理,要想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此外,教学资源的不均衡、教学评价体系的滞后等问题也对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的落实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探索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理念为了应对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和尝试的理念:1. 跨学科教学理念。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单一的学科知识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跨学科教学理念强调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整合和拓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 个性化教学理念。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各不相同。

三教教学理念心得体会

三教教学理念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接触到了多种教学理念,其中“三教”教学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三教”教学理念的心得体会。

一、三教教学理念的内涵“三教”教学理念是指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的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以教学为中心:关注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3. 以科研为支撑: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三教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1. 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首先,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培养兴趣爱好。

其次,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古代文学》课程时,我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将教学内容分为诗歌、散文、戏剧等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

同时,我采用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以教学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我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等。

其次,我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我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教授《市场营销》课程时,我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还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市场调研、策划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以科研为支撑作为教师,我深知科研的重要性。

老师的教育方法论教学理念

老师的教育方法论教学理念

老师的教育方法论教学理念在当今社会,教育的角色与价值日益凸显,作为一名教师,秉持科学的教育方法论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教育方法论:教学理念”为题,谈谈我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方法论,即关于教育活动的原则、方法和规律的研究。

它是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石。

而教学理念,则是教师对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价值取向。

以下是我对教学理念的一些思考。

一、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差异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活动应始终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充分认识到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个体的最优发展。

二、倡导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代教育更强调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倡导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我要注重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上,教师应是引导者和组织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成长,营造和谐、民主、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四、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方法论的重要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

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教师教育理念教师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秉持的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目标以及对学生的关心和指导。

一个良好的教育理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已经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应随之转变。

我认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需求应该放在第一位。

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困惑,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教师应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和意识。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倾听他们的声音,关心他们的成长。

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心智和情感,才能真正培养一个具有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公民。

第三,教师应秉持合作共赢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一个集体的事业,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教师应秉承和家长紧密合作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只有在合作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最后,教师应秉持持续学习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领域,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只有具备持续学习的态度,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变革。

总之,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

高等教育教案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

高等教育教案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

高等教育教案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高等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为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教案的核心要素包括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它们在指导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看法和取向的总结和表述,它反映了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态度和价值取向。

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采取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的能力。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和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1.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高等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

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组织小组活动、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基准。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和可达性。

2.1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和层次。

通过制定明确的知识目标,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是指学生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能力目标,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2.3 态度目标态度目标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态度和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主动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4 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例如,创新思维、学习管理能力、信息素养和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等。

三、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在高等教育教案中,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

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

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高中教师是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教育教学理念及其实践则是高中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

本文将探讨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实践,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教育教学理念是高中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核心信念和追求。

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

高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

因此,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可以概括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首先,我认为高中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发展潜力。

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或领域感兴趣时,他们更容易投入其中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因此,我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和社团,扩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其次,我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而不仅仅是回答问题。

我经常组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科技竞赛和创新设计活动。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我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这种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潜力,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科技和创新领域的中坚力量。

教育教学理念的实践是将理念付诸于行动,将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以及与学生互动的方方面面。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首先,课堂教学应当注重互动与合作。

我经常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和合作项目等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互动和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教育是一项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高中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担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

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中教师应有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将这些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实践。

首先,高中教师应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他们应该认清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规律。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机会。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其次,高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高中教师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他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如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高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学术方面的知识,高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以及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发展。

他们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班会活动、社团组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另外,高中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因此,高中教师应持续学习,参加专业培训,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他们还可以通过教学研究、教学反思等方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只有这样,高中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栋梁之才。

新课程在教学方面有三大核心理念

新课程在教学方面有三大核心理念

新课程在教学方面有三大核心理念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方面有许多重要的理念被提了出来,根据学者们以及笔者的研究,具有共识的是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这三大核心理念,这些理念对于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

然而,这些理念在指导我们重建课堂教学时也表现出限定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全面、辩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学。

一、建构性建构性是当前教学在科学规律上的集中体现。

毋庸置疑,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首先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教学要符合教学规律就是要遵循课堂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意志等发展规律,学科知识的组合规律等。

当然,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具有时代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揭示了新的教学认识规律,在教育科学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成为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认识论基础。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认知观和社会观,[1]尽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的认知并不是对世界简单的、镜子式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即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内部积极地产生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给予主体的刺激仅仅强化了其中的某些模式。

这样,世界(生活世界或认知世界而不是没有人存在的纯粹客观的物质世界)就是大脑建构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发明。

不存在绝对的知识,即知识也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主体积极建构的。

然而,主体的建构又不是纯个体的活动,它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与他人及社会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的,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依赖于思维的社会基础。

因此,文化和社会情境在主体认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文化给了主体认知工具以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这些工具的类型与性质决定了主体发展的方式和速度;而社会情境则是主体认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

基于这些基本观念,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如果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识是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的。

因此,知识的意义不能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先前知识经验主动建构。

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理念教育是一项崇高而重要的事业,而教师则是承载着传递知识和塑造未来的重任。

教师教育理念指导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教师教育理念,以及它们对学生的影响。

第一种教育理念是“学生中心”。

在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置于教学的核心。

他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潜力。

因此,他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计划。

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种教育理念是“知识导向”。

知识导向的教育理念侧重于传授学科知识和学术技能。

教师在这种理念下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他们将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术能力。

知识导向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学科基础,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种教育理念是“终身发展”。

在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视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促使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种教育理念是“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教师在这种理念下关注社会问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社会参与意识,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社会责任的教育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良知的公民。

综上所述,教师教育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导思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学生中心、知识导向、终身发展和社会责任是常见的几种教育理念。

教师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中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

高中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

高中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作为高中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原则,决定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要探讨高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首先,教育思想是高中教师的核心理念,它代表着教师对于教育的价值观和目标追求。

作为高中教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因此,我们的教育思想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其次,教学观念是高中教师实施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学观念涉及到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

在高中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实验,提倡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高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高中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困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题,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最后,高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

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获取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全面的进步。

总结起来,作为高中教师,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教师工作中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

教师工作中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

教师工作中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在教师工作中,教育理念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于教育的价值观、目标和原则的认识和理解;而方法论则是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我个人对于教师工作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教育理念1. 学生为中心:我深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潜能和兴趣。

因此,我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潜能。

我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积极与学生互动,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2. 积极肯定: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潜力,无论他们的成绩如何。

在教育过程中,我注重积极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面对挑战。

我努力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实践导向:我认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我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实践导向,通过实际案例、场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终身学习: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名教师,我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还不断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教学方法论1. 合作学习:我倡导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 多样化评价: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我尝试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例如,我注重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观察记录、口头回答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 个性化教学:我重视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关注和教学定制。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高中教师述职报告关于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高中教师述职报告关于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高中教师述职报告关于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敬启者: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xx中学高中部的教师,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述职报告,分享我关于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我教育事业的基石,也是引领我前行的灯塔。

在教学工作中,我坚持秉持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1. 学以致用:我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应试能力。

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的潜力和长处。

我始终坚信,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的过程,因此,我会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个性化的辅导,让每个学生在我的教学中都能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

3. 合作共享:教育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事业,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

我注重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协作,通过家校合作的模式,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我实现教学理念的具体手段和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1. 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的关键。

我经常运用问题导入、游戏互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我的课堂中,我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 多媒体辅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要工具。

我善于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呈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4. 评价反馈:定期的评价反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和促进。

教学反思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

教学反思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

教学反思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教学反思: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教学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它使教师能够回顾和评估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从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高中教师来说,教育理念和方法论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并从中找到改进教学实践的途径。

一、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信念和追求,它旨在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法选择。

1. 个体化教育理念个体化教育理念强调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

高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话,可以给予更多的挑战和拓展;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

2. 合作学习理念合作学习理念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高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合作学习的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共同探索问题、分享知识和经验,提高他们的理解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探究学习理念探究学习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探究和构建知识。

高中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

通过实践、观察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论教学方法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1.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知识。

高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2. 情感教育法情感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发展良好的品德和社会情操。

高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情感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价值观。

高三数学老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

高三数学老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

高三数学老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高三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一个关键阶段,也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和挑战,而数学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更是让学生感到无比困扰和焦虑。

在这个关键时刻,高三数学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高三数学老师,我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个性的塑造和潜能的开发。

我的教育理念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思维,关注个别。

首先,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的第一步。

我相信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而激发兴趣的关键在于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运用的机会。

我善于通过举例和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同时,我也借助科技手段,如使用数学软件或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定理。

通过这些方法,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其次,培养思维是高三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公式和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

我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主动思考,提供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我通过给学生一些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在思考中找到乐趣,在解题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我相信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拥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学生才能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最后,我强调关注个别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

作为一名好的数学老师,我要求自己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我会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难,从而能够给予他们有效的教学辅导。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助,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相学习的氛围。

对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理念的思考

对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理念的思考

对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理念的思考
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理念是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性思考和设计,其中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学科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社会责任的使命感的灌输。

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是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和实践机会,以及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对复杂问题和挑战的能力。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创造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探究学科知识和发展创新思维。

同时,还应发扬传帮带和实践导向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既能够在知识层面上接受教育,又能够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第二,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的内容应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基础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能力。

同时,还应注重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领域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关注技术变化和市场需求,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保证教学内容的及时性和专业性。

第三个方面是社会责任的使命感。

教育不仅要为自己和社会的劳动力提供服务,更需要确保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道德、良好的伦理观念和全球担当。

教师应该以教育为自己的理念,承担起传递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帮助学生成为有担当、有作为、有灵魂的人。

综上,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的理念应该汇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和社会责任使命的各种因素,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

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

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在高中教育领域,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中教师应该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实践这些理念,旨在引导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涉及到对学生、学科和教学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一个优秀的高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价值观形成为核心目标,并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

教育理念的制定应该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与尊重,同时考虑到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其次,高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科的深度与广度,推崇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教育理念应该鼓励学生理解学科的本质,并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超越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

最后,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

这包括了学生的认知、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

高中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仅是在学术上优秀,同时也是具备良好的健康心理和积极的社会行为的存在。

二、高中教师的教学实践高中教师的教学实践应该是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高中教师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首先,高中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该基于教育理念并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来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另外,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与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其次,高中教师应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学科的性质以及学生的特点。

教学反思高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理念

教学反思高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理念

教学反思高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理念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步入成人社会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他们的教学思想与理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因此,教师的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高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以知识传授和灌输为核心,但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应该正视这一问题,转变教学思想,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位置。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其次,高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应该是多元化的。

学生在高中阶段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只有在多元化的教学中,才能够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高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应该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

除了传授知识,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素质培养。

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只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最后,高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应该是不断更新的。

教育教学是发展变化的,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也应与时俱进。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新动态,不断拓宽教学视野,增加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同时,教师也应该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反思是高中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在高中阶段,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者。

因此,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如何应用这些理念和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育理念高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为中心:高中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高中教师应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潜力,并努力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在动力。

2. 终身学习:高中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以适应教育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3. 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关心学生的成长,建立起信任和尊重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

二、教学方法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学科、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高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倡导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生活案例、实际问题和情景模拟等方式,使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结合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呈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效果。

4. 个性化教学:高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小组辅导、个别指导等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5.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应用高中教师应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以下是一些应用示例:1. 设计灵活的课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多种教学环节,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多种教学方法中切换,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

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

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教师是一个社会的引领者和灵魂塑造者,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优秀教师不仅掌握着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具备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

本文将探讨优秀教师所持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并探讨如何在实际教育中应用。

第一部分: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对于教育的根本观念和追求。

它决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为中心:优秀教师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需求和潜能。

因此,他们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关注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他们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整体发展。

2. 全面发展:优秀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不仅仅是学术能力。

他们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们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

3. 激发学生潜能:优秀教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他们的任务是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潜能。

他们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特长,给予他们自信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部分:教育方法论教育方法论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

优秀教师具备多种教育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方法:1. 激发兴趣:优秀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设计生动有趣的课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他们善于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教学等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合作学习:优秀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分享知识,激发彼此的思维火花。

3. 个性化教育:优秀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教材设计的三个基本理念

教材设计的三个基本理念

教材设计的三个基本理念
教材设计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教材设计中,有三个基本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分别是学习者导向、多元化和实用性。

首先,学习者导向是指教材设计应当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

在教材设计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学习目标和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多元化是指教材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性,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

在教材设计中,应该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实用性是指教材设计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材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者导向、多元化和实用性是教材设计的三个基本理念,它们是教材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材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三个基本理念,不断完善教材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卷 第3期集美大学学报Vol .10 No .32009年7月Journal of J i m eiUniversityJul .2009 [收稿日期]2009-05-13[作者简介]刘利敏(1957—),女,福建寿宁人,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

试论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的三大理念刘利敏(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01)[摘要]在高度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今天,髙师教育类课程面临着凸显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教育功能的教学研究与改革要求。

为了适应要求,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必需着眼于学生终身专业发展的潜能和后劲,树立以为学生奠定教师专业化基础为核心价值的教学理念;必需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树立努力使学生全面获得对日后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稳定而长效作用的元素的教学目标理念;必需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投入,树立促使学生全面发挥学习的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充满勃勃生机的学习生命体的教学运作理念。

[关键词]教育类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理念;职前教师教育[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1-6493(2009)03-0011-05 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教师的质量体现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迫切要求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今天,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得以高度地强调和关注。

在此背景下,为师范生提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发展基础,保证其在以后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具有终身专业发展的潜能和后劲,成为当前师范院校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议题。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视为教师专业教育的标志性课程,凸显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功能无疑是当前教育类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核心。

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柱和导向,为此,笔者试图从教学价值、教学目标和教学运作三个维度谈谈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为适应当前教学研究与改革要求所需要树立的理念。

一 “奠定专业化基础”———教学的价值理念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价值,努力实现价值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真谛。

清晰认识和准确定位活动的价值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是保证活动质量和提高活动效益的重要前提。

高师的教育类课程历来都是职前教师的公共必修课程,为学生奠定一定的教师专业基础,帮助学生为适应教师职业要求做必要的入职准备,往往被默认为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

可以说,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价值理念的影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把学生的入职适应性摆放在教学思考的首位,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的传授和习得几乎被视为教学任务的全部。

在高度强调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实现教师专业化的今天,“为学生奠定教师专业基础”和“为学生做好入职适应准备”等都显然不足以准确表达教育类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重新思考与认识,形成更准确到位的课程教学价值理念。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看,任何一位教师专业的真正发展都是起始于入职之后,并伴随着教育生涯的全程,正如天津师大王惠来教授所揭示“教师的成长是其生活在以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为核心的‘教学生活’之中的终身学习者的成长,是在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凭借其自身的亲历与体验来实现的自主性和终身性的成长”[1]。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环境、机遇等等客观性因素固然产生着不可抗拒的影响力,然而,众多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都一致将“自主性”集美大学学报第10卷和“终身性”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主要特性。

无数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案例共同表明,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决定性制约作用的是教师自身的各种主观要素。

笔者以为,这些为教师自身所拥有的,能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自觉而且持续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有效推动教师专业终身性和自主性发展的主观要素也就是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任何事物发展的起点。

职前教师专业教育是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阶段”。

真正的教师专业发展固然开始于入职之后,但奠定发展基础的关键期在职前。

学生能否在职前教育阶段真正获取到最初的教师专业化条件,拥有由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诸方面条件构建而成的“专业化基础”,将影响着他们终身专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

教育类课程是教师专业教育的标志性课程,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高度强调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实现教师专业化的今天,我们应该运用科学发展观,站到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的价值意义,将“奠定专业基础”的教学价值理念更新为“奠定专业化基础”的教学价值理念。

笔者认为,“专业基础”与“专业化基础”虽仅一字之差,却是体现着不同的教学价值取向,蕴含着不同的教学价值期望。

“专业基础”所体现的教学价值取向是:面向学生将来从事教师工作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入职、上岗,服务于学生的教师工作适应性。

“专业基础”所蕴含的教学期望是:学生能获得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走出校门后能比较顺利地成为一名教师。

“专业化基础”的关键词是“专业化”,按词典注释,“化”即“变化”和“使变化”,根据逻辑,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则是“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将“专业化”的内涵理解为“专业发展”和“促使专业发展”。

可见,“专业化基础”所体现的教学价值取向不仅仅是面向学生入职、上岗的需要和服务于学生日后教师工作适应性,而更重要的是面向学生将来在长期的教师职业生涯中专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学生将来适应日益提高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专业化基础”所蕴含的教学期望是:学生能真正获得在他们日后的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中具有持续性作用的能促进其自主发展的基本元素,让学生具有终身专业发展的潜能和后劲,能在其职业生涯中顺利而快速地沿着从教育新手到教育熟手再到教育能手,从一般教师到有相当经验水平的教师再到高水平甚至有造诣的优秀教师或者名师的发展轨迹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价值取向和教学期望对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具有极强的导航和动力作用,树立“奠定专业化基础”的教学价值理念,能让我们把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实现“专业化”的价值追求作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努力方向和推进动力,从而使得教育类课程真正凸显其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功能。

因此,当前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首先需要树立“奠定专业化基础”的教学价值理念。

二 “追求素质化”———教学的目标理念高师教育类课程要真正实现“奠定专业化基础”的课程教学价值,凸显其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功能,需要树立“追求素质化”的教学目标理念。

因为,素质研究表明,素质具有功能潜在性,个体拥有的素质在其活动和发展中能较为稳定地发挥长效作用。

“奠定专业化基础”的价值理念所隐喻的是课程教学在眼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之间的链接意义。

即:眼前的课程教学应具有长远的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学生现在的所学所获应能够在未来入职之后乃至整个教育生涯中的教师成长过程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显然,我们只有努力使学生的所学所获具有素质的特质,这些所学所获才可能在未来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师专业发展中表现出稳定、长效的作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基础”。

可以认为,“奠定专业化基础”的实质就是对高师教育类课程提出素质教育要求。

因此,我们应当树立“追求素质化”的教学目标理念,将帮助学生切实获得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稳定、长效的支撑、支持、促进意义的元素,使学生成为拥有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素质的未来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最大追求。

教学的目标理念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关注点。

树立“追求素质化”的教学目标理念对教育类课程教学关注点的积极影响将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从关注“理论知识”到关注“理论素质”的转变从实质上说,教育学理论知识应该是教育类课21 第3期刘利敏:试论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的三大理念程教学的重要载体。

但在教育类课程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过度关注理论知识,单纯传授和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的现象。

有人甚至用“搬运工式”、“捆绑式”、“灌注式”等来观照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态势。

“教师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教育实践跟教育理论是两回事”、“教育学理论无用”、“学不学教育学一样可以当老师”等来自社会的声音应当成为我们深刻反思教育类课程传统教学的有效刺激。

笔者认为,读书与教书,理论与实践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会上所反映的现象虽然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有着复杂的原因,但不能说与职前的教育尤其是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没有关系。

不难理解,如果我们过度关注纯理论知识教学,如果我们主要采用“搬运工式”、“捆绑式”、“灌注式”的教学方式,从量方面说,学生似乎可以获得相当数量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但从质的方面看,这些理论知识往往是具有“下载”、“输入”、“搬进”、“充塞”的性质。

可以推断,具有“下载”、“输入”、“搬进”、“充塞”性质的理论知识只能是原原本本的、以孤立、静态的形式“存储”于学生的记忆库中,而且还将附带着鲜明的“某本书上写的”、“某某人说的”等标签。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再生系统,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

[2]”教育是一个具有浓郁的人为性、主观性、理解性和针对性的活动过程,“复杂性”永远是教育的本然存在特性和基本存在样态。

埃德加・莫兰认为现实世界的“一个理论不是目的地,它只是一个可能的出发点。

一个理论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它只是处理问题的可能性。

[2]59”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概括和表达,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教育的“复杂性”和教育理论的“非普适性”决定了,如果学生头脑中的教育理论知识仅是孤立的、静态的、存储式的知识,如果学生头脑中的教育理论知识还只是“某本书上写的”、“某某人说的”的寄存式的知识,这些教育理论知识充其量只算是一些充塞和堆砌在头脑中的、呈机械僵死状态的“灰色”知识,这样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教育实践中注定是不可运作的“惰性知识”。

在高度强调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实现教师专业化的今天,过度关注理论知识的固有弊端已明显暴露,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方向面临着迫切的改革要求,2006年12月3~6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的“全国高校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工作研讨会”中,就有学者明确指出:“要改革教育类课程,改变教育类课程单纯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做法,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本身承载的教育意义……”[3]树立“追求素质化”的教学目标理念,能使得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从主要关注那些只是停留在知识信息层面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转为重点关注那些能对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教育实践的过程起着影响制约作用的,可以上升到影响力层面的“理论素质”的打造;能使得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期望从让教育学理论知识成为学生头脑中的识记成果,转为期望学生头脑中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在他们日后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具有一定的支持、指导、干预、支撑作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条件性知识”[4];能使得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着力点从讲授讲解教育学理论知识,转为努力引导学生去积极理解、消化、吸收、内化教育学理论知识,主动建构与个体状况及教育境遇条件相统一的教育理论知识结构,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内能外化”、“转识成智”的训练学习,使学生获得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具有“是自己的”、“有活性的”的素质特质,成为自身拥有的“理论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