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2021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娄底中学教师招聘2021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2
娄底中学教师招聘2021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基督山伯爵》的作者是()。
单项选择题
A、雨果
B、大仲马
C、小仲马
D、巴尔扎克
2: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布鲁纳
D、斯金纳
3:()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单项选择题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4: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教育者自身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5: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单项选择题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6:塔佩斯的“大五因素模型”中具有胜任、公正、条理、尽职、克制等特质的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
A、开放性
C、宜人性
D、外倾性
7: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的课程类型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活动课程
B、校本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8:在人际认知中,人们对他人的判断往往具有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
这属于人际印象形成中心理效应的()
单项选择题
A、投射效应
B、正性偏差
C、定势效应
D、刻板效应
9:哪部教育著作被人们看做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单项选择题。
娄星中学教师招聘2021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1
娄星中学教师招聘2021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对错5: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
单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调节策略6:指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的人是()单项选择题A、孑子B、夸美纽斯C、冯特D、詹姆斯7:学校组织特征的独特性表现在()。
多项选择题A、官方性B、地域性C、垄断性D、非自愿性E、公益性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单项选择题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9:一位学生这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如果我能在40分钟内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就出去和玩。
”这里他所运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外部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负强化10:目前所知,最硬的矿石是钻石,其次是刚玉,而一种矿石只能用与本身硬度一样或更硬的矿石来刻痕。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所指的矿石一定是可被刚玉刻痕的矿石?()Ⅰ.这种矿石不是钻石Ⅱ.这种矿石不是刚玉Ⅲ.这种矿石不是像刚玉一样硬度单项选择题A、只是ⅠB、只是ⅢC、只是Ⅰ和ⅡD、只是Ⅰ和Ⅲ11: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提法具有时代性。
()判断题对错12: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仅针对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不具有导向作用。
()判断题对错13: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娄底2021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管不问或对学生讽刺、挖苦、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这些行为违反了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中的()。
单项选择题
A、为人师表
B、教书育人
C、终身学习
D、关爱学生
2: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判断题
对
错
3: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4:采用班级最早的雏形是在()
单项选择题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石室学堂
D、天津北洋学堂
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这是()阶段的动作特点。
单项选择题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6: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单项选择题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7: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8:高水平和达到自动化水平的技能也称为()单项选择题
A、自动技能
B、智力技能
C、熟练技巧
D、动作技能
9:学生理解知识的标志是()
多项选择题
A、知道“是什么”
B、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