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职教中心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教师教育技能达标细则
教师教育技能达标细则一、课程设计与实施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
3.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学生评价与反馈1.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
2.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育技术应用1.熟练掌握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如PPT、电子白板、网络教学平台等。
2.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注重教育技术的更新和升级,保持与时俱进。
五、沟通能力与协作1.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状态。
2.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表现。
六、课堂管理及纪律1.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和学生安全。
2.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及时提醒和纠正不良行为。
3.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育教学研究能力1.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2.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
3.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报告,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成果。
八、心理素质与自我发展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面对教学压力和工作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自信。
2.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活动,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中等职业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中等职业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师范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具备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和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1. 专业知识能力:具备中等职业教育所授课程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教材和教学大纲,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教学。
2. 教学能力:具备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能够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教育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爱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 教育思想: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素养,能够积极学习教育教学前沿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5. 教学评价能力:能够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程度,具有科学评价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具体有效的反馈,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就是中等职业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主要内容,这些能力要求是教师师范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也迎来了数字化时代。
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数码技能的任务,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
为了规范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国家出台了相关标准,本文将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阐述。
二、概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基本素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其中基本素养是指教师具备使用数字化教育工具的基本能力;应用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将数字化教育工具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催生新的教育模式,用数字化教育工具打造实践和探究的课程。
三、基本素养1、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教师应了解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等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安装、设置、维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了解网络使用规范,保证网络使用安全稳定。
2、数字化教育工具操作技能教师要掌握主流数字化教育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Word、PPT、Excel、Photoshop等办公软件,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等。
3、信息素养教师要具有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和传递能力,培养信息素养,能够在数字化环境下有效查找、筛选并处理各种有效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应用能力1、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教师要掌握智慧课堂教学,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技术资源,如数字画板、多媒体课件、教育软件等数字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丰富的教学手段。
2、数字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教师要掌握数字化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有能力制定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数字化作业,促进学生理解及应用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字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数字化课堂教学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手段,设计符合课程要求、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数字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五、创新能力1、数字化课程设计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发符合课程要求的课件和教学资源,构建适合数字化环境下的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贯彻 与实施
.1、项目的基本目标
• • • •
2.项目的主要内容 3.实施项目的组织机构 4.与项目有关的政策支持 5、项目的预期成果
返回
6
谢谢大家
请多指教
官庄镇
肖娜
7
材料: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宗旨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 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技术 在教学中的有效运 用为目的,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组织开展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 素质教育的能力与 水平。 请使用PowerPoint 完成以下操作: 1、结合材料内容(可适当搜集相关内容进行编辑)自己制作的页面不少于6张,第1 张为封面(含题目、制作人姓名及工作单位)。 2、第二张幻灯片作为目录页,把内容分条目以项目清单的方式列出。
8
返回
3
二.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过程
• (1)坚持一个《标准》——全国不分地区都采用同一个 教育技术标准; • (2)开发两类实施案例——围绕每一个学科设计的单科 实施案例和涉及若干个学科、面向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 施案例; 返回 • (3)注意三方面的结合——教育技术专家与学科专家相 结合,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实施案例的开发相结合, 教育技术标准的要求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结合; • (4)狠抓四个环节——在《标准》研制过程中要始终关 注彼此密切相关的四个环节,即研究标准、开发案例、 进行试点、评估检验。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前一环节 为后一环节奠定基础、做好铺垫,后一环节则是前一环 4 节的巩固、深化与拓展,所以四者缺一不可。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是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包括文字处理、制作幻灯片、浏览网页等基本操作。
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础。
其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等工具获取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软件、教学文档等,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另外,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并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学评价和反思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创新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关注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技术应用。
总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优秀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优秀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教育领域中,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优秀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软件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传播虚假信息,不侵犯他人权益。
二、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和传递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性;还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等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直观的学习体验。
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中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掌握教育技术的应用:中高职教师需要具备使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包括各种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能够利用这些工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中高职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技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掌握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中高职教师需要具备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并开发适合中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能够利用教育技术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4.具备教学管理能力:中高职教师需要具备教学管理的技能,能够利用教育技术进行学生管理、教学进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掌握专业发展能力:中高职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发展的意识和技术,能够通过教育技术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积极适应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的来说,中高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技术,具备创新思维和教学管理能力,同时掌握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中高职教师的
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岗位基本能力标准
教师岗位基本能力标准
教师岗位基本能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知识能力: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并且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2. 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包括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学生评估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生管理能力,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情况、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纪律管理和心理辅导的技巧,以维护学生的秩序和安全。
4. 沟通协调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包括与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和冲突处理方法,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团队合作。
5. 自我发展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包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开放心态,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
总之,教师岗位基本能力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多个
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教师技能要求
教师技能要求
教师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具备的一系列技能和能力。
以下是教师技能的要求:
1. 教育和心理学知识: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和心理学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为教学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撑。
2. 学科知识:教师需要对所教授的学科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进行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3. 教学技能:教师需要具备一系列教学技能,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4. 人际沟通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以便更好地与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5. 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方法,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6. 自我发展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能力,不断
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和素质。
总之,教师技能要求涉及多个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
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
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 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三)科研与发展
1.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 2.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
行研究。 3.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
自身的业务能力。
(四)合作与交流
意识。
(四)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 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 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一)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张振亭
说明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 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 定》有关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教师教育 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 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 力的培训与考核。
标准内容包括
一、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三、应用与创新 四、社会责任
一、意识与态度
(一) 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 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 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教育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的能力对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和遵循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需要包括对教师基本技术操作能力的要求。
这包括教师对于各种教育技术工具的熟练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线教学平台等。
教师应当能够熟练地操作这些工具,并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还需要包括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
教师应当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并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教师需要具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实践。
此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还应当包括对教师教学评估能力的要求。
教师应当能够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调整。
教师需要具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最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还需要包括对教师自我提升能力的要求。
教育技术日新月异,教师需要具备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技术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当能够主动获取最新的教育技术信息,并能够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实践。
总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当严格遵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以更好地适应21世纪教育的发展需求。
职校 教师能力标准
职校教师能力标准
职校教师能力标准是衡量职校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职校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职校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需要了解所教授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思维方式。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与所教授学科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技能,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职校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
他们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课堂秩序和组织教学活动。
此外,职校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他们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积极履行教师职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有效合作,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最后,职校教师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他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
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职校教师能力标准是衡量职校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职校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指针对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掌握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展开阐述。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教师需要具备使用电子邮件、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等基本办公软件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其次,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网络与信息素养。
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善于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
教师应具备识别和评估网络资源的能力,以确保所使用的资源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教学软件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教师应熟练掌握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教学软件的技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应了解和掌握能够支持教学的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如在线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系统等,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信息获取、处理和运用方面的能力,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利用信息解决教学问题。
创新能力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善于探索、创新和实践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管理能力。
教育技术管理是指教师在组织和管理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能力,教师应了解教育技术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原则,并能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教育技术设备和软件。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教师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通过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与信息素养、多媒体教具和教学软件应用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技术管理能力,教师将能够更好地利用教育技术工具和资源,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是当今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对于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制定和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的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熟练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和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在线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中小学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整合能力。
教师需要能够将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能够将教育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另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积极参与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技术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此外,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评价能力。
教师需要能够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改进教育技术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中小学教师还应具备教育技术素养和职业道德。
教师需要具备正确的教育技术观念和态度,注重教育技术的伦理和道德规范,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只有不断完善和落实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才能在教育技术应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仅供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参考)
(六)合理地安排教学流程
15.重点突出。
16.流程安排兼顾了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具有开放性和生成空间。
17.有对教学环节时间的预计。
(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地设计活动
18.重点活动的设计能够保证重要目标的落实。
19.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20.对活动间的联系进行了设计,对活动效果的观测有预案。
十二、学习指导能力
(二十九)指导学生习得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
73.指导学生习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培养合作意识、加强合作能力等。
7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做笔记、圈点批注等。
(三十)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学法
75.熟悉多种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并能相机进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如自我监控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等。
43.提问精当并有一定顺序,避免杂乱、肤浅等弊端。
44.问题本身及其表述能让学生理解。
45.掌握重复问题、重新表述问题、调焦(宽问题变窄问题)、停顿、搁置、分配等提问技术。
46.减少自问自答、集体回答、是非问答等情况。
(十五)有效地追问
47.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追问,对困难者起支架作用,对优秀者起深化和拓展作用。
25.保持亲切、宽容、温和或热情的教学形象,避免师生冲突。
26.以民主、合作的方式处理课堂事件。
(十)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7.以恰当的导入语或非语言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8.向学生明确告知学习目标和任务,建立学习心向。
29.通过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十)认真倾听与及时反应
57.教师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敏锐观察学生的课堂活动,根据捕捉到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反应。以此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有哪几方面
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有哪几方面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意识与态度(一)重要性的认识1.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一)基本知识1.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一)教学设计与实施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二)教学支持与管理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指为中小学教师确定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的能力标准。
下面是对该标准的简要介绍:
1. 教育技术素养:教师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常用办公软件、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能有效地搜索和整理教育资源。
2. 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应能合理选择、运用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科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运用教育软件和互联网资源支持教学。
3. 教育技术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创新意识,能够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发展适合自己的线上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模式。
4. 教育技术资源开发能力:教师应能熟练操作教育软件,能够自主开发或改编教育资源,创作适合教学需求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5. 教育技术管理能力:教师应了解教育技术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能够合理使用和管理教育技术资源,解决日常教学中的技术问题。
6. 教育技术评价能力:教师应能利用教育技术工具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和进展,能够综合分析评估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性。
教师要具备以上教育技术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师应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要求。
该标准为教师提供了参考指导,也为评价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了依据。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达标认定参考要求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基本素质
和能力达标认定参考要求
一、教育教学理论:熟悉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理解和运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提升课程教学能力。
.二、专业理论与能力: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能够脱稿授课。
教学内容转化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案例,易于理解。
能很好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拓展。
能将企业、行业标准或规范融于教学中。
教师操作熟练,能很好指导学生实训练习,技术规范标准、熟练,能指导学生技能大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三、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教学目标明确,有项目或任务。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科学,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重点难点突出。
教学内容丰富,但无拷贝教材,有拓展资源。
自制课件,设计新颖,制作直观、形象。
取材适宜,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图表、图画、音频、视频等切合教学主题、配合适当。
教学评价方案科学严谨,与教学目标一致,对教学评价结果分析具体、透彻,能够指导教学的改进。
四、教学基本素质:板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组织步骤科学合理,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与课件结合恰当;普通话授课,表达清楚,节奏适宜,逻辑性强,
富有幽默感;仪表端庄,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在教育教学中要体现规范的职业行为、美好的职业形象。
职初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知识与能力考核要求
职初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知识与能力考核要求
一、教育认识和教师本身的培养
1、熟悉相关教育理论和教育学知识,认识并掌握教育现实;
2、熟悉教育历史、教育制度及其背景,认识和了解教育发展趋势;
3、熟悉国家一级教育政策及不同地方教育准则,深入参与当地教育
政策制定的实践;
4、熟悉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方法等知识,具备心理辅导
和应用能力;
5、了解学科概况和相关知识,具备教学分析、设计、规划、组织、
实施、评价和反思能力;
6、具备课程、建设及实施能力;
7、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
8、理解和掌握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灵活运用信
息技术进行教学。
二、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1、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
2、具备科研能力,能就教育发展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4、具备较强的沟通技能,能有效开展教师团队协作,提高教师的职
业发展能力;
5、能够与社会组织和家长开展合作,推动学校的发展。
三、教育教学管理。
教师能力标准
教师能力标准
教师能力标准是用于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组评价指标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师能力标准:
1. 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背景,能够准确、全面地掌握所教学科的核心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
2.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材料,并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实施和课堂管理: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并能够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管理学生的行为。
4. 学生评价和反馈:教师应能够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5. 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关注教育前沿和教育改革,参与教育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并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教学。
6. 师德和职业道德:教师应具备高度的师德和职业道德,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行业的相关规定,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塑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教师能力标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师能力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以及良好的师德和职业素养,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平职教中心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为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06]1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顺平职教中心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的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一、意识与态度
(一)重要性的认识
1.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 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
1. 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 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 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 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
1. 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 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 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
1. 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 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一)基本知识
1. 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2. 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 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 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
1. 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
2. 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 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 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 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
1. 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 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 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评价。
(二)教学支持与管理
1. 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 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3. 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4. 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三)科研与发展
1. 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
2. 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
3. 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
(四)合作与交流
1. 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
2. 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
3. 能利用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
4. 能利用技术与教育管理人员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
5. 能利用技术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
6. 能利用技术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与合作。
四、社会责任
(一)公平利用
努力使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机会。
(二)有效应用
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
(三)安全使用
1. 能确保技术环境的安全性。
2. 能提高技术应用的安全性。
(四)规范行为
能够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