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提高生活归属感的方法
提高生活归属感的方法
生活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对生活环境、社区或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当我们拥有强烈的生活归属感时,我们会感到更加满足和幸福。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缺乏对生活的归属感。本文将
讨论一些提高生活归属感的方法。
1.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参与社区活动是增强生活归属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加入社区志
愿者组织,参加社区清洁活动、文化节庆典或其他社交活动。通过与
邻居互动和交流,建立紧密的社区网络,我们可以感到与社区的联系
更加紧密,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
2.参与社交团体
参与社交团体,例如俱乐部、兴趣小组或运动队,能够为我们提供
一个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并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这种共同体的
感觉可以加强我们对身份和认同的感觉,从而增强生活归属感。
3.培养个人爱好
培养个人爱好是建立自我认同和生活归属感的重要方式。当我们从
事我们热爱的事情时,我们会感到自己处于自己独特的领域,并且能
够与其他有相同兴趣的人建立联系。例如,可以学习乐器、绘画、参
加体育活动或者加入读书俱乐部。这些爱好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到满足
和快乐,还能够提高我们对生活的归属感。
4.建立稳定的家庭关系
家庭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生活归属地之一。建立稳定、温暖的家庭关系对于提高生活归属感至关重要。通过与家人的日常沟通、共同的家庭活动和共同的价值观,我们能够建立起与家庭成员的深厚联系,从而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
5.探索文化和历史
了解和探索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文化和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地的价值观和传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或者参加当地文化活动,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区,并感受到自己与社区的紧密联系。
社区识别与认同建立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社区识别与认同建立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社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至关重要。社区识别和认同是指居民对所在社区的认知和情感连接程度,在社区发展和居民幸福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社区识别与认同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建立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一、社区识别与认同的意义
1.1 建立社区凝聚力
社区识别和认同有助于形成社区的凝聚力。当居民在社区建设中感到自己是一个团队的一部分,他们更愿意参与社区活动和义务工作,共同追求社区的利益。社区凝聚力不仅有助于提高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培养社区稳定性
社区识别和认同有助于培养社区的稳定性。当居民对社区产生情感依赖和认同感时,他们更倾向于长期居住,并且愿意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这种稳定性有助于建立社区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1.3 增强居民幸福感
社区识别和认同对于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当居民觉得自己属于一个有温暖和互助的社区时,他们更容易获得社会支持和情感满足。这种幸福感有助于改善居民的身心健康,促进社区整体发展。
二、建立社区识别与认同的方法
2.1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社区识别和认同的重要基础。通过强化社区的文化特色,包括历史、传统、艺术和节日等方面,可以帮助居民建立对社区的认
同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庆祝活动,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
2.2 提供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对于居民的识别和认同也具有重要影响。提
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园、图书馆、医疗中心和娱乐设施等,
培育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讲座
培育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讲座
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培育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向社区居民提供平等、友好的服务。社区管理机构、志愿者等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2. 加强社区宣传和交流。宣传社区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和了解,并提供各种交流活动的机会,增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感情纽带。
3.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组织各种社区活动和志愿者服务,让居民有机会参与社区的建设和决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4. 建设良好的公共设施和环境。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和维护,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让居民感到自豪和安全。
5. 建立和谐的社区文化和价值观。营造和谐、互帮互助、尊重多样性、包容差异的社区文化和价值观,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和了解,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进而增强居民之间的联系和团结,建立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
城市学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专业建筑学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李秋莲
所在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摘要:文章探索了社区建设在走向市场过程中,社区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如何营
造归属感的心理环境。本文介绍了以归属感为主题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主要从创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社区、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方面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让居民可以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并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关键字:社区、归属感、公共空间、文化
一、社区归属感的概念
社区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整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认同、喜爱、依恋等多种感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社区归属感的定义为,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如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单博士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93份。
论社区公园与社区归属感
引言
“社区的最本质特征是成员的社区归属感。”这一观点得到社会学专家们普遍的认可。社区的发展和永续中,社区归属感是建设社区的关键性要素。若所属社区对社区居民没有明显归属感的影响,那么该社区的群体特征和地域特征将变得毫无意义,社区实质上已名存实亡。由此可见,居民心理环境的营建在社区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只是停留在外在物质环境构筑的层面。
1.社区与社区归属感
在中文里,“社区(Community)”作为一个舶来词,最早源自拉丁文,意为“团体、共同”。其概念被广泛应用是从1887年由德国现代社会学缔造者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 önnies)在其著作《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与社会)中提出,在20世纪30年代,又由燕京大学社会系师生据其原意英译而来。滕尼斯认为,理想社区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亲密无间的、合作共享的、同质性的关系,社区不仅是居民团体的地域共同体,还是血缘和精神的共同体[1]。
摘 要
地域、区位、人口、结构、文化、心理这六要素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而心理要素是维持着一个社区生命力的关键。社区得以形成的原因并不纯粹只是人们共同居住,而是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频繁而有效的互动,并形成一定强度的情感联结,即心理上的归属与爱。从社会心理学层面上来说,社区归属感是社区的最本质特征,是影响社区存活和发展的根本性要素。
学者们基于滕尼斯的研究提出了社区的三要素观点。首先是物质要素,即社区的物理空间环境,他们认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区内,许多人共同生活”,且有一定的地域属性、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地域的共同体;第二条是社会要素,认为社区内居民应该有着较为密切的社交互动;第三是心理要素,所属社区提供给居民的认同和归属程度。
城市归属感概念
城市归属感概念
城市归属感是指人们对于所居住的城市的认同、归属感和情感价值。在社会心理学中,城市归属感是一种感知和情感状态,它涉及到人与城市关系的各种方面,包括个体选择在
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意愿、安全感、信任感、满意度和参与感等。
城市归属感是城市文化的体现,代表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知和评价。它是城市经济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城市发展和管理的方向上,通过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
和参与程度,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质,促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城市归属感涉及多个方面:
一是城市的历史文化,这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
社区风貌等是城市居民与城市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宣传城市文化和历史,可以让居民更
加熟悉、了解和关注自己所处的城市。
二是城市的发展状况,包括城市环境、交通、居住和社会服务等。居民在日常生活过
程中,对城市的各种设施和服务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感受。通过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改善
城市的社会服务,可以带来居民对城市更高度的归属感。
三是城市的社会文化。城市居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城市也因
此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精神修养等。通过加强城市的社区
建设和拓展城市文化,可以建立起更有亲密感的社区关系,改善社区居民的参与感。
四是城市的产业经济。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归属感的基础。城市内的产业和商业活
动对于城市居民的福利贡献是不可忽略的。良性的经济发展可以提高居民的收入和生活品质,从而加强城市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
如何培养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是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社区所必不可少的要素。而要真正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
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社区居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培养居民的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
1. 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和服务
社区活动和服务是促进居民互动的重要方式。社区应该定期组织多
样化的活动,包括文化展览、体育比赛、志愿者活动等,以满足不同
居民的兴趣和需求。同时,社区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健康咨询、法律咨询、就业服务等,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2. 创建交流平台和社区论坛
建立社区交流平台和在线论坛是促进社区居民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有
效方式。这些平台可以是线上的社交媒体群组,也可以是线下的社区
中心。居民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分享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了解其
他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办法。这种互动和交流将促进
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增强他们的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
3.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决策
为了培养居民的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社区应该鼓励居民参与社区
决策的过程。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方式,征求居
民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应该充分听取居民的声音,并将其纳入到决策
过程中。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居民的参与感,还能够提高决策的效果
和质量。
4. 加强社区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培养社区居民参与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社区应该
建立健全的志愿者招募和培训机制,鼓励居民自愿参与社区服务。志
愿者可以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帮助和支持给有需要的居民,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同时,社区应该给予志愿者这种无私奉献
如何培养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
如何培养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是一个社区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一个充满
活力的社区,需要居民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更需要每个
居民都能够感受到属于这个社区的归属感。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社区组织和居民共同努力。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
一、提供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社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的培养首先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愿景。社
区组织应该与居民一起制定社区发展的规划和目标,确保每个居民都
有参与决策的机会,并能理解并认同社区的发展方向。同时,社区组
织还应该定期向居民反馈社区的发展情况,让居民知道他们的努力和
参与是有意义的。
二、创造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是培养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社区组织应该定
期举办各种活动,包括庆祝节日、社区义工活动、运动比赛等,使居
民们有机会参与其中。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居民们相互了解,还能
够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支持居民自我组织
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需要每个居民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社区组
织应该提供支持和资源,鼓励居民自我组织,开展各种社区项目。例如,设立社区居民议事会,鼓励居民提出建议和意见,让他们直接参
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中来,提高他们对社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四、让居民参与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培养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社区组织
应该鼓励和支持居民参与各种社区服务项目,让他们能够为社区做出
贡献。例如,组织社区义工队伍,开展环境保护、社区清洁等活动,
让居民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对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和归属感。
场所感与归属感
场所依附社区给人一种家的感觉,一些社区还是世代生活的场所,因此这里的人对于社区的依恋达到根深蒂固的地步。日常生活里,个人和社区之间,由于个人的经验、记忆和意向,培养了对社区这个场所的深刻附着。这种依附最显著的是对家的依附(NO.8)
场所与地景:它是实质的,可被描述的,一个可见的地景场所以其明显的中心或著名的特征而具有了最清晰的环节,如城墙、有核心的村庄、山顶或河流汇集处。在很多对著名地区的绘画作品中,常常是以水平延伸的城墙表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然后以中央耸立的核心建筑或山顶来表达其特性,而这种特征正是使得这一场所能被人所识别的原因。(NO.9)场所与地点:朗格写道:”“一艘船虽然常常改变它的位置,但是却成为一个自足的场所,吉普赛帐篷同样如此,不管它们多么频繁地改变其地理位置。在文字上,我们说帐篷是属于场所之内,然而在文化上它本身即为一个场所。一个吉普赛帐篷与印第安帐篷就是不同的场所,即使原先在吉普赛帐篷所在的位置上,曾经有过一个印第安帐篷。(NO.10)
本土性国家有着国家的历史,城市有着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居民同样有着各种不能遗忘的
记忆。正是这种历史和记忆,记忆犹如他们人生的根基一样,让街区和居民,感到温暖和熟悉。(NO.11)
融合性人类精神作为人自身的内部要素和内部信息的储存是主体长期活动积淀的产物,包括个体生活经验的积累,个体主动地选择并加以同化和改造的文化观念、多元化的知识。许多时候这些经验、观念和知识会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影响人的精神属性。居住区精神属性也不例外,人们的居住区精神属性以人的精神的自主性随机生长,呈现出一种随机无序的态势,但在总体特征上居住区精神属性的发展却表现出有趣的同质聚集和整体有序的状态。同时人的需求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凯文·林奇曾指出:“场所应该有明确的感知特性:可被认知、可记忆、生动、引人注意。心理和环境的同一性是互有联系的现象,因而,一个场所的关键功能可以是我们内非常重要,它实际上代表了人们对某地域的认知。人们似乎对某些地方有特别的情感,这些个人的情感升华为某种人们共同的感觉,成为一种社区感,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别的地方。规划师正是希望营造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能使人情感升华的场所感。(NO.12)
城市归属感量表维度
城市归属感量表维度
一、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也是决定归属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宜居的城市,不仅要有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应该有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城市归属感:
1.1 绿化环境:一个城市的绿化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体验。公园、花坛、绿化带等都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绿意盎然的城市,不仅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人们的生活需求。合理的交通布局、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等都是一个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表达。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优秀的建筑设计能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让人们对这座城市产生归属感。
二、文化氛围
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也是人们对这座城市归属感的重要评价维度。文化氛围包括历史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城市文化氛围的评价维度:
2.1 历史文化: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这座城市的根基,也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历史建筑、古迹遗址、历史文化街区等都是体现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能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底蕴和魅力。
2.2 艺术文化:艺术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都能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一个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城市,不仅能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增加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城市小区归属感、自豪感、获得感
城市小区归属感、自豪感、获得感
城市小区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获得感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得到提升:
1. 社区活动和参与:举办社区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比赛、庆祝节日等,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开展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居民们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做出贡献,提升自豪感和获得感。
2. 提升社区环境和设施:改善小区的环境和设施,如绿化美化、设立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可以提升居民居住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增加归属感和获得感。
3. 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建立有效的物业管理制度,加强对小区的管理和维护,及时解决居民的问题和需求,让居民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增加归属感和获得感。
4. 提供便利的社区商业和服务:在小区内建设便利店、餐厅、药店、医疗机构等,以及提供快递、社区服务站点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增加归属感和获得感。
5. 加强居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开展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选举活动,邀请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使居民能够参与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
总之,通过提升社区互动、改善环境设施、加强管理服务、提供便利商业和加强居民参与等措施,可以增加城市小区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获得感。
浅谈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归属感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归属感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概括了社区归属感的内涵及特征,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在对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就提升社区归属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和谐社区归属感社区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belonging community,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urban community belonging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cause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enhance community belonging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Keywords: harmonious community belong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一、社区归属感的内涵
所谓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成员对本地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莱里(G.A.Hillery)对以往的94个社区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种定义中包含的唯一共同的因素是“人”,其中有69个定义认为社区还应当包括地域、社会交往、共同的纽带这三个因素。乔纳森(ChristienT.Jonassen)在《社区类型学》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含有以下因素:(l)人口的集中;(2)地域;(3)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4)具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特质;(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社区属于地域上的社区,并且是处于城市当中的社区。
深圳公众的社区归属感及其治理意义研究
d ge co fp l evc s heitga o e ref tro u i srie ,t ne r c mmu i d terc g io a tr B sn n tea e t n rc g io a b c l nt a e o nt n fco . aig o ci ont n y n h i h f o e i
区域发展
深圳公 众 的社 区归属 感及其 治理 意 义研 究
深 圳 公众 的社 区归 属 感及 其 治 理 意 义 研 究
刘
( 圳大学 深
筱 , 燕平 邹
管理 学院, 东 深 圳 5 86 ) 广 100
摘
百度文库
要: 本文调查 了深圳公众对社 区公共服务的情 感 , 发现按公 众对服务 业满意程度及 其对社 区的整 体满意度
Co mu i c g i o n v r a c n S e z e t m nt Re o n t n a d Go e n n ei h n h n Ci y i y L U Xio Z n—pn I a , OU Ya ig
( ngm n ol e 3eze nv sy Seze 100, hn ) Maa e et lg , hnhnU i ri , hnhn5 86 C i C e et a
Ai r : h sp p rc o s sS e z e i st e su y c s n s 8 te q e t n ar u v y me o s a' h mtt T i a e h o e h n h n c t a h td a e a d u e h u si n i s r e t d t r e i h te mt y o e h oe c
为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为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家里有什么困难?身体现在还需要治疗吗?”在张湾区汉江路街道六堰社区,黄剑雄走进金色礼赞小区居民刘嵘晖家中,与他亲切交流。了解到刘嵘晖虽因病致残,行动有所不便,但他自强不息,在小区外开店挣钱,黄剑雄感到十分欣慰。他说,我们要向刘嵘晖这种奋斗的家庭致敬,全力支持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今年92岁的张明祥1969年底响应国家号召,从内蒙古包头市调到十堰工作,一晃50多年,一家人也从外乡人变成十堰人。黄剑雄来到他家,了解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城市建设者的生活情况,听他讲述十堰建设发展史。黄剑雄说,十堰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干出来的。我们要传承发扬这种劳动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走访中,黄剑雄叮嘱社区负责同志,要多到困难群众、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家里串门,及时掌握他们的实际困难,积极主动开展帮扶,把雪中送炭之事落细落实。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黄剑雄认真听取社区和街道工作情况汇报。就基层干部提出的“网格员人数不足、待遇不高”等问题,黄剑雄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研究、推动解决。
黄剑雄强调,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委政府联系千家万户的纽带。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社区工作,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创新方法,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发现和发挥关键人作用,让
关键人成为社区正向引路人、热心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领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发展。担起责任,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用心用情提供优质服务,让广大居民感受到“有一种幸福叫‘住在六堰社区’”;用智慧化、信息化手段,为社区工作者赋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建强社区,推动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支持社区软硬件建设。为社区减负,发动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支持社区工作者履职尽责。
概念化和操作化社区归属感
概念化和操作化社区归属感
做好社区的核心:建立概念化和操作化社区的归属感
做好社区最核心的是建立用户的归属感。归属感会带来用户忠诚度和粘性,是一个优秀社区的核心竞争力。
从14年前做BBS,到现在的快手,我真是和社区有缘,也确实喜欢。
做死过几个社区之后,我就不敢再碰这玩意儿了,知道自己能力不够。再看业内,近十年死掉的社区一大把,就剩少数几家艰难的活着。知乎keep小红书豆瓣也都在过商业化这关,否则也不敢说成功。这事确实很难。
目前做得比较好的社区就是微博和快手。得出这个结论之前,有个问题是这俩产品算社区吗,或者说啥是社区。
十几年前我认为社区就是BBS论坛,以及那时比较火的概念叫web2.
0、SNS。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社区的界定也有新的解读,从产品形态角度来看也更泛了。
以某种介质为交流载体,可沉淀社交关系的产品形态,就是广义的社区。
这里的介质可以是图文短视频等内容,如微博快手;也可以是搭讪这样的行为,如陌陌。
这里的社交关系,可以是熟人,如朋友圈脉脉,也可以是陌生人,如陌陌探探。
我认为一个互联网社区的终极形态,就是把线下的城市、国家搬到线上来,真正做成一个包容性和多样性极强,又具备社交元素的平台。从人的层面说,这个平台上有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个人,也有个体组成的群体,且群体之间保持着联系;从平台角度说,具备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可以承载人和群体的功能。
举个例子,北京这个城市就有很好的包容性、多样性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我这样的IT民工,聚集在北边,中关村上地西二旗;像文化创意金融这样的从业者,多在东边,朝阳门国贸啥的。不管你是做什么行业,什么阶层,都可以在北京找到自己的位置。
归属感的理解
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组织或团体的认同感和情感依恋程度。简
单来说,就是个人对于所属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受和情感认同。
具有强烈归属感的人会感到自己属于某个群体或社区,并且感到与这个群体或社区的
成员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他们会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希望被这个群体接纳和认可,并
为这个群体做出贡献。同时,如果失去了这个群体或社区,他们会感到孤独、焦虑和
无助。
归属感的形成可以通过社交互动、共同经验和文化认同等途径。例如,一个人可能因
为个人兴趣、职业、信仰、家庭背景等因素而加入某个群体或组织,并且在这个群体
中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也会对个体的归属感产生影响。
在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归属感是重要的心理需求之一。具有良好的归属感可以提
高自尊心、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同时也有助于发展积极的社交关系和建立支持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我国社区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又存在管理体制的缺陷
社区的概念和实践均源于西方,实际上社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由一个地域的居民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是一个自治组织,他们参与社区事物,对社区表现出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而我国的社区目前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仍是自上而下传统行政管理性质,街道、居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经常存在着追求政绩,对上而不对下负责的现象,这种思维指导下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单一靠政府或社区管理者们来实施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
城市社区是人类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居住形式,它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中具体的空间范围内,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在我国一般可以将城市居住区和街道办事处看作是城市地方社区。2我们看到在乔纳森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归属感作为构成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感情。3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区归属感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区最本质的特征,离开了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社区的地域性和群体性都变的毫无意义。4对此加之以中国传统因素,笔者认为社区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对该社区的一种人性所需的家的归属感觉。只有对一个社区产生一种类似家的感觉,才是我们谓之的归属感。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前 言
笔者作为深圳的一名移民二代,从小在深圳长大、学习、生活,中学就读于一所以深圳命名的学校,就读的大学也无法脱离与这座城市的关系----一所市属大学----深圳大学。可以说,我们是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一代,见证着着这个城市每走过的一步:地王大厦竣工、万象城开业、地铁开通、市民广场落成等等。可以说这座城市的名字应该深深地烙印在笔者心中,然而,做为移民城市的深圳,和国内的大多数城市一样,或许更为严重地忽略了本土特色风情的建设,忽略了城市情感教育,仿佛这座城市只为匆匆过客所设。这座城市的市民如同蚂蚁般繁忙的工作赚钱、消费,再赚钱、再消费,很少有市民回过头来静静的环顾自己所处的这座城市、去欣赏这城市的美。城市是人类群聚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是一个失败的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城市应该如何建立起其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 实质上,任何城市都由一个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社区所构成。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社区的均衡、良好的发展。由各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提供给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是城市与其居民产生联系的基本模式之一,通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从而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感。在我国,由于社区形成的历史的原因,加之社区管理体制上的缺陷,致使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不高,如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便更为典型,构建城市的社区文化、培育社区的社会资本是提升社区归属感的可行的对策。
C%9A%E7%BB%84%E7%BB%87),最后访问于2010年6月20日.
【8】张玲:《论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的构建》,法制与社会,2009年9月下
(二)构建城市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生存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对人的精神状态、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影响。社区文化的目的是以其活泼生动、具有吸引力和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而社区文化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8
三、提升社区归属感的对策
(一)提倡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自我管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政治的动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能够激发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度,从而积极的去关注自己社区的各项事务,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社区事务的做出。这样的结果就能够使得居民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社区。对社区的自我管理实现了居民的民主情节,对于自己同意的社区事务,也使得居民能够更容易接受社区事务处理的结果。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5
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单博士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百度文库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93份。
【5】单菁菁:《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城市问题 ,2008年第3期
【6】李洪涛:《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及其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对武汉市411位城市居民的调查与分析》优秀硕士生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第14页
【7】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D%95%E4%BD%8D_(%E7%A4%BE%E4%B
(四)传统血缘文化对建立社区归属感的牵制
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地域和社区人群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互相信任、互惠和相互间合作基础上。而我国传统以来,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乡土文化中强调差序格局,即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是依据是否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为依据的。这种以血缘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才是最密切的,而社区的地域很难提供一种比血缘更为牢固的基础。因此在这种社区成员的邻里关系,我们无法给予其信任,这种互动模式极大地不利于居民发展社区内帮助互动关系,因而就不利于一种共同的情感认同,不利于社区归属感的形成。
注释:
【1】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研究所,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建设工作委
员会,山野执笔,《中国社区建设解读》,《中国社区建设发展之路》,红旗出版社,2001
【3】 吴铎、丘士杰、李业甫等社会编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年版
【4】张玲:《论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的构建》,法制与社会,2009年9月下
概 述
一、社区归属感的内涵
社区从广义而言可分为多类,有地域意义上的社区、网络意义上的社区,甚至可指一种心理意义上的社区。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莱里(G.A.Hillery)对以往的94个社区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种定义中包含的唯一共同的因素是“人”,其中有69个定义认为社区还应当包括地域、社会交往、共同的纽带这三个因素。乔纳森(ChristienT.Jonassen)在《社区类型学》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含有以下因素:(l)人口的集中;(2)地域;(3)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4)具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特质;(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这里我们要讨论的社区属于地域上的社区,并且是处于城市当中的社区。1
上述研究表明,在“单位制”日趋解体的今天,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被我国广大市民所普遍接受。但是,我们看到,实际上在社区关心程度上及社区喜爱及地域意识上,肯定的比例并不算太高。对社区依恋的比例迟非肯定态度的有83.2%。
以武汉市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李洪涛的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所进行的调查。6调查所运用的原理与单博士的相似。调查表如下:
(二)农村城市化及居民的大规模迁居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而这些人口转移至城市,或者农村所在地升级为城市,都会带给居民迁居从新组成新社区的结果,这些居民或远离了原来的旧社区来到了新社区;或是驻守原来的社区,原社区经过更新,大量外来居民迁入,导致原社区的变质,社区居民需要再磨合。
(一)单位制的解体造成从前有单位人本身归属感的下降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单位制。据维基百科:“单位是中国大陆的特有名词,全称是工作单位,是对人所工作的机构组织的泛指统称。改革开放以前,单位具有很强的社会控制功能。不但职工的住房与伙食均、医疗、甚至子女幼儿园由单位提供,就连结婚与外出旅行等等也要单位批准。一个较大的单位往往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的种种社会功能逐渐减弱消失。换工作变得容易得多。以前那些需要单位批准的事情也逐渐沦于形式,在2000年后基本上完全消失。从2003年起,结婚与离婚也不再需要单位的介绍信了。”6单位制是一种借助于一系列的身份制度、户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社会行政化手段从而使社会成员依附于单位、单位以纵向隶属的方式逐渐依附并最终依附于国家的社会结构。7这种一种小而全的社会,它对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它充当凝结社会成员的全部情感和心灵归属的载体。因为单位情结的存在,使得居民很少和社区发生联系,社区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的到来,单位制逐渐解体,所有的人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和“社区人”。这使得处在转型期的人们一时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到茫然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