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
城市社区居民归属感的培育路径探析
城市社区居民归属感的培育路径探析【摘要】培育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之一。
社区工作者对“社区”这一概念的解读以及理论研究的认同倾向,对其看待和处理社区归属感培育工作有着重要影响。
面对当前社区归属感培育工作的困境,文章认为,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多元化的视角看待全部社区居民,以地区发展模式和社会策划模式为主要手法来回应居民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更多的培育路径,是社区工作者做好社区归属感培育工作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城市社区;归属感;社会工作滕尼斯认为,人与人之间共同的文化意识和亲密无间的关系是“社区”的精髓。
社区成员的归属感是社区的灵魂,没有居民的认同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
城市社区是居民生活与休憩的主要场所,居住在人际关系和睦且具有归属感的社区中无疑是所有居民是向往与渴望的。
和谐社区建设也越来越注重对社区归属感的培育。
培育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工作者的使命。
那么,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工作者应该如何看待社区归属感培育这项工作呢?以何种理论为依据?若以此视角来看待,又将采用何种方法达到培育社区归属感的目标呢?一、社区的概念(一)滕尼斯的“社区”构想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并不存在“社区”这一词汇。
“社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f.滕尼斯在其代表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的。
20世纪20年代,“社区”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要概念。
美国的社会学家把滕尼斯德语的“社区”:gemeinschaft,译为英文的community。
在英文中,community一词具有“社区”和“共同体”的双重涵义。
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将英文的community译为“社区”,“社区”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语。
在滕尼斯看来,“社区”与“社会”分别是传统和现代的人们共同生活的两种理想结构类型。
社区(共同体)是拥有共同价值观、同质性较强的人口基于自然意愿,以传统的血缘、地缘、文化等自然连接纽带而联结成的社会形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中,人际关系是亲密无间和互相信任的,人们守望相助、服从权威、遵循共同的风俗习惯。
缺少归属感的原因
缺少归属感的原因
缺乏归属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环境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疏离,社交圈也越来越小。
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人们越来越难以找到归属感。
2. 家庭教育不足:家庭是人们最初的社交圈,如果家庭教育不足或者缺乏温暖,就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3. 工作压力:现代社会的工作竞争激烈,许多人为了赚钱而忽略了社交圈,进而导致缺乏归属感。
4. 文化差异:移民或跨国工作的人常常面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问题,缺乏归属感。
5. 抑郁症和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以上是缺乏归属感的主要原因,如何缓解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 1 -。
农民工子女城市归属感制度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
非义务教育阶段择校 的借 口 , 不仅无法真正促进教育 平等的实现 , 反倒 因为通过户籍守住升 高中 、 大学的门槛。 个案 F “ : 没有 ( 北京) 口 , 户 不可 以在公办 学校上 学 , 不可 以在学
、
1城 市 归属 感 、
3 政 府 公 共 服 务 制 度 缺 失 、
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 , 民工群体往往 被排斥 于城市 政府公共 服 农 没 15 年 1 98 月颁布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户 口登记条例 》 以法律 形式 务之外 。他们没有被城市结构和 管理者 所认可 , 有系统 完整的政 策 规 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 制度 , 是新 中国城乡统一 户籍制 度正 式成立的 对他们予以规范 、 提供服务 , 没有明确 的法律能保护他们 的权 益。城 市 教育 、 活等 方面基本 上处于无 组织 的自发状 态 , 生 标 志。户籍制度把户口与社会 保障制 度、 医疗 制度、 育、 教 社会福 利和 农 民工群体在就业 、
社会地位直接挂钩 , 把我 国人 口划分为两大类享受不 同权 利、 承担不 同 义务的社会人群——城镇 居 民与农村 居 民。个 人是 城 市还 是农 村户 城市社会很少能为他们提供 相应的组 织帮助。在许 多情况 下 , 实际 上 过的是一种没有政府的生 活。在 这种状态 下 , 民工及其 子女是很难 农
失 , 市 管 理制 度 及 手 段 方 法 落 后 等 是 影 响农 民 工子 女 融入 城 市社 会 的主 要 障 碍 。 因此 , 通 过 制 度层 面 的 创 新 , 力 为 农 民 工 及 其 子 女 的 城 要 努
生活 创 造 更加 公 平 的政 策 制 度 环 境 和 文化 氛 围 。
城市的归属感来自社会心理学
城市的归属感来自社会心理学
一个城市里,有上千万的人口聚集,数千万的房间盒子里,只有其中一个能让你关上门,全身心放松的躺一躺。
相对于农村生活,城市的归属感来自社会。
去年老家的房子重建,突然有一天父亲问我要老房子的照片,我把旧房子拆之前拍的视频发给他,然后他重复的看了好几遍。
当时看着父亲的样子觉得很落寞,即使用更好的去替代了,但是他壮年的时光都在老房子里,新房子已经是下一代人的归宿。
很多朋友的房子都在城市里,但是过年仍然要回去,有的甚至要开20多个小时车。
说起来的时候,他也很厌烦:太远太累了,但是过年家里不能没人在,而且他母亲也要求回老家。
另一位堂哥,很早就到城市里,至今快三十年,他的孩子长在城市,在城市安居,已经十多年没有回去过,渐渐已经断了联系,即使有血缘的牵连,也没有了关联。
同事曾感叹说:感觉工作之后就没了朋友,只剩下同事和客户,好像没了自己。
为什么离开家乡,搬到另外一个城市五六年了还是没有归属感?
为什么离开家乡,搬到另外一个城市五六年了还是没有归属感?这个问题其实不是很好回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认知,如果你一直不喜欢一个城市,那即使你在这里住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可能都没有归属感。
个人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关于家乡的记忆都是美好的。
我也是一个旅居他乡的外地人,一个人在一个城市生活了11年,即使买了房,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固定的朋友圈,当我在这个城市里也没有归属感,一直觉得是一个“流浪的人”,总是感觉自己可以随时离开这个城市。
在这里,吃不到家乡菜,听不见父母的唠叨,见不到从小长大的玩伴,看不见家乡的山、水和蓝天;在这里,也没有人嘘寒问暖,那怕是一顿简单的早饭;在这里,见到的都是陌生人,很难进行情感交流,很难分享自己的喜悦。
比较一看,家乡的一切都是好的,那怕家乡是农村,而这里是大都市。
第二,习惯是难以改变的。
我在重庆生活了11年,喜欢吃重庆的火锅、串串,喜欢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肉片等,但每当自己在家里做饭的时候,还是喜欢做家乡菜,这是一种习惯。
每年春节回家,都喜欢在家乡的镇上吃一顿牛肉,这么多年,每次回家都是如此,为什么?在重庆每次吃牛肉的时候,总感觉没有牛肉的味道,感觉家乡的牛肉才是牛肉,可是重庆人不那么想,他们还是觉得重庆的牛肉好吃,我家乡的牛肉可能味道太大,无法接受。
这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第三,物非人非难以适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习惯,每个地方也有自己的人文特色。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北方人豪爽大方,南方人精明心细;重庆人雷厉风行,成都人不急不忙。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北方人的性格,当你与南方人相处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些不愉快的地方,可能就融入不进去南方人的圈子。
除了性格之外,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气候、生活方式、交通等等都可能影响到你的归属感。
第四,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
这个是我们生活在城市中的大部分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拿我自己来说,生活在重庆这个直辖市,工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每个月还了房贷,除了生活开支,基本上没有剩余,但如果在云南老家,同样的工资我可以随便吃穿,可能还很富足。
如何通过公共空间增强城市归属感
如何通过公共空间增强城市归属感在现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归属感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
城市不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家园。
而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居民的城市归属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供公众自由进出、开展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如公园、广场、街道、图书馆、博物馆等。
一个设计合理、功能完善、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包容,从而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首先,公共空间的规划和设计要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行为习惯,比如设置足够的休息设施、无障碍通道,为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人群提供便利。
同时,公共空间的布局应该合理,避免过度集中或分散。
以公园为例,如果公园距离居民生活区过远,人们前往的意愿就会降低;而如果公园分布过于密集,又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在设计时,可以通过调研和民意收集,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使公共空间真正成为服务于民的场所。
其次,公共空间要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一个好的公共空间应该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比如,对于年轻人,可以设置滑板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对于老年人,可以设置专门的健身器材和休闲区域;对于儿童,可以建设儿童游乐设施和亲子活动区。
此外,公共空间还应该为文化交流和艺术展示提供平台,如举办露天音乐会、艺术展览等活动,让不同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归属感。
再者,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安全的公共空间能够让人们放心地在这里活动和交流。
加强治安管理,安装监控设备,确保公共空间的治安良好。
同时,保持公共空间的整洁和卫生,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缮,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
比如,街道的整洁程度、公园的绿化养护等都会影响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感受。
如果公共空间脏乱差,人们很难产生归属感。
此外,公共空间还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的体现。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这些元素可以融入到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城市归属感概念
城市归属感概念
城市归属感是指人们对于所居住的城市的认同、归属感和情感价值。
在社会心理学中,城市归属感是一种感知和情感状态,它涉及到人与城市关系的各种方面,包括个体选择在
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的意愿、安全感、信任感、满意度和参与感等。
城市归属感是城市文化的体现,代表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知和评价。
它是城市经济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城市发展和管理的方向上,通过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
和参与程度,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质,促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城市归属感涉及多个方面:
一是城市的历史文化,这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
社区风貌等是城市居民与城市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宣传城市文化和历史,可以让居民更
加熟悉、了解和关注自己所处的城市。
二是城市的发展状况,包括城市环境、交通、居住和社会服务等。
居民在日常生活过
程中,对城市的各种设施和服务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感受。
通过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改善
城市的社会服务,可以带来居民对城市更高度的归属感。
三是城市的社会文化。
城市居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
城市也因
此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精神修养等。
通过加强城市的社区
建设和拓展城市文化,可以建立起更有亲密感的社区关系,改善社区居民的参与感。
四是城市的产业经济。
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归属感的基础。
城市内的产业和商业活
动对于城市居民的福利贡献是不可忽略的。
良性的经济发展可以提高居民的收入和生活品质,从而加强城市的归属感。
如何培养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
如何培养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是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社区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而要真正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社区居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培养居民的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
1. 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和服务社区活动和服务是促进居民互动的重要方式。
社区应该定期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包括文化展览、体育比赛、志愿者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社区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健康咨询、法律咨询、就业服务等,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2. 创建交流平台和社区论坛建立社区交流平台和在线论坛是促进社区居民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有效方式。
这些平台可以是线上的社交媒体群组,也可以是线下的社区中心。
居民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分享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了解其他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这种互动和交流将促进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增强他们的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
3.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决策为了培养居民的社区参与感和归属感,社区应该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的过程。
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方式,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应该充分听取居民的声音,并将其纳入到决策过程中。
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居民的参与感,还能够提高决策的效果和质量。
4. 加强社区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是培养社区居民参与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社区应该建立健全的志愿者招募和培训机制,鼓励居民自愿参与社区服务。
志愿者可以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帮助和支持给有需要的居民,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同时,社区应该给予志愿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充分的肯定和回报,让志愿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5. 注重社区环境建设和美化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培养居民归属感的关键。
社区应该注重环境建设和美化,保持社区的整洁与安全。
例如,加强卫生清理工作,改善社区的绿化和景观,提供充足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如何在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
如何在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时,那种陌生感和不确定性往往会让我们感到不安和孤独。
无论是新的工作场所、学校、社区,还是新的社交圈子,找到归属感都是至关重要的。
归属感能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让我们更有动力去面对新的挑战,也能让我们更好地融入新环境,享受其中的乐趣。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在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呢?首先,积极主动地与人交流是关键。
在新环境中,不要总是等待别人来主动与你搭话,而是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可能成为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
试着向身边的人介绍自己,分享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经历或者想法。
通过交流,你不仅能够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你,也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关于新环境的信息,从而更快地适应。
参加集体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无论是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学校的社团活动,还是社区的志愿活动,都是融入新环境的绝佳机会。
在活动中,你可以和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共同追求一个目标。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历能够迅速拉近你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让你感受到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部分。
而且,通过参与活动,你还能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兴趣和话题,为进一步建立深厚的关系打下基础。
学会适应新环境的规则和文化也非常重要。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则和文化习惯,了解并尊重它们是融入的前提。
比如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以及企业文化;在新的学校,熟悉学校的作息时间、教学风格和校园文化。
如果可能的话,向已经熟悉这个环境的人请教,他们的经验和建议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另外,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也有助于找到归属感。
这些目标可以是与工作、学习相关的,比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个项目或者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可以是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比如学会一项新技能或者养成一个好习惯。
当你通过努力实现这些目标时,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也会让你觉得自己在这个新环境中是有价值的,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那就是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舒适空间。
城市归属感量表维度
城市归属感量表维度一、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也是决定归属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宜居的城市,不仅要有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应该有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城市归属感:1.1 绿化环境:一个城市的绿化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体验。
公园、花坛、绿化带等都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绿意盎然的城市,不仅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人们的生活需求。
合理的交通布局、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等都是一个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表达。
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优秀的建筑设计能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让人们对这座城市产生归属感。
二、文化氛围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也是人们对这座城市归属感的重要评价维度。
文化氛围包括历史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城市文化氛围的评价维度:2.1 历史文化: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这座城市的根基,也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历史建筑、古迹遗址、历史文化街区等都是体现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
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能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底蕴和魅力。
2.2 艺术文化:艺术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都能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
一个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城市,不仅能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增加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2.3 体育文化: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一个拥有完善体育设施和丰富体育活动的城市,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增加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城市小区归属感、自豪感、获得感
城市小区归属感、自豪感、获得感
城市小区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获得感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得到提升:
1. 社区活动和参与:举办社区活动,如文艺演出、运动比赛、庆祝节日等,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
同时,开展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居民们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做出贡献,提升自豪感和获得感。
2. 提升社区环境和设施:改善小区的环境和设施,如绿化美化、设立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可以提升居民居住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增加归属感和获得感。
3. 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建立有效的物业管理制度,加强对小区的管理和维护,及时解决居民的问题和需求,让居民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增加归属感和获得感。
4. 提供便利的社区商业和服务:在小区内建设便利店、餐厅、药店、医疗机构等,以及提供快递、社区服务站点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增加归属感和获得感。
5. 加强居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开展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选举活动,邀请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使居民能够参与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
总之,通过提升社区互动、改善环境设施、加强管理服务、提供便利商业和加强居民参与等措施,可以增加城市小区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获得感。
城市的归属感
我出生就带了一个江南胃,却错生在了大西北。
祖辈为求生计迁移至此,而我从小到大,在家乡都寻不到一点点归属感。
毕业后,我被安排到杭州工作。
压力大时,我总会去西湖散散心,看一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太子湾,去法喜寺吃斋饭山顶听禅音,排队买一只吴山烤鸡回来拌米饭,在凤起路农贸市场买炸鱼蜜藕,带一束花回家。
今年过年,疫情耽误了返杭,我心心念念着茄汁猪肝拌川、荠菜生煎、咸豆浆、肉汤圆……这些合口的食物,带给我强烈的味蕾归属感。
我在英国谢菲尔德读过书。
对这座城市产生归属感,是从不再害怕独自走夜路开始的。
在异国他乡求学,感到孤独是常态,在深夜越发严重。
与新同学约着一起吃饭,饭后独自走夜路回寝室,面对陌生街景,与同学交谈时营造的好心情瞬间熄灭,随之而来的,是抑制不住的落寞与恐惧。
冬日的英格兰昼短夜长,下午四点钟,天色就黑透了,走夜路成了在所难免的日常。
渐渐地我习惯了在图书馆连续码字几个小时,带上耳机,听着喜欢的小调走回居所。
行走在路上的独处时光,使我与这座城市的脉搏更加贴近。
于谢菲尔德而言,我只是一位短暂的过客,但它却给了我像家一般的归属感。
二十出头的年龄,我尚且无法回答“何以为家”这种深刻的命题,但这段披星戴月的日子,在未来的回忆里,兴许是闪着光的。
大三时,我在俄罗斯,一个只有得了传染病或重病才戴口罩的国家。
很长一段时间,我入乡随俗,后来实在遭不住寒风,偷偷把口罩藏在围巾下面。
我所在城市的公交车都是由私人承包,运营时间十分随意。
一次,我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没等到车,只好去问路人。
老太太看不懂手机app,便带着我找另外一个年轻人,像在替自己即将远行的孙女问路一样,她千叮咛万嘱咐。
年轻人告诉我另一条换乘路线,老太太看出我的迷惑,说:“我陪你过去吧。
”路上,她像大多数俄罗斯人一样和我吐槽天气,问我适不适应俄罗斯的生活。
到了公交站,她又陪我等车,送我上车坐下,才离开。
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在这座城市有了归属感,从那以后,我每次回宿舍,都开始改口说“回家”。
小议城市设计如何增强城市归属感
城市 建筑 I 城 乡规 划 l U R B A N I S M A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UR B A N — RU R A L P L A N N I N G
小议城市 设计如何增 强城 市归属感
D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 Ci t y De s i g n Ho w t o En h a n c e B e l o n g i n g Se n s e o f Ci t y
n o t e n j o y e d t h e c i t y b e l o n g i n g , t r i e s t o d i s c u s s t h i s q u e s t i o n ,
c a u s e d mo r e r e s o n a n c e ,s o t h a t mo e r p e o p l e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s e n s e o f b e l o n g i n g o f c i t y , s o t h a t mo r e e x p e r t s a n d s c h o l a - r s t o s t u d y he t s e n s e o f b e l o n g i n g o f c i t y .
84. 如何在城镇化中提升居民的归属感?
84. 如何在城镇化中提升居民的归属感?84、如何在城镇化中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然而,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居民归属感的缺失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居民归属感是指居民对所在社区或城市的认同、喜爱和依赖的情感,是衡量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如何在城镇化中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呢?加强社区建设是提升居民归属感的重要基础。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居民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周到的社区能够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增强归属感。
因此,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通信、垃圾处理等,提高社区的硬件水平。
同时,要加强社区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还要注重社区的文化建设,培育社区的特色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提供就业机会是提升居民归属感的关键因素。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居民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经济收入、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要为进城农民提供适合他们的就业机会。
一方面,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城市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农民就业,为农民就业提供便利和支持。
只有让居民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才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对城市产生归属感。
改善居住环境是提升居民归属感的重要条件。
居住环境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心情。
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规划和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增加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和空气质量。
同时,要加强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整治脏乱差现象,维护城市的秩序和安全。
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方言和城市归属感的调研分析
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方言和城市归属感的调研分析-汉语言文学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研究——基于宁波方言和城市归属感的调研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外地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
这一转移过程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也是语言以及社会心理方面和城市群体相适应的过程。
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群体。
当前外来人员在地域归属感、群体归属感、身份归属感上仍存在种种不和谐。
希望有关语言认同和城市归属感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外来务工人员在语言上完成再社会化,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语言认同城市归属感宁波方言一、引言中官路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镇海经济开发区,全村占地2.2平方公里,下辖楼屋谢、下赵、前汤、后董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838人,外来人口4500多人。
新建村地处宁波市江北区小港街道的西部,村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由胡家洋、五房、叶家、塘路墩、朱家自然庄组成,总户数418户,常住人口830人,外来人口590人。
经过综合考虑,最终确定调研中官路村和新建村,其主要原因是这两个村庄是宁波市外来人员的聚集地,正好符合将外来人员作为本次调研对象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速城市化建设,促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
在社会文化适应上,有些外来人员存在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的问题,尤其是城市对外来人员所采取的“经济吸纳”和“社会拒斥”的双重态度,使得这些“都市里的村民”成为行走在都市里的“边缘人”。
泰勒在《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一书中认为:“在前历史时期中,发生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初次扩散和大种族的发展,产生了语言,确定了大的语系,文化发展到古代世界东方民族的水平——他们是现代文明的先驱者和奠基者”。
正是因为语言在人类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认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更是群体(种族)的有效凝聚力。
方言也是语言,只不过方言是变异的语言,因而它同语言一样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区域文化标识,区域文化与语言或是方言的融合与分化都是双向互动的。
城市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调查与思考——以镇江市部分社区为例
区代表组织社区居委会的通知或要求 ; 在某些社 区集体活动
中,5 6 %以上的居民认为不完全是 自愿参加 ,一 定程度上存
S e H h U
Y a n ji U
☆ 社 会 研 究 ☆
城市居民对i区认同感mg属感晌调查与思考 i 让 : l
以镇 江 市部 分社 区为例
刍 辉 明
( 中共 镇江 市委 党校 , 江苏
、
镇江 22 0 1 0 3)
摘
要: 和谐社 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对社 区的认 同感和 归属感是和谐社 区建设的核心要素。 居 笔者从 当前社
感的不 断提升也将促进 归属感 的增强 。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 转型 , 城市社会 整合 的主要载体已由纵 向整合为机制的单 位 体制转 向以横 向整合体制为特征的 以“ ” 块 管理为主的社 区,
“ 单位人” 向“ 正 社会人” “ 区人” 、社 转变 。 在这一背景下 , 要使 社 区和谐 , 培育社 区成员 的社 区认 同感 和归 属感具有 重要 现 实意义 。 城 市居 民对社区认同感和 归属感的现状
能部 门; 建小 区的居 民与老小 区居 民相 比, 新 对社 区的知晓 度要更低。 2 民邻里之间互助度不强 。互助度不 强也是社 区居 民 . 居
建设的 比例稍 高。理模式难以快速进入社区居民的 自主意识。长 . 社 期以来 , 单位是我国城市居 民的基本组织形式。单位不仅是
社区认 同感就是社 区成员 自觉把 自己归 于社 区 , 外在表
绍兴外来人口城市归属感分析
2 . 9 %、 第 二产业增 长 9 . 2 %、 第三产业 增长 1 O . 1 %; 规模 以上工 业总产 值6 0 7 0 . 0 9 亿元 , 增长 8 . 9 %; 固定资产投资 1 3 4 0 . 1 7 亿元 , 增长 1 . 7 %; 社会 消费品零售 总额 8 3 9 . 3 6 亿元. 增长 1 4 . 5 %: 地方财 政收入 2 0 2 . 3 3 亿元. 增长 5 . 6 %; 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2 8 0 5 5 元, 农村居 民人均 现 金收入 1 6 5 7 1 元 .分别增长 1 0 . 4 %和 1 1 . 8 %:存款余额 5 8 7 7 . 1 2 亿 元, 贷款余额 4 9 8 6 . 3 7 亿元 , 分别增 长 1 0 . 0 %和 1 5 . 4 %; 居 民消 费价格 上涨2 . 2 % 日 根据对外来人 口的调查研 究显示 . 当前 . 绍兴全市外来流 动人 口总量已超 过户籍人 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 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所 占 比例较 大 对 于外来务工人员而言 , 经济因素是影响他们城市归属感 的主要 因素之一 。 经济因素包括外来务工人员 的就业情况 , 收入水平 , 消费水平 , 其 中, 收人水平是主要因素。依 据问卷调查结果 , 其中3 5 % 的外来人 员主要从事体力劳动 .且每月收入 在 1 0 0 0 ~ 2 0 0 0 元人民币 。 因为收入水平 的高低决定 了他们的消费水平 . 而消费水 平的高低又决 定了他们 在异 乡的生活水平 的好坏 . 影响着他 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 2 _ 2 城 市因素 绍兴 位于长 江三角洲南翼 . 距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3 O 公里 , 距离 著名大港 口北仑港 1 2 0 公里: 距离上海 2 3 0公里 . 跨钱塘江 高速通道 2 0 0 7 年通车后 . 到上海 的距离将缩短到 1 6 0 公里, 9 O 分 钟车程。绍兴 是钱塘江南岸浙江的地理 中心 和交 通咽喉 , 公路 、 铁路 、 水运 、 航运发 达. 发展 国际物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跨人 2 1 世 纪后 , 绍兴城乡面 貌 呈现新气象 。绍兴 中心城市加快发展 , 越城 、 柯桥 、 袍江组团和镜湖 城 市绿 心的规划建设全 面推进 鲁迅故里 、 书圣故里等历史文化街 区 保护、 古城风貌整合 、 城 中村 改造 、 二环线建设 、 环城河整治 等工程 的 实施 , 进一 步改善 了城市面貌 。绍虞 、 诸暨 、 嵊新三大城镇组群初具规 模 农村“ 千村改造整治 、 千里清水 河道 、 千里绿色林带” 工程建设顺利 推进. 累计 完成村 庄改造 6 2 9个 , 整修河 道 6 3 0公里 , 建 成绿色林 带 2 2 0 0公 里 H 此外 , 绍兴的环境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 在全省率先完成 生态县f 市1 建设规划工作 , 被列 为全 国三个生态市建设试点市之一 。 完 善的交通设施 、 宜人 的气候 和居住环境 , 也 是吸引外来人员 长期在本 地居住 的另一个 主要因素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 . 6 2 %的外来人 口对绍 兴的生活 . 工作环境 表示满意 . 表现 出较高的城市归属感 。 2 . 3 自身因素 外来 人 1 5的文化水平 和道德水平也影 响着外来人员对 于城市归 属感 的理解 在 总结 我们的调查问卷中调查对象时 , 2 1 %是大专及 以 上学历 . 5 6 % 是初高 中文化 . 2 3 % 是小学 及以下文化 。调查 中显 示 , 受 教育程度 较高 的外来人 口觉得 自己能够较好的融人当地的生活 中, 比 较满意当地的生 活环境 . 也就是说他们能够 比较好的理解城市归属感 的含义 而一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则认为 自己和当地 的环境格格 不入 . 比较难接受 当地 的一些风俗习惯 , 没法真正融人 当地 的生活环 境. 这也就从侧 面反 映了他们对于城市归属感 的理解 不深 。 口 在离开 自 己的家乡来到绍兴后 . 大部分 人虽然希望能 够留在本地居住 , 但 由于 自身对 于城市归 属感 的理解不够造成 了一些问题 , 譬 如对本地居 民缺 乏认同与满意 . 对 于和城市居 民相互交往 , 共 同生活的意愿不强 , 这样 可能就导致了对 城市 的归属�
农民工城市融入和社会认同
农民工城市融入和社会认同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融入和社会认同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城市融入的问题1. 缺乏城市意识许多农民工来到城市,只是为了谋求一份工作,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份子,缺乏对城市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甚至不知道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滥用水电等行为很常见,给城市的建设和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2. 社交困难农民工往往来自农村,文化背景和城市居民相差很大,同时也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和排斥。
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的社交圈子,缺乏社交机会和好的社交网络。
3. 住房问题在城市中很多农民工住房问题很突出,他们大多数住在简陋的出租屋、工棚或集体宿舍里,没有稳定的住所。
在城市里找到一个合适的、适当的住所是非常困难的。
由于缺乏合适的住房,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十分低下。
二、社会认同的问题1. 缺乏归属感很多农民工来到城市,发现和自己原来的生活环境非常不同,他们感到孤独和焦虑,缺乏归属感。
没有固定的社会关系可以依赖,没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寻找共鸣,他们感到自己处于城市社会的边缘。
2. 社会身份的不确定性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尤其是那些没有正式工作的农民工,他们的社会身份是不确定的,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社会保障,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
这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认同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1. 增加对农民工的关注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关注,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对农民工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扶持。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他们加强城市意识,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
2.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养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养是关键。
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养、经济素养和社交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和社交圈子。
3. 减少社会分离城市社区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融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服务,并且为农民工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社区活动和社交圈子,便于他们融入社会。
浅谈城市居住空间归属感的营造
Hen nZ u da a gu i iest,h main4 3 0 C ia 'a h ma inHu nh a Unv ri Z u da 6 0 0, hn ) y
摘 要 : 现代城 市居住 空间发 展 中 , 在 由于5作 效率 的提 高及社会 生活压 力 的增 大, 市居 民之 问的交 流也 变得越 来越 少。营造 良好 的居住 空 - 城 间 归属 感 , 为居住者提 供 丰富 、 美好 的生活 空 间, 才能有 效促进城 市的发展 。本 文根据 现有 城 市居住 空 间 中存 在 的现 象, 总结 了几 点 关于城 市居 住 空间的 归属 感存 在 的问题 , 并对 此提 出了建议 。
Absr c : Co ta t mm u c to b t e r a ei e t s be o n a c me to r ef in y du o te i ce sn niain ewe n u b n rsd ns i e o n e sa d ls e a s fe h n e n fwo k fi e c e t h n ra i g c prsu e n sca le e s r a d o il i wi mo en i r sd nil p c d v lp nt f t h d r ct e ie ta s a e e eo me .Bu lig o d iig s a e eo gn t b tn , etr i s a e,al y idn a g o lvn p c b ln i g o ha ia tb te le p c C l f
・
18・ 4
价值 工程
浅 谈 城 市居 住 空 间归属 感 的营 造
激发城市居民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案例的成功因素
社区参与: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增强归属感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增强自豪感 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教育推广:加强城市历史和文化教育,提高居民认同感
案例的推广价值
案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案例的推广可以增强城市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案例的推广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案例的推广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感谢观看
作者: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 质
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促进居民交流和互动
05
激发自豪感与归属 感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纽约市: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庆祝活动,激发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伦敦市:通过推广城市文化和历史,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巴黎市:通过建设世界级旅游景点和举办国际性活动,提升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北京市:通过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等国际性活动,激发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提高城市居民福利
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改善城市环境和交通状况 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
注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保留城市特色 加强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提高城市宜居度 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提高交通便利性
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
创新城市宣传方式
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推广城 市特色和文化
举办各类活动和节庆,吸引市民参 与和关注
制作城市宣传片和纪录片,展示城 市魅力和发展成就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形 象和品质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挖掘城市历史和 文化底蕴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如艺术节、文化 节等,增强市民参 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学概论课程论文题目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专业建筑学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李秋莲所在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摘要:文章探索了社区建设在走向市场过程中,社区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如何营造归属感的心理环境。
本文介绍了以归属感为主题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主要从创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社区、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方面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让居民可以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并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关键字:社区、归属感、公共空间、文化一、社区归属感的概念社区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整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认同、喜爱、依恋等多种感情。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社区归属感的定义为,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如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
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依据上述理论单博士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93份。
上述研究表明,在“单位制”日趋解体的今天,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被我国广大市民所普遍接受。
但是,我们看到,实际上在社区关心程度上及社区喜爱及地域意识上,肯定的比例并不算太高。
对社区依恋的比例迟非肯定态度的有83.2%。
以武汉市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李洪涛的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所进行的调查。
6调查所运用的原理与单博士的相似。
调查表如下:实际上,单博士的调查是在北京部分老区,而且数据没有列明是在哪几个小区进行的,这份调查的普遍性不算太强。
而李洪涛的数据比较能够反映出中国城市的普遍状况,由于我国城市绝大多数经过了新城再造过程,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迁居现象的高居不下,现我国城市的大多数社区都比较新,区龄不高,居民处于一个对本社区认可的阶段中。
结合两位调查实践,从理论出发,总结出一下归属感缺失的原因:1、单位制的解体造成从前有单位人本身归属感的下降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单位制。
据维基百科:“单位是中国大陆的特有名词,全称是工作单位,是对人所工作的机构组织的泛指统称。
因为单位情结的存在,使得居民很少和社区发生联系,社区意识淡薄。
市场经济的到来,单位制逐渐解体,所有的人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和“社区人”。
这使得处在转型期的人们一时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到茫然所失。
2、农村城市化及居民的大规模迁居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而这些人口转移至城市,或者农村所在地升级为城市,都会带给居民迁居从新组成新社区的结果,这些居民或远离了原来的旧社区来到了新社区;或是驻守原来的社区,原社区经过更新,大量外来居民迁入,导致原社区的变质,社区居民需要再磨合。
3、我国社区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又存在管理体制的缺陷我国的社区目前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仍是自上而下传统行政管理性质,街道、居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经常存在着追求政绩,对上而不对下负责的现象,这种思维指导下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单一靠政府或社区管理者们来实施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
4、传统血缘文化对建立社区归属感的牵制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地域和社区人群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互相信任、互惠和相互间合作基础上。
而我国传统以来,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乡土文化中强调差序格局,即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是依据是否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为依据的。
因此在这种社区成员的邻里关系,我们无法给予其信任,这种互动模式极大地不利于居民发展社区内帮助互动关系,因而就不利于一种共同的情感认同,不利于社区归属感的形成。
三、怎样提高社区归属感1.良好的公共空间有利于社区归属感的产生“友谊”是能设计出来吗?几乎不可能,但可以确定的是有助于人们相识的集聚和会面场所及有助于交流的道路系统是可以设计出来。
大树下的一块铺装的场地、供人下棋的桌凳;一个良好的球场,可以使原本单调的居住区充满生机,可共享的林荫道路,这类场所及道路会白发的产生一种神秘感。
它们是邻里相互作用的中心,友谊的中心,由此可看出“共享”是关键。
当人们白发的去接触交流,这种归属感会白发的产生,并逐步地加强。
居住社区空间是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一空间相统一的系统,形态空间的结构与规划应适应社区内地域社会结构层次、居民交往、心理认知与归属的规律特征,强化不同层次空间的领域属性。
从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理论中可得:公共交往空间中产生归属感的重要四个方面为、广场、道路、公私域的渗透、景观环境。
①灵活的住区空间形态在住区空间形态上,周边或混合布局的方式比行列式布局容易形成兼具封闭和开敞感的院落空间,主次有致,空间的封闭感和开敞性均可达到,易形成邻里交往的积极空间形式。
丹麦建筑研究院调查了大哥本哈根区的12个居住区的1800个家庭,证实了院落住宅和联排住宅的住户比大片公寓和多层住宅的住户交往频繁,熟悉程度高而且相互之间限制较少,老年人、青年人的行为也更自然和随意。
这样的住区环境不仅能满足居民多层次的要求,也有助于促进邻里互动和居民归属感的形成和加强。
②街道的魅力道路是社区内最为公共化的空间,容易到达,居民使用频繁,虽然不具备广场的空间形态,但就空间层次、活动内容和使用频度而言,它和广场拥有共同的特质。
和谐社区应该把道路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来设计。
不仅限于其交通功能,同时要构建连续的步行系统。
步行空间是一个连续的空间序列,要重视宅间小路、组团道路和小区道路的步行空间设计,加强散步空间的连续性。
在组团内可以通过限制车辆进入、限制车速的方法减少人车矛盾。
便利的公共设施,作为居民活动向心吸引源,使居民在共同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向方式的交往活动。
“归属感”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活动场地和相互联系的道路来加强。
社区中,完整步行系统将各个开敞空间联系起来,具有良好可达性,这样街道和公共开敞空间形成了社区中人们交往、碰面的空间网络。
增加了本社区居民与其他社区居民交往、互动的机会,缓解社会隔离与封闭现象,营造良好的生活品质,增强社区归属感。
道路作为社区内重要的交往空间之一,非交通目的的人去在道路上停立时间长嘲。
应选择适当的公共设置,如有休息座椅的林荫道,会增加道路空间的吸引力,使居民愿意生活在其中,产生社区归属感。
如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苍松社区,以前的苍松社区的居民没有社区归属感,后来通过整体的规划和建设,加强了社区之间道路的联系,使得居民之间有了更好的交流,在之后的采访中,苍松社区的居民普遍反应有良好的社区的归属感。
因此可以证明,良好的街道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③交往点丹麦建筑师扬*盖尔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认为有利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空间应该是提供各种私密程度的环境,包括私密的、半私密的、半公共空间的及公共空间,而且各级之间需要平缓衔接与过渡。
入户门的内外是两个天地,公和私从这里分野,即“公域”与“私域”的平衡与渗透。
当前的单元,拥有一个让私有领域和公共领域相互渗透的空间,是可以引发邻里之间的交往情趣的。
在家居空间与公共空间中增加一个共融空间,非常必要。
交往点一般是小型的交往场所,它甚至可以小到一棵树、一个座椅、一个健身器材,这样的精心布置的“点”往往会胜过住旁的大块空地,可以增加人们的归属感。
例如,在每栋住宅楼前留一小块空地,使其成为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过渡空间,给人碰面交谈创造机会,形成交往点。
又如山本理显设计的“北京SOHO”方案,在建筑屋顶平台和建筑之中嵌入半公共户外交往空间,提供了一种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立体式布置邻里交往空间的模式,也形成了交往点。
④美好共享——景观环境景观环境是社区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达到景观共享,可以根据用地条件,局所形成的通透景象来实现。
带形的景观布局形态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特征的景象区段增加了住户的选择性,同时也更富有人性。
现今,居民购房时,景观环境的好坏,已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从房间是否可以看得见风景是重中之重。
居住社区的景观设计中,可通过形态与空间的合理布更有利于较多的景观入景。
不仅如此,社区空间设计也要突出所在地的文化、风俗习惯,使空间设计,符合居民的行为心理。
在这样的社区空间中,人们既可以体会到地域的文化风情,又可以使自己自由舒适的活动得到空间环境的充分支持。
无论是群体活动还是个体行为均可以相安无事,各自怡然自得。
而共同文化特性,使群体与个人从心理上产生凝聚力,从而产生社区归属感。
社区是人的社区,社区的建设要以人为准。
在空间营造的过程中,应切实的了解居民的行为心理,满足必要性活动、选择行活动,推动社会性活动。
公共空间是营造社区归属感的物质基础,因此,公共空间设计要能够强化社区意识,使居民拥有强烈的社区归属感,才能建设和谐的社区生活。
2.构建城市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生存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它对人的精神状态、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影响。
社区文化的目的是以其活泼生动、具有吸引力和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而社区文化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
①建立和谐文化传播网,完善体制机制“新航线”。
一是坚持“三线运行”,整体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完善。
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线,不断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
二是实行“四级构架”,完善社区文化网络。
加强与辖区单位的沟通,共同谋划社区和谐文化建设。
强化横向协调,推动“双向”服务,促进社区与辖区单位文化资源整合。
②建立和谐文化传播中心户,凝聚文明建设“新磁场”。
积极开办家庭图书室和开展家庭演唱会、家庭运动会、家庭才艺展示会等文化活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和谐。
③建立文化传播平台,打造和谐文化“大舞台”。
一是加大投入,建好文化活动中心。
二是科学规划,完善传播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