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梅戏的时代回归

合集下载

试谈对黄梅戏发展的思考

试谈对黄梅戏发展的思考
群 文 论 坛
试谈对黄梅戏发展 的思考
汪晓 明 ( 徽 省 黄梅 戏剧 院 安 徽 合 肥 2 00 ) 安 3 0 0
摘要 :但 随着人们 生活水 平的提 高,对文化产 品的 需求会越 来 越 高,只要我们抓住机遇 ,运 用市场 经济的 办法 ,使黄梅戏在承传传 统 的基 础上 得 到 较 快 的 发展 。 关键词统 民族 文 化 的 集大 成 者 ,在 其 漫 长 的发展 历程 中,不 断与 时代 交织 ,传承 文 明 ,缔造 着文 明。 国戏 也 好 ,地方 戏也 好 ,戏 曲的 发展轨 迹 并不 仅只 是形 式 的变 化 ,透 过 历史 的现象 ,我们应 该 看到 的是 在社 会进 程 中 ,戏 曲艺术 的 生 存 方式 ,发展 态势 ,与社 会 的文 明进步 ,人 类 的生存 方 式息 息相 关 ,时代 的精 神理 念 ,深刻 的影 响 着戏 曲 的生存 与发 展 。黄梅 戏 也不例 外 ,在 市场 经济 、 电子信 息 、社会 环 境等 条件 下 ,其所 承 载的使 命 也较 为严 峻 ,找准 时代 定位 , 找 出存 在 的 问题 ,获得 合 带青 ”的培养 模 式制度 化 ,采 取 重奖 方式 ,鼓 励 老演 员 、老艺 术 理 的发 展策 略 ,是黄 梅戏 在 当代 的挑 战 中赢得 胜利 的重要 前提 。 家积极 发现 培养 接班 人 。 面 对黄 梅戏 的发 展 问题 ,我 认为必 须 对影 响黄 梅戏 发 展的 一系 列 四、要加 快 实施 精品战 略和 人才 战略 机 制 、体制进 行 改革 ,使 之 既适应 当代 审 美文 化发 展 的规律 ,又 黄梅 戏 艺术 要 实现 新跨 越 , 中心任 务就 是 要打造 精 品经 典 、 培 育 名 家 大 家 。要 把 繁 荣 创 作 作 为突 破 口,精 心 选 题 , 强 力攻 能够 使黄 梅戏本 身在 承传传 统 的基础 上得 以较快 发展 。 关 ,优质 资 源要 向精 品创 作 集聚 ,优 势 力量 要 向精 品生产 集 中 , 黄 梅戏 应 回归于 “ 民 ” 平 黄梅 戏是 来 自民间, 是从 土台 上走 出来 的优 秀剧 种 ,成 为 中 不 断推 出 “ 三性 ”统 一 、 “ 双效 ”俱 佳 的精 品 力作 。要切 实 用好 国戏 曲五 大剧 种之 一 。经过 一代 又 一代黄 梅 戏人 不懈 努力 ,使 这 用活 黄梅 戏 等舞 台艺 术精 品 工程 专项 资金 ,更为 有力 地 引导和 推 来 自乡野 的民 间小剧 种 登上 了艺 术 的大雅 之堂 。黄 梅戏 是 “ 平 动黄 梅戏 精 品创 作生 产 。要 处理 好精 品 与大 众化 的关 系 ,建 立起 六 一 民 ”的 ,这根 纽带 不 能断 ,它 的主要 演 出活动 应 该是 “ 沉 ” , 面 向群众 、 面 向市场 的评 奖 机制 。要 以 “ 个一 批 ”双百 人才 工 下 沉 到 知音 处 ,沉到 人 民中 去,而 不 是~ 味追求 “ 一 上浮 ”,争上 领 程 为龙 头 , 以造 就 领 军 人物 、培 养 拔 尖 人 才 为 重 点 , 以重 要 剧 奖 台 。成 为一 奖到手 ,一戏 丢手 的做 法 。超高 制 作与低 迷 的演 出 目、 重要 活动 和 重大 工程 为载 体 ,着 力培 养 一批 门类齐 全 、结 构 市 场 不 协 调 ;越 来 越 高 的 票 价与 越 来 越 少 的观 众 不 协 调 ;偶 尔 合 理 的黄 梅 戏 人 才 队伍 。要 格 外 重 视 培 养 青 年人 才 ,要 多 压担 演 出也 只是 自产 自销 , 自己演 给 自己看 ,都是 专家 、领 导欣 赏 一 子 , 多给机 会 ,让 他们 在 实践 中磨 练成 长 。要 大力 营造 团结 和谐 把 ,政府 买 单罢 了 。老百 姓想 看 可又 望而 却步 。偶 尔一 看又 看 不 的文艺 生态 ,促 进 不 同专业 和 不 同风格 之 间相 互交 流 。要根 据戏 懂 ,特别 在舞 台 美术 等方 面更 是极 尽 能事 ,机关 重 重 ,整 台演 出 曲艺术 的特 点 ,进一 步 探索 和完 善 “ 家担 纲 ” “ 角领 衔 ”等 名 名 灯光 变换 绚烂 多彩 ,演 员造 型鲜 艳 夺 目,一 出戏 演下 来整 体 效果 机制 ,着 力 打造 一支 创 新型 、和 谐型 的精英 团 队 ,发 挥其 推 动黄 归于 表面 五光 十色 ,热 闹非 凡 !观众 却还 是 反应 平淡 ,而 与此 同 梅戏 繁荣发 展 的中坚 作用 。

浅谈黄梅戏的未来表演趋势

浅谈黄梅戏的未来表演趋势

黄梅 戏 比其 他剧 种年 轻 ,并 且 出 自民间 ,其 固有 的程 式 化表 演少 而且 没那 么 精炼 ,与 传 统的 优秀 剧种 京剧 、 昆剧 等 的完 善而 又华 丽 的 表演 程 式体 系显 然无 法 相提 并论 。然 而 ,黄 梅戏 虽然 没 有完 美 的程 式 化体 系 ,却 遇到 了重要 的发 展 时机 ,在 充分 吸 收和 借鉴 其 他优 秀 艺术 表演 的 同 时,逐 渐 使 自身 的表演 特质 更 加 强化 ,有 了跨越 式 的提升 ,逐 渐形成 符 合 自 己风格 的无 程式 化表 演形 式 。 首 先 ,从 黄 梅 戏 的发 展 历 程 来 看 , 黄梅 戏最 初 没 有 表 演 程 式 ,而后 出现 简 单的 表演 程 式 ,随之 逐步 发 展并 且 日趋 丰富 ,但 这 种 发展进 程 也 并没 有 定型 。 由于黄梅 戏 出 白于 民间 , 乡土气 息 浓 重 ,表 演风 格又 趋 于无 拘无 束 ,所 以 ,黄梅 戏 的程 式化 容 于其 自由洒脱 的表 演 中 ,而且 这种 无形 的 程式 化表 演 既与 音乐 节 拍 、 戏 剧情 节 严丝 合缝 ,又顺 应观 众 的欣 赏和 审 美 口味 ,于无 形 中塑 造 着 自身 的表 演风 格 ,使 表演 与 生活 化最 大 限度地 融 合在 一起 , 力求使 黄梅 戏 表演 更 富有 时代 气 息 ,迎 合 时代 潮流 的 发展 。现 如
其 次 ,从黄 梅 戏演 员 自身 来看 ,黄 梅 戏演 员 是表 演 的主 体 , 也 是 表 演 程 式 的 具 体 体现 者 ,舞 台表 演 艺 术 受 时 间和 空 间 的制
约 , 一旦 舞 台表演 结 束 ,表演 形象 即 刻不 复存 在 ,演 员在 舞 台上 的表 演是 不 可再现 的 ,所 以,表 演程 式 也不 是绝 对 的 。黄梅 戏演 员的 表演 自然 、洒 脱 、 富有 弹性 ,如 果其 与 同样 生活 化 的影 视或 者 话 剧表 演 风格 相一 致 时 ,就会 有一 种全 新 的表 演方 式 出现 ,这 超 越行 当的表 演 种 表 演方 既有 别 于黄 梅戏 的传 统表 演 程式 ,又区 别于 影 视表 演形 这 是黄 梅 戏 演 员 为 了达 到 一 种 收 放 自如 而 且 出神 入 化 的 理 式 ,这种 表演 形 式是 与剧 种及 演 员 的表演 风 格紧 密相 连 的 ,随着 想表 演 意境 ,突 破戏 曲的行 当表 演 限制 , 吸取 并且 运用 一些 话 剧 时代 的发 展 ,这 也逐 渐会 发 展成 为黄 梅 戏今 后及 其相 当 长一 段 内 和影 视 艺术 中 的表演 技 巧 ,而进 行 的一 种表 演 形式 。这 在现 如 今 在 表演 形 式上 的新追 求 。 的黄 梅 戏表 演 中 已经 运 用得 纯 熟 自如 了,有 的演 员甚 至突破 性 别 三 、歌 舞化 的表 演 的制 约进 行 反 串表演 ,如大 家都 熟 知 的黄梅 戏 女演 员 马兰在 《 红 “ 载 歌载 舞 ”是 黄梅 戏表 演 的一 个 重要 的特 色 ,也 是其 之所 楼梦 》 中饰 演贾 宝玉 等 。这 种超 越行 当的表 演 不应 该仅 仅 是极 少 以广 受观 众 热爱 的重 要 原因 之一 。 因此 ,在 未来 的表 演 中 ,黄梅 载歌 载 舞 ”的 艺术特 色 ,更 要 使 数演 员 的个 性表 演形 式 ,而 应 当逐 渐发 展成 为 黄梅 戏剧 种对 演 员 戏不 但 要保 持和 不断 发 展这 种 “ 的要 求 ,全 体黄 梅 戏演 员 都应 该对 这种 表 演形 式有 自觉意 识 。超 其更 加 强化 , 以便更 好 地适 应未 来观 众 的审 美标 准 和欣 赏 习惯 。 越行 当的表 演 ,不 是对 行 当表演 的摒 弃 ,而 是 在行 当 表演 基础 上 只有 这样 ,黄梅 戏 艺术 才能得 以稳 步 发展 ,永葆 青春 和活 力 。 的创 新 ,是 为 了将 有血 有 肉 、立体 、丰 满 的戏 曲人物 塑造 得 更完 首 先 , 从 当代 的黄 梅 戏 表 演 实 践 来 看 , 众 多 有 识 之 士 已经 美 。在 今后 及其 未 来 的 日子里 ,黄 梅戏 的超 越 行 当的表 演 一 定会 在很 多 方面 做 了积极 的探索 和尝 试 ,如 为突 出黄 梅 戏优 美动 人 的 唱腔 而 创作 的黄 梅戏 清 唱剧 《 孟 姜 女》 、 强调黄 梅 戏舞 蹈功 能的 使黄 梅 戏表演 更趋 完美 。 首 先 ,从黄 梅 戏 的发展 历 程来 看 ,黄梅 戏 最初 是 简单 的独 角 黄梅 戏 《 徽 州 女人 》 、放大 黄梅 戏歌 舞 特长 的黄 梅 戏 《 秋千 架 》 戏行 当表演 ,而 后 历经 长 时 间的 发展逐 步 形成 当 下的游 刃 有 余的 等 。这 些富 有创 意 的大 胆尝 试将 戏 曲 的、 民族 的音 乐 、歌舞 等 融 行 当表 演 风格 。按 照黄 梅 戏 的行 当发 展规 律来 推测 的 话 ,黄梅 戏 合起 来 ,用 以强 化黄 梅 戏 的歌与 舞 , 以便将 黄梅 戏 的观 众群 逐 步 的超 越 行 当 的表 演 风格 将 会是 既合 乎情 理 又 自然 而然 的未 来表 演 壮大 ,实现 观众 层 面 的有效 拓 宽 ,在 给 广大 黄梅 戏 爱好 者提 供 更 具魅 力 的黄 梅戏 作 品 的同 时 ,更 加 彰显 出黄 梅 戏 的特 色 。这种 实 发展 趋 势 。 其 次 ,从 黄 梅 戏 的 表 演 风 格 来 看 , 黄梅 戏力 求 真 实 、尊 重 践对 黄 梅戏 未来 的表 演 形态 的发展 具有 重 要 的参考 价值 ,而 且将 情 感体 验 ,其 表演 洒 脱 、无拘 无 束 ,这种 朴 素 、 自然 、充 满 真实 对黄 梅 戏的 未来 发展趋 势起 到导 向作 用 。 其 次 ,从 对 黄 梅 戏 的探 索 来看 ,黄 梅 戏 的歌 唱 艺 术 极 具 潜 情 感 的表演 风 格绝 不 是刻 板 的行 当表 演所 能体 现 的 。黄梅 戏 较京 剧 等剧 种 显得 年轻 、 极具 发展 潜 力 ,更能 有 效地 吸取 其他 优 秀传 质 ,黄 梅戏 好 听 、好 唱,这 是黄 梅 戏 的音 乐价 值所 在 。黄 梅戏 兼 统剧种的精华 ,而且在当代话剧及影视的影响和熏陶之下,黄梅 具 流行 性和 通俗 性 ,而 且音 乐 旋律 契合 现代 人 的心 灵 节奏 , 能引 戏 正在 力 求传 承 和发 展 自身 的独 特艺 术风 格 ,弥 补 自身 的不 足 。 起 现代 人 的共 鸣 。而且 ,黄梅 戏 《 秋 千架 》 的出现 ,使黄 梅 戏音 伴 随着 影 视 艺术 的飞 速发 展 ,黄 梅戏 也在 逐 步寻 求影 视 方面 的发 乐 剧初 显胎 形 ,有 人 大胆 提 出:将 黄梅 戏 改造 为 中 国的乡 村 音乐 展 ,这 在 无 形之 中密 切 了两 者之 间 的联 系和 融合 ,这 也 必然 促使 或 民族 歌 剧 。这个 大胆 提议 极 有前 景 、极 具诱 惑 力 。 《 秋 千 架》 超 越行 当 的表演 风格 占据 主流 ��

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黄梅戏是中国南方汉族的一种戏曲,流传于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黄梅戏起源于明朝中期,经过多个时期的变化和演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色。

作为中国戏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黄梅戏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区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梅戏的生成和传说黄梅戏的生成与传说起源于明朝中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据说,在明朝时期,江苏、浙江等地的地方戏曲和音乐传入湖南后,与当地民间演员的曲调、唱法和舞蹈融合,形成了黄梅戏的雏形。

黄梅戏最初的表演场所设在湖南省咸丰县的黄梅地区,取名“黄梅文戏”。

因为当地出产大量黄梅果树,森林纵横,所以黄梅文戏取名为黄梅戏,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黄梅戏的艺术特色黄梅戏在表演形式、艺术表现方式、表演特点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首先,它的剧本及其唱词多采用湖湘方言,恰到好处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民间精神文化。

其次,在表演方面,黄梅戏表现技巧娴熟,腔调柔美,音调婉转,非常具有感染力。

最后,在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它独特的书画风格。

黄梅戏既包含细腻的雕刻技巧,又注重笔墨大气和手法的极简主义。

黄梅戏的传承难题黄梅戏在演出质量、文化推广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首先,黄梅戏的演出质量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门槛较低,参演人员水平不齐,剧目单调等纷纷导致黄梅戏的演出质量降低。

其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黄梅戏面临着淘汰的威胁。

新一代观众喜欢现代戏曲和流行歌曲,很少关注传统戏曲。

黄梅戏的文化推广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黄梅戏的文化生态黄梅戏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戏曲在当地社会和文化生态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首先,黄梅戏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

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通过有计划、有序地开展黄梅戏文化推广,维护了当地的古建筑、民俗、美食等黄梅风情,并且创造了巨大的旅游收益。

其次,黄梅戏的影响力得到了延续。

当地依托黄梅戏这个文化品牌发展旅游、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创业者,从而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黄梅戏发展现状

黄梅戏发展现状

黄梅戏发展现状
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

它在明清时期逐渐成熟并受到广泛的欢迎,被誉为中国戏曲的瑰宝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青年观众对戏曲的兴趣逐渐减少,黄梅戏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人们的时间消磨大部分用于工作和学习,很少有时间去观看传统戏曲演出。

黄梅戏也难以在年轻人中间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此外,黄梅戏受到了其他媒体形式的竞争,例如电视剧、电影和网络娱乐。

这些新媒体形式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使得传统戏曲的观众基数不断减少。

然而,许多保护和发扬黄梅戏的努力也正在进行中。

政府和文化机构对黄梅戏进行了资金支持和宣传推广,希望吸引更多观众。

一些黄梅戏演员也积极探索新的演出形式,例如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以增强观众的兴趣。

此外,一些学校和社区组织也开设了黄梅戏的培训班和表演活动,以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这些努力为黄梅戏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并吸引了一些年轻人的参与和关注。

总的来说,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发展困境。

然而,通过各种努力和创新,我们仍然可以为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找到新的出路,并希望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

探析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探析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探析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黄梅戏作为中国优秀的地方戏曲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它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和生动形象的音乐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黄梅戏音乐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今天我们将探析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一、黄梅戏音乐的起源和特点黄梅戏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与南京地区的“南调”和湖南地区的“湘调”密切相关。

黄梅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间传统,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和音乐形式。

展现出了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间风味。

黄梅戏音乐通常以弹拨乐器、管弦乐器、打击乐器等器乐为主,配以歌唱、念白、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使其在音乐音节、音色、旋律、速度等方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

黄梅戏表演的特点是剧情生动活泼、语言幽默风趣、动作优美曼妙,其中的音乐元素表现的也非常突出。

黄梅戏配乐的曲式一般是由若干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主题和主旋律,而且旋律的变化毫不突兀、自然流畅。

此外,黄梅戏音乐还注重语言与音乐的结合,以演员欲言又止、欲歌又断、欲舞又顿等特殊的唱腔因应剧情、表现角色的情感,更加突显了黄梅戏音乐的特点。

二、黄梅戏音乐的传承1. 黄梅戏音乐口传心授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不仅是因为很多乐曲没有详细的记谱,而且也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的纯洁性和完整性。

黄梅戏的音乐传承是由师傅传授给徒弟,而且多为长期的传授,不断地进行练习和训练。

传承的过程中,师傅不仅要传授声乐、舞蹈、表演等方面的技巧,更要传授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艺术鉴赏的能力,让后人能够更好的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

2. 黄梅戏音乐的重要展示平台黄梅戏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保护。

在传承过程中,黄梅戏音乐得到了各类演出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各种文艺活动和演出是黄梅戏音乐展示的重要平台。

例如,每年的黄梅戏大赛、传统文化节、电视音乐晚会等,都是黄梅戏音乐得到展示的重要机会,同时也给广大的群众提供了和那场专业的音乐鉴赏和体验的机会。

关于黄梅戏剧目改革的思考

关于黄梅戏剧目改革的思考

关于黄梅戏剧目改革的思考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黄梅戏是一种近代文化现象,它是在中国社会最热闹、最多彩。

因而也是最具可塑性,最有包容力的时刻破土而生的。

从黄梅戏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看到,黄梅戏传统剧目非常丰富。

地方特色浓厚,剧目内容主要反映了农村中的农民、小商贩和手工业者的生活片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黄梅戏在演出实践中结合说唱、弹词等民间艺术形式,并受其他剧种的影响而逐渐丰富起来。

黄梅戏艺术的繁荣,除了需要不断演出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以外,在题材、风格及舞台表现上都作了新的探索,丰富了黄梅戏的文学性。

使这一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更具现代意识。

从而赢得更多的观众。

黄梅戏是建国以后才初成规模,其代表剧目就题材来说,大都是农村中的农民、小商贩和手工业者的生活片断和神话传奇,讲述的也多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如《天仙配》《牛郎织女》等。

此后出现马兰的《红楼梦》和韩再芬的《孟丽君》也是出自传统小说或戏曲,新创剧目尤其是现代戏很少。

在现代的剧目中,题材多样,大大拓展了黄梅戏的表现领域;《风雨丽人行》讲述了近代史上秋瑾、吴芝瑛、徐淑华三位女性的壮丽人生;《乾隆辨画》以一言九鼎的皇帝为主角,打破了以往黄梅戏以女性为主角的局限;当代题材的《柳暗花明》,讲述当地真人真事。

即使是表现才子佳人的《啼笑姻缘》《秋千架》,也都融入了新的观念,前者避开三角恋,着重表现樊家树和沈凤喜纯真的爱情,后者喻示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极富现代意识,引人共鸣。

就现代的黄梅戏剧目而言,在保留优秀传统的同时,在表现形式上都作了新的探索,丰富黄梅戏的表现程式。

如《秋千架》吸收了话剧、歌剧及时下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音乐剧的成分,并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大大增强了地方戏曲的造型能力。

《啼笑因缘》舞台上采用8块屏风,时而变成亭台楼阁,时而变成深宅大院。

构成了“舞台意识流”,既烘托了人物,又加快了剧情节奏;《风雨丽人行》将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相互交叉,增强了人物的感情力度,这些都增加了剧作的可视性和丰满度。

黄梅戏的再繁荣和持续发展

黄梅戏的再繁荣和持续发展

!龚辉黄梅戏的再繁荣和持续发展黄梅戏的艺术不算长,真正成型大约在20世纪初年。

而繁荣发达则完全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短短的半个世纪时间,它便形成了3次阶段性的发展高潮,50年代至60年代初,以严凤英、王少肪为代表的艺术家群体的出现和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的推出,使黄梅戏这个民间小戏在戏曲艺术家族中崭露头角;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马兰、黄新德为代表等新一代艺术家的活跃和一批舞台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使黄梅戏在戏曲艺术整体面临困境的时刻,获得了上升的发展势头;20世纪末,黄梅戏艺术得到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延续一度繁荣和二度繁荣的艺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创造了舞台剧作、影视作品、音像制品、理论著作,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态势,形成了再度繁荣的局面。

世纪之交形成了的黄梅戏繁荣局面,具有鲜明的当代文化品格。

这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题材选择上更具原创性:新中国成立之初期的戏曲改革在全面发展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开展整理改编工作。

诸如《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目,都是那个时代整理改编的产物。

到了二度繁荣时期,黄梅戏的眼界得到了扩展,涌现出一些创作剧目:《红楼梦》、《无事生非》,从传统剧目的改编到古往今来的艺术作品的改编,再到原创动力迸发,黄梅戏的这一题材选择原创结果导致了舞台气象的新意迭出。

以舞台剧为例,《木瓜上市》和《柳暗花明》是直接取材鲜活的现实生活,是对时代气息的热情呼应,也是传统艺术直面现代杜会的有益尝试。

《徽州女人》试图发挥地域题材的优势,弘扬徽文化的人文精神;《风雨丽人行》和《斜擂》则把创作题材的地域特色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扩展了地域题材的现实意义。

风格追求上更具多样性:受到应接不暇的当代艺术风格的启迪,踏着二度繁荣的艺术足迹,黄梅戏呈现出了强烈的多样化意识,便如:《秋千架》在舞台上苔革了多种艺术形态,意在尝试黄梅音乐剧的风格,把古装题材表现成为一个现代童话,力求适合青年观众的口味;《徽州女人》、《柳暗花明》、《斜擂》、《乾隆辨画》这些剧目使黄梅戏舞台上展示出一种儒雅风范,把形体语言作为重要的舞台手段,实验一种风格化的表现方式,今观众耳目一新,这些风云际会豪情仲天的舞台景象,为原本轻柔的黄梅戏输入阳刚之气,经由这些剧作的努力追求,黄梅戏的艺术风格真正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观。

黄梅戏的发展现状

黄梅戏的发展现状

黄梅戏的发展现状黄梅戏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起源于安徽黄梅县和湖北咸安一带。

它以湖北音乐为基础,融合了湖北、安徽、江苏等地的戏曲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黄梅戏在历史上备受推崇,被誉为“湖北三绝”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黄梅戏的发展现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不断变化,年轻人对于黄梅戏的兴趣逐渐减少。

相比起流行的电影、电视剧和网络娱乐,黄梅戏的表演形式、音乐和剧情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可能显得过于传统和古板,导致年轻人对黄梅戏的接受度不高。

其次,黄梅戏面临着传承困境。

黄梅戏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的艺术形式,但是由于黄梅戏的特殊性,其学习门槛相对较高。

许多年轻人不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黄梅戏,导致传承环境较为薄弱。

很多老一辈的戏曲演员也面临着退休和无人接班的问题,这使得黄梅戏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外,黄梅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娱乐行业中也面临着生存压力。

随着电视、电影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方式来获取娱乐,这也导致了黄梅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一些黄梅戏剧团面临着资金不足、演员招募困难等问题,导致其演出和推广困难重重。

然而,尽管面临这些问题,黄梅戏的发展仍然有着希望和机遇。

近年来,一些戏曲演员和黄梅戏剧团开始尝试创新,结合现代元素和艺术形式,使得黄梅戏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

一些专门的黄梅戏培训学校和工作室也应运而生,为有志于学习黄梅戏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同时,政府和文化界也加大了对黄梅戏的扶持和宣传力度,希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推广黄梅戏。

总的来说,黄梅戏的发展现状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其传统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依然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黄梅戏有望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继续为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和文化的传承。

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黄梅戏传承与发展的理性思考黄梅戏产生于安庆地区,是最具乡土气息、最原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之一,在大众娱乐方式多元化、戏曲普遍日益势微的大环境下,如何来传承与发展黄梅戏是值得人们去思考的问题,文章提出走多元化的道路、传统与现代结合、与时俱进的原则。

建议:一增加财政投入,二专业团体的改革、创新,三省市政府的支持宣传,四大力发展黄梅戏专业教育,五走进学校音乐教育,六利用网络扩大宣传。

标签:黄梅戏;传承;发展;多元化黄梅戏繁荣于近现代,综合戏曲多剧种的元素,安庆方言与普通话的融合、唱腔的甜美通俗和叙事较快是黄梅戏相比于其它剧种的几大特色,且群众参与性强、娱乐性强,但随着人类迈入科学、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几乎是欧洲音乐一统天下,影视艺术和娱乐方式多元化,使戏曲赖以生存的社会人文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曾经辉煌的戏曲日渐势微,纷纷沦落为边缘文化,目前黄梅戏面临着观众减少、市场萎缩、人才流失、资金缺乏等等危机,各地剧团也陷入入不敷出、步履维艰的境地。

黄梅戏发展,路在何方?任何一种艺术的繁荣、发展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是在对历史积淀的继承、扬弃中的创新和发扬光大。

黄梅戏的传承、发展要按照艺术规律办事,与观念需求亲密结合,与时俱进,无论内容形式都走多元化的道路,“传统与现实不断融合而滚动发展,剧目发展与人才培育紧密结合。

”[1] “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和培育各类观众,根据不同层次观众的不同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为各类观众服务。

”[2]一、增加财政投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强势经济推动强势文化,经济问题直接制约着黄梅戏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认为:“地方戏曲要摆脱困境,除了依靠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政府、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保护戏曲主要有两种:一是自我保护,二是外来保护。

自我保护即从业人员的守业、敬业,外来保护即国家政府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

”被称为“国粹”的京剧,国家有一笔专项发展京剧的基金,评选十大重点京剧院团,每年给他们固定的资金以支持;而全国6个昆曲剧团,国家每年也有大笔资金投入,这两个剧种一个北京一个上海也占了地域和传播上的优势,而黄梅戏是既没有这种地域的优势也没有国家基金的扶持,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扶持,从财政上解决剧团‘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局。

黄梅戏历史与现状之思考

黄梅戏历史与现状之思考

黄梅戏历史与现状之思考黄梅戏的短暂历史、开放品格和创造天性,让我们对它的自身状态有一个基本判断。

相对晚出,后来居上,又如日中天,靠的是不断的学习借鉴,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不是经典的东西创造成经典,又不受经典束缚再去创造新的经典。

一、黄梅戏的起源与历史分析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表明,安徽地区是黄梅戏起源盛行地之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即在安徽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劳动人民为了缓解疲惫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

黄梅戏的名称出自于民国《宿松县志》的书中,其是一种地方剧的代表。

另外,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黄梅戏源自于湖北地区。

当时由于人们处在窘迫的生活环境中,从而为了生计唱起了黄梅戏来吸引顾客购买自家的物品。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历史原因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黄梅戏的历史起源一直无法得到准确的考证。

在黄梅戏产生之后,在一段时间里由于各种外界条件的限制,因而其始终处于较为缓慢的发展状态中,且部分黄梅戏的演唱者不是将其作为自身的一个爱好,而多数都是为了个人生计。

另外,在1879年,黄梅戏还遭到了政府严厉的打击,促使其艺术形式始终无法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最终限制了其快速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惊呼“戏剧危机”以来,戏剧家们谋求转机、试图突围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止过。

黄梅戏也做了大量探索,如马兰的《红楼梦》、《秋千架》,韩再芬的(徽州女人》,赵媛媛的《孔雀东南飞》,还有省黄梅戏剧院演出的《风雨丽人行》,甚至铜陵市的《青铜之恋》等,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式对黄梅戏的现代性予以重构,以期实现它由农业文明向都市文明的跨越。

然而这些实践所共同遭到的制约就是“不像黄梅戏”。

尽管没有当年康生批判的那样激烈,来头也没有那么大,但是我们却不敢不洗耳恭听。

于是,很少有人关注黄梅戏演出的“好不好”,却对“像不像”情有独钟。

黄梅戏的创造力由此锐减。

黄梅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借鉴、变革壮大的历史。

黄梅戏的发展现状

黄梅戏的发展现状

黄梅戏的发展现状黄梅戏是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湖北黄梅县,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黄梅戏以其音乐独特、剧情曲折、表演唯美的特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戏曲宝库的瑰宝之一。

黄梅戏的发展经历了起伏,但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魅力。

在20世纪30年代,黄梅戏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崭露头角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电影、电视等新媒体的兴起,戏曲市场逐渐萎缩,黄梅戏也面临着许多困境。

在新世纪初期,黄梅戏艺术家和相关机构开始积极寻求创新发展之道。

他们重视黄梅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其他地方戏曲剧种进行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推动黄梅戏的艺术再创造。

他们注重舞台美术和服装的设计,争取将黄梅戏呈现得更加精美和考究,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此外,黄梅戏还积极融入了现代音乐和舞蹈元素,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口味。

一些年轻的演员和编剧开始尝试将黄梅戏与当代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有现实主题的剧目,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这使得黄梅戏在表演形式上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唱腔和音乐。

除了在演出形式上的创新,黄梅戏的推广和传承也得到了重视。

大量的黄梅戏培训班成立,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参与。

政府和各相关机构也加大了对黄梅戏的扶持力度,举办了一系列的演出和比赛,并鼓励黄梅戏艺术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作。

总的来说,黄梅戏的发展现状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在传统文化丧失的背景下,黄梅戏通过创新发展和传统传承,成功地赢得了新的观众和市场。

然而,黄梅戏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人才稀缺、剧目创作不足等。

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黄梅戏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黄梅戏的艺术发展。

同时,黄梅戏艺术家也应不断努力,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提高黄梅戏的艺术水平和魅力,以确保黄梅戏在中国戏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浅谈黄梅戏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黄梅戏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黄梅戏的继承与创新鲁迅先生有这样一段话:“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新文艺的。

”继承是为了创新,我们要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从中国戏曲历史来看,任何一位有作为的艺术家都离不开这样一个规律:就是从师承到创造发展,到独树一帜。

师承学习是在前辈艺术家实践的基础上开始的。

戏曲技术性强,最初总离不开模仿,就像初学美术一样,临摹到写生,揉合融化,逐渐达到炉火纯青,笔力天成、自立一体。

如果仅仅停留在模仿上,你永远不能“自成一家”。

学习不能生吞活剥、一知半解,更不能生搬硬套。

任何一个艺术家,无论是我们的戏曲演员,还是音乐家、舞蹈家、画家、书法家都要先师承,再创造发展,以至于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流派。

可是在传统师承的基础上,不创造革新,吃老本,因循守旧,必然坐吃山空。

你看京戏,在程长庚那一辈,是在徽调基础上吸收了汉剧、秦腔、昆曲及各方面的戏曲艺术形成了京剧。

到谭鑫培,京剧艺术就比较完备了。

后来学谭鑫培的,凡是很好的继承,很好的创造革新,都做出了成就,象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等。

就连周信芳也是谭派出身。

可是他在谭派的基础上创造革新,特别是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创造发展,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流派。

有的单纯模仿,停滞于师承阶段,不去创造革新,不越雷池一步,形成不了自己的流派。

我们学习继承前辈艺术家要学其艺术精髓。

如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老师有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她在《打猪草》中扮演农家少女陶金花,她的演唱是那么甜美、清新、质朴、天真烂漫,极富乡村的泥士芳香,给人以“嗲”、“娇”的感觉。

如果我们对这种表演上的特色,只作表面上理解,皮毛的学,盲目的用,那肯定会失败。

“嗲”和“娇”是这个勤劳、朴实、聪慧、善良的农村小姑娘憨态可掬的写照,如果不掌握分寸、火候,一味的发嗲撒娇,不但“甜”不起来,还有些狐猸的味道,反而惹人讨厌。

有的演员在模仿学习时没有更好地掌握,把“嗲”与“娇”夸张到很不适当的程度,或是不根据刻画角色的需要生搬硬套,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了。

黄梅戏起源研究报告

黄梅戏起源研究报告

黄梅戏起源研究报告
黄梅戏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中国湖北省潜江市黄梅县一带。

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历史过程,下面是一个对黄梅戏起源的简要研究报告:
1. 历史背景:黄梅戏的起源与明朝末年(17世纪)相关。

当时,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戏曲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传播。

2. 剧种特色:黄梅戏融合了湖北民歌、地方戏曲和其他地方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它以情感表达为核心,以唱为主要表演形式,结合了音乐、舞蹈、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

3. 起源因素:黄梅戏的起源与一位名叫张尚芳的戏曲艺术家有关。

据传,张尚芳在明朝末年逃亡到黄梅县,在那里收集了大量的民歌和戏曲,将其融合创新,发展出了黄梅戏。

4. 发展过程:黄梅戏在清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成为湖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

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黄梅戏逐渐面临衰落和边缘化的局面。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戏曲保护和传承的重视,黄梅戏重新受到关注和推广,得到了一定的复兴。

综上所述,黄梅戏起源于明朝末年,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

它以湖北地区为中心,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
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黄梅戏的研究需要深入探究其历史渊源、演变过程以及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贡献。

探析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探析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探析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摘要】黄梅戏音乐作为中国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发展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传统黄梅戏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唱腔吸引着观众,而现代黄梅戏音乐在创新中延续着经典,不断追求更新。

黄梅戏音乐与其他戏曲音乐的比较中展现出其独特魅力和特色,同时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未来,黄梅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将继续走向多样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这些都表明黄梅戏音乐在中国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世界文化舞台的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黄梅戏音乐、传承、发展、历史、特点、现代、比较、地位、趋势、未来。

1. 引言1.1 黄梅戏音乐的定义黄梅戏音乐是中国戏曲音乐的一种,源自湖北黄梅县,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黄梅戏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悠扬的唱腔和深情的表演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明珠”。

黄梅戏音乐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动人的旋律吸引着观众,常常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共鸣。

在表演上,黄梅戏音乐注重角色刻画和情感演绎,演员们需要通过声乐和舞蹈的结合来表达角色内心的感情,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黄梅戏音乐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戏曲音乐中的一朵璀璨明珠。

1.2 黄梅戏音乐的魅力黄梅戏音乐作为中国戏曲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观众和演员。

黄梅戏音乐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旋律悦耳动听,节奏明快刺激,让人无法自拔。

其独特的音韵韵味,能够打动人心,引发人们的共鸣。

黄梅戏音乐的表演艺术也是其魅力之一,演员们通过婉转动听的唱腔和优美舞姿表现出各种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入感受到戏曲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黄梅戏音乐还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反映了中国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地方味道。

黄梅戏音乐的独特魅力在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以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中国戏曲中独具魅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黄梅戏发展现状

黄梅戏发展现状

黄梅戏发展现状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演出形式之一,自诞生以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黄梅戏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以下是关于黄梅戏发展现状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首先,黄梅戏在现代社会的观众基础相对较小。

相比流行的音乐和电影等娱乐形式,黄梅戏的观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体。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新一代观众的涌现,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黄梅戏的主题和故事情节也需要与时俱进,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其次,黄梅戏的表演形式和艺术技巧也需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黄梅戏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演形式,但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的观众中可能显得过于沉闷和单调。

因此,黄梅戏需要通过创新和改革,引入更多的元素和技巧,提高舞台表演的丰富性和观赏性。

另外,黄梅戏的市场化运作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商业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艺术形式需要注入商业元素,以提高票房收入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这种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例如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牺牲传统艺术的独特性和纯粹性。

此外,黄梅戏的传承和培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艺术的兴趣和参与度相对较低。

因此,黄梅戏的传承和培养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激发和引导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参与。

总之,黄梅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演出形式,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然而,正如人们所说,传统艺术永远不会过时。

只要我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通过创新和改革,黄梅戏仍然可以在当代社会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希望黄梅戏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黄梅戏的时代回归周倩(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01)摘要:在高举“以人为本”旗帜的当今社会,人的生命、人的尊严、人的需求、人的健康发展以及人的生存环境和健全人格等等都被放在了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地位。

关注和回应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体现了新时代文艺创作者观察社会和人性的独特视角,力求更能反映出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黄梅戏在近30年来,尤其是世纪之交开始直至现在已经自觉地踏上探寻自身发展的道路,力求做到与时代同步,从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回归时代力作。

她们的出现丰富着黄梅戏艺术的舞台,提升着黄梅戏的文化品位,夯实着黄梅戏的人文内涵,涌动着黄梅戏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蕴,促动着黄梅戏亲近时代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时代;传统;回归;意蕴;发展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04(2019)02-0058-03收稿日期:2018-06-12作者简介:周倩(1982-),女,安徽合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戏剧(曲)文学。

黄梅戏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剧种一样,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活体艺术,它的存在离不开演出和观众。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美学的基本原则。

从一般美学而言,美的创造者总是以美的接受为目的,要受到美的接受者的制约和再创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观众,观众的欣赏趣味是不断变化的。

新时代观众审美习惯的形成,受到当代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生活模式进步以及多种多样的艺术思潮的影响,今天的戏曲是演给今天的观众看的。

因此,戏曲要在新时代为新的观众所认可,必须研究他们的爱好,研究他们的审美需求和情趣。

要对传统辩证地扬弃后自觉地感悟时代,展示时代意蕴、体现时代的发展。

黄梅戏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也在自觉地探寻自身发展的道路,力求与时代合拍。

一、从民族文化心理特性看黄梅戏《徽州女人》回归传统的时代意蕴自然经济社会中,人们在物质上被捆绑于土地,在精神上被束缚于宗族、家庭。

个人的自由掩映在集体利益下,以此为核心的传统道德基础和传统思想理念如磐石般坚固地维系着传统中国社会的平和。

近代以来,随着传统经济制度的逐渐瓦解,建立在这种制度之上的民族文化心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尊重个体生命价值、解放和张扬个性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文化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围和挤压下艰难地破茧而出,渐渐立足并得以发展。

在融汇了西方文明的时代文化理念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碰撞之后,两者之间呈现出求同存异的暧昧关系,在这种暧昧关系的表象下,隐藏着各种文化的冲突以及民族文化心理难以完全接受异质文化渗透和滋养的“水土不服”。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审视传统文化?如何看待传统与时代的关系?黄梅戏《徽州女人》正是一部渗透着这种深思和探索精神的作品。

“它实际上在探讨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能给人们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环境、在这种人文环境中所孕育、所塑造出来的人物。

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1]所以,我们看到的《徽州女人》并不是以反封建作为作品主题去立意创作的。

全剧表现的是一个女人的一生,通过“嫁、盼、迎、归”四个部分鲜明、精准地刻画了这个女人的形象。

一个不是妻子的妻子,一个不是寡妇的寡妇,一个不是儿媳的儿媳,一个不是母亲的母亲。

她在等待她丈夫的归来,在等待中耗尽了一生,她的公婆主动提出让她改嫁,村民们也没有用什么族规家法来钳制她的自由,她即便改嫁也不会因此受到责难,可是她却自觉自愿地牺牲自己的青春。

我们有理由相信,她等待的初衷源自于少女时代对爱情和婚姻美好的第26卷第2期Vol.26No.2鄂州大学学报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doi:10.16732/ki.jeu.2019.02.0172019年3月Mar.2019第2期向往,将向往幻化为“青山脚下一把伞呐,伞下书生握书卷哎”的美好臆想。

可是,我们无法理解,她爱的是内心“意象”的抽象存在,更无法理解,会为了“意象”而无怨无悔地耗尽一生———尽管在每一个她惧怕来临的春天,“徽州女人”都无一例外地勾起对“意向”的“臆想”;尽管她在为养子梳理乌黑油亮的辫子时,辫子也与内心的美好“意象”重叠。

但她从未打算换一种方式生活,也没有想到去追求实实在在的幸福人生。

我们在敬畏这个女人的善良、执着、内敛和隐忍的同时,也同情她的孤独、怜悯她的不幸。

我们更陷入了对这个女人价值观念是如何形成的深层思考中。

这个故事,既回归了民族文化中传统的美,又在回归美的同时思索这种美形成的前提,反思民族文化的缺失。

“《徽州女人》虽然将故事发生时间放在清末民初,但是,反映的却是明清两代徽州、包括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反思的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沉重和压抑。

”[2]《徽州女人》用充满了创作思维的时代眼光,敏感地发现了民族文化中畸形的成分,于是引起当代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回归与反思。

只有充分了解传统,才能辩证地扬弃传统文化的得失和利弊,才能从中聆听时代的回响,才能创作出展现时代意蕴的艺术作品。

二、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看黄梅戏女性题材创作的时代发展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体现出综合性、程式性和虚拟性的总体特征,以虚实相生的形式契合传统的写意美学精神,传达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黄梅戏艺术从萌芽、演变到形成,迄今已有一定的历史,其间曾有过枝繁叶茂的辉煌,也经历过青黄不接的尴尬。

当下,黄梅戏事业的发展虽然“道路曲折”却又“曙光再现”。

黄梅戏的一些常演剧目中,从题材上看大多是以女性为表现中心的世俗情爱故事。

从行当上看,则以小生、花旦(小旦)戏居多,使得黄梅戏以“小家碧玉”的婀娜姿态翩跹在戏曲大观园中。

《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孟姜女》《龙女》《郑小娇》《孟丽君》《西施》《风尘女画家》《挑花女》《徽州女人》《秋千架》《逆火》等细腻描摹女性悲欢离合的生活经历,突出反映女性波澜曲折的情感命运的力作层出不穷,这些作品在黄梅戏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奠定了黄梅戏的柔情风格基调,积淀了她清新质朴、长于抒情的剧种特质。

黄梅戏既有阳春白雪的婉约精致,又有下里巴人的朴实无华。

她雅俗共赏的审美风格的形成,是由于诞生、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受到了吴楚文化总体风范影响的结果。

黄梅戏曲调幽婉动听、情感真挚动人,演员质朴秀丽、表演清新脱俗,深深烙印着浪漫多情。

这些因素促使剧种风格和表现题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正是基于黄梅戏的风格基调,许多剧作家在从事黄梅戏创作时,向来热衷于选择女性题材。

新的时代涌现出一批具有更新思想观念和鲜明舞台风貌的作品。

开放性的戏剧结构、多元化的叙述方式、新颖的观察视角等,均较传统戏剧有了巨大的差别,其核心是体现戏剧的当代性和人的当代性,正如李渔所说:“时事迁移,人心非旧。

”他还说:“一代有一代之传奇。

”创新就应该体现在一代又一代的创造上。

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先生为黄梅戏创作了《长恨歌》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部女性题材的优秀作品,表现了崭新的时代内容,尤其是对女性意识的自觉张扬,对人性的深层挖掘,开拓了传统戏曲的新天地,赋予传统戏曲新的时代精神与社会价值。

黄梅戏《长恨歌》的创作,已经打破了对经典解读的心理定势。

正如作家自己所说的那样:“白居易真正写出了两个人———男人和女人的相互需要。

”[3]一切都是出于爱情,生命渴望爱情的本能,杨玉环在剧中体现出寻找爱、感受爱,沉浸于爱的自觉意识,贯彻着自身对爱情的信仰。

只是最终在“江山美人”不可兼得的两难境地下,被爱人别无选择地舍弃。

爱情双方的不平衡,导致了李杨爱情的悲剧。

剧作家发现到的是常常被人们忽视了的亘古不变的真理———“爱是人性本能的需要”,从而穿越了时空界限,叩响了现代人的心门。

在《孔雀东南飞》(与王长安合作)中,剧作家同样放弃了普遍被认可的突出了在传统封建家长制的桎梏下,年轻人无法获得自由爱情的权利的立意。

作品寻根溯源地回归到对刘兰芝独立人格的发现和开掘中。

刘兰芝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率性而为,这种真性情却难容于汉末儒家风气浓厚的安庆。

刘兰芝选择死亡并非是追求自由恋爱未果的无奈殉情,而是因为在她追求自由人格的过程中遭受到了阻遏。

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地域,她个人的反抗力量遭受到的阻遏并不仅仅来自于有形世界———即她的婆婆,更多的来自无形世界———即大的社会人文环境。

虽然她的反抗失败了,可是为了自由独立的人格,她没有屈服,没有妥协,她用死亡来体现自身对自由的执着追求。

正是她的这种“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感染并感动着现代观众,引发共鸣。

这才是蕴藏于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的精神内核,遗失在岁月变迁和时代的更迭中,而今,剧作家用敏锐的视角重新解周倩:浅谈黄梅戏的时代回归59鄂州大学学报第26卷施实践教学。

(三)完善常态化持续推进的资源投入机制充足合理的资源保障是实践教学长效育人机制运行的根基。

高职院校一是要拓展思维,着力建设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团干部、辅导员、校外专家、教学基地人员等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并注重思想道德、教学能力、理论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二是要建立常态化专项经费投入机制,专款专用于大学生全员参与实践教学,推进实践教学的机制化和长效化。

同时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稳步建立由学校投入为主转变为学校和社会共同投入、直至社会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经费长效投入和运作机制;三是要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社会需求,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合作共建特色鲜明的多样化实践教学基地。

(四)健全规范性和成效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证。

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首要目标和根本特性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3]要建立健全规范性和成效性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思想评价和行为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实践基地评价相结合来考核评价学生,注重参与表现、执行程度、所思所得和日常养成,纳入综合成绩评定;坚持规范性和成效性考核评价教师,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工资绩效、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相挂钩。

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大力推行第三方社会机构评估机制。

总之,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对高职院校而言十分重要和紧迫。

我们必须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扎实推进制度保障、组织管理、资源投入和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应有作用,促进大学生知行信的统一。

参考文献:[1]宋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125.[2]张盈.浅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构建[J].品牌,2014(5):109.[3]徐家林.长效机制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可持续性和常态化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201.(责任编校:杨忠科)读后将传统复活于作品中,并继续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