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梅戏表演的情感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黄梅戏表演的情感创造
作者:王丽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4期
摘要:黄梅戏是一种有着大众情感的戏曲。情感创造是由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交流三个阶段组成。
关键词:黄梅戏;表演;情感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4-0137-01
黄梅戏是一种有着大众情感的戏曲。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曾把中国戏曲比作“剧诗”,指出了戏曲的抒情性、写意性。黄梅戏产生于采茶时的“自娱自乐”式的表演,这决定了它的许多本质特征,其中情感特征就是大众的、质朴的,是与老百姓的悲欢离合的情感融为一体的,如黄梅戏《天仙配》不仅表现了自主婚姻、以爱成亲、以劳动改变命运的朴实情感,而且还表达了当时的年代人们翻身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预期。因而,在黄梅戏舞台上,要想令观众情牵意惹,要想让优秀剧目久演不衰,演员就要在情感塑造下足工夫,这种情感创造就是由“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交流”三个阶段组成的“化于内,形于外,动于众”的表演过程。
一、黄梅戏表演的情感体验
一个有着丰富舞台经验的表演者,都会对角色体验有着很深的体会,如与塑造的角色之间存在着一种若即若离、若隔若融、入戏出戏的情感间距,而只有对角色进行深入的体验才会“有戏”。我认为,“体验”不是对角色的理性分析、研究,而应该以情感体验为主要内容,是指对角色心理活动、情感状态的感受。
因而黄梅戏演员要提升自己的素养。一要提高思想品格的修养。因为戏曲演员的思想品格,往往决定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正确与否,和对现实生活体验的深浅程度,从而决定他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在艺术形象上的高低雅俗。二要提高文化艺术的修养。艺术修养决定戏曲演员表演层次的高低。也正是因为艺术素养的不同,有些在舞台上被历代艺人演过无数次的传统戏,到了优秀的表演艺术家那里,又是别有一番天地.三要提高生活情感的积累。情感积累是艺术情感生成的源泉。有着一定生活经历的演员,各种各样的情感一定会在他的心理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这些情绪或情感记忆是可供演员角色创作的素材。演员在演出中表现的艺术情感是否丰富深刻,也取决于他的情感积累的深度和广度。
二、黄梅戏表演的情感表达
任何一种歌唱艺术都要求“以情带声”、“以声传情”,黄梅戏也要求演唱者深刻理解曲目内容,并迅速转化为自己的感情,并通过表演表达出来——这就是情感表达。在这个阶段中,演员在情感体验的内化之后,按角色的需要与观众的审美规范,外化为一种具体的艺术表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说“世间只有情难诉”。在生活中,演员的有爱有恨,有喜有悲,可为什么有的演员一上台就不能将人物的情感表现出来呢?因为在表演时,演员的情感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创作情感,是在假定的艺术虚构中进行的表现。这要求演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适应力和表现力,以及对假定情境的信念与真实感等等,这是演员创造角色情感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前苏联著名表演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在自己的表演专著《演员的自我修养》中表示,表演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
黄梅戏表演也是如此,一些表演艺术家就能调动起一切表演手段,将表演、念白、做功、身段、舞蹈等有机结合,表现戏剧人物情感。在黄梅戏《天仙配》“董郎前面匆匆走”唱段中,严凤英的“今日他衣衫破了有人补”两句唱词基本上都在低音区,唱得低音有声、声中有字、字中有情,音调凄楚悲哀,充分抒发了七女与董永分别前的悲痛之情。在《红楼梦》“哭灵”中,马兰哽咽唱出“大雪严寒棺内冷,哥哥无计与你把体温……”,“把体温”三个字连续运用抽声、泣声、哭声,一下子把观众带到了无比悲痛的心理情境中;接下来“你我互相有约定……重拍这门板无人应哪”速度转快,似在倾诉的音调越来越激昂,越来越急促,直至双手击棺、撕心裂肺;最后如控诉般唱出的“盟誓千钧生死两分,茫茫大地太不公平……走了也罢,如此红尘”。
三、黄梅戏表演的情感交流
没有观众便没有戏剧,这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戏剧理论家弗郎西斯库.萨赛提出的。戏曲艺术是一种美,美的创造总是以美的接受为最终目的。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将美的信息面对面地直接传送给观众,观众接受了这样的信息,或喜或悲,又对演员的演出情绪产生感染,这种演员与观众、台上与台下的不断往返的信息交流,就是戏曲表演中的情感交流,它表现为:演员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字一腔,都要能很好地传达出观众可以理解并总体趋同的戏曲情感,再通过符号的约定俗成的含义,传递并感染大众,从而使观演融为一体。这是演员艺术情感创造的第三个阶段。
那么,演员和观众是怎样进行情感交流的呢?托尔斯泰说:“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他人所表达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情感交流,对于演员来讲,就是要把角色的情绪体验真实、准确、鲜明地表现出来,在欣赏者心中引起对情感的体验以至共鸣;对于观众来讲,就是在感知到形象之后,通过想象和联想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艺术形象,最终达到情感上的满足与释放潜藏的心灵能量,如此观演双方就在这种台上台下情感共融的状态下达到美感享受的境界。
戏曲要繁荣,必须从尊重观众的地位始;尊重观众的地位,又必须由体现大众的情感开始;体现大众的情感,则必须召回舞台的情感天地,让情感与情感相交,心灵与心灵拥抱。
参考文献:
[1]、黄梅戏的表演——圆熟有致的当代表演形态,《黄梅戏通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戏曲演员的情感体验,李春熹,《文艺研究》1985年第3期
[3]、戏剧表演中的人物情感,孙丽新,《戏剧文学》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