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分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
认识平均分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画或用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结果。
3、经历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境导入导语:欧利和欧文是一对兄弟,哥哥欧利勤劳肯干,弟弟欧文懒惰贪心。
有一天住在附近的魔法师爷爷来到了他们的家,想要一根漂亮的鸡毛来制作自己的魔法药片。
为了表示感谢送给了兄弟俩4个面包。
活动一:1、提问:把4个面包分给兄弟两人,能有多少种分法呢?2、把你的分法说给同伴听。
3、全班交流4、提问:这三种分法,那种最合理,为什么?5、小结:像这样把4个面包分给2人,每人都分得2个,我们就说他们分得的数量同样多。
活动二:导语:过了些日子魔法师爷爷又来了,这次他送给了兄弟俩一带吃了能让马儿疯长的魔法胡萝卜。
1、提问:把12根胡萝卜分给4匹马,每匹马分得同样多,你会分吗?2、活动要求3、全班交流4、小结:虽然他们的分的方法不同但其结果都是每匹马分得了四个,它们分得的数量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分得同样多也就平均分。
今天我就来认识平均分。
活动三:导语:可是我们的弟弟欧文并没有像大家这样平均分,而是把一整袋胡萝卜乱扔进了马厩,结果有的马儿吃的多,有的马儿一根也没吃到。
终于有一天,马儿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呢?幸好有魔法师爷爷。
1、提问:把15片药片平均分给3匹马,每匹马分几片?切忌这次一定要做到平均分。
2、活动要求,开始活动。
3、全班交流4、如果把这些分法记录下来呢?同伴合作5、全班交流小结:同学们真棒,其实画图在数学上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五、思维拓展1、给马儿搬家。
(1)在你的作业纸上画一画(2)全班交流2、小鸡挪窝(1)自己在作业纸上连一连(2)全班交流3、马儿越长越壮,小鸡越来越多,不知道魔法师爷爷的药片制作好了吗?(1)18个小片,要装盒,每盒装几个,装几盒呢?(2)同伴合作,完成表格小结:同学们真棒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计算所学的知识真不错。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说课稿《平均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说课稿《平均分》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的《平均分》。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感受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基本的平均分方法,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平均分方法,能够正确地解决与平均分相关的问题。
2.过程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平均分方法,能够正确地解决与平均分相关的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环节,自主发现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在本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自主发现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基本的平均分方法。
3.展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过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4.总结拓展:通过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首先,我将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和问题。
我将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6个小朋友在分30个糖果。
我将会问学生:“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分这些糖果的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每个人分5个。
”我将会引导学生:“对,这就是平均分。
”2.合作探究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自主发现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基本的平均分方法。
我将给每个学生小组一张纸和一支笔,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我将会引导学生:“你们可以试着把这6个小朋友的糖果分成几份呢?每份有几个糖果呢?”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发现每份的糖果数量是一样的,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 教学设计
除法——平均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平均分是二年级学生学习除法的第一课,平均分是除法的基础。
除法的意义是把一堆东西(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多少。
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会10以内的分与合。
无论从定义,还是从教学的连续性,平均分对除法教学都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在分一分的基础上,学会平均分。
知道分一分不仅可以分两堆,还可以分成更多堆。
2.会判断平均分的情况,感知平均分的特点,想到乘法的应用。
3.学生能积极操作、表达观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一分,按照每份相同或不同的方式分类,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平均分中的份数与每份个数和乘法存在的内在涵义的联系。
教学教具课件、小棒、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很多老师,他们来干什么来了(听赵老师上课)我们班有几组,谁能告诉我呢?(4组),今天来了多少老师听课呢?(6个)下面我想问一下,听课的老师是怎么坐的,第一组几个、第二组几个……也就是说,听课的老师们按组分成了()个、()个、()个、()个。
是吗(是的)那么,下面我想让大家给我分一分我这里的桃子二、新课出示课件:桃子主题图图上有几个桃子(4个),你能给它分一分吗4 4 4 41 32 2 1 1 2 1 1 1 1可以怎样分类?(学生讨论)①②③④分类方法(一):①②和③④①②都是分成两堆,而③④分成的堆数都不止2个①②我们都在一年级学习过, ③④没学过(讲过)。
分类方法(二):①③和②④①③都分的一样多,虽然堆数不同,例如:2=2;1=1=1=1,而②④分的个数有不一样多的,例如1≠3;1=1≠2。
像分类方法(二)这样的分类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②④分得的每份都相同。
我们把这样的分法教平均分,这也就是我们以后要说的除法意义的一种表示方式。
提问:什么叫平均分,平均分有什么特点?(板书:平均分)平均分:把总数(一个整体)分成几份,每一份的个数都相同平均分的特点有两个:1)分一分(分成几份)2)每份个数相等练一练你能把下面的物体平均的分一分吗?(6个桃子)1.利用小棒分一分2.说一说,为什么你的分法是平均分或为什么不是平均分呢?3.总结(老师摆出自己的分法)们在书本上做题时,没有必要再去摆小棒。
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均分》参考教案
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均分》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大熊猫简笔画学具:学具盒对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阐述: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本单元的指示。
教学时,要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
预习设计:1、分一分:将10个苹果分给2 个小朋友,如何分。
2、摆一摆:用学具表示如何分。
3、说一说,如何分。
学法指导:先由学生尝试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谈话:同学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
在这次聚会中,你会遇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森林之王狮子还会为你准备许多有趣的问题。
你看,小动物们多高兴啊!2、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会,有大熊猫、小猴子、松鼠、小兔子、梅花鹿、小青蛙,还有大象,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蹦蹦跳跳的来到餐桌旁。
3、预习展示激发兴趣:你想去参加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加森林聚会。
(板书:森林聚会)学生展示预习情况。
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活动一:分竹笋1、师:让我们看看这张餐桌上都有谁?有什么好吃的?你看,大熊猫欢欢和乐乐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贴在黑板上)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这两只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贴竹笋)2、分竹笋:你想分成几份?为什么?如果用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得拿几个学具?那你想怎样分?下面请你用6个学具代替竹笋,分给两只大熊猫,现在开始。
3、学生动手操作,师转着看,你是怎样分的。
4、谈话:谁分好了?你说我写。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分物游戏-平均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分物游戏-平均分|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2.学会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2.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能够应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1.数学课本。
2.9个球,2把尺子,3个塑料杯以及计时器。
3.白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向学生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平均分”的概念,鼓励学生们说说自己对“平均分”的理解。
2. 学习让学生们组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出来,放在教室中央。
教师手中拿着9个色彩各异的球,放在一张桌子上。
接下来,教师询问学生们:如果你们班上有9个同学,你们想把这9个球平均分给这9个同学,应该怎么做呢?当学生们散发出掌声时,教师再次询问学生们:这9个球分给每个同学是多少个?如果这9个球分成3组,每组3个,每组的球颜色要尽可能地不相同,应该怎么办呢?教师请一位代表回答,其他小组代表听从答案。
答案为:每个同学拿1个球;每组的球颜色各不相同。
3. 巩固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平均分的概念。
接着,请同学们一起完成下面的练习。
例:饮料摊位上,有红色、绿色、蓝色3种颜色的杯子各若干个,共48个。
若把这些杯子均分给6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杯子的数量应该是多少个?答案:每位同学得到8个杯子。
4. 拓展请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个分物游戏,将学到的平均分概念应用在游戏中。
要求:游戏必须包含至少3组物品,每组物品颜色应尽量多样。
游戏的设计需要保证合理并可以完全解决。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们将这些游戏互相交换,小组成员合作一起解决问题。
小结通过开展这个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游戏,学生们也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
反思在游戏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学生们刚开始并没有理解游戏的规则和游戏策略。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文大全
1.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计算数字中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了解关于平均数的特点;
3)学会应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平均数。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具体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概念,把计算平均数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计算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学会应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学习歌:让学生听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小测:老师出示一些数学问题,检测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对不足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
(二)新课展示
1)老师出示幻灯片,介绍数学中的平均数概念,强调它的别名及性质。
2)老师提出例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运用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平均分》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北师大二上《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二(1)班同学准备去参观科技园,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
出示主题图。
师:你在情景图中都看到了什么物品?图中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师:对,在分东西,但是他们在分糖果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
他们想把6块糖果分给3人,不知道怎么分了。
如果给你6块糖,让你分给3人,你想怎样分?想一想,同学们可以用圆圈代替糖果,把分法在你的练习本上画出来。
鼓励学生多尝试,并尽可能把想法记录下来。
组织学生汇报展示。
生1:2、2、2生2:1、2、3生3:1、1、4师:你们更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生:2、2、2,因为比较公平。
师: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我们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二:感受平均份师:我们一起来大声读出这句话。
我们看看另两种方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对的,这两种方法都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的数量不同。
刚才同学们把6块糖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有2块。
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刚才分的过程再来说一说。
师:6块糖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块呢,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画完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把6块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3块。
生:把6块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1块。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接下来老师就考考大家,下图中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第一幅图和第四幅图是平均分,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幅图中糖果的摆放一样吗?我们发现,判断平均分,跟它的物品摆放方向和形状没有关系,只要保证每份同样多,那就是平均分。
2、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知识掌握的很牢固,我们来看第二题,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基础数学技能——平均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基础数学技能——平均分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到平均分概念,并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来计算平均数。
3.学生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记述平均数的概念和基本含义。
2.讲解平均分的含义和数学计算方法。
3.帮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主,通过互相交流讨论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2.通过教师的演示和指导来让学生理解基础概念。
3.利用案例研究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技能。
四、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通过讲故事或者提出一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认识,例如:小明请朋友吃糖,有8颗,他想公平地分给朋友,请问每个人可以分到几颗?2.讲授教师讲解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平均数、平均分、分数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举例来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
3.案例研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解题。
例如,一家五口人去看电影,门票共60元,平均每个人花多少钱?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分析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4.开展练习教师可以利用工作纸或者课堂练习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效果经过此次教学,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建议1.对于有些学生对数学不太感兴趣的情况,教师要能够采取一些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故事、游戏等等。
2.教师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
3.对于比较抽象或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师要多采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
七、小结作为数学基础技能之一,平均分的概念和应用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至关重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技能,进一步提升数学基础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平均分》教案
分物游戏——平均分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分一分、连一连、圈一圈等方法,解决小数目平均分的相关问题。
3、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猴妈妈摘了一些桃子,准备分给她的两只猴宝宝吃。
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桃子?(4个)猴妈妈将桃子按1个和3个分给了2只小猴子。
师:这样分两只小猴子都满意吗?(分得少的小猴子不满意。
)师:为什么呢?(因为猴妈妈分得不公平。
一只小猴子分得多,一只小猴子分得少。
)师:猴妈妈知道自己分得不公平,可是到底要怎样分才算公平呢?(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子,这样子才算公平。
)师:为什么?(因为它们分的一样多)好,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物游戏,看看谁分得公平。
(板书课题:分物游戏)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分一分,初步体会“平均分”。
(出示主题图)师:老师要送给3只小兔12根萝卜,要求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分呢?第一种分法:首先,我们来1根1根地分,你1根,我1根,它1根地分,分了4次,有没有剩余的?(没有)师:这样子分,每只小猴子分到几根萝卜呢?(4根)第二种分法:我们还可以2根2根地分,分了2次。
有没有剩余的?(没有)这样子分,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呢?(4根)师:第二种分法,分了2次,是不是比第一种分法分得快点?还可以怎样分?第三种分法:3根3根地分,每只小兔分3根,分1次,还剩下3根,再1根1根地分,一共分了2次,还有没有剩余的?(没有)这样子分,每只小兔分到几根萝卜?(4根)还有更快的分法吗?第四种分法:4根4根地分,每只小兔分4根,分1次。
还有没有剩余的萝卜?(没有)这种方法分的最快,只分一次就可以了。
师:能不能5根5根地分呢?(不能)为什么?(因为5根5根地分,不够分。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平均分
○○ ○○ ○○ ○○ ○○
()个○为一组,正好分了()组,说明()人坐一辆车,需要()辆车。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采用学具模拟事物摆一摆,分一分。
5.预习后,我还知道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分时,用圈一圈的方法比较直观简便。
6.分一分,填一填。
1.(1)4(2)2
2.15÷3=5
3.(1)102(2)2525
4、5.略
6.(1)4(2)3(3)22
7.(1)5(2)3
8.答案不唯一,如(1)28(2)44
(1)每份分3个,可以分成()份。
(2)每份分4个,可以分成()份。
(3)每份分5个,可以分成()份,还剩()个。
7.
(1)每份分3个,可以分成()份。
(2)每份分5个,可以分成()份。
8.
(1)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
(2)每份分()个,可以分成()份。
温馨
提示学Βιβλιοθήκη 准备:小棒、圆片等。参考答案
2.4.2认识平均分(2)
项目
内 容
1.分一分,填一填。
(1)平均分成2份,每份()块。
(2)平均分成4份,每份()块。
2.思考:15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几人?
3.有10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需要几辆车?
分析与解答:
(1)求需要几辆车,就要把()个小朋友按()人一份去分,分成几份,就是需要几辆车。
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教案、教学设计
4.问题驱动,培养思维能力: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呈现一群小朋友野餐的场景,并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小朋友在野餐,他们带了一些水果,想要平均分给大家,该怎么分呢?”通过这个问题,引起学生对平均分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创设情境: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如将糖果平均分给小朋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具,进行平均分的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问题驱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是将总数平均分配到每个部分,使每个部分的数量相等。
2.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的计算,如重复减法、乘法逆运算等。
3.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几个人,计算每个人分到多少。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4.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春游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
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理解平均分教师: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同学们正在插花呢!(通过谈话引入话题。
)通过插花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师:一共要插几枝花?数一数,插在几个花瓶里?学生出示分组插花的结果。
1组:一共有6枝花,插在3个花瓶罩,分得的结果:1枝、2枝、3枝。
2组:一共有9枝花,插在3个花瓶里,分得的结果:3枝、3枝、3枝。
:3组:一共有8枝花,插在2个花瓶里,分得的结果:4枝、4枝。
4组:一共有10枝花,插在5个花瓶里,分得的结果:2枝、3枝、2枝、2枝、l枝。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能根据分得的结果来分分类吗?并说一说理由。
学生汇报预设:分成两类。
第一类:1组和4组分得的结果是一类,他们每份分得不是同样多的。
第二类:2组和3组分得的结果是一类,他们每份分得是同样多的。
教师提出问题:1组和4组分得的结果有多有少,怎样帮助l组和4组的同学调整一下分得的结果,让他们也和2组、3组那样每份分得的同样多。
学生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调整分完的结果,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设计意图】在辨析中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同时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这些分得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教师小结:这些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中,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教师:下面哪幅图表示的是平均分,请你在()里面画“√”。
【设计意图】在辨析中帮助学生巩固平均分的概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及全册教案每课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及全册教案每课教学反思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9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编排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编写,体现了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学段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现形式。
为同行们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下面结合本册教材的编排内容,作一些分析、说明。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统计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北师版第三册P91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结果。
2. 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推测,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3. 通过活动,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1. 介绍西安景点。
西安美吗?想去吗?请学生介绍黄山景点,带领学生做课间操《小松树快长大》。
2. 课件出示动画:书宝宝的世界小山羊:选什么书?提供条形统计图:科幻书、漫画书、连环画、故事书。
3.(1)建立教室图书角,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书,你会选择什么?你怎么能知道大家最喜欢哪类书?生:让大家举手。
举手后怎么办?生:数一数。
师:还有什么办法?生1:让大家站起来,数一数。
生2:问问老师喜欢每种书的人有多少?生3:喜欢每类书的人站一排。
(2)实地调查,喜欢各类书的人举手故事书漫画书科幻书连环画9 10 9 7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生:35人师:全班多少人?(36)怎么会少一人?(统计员未参加)(3)第二次实地调查请四生当调查员,全班人分四组站立,再统计。
故事书漫画书科幻书连环画12 10 12 2(4)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统计的结果?生:统计图同学们喜欢的图书统计图故事书漫画书科幻书连环画怎样涂?生:1人涂1格集体涂。
(5)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生1:喜欢故事书和科幻书的一样多。
生2:喜欢连环画的人再多8人就和喜欢漫画书的人一样多。
(6)观察统计表(利用板书上分散的书名合并成表)第一行表示的是什么?(板书:类别)第二行表示的是什么?(人数)这是一张统计表。
(7)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组讨论。
生1:喜欢科幻书的人数是连环画的几倍?(12/2=6人)生2:喜欢漫画书的比喜欢连环画的多几人?(10-2=8人)生3:喜欢漫画书和连环画的一共有多少人?(10+2=12人)生4:喜欢故事书和漫画书的一共有多少人?(8)看书P91,书上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请学生读出三个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加与减课题谁的得分高(第 1 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1. 口算练习 50+70= 30+600= 30+300= 90+20= 40+50= 0+500= 2. 求 38 加 25 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 ,而不是5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二、导学释疑 1. 自学: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 研究:小组讨论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1/ 3少分?到底谁获胜? 3.展示。
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
交流算法。
三、巩固提升、检测反馈(1) 25+17+31 46+19+12 37+29+19 26+19+41 请 4 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人两题。
(2)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四、小结。
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百以内数的连加24+30+41=( )教学反思课题谁的得分高(第 2 课时)总课时 2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 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能够熟练进行平均分。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两只小狗在分骨头,它们要求“平均分”。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吗?让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二、体会平均分。
1. (出示小狗分骨头图,并出示题目)小狗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有18根骨头要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几根?)
小组合作:小组里有4个同学,一个同学数出18根小棒代替骨头,其他3个小朋友扮成小狗,大家一起分一分,看看每只小狗能分得几根,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反馈:请学生上台边分边说,每只小狗分得几根?
小结:今天大家一次又一次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很多问题,真了不起。
2. 体会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
(1)有几双筷子?
师:(师手上拿出12根筷子)这是什么?猜猜看,这里一共有几双筷子?
每个小组也像老师这样数出12根筷子,分分看刚才猜得对不对,是不是6双?怎么分得?
反馈:请一个小组上台演示,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分铅笔和圆环
(出示铅笔图)要把这些铅笔放进2个铅笔盒里,想一想,平均每盒放几支?
(出示圆环图)由15个圆,每5个拼成一个五环图。
这些圆可以拼几个五环图?
师:这两道题请同学们在书上用连一连、画箭头或圈一圈的方法来分一分,最后把分的结果填在书
上。
反馈:实物投影学生的课本。
(3)分气球
师:同学们喜欢气球吗?(计算机显示气球图)把这些漂亮的气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怎样分?每个小组数出9根小棒代替气球,分给4个同学,看看每人分得几个?
反馈:计算机演示。
(每人分得2个,气球分完了吗?还剩1个)
(4)有16只小蜜蜂,飞走了一半,还剩几只?
(5)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方面可以用到平均分?
三、全课总结。
师:今天小朋友都参加了分东西,每个小组都很能干。
那你们知道怎样分东西最公平了吗?(平均分)平均分就是要分得同样多。
有关平均分的知识我们还将继续学习。
四、作业。
完成有关练习。
附送: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会进行平均分。
2. 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理解等分除法的含义,感受到平均分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认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 教师讲故事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听完后要请你们当公正的法官。
有一天,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三兄弟来到一座山脚下,口渴、肚子饿,孙悟空摸摸口袋里只有6个桃子了。
“来,沙师弟你1个,老猪肚子大就给2个,桃子是我采来的,妖怪也是我打得多,我吃3个。
”(教师边说边贴出卡通图片和桃子图片)站在一旁的沙和尚说:“平时重活儿是我做的,
重担是我挑的,我该多吃。
”猪八戒大声嚷嚷“我该多吃!”“我该!我该!”他们三兄弟争吵不停。
其实他们三个为保护师傅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小学xj5u
2. 提出问题
师: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们当当公正的法官,帮他们分一分,让他们别争吵下去了。
二、初步体验平均分
1. 当法官的活动
(1)移多补少:
生1:每人吃2个桃子,一样多就不会吵了。
师:对了,从孙悟空那里拿一个给沙和尚,移多到少就一样多了。
(2)每人再分一个:
师:如果老师再给他们3个桃子,这时他们又该怎么分呢?
师:他们每人分到3个桃子,他们分到的个数怎么样?(相同)。
2. 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师:像刚才,把6个桃子分给3个人,每人2个;把9个桃子分给3个人,每人3个,每人分到的个数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师板书课题并教读两遍)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平均分,老师给三个学生发牌,老师手里有6张牌。
请你用这样的方法来分一分牌。
3. 体验平均分
分草莓。
(1)分一分:孙悟空又找来了草莓,(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出示草莓的图片)把12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
请你来平均分!
(2)想一想:每人分到一颗,一次分掉几颗?分完了吗?还有,谁接着分?再一人一颗,每人分到几颗了?还能分吗?能分,再一人一颗,每人分到几颗?还能分吗?不能分,分完了。
师:每一次分掉4颗,12里有几个4?4人平均分,12里有4个几?
12=()×4,12=4×()。
(3)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除法算式: 12 ÷ 4 = 3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①除号
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
小学xj5u
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12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4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3个,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整道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12÷4=3”进行巩固。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12÷4=3”的意义。
三、加深概念的理解
1. 分一分:把糖果平均分成2堆,每堆有几粒?
(学生每人拿到的糖果不同,数量不同:8、12、16、20,另有一组11。
)
2. 说一说:有()粒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粒?
教师板书:8÷2=4
3. 再分一分:把糖果平均分成4堆,每堆有几粒?
(1)说一说:有()粒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粒?
(2)写一写:除法算式。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小学xj5u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