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放映商如何与发行商分割票房收入
好莱坞电影如何赚钱
大片算法简述一部影片的诞生主要有制作、融资和发行三个方面,制片人需要考虑这三方面的商业形式。
通常情况下有以下四种可能性,但需注意,这种分类不是绝对的,很多影片会综合不同门类的特征,因此每部影片的合同都可能是一种“创新”。
第一种:分步骤投入。
资金分几步到位,合同中规定,当某些条件满足时,如剧本完成、卡司选定等,下一步的资金便自动到位。
第二种:包装买卖、货成交易。
制片人或经纪人先将影片的要素组合好,如确定剧本、主要演职员、拍摄计划等,然后找一家电影公司,以求得到它们的投资。
一旦对方答应,签下合同,然后拿着合同再去找别的资金,包括银行贷款。
等影片拍竣,电影公司便来提货(拿底片)。
第三种:预售或称卖片花。
在一部影片尚未拍摄完成前,先将影片的发行和放映权分门别类卖出去,但是,卖片花得到的一般不会是现金,而是期票,因此制片人需要到银行去按一定折扣兑换成现金。
卖片花的成功率一要看制作班子的阵容,二要看行情。
一般情况下,一部影片靠预售大约能得到60%的制作费用。
第四种:私人集资。
一般只适用于低成本影片,由制片人通过私人渠道融资,需要成立有限合伙公司。
资金的多寡、融资的难易,是跟制作方对影片的控制权成反比的。
预算越高,资金由好莱坞大厂包办,往往意味着制作方必须放弃诸如剧本的定稿、卡司的选择、最终剪辑权等艺术权限。
如果是电影公司负责开发项目并发行,那么,制片人只是一个雇员而已。
所谓的“独立制片人”,真正的独立程度因人因项目而异。
制片人策划工作做得越多,筹集到的资金越多,他的独立程度也就越高。
随着制片人工作“能耐”及职能的增加,电影公司的重要性就相对削弱。
在电影公司承担的各种角色中,关键的不是制作,也不是融资,而是发行。
发行听起来很简单。
西方的电影院大多掌握在几条院线手里,发行商不就是跟固定的几个客户打打电话,介绍产品,然后在报纸和电视上打打广告?的确,发行工作无非就是那么几件事,但你若不进那个圈子、不是八大电影公司之一,你就根本做不到这些工作。
影视发行渠道合作分成约定
影视发行渠道合作分成约定引言在当今的影视行业中,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影视作品的发行渠道日益多样化。
为了确保各方的利益最大化,影视公司、发行方和渠道方之间的分成约定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影视发行渠道合作中的分成约定,包括基本概念、常见分成模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1. 基本概念影视发行渠道合作分成约定是指影视制作方与发行渠道之间就影视作品的收入分配达成的协议。
这些协议通常会在合作初期确定,通过详细的合同来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其中核心内容包括:•收入来源:包括票房、线上观看费用(例如:订阅、单次购买)、广告收入等。
•分成比例:具体的收入分配比例。
•支付方式:款项的支付周期、方式等。
通过清晰的分成约定,各方在收益分配上拥有明确的预期与保障。
2. 常见分成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影视发行的分成模式多种多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成模式:2.1 固定分成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制作方与渠道方约定固定的分成比例。
例如,将收入按 30%:70% 的比例分配给制作方和渠道方,无论收入的具体数额如何。
这种模式简单易懂,适合初次合作的双方。
2.2 动态分成模式动态分成模式依据实际的收入情况进行分配。
例如,当收入低于一定水平时,制作方和渠道方按一定比例分成,而当收入超过某一阈值时,分成比例会进行调整。
这种模式的灵活性较强,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2.3 阶梯分成模式阶梯分成模式是对动态分成的细化。
当收入达到不同的阶梯时,双方的分成比例会有所浮动,比如当收入达到100万元时,分成比例为40%:60%;如果收入突破200万元,则提高为50%:50%。
这种模式旨在激励渠道方努力推动作品销售。
3. 注意事项在影视发行渠道合作分成协议的制定过程中,有几项重要的注意事项需予以关注:3.1 明确收入来源在合同中需要非常明确收入的具体来源,包括票房、线上平台分成、衍生品销售等,避免后期因收入涉及领域不清产生的争议。
3.2 设定合理的分成比例分成比例的设定应综合考虑市场行情、品牌价值和市场推广成本等多个因素,以保证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电影片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
电影片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电影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则是电影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个合同是电影制片方与发行方以及放映方之间的重要约定,它规定了电影的票房分成比例、发行方的权益与义务以及放映方的责任等各方面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影票房分账的基本原则。
电影票房分账是指根据电影在院线上的票房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给各方参与者,其中包括电影制片方、发行方和放映方。
这种分账机制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电影制片方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发行方和放映方积极推广和放映电影。
在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中,票房分成比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一般来说,电影制片方会占据票房收入的一定比例,而发行方和放映方则会按照约定的比例分成。
这个比例的确定通常是根据电影的预期票房、市场竞争以及各方的议价能力来决定的。
对于一些大制片方来说,他们往往会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分成比例。
除了票房分成比例,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还规定了发行方的权益与义务。
发行方在电影上映前需要进行宣传推广,以吸引观众前往观看。
同时,发行方还需要负责电影的发行工作,包括与院线的洽谈、排片安排等。
发行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他们通常会在合同中规定一些保护自身权益的条款,比如在电影上映初期享有较高的分成比例,以弥补前期的投入和风险。
而对于放映方来说,他们的责任主要是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放映电影,并确保电影的质量和观影体验。
放映方通常会与发行方签订放映合同,其中规定了放映方的权益和义务,比如放映方需要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放映电影,同时需要提供合适的放映设备和场地。
放映方的责任是确保观众能够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从而提高电影的口碑和票房。
除了票房分成比例、发行方的权益与义务以及放映方的责任,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还可能涉及其他一些内容,比如合同的期限、违约责任、纠纷解决方式等。
电影票房分账及国内引进
三、资料库:也是由发行公司以一定的价格买断影片在中国市场放映权,但是这
类影片一般不在影院上映,作为门户网站或视频网站的独家版权在网站上映,目 前大多数的网站都以以物换物的形式与同行业对手交换自己买到版权的影片,奇 艺除外。
一、税费: 1、电影专项资金:总票房×5%=5元 税费: 2、营业税:(总票房-电影专项资金)×3%=2.85元 3、城建税:营业税×7%=0.20元 4、教育附加费:营业税×3%=0.09元 净票房】 【净票房】 净票房=总票房-税费=91.86元 【上游分账】:净票房×43%=39.50元 电影产业链上游主要指制片环节与发行环节,两者共取得净票房的43%。 由于合作方式迥异,制片与发行各自取得多少比例的分账也大不相同。 【下游分账】:净票房×57%=52.36元 电影产业链下游主要指院线环节与影院环节,两者共取得净票房的57%。 通常来说,影院分账比为50%,院线分账比为7%。但随着院线竞争日益激烈,这个分账比也 流于形式。 【上、下游分账浮动】 虽然上下游分账比例为净票房的43%:57%,但在实际过程中,单片往往以返点形式向下游让 利。而所返的比例点通常是从发行环节的分账中出让。返点比例通常视影片规模而定。
除了小说的粉丝效应外,电影的明星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滕华涛、文章的关系, 《失恋33天》获得之前的热播剧《蜗居》主演班底加盟,李念、张嘉译、海清、廖凡、李 晨、张默、姚笛纷纷友情客串。《蜗居》的高收视率为影片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而且 原班人马的加入使电影知名度更高,更加吸引更多人关注。而且,这些演员在电视剧中积 累了较高的关注度和人气,具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
【大公司、大制作产业链】 大公司、大制作产业链】 公司旗下有自己的影视业投资公司、文化传播公司、 公司旗下有自己的影视业投资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及发行公司
「制、发、放」的利益分配是个历史问题
「制、发、放」的利益分配是个历史问题2011-12-10 18:38:50新画面影业公司近日与国内八大院线就《金陵十三钗》展开谈判,双方主要争议在于分账比例和最低票价的问题,最后达成协议,发行方在前5亿票房按45%分账,达到5亿之后,分账比例调低到41%,在最低票价的执行上,也允许影院灵活处理。
这让中国电影发行和放映环节的利益分配再次成为外界瞩目的焦点。
如何理顺电影市场上制作、发行、放映三方的关系,是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头等问题,这之间的利益关系,至今也未调整到位。
1949年后,电影被中共作为政治宣传和教育的工具严加管控,电影体制模仿苏联建立而成,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单位都是政企合一,每年按指令性计划指标生产,再加上经常遇到政治运动的阻碍,产量很小,一律包产包销,最后市场需求远大于供给。
在计划经济的电影体制下,国产电影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它按行政区域划分发行放映网络,将任务分配至全国各地的省市级电影公司,这就是最初的层级发行模式。
这种纵向的行政割据存在极大的弊端,僵化的等级体系缺乏横向的联合,使得市场竞争不能充分展开。
因此,进入80年代后,中国电影开始一步步的体制改革。
80年代初电影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拷贝结算方式,国家规定每部影片统一由中影公司按90万元收购。
影片发行好坏与制片厂无关。
这种有利于发行、放映端的政策造成了巨大矛盾。
90万的一口价后来有所上浮,但不解决根本问题。
所有发行收入70%上缴中影,30%留给省级发行公司,省级公司又将收入利润的20%上缴财政,80%用于发行放映的再建设,明令不得用于包括电影厂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简称“二八政策”。
到了1987年,国家出台“975号”文件规定,拷贝结算价格放开,提供代理发行、一次性买断和按比例分成多种结算方式,但政策反复无常,很快又倒退回按拷贝结算。
1991年全国票房收入近24亿,创有史以来最高记录。
但是,发行环节过多,收入不能抵消制片成本的矛盾却愈加凸显。
2023年电影发行协议(票房分账)
2023年电影发行协议(票房分账)协议编号:2023-FD-001协议类型:电影发行协议签约日期:xxxx年xx月xx日签约方:发行商(以下简称“发行商”):xxxx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xxxx地址:xxxx制片方(以下简称“制片方”):xxxx制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xxxx地址:xxxx鉴于制片方完成了一部名为《xxxx》的电影的制作工作,并希望与发行商合作将该电影进行发行并共同分享票房收益,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公平合理、协商一致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一、电影发行方式1. 发行商有权以全球范围内的各种媒体渠道进行电影的发行、推广和宣传,包括但不限于院线发行、电视发行、网络发行、VOD(视频点播)发行等。
2. 发行商须在电影上映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宣传策划,制定有效的发行方案并予以执行。
3. 发行商有权决定电影的上映时间和上映地区,并有权对上映范围和时间进行调整。
4. 制片方有义务提供全面准确的电影宣传资料和素材,并配合发行商的宣传策划工作。
二、票房分账1. 双方同意按照票房收益的一定比例进行分账,具体比例如下:制片方:xx%发行商:xx%2. 分账比例是在各方共同协商后确定的,双方同意按照该比例进行分账结算。
3. 分账款项将在电影上映后的一个合理期限内结算,发行商应根据实际票房收益及时向制片方支付其应得款项。
4. 制片方有权在合理范围内对发行商的票房分账记录进行审查,如有发现错误或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
三、其他条款1. 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自电影上映之日起三个月。
如有续约意愿,应在有效期届满前至少提前60天书面通知对方。
2. 双方应保密本协议的全部内容和相关商业机密,并在合作期间和合作终止后承担保密责任。
3.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并可通过书面协议对本协议进行修改和补充。
4. 双方同意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电影片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
公司电影片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公司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近年来,电影行业蓬勃发展,电影票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在电影上映之前,制片公司与发行公司之间会签订一份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以规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电影票房分账的基本概念。
电影票房分账是指根据电影在院线上映期间的票房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制片公司、发行公司以及放映方。
这个比例通常由双方协商确定,根据电影的类型、预计票房等因素来决定。
这个分账机制旨在保障各方的利益,同时也能够激励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更好地推广和宣传电影。
在签订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之前,制片公司与发行公司需要进行详细的商务谈判。
首先,他们需要确定电影的发行范围和放映规模。
发行范围通常包括国内和海外市场,而放映规模则涉及到电影在各个院线的放映时间和场次。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电影的票房收入和分账比例。
其次,制片公司与发行公司还需要商讨一些其他的合同条款,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这些条款包括电影的宣传和推广费用的分担、电影的发行和放映形式、电影的版权保护等内容。
这些条款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确保电影能够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旦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签订完毕,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就需要开始履行各自的责任。
制片公司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电影的制作,并提供相关的宣传和推广材料。
发行公司则需要制定合理的发行计划,选择合适的放映时间和场次,并与各个院线进行谈判和协商。
当电影上映之后,票房收入开始产生。
根据合同约定,发行公司需要定期向制片公司报告电影的票房情况,并按照分账比例将票房收入分配给制片公司和放映方。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的财务核算和结算程序,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除了票房分账之外,发行公司还需要负责电影的版权保护工作。
他们需要与各大视频网站、电视台等媒体机构进行合作,确保电影在网络和电视上的传播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有关电影片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
有关电影片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
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是指由电影制片方与发行方、放映方之间签订的一份合同,用于确定各方在电影票房收益分成、发行和放映等方面的权益和责任。
以下是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中通常会涉及的一些重要条款:
1. 合同双方:电影制片方、发行方、放映方。
2. 电影票房收益分成:合同应明确各方在电影票房收益分成方面的比例和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制片方和发行方会按照约定的比例分得票房收益。
3. 发行权:发行方在合同期限内享有电影的全球或某个地区的发行权,包括传统影院
发行、网络发行、海外发行等。
4. 放映权:放映方在合同期限内享有电影在其所管理的影院进行放映的权利。
5. 发行和放映费用:发行方和放映方通常会承担一部分发行和放映所需的费用,合同
需要明确费用承担比例和方式。
6. 地域和期限:合同需要明确发行和放映的地域范围和期限,以及可能的延期和终止
条款。
7. 宣传和市场推广:合同应明确各方在宣传和市场推广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8. 合同违约:合同应明确各方违约的处罚和赔偿责任。
上述条款只是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中的一部分,具体的合同内容会根据电影的特定情况和各方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签订合同之前,各方应该充分商议和明确各自的权益和责任,以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
唉,能剩多少呢。。。
其中,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这块,学问大了,回头另说吧。
一般来说,100 块票房收入,片方能分到 30 块多点。
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其他渠道发行收入,最终能不能回收成本,就听天由命+撞 大运吧。
500 万制作费电影,如果也拿 500 万做宣发的话,整体投入 1000 万。 如果你打算只靠票房回成本,那最最安全,就得票房有 3000 万,才刚刚打平。 但很多电影,比如甄子丹动作片,海外有一些收入,那国内票房收支平衡点就不 用成本乘以 3. 大体这么算吧。
--------------------
下面为补充评论的答案:
1、院线公司是管理影院排片的管理公司,影院目前其实是对外资开放,但院线 似乎不对外资开放。 全国有 36(还是 37)条院线,最近经常有院线合并或新院线产生,不太确定。
院线下属影院的影院主要分两种: 1)垂直直属关系,即资产关系,比如万达院线、金逸院线中绝大多数都是万达 集团自己投资的商业地产中自己的地皮项目,影院全资归母公司所有,这种院线 对影院的控制力非常强,像万达院线旗下影院的排片
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 各占多少?
以 100 块票房为例:
1、国家直接先扣掉 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 这部分 8.3%,就剩下 91 块半了。 如果你问我去年 100 亿票房,其中 3 亿多的电影专项基金花在哪了,抱歉,我 不知道。 偶尔在电影报上看到过电影基金干了啥事,都没印象了。 另外,现在你知道每张电影票,你已经自动给国家交了税,看电影顺道当了纳税 人。 这 8.5%,影院、院线、片方都见不着钱,直接被划走了。
美国电影工业的商业模式
美国电影工业的商业模式美国电影工业以其强大的实力和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美国电影工业的商业模式,包括制作、分销、营销等方面的特点和成功之处。
一、制作:多元化创作和精益求精美国电影工业的商业模式首先体现在电影制作环节。
美国电影以其多元化的创作形式和精益求精的制作理念而著称。
在美国,电影制作公司拥有强大的制片团队和专业的技术支持,能够实现高质量的电影制作。
他们通过市场调研和投资分析,评估电影风险与收益,并选择合适的故事主题、明星演员和拍摄地点,确保电影制作的成功率和商业价值。
二、分销:全球化布局和革新策略美国电影工业的商业模式在分销环节也展现出其独特之处。
美国电影以其全球化的分销网络,将影片推向全球市场。
通过与国际发行商或影院合作,美国电影能够覆盖全球各地,让观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能欣赏到优质的电影作品。
此外,美国电影工业也不断创新分销策略,借助数字化技术和在线平台,实现电影在线点播、网络放映等方式,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
三、营销:品牌推广和全媒体整合美国电影工业的商业模式在营销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电影制片公司通过巧妙的品牌推广策略,将电影打造成为品牌IP。
他们通过电影预告、海报、媒体宣传等手段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观影欲望。
同时,他们还利用社交媒体、电视、户外广告等各种渠道,实现全媒体整合,扩大电影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此外,美国电影还注重与商业合作伙伴的联合营销,通过品牌合作和授权商品的推出,进一步增加电影的商业价值。
四、产业链:完善协同与资源共享美国电影工业的商业模式还体现在产业链的完善协同和资源共享。
美国电影产业链包含了电影制片、发行、影院、融资、配套服务等多个环节,这其中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制片公司通过与发行商、影院等环节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控制,提高运作效率。
同时,也为其他相关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商机,如影视器材制造、电影拍摄场地的开发等。
制片人在电影制作中的票房分成与收益分配
制片人在电影制作中的票房分成与收益分配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娱乐享受,对于制片人来说则是一项商业活动。
在电影制作的整个过程中,票房分成和收益分配是制片人和其他相关方之间最为重要和敏感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制片人的角度出发,探讨制片人在电影制作中的票房分成和收益分配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票房分成的概念和意义。
票房分成是指电影上映后所获得的票房收入在各方之间的分配方式。
通常情况下,票房收入的分成是由制片人、发行公司、影院等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商定的。
制片人在电影制作中起到了决策和组织协调的作用,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和投入,因此应当享有相应的票房分成比例。
其次,票房分成的比例是依据多方因素来确定的。
首先,制片人在整个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投入和风险应成为划分票房分成比例的重要依据。
制片人通常为电影的资金提供者,对电影的艺术创作和商业运营拥有决策权,因此应享有较高的票房分成比例。
其次,发行公司在电影上映后,承担了营销推广和放映等重要环节,并对电影的商业运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应当获得一定比例的票房分成。
此外,影院作为电影放映的场所,同样应当获得适当的票房分成比例作为场地租金和服务费。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票房分成比例存在差异,但要合理激励制片人和各方的合作和创造力。
而在考虑收益分配时,制片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收益分配是指电影上映后所获得的总收益在各方之间的分配。
除了票房收入外,电影还会获得衍生品销售、版权授权、广告植入等形式的收益。
制片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投入和创作贡献来决定收益分配的比例。
另外,制片人还需要考虑对于导演、演员以及其他创作团队的奖励和激励机制,以实现共享收益的目标。
为了确保票房分成和收益分配的公正合理,制片人与其他相关方之间需要建立明确的合同和协议。
这些合同和协议应详细规定票房分成和收益分配的比例、时间节点、支付方式等具体细节,以减少争议和纠纷的可能。
制片人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还应当与发行公司等进行良好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票房分成和收益分配的规则,确保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公平。
详解电影票房分账流程
详解电影票房分账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影票房一直是影视行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电影票房分账流程又是影视公司和影院之间的一项重要合作内容。
揭秘好莱坞票房分账模式
揭秘好莱坞票房分账模式作者:江宇来源:《读天下》2012年第24期贺岁档票房这块难分的“蛋糕”如何下手切,切得既要让发行方、院线都满意,又不用让观众为此买账受苦,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如期而至的“阵痛”。
去年张伟平为了《金陵十三钗》大战院线,今年就改成了国内五大发行公司集体向院线提出“涨价”的要求,双方各执一词展开拉锯战,终以三种形式初步结束了这场沸沸扬扬的分账比例之争,新的“游戏规则”依旧存在争议,这一切需要时间进行检验。
首批贺岁军团如此分账《一九四二》的发行方华谊兄弟与院线票房分成比例将按照3亿票房之内43:57进行,超过3亿则按照45:55进行,票房超过8亿则按照47:53进行,分账比例调整的时间点以国家专资办公布的数字达到日期的次日开始。
贺岁档期间,华谊还将发行《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据悉这两部影片也将遵循《一九四二》的分账模式。
照此规律,华谊今年贺岁档分账有望多出数千万元。
而当初一起向院线发出“涨比例通知”的星美集团董事长覃宏则在微博宣布,和《一九四二》同期上映的《王的盛宴》将分账比例进一步下调:“首周43:57;次周:41:59;再次周:39:61,直至下片。
”这一决定意味着,发行方所得比例随影片票房增加而逐步减少,这一做法和最初的《通知》完全背道而驰,而如此分账的目的,正是进一步让利给电影院和院线,争取对方在排片上给予更多的长期支持,试图从《一九四二》手中抢到更多的票房。
与此同时,《一代宗师》却与院线达成维持43%的原有分账比例的协议,至此三种“新规则”已经出现。
三部首当其冲的贺岁大片并未完全贯彻发行方最初的45%分账比要求,而是走上了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分账方式的道路。
五大发行联盟和十三院线各自阵营的瓦解,充分说明此番斗争也是在商言商,贺岁档的血腥之斗已正式开始。
向好莱坞学习分账模式对于此次片方集体提出的分账要求,院线方表示,此前的分账比例已沿袭很长时间,要改变格局应该充分准备之后才能大动,但目前的市场还经受不住如此之大的变革。
美国院线分账机制灵活 广告为其重要利润来源
美国院线的盈利机制对于主营电影放映的院线来说,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自然是票房收入。
但如前所述,电影的排映安排是由各影院单独与发行商商定的,而票房的分割也是如此。
影院和发行商通常会签署两种协议,一种协议是长期的框架性协议,另一种则是每部影片上映时单独的“影片租赁”合约。
这种合约会根据具体影片的放映做出各不相同的安排。
但几乎所有的影片放映协议都会包括以下几项条款:1.影院固定成本(House Nut):指影院的经常性成本,包括租金、维护费、公用设施的花费、劳力成本、设备费用、保险等。
其数额放映商一般会和发行商基于电影院的地理位置、银幕数量、座位数量及电影预告播放情况等安排商定一个固定数额。
2.电影租金:发行商占票房毛收入的份额,通常会随着放映时间发生变化,并规定有保底份额。
3.上映影院数量:将上映这部电影的影院数量(也可用于指放映这部影片的首轮影院数量)。
4.保证上映周数:影院保证上映这部影片的周数。
5.分区:影院在所在市场是否享有独家上映权。
此外由于影院的票房收入需要与发行商进行分割,但餐饮收入则不必,于是放映商较之发行商更倾向于拟定较低的票价吸引更多的观众。
因此,发行商往往会要求在放映合约中规定具体的票价,且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三种不同的票价。
通常包括成人、儿童(小于12岁)和老人(超过60岁),也会规定特价票的最高折扣,但由于规定最低售价在美国并不合法,这些价格表面上往往由放映商提供,以规避相关法律。
目前,美国电影的平均票价约为7.96美元。
在这些条款中,最关键的自然是放映方和发行方对票房的分配方案。
一般说来,放映商对票房收入的分割大多采取阶梯式递减制,即其从票房收入中扣除影院固定成本后,再按照逐周递减的比例将票房返还给发行商。
在主流影片上映时的第一(或二)周,扣除放映商相关支出后,发行商通常可获得90%的票房收入,放映商获得10%或更少。
接下来,发行商可获得的票房收入每两周降低10%,而放映商相应地增长10%,放映愈久能获得的票房收入比例更高。
电影发行协议(票房分账发行)3篇
电影发行协议(票房分账发行)3篇篇1电影发行协议(票房分账发行)电影发行协议是电影制作公司与发行公司之间的合同协议,主要是规定电影上映的各项事宜,包括发行形式、上映时间、票房分账等相关事项。
其中,票房分账发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发行方式,即根据电影在票房上的表现来决定电影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之间的分账比例。
电影发行协议中的票房分账条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分账比例:电影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根据双方的协商,确定电影在票房上的实际分账比例。
一般来说,电影制作公司会占据较大的比例,因为他们承担了电影的制作成本和风险。
通常情况下,电影制作公司可获得70%至80%的票房收入,发行公司则可获得20%至30%的分账比例。
2. 分账周期:电影发行协议中还会规定票房的结算周期,一般情况下,电影院每周都会向发行公司上报票房数据,而发行公司则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分账款项支付给电影制作公司。
一般来说,分账周期一般为30至60天。
3. 分账方式:电影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可以协商确定分账的具体方式,一般来说,电影票房的分账是通过电影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的银行账户进行转账实现的。
发行公司需要将分账款项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给电影制作公司,以确保双方的权益。
4. 分账计算方式:电影发行协议还需要明确票房的计算方式,包括票房收入的计算方式、补贴费用的扣除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的结算等。
一般来说,票房的计算方式是根据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和分账比例来进行计算的。
5. 片酬和奖金:电影发行协议中会规定演员、导演和其他主创人员的片酬和奖金分配方式。
一般来说,演员和导演的片酬会先扣除在票房分账中,而奖金则会根据电影的票房表现来进行分配。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电影发行协议中的票房分账发行是电影制作和发行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票房分账规定可以保障电影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的利益,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
在签署电影发行协议时,双方需要充分协商,并明确各项条款,以避免后续发生分歧和纠纷。
从电影公司和院线的角度分析票房分账制度
电影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需要由投资方为电影投资,其次需要由制片方来生产电影。
然后,制片方会找发行方,而发行方会和各大影院、院线沟通并且确定电影的档期和放映场次。
最后,院线和影院负责放映电影。
在这一过程中出了力的公司,都可以参与分账。
现在中国票房分账的基本原则是:首先,需要在总票房中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
剩下的钱当中,作为放映场所的影院拿走57%,制作方和发行方拿走43%。
然后,制片方会根据事先的约定支付发行方一笔费用。
剩下的钱扣除成本了之后,制作方和投资方再按约定分成。
以电影《后会无期》为例,该片总票房为6.5亿元,需要先缴纳3250万元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以及2145万元的营业税。
剩下的5.96亿元票房中,院线拿走3.4亿元,然后需要交给发行方3000万元的发行费,再扣除制作成本5100万元,剩下1.75亿元。
这些钱,才能轮到制片方和投资方分。
为什么电影公司和影院都觉得吃亏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票房分账主要在“拍电影”的电影公司和“放电影”的电影院之间进行。
不过这个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994年之前,中影集团向各大制片厂以90万元一部的价格收购买断电影,再由中影集团向各个省的发行单位发放拷贝。
中影集团从总票房中拿走70%,其余部分的24%留给各个省的发行单位用作影院建设,剩余的6%上缴各省的财政。
1995年,国产影片《红樱桃》开了票房分账的先河:在每100元票房中,首先要上缴5元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以及3.3元的营业税,剩余部分再由制片方和影院双方按35%和65%的比例分账。
随着张艺谋的异军突起,《英雄》和《十面埋伏》等电影的票房成功增加了制片方的话语权。
制片方开始和院线重新商讨票房分账的规则。
随后的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制片方的票房分账比例被提高到了42%。
最终,2008年和2011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文件,规定制片方原则上不低于43%、影院一般不超过50%。
有关电影片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
有关电影片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电影票房分账发行放映合同本合同由以下双方于年月日签署:甲方:(制片方/发行方)地址:联系人:电话:传真:邮箱:乙方:(放映方)地址:联系人:电话:传真:邮箱:鉴于甲方是电影《xxxxxxxxx》(以下简称“影片”)的制片方/发行方,乙方有意将影片在其放映场地进行放映,双方依据平等互利的原则达成以下协议:一、影片分账比例:第1页/共4页1.1 乙方承诺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向甲方支付影片的分账比例。
本合同分账比例为:甲方(制片方/发行方)占总票房收入的 %,乙方(放映方)占总票房收入的 %。
具体百分比由双方协商一致后写明在本合同的附件中。
1.2 双方协商一致后,可根据影片的实际情况对分账比例进行调整,但任何调整都必须以双方书面协议为准。
二、放映期限:2.1 乙方有权将影片在其放映场地进行连续日起到日为期的放映。
2.2 如果乙方有需求延长放映期限,需要提前天向甲方书面申请,并得到甲方的书面同意。
三、票房结算:3.1 乙方承诺自放映期满后的第个工作日内向甲方提供完整的放映期间票房报表,报表应包括影片每天的票房收入、实际放映人次等信息。
3.2 甲方在收到乙方提供的票房报表后,有权对其进行审核,如发现任何错误或争议,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提供进一步解释和证明。
3.3 甲方将根据乙方提供的票房报表进行票房结算,在收到票房报表后的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分账款项。
3.4 分账款项将根据双方约定的分账比例进行分配,款项支付方式为(电汇/支付宝/现金等)。
四、其他权益:4.1 乙方保证在影片放映期间全力配合甲方的宣传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合适的宣传物料、在合作媒体上发布相关广告等。
4.2 乙方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放映场次的宣传,但必须得到甲方的书面同意。
五、违约责任:5.1 如果任何一方发现对方违反了本合同的任何条款,应在天内书面通知违约方,并给予其合理的补救期限。
5.2 如果违约方在收到通知后的补救期限内未能解决违约问题,非违约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并保留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的权利。
制片人在电影制作中的票房分成与收益分配
制片人在电影制作中的票房分成与收益分配电影制片人在电影制作中的票房分成与收益分配电影制片人是电影制作工作中的核心角色之一,他们负责筹备、组织和管理影片的制作过程。
在电影产业中,票房分成和收益分配是制片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制片人在电影制作中的票房分成方式和收益分配方法。
一、票房分成方式票房分成,顾名思义,是指根据电影在院线上映的票房成绩分成收益的一种方式。
制片人通常与发行公司、院线进行合作,根据合作协议约定分成比例。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票房分成方式:1. 固定分成比例这种方式是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票房分成方式。
制片人与发行公司、院线事先协商确定一个固定的分成比例,例如,制片人可获得电影票房收入的60%,而发行公司和院线获得剩余的40%。
这种方式适用于制片人自身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商业价值的情况。
2. 超额利润分成在超额利润分成模式下,制片人与发行公司、院线等各方将票房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保底利润,另一部分是超额利润。
制片人先享受保底利润,当电影票房超过一定水平时,超过的部分将按照约定比例进行分成。
这种方式多用于高风险的大制作,有助于吸引发行方和院线的参与。
3. 影片级别分成根据电影的级别进行票房分成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一般来说,电影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级别,级别与电影制作成本、预期收入等相关。
不同级别的电影约定了不同的分成比例,制片人根据电影的级别获得相应的票房分成。
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一定的灵活性,适应各种类型的电影制作。
二、收益分配方法除了票房分成,制片人在电影制作中还需要考虑利润的分配。
影片的利润来源包括除票房收入外的各种渠道,如广告、特许经营、网络平台、VOD(视频点播)等。
以下是常见的收益分配方法:1. 运营成本优先分账这种方式是制片人通常采用的一种收益分配方法,即在收益计算中首先扣除电影的运营成本,然后将剩余的收益按约定比例进行分账。
运营成本包括了电影制作、发行、宣传等各个环节的费用,制片人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自身资金的回收和商业利益。
影视行业中的票房收益分配
影视行业中的票房收益分配影视行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观众对于优秀的电影和电视剧品质有着极大的需求。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的制作成本不断增加,而票房收益却不能满足所有相关方的期望。
因此,如何合理地分配票房收益成为了影视公司、制片人、演员等各方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影视制作形式的多样化带来了复杂的票房收益分配问题。
电影制作中,不同的投资方、制片公司、导演、演员等不同的利益方将争夺票房收益的分配。
而在电视剧制作中,则存在以发行方、广告商、制片公司、导演、编剧、演员等为代表的各方利益,他们需要通过分配机制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一、电影行业的票房收益分配在电影行业中,一部电影的投资方、制片方、导演、编剧、演员等都会在票房收益中分得一份。
通常,电影的票房收益分配规则是“先款后分”,即先返还投资款,再进行后续的分配。
具体来说,票房收益分配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 投资人回本及分成:电影的投资方是电影票房收益的首要分配对象,他们的分成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配。
即使电影票房收益不盈利,投资方也会拥有先返还投资款的优先权。
2. 制片方回本及分成:制片方既是电影的拍摄生产者,同时也是电影投资者之一,他们也拥有投资人的回本权,但他们的分成则视电影内容和制作的差异而定。
3. 制片方提成及返还:制片方还会从电影的票房收益中分取一定比例的提成费用。
这些费用主要是对于制片公司管理、制作费用、发行宣传等方面的报酬,同时也会返还给投资方,以支付制片人的劳务报酬等。
4. 演员和导演片酬:演员和导演对影片成功的贡献不可忽略,他们通常也会分配到电影票房收益的较大份额,但在起签约过程中,具体的比例可以进行协商。
上述分配规则并不是具体的,不同类型的电影在票房收益分配上可能会有所不同,无论分配类型如何,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各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电视剧行业的票房收益分配电视剧制作模式和电影制作模式的不同,导致了票房收益分配中涉及到的各方各异。
不同的利益方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要协商权益及分配方式、计算总的收益,还要考虑如何将各自的权益保护和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放映商如何与发行商分割票房收入?
2012-11-16 11:35
主题:资本观察| 产业评论
目前,美国发行商和放映商之间对票房收入的分割大多采取阶梯式递减制,即放映商从票房收入中扣除放映商相关放映成本后,再按照逐周递减的比例将票房返还给发行商。
放映成本包括电影放映期间影院所产生的场地费用、水电、保险、贷款、电话费及抵押费用等。
关于放映成本的数额放映商一般会和放映商基于电影院的地理位置、银幕数量、座位数量及电影预告播放情况安排商定一个固定数额。
在扣除这一固定放映成本后,发行商和放映商再对剩下的票房进行分成。
在主流影片上映时的第一(或二)周,扣除放映商相关支出后,发行商通常可获得90%的票房收入,放映商可获得10%或更少。
接下来,发行商可获得的票房收入每两周降低10%,而放映商相应地增长10%,放映愈久能获得的票房收入比例更高。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主流发行商通常会要求分成保底,即每周所获票房收入不能低于总票房的一定比例(通常首周是70%,其后每两周降低10%)。
举例来说,假设某家美国影院要求的每周固定成本为1万美元,首周取得的票房收入为5万美元。
按照扣除放映商成本后90/10分割制,发行商可获得90% × ($50,000 − $10,000) = $36,000。
按照总票房70%保底制,发行商可获得70% × $50,000 = $35,000.
发行商这时会选择按照第一种方式结算,收获36000美元票房。
到第五周时,票房收入下降为3万美元。
这时
按照扣除放映商成本后70/10分割制,发行商可获得70% × ($30,000 − $10,000) = $14,000
按照总票房50%保底制,发行商可获得50% × $30,000 = $15,000.
发行商这时会选择按照第二种方式结算,收获15000美元票房。
可以看出,在美国主流发行商和放映商对票房进入分割时,是以相对比较有利于主流发行商的方式进行的。
因为放映商的主要利润来源并不是票房,而是食品饮料收入。
它们希望从主流发行商那里获得能吸引大量观众的电影,尤其是所谓的“爆米花电影”,从而带动在食品饮料方面的消费。
虽然光就销售额而言,电影票的销售额仍是美国电影院所有收入来源最高的。
但电影票收入的一多半(目前平均为53%)要归发行商和制片商所有,再扣除电影放映所需的运营、人力、维护成本之后,往往已所剩不多。
事实上目前美国的电影院主要靠食品和饮料的收入支撑,因为销售食品和饮料的毛利润很高,通常达到了80%-85%,也不必与发行商分割利润。
据估计,食品和饮料销售已占到美国放映业利润的2/3。
商的要求派人秘密到影院清点某场放映的观众人次,之后发行商则可以将这个数据与放映商提供的售票数进行对比,看是否存在瞒报票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