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_3

合集下载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王本华这套教科书是由教育部聘请的主编温儒敏教授主持编写的,组建了由专家、学者、教授、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及专业的教材编写人员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

在主编的带领下,编写组研究多年以来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并慎重对待10余年来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历时4年,研制编写出这套新的初中语文教材。

指导思想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建设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高质量、有特色、让广大师生满意的新的教材体系。

总体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

新编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把对古今中外优秀文章、作品的学习与母语教育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民族传统、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融合在整套教材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避免贴标签、喊口号式的思想教育,新编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以教材选文为主要载体,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教育中语文课程的改革思路?

教育中语文课程的改革思路?

教育中语文课程的改革思路?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传统的核心学科之一,语文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工具,更是文化传承和思维方式塑造的重要平台。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如何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以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成为了教育界亟需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首先,语文课程的改革需要从课程设置和内容更新入手。

语文不再是单一的文字教学,而是应当融入到现代技术和多媒体环境中。

例如,结合互联网资源和数字化教学工具,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应用,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语文教育需要注重实践和体验。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知识的应用场景,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例如,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写生活动,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语文课程的改革还需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起点和兴趣各异,因此,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个性化学习路线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最后,语文课程的改革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领。

教师作为语文教育的主体和实施者,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视野和教学能力。

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需加大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支持,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更新能力。

总结来说,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立足于时代需求和学生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教师素质全方位创新,以提升语文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只有如此,才能使语文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平台,为未来社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显示出,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下功夫

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显示出,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下功夫

小学语文作业题一、作业题目(任选一题)1.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2.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显示出,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下功夫改进?3.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哪些地方与“实验稿”保持一致?4.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公布后,我们接下来要抓好哪些工作?6.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显示出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的修改?二、作业要求1.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2.内容充实,杜绝抄袭,如有雷同,均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不合格”。

三、答题内容2.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显示出,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下功夫改进?答: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中显示出很多问题,急需我们在一线教育的教师们加以改进。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错误理念,还未能真正成为普遍的行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还只是在起步阶段。

自主学习和自发学习还没有到位,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自学教材部分还没有理解透彻。

综合性学习有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倾向。

第二、对于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特性和课程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理解和垄断思维。

,在教学设计中三个维度目标分离,“工具性”和“人文性”未能完全统一。

第三、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还没有被普遍采用,课程标准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的要求,有的地方并没有真正领会。

第四、较多教师的“填鸭式”“陈述式”的课堂教学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并没有太大变化。

有些教师力图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师生“平等对话”流于表面形式。

第五、认字和书写教学以及相关的课堂教学理念存在较大的分歧。

第六、一小撮教师的专业技术素养不适应语文课程发展的需要。

我们现在的社会正处在一个重大转型期。

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养和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发展方式,也触动了教育的环境和方式。

因此,在改革中学习、改进、发展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共40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共40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基本思路和 主要内容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一直备受关注。

语文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其课程标准的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内容进行探讨。

二、课程目标的明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第一个重要方面是课程目标的明确。

明确的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应该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目标还应该与时俱进,考虑到当今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应该是目标之一。

三、内容设置的科学语文课程的内容设置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内容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认真思考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设置。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应该注重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经典名著的也能够理解当代作品,接触到多样的文化形式。

在内容设置时,也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并且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内容设置紧密相关的是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在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中,教学方法的创新至关重要。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应该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课外拓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五、课程评价的全面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中,课程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测,更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应该注重综合素质评价,除了考试成绩外,还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及内容调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及内容调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及内容调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及内容调整《语文课标实验稿》的颁布、实施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使用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内的一件大事.《语文课标实验稿》修订的酝酿准备工作在2004年就展开了,但教育部组织的正式课标修订工作是2007年展开的.修订工作的大致情况是:先组织对29个省、市、区的语文课程改革情况进行大面积调查,课标修订组在征询了对《语文课标实验稿》内容及实验工作的各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的调研、学习、讨论、修改,最后在2011年形成《语文课程标准》定稿报送教育部.1.这次的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及修订的依据是什么?(1)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调整和改革育的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3)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下研制并颁布实施的.(4)近年来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各地在使用《语文课标实验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意见.2.《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整体思路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实现我国在战略机遇期成功转型的高度着眼,确定语文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外国母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理念,从本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和现实状况出发,明确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巩固改革成果,总结十年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新老问题,修订课程目标和内容;进一步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课程实施举措;从善如流,吸纳来自各个方面的有价值意见和建议.研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央有关文件(特别是2010年以来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更是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作为课程标准修订的思想基础.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语文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坚持素质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足于通过改革解决实际问题,坚持改革不动摇,同时又注意尊重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努力使课程目标的各项要求安排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积极慎重地推进改革;课程目标和内容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兼顾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差异;对暂不能解决的问题不急于下结论,留待进一步实验和研究后妥善解决.3.这次的《语文课程标准》与之前的《语文课标实验稿》相比较,在哪些地方作了修订与调整?4.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结构体例与一些标题也与原来的《语文课标实验稿》有所不同,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这种结构体例和标题上的调整与变化,一是为了在表述上更为准确、适切,二是为了尽可能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在结构体例和标题上取得一致.然而,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的学科特殊性,所以,根据本学科的特性,也没有在所有的地方机械地与其他学科课标取得一致.例如,《语文课程标准》未设“内容标准”这一项,在《语文课程标准》里“内容”与“目标”是融在一起表述的,标题采用了“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提法,下一级标题也未采用按内容划分出“分目标”,而是按学段提出了阶段性目标,称为“学段目标与内容”;“总目标”则称为“总体目标与内容”.5.这次《语文课程标准》修改与调整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这次《语文课程标准》的修改与调整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四是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五是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增强改革力度.6.可以说得具体一些吗?比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是如何体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内容中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本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鉴赏、交流沟通的实践性课程,承担的是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同时也秉承着育人的宗旨.所以,《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补充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例如,在“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和“实施建议”中,增写了如下内容:“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我们说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并不是要在“听”“说”“读”“写”之外再加一项学习内容,而是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学生语文学习融为一体.7.《语文课程标准》是怎样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据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坚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改革,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再作适当的调整,在本课程里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是要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的道理,而是应该在阅读、表达的活动中,通过引导,使他们在精神上受到激励、感染,让这种意识成为自觉的行动.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学会应对考试,而是要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与生活联系起来,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生活、学习和工作对于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是在发展的,《语文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新要求.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学生“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追求创新,是这个时代的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中的主旋律.语文学科也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课程中,应该逐渐改变“告诉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从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在自己的表达中,努力摆脱模式化的套路,寻求语言运用的创新.学习语文,的确要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掌握语言的运用的规范、书写的规范,但是不能把它当做唯一的学习方式.实施创新教育,还必须改变刻板划一的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展示自己语文学习成果的机会.8.《语文课程标准》是怎样强调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所说“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的?长久以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回答“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的问题.近年,许多语文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这些意见是正确的.这一次的修订,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了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需聚焦于“学习语言文突出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综合性”特点.字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背离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做法.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讨论、评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要求,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总之,要紧扣语言文字的运用.还有的老师,特别注重对文本意蕴领会的“深”和“透”,教师“讲课”所考虑的重心在于如何把学生给“讲懂”了,忽视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并不合适,而忽视语言进一步掌握.其实,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只能是语文教文字运用的教学更是问题.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学目的的一部分,中小学生学习语文,还应该多下功夫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词语进行表达.有的老师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很重视,但他们立足于语言、文字学习中知识点的落实,而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感悟指导用力不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新课程.学习语文的第一工夫应该下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在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学生具备对语言文字运用现象抽象提升的条件,不过多增加学习成本),帮助学生认识语文运用规律.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成为精通“语言”“文字”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课程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开设语文课程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9.那么,要依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是怎样要求的?《语文课程标准》还十分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课程基本理念(四)”“课程设计思路”等多处地方增加了关于加强语文积累的表述.广大语文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修订最为突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在一些具体内容上,并希望设定的课程目标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因此,此次修订在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部分更多地考虑到了课程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修订工作组深入研究在课程改革实验中了解到的问题,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经过系统的梳理之后,着重考虑对相关内容的目标、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诗歌学段目标的梯度、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语文课标实验稿》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修订后,删去了“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感想”一句,降低了要求,让这个学段的学生更加宽松地学习表达.《语文课标实验稿》第四学段阅读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已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修订后,删去了“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的要求,降低了阅读难度.10.对此轮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的偏差,此次《语文课程标准》做了哪些调整,采取了哪些措施?十年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大家也逐渐意识到出现了一些偏差,因此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中特别强调要加以改正.纠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强调了教师的“阅读教学”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设》的“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在理解课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也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对课程目标中“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设》的“教学建议”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要以对内容的理解调.”在“评价建议”中又提出:“评价‘有感情地朗读’,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对汉字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课程际准》针对近年来汉字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一是要转变汉字教育的理念.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二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养成;三是调整了有关“目标”、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右”);四是特别关注写字过程,强调了书写质量.强调“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五是在汉字教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学中,更加重视学习和教学的方法,继续强调“多认少写”的做法.除此之外,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根据字表的设计,《语文课程际准》又补充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评价的建议:“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即高频字).选出的这些高频字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功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中的表一,就是要求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尽可能先安排学习这些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表一和表二共列出3500个常用字,将这一学习要求的内容具体化.这一字表可以给教科书编写和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估提供参考.11.此次《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提出的“非连续文本”阅读问题是出于何种考虑?这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和提法,在教学实施中应如何理解与把握?“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杜会被广泛运用,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课标修订组因此提出了“非连续文本”概念和阅读要求.现代学生不仅应该学会通过传统的媒体阅读和表达,还应该能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相关学习材料和途径的关注、学习、把握与运用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12.这次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对下一步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是否还有我们在目前已有所感知,但却未能明确的问题存在?对此,应该说这样的问题不仅存在,有的还是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我们不想提、不想解决,而是这些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和研究要领域中的问题我们至今仍无法对它们作出相对科学适宜的“处置”,留待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中去进一步认识与解决.13.您能否具体说一说目前我们认识到的并尚未在此次《语文课程标准》中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我们认识到但要留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应该说还是不少的,这里列举几项.一是关于“语文学科”“语文知识”的问题.语文知识和语文学科的体系是一个需要下大功夫研究的问题:语文学科的知识系统应该是怎样的?支撑“语文”使它成为一个“学科”的东西是什么?“语文”这个门类,我们暂且以“学科”相称,它与“按照学问的性质划分门类”的“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有着根本的不同.语文学科课程跟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课程不一样.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课程都有着由一系列概念、定理、公式等构成的逻辑性体系,而中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不同于那些学科的性质特点,它不是由一套抽象的知识和客观的定律规则之类支撑起来的.“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它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不像其他学科有着较为清晰的学科边界,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语文学科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语文学科要不要强调知识,学科“支柱”和核心要素是什么,如何才能建设起科学的“语文”学科体系等等都是我们下一步要深入研究探讨的学科问题.二是关于语文教育效率的问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问题一直是语文教育界人士的心病.而摆脱“少慢差费”的困境,努力探索“多快好省”的教学之路一直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力图想解决的问题,但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太明确的说法和成熟的可咨借鉴与复制的经验,需要我们思考:语文教育症结究竟何在,语文学习的过程究竟该多长,语文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一个正常的孩子要达到规定的语文学习目标适宜采用什么方式,需要投人多少个学时才能基本达成语文学习目标等等,我们现在还真有些说不清楚.如果急于催生、急于求成,很可能会破坏和搞乱了语文学科“成长”的正常机制,欲速则不达.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语文生长期”.三是关于语法教学的问题.在实施《语文课标实验稿》过程中,不少老师对该不该让学生学语法感到很困感,对此我们的回答是当然要学.值得研究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样的语法内容?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通过怎样的途径去掌握汉语语法?对语法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还有待于我们去作进一步研究探讨.我们期望,在各方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能尽快突破汉语语法方面的一些重大难题,建立起一个能真切地反映汉语本质特征的语法系统,研究出一套合适的语法教学方法.四是关于语文教学序列和学科结构体系的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语文课程中是否能够根据各个部分的目标和内容,构建起一个个线性的序列,使我们的教学高度有序,使我们能精准地测量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大家都盼望着能建设起一个科学的语文教育体系,那么,。

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和新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和新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这节课进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和新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首先我们先谈一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下面两个方面:第一课程目标和内容。

第二学习内容和方法。

咱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分开来进行讨论。

第一个是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整合。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语文教育的价值在哪里。

因为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可能平时就陷入到具体的教学,每一片课文,一个作文题,学生的解答问题的方式等等具体的问题上面去,可能会很少考虑到语文课程最根本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研究语文课程问题,我们要如何解决首先要考虑最本身的问题,语文教育的价值在哪里,语文课程具有什么功能。

我们说作为一门课程,不论是语文课程还是数学课程,还是物理可称等等首先的任务应该是育人,是教育培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是塑造具有某种实用功能的机器,我说这个话就是针对这一段时间我们教育学科的教学,陷入到一些具体的技术,具体的方法,我们关注那些技术的问题多了,而忽视了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发展,忽视了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退回来思考我们考城的根本价值在哪里。

我们说语文教育的价值跟其他学科教育的价值是一样的,首先任务是育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充分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是育人,我们这么说并不是说学科的具体的知识能力这些就不管了,大家各门课都是一样的,都是育人,不是这样说,各门学科的课程,要考虑的是如何结合本学科的内容,本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等等来教育人,培养人。

所以我们说语文课程就是要用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来教育培养人。

因此根据这样一个思考,我们语文课程改革就建立了这样三个纬度的目标系统模型,知识和能力是一个纬度,过程和方法又是一个纬度,还有一个纬度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的目标系统是针对所谓面对所有的学科,不光是语文。

刚才我们说了,各门学科课程都要考虑如何用本学科的内容知识技能方法来教育人培养人,这里面就抱恨了有学科的知识,能力,学科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跟学科内容相关,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等,根据这样的思考,我们语文课程的目标就从过去的比较单一的知识能力这样的目标发展成为现在的三围目标。

语文教学改革构想

语文教学改革构想

语文教学改革构想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进步,语文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来适应新的需求。

下面我将提出一些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构想。

首先,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诗词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但对于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还不够。

因此,我们可以加入更多的现代文学作品和实际语言运用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其次,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默写、背诵和填空等机械性的记忆训练,而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辩论和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文本,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但很少注重学生的创新和表达。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另外,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可以通过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对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

最后,语文教学可以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

通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探究。

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和表达能力,同时强调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同时,结合科技的应用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式。

相信通过这些改革,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出具有综合素养的语文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学习教育的重要工具。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定位(1)强调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的特征。

(2)在语文课程多方面特性中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以“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 体现多重目标的综合和融合。

2、确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1)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系统。

(2)遵循“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指导思想。

(3)课程目标与内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展开。

3、语文课程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整(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重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2)注重读书 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 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 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4、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的调整(1)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明确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作用。

(2)提倡教学中的多重对话。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公布后 我们主要的后续工作有哪些 答 第一 认真学习 领会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坚持和保留了哪些内容 修改的重点是什么 以及做修改的原因。

第二 反思通过十年课改有了在自身和教学能力上哪些进步和成长 还存在哪些跟课程理念不符合的做法 找准改进的方向和突破口。

1.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1)坚定改革信念 加强研修 明确前进方向。

(2)研究语文教育中的新老问题 重视实施过程的各个细节 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

(3)修订教材 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源和配套措施。

(4)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在改革的进程中探索继续跟踪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展开研究 特别是要展开针对语文教育中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努力突破语文课程中的难题。

三、从您自己情况来说 下一步的语文教学中有些什么新的打算 答 我是一名刚踏入教育行业不足一年的年轻语文教师。

这一年 在自己的努力以及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 教学的功底和本领在不断的扎实和进取中成长。

但是也遇到过不少的困惑 深知自己还需努力 还需不断的充实丰富 这样才会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下是我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四、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口头表达、作品展示、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总之,语文教学改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个不同社会制 度国家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特别 的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也是一 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鉴赏、交流沟通的实 践性课程,承担的是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同时也承 担着育人的宗旨。所以,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党中央的 指示精神,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将有关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补充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021/6/18
11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改与 调整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是要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的道 理,而是应该在阅读、表达的活动中,通过引导,使他们 在精神上受到激励、感染,让这种意识成为自觉的行动。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 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 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学 会应对考试,而是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 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 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 运用的实践能力。
(5)结构体例与标题
课程标准的结构体例和标题也作了一些调整,尽可能和其 他学科课程标准取得一致,如,“前言”部分的“课程性 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的标题及相关内 容(比较:实验稿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实施建 议”四个部分的排列顺序。
但有的地方,语文课程还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来安排,课
(2)“课程目标与内容” “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在内容方面
和语言表述方面也有较多修改。

谈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内容

谈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围绕该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具体内容包括: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1.1 国家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于深化的关键阶段,不断推进从人才培养方式到教育教学模式的全面转变。

语文课程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其标准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1.2 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影响,国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必须适应国际发展的趋势,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意义2.1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推动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推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现代教育手段的转变,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3 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可以推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水平。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内容3.1 侧重知识的传授与运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侧重于对语文相关知识的传授与运用,更加注重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

3.2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标准将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3.3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3.4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路径4.1 促进全社会的共识与支持改革实施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4.2 加强培训与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答:1.语文课程功能的定位:语文课具有多重功能。

其一就是育人的功能,二是培养学生理解和利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功能,三是汲取民族文化,了解多样文化的功能。

用一句话来概括,语文课程就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做人。

在语文课程定位方面,我们还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地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就是语文素养,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这是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调整和整合的结果和需要,体现了语文课程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

2、语文课程的目标结构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学科都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从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而言,则应该使本学科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模型: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这样的目标系统,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目标与内容的调整、拓展、丰富。

知识和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3、语文课程的学习方式与评价改革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规划课程的时候,我们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能力。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重读书、重体验、重积累,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在教学上,则要努力培养探究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创设与教育内容、教育规律、学生经验相吻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探究的动机和自信,紧扣本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开创师生互动、开放的教学局面,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与反馈。

评价非常重要,它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指挥棒的作用。

在课程标准里面我们有意识地弱化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了评价的激励和反馈的功能,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评价的改革,来推动我们教学的改革。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基本思路_2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基本思路_2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基本思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发布者:曹开宝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定位关于语文课程的定位,一方面要考虑语文课程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一方面要研究外部对语文课程具有什么样的要求,两方面结合起来,确定在当今社会发展大趋势下语文课程的位置。

语文课程必须高度关注思想情感方面的内容。

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课程内容包含语言、文字及其作品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方法、策略等。

强调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的特征。

在语文课程多方面特性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以“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体现多重目标的综合和融合。

2、确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系统。

根据这样的目标系统,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拓展、丰富了。

知识、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课程目标与内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展开3、语文课程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推行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上,则要努力培养探究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创设与教育内容、教育规律、学生经验相吻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探究的动机和自信,紧扣本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开创师生互动、开放的教学局面,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与反馈。

在教学评价方面,坚持立足于从综合素质的角度考察学生在本学科课程的学业水平,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和过程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业考试的命题,强调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学生经验。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发布者:吴良清
相对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与认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艰难,也更为重要。

经过10年的语文课改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那种“满堂灌”的讲解少了,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强调诵读领悟的多了;以教参中的解释作为唯一正确解释的少了,尊重学生的理解,强调通过阅读讨论、分享交流生成对文本的合理解读的多了。

注重积累,培养语感,鼓励学生自由、有创意的表达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

下面的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反映了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语文教师现实教学行为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 订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我们致力于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与效 果。本文将介绍修订的背景、基本思路、内容和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和 意义
背景
当前教育形势下,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意义
修订标准有助于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基本思路和原则
1 基本思路
修订标准以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为核心,兼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2 原则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思维方法和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关键词
主要内容 听 说 读 写
关键词 倾听、感受 表达、交流 阅读、理解 书写、创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1
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
要求
注重能力培养,关注实际应用。
3
评价
综合评价,多元评价。
新修订标准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教师角色
教师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和引导者。
学生学习
合作学习
学生应主动参与学习、动手实践、 形成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激发他 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新修订标准实施方案与培训
实施方案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教材编写、教学资 源开发等。
培训
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 新标准并有效实施。
展望:新修订标准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通过新修订标准的实施,我们期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为未来教育的 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改革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改革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改革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在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

标签:学科教育类课程;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为了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去年5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月,教育部下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8月,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接着,《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实验区开始使用。

因此,准确把握《课标》精神,并以此为依据改革教学,便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问题。

本文拟就个人学习、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道们。

关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语文教育专家们在各种媒体上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述深刻,阐释清晰。

因而,本文主要是结合本地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实践,第一,谈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认识,第二,就实现课程目标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我们知道,课程目标对于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改革语文教学,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而当我们把《课标》精神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结合起来思考时,就会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

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
思路。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发布者:谢建兴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定位
关于语文课程的定位,一方面要考虑语文课程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一方面要研究外部对语文课程具有什么样的要求,两方面结合起来,确定在当今社会发展大趋势下语文课程的位置。

语文课程必须高度关注思想情感方面的内容。

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课程内容包含语言、文字及其作品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方法、策略等。

以“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体现多重目标的综合和融合。

2、确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系统。

根据这样的目标系统,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拓展、丰富了。

知识、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
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课程目标与内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展开。

3、语文课程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整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推行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上,则要努力培养探究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创设与教育内容、教育规律、学生经验相吻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探究的动机和自信,紧扣本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开创师生互动、开放的教学局面,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与反馈。

在教学评价方面,坚持立足于从综合素质的角度考察学生在本学科课程的学业水平,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和过程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业考试的命题,强调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学生经验。

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4、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的调整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明确教师的指导与
组织作用
提倡教学中的多重对话。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发布者:谢建兴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定位
关于语文课程的定位,一方面要考虑语文课程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一方面要研究外部对语文课程具有什么样的要求,两方面结合起来,确定在当今社会发展大趋势下语文课程的位置。

语文课程必须高度关注思想情感方面的内容。

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课程内容包含语言、文字及其作品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方法、策略等。

以“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体现多重目标的综合和融合。

2、确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系统。

根据这样的目标系统,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拓展、丰富了。

知识、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
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课程目标与内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展开。

3、语文课程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整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推行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上,则要努力培养探究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创设与教育内容、教育规律、学生经验相吻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探究的动机和自信,紧扣本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开创师生互动、开放的教学局面,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与反馈。

在教学评价方面,坚持立足于从综合素质的角度考察学生在本学科课程的学业水平,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和过程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业考试的命题,强调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学生经验。

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4、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的调整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明确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作用
提倡教学中的多重对话。

请说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发布者:谢建兴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定位
关于语文课程的定位,一方面要考虑语文课程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一方面要研究外部对语文课程具有什么样的要求,两方面结合起来,确定在当今社会发展大趋势下语文课程的位置。

语文课程必须高度关注思想情感方面的内容。

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课程内容包含语言、文字及其作品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方法、策略等。

以“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体现多重目标的综合和融合。

2、确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系统。

根据这样的目标系统,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拓展、丰富
了。

知识、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课程目标与内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展开。

3、语文课程学习方式方法的调整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推行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上,则要努力培养探究学习的氛围和习惯,创设与教育内容、教育规律、学生经验相吻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参与探究的动机和自信,紧扣本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开创师生互动、开放的教学局面,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与反馈。

在教学评价方面,坚持立足于从综合素质的角度考察学生在本学科课程的学业水平,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和过程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业考试的命题,强调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学生经验。

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4、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的调整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明确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作用
提倡教学中的多重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