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第3课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教案 新人教版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教学分析在生物学教学中,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人体内气体的运输和交换过程,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盘绕教材中关于气体在人体内的进出的内容展开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起首,教材中对于气体在人体内的进出进行了清晰的定义和介绍。
气体在人体内主要通过呼吸系统进行进出,包括呼吸道、肺部和血液。
通过呼吸道,人体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满足身体细胞的氧气需求和排除代谢产物。
肺部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处所,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开释到肺泡中,最终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需要通过肺部的呼吸运动来完成,保证气体的顺利进出。
其次,教材中详细介绍了气体在人体内的运输和交换过程。
血液是气体在人体内的主要运输介质,氧气通过血红蛋白结合在红细胞中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而二氧化碳则以溶解和碳酸盐的形式运输到肺部排出。
这一过程需要依靠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血管系统的输送,确保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体内的平衡。
另外,教材还介绍了影响气体在人体内进出的因素。
包括呼吸频率、深度、肺活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气体的交换效率。
此外,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海拔高度等也会对气体交换产生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因素,调整自己的呼吸方式和生活环境,保证身体的气体交换正常进行。
最后,教材中还提到了一些与气体在人体内进出相关的疾病和常见问题。
如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气喘等都会影响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导致身体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和预防方法,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
综上所述,教材《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是一本涵盖了气体交换的全面教材,通过对气体在人体内的运输和交换过程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和机制,培养他们对于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视和珍爱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进修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更能将其运用到平时生活中,保持身体健康,享受生活的美好。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人体的奥秘新课件教学
4
4
3
3
2
2
1 0
1
5 10 15 20 时间/秒 0
1.曲线A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约为 18次5; 10
可能表示人在 平静状态下的呼吸状况;
15 20
时间/秒
曲线B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约为 27次; 可能表示人在 运动状态下的呼吸状况;
2. 曲线B的呼吸频率比曲线A 快,呼吸深度比曲线A 深。
3.曲线B和曲线A不同的意义是:在曲线B所示的状态下,
肌顶
容 气压
部
积
吸气 收 上 缩提
向 上 向
前后 径左 右径
收 缩
下 上下 降 径增
大
增 大
降 低
外 增大
呼气 舒 张
下 向 前后径 舒 上 上下 缩 升
降 下 左右径 张 升 径缩 小 高
向 缩小
小
内
呼吸运动过程
肋骨间肌肉收舒缩张 膈肌收舒缩张
胸廓扩缩大小 肺扩收张缩
肺内气压下升降高 气体进排入出肺肺((吸即气呼)气)
呼吸运动原理;
收缩
呼吸肌
胸廓 扩大 肺被动 扩大
舒张
缩小
缩小
肺内 气压
降低
升高
吸气
压
力
差
呼气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呼吸肌
肺容积 肺内气压 吸气/呼气
(收缩/舒张)(扩大/缩小)(扩大/缩小)
收缩 舒张
扩大 缩小
缩小 扩大
吸气 呼气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外界 空气
呼吸道 肺
呼吸运动
肋 肋 胸 胸廓 间骨 骨 肌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
1
2 3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课《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课《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作用,以及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的运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人体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呼吸系统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对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过程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呼吸系统的运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掌握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自己身体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过程。
2.难点:气体交换的原理,呼吸道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气体交换过程。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呼吸系统的运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实例和动画的课件,生动展示呼吸系统的运作。
2.实验器材:准备呼吸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气球、塑料管等。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准备讨论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呼吸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呼吸系统。
提问:“你们知道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过程。
讲解呼吸道的作用,如鼻腔的温暖、湿润空气,肺泡的气体交换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气体交换过程。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呼吸过程中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教学内容:1. 引入呼吸作用的概念,解释人体呼吸过程。
2.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自己呼出的气体,注意其气味和颜色。
2. 引导学生思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第二章: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如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 解释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气球的变化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第三章: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如吸入时胸腔扩张,呼出时胸腔收缩。
2. 解释呼吸过程中的胸腔运动。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气球的变化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体积差异。
第四章: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如呼出气体通常比吸入空气温暖。
2. 解释呼吸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原因。
教学活动:1. 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温度差异。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体积和温度变化。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人体内气体的进出方式;2. 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理解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4. 了解二氧化碳在人体中的产生和排出方式;5. 掌握呼吸的基本过程和调节机制。
二、导学内容:1. 人体内气体的来源和消耗;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4. 二氧化碳在人体中的产生和排出;5. 呼吸的基本过程和调节机制。
三、导学步骤:1. 人体内气体的来源和消耗人体内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呼吸作用,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将其传递到血液中,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气体之一。
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器官。
它们共同协作,完成气体的进出和气体交换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 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氧气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气体之一,它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为细胞提供能量。
在呼吸过程中,氧气进入肺部,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然后被红细胞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4. 二氧化碳在人体中的产生和排出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废气,它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生成,并通过血液运输到肺部,然后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
二氧化碳的排出是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方式。
5. 呼吸的基本过程和调节机制呼吸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吸气时,肺部扩张,气压降低,气体进入肺部;呼气时,肺部收缩,气压增加,气体排出体外。
呼吸过程受到呼吸中枢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保持呼吸节律和深度的稳定。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对人体内气体的进出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中的作用,掌握了呼吸的基本过程和调节机制。
希望学生能够加深对呼吸系统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第3课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案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内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重点是训练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提高探究实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气体交换是人体呼吸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的学习是在为对人体血液循环的基础上安排的,为进一步学习人体的能量供给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刚学习过血液循环的知识,对肺循环、体循环中两次气体交换和两次血液变化情况已有了概念性的了解。
因此大多数学生能够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本节课重点在通过一些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加深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梳理氧气从外界环境到人体全身组织细胞的途径。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学期的探究教学目标是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够设计对照实验;通过之前的一些训练,学生已逐步具备设计对照实验的意识,本节课希望通过探究“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加强训练,进一步落实这一科学探究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2、说出组织内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探究实验,训练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提高探究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提高创新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2、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准备“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实验用具;主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设置探究背景情景;一、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教师取出两个保鲜膜,先向一个保鲜膜中吹气,再用另一个保鲜膜中兜一袋空气;分别用夹子夹住袋口。
问学生,“这两个保鲜膜中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两袋气体分别为吸入的气体及呼出的气体。
第2、3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通过科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
【教学难点】
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人体呼吸过程。
激发学生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通过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感知呼吸现象。
提问: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你们知道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吗?1.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对呼吸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总结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
第二章:人体吸入空气的成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吸入空气的成分。
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人体吸入空气的主要成分,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讲解氧气对人体的重要性。
2.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或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吸入空气的成分。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第三章: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
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人体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讲解二氧化碳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或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第四章: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变化。
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变化过程。
介绍呼吸作用的原理。
4.3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或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变化。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成果。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总结。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六章:实验探究:呼吸过程中的气体成分变化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直观地观察呼吸过程中的气体成分变化。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6.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和记录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3课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4. 说出心率和脉搏的基础知识。
5. 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
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四、教学工具和手段观察、讨论、交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生物教学模型和视频教学相结合完成。
五、教法和学法突破重点与难点:(一)、教法 1、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直观式——利用生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
3、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学法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练习巩固。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生物心脏模型7个、多媒体课件。
(二)导入新课复习10.1节血液内容引出血管知识。
(三)课程新课活动一突破重点: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完成表格,进行评比打分。
活动二突破难点: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师:同学们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环流动的,它为什么不会停息呢?生:由于心脏的作用。
师:对,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本节课我们第二个学习内容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导学案》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导学案一、导入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但是你们知道气体是如何在人体中进出的吗?2. 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将进修人体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过程。
二、进修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掌握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过程。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气体在人体中的运输过程,理解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的重视认识,提高对呼吸系统的珍爱认识。
三、进修过程1. 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部。
2.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过程:气体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经过支气管进入肺部,氧气被肺泡吸收,二氧化碳被排出。
3. 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呼吸是供给人体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过程,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
四、实践应用1. 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过程。
2. 模拟操作:模拟呼吸过程,体会气体进出的感觉。
3. 小组讨论:讨论呼吸对人体的意义,如何珍爱呼吸系统健康。
五、拓展延伸1. 联系生活:观察身边的呼吸现象,思考气体在人体中的运输过程。
2. 探究探索:了解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比较气体在不同生物体内的进出过程。
3. 创新设计:设计一个呼吸系统模型,展示气体在人体中的运输过程。
六、总结反思1. 总结知识: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过程。
2. 反思提升:思考呼吸对健康的重要性,如何珍爱和维护呼吸系统的健康。
3. 展望未来: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呼吸系统知识,珍爱好自己的呼吸健康。
七、作业安置1. 完成练习题:回答与呼吸系统相关的问题。
2. 制作海报:制作一个关于呼吸系统的海报,展示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过程。
3. 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呼吸现象,写下你的观察和感受。
以上就是本次《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导学案的悉数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呼吸系统的理解,珍爱好自己的呼吸健康。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课《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课《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以及气体在人体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呼吸道的组成,明白气体在人体中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他们对人体生理结构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气体在人体中的详细进出过程,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呼吸道的主要组成部分,理解气体在人体中的循环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呼吸道的结构,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气体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增强对身体健康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呼吸道的主要组成部分,气体在人体中的循环过程。
2.教学难点:气体在人体中的详细进出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模型、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理卫生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利用模型和动画,讲解呼吸道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气体在人体中的循环过程。
3.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过程,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气体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气体循环:吸入 -> 肺泡 -> 血液循环 -> 细胞 -> 呼出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入和排出的过程。
2. 精通呼吸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3. 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导学内容:1.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入和排出过程;2. 呼吸的基本原理;3.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导学步骤:一、导入请同砚们回忆一下,我们平时是怎么呼吸的?呼吸的过程中,气体是如何进入我们的身体的?又是如何排出来的呢?二、观点讲解1. 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入和排出过程:当我们呼吸时,我们的肺部会收缩和膨胀,使得气体进入和排出我们的身体。
气体通过我们的鼻子或嘴巴进入呼吸道,然后经过气管进入肺部,氧气被吸纳,二氧化碳被排出。
2. 呼吸的基本原理: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通过呼吸,我们的身体能够吸纳氧气,开释二氧化碳。
氧气是细胞代谢的必需物质,二氧化碳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
呼吸的过程中,肺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援助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和空气之间进行交换。
3.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支气管,起着过滤、加热、潮湿空气的作用。
肺部是呼吸道的终点,是气体交换的地方,其中有大量的气囊,能够让血液和空气充分接触,实现气体交换。
三、案例分析小明平时喜爱户外运动,每天都会进行长时间的跑步训练。
但是最近他发现跑步时呼吸困难,感觉呼吸急促,无意甚至会出现气喘的症状。
请问,小明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处理?依据小明的症状,可以猜测他可能出现了呼吸系统问题。
可能是由于过度运动导致肺部肩负过大,需要缩减运动量,适当休息。
同时可以思量增加户外练习的频率,提高肺部的适应能力。
四、谈论互动请同砚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阅历,谈谈你们是如何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呼吸训练或方法?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入和排出的过程,精通了呼吸的基本原理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呼吸训练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优质课件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吸进人体的空气(100克)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100克) 78%
16%
4%
2%
8
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相 同的,吸进的气体中氧气多,二氧 化碳少;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 氧气少。
9
鼻 咽
喉
肺
气管
支气管
人体呼吸系统 10
视频《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二氧化碳可以使__澄___清__的___石___灰__水___变___浑__浊____,还可以使 _燃___烧__的___火___柴__熄___灭___。
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写出下列人体器官的名称:
鼻 口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20
课堂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快来和大家分享
一下吧!
21
谢谢观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4
11
吸气
呼气
呼吸其实就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12
吸气和呼气的路线
气体
13
保护呼吸器官
憋气大挑战
14
视频《吸烟与烟草的危害》
15
不能吸烟
不能随地吐痰
空气不好时戴口罩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6
要学会保护环境哦!
17
比比谁的 肺活量大
18
课堂练习
1.呼吸是人体吸取_氧___气__、呼出_二___氧___化__碳____的过程,包括 _吸___气___、呼___气___两个过程。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二、人体的奥秘
3、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
激发学生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体呼吸的基本过程。
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思考。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问题。
利用图片和实例进行直观教学。
第二章:吸入空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吸入空气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吸入空气的成分,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讲解吸入空气对身体的作用,如供给氧气、维持呼吸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吸入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吸入空气的成分。
第三章:呼出气体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出气体的成分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呼出气体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呼出气体的成分,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讲解呼出气体对身体的作用,如排出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呼出气体的成分和作用。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呼出气体的成分。
第四章:实验探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异。
利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呼吸系统研究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对呼吸系统研究的思考。
5.3 教学方法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第六章:气体成分的检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检测仪器来分析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气体分析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气体成分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检测仪器进行气体成分的分析。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课《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教案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课《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这是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白氧气是如何被吸入人体,如何在体内与血液结合,最后被运送到各个细胞中供能。
同时,学生也能了解到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出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之前,已经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知道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其中包括呼吸系统。
然而,对于呼吸系统的详细功能和气体交换的过程,他们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气体交换的过程。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和气体交换的过程。
2.教学难点: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和问题驱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PPT、实验器材等。
2.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
例如,用一个气球代表肺部,让学生吹气球,感受气息的进出。
2.呈现(10分钟)呈现PPT,讲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包括呼吸道、肺等器官的作用,以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气体交换的过程。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握住一个气球,然后用嘴巴吸气,用手感受气球的膨胀,最后用嘴巴呼气,感受气球的收缩。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过程是怎样的?2.呼吸系统是如何帮助人体获取能量的?3.二氧化碳是如何被排出体外的?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3课气体在人体中的进出教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重点是训练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提高探究实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气体交换是人体呼吸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的学习是在为对人体血液循环的基础上安排的,为进一步学习人体的能量供给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刚学习过血液循环的知识,对肺循环、体循环中两次气体交换和两次血液变化情况已有了概念性的了解。
因此大多数学生能够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本节课重点在通过一些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加深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梳理氧气从外界环境到人体全身组织细胞的途径。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学期的探究教学目标是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够设计对照实验;通过之前的一些训练,学生已逐步具备设计对照实验的意识,本节课希望通过探究“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加强训练,进一步落实这一科学探究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2、说出组织内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探究实验,训练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提高探究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提高创新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2、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准备“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实验用具;2、准备教学课件和学案。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重点: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难点:气体交换原理。
主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设置探究背景情景;一、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教师取出两个保鲜膜,先向一个保鲜膜中吹气,再用另一个保鲜膜中兜一袋空气;分别用夹子夹住袋口。
问学生,“这两个保鲜膜中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两袋气体分别为吸入的气体及呼出的气体。
展示[“空气气体成分组成表”、饼状图]讨论空气是混合气体。
猜想: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哪些成分的体积分数发生变化?引导学生说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过渡: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有变化的气体中选择一个成分来探究——二氧化碳。
展示[探究实验报告表]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明确探究目的: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依据探究目的和刚才的讨论,请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作出假设。
教师评价,从问题是否符合探究目的的要求,假设是否合理、据操作性等方面加以评价,并确定本节课的探究问题及假设。
(对于学生提出的拓展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
)2、设计实验方案提示学生回顾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应该考虑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学生观察,并回答。
联系生活常识,说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会发生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顾,并说出探究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
实验演示导入新课,很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规范学生认知的科学性,为探究实验设置背景资料。
练习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方法和依据。
联系新旧知识,强化探究方案注意事项的印象,将学生提到的注意事项展示在屏幕上,并加以全面表述和解释。
设计指导:①怎样证明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呈现明显实验现象,找到有力证据。
)②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③你注意到变量的控制了吗?如何控制?依据设计指导,启发学生针对本实验应怎样证明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是否设计对照实验?如果设计对照实验,本实验研究的一组变量是什么?如何来控制变量?等3、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评价和改进分组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分组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针对学生的方案加以评价,肯定学生的设计(如利用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检验二氧化碳;设计了对照实验等)。
进一步提问,“在同学们设计的方案中,还有没有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如何来控制这些无关变师生交流问答。
学生的发散思维被激发,往往能提出不同的好方案来。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交流方案。
学生思考,发言。
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进一步提出控制两种气体量的方法。
(如用针管计量、气球计量、方便袋计量等)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几次反复后,形成意识,从而知道设计实验应从何下手,学会设计实验。
师生对话交流,有助于开启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思考,突破设计难点。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领会设计要领。
启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完善方案,使实验方案个严谨,科学。
也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更高要求。
体现探究教学过程中,探究能力的要求逐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量?”引导学生围绕控制无关变量(如两组实验中气体通入量的控制,也将影响实验的严谨性。
),完善设计。
鼓励学生提出新的、不同的方案。
最后,请各组确定实验方案,明确具体实验操作步骤。
4、实验在课件上展示以吹起和针管打气的方案做示范,鼓励一些小组尝试其他方案。
可以提供气球、方便袋等实验器材,作为奖励提出创新方案的小组,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实验操作指导(温馨提示)。
教师强调一些注意事项。
5、观察、记录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提出是否可以设计表格记录现象,使得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提示,一号组的现象是浑浊,二号组应该是较浑浊。
(原因)6、分析并得出结论请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正确结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大于呼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学生观察现象,并报告。
学生尝试对实验现象加以解释,并说出正确结论。
回顾血液循环的知识,回答问题。
观察动画,回顾旧知识,步培养,探究教学目标的逐步落实。
训练实验操作能力,鼓励一些小组尝试不同的创新方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培养观察能力,学习观察记录方法,知道需要选择适当方式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解释现象,得出结论。
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说出“肺泡三、学习总结及评价过渡: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大于呼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练习血液循环的知识,启发学生说出——是人体内发生气体交换的结果。
展示:人体血液循环动画。
引导学生找出人体的两次气体交换的部位。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展示:肺泡内气体交换模式图。
带领学生一起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及结果。
要求学生上黑板板书。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展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模式图带领学生一起说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及结果。
要求学生上黑板板书。
小结:氧气从外界环境进入人体,并达到组织细胞的途径:展示:人体血液循环动画及模式图。
带领学生梳理知识,说出氧气从外界环境进入人体,并达到组织细胞的四个过程: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最终将氧气送到组织细胞。
是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展示:《学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指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和结果,加深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说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和结果,加深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并进行学习评价。
动脉血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