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中的“义”-方尔加
谈孔子的义利观
谈孔子的义利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的“义”、“利”观念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一观念的阐述对于当代社会和个人的生活仍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孔子的义利观展开论述,探讨其内涵、现实意义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我们来谈谈孔子对于义利的理解。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句话折射出孔子对义利关系的深刻思考。
在孔子看来,义与利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义是指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利则是指个人和社会的实际利益。
孔子认为,只有以道德为基础,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实现个人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孔子在论述义利观的时候,强调了以德为政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政府或者一个社会应该以德行来治理,只有以德为本,才能带来长久的欣欣向荣。
孔子主张通过培养人民的德性来使国家兴盛,他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生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有因为环境造成了人们的道德败坏。
孔子提倡以道德教化人民,让他们从内心发出善良的行为,这样才能使得国家兴盛。
在孔子看来,只有以德行为基础,才能实现国家治理的长远和稳定。
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也提到了在利益与道德之间的选择。
他认为,人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必须要考虑道德的约束。
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思是说,有道德修养的人将把义视为最高追求,而道德淡薄的人则将利看得更加重要。
孔子认为,只有抛弃私利,遵循道义,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孔子对义利观的阐述虽然深刻,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同时也强调了在不同情况下对义利的灵活运用。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张挞而舍葱兮。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时候为了大局的利益,可以牺牲一些小的利益。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利益的权衡和取舍的思考。
孔子并不是要求人们完全否定个人利益,而是要求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要考虑整体的利益,做合理的取舍。
谈孔子的义利观
谈孔子的义利观
孔子的义利观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道德价值,即“义”和“利”。
“义”具有高尚、道德、光荣的含义。
它是一种对人类文明传承的信仰和对道德规范的遵循。
孔子认为,“义”是一种高尚的品格,需要通过道德的引导和修养才能实现。
他曾说:“君子之所以能也,行义以仁。
”
孔子强调了“义”的价值,认为它是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的精神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经典著作《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义”的论述,比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但是,“利”在孔子的思想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利是一种必需的东西,是人活动和生存的基础条件。
他曾说:“得其利者,亦以为义。
”在孔子看来,如果一个人没有利,那么他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无法生存和活动。
因此,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统一的关系。
人们应该追求利益,但也要以道德为根据。
孔子的思想强调,道德是统领人类社会的原则,它具有最高的价值,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基石。
但是,在当代社会中,一些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往往忽略了道德。
他们可能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以获取更多的利益,这是与孔子的义利观背道而驰的。
我们应该从孔子的思想中学到,不能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要有道德的底线,注重道德的引领和修养。
总之,孔子的义利观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不断地弘扬孔子的思想,注重道德的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孔子眼中的“义”
(一说“义”,从古到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三国时期的关云长,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刘备。
从而被后世当作义的化身。
那么义的含义,就仅仅是讲义气吗?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怎样看这个义呢?)义这个概念,我们在平常经常使用,和其他的一些词连用,比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经常使用。
那么义在孔子这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给大家进行解释,那么孔子《论语》里头,多次提到了义,他讲道: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那么义究竟是什么含义呢?(义的含义是什么?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秦国的国王赢政,这是义!水浒好汉鲁智深,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无赖镇关西,这也是义!但从《论语》里面提到的有关义的词语来看,它的含义并不仅仅就局限在这一方面,它还有着更深的内涵在里面,那么在孔子的眼中,义究竟还有什么含义呢?)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我们先把义和仁来进行比较。
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那么仁是内容,义是形式,它们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仁在孔子里头是最高的道德理念。
仁,爱人,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
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理念,最高的精神,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你想实现你美好的理想,想实现美好的道德,那么你必须要通过做事情,必须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
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的。
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
《礼记》里还说过这种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
“义者”这个“义”就是我刚才要讲的道德、仁义、礼义这个“义”,“艺之分”这个“艺”是艺术的“艺”,文艺的“艺”,这个“艺”是不同的标准的意思。
“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
孔子对于义的内涵和理解
孔子对于义的内涵和理解孔子,大家都知道吧,那个古代的圣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对于“义”这个概念,可真是有一套。
他总是强调“义”的重要性,简直就像我们平时说的“有道义的人”,听起来就让人觉得靠谱。
说到“义”,大家可能会想到公平、正义、对的事情。
这些都没错,但孔子的理解可不仅限于此哦。
想象一下,孔子就像是个大朋友,他总是告诉我们,做事要心里有数,得为他人着想。
“义”在他看来,首先是要对自己有要求,做个讲信用的人。
比如说,朋友找你帮忙,你要是答应了,就得尽心尽力去做。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完事的事哦。
就像老话说的,答应了就是山盟海誓,不能轻言放弃。
再说说义和利的关系。
孔子可是个聪明人,他明白有些人可能会把“义”和“利”搞混了。
你知道的,社会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钱财和名利,做出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
但孔子可不这样看,他认为“义”是超越利益的。
说白了,你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去损害别人的权益,这样可就不对了。
在他看来,追求“义”才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所在,毕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指的“义”啊。
孔子还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总是说,人与人之间要讲究信任,特别是在家庭、朋友之间。
要是你连身边的人都不信任,那生活还有啥意思呢?就像一句老话说的“和气生财”,和谐的关系才能带来更好的生活。
信任和义气也是有关系的,彼此之间要互相支持,才能让友情更牢靠。
说到义,孔子还有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要有担当。
他常常教导弟子们,遇到不公的事情,不能坐视不理,要勇于站出来发声。
就像那句“见义勇为”,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才是真正的义气。
孔子不喜欢那些见了不平事却选择视而不见的人,认为这不仅没责任感,反而让社会变得更加冷漠。
孔子对“义”的理解也与社会的和谐有关。
他提倡“义”不仅是个人行为,还应该是社会风气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都能心存“义”,社会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就像“有义之士”总能带动周围的人,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孔子关于义的名言及注释如下
孔子关于义的名言及注释如下:1.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注释:君子以义作为立身之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言辞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去完成,这才是君子。
此句强调了义是君子的根本,而礼、谦逊、诚信都是义的外在表现形式。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孔子说君子能够明白道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这是从义和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君子行事会以道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小人则只追求个人利益。
3. “君子义以为上。
”-注释:君子把义看作是最尊贵的。
在各种德行之中,义对于君子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所以勇要受到义的约束。
4. “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一个人看见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是怯懦的表现。
此句鼓励人们要见义勇为,行义是一种勇敢的行为,符合道义的事情就应该积极去做。
5.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注释:获取要符合道义,是公正、公平和当取之取。
以义取利,既在于克制唯利是图的贪图私利之欲望,又在于克制损人利己的独占利益之欲念,这样的获取才不会被人厌恶。
孔子关于“义”有诸多名言及注释。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意思是君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根本,用礼仪来实行它,用谦虚的话来表达它,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
这体现了义是君子内在的本质,需通过具体行动表现,如以礼践行、谦逊表达、诚信完成。
又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强调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只是心中会有一个义的原则,只要不违背义就可以,体现了儒家君子对自由的理解,即自由的边界在于义。
“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表明一个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应该把义放到首要位置。
执政者只有勇敢而没有道义,会做出祸乱的事情;庶民百姓只有勇敢而心中没有义,就会做盗贼。
此外,“当仁,不让于师。
”虽未直接提及义,但也体现了在面对仁德之事时应有的态度,而仁德与义紧密相关。
话说孔子眼中的义
所谓 为上”意即 为最重要。 “见利思义”, 利益必须思考是 当得到,不应 就不取;也教 义勇为”,见到 的事应该果敢去 孔子说:“不义 且贵,於我如浮 云”,表示儒家不屑 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富贵。
“君子义以 君子以义
儒家教人 见到 否应
当得到 人“见
正义 做。
而富
孔子认为,义是体 现仁爱精神的,不仁不 义的事情,我们不应该 干,在一般情况下,说 假话就是不义,但在特 珠情况下,如果说假话 为了救人,是义还是不 义呢?也就是说,如果 面临不同的事情,义的 表现还是一成不变的吗?
得孔子四气为去孔不子三
的子曰、。时祭子为曰、
是说:
而祀说,:
利:君
不它:无非
。君子
能,不勇其
子喻
挺这是也鬼
懂于
身是自。而
得义
而献己 祭
的,
出媚该 之
是小
,。祭 ,
义人
这需祀 谄
,喻
是要的 也
小于
没见鬼 。
人利
有义神 见
懂。
勇勇而 义
“义”的意思是合乎 正义或公益的,含有合 理、正当、应当的涵义。 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 表示君子为人处事以 “义”作为本质,按照礼 节行事,用谦逊态度表 达,用诚信来完成,这样就称得上是一个君子了。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 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 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 步阐棕了“义”。
一说“义”,从古 到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 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 插刀。三国时期的关云长, 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 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 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 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 刘备。从而被后世当作义 的化身。那么义的含义, 就仅仅是讲义气吗?作为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 《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 义,他怎样看这个义呢?)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道德的根本问题是义利观的问题。
对义利的态度和取舍是检验道德的最终标准。
人的一生总是在义利取舍的矛盾中艰难痛苦地选择。
有唯利是图者,有见利忘义者,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者,有舍生取义者。
以致言论亿兆,故事万千。
作为伦理道德大师孔子,对义利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一、义包括道义和义务两个内容孔子师徒认为义首先包涵道义的意思,他说:“行义以达其道”(《论语》§16.11),他的徒弟子夏则说:“信近于义”(§1.13),意思都是指人要讲道理、守信用,这便是道义、义。
孔子认为义其次应包涵义务的意思,他的高徒子路曾说:“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18.7),孔子没有反对,这显然把义指为君、臣、民三者之间役使和效劳的关系,即义务。
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他说:“君子义以为上”(§17.21),又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意思是君子处世,无可无不可,要以义为规范准绳。
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14.12),“见得思义”(§16.10)。
孔子希望明智的君子们要“务民之义”(§6.22),意思是领导人民走向义。
孔子认为以身作则是“务民之义”的好方法,他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13.4)。
孔子认为义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他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1),子路秉承孔子的教诲,也曾说:“不仕无义”(§18.7),意思是说,不为帝王当官做事是不义的。
孔子对义的论述,成了千古名言,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历代忠义之士,或高风亮节,安贫乐道;或慷慨为国,视死如归。
二、利民惠民我不贪利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如果放纵地追求利就招致怨恨,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4.12)。
孔子眼中的“礼”-方尔加
(三)孔子眼中的“礼”-方尔加主讲人简介: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内容简介:礼最初是人们在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的规范。
礼是有不同的层次的,有的礼是人类最一般的礼,人类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说我们人与人之间平常交往的时候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见到老人要表现出一种尊老的礼,在公共汽车见到老人要向老人让座,这是一种礼,见到残疾人的时候,见到病人的时候,要对病人表现出一种关心,从神态上,从语言上,从行为上表现出对病人的一种爱护,关心。
这都是礼。
这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这种规范在我们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孔子他很注重礼,他希望这个礼不能光停留在这个表面的形式,光表面上人们的语言,人们的眼神,人们的表情,人们的动作来遵循礼,不能光是表面的,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玩儿花架子,不能这样。
礼应该真诚地表达人们的情感,所以孔子说过这种话:“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什么意思?就是仁就是仁义道德的仁,人要没有真正仁的情感,没有真正爱人的情感,你搞这些礼仪活动有什么用呢?那么你如果没有这种真正爱人的情感,你即使演奏音乐,演奏音乐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衬托一种和谐的气氛,你演奏音乐又有什么用呢?你如果没有真正的爱人的情感,你搞礼乐活动有什么用呢?这些表面的礼仪,规章,礼仪规范有什么用呢,这些东西是要表达人的情感,你要不仁,没有爱人之心,你这些礼仪求动没用了,没有生命力了。
在人们印象中的孔子是深谙“中庸之道”的,他做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因此有人认为孔子一定是一个很圆滑的老好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孔子几乎在用一生的时间在坚定地做着一件事,推行“周礼”,因此人们一提起中国就会想到礼仪之邦,一提起礼,就会想到孔子。
孔子一举一动都讲究礼,很注重礼的形式,甚至于坐一张板凳、吃一块肉、挟一筷子菜都要讲究礼,现代人看孔子这样很迂腐。
百家讲坛之方尔加讲孔子
第三:人格的取得,人格是怎么(培养)的,那么人格也不是人天生所具备的,也是后天学习得来的,所以孔子特别强调学习,那么在《论语》当中,孔子也说过这种话,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把人分为这样四类,那么他这里也讲到“有生而知之者”,仿佛有的人天生不用学习,天生脑子里就具备了,一切知识,具备了一切道德,有人由此批判孔子是先验论,是唯心主义,其实如果我们把《论语》整个好好读一读,具体地来分析孔子,我们会发现,孔子的所谓的:“生而知之者”其实都是虚设,是一种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他表面上讲有“生而知之者”其实他又否定了,“生而知之者”因为你问他谁是“生而知之者”,他给你举的例子都是什么人呢,尧舜禹。古代的这些大圣人都死了,没有了,你问他眼前谁是“生而知之者”,眼前没有一个真正的“生而知之者”。连孔子都说,“吾非生而知之者”,他本人也不是“生而知之者”。所以我们说其实“生而知之者”在孔子的思想中并不存在,只是一种虚设,只是为了教育学生的时候,他的一种教育方法,为了教育学生,他设定出这么一个东西,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就象我们说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百分之百的饿圆吗?其实没有,圆只是在几何当中存在,是人们从具体的圆中提炼出来,抽象出来,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在具体的事物中有绝对的圆吗?绝对的圆是没有的,百分之百的黄金是没有的,百分之百的氧气是没有的,所以他的“生而知之者”就是一种百分之百的氧气,百分之百的黄金,孔子真正重视的还是后面的“学而知之者”和“困而知之者”,所以人格从哪来呢,人格是从学习得来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问,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多学习,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复习,那么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看看孔子是怎么样学习的,孔子这种学习就不单纯是一种知识性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人格性的学习,人格性的培养,真正是“学而时习之”,真正是贯通全身的学习,那么据说孔子大概是二十九岁的时候,跟鲁国著名的演奏家师襄子弹琴,弹的特别好,那么师襄子教了他一首旋律,孔子很聪明,这个旋律很快就会弹了。那么师襄子也认为他弹的不错,弹的不错可以往下学了,但是孔子认为自己没有真正的学会,师襄子就问他说你怎么没学会啊,这个旋律你都会弹了,你怎么能说你没学会呢,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这个旋律的数,数是什么呢,相当于节奏,就是旋律我虽然会弹了,但是旋律的背后所隐藏的那种节奏,内在的节奏我还没有真正的掌握,那么师襄子就觉得这个学琴的年轻人了不起。就是他对这个音乐的学习,对旋律的学习,不是一种表层的掌握,不仅仅是知道而已,他要求深层的掌握,那么他就让孔子继续练习,那么孔子又练了很长时间,练到后来怎么样,弹的就相当棒了,跟刚开始光掌握旋律就不一样了,那么一旦掌握节奏,那就会怎么样,拨动人的心弦,师襄子后来听孔子弹这个旋律的时候,他的心弦就被拨动了。他感到很感动,这说明什么,孔子对这个旋律的掌握已经不是浅层次的掌握,不是一般性的掌握了,深层地掌握了,掌握了它的数,那么师襄子就跟孔子说现在你学的相当好了,弹的相当好了,可以往下学了,但是孔子怎么样,孔子说还是不行,我掌握的还是太浅,当你掌握的怎么浅呢,他说我还没有掌握这首旋律的志,这个志是什么?主题思想,当初做这首旋律的人他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他的想法是什么,那就相当深了,比数还深,比节奏还深,大家注意要想掌握前人的主题思想,掌握最深层的思想,需要什么,需要弹琴的人,同时你的人格,你的思想道德也得跟着一步一步地向上升华,如果你不能升华到一定的境界,你根本不可能体会出,前人的主题思想,你根本不可能掌握前人的灵魂,所以孔子又进一步的练,最后练练练怎么样,终于体会出,这首旋律的主题思想,我通过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呢?说明人格的培养不是一般性的培养,人格的学习不是一般性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认识的学习,而是一种熏陶,一种体会,是一种品位,需要非常深刻地理解。
孔子义的课文解释
孔子义的课文解释课文论语解释、孔子所谓的“义”是指什么孔子认为,作为理想的人格——君子的行为必须以合理性原则为最高依据,因此,君子必须对于事物的合理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篇第四》)就是这个意思。
他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明确什么东西是合理的,是“义”,并努力使自身的行为符合“义”的要求。
例如,子张问崇德辨惑,孔子答道:“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所谓“徙义”,就是一切以“义”为中心,惟“义”是从。
因此,人们看见或遇到了合理的事情——“义”,就应勇敢地去做,这就叫见义勇为。
而对于不合理、不义的事情和东西绝不能去做、去追求,不义之财绝不能要。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表明了他对“义”的坚定立场和态度。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义”也表示一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特别是指为政者的一种合理、适宜的举措。
例如,孔子曾这样评价子产,说子产“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这里的“义”就是表示一种合理适宜的政治措施。
又如,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上好义”就是指统治者自身行为合理,作风端正,就是“其身正”,因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所以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义”是表示合理性的概念,或者说是人们社会行为的最高依据。
所谓“义者宜也”,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篇第四》)。
意即,君子对于社会上的事情,没有固定的法式,一切以是否合理为准则,合理性是一切行为的最高原则。
那么,什么是合理性呢?孔子没有明确论述,不过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关系来看,合“礼”的事情和行为都是合理的,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左传•成公二年》),表明了“礼”与“义”的紧密关联性。
仁与义的区别
仁与义的区别论孔子之“仁”与“义”内容提要:“仁”是整部《论语》的核心观念,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义”则为后来的孟子发展成为儒家的一个主要观念,几乎可以和仁并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种情况的真是写照。
但是在孔子那里,义与仁并不是并列的。
大体上来说,仁是义的基础,仁是内容义是形式。
仁,是孔子思想中一个总括性的概念,义、智、勇等各种德行科目则由其所出为其所用。
应该注意的是:一,孔子将君子人格划分为圣人、仁人、君子三个等级的时候,说:君子“修己以敬”,仁人“修己以安人”,圣人“修己以安百姓”。
他也多次提到并未见过圣人与仁人,并说自己“若圣与仁,吾岂敢也”,现世但见“有恒者”。
虽然在整部《论语》中对“仁”并没有明确的描述性定义,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和弟子们的对话中推出仁的两个基本内涵:一曰:“爱人”;一曰:“忠恕”。
而“义”之概念在《论语》中则大多和别的德行科目一起论及,可见“义”是一种道德自律;二,“仁”在孔子那里是一个不动的概念,是自古便规定的概念,而“义”则是一个变动的,因时而异的概念。
但义之概念无论在何时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义是仁的表现,必须符合仁的要求;三,仁是孔子的目的,而义是孔子达到仁这个目的的手段。
关键词:仁,义,内容,形式,道德自律儒家之经典众多,其中首推“四书”,然儒学之基础在于《论语》是不必争议的。
《论语》中,除了“之乎者也”这类动词外,出现最多的便是仁了,达到106次,仁是《论语》核心亦无须多论。
仁,为孔学之第一要义。
然则何谓“仁”,《论语》论及仁的地方很多,但真正正面描述的给仁下了定义的地方却少之又少。
孔子在回答弟子关于仁的问题是常常有两种情况。
一,针对弟子的问题回答。
比如司马牛问仁,孔子嫌他多嘴,就说“仁者,其言也讱”(《颜渊》•3);二,表面回答仁,其实讲的是其他范畴。
如颜渊问仁,他说“克己复礼谓仁”(《颜渊》•1),就是讲礼,强调个人和礼的关系;仲弓问仁,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2),就是讲恕,强调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即使同一个人问仁他的回答也不同,樊迟三次问仁,他说了三个答案:“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22),“爱人”(《颜渊》•2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仁与义的区别
仁与义的区别论孔子之“仁”与“义”内容提要:“仁”是整部《论语》的核心观念,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义”则为后来的孟子发展成为儒家的一个主要观念,几乎可以和仁并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种情况的真是写照。
但是在孔子那里,义与仁并不是并列的。
大体上来说,仁是义的基础,仁是内容义是形式。
仁,是孔子思想中一个总括性的概念,义、智、勇等各种德行科目则由其所出为其所用。
应该注意的是:一,孔子将君子人格划分为圣人、仁人、君子三个等级的时候,说:君子“修己以敬”,仁人“修己以安人”,圣人“修己以安百姓”。
他也多次提到并未见过圣人与仁人,并说自己“若圣与仁,吾岂敢也”,现世但见“有恒者”。
虽然在整部《论语》中对“仁”并没有明确的描述性定义,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和弟子们的对话中推出仁的两个基本内涵:一曰:“爱人”;一曰:“忠恕”。
而“义”之概念在《论语》中则大多和别的德行科目一起论及,可见“义”是一种道德自律;二,“仁”在孔子那里是一个不动的概念,是自古便规定的概念,而“义”则是一个变动的,因时而异的概念。
但义之概念无论在何时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义是仁的表现,必须符合仁的要求;三,仁是孔子的目的,而义是孔子达到仁这个目的的手段。
关键词:仁,义,内容,形式,道德自律儒家之经典众多,其中首推“四书”,然儒学之基础在于《论语》是不必争议的。
《论语》中,除了“之乎者也”这类动词外,出现最多的便是仁了,达到106次,仁是《论语》核心亦无须多论。
仁,为孔学之第一要义。
然则何谓“仁”,《论语》论及仁的地方很多,但真正正面描述的给仁下了定义的地方却少之又少。
孔子在回答弟子关于仁的问题是常常有两种情况。
一,针对弟子的问题回答。
比如司马牛问仁,孔子嫌他多嘴,就说“仁者,其言也讱”(《颜渊》•3);二,表面回答仁,其实讲的是其他范畴。
如颜渊问仁,他说“克己复礼谓仁”(《颜渊》•1),就是讲礼,强调个人和礼的关系;仲弓问仁,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2),就是讲恕,强调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即使同一个人问仁他的回答也不同,樊迟三次问仁,他说了三个答案:“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22),“爱人”(《颜渊》•2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所说的义的意思
孔子所说的义的意思
孔子所说的“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正当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各种关系。
他认为,这些关系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即遵循仁、义、礼、智、信等原则,才能实现和谐与稳定。
孔子认为,君臣关系的义在于君主要尽自己的职责,为民众谋福利,而民众则要忠诚于君主,为其尽忠职守。
父子关系的义在于父亲要爱护子女,教育他们成为有德有才的人,而子女则要孝敬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
兄弟关系的义在于兄长要关心弟弟,帮助他们成长,而弟弟则要尊重兄长,听从他的教导。
朋友之间的义在于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彼此交流心灵。
孔子所说的义是一种道德原则,要求人们遵循正义与公正,以实现和谐与稳定的社会关系。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重视义的意义,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1 -。
论语子罕孔子对四种思考方式
论语子罕孔子对四种思考方式孔子在《论语》中对四种思考方式进行了探讨,分别是仁、义、礼、智。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回答你关于这四种思考方式的问题。
1. 仁,仁是孔子思考方式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他的道德理念的基石。
仁可以理解为对他人的关怀、尊重和善意。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仁心对待他人,以仁心行事,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仁的思考方式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善行,以及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2. 义,义是指按照道义准则去思考和行动。
孔子认为,人应该以义为准则来判断和决策,而不是个人的私利或欲望。
义的思考方式强调个人的道德判断和责任感,要求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况和选择时,坚守正义和道义的原则。
3. 礼,孔子将礼视为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包含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仪式,涉及到个人与他人的交往、礼仪、礼节等方面。
孔子认为,通过遵守礼仪和尊重他人的权威,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礼的思考方式注重个人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的秩序,要求人们在行为上遵循一定的礼仪准则。
4. 智,智是指用智慧和理性思考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智慧,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智的思考方式强调知识的积累和理性的思考,要求人们在面对复杂的情况和抉择时,用头脑去思考,做出明智的选择。
综上所述,孔子在《论语》中对仁、义、礼、智这四种思考方式进行了探讨。
这些思考方式涵盖了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和智慧等方面,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运用这些思考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况,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孔子眼中的“孝”-方尔加
孝是我们中国人最不陌生的道德。尊重老人,尊老爱老。这个道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最普遍的道德。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个地区、不管是什么职业、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很早很早人们就崇尚这个道德。孝在最原始的文字里头,在卜辞里头他的形状像一棵树。树上面枝繁叶茂,上面有枝叶,底下是根。不管你枝叶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你都根源于一个根。你的生命力在根,你都来源于根。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祖先,最大的老。我们是炎黄子孙,有炎帝、黄帝。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孝在中华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孔子的《论语》里头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据说宋朝,北宋王朝宋太祖在他夺取天下以后,他声称要以孝治天下。宋太祖的宰相赵普说过这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半部《论语》治天下应该说和宋太祖说的以孝治天下是一致的。为什么呢?《论语》里出现孝字出现了17次。《论语》一共20章,这17次出现孝,有15次在前10章。所以他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后来到宋太宗继位以后,赵普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人们去翻他的匣子,据说,传说就是一部《论语》。而且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这个孝的道德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把孝和仁联系起来,仁这个道德是孔子思想中的最高道德。仁是什么?仁者爱人,就是爱,就是内在的真诚的爱的情感。孔子说这个道德是非常非常难做到的。我们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孔子有个最得意的学生——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颜回死了以后孔子非常非常的痛苦。孔子说“天葬予,天葬予”《论语》。就好像天要抛弃我。颜回这个学生死了以后给孔子带来这么大痛苦。但是像颜回这样好的学生,颜回这样有道德的人,孔子说颜回也顶多能够连续三个月不违反仁。意思就是说连颜回这样的人都不能够长期地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做到仁。仁简直太难了,他也就三个月不违反仁。所以仁这个道德是最高的。仁这个道德强调的是人们的一种内在信念,强调的是一种真诚。仁这种道德他是比较抽象的。他要通过一个具体道德来体现。在具体道德中那种道德最能够体现仁呢?仁可以通过很多具体道德来体现。你比如孔子也讲过“恭,恭敬;宽,宽厚;敏,敏捷;惠,恩惠”。这些都是道德。但是在孔子看来最能够体现仁的道德的、能够更好的、集中的体现仁的道德的莫过于“孝”。孝是最能体现仁。仁也能够通过其他道德来体现。但是最好最好是通过孝来体现,孝是最能体现仁的道德的。为什么孝能够体现仁的道德呢?因为孝道最讲究内心真诚、没有代价、不是为了别人,就是我的内心,就是发自内心,实实在在的,仁不就是这么一种道德吗?仁就是讲内心,而孝这种道德是最强调内心,所以孝最能够体现仁的道德。比如有人问什么叫孝?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现在很多人说孝顺父母就是能够养活父母。养活父母什么意思?父母要吃,给他吃。要穿,给他穿。要居住,给他居住。父母需要物质,有什么物质需求,有什么物质的待遇,我都给他。能够养活父母。孔子认为不是这样。(孔子)说你对你们家养的狗,养的马,你也得满足他们得物质需求啊。孝和养狗马不同,最大的区别是内心真正的尊重父母。发至内心的那种情感。发至内心的一种道德。还有人也问孝,孔子也回答了,也这么回答,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眼中的“义”
(一说“义”,从古到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三国时期的关云长,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刘备。
从而被后世当作义的化身。
那么义的含义,就仅仅是讲义气吗?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怎样看这个义呢?)义这个概念,我们在平常经常使用,和其他的一些词连用,比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经常使用.那么义在孔子这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给大家进行解释,那么孔子《论语》里头,多次提到了义,他讲道: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那么义究竟是什么含义呢?(义的含义是什么?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秦国的国王赢政,这是义!水浒好汉鲁智深,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无赖镇关西,这也是义!但从《论语》里面提到的有关义的词语来看,它的含义并不仅仅就局限在这一方面,它还有着更深的内涵在里面,那么在孔子的眼中,义究竟还有什么含义呢?)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我们先把义和仁来进行比较。
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那么仁是内容,义是形式,它们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仁在孔子里头是最高的道德理念。
仁,爱人,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
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理念,最高的精神,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你想实现你美好的理想,想实现美好的道德,那么你必须要通过做事情,必须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
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的。
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礼记》里还说过这种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
“义者”这个“义”就是我刚才要讲的道德、仁义、礼义这个“义”,“艺之分”这个“艺”是艺术的“艺”,文艺的“艺”,这个“艺”是不同的标准的意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是说正义的“义”,礼义的“义”,这是“义”呢,是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行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程度来实现仁,所以仁要通过义来实现.义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也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义表现为这个,也可能在那种情况下,义表现为那个。
论语中关于义的理解
论语中关于义的理解在《论语》中,对于“义”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真诚待人:孔子认为,义者,宜也,即做合适的事情,待人和善、真诚。
在《论语·学而》中提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倡导的真诚待人的观念,即在别人不了解自己时,也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予计较。
2. 遵循道德伦理:在《论语》中,孔子强调要遵循道德伦理来行事,做到合乎道义。
例如,在《论语·为政》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里表明了君子和小人在行事上的区别,君子注重道义,而小人追求利益。
3. 忠诚守信:孔子提倡忠诚和守信的品质。
在《论语·学而》中提到:“信,朋友之终也。
”这句话表明了诚信是朋友之间的基石。
另外,在《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贞而不谅。
”这里强调了君子守诚信,而不拘泥于小信。
4. 尊礼守法:孔子提倡遵守礼制,认为礼是社会秩序的保障。
在《论语·八佾》中提到:“礼者,敬人也。
”这句话表明了礼的本质是尊重他人。
此外,在《论语·雍也》中提到:“不学礼,无以立。
”强调了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5. 中庸之道:孔子主张遵循中庸之道来行事,避免偏激。
在《论语·雍也》中提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里表明了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处理事物时,保持适度、克制和谐。
综上所述,《论语》中对于“义”的理解包括真诚待人、遵循道德伦理、忠诚守信、尊礼守法和中庸之道等方面。
这些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个人品质和修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方尔加讲孔子仁义孝
《百家讲坛》之《方尔加讲孔子》系列(共四集)01孔子眼中的“仁”-方尔加02孔子眼中的“义”-方尔加03孔子眼中的“礼”-方尔加04孔子眼中的“孝”-方尔加(一)孔子眼中的“仁”-方尔加主讲人简介: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内容简介:今天我给大家讲孔子“仁”的思想。
那么“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的人说占有最高的地位,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核心部分就是“仁”。
那么“仁”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
“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也不远,你只要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就没有“仁”。
“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
这就像佛教禅宗,讲到佛,你心中有佛就有佛,你心中没佛就没佛,有没有佛全看你内心。
那么“仁”里头包含着几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意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
那么什么叫人格呢?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
孔子认为,人格应该高于身份,孔子当然很强调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强调证明,君臣上下这种等级是要讲的,但是这种等级不能概括人格,人格高于等级。
那么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人格的基础在孔子那里是自我,人格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尽管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尽管现实中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什么“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但是人格的培养仍然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人们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别人怎么不对,不要老是想客观,一切先看自己的主观。
另外孔子的伟大还在于他能够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问题。
比如说在教学生时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各个诸侯国的学生我都教。
为什么?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的道德意识是人类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意识,所以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
那么“仁”的第三个意识是人为贵意识。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有着务实的思想和实践
精神,对于道德、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思考和阐述。
孔子的义
利观主要包括“仁者,爱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立身以
立家,立家以治国,治国以平天下”等思想,这些观点反映了孔子对人际
关系、社会和政治组织的看法,对于我们现在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强调了人之间应该有相互关爱的情感基础,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依然
适用,我们应该尽量关注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父母、好朋友、好同事,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同时,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
人喻于利”,则强调了行为准则的选择,不是以自己的狭隘利益为导向,
而是应该追求符合公正、合理的道德价值,这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前提。
孔子提出的“立身以立家,立家以治国,治国以平天下”,强调了个
人与集体之间的密切关系。
只有每个人以自己为立足点,通过树立家庭意识、家国情怀,才能更好地诠释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才能有更充分的力
量去为整个国家的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思想观念将权力分立与权责
共担的思想渗透到国家治理的各层次,对于我们现在强调法治理念是具有
启示和借鉴价值的。
总的来说,孔子的义利观强调了人际关系、行为准则和社会组织之间
的关系,也提出了人-家-国-天下的层次性关系。
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生
活和政治治理,可以借鉴孔子的思想,建设更加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义到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它是来表现仁,它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表现仁,那么它大概根据哪些情况,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那么我这里大概来介绍两种情况。第一,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义的表现不同。第二呢?根据所遇到的事情不同,义的表现也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义呢,它是一种道德,它是最高的一种形式,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仁这个最高的道德,通过具体的器物来实现,中间有很多环节,义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仁、义、礼,器物,在这些环节中,不能缺少义,如果缺少义的话,那么仁具体实现,通过器来实现,那么这个中间环节,就要被阻断,所以这是不能够被阻断的。义是中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义这个概念,我们在平常经常使用,和其他的一些词连用,比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经常使用。那么义在孔子这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给大家进行解释,那么孔子《论语》里头,多次提到了义,他讲道: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那么义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义的含义是什么?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秦国的国王赢政,这是义!水浒好汉鲁智深,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无赖镇关西,这也是义!但从《论语》里面提到的有关义的词语来看,它的含义并不仅仅就局限在这一方面,它还有着更深的内涵在里面,那么在孔子的眼中,义究竟还有什么含义呢?)
全文:
(一说“义”,从古到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三国时期的关云长,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刘备。从而被后世当作义的化身。那么义的含义,就仅仅是讲义气吗?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怎样看这个义呢?)
《礼记》里还说过这种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义者”这个“义”就是我刚才要讲的道德、仁义、礼义这个“义”,“艺之分”这个“艺”是艺术的“艺”,文艺的“艺”,这个“艺”是不同的标准的意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是说正义的“义”,礼义的“义”,这是“义”呢,是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行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程度来实现仁,所以仁要通过义来实现。义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也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义表现为这个,也可能在那种情况下,义表现为那个。情况不同,标准不同,它的表现也是不同,那么义到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它是来表现仁,它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表现仁,那么它大概根据哪些情况,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那么我这里大概来介绍两种情况:第一,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义的表现不同;第二,根据遇到的事情不同,义的表现也不同。那么第一我们先讲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人是有不同身份的,那么有的人是这个身份,有的人是那个身份,当然也有不同的职业,我们现在有不同的职业,那么你是教师,他是工人,他是军人,他是医生,那么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你来体现仁这种道德,体现仁爱的精神,那你的表现是不同的,而且必须是不同,不能混。比如说我是个医生,那么我是个医生,我仁爱精神的体现,就是要什么啊,对病人温暖如春,要治病救人,我不这么做,我就是不义。但是你既然是医生,那你体现仁爱精神,就应该和你医生的身份,医生的职业相称。那你是医生,你不是交通警,我是医生,结果我不做好我医生的工作,不去治病救人,我非得说我到大街上去维持交通秩序,我去指挥交通,那你也是不义。因为你的身份(职业)决定了你的仁爱精神在你的身份上就得治病救人,这就是义。你去做别的,,作为被领导者,义的表现就是服从和尽职,这就符合孔子所讲的义,下属做到这一点,就是尽了自己的义,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一生鞠躬尽瘁,辅佐自己的主公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对于刘备,诸葛亮尽到了义,那么反过来,像刘备这样的领导者,义在他们身上,应该怎样表现呢?)
那么义在君主那里头应该是如何表现呢?比如君主的身份,统治者的身份,义应该如何表现呢?比如说当时也发生了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陈国有一个贵族叫夏征舒,他杀了自己的君主,那么杀了自己的君主,周天子命令诸侯发兵讨伐夏征舒,那么史书把周天子下令讨伐叛逆这种做法就叫做义,就是如果底下发生了叛乱,那么作为天子,你应该下令讨伐叛乱,你不下令讨伐叛乱,你就没有尽自己的职责,没有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你就是什么,就是不义,所以周天子下令讨伐叛乱,这是义。还有一件事情,当时楚国打宋国,那么宋国是弱国,是小国,打不过楚国,但是宋国还在反抗,还在守住它的城市,抵御楚国的进攻,但是它有点儿抵御不住了,所以当时向晋国求援,晋国是大国,那么晋国马上派了个使者,这个使者叫解扬,马上去宋国。告诉宋国的国君,说晋国答应出兵支援宋国,解救宋国,让宋国再抵抗一段时间,晋国的援军马上就到。结果这个使者解扬就去送信,路上一下被郑国人给抓住了,那么郑国是楚国的盟国,郑国抓住解扬之后,把晋国的使者解扬交给楚国了。那么楚国的国君就跟解扬说,劝解扬,说你去到宋国反着说,反着说晋国国君的意思,别说晋国要支援宋国,就说晋国不愿意支援宋国,不愿意出兵,你反着说。解扬开始不干,后来楚国对他威胁、利诱、恐吓,那么最后解扬就答应了,然后楚国人把解扬放在楼车上,置于高处,让他向宋国喊话,结果解扬还是按照晋国原来的意思,向宋国人传达了这个意思,还是说晋国答应支援宋国,让宋国再抵抗一段时间,晋国的援军马上就到。楚王大怒,他就要杀了解扬,那么解扬也讲了自己的一番道理,解扬说君主能够下达正确的命令,这就是义,那么这是君主应该做的,那么作为我臣子,当然我应该执行君主的命令,这也是义,他下达正确的命令,他是义,我执行他的命令,我也是义。所以君主的身份干你君主该干的事情,那么臣子的身份,干你臣子该干的事情,你们双方君和臣,不管你什么身份的人,你都体现了仁的精神,那么你就是义。所以董仲舒有这种说法:立义以定尊卑之序,君臣之职明矣。义立起来了,尊卑之序列就明确了,君臣之职就明确了。就是你该干什么,他该干什么,大家都非常明确了。所以我们说呢,义的含义,它是一种仁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第一就要根据你的身份,做跟你身份相称的事情,那么这就是义。
内容简介:
义这个概念我们在平常经常使用,和其他的一些词连用,比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经常使用,那么义在孔子这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给大家进行解释。那么孔子《论语》里头多次提到了义,比如他讲到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么义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
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我们先把义和仁来进行比较。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那么仁是内容,义是形式,它们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仁在孔子里头是最高的道德理念。仁,爱人,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理念,最高的精神,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你想实现你美好的理想,想实现美好的道德,那么你必须要通过做事情,必须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的。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
(二)孔子眼中的“义”-方尔加
(二)孔子眼中的“义”-方尔加
主讲人简介:
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我们先把义和仁进行比较,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理念,最高的精神,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的,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礼记》里还说过这种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义者”这个“义”,就是我刚才要讲的道德、仁义、礼义这个“义”,“艺之分”这个“艺”是艺术的“艺”,文艺的“艺”,这个“艺”是不同的标准的意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是说正义的“义”,礼义的“义”,这个“义”呢,是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行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程度来实现仁。
这个《左传》里头,那么说这么一个故事:“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就是郑庄公,段就是他弟弟工叔段,那么这里头讲到,工叔段,因为这个弟弟大概对哥哥不服,弟弟又受到母亲的支持,老想篡夺君位,由于想篡夺君位,所以弟弟他就做出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情,那么你既是弟弟,同时你又是臣,从亲缘关系上讲,你是郑伯的弟弟,从政治上讲,你的哥哥是君,你是臣,那么臣的身份应该做出和臣的身份相适应的事情,相称的事情。但是这个弟弟,他做出了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他干嘛啊,他做了一系列的事情,比如说按照礼的规定,那么底下的臣,底下的大夫,卿大夫,你可以给自己在自己的地盘内建城市,但是你建城市建得不能过大,你建的大城市按规定顶多也就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你建的小城市呢,你不能超过国都九分之一,这都是礼。这是制度给你定的规模,你如果遵循这个制度,遵循这个臣道,那你就是义。但是工叔段不遵守,这就是不义。所以当时有些大臣就对郑庄公讲到了工叔段这个问题,觉得是不是应该早点防范这件事,郑伯应该出来制止,那么郑伯,也就是郑庄公说了这么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多行不义,不义是什么意思呢?他干了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这就是不义。那么后来工叔段又进一步地不义,进一步做一些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比如他私下私自把郑国的西部边界和北部边界,大概这个边防都划到自己的名下,由自己负责,同时还把一些地盘都划到自己这儿,变成自己个人的封邑,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势力。那么有一些大臣马上又来劝郑伯,劝郑庄公,说不能再让他这样干下去了,说一个国家不允许有两个君主,问郑伯你看怎么着,你要是让你的弟弟当君主的话,那我们赶紧去侍奉你的弟弟,既然他是君,我们去侍奉他,如果你不让你的弟弟,不让工叔段当君主的话,那早点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等他的势力雄厚了,势力特别大了,坐大了以后来解决。那么郑庄公,郑伯当时说了什么呢?说:不义,不暱,厚将崩(--《左传》)。不义,他不符合义,不暱,就是说他不会得到人们的亲近,为什么?他做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情,他不义,人们不会亲近他,广大的人民不会亲近他,他即使实力雄厚了,他崩溃得更快。那么到后来工叔段怎么样,野心日益膨胀,因为郑庄公大概对他一直没有阻止,他可能认为郑庄公软弱,所以他野心膨胀,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同时训练军队,积累武器,积累很多武器,最后发动叛乱,最后郑庄公把他给镇压了,把叛乱给平定了。那么这个故事里头两次提到了义,一个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是“不义,不暱”,那么这个义,就是我们前头说的要跟你的身份相称,你不能够履行你身份范围之内的职责,那是不行的。超越你的身份,那么你做的事情,你就是不义。那么这就是我们说的,仁这个美德,这个最高的美德,这个最抽象的美德,在具体实行的时候,要根据你的身份,根据你的地位,你来具体地去做,这样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