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农协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日本农协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经验启示%笪管珊(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眼摘要演建立在农业小规模经营基础之上的日本农协在促进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以及组织建设上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
中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着与日本农协发展之初的相似背景:小规模土地经营格局、大量兼业农户的存在以及城乡一体化的诉求。
发展中的日本农协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完备的组织网络,并根据分化的农民及其多元化的需求不断调整组织功能,促使日本农协发展壮大。
借鉴日本农协发展的经验,可以更好地思考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问题。
眼关键词演日本农协;小规模土地经营;农户分化;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眼中图分类号演F306;F331.34眼文献标识码演A眼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4)06-0027-05收稿日期:2014-03-06网络出版网址:/kcms/doi/10.13253/ki.ddjjgl.2014.06.005.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5-2813:16:15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路径研究》(NCET —11—064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湖北农村社会管理组织体系研究》(2013RW036)。
作者简介:管珊(1987-),女,湖北石首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组织社会学。
2014年6月第36卷第6期日本农协全称是“农业协同组合JA (Jap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是以“农业者”(包括农户以及小规模农业法人)为主体,由农民自主经营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日本农协是建立在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之上,是世界范围内成功的组织形式之一。
1980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合作联盟大会上,加拿大代表就称赞日本农协是为地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模范协同组合”,对日本农协在市场的“恶魔之手”下为保护农民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日本农业补贴政策在日本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农民提供了经济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政策的内容包括直接支付、价格支持和农业保险等多种形式。
这些政策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如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资源浪费和市场扭曲。
借鉴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中国可以通过建立更加有效的农业支持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和推动农业现代化。
在未来,中国农业政策应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日本的经验,中国可借鉴其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农业政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日本农业补贴政策、中国、启示、背景、重要性、内容、影响、优势、不足、借鉴、意义、农业政策、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可以追溯至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重建阶段。
在此期间,日本政府为了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实施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补贴政策逐渐成为日本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日本农业的特殊性和农业从业人口的减少,日本政府也不断调整和完善补贴政策,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和问题。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背景的形成是为了维护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1.2 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性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生计、促进农村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实施补贴政策,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农村地区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和市场,扶持农业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还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日本农业支持保护和金融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日本农业支持保护和金融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第40期日本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演变日本是根据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较早对农业实行特殊保护的国家。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根据农业产业自身特点和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变化以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具体要求,因势利导,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农业保护制度和规则。
二战后到上世纪中叶的农业恢复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基本劳动力锐减,加上农业在战争期间遭受严重破坏,致使日本农业完全处于衰退境地。
因此,这一时期日本农业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目标是调整、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1946 年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寄生地主制度;1952 年制定了《农地法》,建立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颁布了《粮食管理法》,对粮食实施直接统治;先后出台了《农业改良助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等。
通过上述措施,日本农业不仅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农业装备水平大为提高,新经营体制得到确立。
1960 年到1970 年的农业发展期。
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进入长达18 年的高速增长期,日本农业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迅速转变。
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也从解决粮食不足、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向解决粮食过剩、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转变。
1961 年,日本制定了《农业基本法》,这标志着日本工业剩余开始回流农业,农业保护进入了新阶段。
《农业基本法》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缩小工农收入差别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两大目标,通过有选择地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间发展差异。
同年11 月,又出台了《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用以辅助《农业基本法》目标实现。
实践表明,在《农业基本法》及相关法律带动下,日本农产品价格迅速提高,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户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现代化技术不断改进,农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
日本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日本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作者:杨莉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6期[摘要]日本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
日本在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通过“一改三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日本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如依法治农,加快农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撑政策,重视农业投入;建立网络庞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业科技教育推广体系等。
这对当今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如要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路径,依法治农,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视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发挥农业的多重功能等。
[关键词]日本现代农业;一改三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图分类号]F331.3;F32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20现代化既是人类社会经历的一次巨大社会变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次重要转换,它不仅体现在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也体现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上。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过程[1]。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政策选择,不仅需要明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清楚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应该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普适的范例,不同的历史环境、发展条件、制度背景,甚至不同的社会文化基础,都使得农业现代化过程表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
但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如土地制度变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劳动力转移、城乡结构的演变、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及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等进行分析、比较,对后发国家来说有借鉴意义。
日本的国土面积为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25;人口 1.27亿,相当于我国人口的 1/11。
日本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山地较多、人多地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等。
浅谈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农业的启示
先于其 他发 达 国家 , 居世界 第一 。与 日本 相邻 的中 国在农 业 经济 的客观 条件 方面 与 日本 存在 许多 相似 之处 : 史 上都 是 历 长期 的封建 小农 经 济 ; 气 候 上 两 国 都 以 温 带 季 风 气 候 为 在
主 , 作 物 品 种 类 似 ; 地 中 粮 食 作 物 特 别 是 水 稻 占 较 大 的 农 耕 比例 ; 是 人多地 少 的 国家 ; 理 条 件也 类 似 , 本 山地 、 都 地 3 1 丘 陵 较 多 。然 而 不 同 的 是 , 日本 就 是 在 这 种 经 济 条 件 基 础 上 实 现 了农 业现代 化 。因 此 , 鉴 日本 实 现农 业 现 代 化 的 经 验 , 借 对 于 党 的 十 七 大 提 出 的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的 农 业 现 代 化 具 有 重 要 的现 实意 义 。
农 村 经 济
浅谈 日本农业现 代化 经验 及对我 国农业 的 启示
季 小 平
( 宁省 农业 经济 学校 , 宁 锦 州 110 ) 辽 辽 2 0 1
摘要 : 国与 日本 在农 业经 济的客 观条 件 方面有 许 多相似 之 处 。借 鉴 日本 实现 农 业现 代 化 的 经验 , 于推 进 具有 中 中 对 国特 色的农 业现代 化 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借 鉴价 值较 大 的 , 一是 最大 限度地 将农 户 土地 经营规模 扩 大到 有 效使 用 现代 生产要 素 的最低 , 临界规 模 以上 , 是 工业和城 市扩散 以适 应 农 民兼 业和 促 进 农村 发展 , 是 充 分发 挥 农协 的组 二 三
一
上有全 国的农协 联合 会 , 下有 综合 农协 , 也有 专业 农 协 , 国 全 9 以 上 的 农 户 参 加 了农 协 。 日本 农 协 具 有 强 大 的 社 会 化 9 服务 功能 , 会 员 的 生产 经 营 、 活 等 服 务 几 乎 无 所 不 包 。 对 生 日本 农 协 不 以盈 利 为 目的 , 心 全 意 为 农 民 服 务 , 效 地 解 全 有 决 了单 家 独户所 解决 不 了和解 决 不 好 的 生产 经 营 和 生 活 问 题 , 分 散 的农户 与大 市 场 之 间架 起 了桥 梁 , 服 了家庭 小 在 克 规 模 经营 的局 限性 , 大地 提高 了农业 的经营效 率 。 极
日本农村工业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 2 因 地 制 宜 。 样 化 发 展 农 村 工 业 . 多
() 农 村 家 庭 副业 和 农 业 为 基 础 的 农 村 工 业 。 1以
战 后 随着 国 民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 日本 的 农 村 家 庭 副 业 和 村 , 现 了 工 业 的 合 理 布 局 , 进 了 农 村 与 城 市 的 均 衡 发 手 工 业 都 得 以 快 速 发 展 。农 村 出 现 了大 量 的农 工 兼 业 的农 实 促
工 业 化 的 实 践 中 获 得 启 示 , 结 分 析 农 村 工 业 化 的 经 验 教 总 日本 政 府 为 了 缩 小 城 乡 差 距 , 后 制 定 了 一 系 列 农 村 先
训 , 我 国农 村 工 业 化 建 设 提 供 政 策 建 议 。 为
开 发 计 划 , 过 提 高 国 库 补 贴 率 等 方 式 促 进 地 方 工 业 的 振 通
99年 的《 二 次 全 国综 合 开 发 计 划 》 进 一 第 对 重化学工 业倾斜 的政策 , 经 济迅 速恢 复 的同时 , 在 日本 出 现 地 带 的形 成 。1 6 步 解 决 过 密 过 疏 问题 和使 大 型 工 业 在 整 个 国 土 合 理 布 局 发 第 (9 7 注 城市 , 出现 了严 重的住房供应 不足 , 通拥 堵等 大量 的社会 挥 了一 定 作 用 。《 三 次 全 国 综 合 开 发 计 划 》 1 7 ) 重 工 交
一
1 8 — 0
N O. 2O11 6,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 o enB s es rd n ut d r ui s T a eId s y n r
2 1 年 第 6期 01
农 村 工 业 的 发 展 , 别 是 城 市 大 工 业 的 导 入 , 企 业 周 特 使 边 形 成 企 业 群 体 , 当 地 农 村 经 济 的 繁 荣 作 出 了 贡 献 。 农 为 村 工 业 以 中 小 企 业 为 主 , 日本 居 民 的 生 活 消 费 内 容 起 到 对
日本构建发展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散 的小规模 经营等。 日本农业最终在这种独特的经济条件基础 上实现 了现代化 , 究其原 因, 主要是 日本政 府在 发展 现
代农业过程 中不断对农业政策进行创新和完善 , 形成 了独具特 色的现代农业政策体 系, 为农 业现代化 的实现奠定 了坚
实的基础 。因此 , 究 日本在构建现代农业政策体 系的主要做法及其对我 国的借 鉴作 用, 研 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 实意义。
221 价格 支持 日本农 产 品都 程度 不 同的受 到 了 . .
政 府 的价 格支 持 , 以大米得 到 的价格 支持 为最 。 尤 价 格 支持成 为 日本农 业保 护 的最 重要 手段 ,价 格支 持
度 。 民联合购买拖拉机 、 农 插秧机 、 联合收割机 、 育苗 设施 , 大型米 麦加 工 、 干 、 藏设 备 以及某 些灌 溉 、 烘 贮 施肥设施等 , 都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 , 贴的数量一般 可占到全部费用的 5 % 0 左右 。④ 基础设施补贴制 度 。农 民联合建设温室和塑料大棚 、建设现代化养 猪、 养鸡 、 牛场 等 , 可 以得到 政府 的补 贴 , 贴 的 养 也 补
从 2 世纪 7 年代起, 本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进 ^ 0 0 日 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日 本农业的现代化, 主要表现为 生产全盘机 械化和栽 培科学化 , 农业机械 日益趋 向大型
化、 高性能。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 夺取了高产高收。
在 17 — 97 8 8 13 年间迅速增加 。 民从技术教育 、 农 作物 2 日本现 代农 业政策体 系的主要 内容 改良等方面的政府投资中享受到很多利益 。 尤其值得 21 日本 农地 法律 和政 策的 基本框 架 . 注意的是 , 在推广采用新农法时 , 明治政府结合近代 国民教育 的普及 , 十分重视 对农 民实行直 接或 间接 的
日本农业发展
日本农业发展日本从1955年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不但重化工业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农村和农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在世界率先实行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居世界第一。
农村居民的收入超过了城市居民的收入,消灭了三大差别。
日本长期推行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保护的措施,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一、发展农村的经验日本国土狭小,人口密度大,耕地只有8272万亩,农业上有许多与我国相似之处,如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户普遍采取兼业经营等。
1947年,日本农村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54.2%,属于典型的传统产业结构国家,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在同步推进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很有特点。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进行日本采取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并重发展的方针。
从1955年的高度经济成长期开始,重化工业飞速发展,使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政府也有能力来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
目前,日本偏僻山区的农村也实行了现代化,基本没有城乡差别。
从1975年开始,农民居民收入已经超过城市居民收入14.5%左右,农村家庭超出城市家庭收入37%左右。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较快日本1955年颁布《町村合并促进法》以后,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从19 50年的10441个减少到1975年的3257个,城市从214个增加到641个。
上世纪六十年代推进工业化以来,城市的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村人口急剧减少。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1950年的37.5%,逐步下降到1980年的18.3%,1990年为1 4.0%,2003年为9 2%。
(三)注重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本的小城镇,是指5万一l0万人的小镇(日本称为町)。
在日本,政府、当地企业和居民都十分重视发挥其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等一系列综合功能,并采取传统风俗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推进城乡交流、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共同发展。
日本农业标准化实施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标准化实施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内容提要】日本农业标准化使日本成为世界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对中国正在探索中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由于日本国内没有系统提出农业标准化概念,农业标准实施分散于农业系统的不同部门,本文尝试从农业生产标准和最终农产品标准两个纬度,系统整理日本农业标准化体系及实施过程,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相关启示。
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促进中国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在人多地少、农业小规模经营、农产品的消费和流通等农业经济客观条件方面与中国极其相似,不同的是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使日本成为世界上食品安全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因此,以日本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发展历程和现状,对中国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及提升中国农产品竞争力,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农业生产作业标准(一)地方农业生产作业标准各地农业改良普及机构以及农业协同组织根据地方气候、土壤等特点,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标准。
《日本农业改良助长法》规定,为了使农民学到与农业经营及农村生活相关的实用知识,并能进行有效运用,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展“协同农业普及业务”。
农业改良普及机构根据每年气候变化情况,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以及施药时间调整建议,帮助农户根据当地气候情况使用农药和化肥,灵活变动实施。
为了使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业经营技术等相关信息能够传递到更多农户,农业改良普及员还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把各种农业信息,如区域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数据、有针对性的病虫害对策研究数据、气温及降水等气象信息以及相应的农业技术指导策略等,公布在农业改良普及机构的主页上,供农户决策使用。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
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其经验与启示戴媛媛内容提要农业产业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继我国实行家庭承包制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和经济体制创新.战后日本在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 成功地在短期内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探寻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日本;农业产业化模式日本农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耕地面积约 500 万公顷,户均耕地不足 1.2 公顷,经营单位较小,一般来讲这种农业很难融入社会化大市场.而日本却在小土地所有制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1 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农协的组织保障以及"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对同样人多地少,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日本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1, 以工商业资本为主体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又细分为直营型,委托型两种模式.直营型即企业从农民手中购买土地,建立大型的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厂,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经营.但由于日本地价高,相比出售土地农民更愿自己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日本的发展很受限制. 委托型即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立合同,契约等形式,委托农户或农产主进行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对生产品种,工艺及交货时间做出规定,农户按时保质保量为企业提供农产品.但日本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规模不大,水田, 倾斜地多,地块狭小,因此不适合发展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2, 农协(市场)+基地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日本的农业产业化更为普遍实行的是以农协为主体的水平一体化经营模式. 即排除工商业资本的干预,仅通过农业内部的组合来实现产业化.1 这种水平一体化主要是通过日本农协实现的.日本农协是依据 1947 年的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成立的.农协为农民服务,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购销,信用,保险和共同设施利用各方面,并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通过各级农协组织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来建立生产基地, 农家所生产的产品通过农协输送到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输送到消费者手中. 与其他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国家相比,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日本根据自身特点,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先实现水利化,生物化,化肥化, 然后再实现机械化;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规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小的,农户的小规模经营在农业中占主体地位; 三是农户的兼业化与高龄化现象,随着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或其他行业的服务,其专业农户不断减少, 兼业农户急剧增加,农业生产者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二,日本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1, 日本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日本这样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禀赋极差的国家,能够从传统农业发展到高度产业化的农业,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扶持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首先是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上世纪 50 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已占国民经济投资的 20%左右,以后对农业的投资呈增长的趋势,目前已超过 40%. 2 投资的重点一是农业产品价格补贴(特别是大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主要以补助金和长期低息贷款的方式进行.日本政府财政支农的另一途径是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即政府通过对农产品进行买卖影响市场供给,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目的.其主要手段有两种:对大米,烟草等实行的直接价格管制;对其他农产品实行的间接管制.正是政府强有力的价格干预,保持了农产品的较高价格,保证了农民的合理收益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主要采取优惠信贷投资.早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日本政府就先后设立了"农林渔业公库资金""灾害 , 资金贷款""农业改良资金无息贷款"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贷款",为农业提供 , 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满足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同时,日本政府还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正是通过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度法制化的轨道,日本才能长期保持对农业的巨大投入.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制定了大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如 20 世纪 50 —60 年代,就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农业改良促进法》 , 《耕地改良法》 ,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主要作物种子法》《农业改良资金助成法》《农业协同组合 , , , 法》 , 《农业基本法》 , 《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 , 《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等法律.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一系列的经济,行政手段来确保这些法律的贯彻和实施.完善的农业法律是日本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农协的组织保障农协组织是根据法律,依照农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农民自己的组织.日本农协通过各项业务,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农户分散,孤立的行为变成有组织的团体行为,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农协的营农指导员在产业化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都会为农户提供帮助: 产前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农户的实际情况,帮助各农家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在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 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等方面提供具体帮助;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 4 此外,农协还提供农业经营委托服务,接受会员委托代为从事农田作业和农业经营管理,从收益中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其余全部归委托人.这种农业经营委托服务,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的规模效益.有些农协还自办研究所,信息中心,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农协的主要业务还是购销服务,农民通过农协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销售农副产品,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集合了共同采购的成本优势,避免了分散销售的恶性压价,这种批量买卖的方式让农民在价格上得到实惠,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对于农户个人无力购置的大型设施,农协还提供共同利用设施的服务,比如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大型农用机械,农机具修理工厂,共用肥料配合设施,蔬菜育苗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等.因此,具有浓厚的政府机构性质的农协,是引领日本农业走向社会化,规模化的有力的组织保障.农协把市场与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简化了市场交易关系,实现了交易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 5 3, "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开始与20世纪70年代的 "一村一品" 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一村一品"的宗旨就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使每个村庄都拥有独具特色的拳头或精品产品,打入市场.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不断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是"一村一品运动"的基本内涵. "一村一品" 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 而后在北海道, 岩手县等地广泛兴起. 日本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各地发展特色经济给予了大力支持:大分县知事亲自倡导"一村一品"运动,并由农,林,渔,商,共,工,消费者团体,金融,文教,新闻,行政等各方代表组成推动"一村一品"运动协议会,协议会负责确定方针,制定计划,县政府组织建立研究机构, 进行技术指导, 并对地方名特产品开发拨发补助金.在日本地方政府的扶植下,日本乡镇的"一村一品"运动蓬勃兴起.通过"一村一品"运动,引进和开发新技术,研制各地区的名特产品,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加工业,使各地区的工业,农林水产业,商业与旅游业得到协调发展,增强了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较快地脱贫致富.三,结论——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纵观包括日本在内的农业发达国家,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也决定了政府支持的必要性.战后,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分散的小农经济能够纳人到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主要是靠日本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 日本政府从立法, 组织, 资金, 价格,贸易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支持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扶持农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措施, 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借鉴日本的经验,,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政府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建立健全农业立法,用法律法规保证政府依法调控农业②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③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度④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2, 加快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在我国,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单个农户成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无法有效对接,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便成为解决这一"中介缺失"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管自 80 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但关于合作社的法律却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直至去年,才颁布了第一部《农业合作社法》 ,农民合作组织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日本农业发展的初始状况与我国相似,吸收和借鉴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产业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建立真正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日本农协之所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日本农协是依照农民意愿建立,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农协有关日常经营和运行的各项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了农协能够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反观我国目前的农业组织,由农民自己组建的较少,很多组织在实际运作中较多地依赖于当地行政力量,龙头企业,工商业资本的介入,而这些力量的介入大多是为了利用和享受政府的有关优惠政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6 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该认真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积极推动属于农民自己的,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农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其次,要拓宽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功能范围.从日本农协发展历史和组织结构可以看出, 它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简单联合,还是具有行政属性的处于农民和政府之间的第三方机构,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又是政府农业政策的执行者. 不仅是连接了农户与市场, 也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纽带与桥梁. 目前,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活动的范围还很狭窄,缺少管理手段和凝聚力.学习日本经验,我国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应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的管理权限,拓展其作用空间,通过加强农民合作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政府管理的效果. 3,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对照我国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现状, 日本的 "一村一品" 运动不无启示. 我国当前的一个问题是各个地区发展缺乏长远计划, 往往是其他地区发展什么, 自己也盲目效仿, 不从本地实际出发, 致使地区经济结构趋同, 各地形不成特色经济. 在确定产业布局, 考察和确定产业项目等企业和农户个体力不能及的方面, 政府的作用不能缺位,同时要改变执政理念,为产业化推进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鼓励产业化经济组织的发展.日本"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开发优势项目,选择和确定产业化项目,对其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以及产业布局协调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分析.以本地区资源特色为基础,充分考虑地区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发挥地区优势, 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成功发展的关键.注释梁开竹: 《借鉴日本经验,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3 年第 1 期. 2 方志权,吴方卫: 《日本多功能性农业对建设我国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生产力研究》 , 2007 年 24 期. 3 中国农业代表团《日本的农业政策改革及其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0 年 12 期. , 4 胡小凤: 《美日农业产业化模式启示》《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年 6 月号下. , 5 常青: 《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陕西财经 , 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03 期. 》 6 常青《构建山西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体系的启示——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山西财经大 , 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 年 9 月第十卷第 3 期》(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06 级硕士生责任编辑魏全平)。
乡村振兴的日韩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引言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阶段,但农业现代化依然是“四化”同步发展中的短板,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
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科学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历史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以此为契机,全国社会各界掀起了一股“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热潮,而农村改革发展也迎来了各种扶持政策密集出台的“窗口期”。
然而,国家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形成有效的路径与模式,这是当下政界和学术界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乡村凋敝的必然回应。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走向衰弱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当然,城市化不等于消灭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并不意味着乡村文明的消亡。
纵观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如欧美、日本等都经历了乡村由衰弱走向复兴的演变过程。
这些国家在工业文明达到一定高度后,如何重振乡村,如何实现乡村的全面复兴?他国的成功经验对我们今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哪些启示意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尤其是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与欧美不同,这两个国家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农业特征、历史文化等方面与中国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乡村振兴的路径与经验可为我国学术界提供难能可贵的研究样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情,科学总结和借鉴其他国家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对于探寻我国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基于此,本文将对日本、韩国乡村振兴的政策路径及其经验进行梳理与探讨,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日本建设新农村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建设新农村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李锋传2013-2-15 21:04:50 来源:《沈阳工作与研究》2006年11期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2005年11月至12月相继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后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建设新农村如何起好步、开好局做了周密的部署,一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虽然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曾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但由于财力及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制约,往往仅仅停留在较低层面。
而此次中央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中央领导核心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而且完全符合当前我国的实情,具备了实施这一重大战略的政策环境和强劲的财力支撑条件。
可以预计,扎实推行这一重大战略必将对实现城乡统筹和全面小康产生划时代的重大影响。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新农村建设毕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尚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
在当前全国大张旗鼓推进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很有必要冷静地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这方面,比我国先行一步的日本建设新农村的许多成功经验,必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日本新农村建设先于韩国自2005年10月以来,有关部门和媒体曾着重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的诸多经验。
诚然,自上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韩国“新村运动”的确对改变其农村面貌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据我们考证,日本两次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的时间远远早于韩国。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在认真研究借鉴日本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而展开的。
就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框架设计而言,日本优于韩国,而且建立了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使其新农村建设一直持续至今,成为亚洲第一个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国家。
综观日韩两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及农村现状,日本的经验可能更值得我们借鉴。
1.第一次新农村建设据日本农经学家介绍,日本曾先后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后期两次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日本农业现代化历程及对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启示
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强化政 府对农业生产各方 面的支援 ,一些 涨 。这些 因素大大削弱了 日本 主要 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虽 部门逐步克服 “ 人多 地少”的天然劣势 ,创造了农业现代化 然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 以工促农 ,强化对农业的财政支持 等 高速发展的奇迹 ;但 在大田作物部 门,由于生产 规模扩大有 措施 ,但这些并没有解决 日本农业的高成本和 国际竞争力衰 限 , 日本 一 直 没 有摆 脱 其 产 品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和 自给 率 大 幅 下 退的局面 。 日本农产品的总体自给率大幅度下降。 降问题 的困扰 。 3 . 完善阶段
二战失败使 日本经济 受到严重影响 ,工业和城市经济损
伴随经济 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重工业 的发 展 ,日本农村劳
失惨重 ,大量退役 、归国人员返回落农村 。为了维护战后 困 动力 大量 外流 ,农业就业人 口大幅减少 ,农业现代化发展也 难 时期 的社 会稳定 ,政府一度 维持着战时遗 留下来的农产品 面临巨大 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实现农 业机械化和提高 价格统 制制 度 。但 日本经 济很 快恢 复 ,经过 2 0世纪 5 o年 农 业劳动 生产率 ,日本政 府结合本 国实 际 ,在 16一9 9年 9 l19 间 ,通 过 对 旧 的 农 地 法 、食 粮 法 等 法 律 进行 修 改 和 完 善 ,采 代 、6 o年 代 的经 济高 速发 展 , 日本 经 济 一 跃 发 展 成 为 仅 次 于
系列 促进 农业发展 的措施 。主要通过制定法令 和提高土地 展模式 ,农业 发展逐步产业化 、农村振兴逐 步加 强 、食品安 产 出率的途径增加单 位面积产 量和农业总产 量。这些措施逐 全体系逐步完善 ,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最 陕的国家之一 。
浅析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浅析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乡村振兴是城乡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三农”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措施。
2004年以来,我国通过一系列项目和政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
但与城市发展相比,农村发展仍然缓慢,发展滞后。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三农”问题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这就需要改进和调整发展方向和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新时代特点的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党和国家现阶段深化对我国“三农”问题理论认识的结果。
而与中国一样,日本作为亚洲的农业生产大国,在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种植养殖类别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同时也面临着农业农村衰退的问题。
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日本实施了乡村振兴运动,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解决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研究日本的乡村振兴发展对我国有很大的启示,具体来说,日本的乡村振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日本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梳理第一阶段: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起步阶段(1947-1985),这一阶段,日本农村发展表现为战后重建、土地摞荒、村庄数量减少、农业发展停滞。
政府通过建立农业协同组合体系,重点发展生产;控制农地分散、可进入性、弃置性低等现象;明确地方自治的权威性,盘活地方,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
具体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日本相继出台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地方自治法》、《土地改良法》、《农地法》等一系列政策法案,这些法案构成了日本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框架,此后各种法案在此基础上细化完善了特定区域、特定要素或特定主体。
但随着城镇的建设,城市对乡村的虹吸作用越来越明显,到20世纪60年代,农村开始出现老龄化、土地樗荒、村庄数量减少、农业发展几乎停滞等问题,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开始制约着日本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日本正式启动乡村振兴运动,先后在农村地区颁发了《山村振兴法》、《农村地区工业导入促进法》等法案,并多次修订《农地法》。
日本农协组织给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农协组织给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摘要:日本的农协组织在日本取得相当大的成功,促进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虽然已经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并且需要进一步向日本农协学习其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日本农协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制建设,金融建设,教育和培训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极其贫乏,其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总数的0.4%,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 2.2%左右,加上农田的零星分散,土地经营的规模就难以扩大。
但是就是这样的非常不利地理条件,日本一个农民却能养活20个日本人,而相比之下一个中国农民只能养活4.75个中国人。
其中有很多原因,例如:日本政府要求最大限度地将农户耕地经营规模扩大到有效使用现代生产要素最低临界规模以;工业和城市的扩散以适应农民兼业;日本以强大的外向型工业带动农业等等,但是我想讲的是日本农协组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它给我国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1. 日本农协其发挥的作用农协,即农业协同组合,是一种有日本特色的合作经济组织。
日本人多地少,先天资源禀赋不足决定了其农业的经营规模狭小,农耕历史传统是精耕细作。
为了克服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的不利影响,日本政府在1947年11月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大力扶持农协发展。
产前由农协指导员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各个农家的实际情况,帮助农户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给以具体帮助,如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
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
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场[1]。
这些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了,农民可以集中精力去搞好农业生产。
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日本农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可以说,日本农协是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小规模农户的一个创举。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伴随着日本农业现代化和体验经济的发展,日本休闲农业呈现多业态蓬勃发展的态势。
日本的市民农园、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民宿农庄、体验农业园等都迅速发展起来,对日本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日本休闲农业成功之处在于政府大力支持,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规政策;在休闲农业产品上特色鲜明,体验性较强;多方主体积极参与,注重环境保护。
日本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对中国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日本休闲农业市民农园民宿农庄启示日本休闲农业发展历程日本休闲农业发展较早,早在1924年一些园艺爱好者便自发组织了“京都园艺俱乐部”,该俱乐部在京都城郊设置和经营市民农园。
后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本的休闲农业也基本消失。
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经济开始复苏,这时休闲农业也开始发展,长野县饭山农民在冬季充分利用被称为“雪国”的自然条件,开设滑雪场和农民家庭旅馆,吸引都市居民前来滑雪、观光。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1962年小岩井农场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
兴建了动物广场、牧场馆、农机具展览馆等多种游览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1966年开始在高知市、神户市等成立了渔业观光体验中心,进行渔业养殖、垂钓等体验。
1992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在其公布的《新食品、农业、农村政策方向》报告中,首次以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指出重视农事体验、农家乐、乡村文化的开发。
1993年小岩井农场Makiba农业观光园建成。
1999年出台新农业法,即“食品、农业、农村地区基本法”,强调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进休闲农业(藤田武弘等,2009)。
日本休闲农业主要发展业态(一)市民农园日本的市民农园,也称休闲农园或接触农园,是指都市居民以休闲的生产方式种菜、养花、种植果树,自己使用农产品的小面积农地的农园。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这种农业体验经营方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除了综合性的市民农园外,很多地区还建立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农园,如老年人农园、学童农园、残疾人农园等。
日本的六次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3、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 的产业,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例如,在风景优美的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吸 引游客的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加强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 养和引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5、优化产业结构: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提升乡村经济的综合效益。例如,在乡村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提 高乡村经济的附加值。
乡村产业振兴与产业扶贫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金和技术缺乏、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制约着二者的发展。为了应对这些挑 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具 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二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
为了实现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的目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 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产业融合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 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动产 业间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可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推 动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品牌建设与国际推广
日本次演示化产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国际推广。政府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国际推广。例如,日本的动漫、音乐、时尚、美食等产业在 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我国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借鉴日本的国际推广 经验,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doc】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圜l圜l囵I囵一h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李仙子(中国人民银行延边州中心支行吉林延吉133000)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其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但我们尚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在这方面,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给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一)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一村一品"的基本目标就是开发,振兴农特产品,在培育农特产品上抓产地建设,培育名牌两大重点环节.在产地建设上,强调因地制宜建立产业基地,如牛产业基地,香菇产业基地等.(二)以突破"1.5次产业"为重点,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所谓"1.5次产业"是以农,林,牧,渔产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产品进行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加工,集中储运和销售;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以开发农产品市场为手段,促进产品的生产流通.在农产品的生产领域,农协针对农业经营中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因地制宜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引进生产资金和优良品种,进行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等;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协组织农户开展联合销售和购买,促进了种植,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四)以培养人才为动力,创建多主体的农民教育体系.造村运动的最终目标是"造人",要发掘生活在本地的年轻人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出一大批既具有实践能力又能扎根于本地区的农民人才.日本创建了由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共同构成的多主体农民教育体团宣全塾壅竺笪塑系,提供全方位的供给,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五)以创设合理的融资制度为途径,提供农业低息贷款.日本农协信用系统以略高于普通银行利率的优惠利率吸引农民存款,并以优惠条件向农户发放贷款.另外,政府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和向农业部门投入的贷款资金和利息补贴资金,也通过各级农协的窗El发放给农户.二,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一些地方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比较多.(一)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经过近几年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提升,但受自然资源和生产规模的影响,"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带动力不强.(二)农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地方绝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仍然停留在精选,切片,粉碎,包装等初级加工,甚至销售原料的阶段,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知名品牌不多,尚未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深度转化增值.而且优势产业不够强,特色产业不够大,产品质量不够优,市场竞争力较弱.(三)龙头企业发展资金和人才短缺.目前,一些地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处在较大企业加速发展上规模,小型企业全力实现生产能力的关键时期,急需注人大量资金和人才.但从实际情况看,龙头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有效资产不足,可抵押物少,难以从银行得到足够贷款;富有创业精神的现代企业管理及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四)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不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一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仍较松散,尚未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一些龙头企业与乡村签订了农产品订单,但市场价格高时农民不积极履行订单,导致企业原材料短缺.特别是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和疫情时,因风险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对企业和农户的影响更为突出. (五)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贷款风险加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是民营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而且财务信息披露意识差,银行考察其真实的资信状况难度较大. 银行没有合适的渠道或缺乏有效的机制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贷款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相对更加严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些银行宁可不放贷,也不愿承担贷款风险.三,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带来的三大启示(一)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破解"三农"难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支柱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日本通过推进"一村一品"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低水平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市场消费,单一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矛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向更高水平迈进.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类似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农业,工业, 商业,生产,供应,销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为一体,引导和帮助农户走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和企业化经营的道路,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是强化农户自身发展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二)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拉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日本农业结构也是典型的超小型结构,农业经营以分散,细小的农户为单位.日本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和组织上,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引导,在经费上进行适当资助,在产品销售中帮助开展促销宣传,并为实现调控目标创造发展环境.借鉴日本经验,适应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和市场经济条件,加强政策引导,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农业产业化运作,带动农户实现规模化生产,促进主导优势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这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引导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在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链条经济协调发展,降低市场风险,减少调整的盲目性,提高调整的自觉性和对经济规律的适应性.(三)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时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解决分散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问题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具体来说,日本经验有三个方面值得借鉴:一是提高农民素质.日本地域狭小, 资源匮乏,但其核心技术总是居于世界前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注重通过培训提高公民素质.特别是对儿童的培养尽心尽力,从小让他们体验种田,畜牧业和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日本的经验表明,建设现代农业,公民素质要达到相应的水平.与引进新品种和先进设备等物的引进相比,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更重要.提高科技和管理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首先应从提高农民素质人手,从源头抓起,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对带头人的培养.二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日本是小规模农业,但日本的农协在联结农户和整合资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看似分散的日本小农经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轨道,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借鉴日本经验,在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要积极发展农民合作服务组织和行业性服务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打造"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等农业产业化链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实力.三是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品牌是产品进人市场的通行证.日本的"一村一品"走过了用一户带多户,用一片带动一个村的路子.挖掘本地产品的品质与文化内涵,着力培植特性明显的品种,通过开拓销售渠道,开发配套相关产业群,有效提升产品层次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日本式打造农产品品牌的方式.借鉴日本经验,坚持民族的(特色的)即是世界的品牌理念,树立富含地方自然文化特色的产品品牌,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引路的方式,通过积极的销售运作,开拓市场,形成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集群,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责任编辑:田丽)宣垒壁壅竺堡笪曼塑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9 7年至 14 9 9年 , 日本政府进行 了农 地改革 , 立了 以 建
农 户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 的土 地制度 , 探索 了适应 市场经济 和小农 经济 的农业 管理 体 制——实 行 “ 三位 一体 ” 小农 地 ( 权、 农协组织 和政府保护 ) 的农 业体制 , 弥补乐资源不 足和小
业技术体 系 20 0 9年工作 总结会议 ” 在南京 召开 [ ] J .中国家 禽 , 2 0 ,1 2 )7 7 . 0 93 ( 4 :6— 9
工需求 , 农户参与度不 高。因此 , 须要充分 发挥好 、 必 利用 好 龙头企业在产 业发展 中的带动作 用 , 在政 府 的引导下依托 龙 头企 业组建 肉鸡养 殖、 宰加工 、 屠 营销等专业合作 社 , 鼓励 农 户通 过资金 、 土地 、 技术 、 劳动力等与企业建 立起更加密切 的
农 经济 的缺 陷, 推动 日本农业的产业化、 市场化和国际化 。 ]
收稿 日期 : 1 — 1 1 2 1 1— 0 0 作者简介 : 管远红 (9 8 ) 男 , 17 一 , 江西玉山人 , 硕士 , 讲师 , 主要研究 方
向为农业科技推广。E—m i:y ahn @13 cr。 algun og 6 .o n
12 兼业农户比重大 . 2 0世纪 5 0年代 , 日本政 府开始 实施工业 和城 市分 散化 战略。鼓励工业 向农 村地 区和工业过疏地区发展 。在政府强
[] 3 辛翔飞 , 张瑞荣 , 王济 民.我国肉鸡产业发展 趋势及 “ 十二 五” 展 望[ ] J .农业展望 ,0 1 3 :5—3 . 2 1 ( )3 8 [ 文 4] [ 项 5] 杰 .肉鸡市场提升 , 利润增加 [ .农民 日报 ,0 0— 3—1 N] 21 0 7 阳.全球 肉鸡生产 继续保 持增长势头 [ ] J .中国禽业导 刊 ,
江苏农业 科学 2 1 0 1年第 3 9卷第 6 期
管远红 , 赵旭庭 , 王 健.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及 对我国的启 示[ ] J .江苏农业科 学,0 l3 ( ):1—2 2 1 ,9 6 2 3
一 2 1一
日本农业 现代化 的经验及对我 国的启示
管远 红 ,赵旭 庭 , 王 健
( 江苏畜牧兽 医职业技术学 院, 江苏泰州 2 50 ) 2 30
[ 尹彦勋 , 6] 罗平 涛.中国肉鸡产业 的发 展现状及 趋势 [ / 北 京 : C] / 中国畜牧业协会 .全国 肉鸡产 业论坛 暨第 二届 中国白羽 肉鸡 产 业发展大会会 刊,00:9— 4 21 2 3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新 .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加速科研走 近生产——“ 7李 国家 肉鸡 产
(6 . o)
( 上接 第 2 0页)
化利用 , 降低对环境 的威胁 。
4 7 充 分 发 挥 龙 头企 业 的 辐 射 带 头 作 用 , . 带领 农 民 共 同致 富
’
当前 多个 肉品屠宰 加工企业 在宿豫 区聚集 , 全区 的肉鸡
加工 能力 可达 18亿羽/ , . 年 肉鸡实际出栏量远远满足不了加
合作关 系 , 提高农 民生产的组织 化程度 , 促使产业扩容、 增效 , 保证农 民增收 。
参 考文 献 :
[] 1 王燕明. 0 0 2 1 年我 国肉鸡生 产与需求 预测 [ ] 北 方牧业 ,0 0 J. 2 1
( )1. 5 :1
20 (1 3 0 9 2 ):0—3 . 1
摘 要 :日本人多地少 、 自然资源 比较贫乏 , 但是 日本在 相对于匮乏 的土地 资源 , 却发展成 世界上农 业高度 发达的 现代化 国家之一 , 更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 于其他发 达国家。我 国人多 地少 , 资源相对贫乏 , 自然条件 与社会经 济条件 与 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 。通过 对 日本农 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 , 总结 1本农业发 展中形成 的主要特点有 : 3 小农 地权 ; 兼业农 户 比重大 ; 化学 化后 机械化 ; 先 以强大 的外 向型 工业带动农业 。有益 的经验有 : 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是 日 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的有效 手段 ; 全方位 的支农政策 为 日本现代农业 的发展 提供 了强有力 的保 障 ; 严密的农协组织体系 极大地提高 了农业 的经营效率 ; 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 的农业科教 体系。为我国农业 现代 化发 展提供启示 : 坚持农村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建立健全农 民合作经济组织体 系 ; 工业下移 ” “ 与农 民就 近兼业 相契合 ; 发展农 业教育 , 培养 高素 质农业人才 , 促进农业 科技成果转化 ; 大政府公 共财政支农力度 。 加 关键词 : 农业 现代化 ; 兼业化 ; 农协 ;日本 中图分类 号:F2 3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10 (0 1 0 0 2 0 10 32 2 1 )6— 0 1— 3
农业现代是科技化 、 工业化 、 社会化 、 民知识化 、 农 可持续 化的农业 , 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为指导 , 是 以现代科学技术和 物质装备为支撑 , 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 , 贸工农紧密
衔接 、 产加销融为一体 的多功 、 可持续发展 的产业体系。一个 国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 与本 国当时 的土地 、 劳动力和工业化 水平有关 。中国与 1本在农 业经 济的客观条件方面有许多相 3
1 日本 农 业 现 代 化 的特 点
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本不 断完善和实施各 种农 3 1 业 政策, 使其农业 现代化发展表现出明显特色 , 主要有 以下几
个特点。 1 1 小农 地 权 .
似之处 , 在气候 、 地理条件、 农作物品种类似 , 都是人多地少的 国家 。因此 , 借鉴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 对于推进具有 中国 特色的农 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