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逆反心理
面对孩子的逆反期策略
面对孩子的逆反期策略逆反期是儿童生长和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段时间,孩子在这个阶段会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对于家长来说,正确应对孩子的逆反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应对孩子逆反期的策略,帮助家长更好地管理和引导孩子的行为。
一、倾听与尊重在与孩子沟通时,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倾听和尊重。
孩子的逆反期常常源于他们渴望被理解和被尊重,而过度的限制和压力往往会引发孩子更严重的逆反情绪。
因此,家长应该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与他们平等对话,从而建立起互信和沟通的桥梁。
二、设立明确的界限尽管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但家长仍然需要设立明确的界限。
孩子处于逆反期时,常常会以不同的方式挑战家长的权威。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坚定地设立行为规范和界限,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容忍的。
同时,要给予孩子清晰的提示,告诉他们违反规定将产生何种后果。
三、积极引导逆反期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过度的反抗和挑战,这时家长可以采取积极的引导方式。
例如,通过鼓励孩子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学会发泄情感;通过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通过分享家庭故事和经验,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这种积极引导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减少逆反行为的发生。
四、建立日常规律在逆反期,孩子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和行为的不可预测性。
家长可以通过建立日常规律来稳定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让孩子有规律的生活节奏。
同时,给予孩子明确的任务和责任,帮助他们培养自律和责任感。
这样的规律性生活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减少逆反情绪的发生。
五、亲子互动逆反期的孩子往往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这时亲子互动变得尤为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增加亲子共处的时间,参与孩子的兴趣和活动,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例如,一起做饭、游戏、看电影等,让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同时,要注重表扬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家长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
家长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1、认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谨慎回应。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匆忙答应而又反悔,会让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很恼火,更难信任家长。
有些家长习惯性否定,再与孩子谈判,使孩子一开始就与家长对立。
正确的做法是先告诉孩子我要认真考虑一下,然后再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回应。
2、重新认识孩子,了解他的世界。
家长往往过多关注和督促孩子学习,这种单一的沟通无法让孩子开启心扉。
若要孩子接纳,家长应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状态和感兴趣的事。
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长也应支持孩子去做感兴趣的事,从而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状态。
3、与孩子商量解决矛盾的办法。
若家长自己寻找的方法难与孩子达成共识,可试着与孩子商量对策。
如孩子要和同学去较远的地方,家长极易反射性回绝。
若将自己所担心的安全、健康等问题提出,让孩子自己考虑让家长放心的对策,久而久之他也会懂得为自己考虑。
4、像朋友那样交谈。
家长在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时,就像在跟与朋友说话一样,想象自己当初也是经历了青少年时期!再看一看现在的青少年是如何思考,并给他们多一点私人空间。
对于处在青春叛逆时期的孩子,家长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是可以缓解情况的。
5、换位思考。
每一位家长和老师也是从青春期长大的,也有过叛逆期,在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时候,要多换位思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然后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青春期孩子早恋怎么解决丰富孩子的生活:学习是枯燥的,早恋是新奇的,很多孩子接触早恋,其实是因为想寻找一点新鲜感。
这时作为家长可以想着办法去丰富孩子的生活,多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吃吃美食、出门旅游,培养孩子多样的爱好和兴趣,这样既可以让你和孩子有更多的接触时间,同时也是前面提到的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一种方式。
别捅破孩子的这层情感的窗户纸: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就大闹学校,甚至直接找对方家长、孩子进行理论。
其实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不管你出发点多少正确,孩子肯定会抱怨你,进而加大你们之间的隔阂,处理不好容易引发孩子极端行为。
浅谈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牟定县安乐中心小学彭兴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学校不准做的事,学生偏要去做,这在心理学上叫“逆反”现象。
“逆反”在传统的发展心理学领域,是儿童对家长或教师的教育与劝告所持的反抗、反对心理的倾向。
(一)具有逆反心理学生的特点: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除具有同龄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外,由于他们不同的思想基础、性格特征、生活环境等因素,又具有下列特殊的心理特点:1、有较强的自卑感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由于他们已养成某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且学习成绩一般也较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歧视,因而其自尊心受到挫伤,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较严重的自卑感。
而越自卑就越容易犯错误,就会因此受到更多的批评和指责,这样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于是,这些学生便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
2、言行的不一致和心理的极度矛盾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其所想、所说、所做的往往是不一致的,其心理活动常出于矛盾状态。
他们在外表上往往表现出无所谓、不在乎或傲慢无理的样子,但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想进步,而是得不到师生们的信任。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这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直接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孩子最听父母的话,最信任父母,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行,因而父母的教育力量是强大的。
但是,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欺骗孩子或由于家庭内部不团结,家庭内部对孩子的教育要求(意见)不统一等因素,进而不能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正面教育,那么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产生消沉和抵触情绪。
2、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了一些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发生变态,进而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主要原因。
3、学校方面的原因这是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教师的方法不当,如教师的训斥、威吓等,从而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4、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
儿童逆反心理学读书心得
儿童逆反心理学读书心得一、概述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表现为对成人或权威人物的反抗和不服从。
这一现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尤为明显,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我深入研究了儿童逆反心理现象,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儿童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在这些因素中,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家庭环境中的过度溺爱、忽视和虐待,以及教育方式中的过高期望、过度控制等,都可能导致儿童产生逆反心理。
我通过观察和分析大量的儿童心理咨询案例,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尊重儿童的个性和自主意识,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以及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等。
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逆反心理现象,还能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1. 什么是儿童逆反心理学在深入了解儿童逆反心理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到逆反心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儿童逆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对抗并试图摆脱成人或社会期望的心理现象。
这一领域对于理解儿童行为、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培养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具有深远的意义。
儿童逆反心理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开始寻求独立和自主。
由于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经验有限,这种独立性往往表现为反抗成人的过度行为。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儿童自我发展和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逆反心理并不意味着儿童的行为是不可理解的或者应该被轻易地压制。
通过深入理解儿童逆反心理的产生机制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引导儿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实现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发展。
2. 儿童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生理与心理发展: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控制能力有限。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儿童的逆反心理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儿童的逆反心理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儿童的逆反心理是教师常常会遇到的挑战之一。
逆反心理表现为孩子对成人的要求、指令产生抵触、反抗的情绪和行为。
理解并妥善应对这一现象,对于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儿童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从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来看,他们正处于探索世界、建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渴望独立和自主,当他们感到自己的意愿被忽视或限制时,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此外,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家庭中过度溺爱或者过于严厉,都可能导致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出逆反行为。
幼儿园的环境和教育方式如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也可能引发逆反心理。
那么,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儿童的逆反心理呢?理解和尊重是关键。
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尝试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当孩子表现出逆反行为时,不要急于批评和指责,而是先倾听他们的心声。
比如,一个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教师可以蹲下来温和地问:“宝贝,你是不是今天不太想参加呀?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吗?”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从而愿意与教师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孩子互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例如,每天早上热情地迎接孩子,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在课堂上,用鼓励的眼神和微笑给予孩子肯定。
当孩子与教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连接,他们会更愿意听从教师的引导。
教师还需要调整教育方式。
对于有逆反心理的孩子,过多的命令和强制往往会适得其反。
可以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比如,在收拾玩具的时候,教师可以说:“宝贝们,我们现在要收拾玩具啦,你们是想先收拾积木还是先收拾拼图呢?”这样既给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又达到了收拾玩具的目的。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但也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孩子的逆反心理】家有能言善辩巧嘴丫头
【孩子的逆反心理】家有能言善辩巧嘴丫头*导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一部小心,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产生,这个时候父母发现已经是较晚的了,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改如何处理?小编来教大家吧。
*一、孩子的逆反心理1、女儿冰今年五岁。
冰的语言能力强,经常是一鸣惊人,让幼儿园的老师颇为佩服。
对于她的善辩,作为爸爸的我也慨叹不已。
规定冰的东西用完要归位,她总是极不情愿地去做。
有一次,我回家发现,玩具撒了一地,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桌上、椅上、床上都不能幸免。
我不由地火冒三丈,怎么玩具到处都是呀?!冰依然从容地一只手搂着她的布娃娃,另一只手握着一本书,慢慢地抬起头,静静地看着我,眨巴着眼睛说:但是屋顶那儿没有嘛!我一愣,顿时怒气全消。
2、妻子出差,家里只剩我俩。
早上,我起床后将冰的衣服放在床头,让她自己穿,而此前都是妻代劳,想到这她伤心地哭了。
我不睬,径直到厨房做早点。
卧室里恼人的哭声越来越响,我返回卧室,命令她快点穿衣并补充说,哭有什么用?你妈又听不见,没人会理你的!你不是过来了吗?她歪着脑袋调皮地看着我,脸上还挂着得意的泪珠。
3、冰自上小班后,钟点工阿姨每天教她一个汉字,直至去年暑假,冰不再认字且态度坚决,理由是幼儿园都放假了,我还学啊,再学我的脑子会累坏的,要学也得等到幼儿园开学。
冰争取到了属于她自己的轻松暑假。
冰懂的知识越多,对我的一些理念的抵触情绪越明显,我只好求助于同她关系一向不错的钟点工阿姨。
事后,阿姨悄悄地告诉我冰的真实想法,为什么我都要听爸爸的,要是他说的不对,我也听吗?听罢,我的心中不禁暗喜,女儿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了。
*二、溺爱儿童的危害*1、孩子变得自私自利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社会就应该自私一点,这样才不会吃亏,实在是大错特错,自私也许能谋一时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业必定迟早会失败,感情生活也一样,所以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孩子逆反心理的年龄是多大呀?
孩子逆反心理的年龄是多大呀?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这个时期的宝宝叛逆的表现是打人,他们会通过这个行为表达自己反对的意见,这段时期是孩子与家长最早的意识分离。
2、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了,一方面孩子变得任性不讲道理,凡事和父母对着干;另一方面又十分依赖父母,爱哭、娇气。
3、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这个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
孩子逆反心理的解决方法?1、沟通的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之所以会叛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长管的过严,什么都管,什么都要过问,时间长了,心里厌烦,就开始叛逆了。
家长这个时候要试着跟孩子沟通,沟通的时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问题。
这样初中生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劝解。
2、不在原则性问题上迁就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容易犯错,但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家长不应持迁就的态度。
大家要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危害是什么,即使是不大的问题,家长也不能姑息,因为小事累积也可铸成大错。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是否要答应要谨慎考虑,因为答应一次,后续孩子的无理要求就可能会接二连三的提出。
因此,用强硬的态度应对一些原则性问题是家长必须做到的。
3、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渴望独立自主,所以在想法和意见上跟父母会出现分歧。
这段时期父母需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才能够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会变得更信任父母,愿意与父母敞开心扉。
如果父母只是单方面地去指责孩子,只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走越远,导致亲子关系之间出现裂痕。
孩子有逆反心理的原因:1、讽刺挖苦孩子孩子准备参加聚会,特意换上衣服征求你的意见,你却说:”成绩这么差穿什么衣服都没有用,没有人愿意和差生在一起。
儿童逆反心理的四个原因
儿童逆反心理的四个原因
1.自主性的发展: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开始渴望独立和自主权,他
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且愿意主动表达出来。
当父母或者教育者试图
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想法时,孩子可能会表现出逆反心理,想通过反抗来证
明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2.個性差異: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有些儿童天生更加敏感,对外界的规则和指导比较抗拒,他们更喜欢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
发现世界。
这些儿童可能会表现出逆反心理,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展示
自己独特个性的方式。
3.自我认同的建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身
份认同,这些价值观和认同是通过与家庭、教育机构和社会互动而形成的。
当儿童的自我认同与外界的期望和规则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会出现逆反心理,试图通过反抗来维护自己的自我认同。
4.情绪和压力的释放:儿童在接受教育和照顾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压
力和情绪的积累。
逆反行为可以是儿童释放这些压力和情绪的一种方式。
当他们感到无法控制或受到压力时,他们可能会找到一种方式来发泄自己
的情绪,尽管这种方式可能是逆反的表现。
幼儿园逆反心理与行为引导的策略
幼儿园逆反心理与行为引导的策略引言: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特别是在幼儿园阶段。
面对逆反行为,幼儿园教师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行引导。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逆反心理与行为引导的策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了解逆反心理的原因:1. 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园阶段,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希望被关注和认可。
2. 正常发展阶段:逆反行为是儿童在追求独立性的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意识和个人边界。
二、策略1:保持积极的互动和沟通1. 建立亲近关系:与幼儿建立信任和亲近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注。
2. 倾听和理解: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需求背后的动机。
3. 有效沟通: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肢体语言,确保幼儿理解和接受你的指导。
三、策略2:提供选择和参与机会1. 提供选择权: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决策的权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主动权和控制力。
2. 创造参与机会:为幼儿创造多样的参与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并减少逆反心理的发生。
四、策略3:设立明确的规则和边界1. 明确的规则:建立简单明了的规则,让幼儿明白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行为。
2. 合理的边界:给予幼儿适度的自由度,但也要设立合理的边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五、策略4:鼓励和赞赏积极行为1. 积极鼓励: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2. 赞赏积极行为:注重发现和表扬幼儿的积极行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策略5:提供解决问题的技巧1. 帮助冷静思考:教导幼儿冷静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避免冲动的反应。
2. 引导合理表达:教导幼儿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避免消极行为的产生。
结论:对于幼儿园阶段出现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幼儿园教师应该了解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引导策略。
积极互动和沟通、提供选择和参与机会、设立明确的规则和边界、鼓励和赞赏积极行为,以及提供解决问题的技巧,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效引导幼儿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孩子逆反,孩子的叛逆行为由逆反心理所致,主要是因为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而对家长训导采用反对、叛逆态度或言行的心理状态,那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呢?如何让儿童自我克服逆反心理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正确对待孩子逆反心理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正确对待孩子逆反心理的方法1.尊重孩子孩子也需要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当孩子叛逆时,父母不能一味的责罚孩子,甚至是执行家庭暴力,第一要务是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并且向孩子表示,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父母就占了上风。
但倘若父母直接否决孩子的观点,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又或者,父母一副不以为意、了如指掌的样子,并且轻视孩子的意见,这些都会使孩子觉得愤怒,继而更加叛逆。
父母应该鼓励并引导孩子勇敢说出自己的意见,让他知道到爸爸妈妈也重视并尊重他们的想法。
2.注意语言和孩子交流时,应尽量采用征求同意的语气。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都不愿意被命令、被强迫的做事。
父母在对孩子做出要求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强硬的字眼,比如“必须、一定”等等,这些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相对的,最好采用商量的口气,与孩子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告诉他们:为什么应该这样而不是那样,告诉他们你的见解,减少与孩子摩擦,才能控制住孩子的逆反心理。
3.委婉的纠正孩子的错误不要直接批评孩子所犯的错误,而是间接的、委婉的提出问题,摆出他们犯错的原因,如此才不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的情绪。
在生活中,父母都会下意识的直接纠正孩子的错误,挑剔孩子所做的任何一件事,过分的苛责孩子,以此来树立自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但是,这样的做法只会产生反作用,增强孩子的逆反心理。
4.学会聆听每当遇到问题时,父母应当首先表示,愿意倾听孩子的看法。
减缓孩子叛逆情绪的最佳方式,就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仔细耐心的倾听。
当孩子的意见与父母相反时,父母不要急不可耐的打断孩子的话语、反驳他们的观点,但是处于这种情况时,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这么做。
防止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论文]
防止和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过程中会有一个“逆反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孩子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病态心理转化。
目前,少年儿童存在逆反心理现象比较突出,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选取几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防止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成功案例,阐述了防止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注意问题等,对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成长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逆反心理成因防止消除有效方法注意问题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导致与该事物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是孩子知识经验增长、个性和独立性发展的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表现,每个孩子都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表现出来。
一、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1.家长或教师的要求经常不符合孩子的需要,孩子就会表现出不肯接受的情绪。
2.教师或家长过多采取强制措施,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产生了对立情绪。
3.教师对学生中发生的问题处理不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4.孩子认知水平低,知识经验少,对教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不理解,产生误解。
二、防止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有效做法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内心总被一种“反抗”的情绪笼罩,平时表现为沉默、回避或粗暴无礼,这种内因是无法接受教育的。
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孩子,善于洞察他们的心理,在教育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应持冷静、民主的态度,设法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
实践证明,针对学生产生的逆反心理,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策略具有一定的效果。
案例一:善待学生的过失,避免产生逆反心理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必须随时面对学生所犯的大大小小的过失和错误,但无论所犯的过失是大还是小,我都努力以心平气和的心境来对待,坚持正面引导教育,不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
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研究发现,5%到15%的学龄儿童都有逆反、叛逆行为的征兆。
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频繁发怒和怨恨他人等不合作、对抗与敌视的行为。
这些行为能够在许多场合出现,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得尤其明显。
归纳起来,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切实际的期望许多父母为了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够出入头地,往往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
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傲他们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因为忽视了孩子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往往结果适得其反,并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作为家长来说,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应提一些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的要求。
这样,孩子成功后不仅能享受到喜悦还能增强自信心。
2.对孩子过于严厉“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也许在有些父母的脑子里还依旧存在,他们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甚至动武打孩子的做法,无不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家长应该更多的理解、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千万不可以势压服。
3.压抑孩子的好奇心世界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充满神奇的。
但许多大人们不理解孩子们的好奇、探索心理,认为这个是在瞎闹,有的还打骂孩子,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
聪明的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4.反复唠刃,喋喋不休有些家长惟恐孩子不听他们的话,就会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
试想让孩子们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能不产生逆反心理吗?即使孩极地教育孩子。
幼儿教育 积极看待儿童的逆反心理
幼儿教育积极看待儿童的逆反心理幼儿教育对每一对父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常有年轻父母抱怨自家孩子不听话,甚至有了逆反心理。
其实这种情况是正常,如何正确看待逆反心理呢?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许多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经常不听话,你说蔬菜营养好,需要多吃,但是越讲他越不吃,你说这个东西危险不能碰,他偏要去碰,这让父母无可奈何。
其实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心理中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
逆反心理人皆有之,但幼儿的逆反心理有其独特的表现。
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开展,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喜欢搞“独立”,愿意自作“主张”。
如果父母不善于对待,他往往就会逆向而行。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往往无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承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提出的要求,应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如今有很多的家长闹钟还是严师出高徒的观念,他们认为对孩子严厉都是对的,哪怕是在外面也毫不留情的揭孩子的短处,这让孩子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服。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别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免会闯祸。
如果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
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刚刚念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
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
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
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
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
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罗罗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
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难怪此时,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
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
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
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
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
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文章目录*一、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 *二、产生逆反心理的好坏*三、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1、6岁的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解决认真分析。
遇事家长要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只有认真分析,查明原因,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艺术性。
冷处理。
一旦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成人不要急躁,不要以任性对任性。
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理”,对孩子的哭、任性、要挟不予理睬,等他静下来再教育诱导。
学会利用。
家长可掌握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逆反心理来激发他,如用“你不会穿衣”、“你不数数”之类的话来刺激他们,其效果有时比正面说服还好。
发现闪光点。
逆反心理在思维形式上与求异思维有某些相似之处,其中包含某些独立思考的倾向。
爸爸、妈妈可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闪光点,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等良好品质和个性。
2、有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
如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遵纪的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
3、什么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逆反心理表示这样的一种心理结果,即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
产生逆反心理的好坏逆反心理的好处:逆反心理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儿童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懑、压抑、不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在心中,并能防止畏缩、懦弱、压抑、保守、逆来顺受等消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幼儿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合理引导,善加利用。
这样,就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儿童叛逆心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关于孩子叛逆心理的成因与对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而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这不完全是坏事。
最起码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主体意识增强了。
然而,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却变得非常的着急和不知所措。
的确,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仅困扰着孩子自己,也给家长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我们每个人都总在矛盾中生活,谁也摆脱不掉矛盾。
我们只能正视它,解决它。
我今天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或许对需要帮助的家长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叛逆心理的成因分析叛逆心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
它是孩子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所提要求产生反抗的心理。
也就是与父母唱反调,对着干。
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个好,我偏说那个好;你让我信这,我偏信那;叛逆心理的显著标志就是对所有的问题回答都是否定回答,其本质就是要摆脱一切干扰甚至帮助,来寻求人格的自我独立,是强烈要求成熟的心理能量的增长,是一件好的事情,无须恐慌,正确的引导会造就一个人才,错误的压迫会毁灭一个人。
那么叛逆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叛逆心理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
只是我们父母没有发现并及时进行引导罢了。
直到孩子发展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方感事情的严重,弄得家长们是措手不及。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了他们自己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
如果从家长的角度来看逆反心理的形成,与青春期家长与学校教育方式的不当有直接的关系。
如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某些事物被禁止,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处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讽刺、挖苦、体罚等,都会在心理上造成压力,当青少年找不到良策去排解这种不断积蓄的压力时便产生逆反心理。
由于他们正处于性格形成和自我的独立意识增强的时期,常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求得自我肯定。
准确把脉“顶牛”因势利导“逆反”——儿童“逆反行为”的成因分析及疏导策略
准确把脉“顶牛” 因势利导“逆反”——儿童“逆反行为”的成因分析及疏导策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幼儿的判断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受挫折,导致出现种种逆反行为,例如顶嘴、好动、不服管教、说谎等。
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疏导是十分必要的。
一、问题之源:星星的逆反行为案例1:星星又一次惹祸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和小朋友打架了。
吃完午餐,星星对同伴亮亮手中的恐龙绘本很感兴趣,就想要和他一起看色彩斑斓的绘本。
但亮亮不愿意分享手中的绘本,星星见状就去抢夺,于是两人互不相让,星星一时脾气上来了,一把抓住绘本猛地夺了过来,导致亮亮重心不稳,一个踉跄地摔倒在了地上,亮亮瞬间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
近期发现他的“变化”不仅仅打人,还会和老师顶嘴、说谎。
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只会说:“又不是我的错,都是别人在欺负我。
”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小毛病”。
于是,我和亮亮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下近期亮亮在家中的行为表现。
亮亮跟随奶奶和爸爸生活,爸爸和亮亮生活时间不多,教育和陪伴更是少之又少,并且爸爸长期以来的棍棒教育,引起了亮亮的抵触,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亮亮的爸爸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心理需求,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亮亮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就只能用逆反的言行维护自尊。
二、事实判断:儿童逆反行为的实质及归因从以上案例可以发现,星星已然出现了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心理障碍的一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调整,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对他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1.儿童逆反心理的表现这类孩子情绪易烦躁、易发火。
当违背了心意、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受到不公平待遇、遭到嘲笑责骂的时候,常常会大发脾气或大吵大闹,而且想方设法搞破坏,以此表达内心的反抗。
他们在潜意识里拒绝与人沟通,不想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于是变得固执又任性。
【儿童心理】宝宝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儿童心理】宝宝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1.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两岁左右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必须触摸所有东西,这通常会让成年人感到恼火,从行动受限到谴责和体罚。
对孩子如此简单的对待,必然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
2.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虽然孩子们很小,但他们也有自尊。
成年人应该尊重他们,并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
那种“棍子下的孝子”,讽刺、讽刺、虐待和体罚只会导致孩子的叛逆心理。
3.遇事唠唠叨叨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们不能做这个或那个。
他们说要注意一下这个和那个。
他们没完没了地唠叨。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会感到无聊,产生叛逆心理。
4.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强行“定向”有些父母渴望他们的孩子成功。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这个和那个,比如每天要读多少单词,练多少小时钢琴,否则他们会受到惩罚。
这很容易导致孩子们产生相反的情绪。
5.缺乏感情沟通父母与孩子缺乏定期的情感交流,对孩子缺乏尊重。
孩子们会不尊重父母。
6.成人对孩子过分迁就孩子们认为他们不会因为犯错误而受到批评。
这种错误的信息使孩子们不清楚是非。
一旦父母想要管教孩子,孩子们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和叛逆。
7.家长式的作风特殊教育让孩子们感到不舒服和沮丧,所以他们会用反抗来回应父母。
8.孩子对家庭和父母不满意尤其是当父母之间的情感不和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时,孩子往往会通过叛逆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此外,当孩子因为父母没有榜样和精神支持而感到苦恼时,他们也会发泄叛逆情绪。
9.缺乏满足感由于种种原因,父母不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
虽然他们的物质极其丰富,但孩子们在情感上感到非常饥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会在没有双爱的情况下表达对反抗和沉默的不满。
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现代家庭中逆反心理逐渐成为了一个日益普遍的问题。
逆反心理指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或者其他权威人物相抗衡的心态和行为。
对于父母来说,如何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从了解原因、沟通方法和建立良好关系三个方面探讨这个话题。
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多种可能。
首先,孩子的逆反心理可能源于年龄和发展阶段。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探索和建立自我身份的阶段,他们倾向于挑战父母的权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
其次,孩子可能会因为父母的管教方式不当而产生逆反心理。
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宽容都可能导致孩子对父母的抗拒。
此外,家庭环境的变化、学业压力、社交问题等也可能成为引发逆反心理的因素。
针对不同的原因,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案。
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是解决逆反心理问题的关键。
在沟通中,父母应该尽力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首先,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关注,尽量避免用命令式的语言来要求孩子服从。
接着,父母需要在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时保持耐心和开放的态度。
通过倾听和理解,父母可以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应对挫折和冲突,同时指导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是解决逆反心理问题的基础。
父母应该时刻保持爱和关怀的表达,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安全和温暖。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信和支持有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情感发展。
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分享生活中的喜悦和困惑来加强亲子关系。
此外,父母还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父母能够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时,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将得到改善。
总而言之,逆反心理在现代家庭中变得普遍,对于父母来说,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逆反心理的定义
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逆反心理表示这样的一种心理结果,即支持采取一种行动,结果却说服对方采取相反的行动。
儿童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期望不切实际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提出的要求,应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
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过于严厉,损伤孩子自尊心
现在,有些家长还是满脑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观念。
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至讽刺、挖苦,有时还要对孩子动武。
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服。
三、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别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免会闯祸。
如果家长不
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
明智的家长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四、反复唠叨,引起厌烦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唯恐他们不听,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休。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即使明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他们也不乐意听。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逆反心理造成的好的影响
1.逆反心理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儿童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2.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懑、压抑、不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在心中,并能防止畏缩、懦弱、压抑、保守、逆来顺受等消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儿童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合理引导,善加利用。
这样,就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正确看待儿童逆反心理
1、不要抱有成见
预想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情绪的父母实际上是在挑起这种情绪。
父母不要
一看到孩子们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极力压制,担心稍有让步,就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
父母反应越激烈,越过分,孩子们就越会坚持己见。
2、把握重要问题
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画脚,这只能使孩子们反感。
你儿子留了披肩发或是你女儿用了一种新的化妆品,你最好还是把这当作一种无害的时髦而予以接受。
3、不要盲目责怪孩子
有时,看起来"逆反行动"是针对你的,但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有一家人一向在星期日早上10点钟去爷爷奶奶家看望老人。
一天,儿子却宣布他要晚起,不参加次日的"集体活动"了。
他的父母本来可以大发其火,把此举解释为青少年对家庭的抵制。
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心平气和地问明了原因。
原来,孩子前一天为了学校的校报忙到很晚,实在是太疲倦了。
于是家人便把去爷爷奶奶家的时间改为下午2点。
4、建立统一战线
孩子有时会更喜欢两位家长中的一位。
一位父亲也许会为女儿的亲密行为而"硬"不起心肠,并允许她享有母亲所反对的"特权"。
同样,当父亲要为某件事而斥责儿子时,母亲也许会为儿子辩护。
对孩子的不同态度会导致父母之间的冲突。
因此,在处理孩子的某个问题时,你应同你的爱人多商量,决定你们在哪些方面互相让步。
然后,一起向孩子说明你们的决定。
如何处理儿童逆反心理
1、冷却法
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情绪强烈激荡时,父母不要恼怒,不可"针尖对麦芒",
以任性对任性,否则会火上加油。
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理,对他的任性不予理睬。
当孩子以哭作为武器来威胁时,不要心软,可以让他哭一阵,等他平静下来以后再教育诱导。
2、温暖法
父母要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孩子,经常和他沟通,做他的贴心人。
一旦发现他有细小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3、刺激法
要掌握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逆反心理来激发他。
如有意识地说"你不会穿衣服,是不是?""你不会说礼貌话,对不对"之类的话来刺激他。
4、心理保健法
帮助指导孩子客观地了解自我,克服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培养良好情感和锻炼意志,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