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 识字2 树之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识字2 树之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杨树、壮、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耐寒、金桂、水杉、活化石、银杏”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掌握形声字的特点,提高识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对树木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
1. 识字:杨树、壮、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耐寒、金桂、水杉、活化石、银杏
2. 写字:杨、梧、枫、松、柏、棉、杉、化
3.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和美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2. 教学难点:掌握形声字的特点,提高识字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字卡
2. 学具:田字格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树木,引出课题《树之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分享识字方法。
3. 识字写字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2)学生在田字格纸上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4. 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5. 理解课文
(1)学生交流对课文中树木特点的理解。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感受树木的美好。
6. 总结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教案标题:二年级语文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并书写“树”字;
2. 能够理解“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能够描述树的外貌和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树”字的认读和书写;
2. 理解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描述树的外貌和功能。
三、教学准备:
1. PPT或图片资料:展示各种不同的树的图片;
2. 课文或故事:介绍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书写工具:毛笔、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利用图片或PPT展示各种不同的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树的外貌特征。
2. 学习“树”字:教师板书“树”字,并让学生跟读、书写。
3. 情境导入:通过课文或故事,介绍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树的
作用。
4. 拓展活动:让学生围绕“树”展开讨论,描述树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提供氧气、防止水土流失等。
5. 操练与巩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一棵树的外貌和功能,并进行展示。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树的重要性。
五、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木,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树木园,加深对树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对“树”字的书写情况;
2. 通过学生的描述和展示,了解他们对树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学生对树的认识和理解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2《树之歌》任务群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2《树之歌》任务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观察、比较,自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完成图文对应游戏,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能背诵课文第一、二句。
3.会写“杨、枫、松、桂”4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书写时能注意写好笔画有穿插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完成图文对应游戏,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树的图片、树名卡片、学生自制折纸生字转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走进树林,结实树友
活动1:走进儿歌,我给树木挂名牌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周边和学校都有很多长得不一样的树木,你们知道这些树木的名字吗?
为了和咱们同学交朋友,这些树木呀,编了一首儿歌来介绍自己。请你听完它们的介绍后,给它们制作一个介绍树木的名牌,其中要包括树木的名称和简介。
那我们开始行动起来吧,一起来学习《树之歌》!板书“树之歌”!
活动2:对话树木,圈出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要求:学生自己读儿歌,既要读正确,还要一边读,一边把树的名字找出来,圈好。
2.朗读指导,多样化朗读
(1)指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分句指导学生把儿歌读正确,可根据课堂情况进行个别读、男女生读、小组读或齐读。
(2)学生汇报圈出的树名,教师根据汇报,在课件中标出树名。
3.认读树名
识字2树之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识字 2 树之歌(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
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识字2 树之歌”章节中深入探索。具体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不同树木的特点,以及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感受不同树木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树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与学生互动,谈论他们对树木的了解,引导他们关注树木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翻到课本的“识字2 树之歌”章节,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板书在黑板上。
3. 例题讲解(15分钟)
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生字词的用法,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对学生进行提问,检验他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随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分享给其他同学,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
1. 生字词:大、小、多、少、高、矮、绿、黄。
2. 树木特点:高矮、叶子颜色、果实形状。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树之歌》这篇课⽂是部编版⼆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2篇课⽂。本课是⼀⾸介绍树⽊特征的归类识字⼉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等11种树⽊,表现了⼤⾃然树⽊种类的丰富。⽆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课⽂原⽂
杨树⾼,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掌。
枫树秋天叶⼉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棉喜暖在南⽅,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杉活化⽯。
⾦桂开花满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由⼈民教育出版社⼩学语⽂室编写。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教案1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3.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字旁的⽣字,初步了解树⽊特点,朗读、背诵⼉歌。
教学难点:
认识15个⽣字,正确书写10个⽣字。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带⽊字旁的⽣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
教学过程:
⼀、联系⽣活导⼊
在你家周围、⼩路旁或者公园⾥,你经常看到哪些树⽊?
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教案1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8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新生词“树木、松树、树脂、树皮、叶子、树枝、柳树、榆树”的意思。
2.通过阅读《树之歌》这篇课文,能够了解树木的生
长环境、外形特征、重要性等知识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吟唱课文。
3.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尝试吟唱
课文。
2.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
生感受树木的生命力和美丽。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 教学内容
1.词语学习:树木、松树、树脂、树皮、叶子、树枝、柳树、榆树。
2.课文阅读:《树之歌》。
2. 教学方法
1.知识点讲解: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图画、实
物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新词的含义。
2.吟唱课文: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感性表
达能力。
3.听写练习:以近义词、反义词、词语辨析等形式,
对新生词进行巩固。
4.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短文的方式,表达对树的
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阶段
1.师生互动:教师以图片或实物为例,回顾之前学过
的树木相关词汇。
2.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之前学过
的树木词汇的记忆。
2. 正式教学阶段
1.引入新词: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新生词的
形状和特征,掌握新词的汉语意思。
2.吟唱课文:教师为学生演唱《树之歌》课文,引导
学生哼唱跟读,并根据课文内容领悟树木的生命和美感。
3.课文理解:教师为学生讲解课文生词以及生字词,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SZ2《树之歌》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
《树之歌》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共5篇)
《树之歌》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 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桐掌枫松
柏装桦耐守
疆银杉化桂
5读一读,记一记
识字2树之歌(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识字2 树之歌(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 树之歌”的内容。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二章“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三节,详细内容为
通过儿歌形式,介绍不同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以及树木给大自然
和人类带来的益处。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
2. 通过学习儿歌,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难点:树木特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儿歌的朗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图片、生字卡片、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秋天的树林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看到的树木,引导学生关注树木的特点。
2. 生字学习(10分钟)
通过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并讲解生字的读音、结构及
书写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
选取儿歌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树木的特点,帮
助学生理解儿歌内容。
4. 随堂练习(10分钟)
让学生朗读儿歌,并针对生字词进行口头填空,巩固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树木对大自然和人类的益处,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
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儿歌,并完成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
1. 识字2 树之歌
2. 内容:
生字词:杨、柳、松、柏、梧桐、枫树、桦树、银杏
树木特点:高大、挺拔、繁茂、落叶、常绿、耐寒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2树之歌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2树之歌人教部编版.docx
.树之歌
一、文本教学解读这是一那么韵文。全文共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在学习韵文中让学生认识杨树、榕树等树木并理解这些树木的不同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全文注音配以插图,旨在借助拼音识字、朗读,借助插图认识事物。
1.识写生字。这是一组以“木字旁为主的归类识字教学。要求会认15个字,会写10个字,其中6个字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在组织教学中可以借助已经获得的识字经历或规律进展引导。会认的15个字可以分成两类。“梧、桐、枫、柏、桦、杉、桂都是“木字旁的字,且都是形声字,可以结合图文认字,找出规律,即是“木字旁的字,进而找出文中还有哪些带“木字旁的字,拓展到生活中积累的带“木字旁的字。“掌、装、耐、守、疆、银、化等字宜采用“拆分法教学,如:“掌字是形声字,拆成“尚和“手;“疆字是指事字等,可以拆成“弓、土、畺;“耐、守、化是会意字。会写的10个字都是左右构造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学写:“杨、桐、枫、松、柏、棉、杉、桂等等,注意木字旁的捺要变成点;“化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弯钩,不能写成斜钩;“壮指导写好左边的将字旁的笔顺,提醒右边是士字,下面一横短。在指导学生书写写美观时提醒学生做到:一看,看清字形;二记,记清间架构造;三默,回忆书写规那么。
2.朗读课文。在识字的根底上,让学生尝试朗读诗歌。根据注音读正
确、读纯熟,不讲“押韵等抽象术语。重点指导找准方法,读准尾韵,发现规律。这篇韵文的朗读,重在指导学生读出韵律,如何读出韵律,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把握句内的停顿;第二,读准韵尾。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宜在自读的根底上示范读,指导朗读。根据这首诗歌的特点,通过接读和问读,学生可以大体把握韵文写了哪些树,树有哪些特点,也为背诵做了准备。接读:老师或学生读句子前半句,学生对应读出后半句,读熟课文。问读:学生根据老师或同学的提问,读出相应的句子,在问读中理解句子意思,积累朗读经历。例如:什么树高什么树壮什么树叶像手掌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 树之歌-教案
识字2 树之歌
教学目的: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树木。
教学重点: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借肋图片,读词语。
4.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
3.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比较:“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
3.教师范写:“杨”。
4.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预习新课。
识字2 (教学反思参考)树之歌
识字2《树之歌》是一首儿歌,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既然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所以我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识字2《树之歌》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识字2《树之歌》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识字2《树之歌》第二课时。我们将聚焦于课文的第三、四段,深入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及其与季节的关联。具体内容包括:
1. 认识新词:桦树、梧桐、松柏、木棉。
2. 阅读理解课文第三、四段,分析每一段的主旨。
3. 探讨树木与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不同树木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树木特点与季节变化的关联。
2.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季节树木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5分钟):学习第三、四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及其与季节的关联。
过程细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分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学生扮演小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一种树木的特点及季节变化。
过程细节:学生准备,教师点评。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分析桦树、梧桐、松柏、木棉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过程细节:教师讲解,学生互动。
5. 随堂练习(10分钟):完成学习卡片上的练习题。
过程细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辅导。
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之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特色介绍
注重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 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验汉 字的魅力
学生表现与反馈
学生参与度高, 积极互动
课堂氛围轻松愉 快,学生乐于学 习
注重实践操作, 提高学生的动手 能力
及时反馈,关注 学生的进步与成 长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 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亮点与特色
教学亮点展示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字词。 多种教学方法:运用讲解、示范、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拓展延伸: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汉字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互动环节丰富:设置多种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理解字义、区分形近 字
解决方法:讲解、示范、练 习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效果:提高识字能力, 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与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授新课:介绍树之歌的生字、词组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识字方法。 ● 巩固练习:通过朗读、背诵、书写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字、词组和句子的理解与记忆。 ●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知识。 ●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评价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2树之歌》第2课时(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2 树之歌》第
2课时(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识字2 树之歌》的第2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同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木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树木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2. 学具:田字格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不同树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名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展示树木图片,学生说出树木的名字。
(2)教师引导: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识字2 树之歌》,一起来探索树木的奥秘。
2. 新课学习(1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树木的特点。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随书写。
3.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一句话,进行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讲解。
(2)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句子仿写。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教师挑选学生上台展示,检验学习效果。
5. 小结(5分钟)
六、板书设计
1. 课文《识字2 树之歌》
2. 生字词:杨树、枫树、松树、柏树等。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二、学情分析
本课包含着丰富的树的种类,但作为语文课,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的训练上,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文中负载的科学知识,只要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就行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去研究、探索。几个男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仍需多加引导。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形声字识字法等方法准确认读认识15个新字。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2)学生能按照笔顺准确熟练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3)能够朗读、背诵课文。
(4)感受大自然的多彩美丽,学生热爱自然。
四、教学重点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学难点
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谜语:像伞不是伞,喜欢土里钻。
2.教师向学生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识字2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熟悉“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进步赏析散文的能力。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体例去解读文本。3、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自立—合作—探讨教学重点合作探讨文本中“树”雄厚的情感内涵。教学难点①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②通过探讨整合门生在导学案中出现的题目,来指导门生熟知本文的形神、情理、虚实。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林?b>d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于台北市城中区,本籍福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光市。先后卒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私立上帝教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1977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三十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项。二、增补资料林?b>d德散文的都市思维(章妮)林?b>d德充分重视都市,而且还刻意倡导和创作了为都市谱写身世的“都市散文”。他认为“整部人类文明史无疑将发展中的箭头指向都市化的路径……当代都市终究是我们生活所面对的实际”。都市的统统表征——铁轨、大厦外观的铜面减光玻璃、升降机、熔焊面罩等都可以入文。生活在都市的诗人应该“紧紧捉住时代的咽喉”,“以人的自发与都市化的思考,去前瞻和关切将来”(《都市中的诗人》)。诗人的“自发”不仅使他意识到“这统统正是文明的自己在说话”(《靓容》),还使他清醒地看到都市中繁荣靓容里的难以解决的“文明苦果”——罪恶、噪音和污染等。在书写都市各种表征的同时,他表现了对它们的理解。由于他把都市与故乡、墟落、城镇同看做“人类改造地球不同程度的征象”,认为“在农业步入工商业化纪元之后,那一望无际的单一作物种植只有在温度和色泽上与沙漠有所区别,这种残酷的重复和单调本质又何异于都市中一式的水泥窝巢”(《都市中的诗人》)。它们是都市的必然之物。都市与文明勾连在一路时,已经不再是详细的、传统意义上的都市,它隐喻的是文明状态和文明进程。故而,他“心灵精神家园”层面上的乡愁并没有指向暖和的故乡和墟落,而是直指都市文明。在假造和想象中书写都市符征——洗衣机、果汁机、冷气机、电视机等,他全力展示的是人被本身创造的文化和各种类象围困起来,人的主体性不得不退让给物的世界。“拥有电话机的房间是阳性的,而没有电话机的房间天然是阴性的;拥有主机的房间是主人,拥有分机的房间则是奴仆”,都市文明的符征以其硬度和质感划分了人类文化的结构,规定了人的位置,以其“冷漠性表征出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冷漠性”。他的都市思维不仅通知显在的符征,更多地是对深层都市文明内涵的挖掘。《宠物K》以短小的篇幅,讲述“我”饲养的一只宠物——乌龟K在水中忍饥养本身的宠物——两只孑孓。“在这种连弄臣都不再可靠的世纪,人类饥渴的性灵益加必要宠物来填补情绪上的失落”,人饲养宠物,无名的宠物也有本身的宠物。人就是宠物,宠物就是人。K的被羁绊、无名性以及性灵的失落也是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境况。从日常生活经验到都市征象,再到对都市文明内涵与机制的探究,林?b>d德在散文中实践着他本身的提倡:“要体现人类在‘广义都市’下的生活情感,体现当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体例、举动模式;他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多变性。”
林?b>d德散文的形构融合诗与小说,并有粘稠的科幻意味。他创作时,不再像上一代诗人那样故意识地在写诗歌或散文,而只是在经营一个作品。因而,他的散文突破了文类界限,情势的选择成为一种策略,原来在散文处于附属地位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成为他散文的紧张元素。内含在正文意念深处的意识状况与思考痕迹构成他散文的“隐蔽作者”。林?b>d德在《传统之轴与前卫之轮——半世纪的台湾散文面目》里指出:“小说的假造、诗的跳跃、戏剧的张力无不可以渗入散文创作思维,使得散文的文类框限和‘刻板印象’得以解除魔咒。”三、导入新课昏黄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笔下创设了两个浪漫的形象----橡树与木棉,它们作为人间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学派的先哲庄子也提到了一棵树,在它的寓言中,凤凰
非此树不栖息,它就是梧桐,梧桐既是庄子对滔滔尘世的寻求。那么,作家林?b>d德笔下的那些树,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路来学习---《树》。(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四、展示课件让门生辨别不同的树的图片(捕获课文细节),设疑:你最喜好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树?五、品读全文,理解课文1、这是一篇评论辩论树的散文,在课文中都谈到了哪些树?重点说到得有哪几种?提醒: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桑、松重点:菩提树、圣诞树、棕榈2、探求文中关于菩提树的描写并思考:菩提树在本文中有什么特点?其象征意义是什么?提醒: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这桑科乔木徐徐飘落下无数美丽的花朵,继承浇灌着大地,一壁柔和覆盖在一个青年的双肩上菩提树文雅的气质,的确隐喻着觉者一生关联佛教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静穆安详,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敬仰之情(作者态度)增补:菩提树好像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8226;悉达多,他年青时为脱节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摒弃继续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追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克服了各种险恶勾引,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向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3、圣诞树是什么宗教的象征?在文中,作者认为它渗透了什么主题?提醒:基督教救赎增补:圣诞节只是基督徒庆祝其信奉的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被推断始于西元1世纪。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因为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4、棕榈在作者笔下表现了什么品质?提醒:倔强忍耐
5、棕榈树和回民之间有哪些共通性?提醒: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性格正和生存期间的回民符合
6、作者对圣诞树和棕榈树的态度是否雷同?缘故原由是什么?提醒:圣诞树:当代商业文化的一种仪式改变了其原初的含义,对此作者透露表现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倚赖于殖民主义。棕榈树: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生存坚强坚韧引起了作者的感佩怜悯。桑属于民间朴实清严。松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化身。六、合作探讨同样是面对苦难,同样是去抗争,你怎样去看待菩提树和棕榈树的抗争呢?(请先自力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学习小组的伙伴们交换看法,最后推举出一个代表谈谈你们的见解)设计意图:让门生再做一个深度的思考,在比较中领会作者所阐释的不同的文化,引领门生深入发掘“树”所代表的精神内涵。预设答案:世界上没有雷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境就有不同的体现……东方宗教“觉者”是安详的;伊斯兰是倔强、故我的……点析:门生很容易分别找出菩提和棕榈的各自个性,指导门生把两者对比分析是进步门生整合分析能力的关键。要让他们尝试从课笔墨里行间把握情感。七、小结本文中这些树各有其精神内在,菩提的坚忍,桑树的清朴都值得让我们去反思。盼望此生,同窗们都会长参天大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在世的时候能给人带来阴凉,即使倒下了也能成为世界栋梁!八、作业请尝试从你认识的树(比如松树、柳树、杨树……)中任选一样或者两样,描绘它的形象,阐述它的精神意义,以“我愿化作——树”写一个200—300字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