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合集下载

第一节-日本课件标准版

第一节-日本课件标准版

A
47
思考:
这些原料和燃料都是从 哪些大洲进口?
A
48
❖小结:日本是一 个矿产资源贫乏 的国家
A
49
设疑:
❖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这对它 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那么日 本是如何克服这一不利条件的 呢?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探讨这 个问题。
A
50
自 1、位置:中国东面,太平洋西 北, 四面环海的岛国。
然 北海道、本州、四国、 2、领土组成:九州四个大岛,数千
平原面积狭小。
富士
关东平原
6
日本的海陆位置
6
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次 克 海
2 1
4
5东 海
濑户内海
A
在图中找出 太平洋 日本海
朝鲜海峡 濑户内海
东海 鄂霍次克海
7
日本的相对位置
A
8
日本的纬度位置
45°
思考
30°
A
25°
9
一、地理位置
❖ 海陆位置:位于大平洋西北部, ❖ 经纬位置:23。N~46。N,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北半球,东半球
❖ 范围:????????
A
10
九州 4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 本州
4 北海道
3
1
2
四国
A
11
❖3、范围:北海道、 本州、四国、九州
A
12
日本地处季风气候区北
部为 温带气季候风南部

亚热气带候季,风与其
他同纬度国家相比冬
季较 夏季较温暖 气
候 ,具凉有爽
的特
征。海洋性
A
13
北海道
日本领土主要由 _北___海___道_____、_本___州_____、 _四__国___和_九_州___四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第一节的概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第一节的概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第一节的概括"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first part of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opens with a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protagonist, Pavel Korchagin's childhood in a poor family."“《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第一节开篇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贫穷家庭中度过的童年。

”"It details his struggle to survive and his early exposure to the harsh realities of life."“该节详细描述了保尔为生存而挣扎的经历以及他早早接触到的严酷生活现实。

”"Pavel's father is a hardworking man, but their livelihood is constantly threatened by poverty."“保尔的父亲是个勤劳的人,但他们的生计却不断受到贫困的威胁。

”"Despite the challenges, Pavel displays a resilient spirit and a strong sense of justice."“尽管面临挑战,保尔却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强烈的正义感。

”"The section ends with Pavel's decision to quit school and start working to help support his family."“该节以保尔决定辍学并开始工作以帮助支持家庭作为结尾。

”"This pivotal moment marks the beginning of his journey towards becoming the man of steel he would eventually become."“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他成为最终将成为的钢铁般男人的旅程的开始。

第一节 追寻守恒量——能量

第一节 追寻守恒量——能量

反方向运动,也可能向同一方向运动.也可能一个运动,而
另一个静止,还可能两物体都静止.
人 教 版 物 理 必 修 2
(3)由W=Flcos α不难判断,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 的特点:没有必然的关系,即不一定一正一负、绝对值相 等.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2.关于摩擦力的功 (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 功.例:当物体在倾斜的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
不做功.故选C.
【正确答案】C 【误区警示】本题易直接应用功的公式W=FLcos α,得
(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 位置 而具有的能量.
(3)在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的 动能 和 势能 可 相互转化.
人 教 版 物 理 必 修 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功 1.功的概念和公式
人 教 版 物 理 必 修 2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沿力方向的位移 发生了 概 念 变化,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因 素 (1)力;(2)物体在 力的方向 上发生的位移. (1)力F与位移l同向时:W= Fl . 公 式 (2)力F与位移l有夹角α时:W= Flcos α . 其中F、l、cos α分别表示 力的大小 、 符号含义 位移大小 、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 符号单位 F的单位是 N ,l的单位是 m ,W的单位是 J .
人 教 版 物 理 必 修 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1)WFf=Fflcos (180°-θ)=-mgl sin θcos θ, (2)WFN=FNlcos (90°-θ)=mglsin θcos θ. (3)WG=Glcos 90°=0. (4)FN与 Ff的合力与 G等大反向,即物体所受斜面的力对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强弱电解质(36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强弱电解质(36张PPT)
栏 目 链 接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 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 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栏 目 链 接
尝试
应用
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CH3COOH C.NH4HCO3 B.Cl2 D.SO2
栏 目 链 接
尝试
应用 解析:选项中的四种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原因有 所不同。CH3COOH和NH4HCO3均为电解质,水溶液理应 能导电;Cl2和SO2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的生
成物均为电解质,故溶液也导电(Cl2+H2O
SO2+H2O 为非电解质。 答案:D
HCl+HClO,
H2SO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
栏 目 链 接
♨ 特别提示: 1. 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 强电解质:强 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2. 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 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 解质;如:BaSO4、BaCO3等。
栏 目 链 接
Cl2是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因此只有SO2
要点二
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 子的过程。电离不需要通电,且一般为吸热的。电离方程式 的书写如下: 1.强电解质 完全 电离,符号用“________” ,如 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N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2++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但生命起源的第二步、第三步……是如何进行的呢?
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阶段: 推测已经得到科学实验的证实, 表明此阶段的化学过程是完全 可能的 推测还没有得到肯定的实验证 第二阶段: 实,但有一些线索 第三阶段: 推测有一些假说 第四阶段: 推测既无假说,更无实验证实
简单介绍神创论
在中世纪(约为公元500-1600年之间)的 西方,《圣经》上描绘的上帝,在七天之内 造就万物之说非常流行。人们对《圣经》的 上帝造人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在1650年, 一位爱尔兰大主教根据圣经上所描述的,计 算出上帝创世的确切时间是公元前4004年, 而另一位牧师甚至把创世时间更加精确地计 算到公元前4004年10月23号上午九点钟。也 就是说,生命起源于六千年前。

3.实验组是: 瓶;对照组是: 瓶。 4.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哪一个实验因素不同:

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哪些实验因素(条件)必须 相同:(说出三点以上) 。 6.根据“鹅颈瓶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7.甲、乙两瓶营养液都必须经过加热,根据以前 学过的知识,你认为此实验步骤的作用是什么? 。 8.思考:“鹅颈瓶实验”用实验事实推翻了“自 然发生说”,这是科学的进步。但是如果因此得 出“生命只能来自生命”的结论是否正确呢,为 什么?
简单介绍神创论
圣经中描绘的上帝造人
中国的传说
• 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 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 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 • 女神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自然发生说
古代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曾认为: 由于太阳的温暖,首先在最初的泥土里发 生出泡状的东西,接着从中形成鱼类动物。 其中有的爬上了陆地„..形成陆生动物, 人类也发生了。到了中世纪,这种被称为 “生命自然发生说”的观点更有了戏剧性 的发展。有一些人甚至相信,世界上有些 地方的树会生出鹅来,南瓜里会长出羔羊 和矮人等等。以致在17世纪初出版的英国 大百科全书中,也收入了关于“鹅树”的 记载。

第一节语文课作文13篇

第一节语文课作文13篇

第⼀节语⽂课作⽂13篇 在⽇常学习、⼯作和⽣活中,⼤家都经常看到作⽂的⾝影吧,借助作⽂可以宣泄⼼中的情感,调节⾃⼰的⼼情。

那么,怎么去写作⽂呢?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第⼀节语⽂课作⽂,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节语⽂课作⽂1 ⼀年⼀年时间过得真快啊! 今天是本学期第⼀天上课。

从今年上班的第⼀天起就惦记⾃⼰的学⽣,⼀直在想他们过了个年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呢?今天去上语⽂课终于见到了他们!还好,毕竟⼀个寒假只有⼆⼗多天,学⽣没什么⼤的变化,就是她——徐顺芊的头发剪了,原来扎了个⼩马尾辫的,现在准确性剪短了。

还有⼀个意想不到的,就是何佩同学转学了,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有点失落。

何佩四年级转到我们学校来的,个性挺强的⼀个⼩姑娘,跟着舅舅,舅妈在南京⽣活,⾃⼰的⽗母在上海上班。

教了她两年,挺喜欢这个⼩姑娘的,没想到新的⼀年没跟她说上话,她就转⾛了,也不知道转到什么地⽅去了,没问班主任,兴许是转到她⽗母那边去了吧。

第⼀节语⽂课,没上语⽂书上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我觉得那内容实在在有点枯燥,不适合在新学期的第⼀节课上讲。

于是我花了不少时间准备了⼀课——《龙年说龙》,本想这样的⼀个话题,学⽣应该是⽐较感兴趣的。

谁知真正到课堂到,让我有点失望。

当我问学⽣“你见过的龙是什么样的?”时,没想到竟没⼈举⼿!我想是我的问题太难了吗?也不是啊,问学⽣有没有在书上,电视上见过龙,都说见过了,但为什么就没⼈举⼿来说说龙的样⼦呢?等了有会⼉才有⼀两个举⼿来说,说得也还是不错的,搞不懂,为什么不举⼿呢。

举⼿的问题也⼀直困扰我很长时间了,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的⼿是越来越怕举,真不知道什么原因,是⾃⼰那个地⽅做得不够好了吗?第⼀节语⽂课作⽂2 今天是我上课的第⼀天,⼼中不禁兴奋起来,我要迎接的可是从未体验过的初中⽣活呢! 同样也是今天,我迎来了本学期的第⼀堂语⽂课,迎来了⼀位新⽼师。

⽼师说这⼀节课咱们班同学⾃我介绍,相互之间认识⼀下。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声音的产生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②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二、重、难点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

四、知识拓展1、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0.29s (当时空气15℃)。

2、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3、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1?葫芦岛)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

七年级生物第一节第1课时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七年级生物第一节第1课时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牛刀小试
1.人体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A )
A.睾丸
B.附睾
C.精囊腺
D.前列腺
[解析]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 作用。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2.女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生殖细胞的是( C )
A.阴道
B.子宫
C.卵巢
D.输卵管
男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问题探究】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分别由哪些器官组成? 2.受精卵和胚胎继续发育的场所各是什么? 3.为什么说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思考交流】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归纳提升】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男性生殖系统具有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输送精子等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女性 生殖系统具有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接受精子以及为受精卵和 胚胎提供良好的发育环境等功能。
[解析]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卵子及分
泌雌性激素。
易错易混
精囊腺和前列腺能够分泌有利于精子活动的黏液,这些黏液与 精子共同组成精液。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点 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情景展示】观察男女生殖系统示意图,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 功能。
女性 生殖 系统
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作用的场所 子宫——胚胎继续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娩出胎儿的通道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课外链接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4、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 摩擦起电 产生 条件 两不同绝缘 体摩擦时 感应起电 导体靠近带电 体时 接触起电 导体与带电导 体接触时
现象
导体两端出现 两物体带上 等量异种电荷, 导体上带上与 等量异种电 且电性与原带 带电体相同电 荷 性的电荷 电体“近异远 同” 原子核对电 子束缚力弱 的物体失去 电子,强的 得到电子 导体中的自由 电子在电荷间 力的作用下, 从物体的一端 转移到另一端 在电荷间力的 作用下,自由 电子从一物体 转移到另一物 体
三、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1.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 (1)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 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 不变. 2、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 (1)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2)两个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部分之间能转移的是电子 (3)起电过程的实质是物体中正、负电荷的分离或者转 移 (4)电荷中和的实质是正负电荷的结合 (5)在分离、转移、结合等过程中,正负电荷并 没有消失,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正、负电子湮 灭时,正、负电荷消失,电荷的代数和仍然不变
1711班的同学们,辛苦了!!!
二、三种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 ①摩擦起电的原因 两个不同的绝缘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 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 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 则带正电. ②具体解释丝绸摩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带电原因?
注:摩擦物体带电的正负是由其束缚电子的能 力决定的,因此摩擦物体带电会随与其摩擦的 物体而变化,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原因
实质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方案三:全班分成4个大组,分别针对不同因素(水、空气、温度、土壤等)设计实验方案,探讨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每个大组又以4人为1小组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推出最佳方案,并用简图和文字书面表达出实验设计思路。
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方案一: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指导”,两生板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培养学生的的总结能力,
观看CAI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设计实验来探究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适宜的温度
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1、种子萌发的条件
胚是完整的
自身条件胚是活的
度过休眠期
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水子叶或胚乳的营养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形成根胚轴成为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方案二:观察录像,相互交流说出实验探究的结果。
方案一: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的报告。
方案二:组间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评比。评出:最佳方案、创意、假设、选材、观察、报告奖等
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意义,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并说明理由。
方案二: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推测实验结果。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构成生物膜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
时间:1959年 人物:罗伯特森(J.D.Robertsen) 现象: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
三层结构。
得出结论 生物膜由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组成
探究五—“三明治” 模型
单位膜模型 罗伯特森的三明治模型:
1、蛋白质在膜中分布的对称性 2、静态结构
提出问题 单位膜结构有什么缺陷
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刚性结构,这显然与膜 功能的多样性相矛盾。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
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
探究六—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嵌入 镶
横跨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一些蛋白质起运输载体的作用。
探究六—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 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
糖蛋白的作用: 1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2还与细胞膜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时间:1925年 人物: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 实验:用丙酮从人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提取脂质 ,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
现象:发现展开层后的脂质单层面积是红细胞的表面 积的2倍
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探究四—磷脂的排布方式
细胞生活在水环境中,细胞膜的两面都是水。 尝试画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怎样排成两层呢?
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小结、生物膜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 欧文顿 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 分离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膜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用途。

(2)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和多媒体动画等教学活动,归纳出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化学反应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探索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板书)一、甲烷1、甲烷的存在和物理性质(1)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天然气、沼气、坑气、油田气等(2)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是0.717g·L-1(标准状况)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师)要学习甲烷,那首先我们还是先要会书写甲烷的化学式。

(板书)2、甲烷的结构甲烷的分子式:CH4(过渡)甲烷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怎么写呢?(一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练习)(实物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投影)“甲烷分子正四面体结构示意图”(生)距离相等;夹角也相等。

(师)讲解:C—H与C—H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板书)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型(师)结构决定性质,甲烷的分子结构决定其具有②另取一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观察。

(过渡)除了与氧气反应,甲烷还能否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板书)(3)甲烷与氯气的反应(科学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P61).播放实验视频,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观看完后,由现象讨论得出结论)(现象)没有光照的试管不变化;光照后的试管壁上出现油滴,试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颜色略微变浅。

(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结论)说明CH4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壁上出现油滴,说明反应中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原子结构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结构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课标要求]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1.能级符号及所含轨道数:s、1,p、3,d、5,f、7。

2.每个电子层所含能级类型:K:s;L:s、p;M:s、p、d;N:s、p、d、f。

3.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形。

4.原子轨道能量高低关系:同电子层不同能级:n f>n d>n p>n s;不同电子层同能级:n s>(n-1)s>(n-2)s>(n-3)s;同电子层同能级:n p x=n p y=n p z。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1.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1803年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建立原子学说的是英国化学家,1903年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模型已成为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2.汤姆逊原子模型(1903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5.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20世纪20年代中期):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2.光谱和氢原子光谱(1)光谱①概念:利用仪器将物质 或 的波长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的谱线。

②形成原因:电子在不同轨道间 时,会辐射或吸收能量。

(2)氢原子光谱:属于 光谱。

过渡:为了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 的实验事实,丹麦科学家玻尔在 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 的原子结构模型,3.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1)基态原子吸收能量释放能量激发态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且能运动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2.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
A.手碰到火迅速缩回 B.听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
C.吃食物分泌唾液 D.切洋葱时流眼泪
3.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

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4.眨眼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 )
A.脑,简单反射 B.脊髓,复杂反射
C.反射弧,简单反射 D.反射弧,复杂反射
5.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 )
A.膝跳反射 B.谈梅止渴 C.望梅止渴 D.吃梅止渴
6.人体感知外界环境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反射弧
B.脊髓
C.神经元
D.大脑
7.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 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 c 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
C. d 能将来自c 的神经冲动传至e ,引起反射
D. e 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8.临床上,与初步诊断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划脚心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星是否有变化
C.检杳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以生的一段话
9. 组成大脑皮层的主要结构是()
A.神经元突起 B.神经元细胞体
C.传入神经纤维 D.传出神经纤维
10、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下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也是一种细胞
B、神经元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的基本单位
D、神经元细胞体上的树突是神经末梢 7、神经系统中有“活命中枢”之称的结构是脑中()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11、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指的是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成为的整体,能够协调自己与的关系,能够适应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自我调节包括和激素调节。

其中,的调节功能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

12、神经细胞又叫,是神经系统和的基本单位。

一个神经细胞由和组成。

13、神经元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按一定方向传导,称为。

14、神经系统的功能是:接受,产生,传导。

15、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膨大成节,称为;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外被膜,称为。

16、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做出的反应。

17、反射弧是指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神经元、、神经元、效应器。

18、神经系统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反射活动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反射是神经活动和神经调节的方式。

19、反射的一般过程为受到刺激后产生冲动,由传入神经元将冲动传导到,再发出冲动,由传出神经元将传达到,并做出反应。

20、膝反射的反射弧神经中枢上没有神经元,只是借传入神经元轴突末端与传出神经元的或来联系,属于反射。

21、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具有方向性的,神经冲动在神经元的结构中的传导方向应该是:(在空格中用箭头来表示)
树突胞体轴突
22、判断题:
(1)脑神经只分布在脑部,脊神经主要分布在全身各处。

()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可以相互连接,互通信息。

()
(3)神经元中树突和轴突的数目是相同的,一一对应的。

()
23、下图所示的是神经元的结构,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

(1)、神经元结构包括①;②。

(2)、在较长的外套有一层鞘,组成,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3)、若干条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

(4)、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方向。

24.请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回答:
(1)请用图中字母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

(2)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
损伤部位是【】。

(3)由(1)(2)可知,脊髓具有功能。

(4)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
的是。

25.下图是缩手反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若图中[ 1 ] 表示感受器,请写出图中其他序号所表示的结构名称:
[ 2 ] 、 [ 3 ] 、[ 4 ] 、 [ 5 ]
(3)当手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从反射的类型看,缩手反射属于反射。

(4)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以后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反射。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B
6.C
7.C
8.B
9.B
10.(1)A→B→E→C→D (2)【G】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束)(3)反射、传导(4)吃梅
11.(1)反射弧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2)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1→2→3→4→5 非条件
(4)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或躯体感觉中枢)条件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