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供港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供港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摘要:为了解决供港蔬菜产业发展,本文以贺州供港蔬菜产业为例,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产业发展新模式及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港;蔬菜产业;发展;建议贺州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蔬菜品种丰富,素有“百年菜乡”之美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大力实施蔬菜产业化建设工程,加快建立全链条蔬菜供大湾区新机制新模式,建成了广西首个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备案基地,全市供港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初步打响了“贺州供港蔬菜”品牌,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1贺州蔬菜产业发展情况1.1蔬菜产业发展概况贺州是广西重要的蔬菜产区,主要品种有瓜类、豆类、叶菜类、根茎类及水生类等;全市蔬菜年复种面积约120万亩,产量约230万吨,年产值约35亿元,蔬菜已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有效途径,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蔬菜种植以秋冬菜为主,产量占到全年总产量的65%以上,其中八步、富川、平桂是我市蔬菜的主产区;以生鲜蔬菜外销为主,其中超过75%的产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等市场;蔬菜深加工企业稀少,加工的品种不多、产能不大,尚没建设有蔬菜加工园区。
据估算,全市蔬菜产品的深加工率不足5%。
1.2供港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贺州充分发挥了比邻粤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为契机,突出生态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狠抓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供港蔬菜基地标准认证,建成了广西首个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备案基地,带动全市供港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2供港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贺州农投集团作为市属一级国有企业,聚集“农业东融”这个主责主业,将蔬菜产业作为“产业东融”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供港蔬菜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全市供港蔬菜产业加快发展,探索形成了“企业+基地+合伙人”为主的贺州供港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
主要做法如下:2.1高标准推进基地建设贺州市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坐落于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总面积8470多亩,带动辐射周边蔬菜种植超过2万亩。
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蔬菜精深加工,科学构建生产持续稳定、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控的蔬菜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将建设成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高品质蔬菜生产加工集散地。
二、主要目标到2024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33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65万亩、露地蔬菜195万亩,西甜瓜70万亩,总产量达到74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到425亿元。
到2027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35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70万亩、露地蔬菜210万亩,西甜瓜70万亩,总产量达到75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
主要蔬菜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普及率达85%以上,机械化装备水平达50%以上;节水、节肥、减药达10%以上;蔬菜单产提高10%以上,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商品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
到2030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35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70万亩、露地蔬菜210万亩,西甜瓜70万亩,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到600亿元。
三、重点任务(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优化区域布局。
围绕“设施蔬菜、露地蔬菜、西甜瓜”三大产业,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优化区域布局。
设施蔬菜产业主要分布在灌区和山区,以番茄、辣椒、黄瓜、韭菜、芹菜、哈密瓜、甜瓜等为主;灌区和旱作区重点发展日光温室和大跨度拱棚,山区以拱棚发展为主,日光温室为辅;到2027年,设施蔬菜发展到70万亩。
露地蔬菜产业主要分布在山区和灌区,以番茄、辣椒、菜心、芥蓝、西兰花、芹菜、娃娃菜、甘蓝等为主;到2027年,露地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10万亩。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03•【字号】吕政发[2010]48号•【施行日期】2010.09.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吕政发[2010]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的政策措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和《山西省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精神,现就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大力推进以设施蔬菜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开发,有效缓解了蔬菜市场供需矛盾,对保障城乡蔬菜供应、稳定市场价格起到了重要作用,蔬菜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但是,由于我市近郊蔬菜基地面积不断减少,蔬菜品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设施蔬菜面积较小,淡季蔬菜自给能力严重不足,加之随着我市城乡人口的不断积聚,蔬菜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稳定市场菜价、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因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强化“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把蔬菜产业开发作为关系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l、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城乡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发展设施蔬菜和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为重点,优化区域布局,集成配套技术,推广集约化育苗与商品化处理,突出设施蔬菜规划小区和标准园建设,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进设施蔬菜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全市蔬菜市场均衡供应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7•【字号】吉政发[2012]6号•【施行日期】2012.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的意见(吉政发〔2012〕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和市场供给,自2008年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以来,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切实强化推进措施,促进蔬菜产量持续增长,产品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保障和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但由于我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经营方式粗放,在应对异常气候变化、市场风险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多重挑战,城市蔬菜供给和蔬菜价格极易出现大幅波动,“卖难买贵”并存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对“菜篮子”产品日益提高的需求,现就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保障“菜蓝子”产品供应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蔬菜产业发展,要着眼于加快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九区五线一中心”产业布局,强基础、扩规模,重科技、保供给,调结构、提质量,着力提高蔬菜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快速提高蔬菜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
(二)主要目标:2012年蔬菜面积达到530万亩,比2011年增加10万亩,产量稳定在1300万吨。
其中,棚膜蔬菜达到100万亩,产量400万吨。
到2015年,蔬菜面积达到550万亩,产量达到1400万吨。
其中,棚膜蔬菜规模达到120万亩,力争实现140万亩,产量力争达到500万吨以上。
发展农村蔬菜产业的建议
发展农村蔬菜产业的建议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6〕号)和市《关于加快城郊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九府发〔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县蔬菜生产,保障城乡蔬菜供应,现就加快我县商品蔬菜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xx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国务院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价格基本稳定的要求,以增强对蔬菜产业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为抓手,以推动我县蔬菜工作发展方向由传统服务保障型向现代农业产业型转变为核心。
以加快生产能力建设和机制创建xx为手段,以强化组织xx和政策支持为保障,全面实现我县菜篮子工程xx调控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协调生产发展与促进流通,保障供给与农民富裕相统一的目的。
(2)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三增两稳三保,即“323”发展目标。
“三增”:一是增加商品蔬菜基地面积。
2012年商品蔬菜基地恢复到2000亩(x低量),2015年发展到3000亩。
二是增加速生叶菜面积。
按照速生叶菜占蔬菜基地总面积15%的比例,2012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500亩和1000亩。
三是增加设施蔬菜生产面积。
到2012年和2015年,保护地蔬菜面积将分别从目前的200亩增加到300亩和500亩。
“两稳”:稳定蔬菜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配套资金来源,5年不变。
“三包”:保障城区蔬菜供应,到2015年实现鲜销商品蔬菜总产量8000吨以上,自给率60%;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保障蔬菜应急调控,即有蔬菜基地存量和特殊情况下可储存7天左右的蔬菜品种冷链冷库供应能力。
通过3-5年的努力,确保了我县蔬菜基地建设基本满足需求,蔬菜流通大幅度提升,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
二.工作xx及提升措施(一)加快城郊蔬菜基地建设1.制定长远规划,为蔬菜产业提供发展平台。
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快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意
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快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丹政办发[2006]14号【发布部门】丹东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03.03【实施日期】2006.03.0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快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丹政办发[2006]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农委《关于加快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三月三日关于加快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十五”期间,我市蔬菜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品种结构明显优化,优势生产区初步形成,新材料、新设施、新技术得到普遍应用,蔬菜出口实现了重大突破。
由于蔬菜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设施蔬菜发展步伐较慢,影响了城市蔬菜淡季市场供应。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快全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5]97号)精神,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现就加快我市设施蔬菜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一)总体发展思路:以满足城市蔬菜市场需求和扩大外销为导向,以蔬菜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优化布局和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完善市场建设和服务体系为保证,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认证和龙头企业建设,全面推进蔬菜基地生产、企业加工和市场销售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市民满意和设施蔬菜快速发展的总目标。
(二)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市蔬菜生产播种面积42万亩,商品总量120万吨,年均递增 8.5 %,总产值达到 14亿元,年均递增5%;建设10万亩专业出口基地,年输出40万吨,其中出口20万吨;食用菌生产面积3300万平方米,产量10万吨,产值6亿元,其中出口8万吨,供货值5.7亿元;规模以上蔬菜(含食用菌、山野菜)加工企业达到3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20•【字号】晋政发[2012]2号•【施行日期】2012.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2〕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一)农作物种业取得长足发展。
山西气候条件复杂,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业用种丰富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农作物种子工作,选育、引进和大面积推广了紧凑型玉米、优质小麦、抗虫棉、优质谷子等突破性农作物优良新品种。
杂交玉米全部实现商品化供种,主要农作物种子实行精选包装和标牌销售,良种供应能力显著提高;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全省注册种子企业200个,培育了4个“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实行政企分开,市场监管得到加强。
良种的培育和应用,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作物种业地位亟待加强。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目前,我省农作物种业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竞争力不强;供种保障政策不健全,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农作物种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现象时有发生。
寿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蔬菜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寿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蔬菜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寿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3.03•【字号】寿政办发〔2020〕12 号•【施行日期】2020.03.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寿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蔬菜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单位: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3〕109 号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4〕33 号)文件精神,提高蔬菜种业科技创新水平,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蔬菜种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蔬菜种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保障蔬菜供种安全为目标,以培育科技型种子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种业资源,搭建发展平台,加强政策扶持,增加经费投入,强化市场监管,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快速提升蔬菜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蔬菜种子产业体系,带动我市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自主创新。
加强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鼓励引进国际优良种质资源、先进育种制种技术和物质装备制造技术,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二是坚持企业主体地位。
以“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子企业为龙头,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3.24•【字号】青政办〔2023〕29号•【施行日期】2023.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副产品购销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23〕2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充分发挥我省海拔高、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环境洁净的生态优势,做优做强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丰富城乡居民“莱篮子”,结合我省发展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青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绿色有机为主线,着力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培育品牌、补链扩输,加快高原冷凉蔬莱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打造河湟流域高原夏菜产业带,分期分批建设一批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有序扩大露地蔬菜种植面积,推进蔬菜生产区域化、绿色化、有机化、规模化、标准化,提高省内自给水平,扩大外输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发展目标。
抓质量,树品牌,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构建生产持续稳定、质量安全、产销顺畅的现代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地,加快建立全产业链,提升质量效益。
到2025年,全省蔬莱种植面积达到73万亩(集地蔬菜60万亩、设施蔬菜13万亩)以上,蔬莱总产量达到160万吨以上,其中河湟流域蔬菜面积和产量占90%以上;夏秋季蔬菜自给率提高到75%,冬春季蔬菜自给率提高到40%。
力争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发展到5000亩,产量达到2万吨左右。
二、重点任务(一)优化产业布局。
积极培育河湟流域绿色有机蔬菜聚集区,恢复发展设施温棚,大力发展露地有机绿色蔬菜,着力打造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带。
关于发展蔬菜产业的几点建议
关于发展蔬菜产业的几点建议作者:张旭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棚膜蔬菜是现代农业组成的一部分,它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极具潜力的一个产业。
关键词:棚膜蔬菜;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中图分类号: S6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05-1发展棚膜蔬菜是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本文针对吉林省棚膜蔬菜生产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 生产现状1.1 棚膜蔬菜生产现状1.1.1投入成本高,农民积极性低蔬菜种植,特别是棚膜蔬菜种植,需要较高的一次性成本投入的同时,种植工作量相对于其他作物要大得多。
另外,粮食价格有国家保护政策,而蔬菜价格主要依靠市场调控,这就导致蔬菜的价格存在非常大的波动,蔬菜种植的风险相对要高一些。
此外,近几年德惠市农民外出务工的数量逐年增多,且有可观的经济回报,所以大多数农民宁可背井离乡到外面打工,也不愿把精力投入到工作量大、成本投入高的经济作物种植上,尤其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的棚膜蔬菜。
1.1.2产业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差德惠市的蔬菜大多都应季生产,然后直接销售,缺少储藏加工环节,其附加值低。
而且蔬菜的生产者多是散户,他们自产自销,与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结载体,很难卖上好的价格,这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值得重视。
1.1.3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支撑能力弱德惠市的蔬菜种植相关部门技术的推广力量薄弱、存在经费不足、队伍不稳、检验检测手段落后的问题,导致新品种、新设施、新肥料、新技术、新农药不能得到及时地推广和普及,影响了蔬菜生产效益。
1.2 前景预测1.2.1城镇化为棚膜蔬菜带来曙光目前,城市蔬菜消费指数高于农村、高收入家庭高于低收入家庭。
但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对蔬菜的需求呈多样化、新鲜化,这给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带来了曙光。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19•【字号】吉政发〔2021〕6号•【施行日期】2021.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21〕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是关键。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为促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集群化发展为方向,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二)主要目标。
2021年,启动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项目,培育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百强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持在600户左右,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100户以上。
到2025年,培育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企业,大幅度提高粮食、畜禽和特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利用5至10年时间,推动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产值接近万亿级规模。
二、主攻方向发挥资源优势,立足全产业链发展,依托骨干企业,着力打造十大产业集群。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2022—2027)规划的通知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2022—2027)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公布日期】2023.05.12•【字号】•【施行日期】2023.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2022—2027)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广西—东盟经开区城市和农林水利管理局:现将《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2022—2027)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5月12日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2022-2027)规划前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蔬菜产业是保障食物供给的重要农产品,在促进农民增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对于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南宁市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广西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南菜北运”基地之一。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经济效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广西“十四五”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南宁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背景“十三五”以来,南宁市坚持以稳产、保供、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优化产业布局,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实现了规模稳步发展和质量效益提升的双重成效,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第一节产业基础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大力推进露地蔬菜规模化发展以及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蔬菜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实现了面积稳步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的产业发展良好势头。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普洱市关于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普洱市关于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普政办发〔2021〕124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发展规划正文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普洱市关于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普洱市关于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31日普洱市关于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普洱现场办公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两示范一胜地”发展定位,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推进全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产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致富、保障市场供给、助力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按照规模化种植、绿色化发展、综合化利用的总体思路,构建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装备设施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市场信息化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绿色生态、产业高效的蔬菜全产业链,切实提高普洱蔬菜产业市场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85万亩,总产量110万吨、农业产值25亿元、综合产值50亿元;按照《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八有三档”的标准,打造和认定5个省级、10个市级、20个县级蔬菜生产基地,把普洱建设成为“云南省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二、主要任务(一)打造绿色蔬菜基地。
打造常年蔬菜产业区:以思茅区为中心,建设6个蔬菜生产重点县(区),辐射发展10个蔬菜生产重点乡(镇)。
种植白菜、青菜、番茄、黄瓜、茄子、辣椒、葱蒜类等蔬菜,思茅区可重点发展甜竹笋。
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
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29•【字号】常政发[2011]20号•【施行日期】2011.10.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常政发〔2011〕2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蔬菜生产事关群众生活、菜农利益、社会稳定。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意见》(湘政发〔2010〕3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扩大蔬菜产业规模1.明确发展目标。
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全市蔬菜播种面积每年递增10万亩,到2015年,播种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600万吨,种植产值70亿元;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到100家,鲜菜加工量占到蔬菜产出量的20%,加工产值30亿元。
通过五年的努力,形成100亿元产业规模,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生产稳定发展,产品流通顺畅,菜农持续增收;确保城镇居民蔬菜供应质好量足、淡旺均衡、价格稳定、绿色安全。
2.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全市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大力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形成并提升五大种植基地:一是以汉寿县、安乡县、鼎城区、澧县、临澧县、西湖管理区为主要种植区域的平原旱作蔬菜种植基地;二是以鼎城区、武陵区、汉寿县、安乡县、西洞庭管理区为主要种植区域的湿地水生蔬菜种植基地;三是以石门县、桃源县为主要种植区域的夏秋露地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四是以津市市、鼎城区、澧县、西洞庭管理区为主要种植区域的特种蔬菜和野生蔬菜种植基地;五是以武陵区芦荻山乡、东江乡、丹洲乡和鼎城区武陵镇、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为主要种植区域的城郊观光蔬菜种植基地(城郊专业蔬菜生产基地)。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28•【字号】赣市府办发[2011]8号•【施行日期】2011.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市府办发〔201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现将《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意见》(赣府发〔2010〕39号)精神,结合《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心城区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市府发〔2010〕35号)内容,切实解决我市蔬菜自给率低等突出问题,保障市场有效供应,保持菜价基本稳定,做大我市蔬菜产业,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发展思路、原则发展思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狠抓蔬菜产业建设,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建立蔬菜供应保障机制,推动蔬菜生产步入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蔬菜消费需求。
基本原则: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公共财政对蔬菜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为蔬菜面积稳步发展和保障居民消费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坚持产区和销区统筹发展的原则,在不放松优势产区生产的同时,加强销区生产能力的建设,密切产销的协作关系,既保障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并重的原则,注重生产要素集成和资源整合,在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成规模、起点高、标准高的新基地,稳定产量,提高质量。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蔬菜尾菜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蔬菜尾菜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蔬菜尾菜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全市蔬菜尾菜处理利用工作,加快推进蔬菜尾菜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保障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蔬菜尾菜处理利用工作的责任感蔬菜是我市重点扶持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
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紧盯市场需求,加大扶持力度,注重品牌培育,蔬菜产业尤其是高原夏菜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近80万亩,产量突破200万吨,产值超过30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近30%,成为全市种植业中效益最好和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产业。
但是,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尾菜的产生已经成为农村新的环境污染源。
据初步统计,全市年产尾菜83.9多万吨,其中榆中县年产尾菜60多万吨。
大量尾菜堆积田间地头、乡村道路旁、沟渠内,腐烂变质后污染环境,对农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还存在病害残留,对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进行尾菜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尾菜处理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蔬菜尾菜治理利用工作的责任感,把尾菜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尾菜治理利用工作取得成效。
二、尾菜处理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泡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精选】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委关于加快推进泡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有关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农委《关于加快推进泡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月十五日关于加快推进泡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农委)成都具有种植蔬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蔬菜品种资源丰富,泡菜加工历史悠久,泡菜产业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广阔。
为加快推进全市泡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思路坚持政府引导、科技引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大力推进泡菜新品种开发、新工艺研发和技术更新,加快泡菜专用原料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创新营销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实施积极的品牌战略,打造国内外泡菜知名品牌,做大做强泡菜产业。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培育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泡菜加工企业6家,其中年产值3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家;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30万亩,泡菜年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年产值45亿元以上;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不少于6个。
三、工作措施(一)强化科技支撑。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科研院所与泡菜龙头企业合作,依托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泡菜研发体系,开发适销、健康、营养、方便的泡菜新产品,重点开展低温冷链活性乳酸泡菜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
(二)加快基地建设。
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鼓励泡菜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专业大户创新组织形式,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方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绿色、有机泡菜专用原料基地。
(三)推进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重点培育一批综合竞争力强、带动面广、拥有核心优势技术的龙头企业,鼓励加工企业向加工园区集中发展,大力推进新都区泡菜产业园区、郫县川菜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形成集约集群加工产业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市农委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蔬菜产业,充分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就加快推进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思路加快标准化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建设城郊保障性常年基本菜地,提高蔬菜基地生产能力。
以发展名优特色蔬菜生产为重点,大力培育地方区域品牌,积极发展蔬菜精深加工,提高蔬菜产业附加值。
突出抓好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创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45万亩左右,城郊保障性常年基本菜地30万亩以上,精细菜比例达到70%,良种覆盖率达到96%,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80%,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达到98%以上;培育蔬菜加工产业集群,新增蔬菜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
三、工作措施(一)科学布局“菜篮子”基地。
按照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调控保障有力、档期供应均衡的要求,科学布局“菜篮子”基地,大力推进设施蔬菜发展,加快“菜篮子”基地建设的提档升级,建立稳定的城郊保障性常年基本菜地,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
1.设施蔬菜基地。
采取“线、面”结合方式,在我市蔬菜产业带区域大力发展设施蔬菜。
一是在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双流县建设一定数量的蔬菜种子、种苗生产繁育智能温室;二是在新都区、彭州市、崇州市、双流县、郫县建设一批标准钢架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三是在其他蔬菜主产区域建设一批由专合组织、家庭农庄和农户投资的简易大棚(含中小棚)蔬菜生产基地。
2.特色蔬菜基地。
在彭州市、金堂县、崇州市、都江堰市、青白江区、大邑县、邛崃市、双流县、郫县,重点发展莴笋、大蒜、芹菜、韭黄、辣椒、榨菜、大白菜、萝卜等特色优势蔬菜,建设一批特色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
3.规模蔬菜基地。
在彭州市、郫县、双流县、新津县、新都区、温江区和龙泉驿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不断完善蔬菜基地基础设施,促进蔬菜基地提档升级。
4.区域合作基地。
进一步强化与德阳、眉山、资阳、攀枝花、阿坝、凉山等市(州)的区域合作,建设若干个经过申报、认证和授牌的“菜篮子”生产基地,其中,在阿坝州主要建设白菜类秋淡补充基地,在凉山州、攀枝花市主要建设茄果类春淡补充基地,在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主要建设都市蔬菜和加工蔬菜补充基地。
(二)进一步做强蔬菜产业高端。
充分发挥成都在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快发展高端蔬菜产业。
加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抓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园和工厂化制种、育苗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蔬菜物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物联网,着力拓展终端市场;突出莴笋、大蒜、芹菜、韭黄、辣椒、榨菜、大白菜、萝卜等成都优势特色蔬菜主导品种,做大规模,做强品牌。
(三)大力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鼓励和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完善企业与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和“园区(基地)+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生产模式,发展蔬菜初加工,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推进“专超对接”,建立专业合作组织与零售商之间稳定直接的购销关系,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四)积极打造知名蔬菜品牌。
帮助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庄等积极申报品牌,适时举办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进一步提高成都蔬菜产品品牌知名度。
充分利用“牧马山二荆条辣椒”、“唐元韭黄”、“成都蒜苔”、“新都泡菜”、“广乐泡菜”、“杜二哥泡菜”等品牌优势,合力打造“天府”蔬菜品牌,积极创建全国知名品牌。
(五)大力发展蔬菜加工。
一是强化蔬菜就地分级、净菜加工以及包装等处理能力建设,提高蔬菜精细化加工率,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强蔬菜冷链体系建设,在蔬菜基地就近建设气调库,延长蔬菜供应时段;三是在巩固我市泡菜和豆瓣等调味品加工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脱水蔬菜等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拉动产业发展。
(六)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进一步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大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在全面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蔬菜产业高端的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发展。
配套完善市场、基地检测网络,强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继续推行蔬菜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蔬菜从“田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控机制和质量追溯体系。
四、扶持政策(一)支持科技创新。
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蔬菜产业科技创新,重点对蔬菜生产、蔬菜加工及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科研和推广项目给予支持。
同时,市科技部门对蔬菜产业科研项目优先予以立项支持。
(二)支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对建设1000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的业主,区(市)县政府优先安排土地综合整治等涉农项目,完善田、水、路等基地基础设施。
对新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业主,市、区(市)县两级财政按政策给予一次性补贴或奖励。
(三)鼓励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支持企业投资建设蔬菜良种秧苗繁育供应中心。
对业主建立智能化、工厂化蔬菜良种秧苗繁育供应中心,育苗面积在10亩以上、连续两年亩均产销蔬菜商品苗在30万苗以上的,市财政给予业主每亩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支持蔬菜专合组织实施统一育苗。
对实行统一育苗且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市财政按照其购买蔬菜良种价格的10%的比例给予补贴;对引进的外来高科技企业,建立蔬菜育种、制种和工厂化育苗基地且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市、区(市)县两级财政给予基础设施配套支持,市农发投公司按相关政策给予项目担保、委托贷款或生产性融资支持。
(四)支持设施农业规模化基地建设。
对业主建设100亩以上规模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区(市)县政府优先安排土地综合整治等涉农项目,支持完善田、水、路等基地基础设施;对业主建设20亩以上标准钢架大棚,在大棚正式投产后,由市、区(市)县两级财政给予业主每亩2000元一次性补贴。
(五)支持蔬菜销售企业做大做强。
对与基地农户直接对接从事蔬菜销售的企业(或专合组织),从事蔬菜分级、贮藏、保鲜、净菜加工以及包装等且实际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比照市级农业重点项目予以支持,市农发投公司给予项目担保或委托贷款,并予以贷款利息50%的贴息支持;对在中心城区设立直销网络的,优先办理蔬菜运输车入城准入证。
(六)支持创建知名品牌。
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名牌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市、区(市)县两级财政按我市品牌发展政策给予一次性补贴。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关于加快推进伏季水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农委为将我市龙泉山脉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伏季水果产业带,做大做强我市伏季水果产业,并兼顾龙泉山脉生态屏障建设,现就加快推进伏季水果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思路以龙泉山脉区域的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金堂县、双流县四区县(以下简称四区县)为核心,重点发展枇杷、桃、早熟梨和鲜食葡萄四大优势特色水果。
积极开展伏季水果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良种比例和果品质量。
加快配套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促进生产技术全面升级。
支持果品流通及加工产业的发展,延长伏季水果产业链。
着力改善龙泉山脉生态环境,依托伏季水果产业基地,发展观光旅游经济,促进一三产业互动,提高伏季水果产业的综合效益。
二、发展目标到2011年,龙泉驿区、双流县各新发展葡萄1万亩,青白江区新发展桃1万亩,金堂县新发展桃3万亩;建设中国良好农业规范、出口备案、有机和绿色认证基地5万亩;打造总面积1.8万亩的9个标准化核心示范片,辐射带动龙泉山脉68万亩优质伏季水果产业带建设。
三、工作措施(一)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产业布局合理、水土保持良好、品种搭配适度、生态旅游提升的要求,2009年内高质量完成《成都市伏季水果产业规划》,四区县要结合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做好当地伏季水果产业规划。
新发展区要避开林地,林地中已种植的伏季水果应逐步退出林地或实施水土保持改造。
(二)强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鼓励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采取土地规模流转、股份合作经营等方式,新建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伏季水果种植基地。
鼓励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按照中国良好农业规范、欧洲农业良好标准和出口备案认证标准建设标准化基地。
(三)加大新品种培育推广力度。
依托农业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在龙泉驿区建设桃品种资源圃,在双流县建设枇杷品种资源圃,筛选适宜我市发展的品种,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高我市伏季水果的核心竞争力。
(四)大力推广果树间套作。
结合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开展立体栽培,在果园行间套种耐阴植物和豆科等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果园的景观效果。
2009年,四区县要各建一个果树间套作示范片。
(五)推进一三产业互动。
结合伏季水果产业基地建设,配套发展特色农庄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
四区县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1-2个产业互动的亮点。
(六)打造地域品牌。
借助各类平台,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提升“龙泉水蜜桃”、“双流枇杷”、“成都早熟梨”、“龙泉巨峰葡萄”等产品的知名度,重点推介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四区县要逐步统一鲜果包装和标识,积极开展与国内外水果营销企业的合作,整体提升我市伏季水果形象。
(七)完善产业链。
进一步加大对水果储藏保鲜和深加工的扶持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水果销售及加工龙头企业到我市投资建厂,延长水果销售期,提高水果加工转化能力,增加水果产业附加值。
四、扶持政策(一)支持标准化基地建设。
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新建500亩以上集中成片的桃、枇杷、早熟梨、葡萄标准化基地,市、区(市)县政府将在配套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予以扶持。
对通过中国良好农业规范、出口备案、有机和绿色认证的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新建标准化基地,由政府支农政策性资金给予50元/亩的奖励。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基地建设项目优先给予委托贷款、担保贷款等融资扶持。
(二)支持新品种资源圃建设。
对伏季水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新品种选育和引进推广给予科技立项支持。
(三)支持建立标准化核心示范片。
对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片,市、区县政府除了在配套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扶持外,政府支农政策性资金将给予每个核心示范片10万元的奖励。
(四)支持打造龙泉山脉生态产业带。
对参与果树间套作种植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及农户,凡符合贷款条件的,将优先给予委托贷款、担保贷款或贷款贴息等扶持。
(五)支持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
鼓励四区县统一伏季水果果品包装、标识,提高采后分级包装水平,市农发投公司对参与贴牌生产的龙头企业给予补贴,市商物投公司对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