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艺术手法

合集下载

古诗文艺术手法

古诗文艺术手法

古诗文艺术手法一、音律手法1、双声:两个声母相同的单纯词.如,“澎湃”2、叠韵,两个韵母相同的单纯词。

如,“窈窕”3、叠声,两个读音相同的单纯词.如,“寻寻觅觅”注:单纯词,即两个字单独没有意思,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意思的词。

二、修辞手法1、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烘托:⑴以人衬人(侧面烘托):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⑵以物衬物(以动衬静):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⑶以景衬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

3、用典:⑴援引史实: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⑵化用前人诗句: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4、双关:⑴谐音双关:如“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⑵一语双关: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5、通感:运用新颖别致的比喻,调动各种感官去感知陌生的事物,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6、象征:如,“红豆生南国"。

7、对比:如,“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8、设问: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9、夸张:如,“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

10、拟人: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11、反复:如,“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12、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三、表现手法1、留白:⑴省略对整个故事过程的交代,集中全力描绘最富有联想性、集中了各种矛盾的具体情节.如,《十五从军征》省略了主人公从军的过程,集中叙述了他归乡后家中的荒凉景象。

⑵摘取几个画面,合在一起共同表现一个丰富的内涵.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雨骤》⑶两个主人公的遭遇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即“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如,《琵琶行》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省略贬谪以前的事,详叙如今的境况。

古诗的艺术手法

古诗的艺术手法

古诗的艺术手法古诗的艺术手法诗歌鉴赏的艺术手法能够分为三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下面我就《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部分古诗(7—9年级)简单地谈谈常用的艺术手法。

’ 1.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这在古诗中比比皆是。

如以“梨花”喻“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落红”、“沉舟”、“病树”等自喻(《己亥杂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浮云”比喻“保守势力”.以“最高层”比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登飞来峰》)等;《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既是实写塞上秋景。

也是以蓬、雁自比;《过零丁洋》颔联用“风飘絮”来比喻国家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坎坷的政治命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使用拟人的手法。

“明月”和“风”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

(望岳》中“造化钟神秀”,用拟人的手法,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又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

《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甲光向日金鳞开”隐喻守军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景。

’2.引用典故。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些时候.假如不能准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

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如《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燕昭王设黄金台招贤”的典故.既与战争地名吻合。

也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使用了两个典故。

“闻笛赋”表现对很多已经去世的旧友的怀念:“烂柯人”说明自己贬谪的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

不再是旧时光景了。

《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引用了“窦宪北击匈奴。

古诗常见的艺术手法

古诗常见的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1.用典:用典分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形式。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除了回顾作者南下的经历外,全是用事。

2.虚实结合: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

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上阕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下阕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

3.想象: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想象是经验向未知出发,是经验重新组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魅力。

如李白的诗雄奇壮丽,奔放飘逸,往往是充满丰富的想象。

运用想象时,常常把瑰丽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精妙的比喻结合起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何等雄奇壮美的景象。

4.联想: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如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联想到荆轲刺杀秦王之前在易水壮别的场面,既表达了对荆轲的一片崇敬,也借此抒发了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

5.以乐写哀:乐者,快乐之景也;哀者,悲伤之情也。

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写闺怨,却先从“不知愁”写起,春日高高兴兴登楼观景,不料见到阡陌之上的依依杨柳,不由勾起了当初与夫君的惜别之情,见他人对对双双,赏玩春景,于是兴尽悲来,悔恨叫丈夫万里觅封侯了。

第三句与第四句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反差,使兴与悲突然逆转,更强烈地表现出闺怨主题。

6.烘托: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间接表现所要表达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情态和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

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4、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5、因情造景: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

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6、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7、夸张: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

(李白常用夸张)
8、象征: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9、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10、对比: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高考诗歌鉴赏:古诗词35种艺术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古诗词35种艺术手法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古代诗词的35种艺术手法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艺术手法,今天,跟大家分享古诗词中的35种艺术手法,了解了这些,无论是对于古诗词学习还是写作,都大有裨益。

艺术手法,意为表现手法。

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直抒胸臆】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融情于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托物言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王安石《北陂杏花》【托物起兴】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余靖《子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巧用衬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周邦彦《春雨》【联想巧妙】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细节逼真】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欲扬先抑】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欲抑先扬】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以动写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以静写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

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以虚写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以实写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古诗词常用的18种艺术手法例析

古诗词常用的18种艺术手法例析

古诗词常用的18种艺术手法例析一、对比例1: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昔日繁荣今日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吊古之情,伤今之感,虽不着一字,却表现得十分深刻。

例2: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比手法,突出渲染了一个“愁”字。

上片的“愁”是附庸风雅、故作多情;下片的“愁”才是真正的“愁”,忧国忧时、报国无门之愁。

表现了备受打击、饱受折磨之后的心情。

例3 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上片忆昔。

雪里梅开,预示着莺飞草长,鸟语花香的春之降临。

它引起词人新的希望和幸福的追求。

于是插梅而醉。

这个“醉”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因梅花开放而产生了如醉如痴的内心躁动;二是因内心之躁动而醉饮。

饮又不能浇愁,故而挼(ruó)梅。

揉搓,是内心不宁静的一种下意识动作。

而挼尽梅花也无好意绪,只赢得清泪如许!下片伤今。

又到了梅花开放的季节。

而自己飘沦天涯,颠沛流离的生活已使两鬓斑斑。

结末作忧患语:昔年虽无意绪,但毕竟“春心‘还’共花争发”,有插梅、挼梅之举。

而今天,尚未踏雪寻梅,就已从晚来风势中预感连赏梅之事也难以实现了。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热爱生活又屡经患难的老妇的绝望的心声。

二、衬托(烘托反衬)例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以气吞山河的笔力将赤壁写的惊涛澎湃,雄奇险峻,烘托出“一时多少豪杰”,又以之烘托出周瑜的形象,赞美他的英俊雄姿、儒将风度,以及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英雄气概。

古诗鉴赏艺术手法赏析(解析版)

古诗鉴赏艺术手法赏析(解析版)

古诗鉴赏艺术手法赏析(解析版)古诗鉴赏艺术手法赏析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在古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创造意境。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1. 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表达方式。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以物喻人,以物喻事,以物喻景,以人喻事等,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描写。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将戍鼓比喻为守夜的战士,将边秋的寂寞和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2. 借代手法借代是通过特定的符号或象征物来代表其他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修辞手法。

借代可以使诗歌形象更加饱满,意境更加深邃。

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其中“黄河”和“海”都是代指壮阔的景色和壮丽的气势。

3. 径显手法径显是一种通过点到达面的写作技巧,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

径显使得诗歌更为抒情,节奏感更强,引人入胜。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通过对时间的简洁表达,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展现得淋漓尽致。

4. 拟人手法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自然事物、抽象概念或人造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为或生命等特性,赋予其人性化的形象。

这种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鲜活,读者更易于产生共鸣。

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将雨赋予了智慧和情感。

5. 对偶手法对偶是指在诗句里通过形式上的呼应来表达意义上的对立或矛盾。

对偶手法使诗句更加简练明了,既韵味十分浓厚,又容易记忆。

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典型的对偶手法展现。

6. 视觉手法视觉手法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描绘和颜色的表现来引导读者的想象和感知,增强诗歌的意境。

比如《题西林壁》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鲜明的视觉形象让读者产生广阔的联想。

古诗的表达方式

古诗的表达方式

古诗的表达方式
古诗是一种以文字形式表达诗意、意境的艺术形式,它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意境:古诗追求的是一种含蓄而意境深远的诗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方式,表现出深邃的内涵和灵魂深处的感悟。

2.象征:古诗常通过象征手法来表达作者的主题和深层的意义,例如用季节、景物等来暗示某种情感或思想。

3.比兴:古诗通过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鲜明地表达出来。

4.寓言:古诗中常常使用寓言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起到一种温馨、诙谐、鼓励人心的作用。

5.意象:古诗以感性的意象为表现方式,通过描绘色彩、气味、声音等感官形象来打动读者的心灵和感情。

以上几种表达方式是古诗的常见表现方式,以其琅琅上口、情感真挚、语言精美的特点享誉古今,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古诗手法技巧

古诗手法技巧

古诗的手法和技巧是古代诗人用以表达意境、情感的重要手段。

它们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以下是一些古诗中常见的手法和技巧:
1.比兴:通过对两个事物的比较来抒发情感,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象征:使用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抽象的概念,如用“梅花”象征高洁,“竹子”象征坚韧。

3.借代:用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出现,例如用“宫阙”代指朝廷。

4.夸张: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有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或特点,如“千军万马避白袍”(杜甫《丽人行》)。

5.对偶:句子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意义相对,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6.衬托:通过对比或烘托,突出主体事物的特点,如用“烟花三月下扬州”来衬托江南春景的美丽。

7.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情感或行为,如“春风拂面”,“秋水共长天一色”。

8.比喻:直接或间接地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典故引用:在诗中引用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以增强表现力,如引用“姜子牙钓鱼”的故事。

10.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情感,如“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范仲淹《苏幕遮》)。

11.托物言志:通过描写事物来表达作者的志向或情感,如用“松树”来象征坚韧不拔。

12.虚实结合:将真实存在的景物和虚构的景象结合起来,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王维《鹿柴》)。

这些手法和技巧在古诗中灵活运用,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它们,诗人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深深地融入到诗作之中,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智慧。

[全]古代诗歌艺术手法的总结归纳

[全]古代诗歌艺术手法的总结归纳

古代诗歌艺术手法的总结归纳一.诗歌的修辞手法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包含:比喻、夸张、双关、借代、拟人、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通感、比兴、顶针、互文、用典等。

L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是: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2.拟人: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使……之情跃然纸上。

3,夸张:更突出、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4.双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的情感。

①《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②《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情胜有情〃。

5.借代:用……代……,使被借代的事物更加具体,含蓄生动表达了……感情。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

6.对偶:句式更整齐、节奏更明快,富于音乐美,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7.排比:增强语势,更更突出了XX的特点,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8.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9.反问:使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10.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

古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及作用

古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及作用

古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是指在古代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十种艺术手法,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和审美功能。

以下是这些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简要概述:1. 直接抒情: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借助其他事物或修辞手段。

作用是使读者直接感受到诗人的情绪,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2. 间接抒情:通过描写景物、叙述故事或描绘人物行为来表达情感。

作用是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刻,增加诗歌的层次和深度。

3. 借景抒情:利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作用是使诗歌意境深远,情感与景物相互映衬,增强艺术效果。

4. 融情于景:诗人的情感与所描绘的景物紧密结合,使情感在景物中自然流露。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更强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5. 因情造景:诗人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想象力。

6. 虚实相生: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虚写和实写,相互映衬,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作用是使诗歌更具立体感和深远意境。

7.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处理,以强化诗歌的情感表达。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8. 象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抽象的思想或情感。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9. 用典:在诗歌中引用历史故事、成语或古代诗句,以丰富诗歌的内容和表达。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内涵。

10. 对比:将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它们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态度。

作用是使诗歌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和深刻的主题思想。

这些表现手法在古诗词创作中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古代诗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

古诗词艺术手法

古诗词艺术手法
衬托或烘托:使事物的特点或特质更突出。如:大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 交织一起表达感情。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 生的思想或情感。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落清秋节。 借景抒情,融情与景:皆自然景物抒发感情。如:
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
唱后庭花。
描写手法
白描:勾勒轮廓,不着色。显出了所描写事物的神 韵。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慈母缝衣图) 细节: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 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 沙白鸟飞回。 动静结合: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夸张: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情感或描绘事物的作 用。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双关:谐音。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 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排比:增强语势。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 用典: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故事,加深诗词中的 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烟笼寒水月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托物言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古诗词阅读
艺术手法
常见古诗词的艺术手法
表达方式:
记叙: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描写: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
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议论: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抒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古诗词的十大技法

古诗词的十大技法

古诗词的十大技法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1、点染点染,是国画的术语。

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统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染,后面的“都是离人泪"是点。

2、虚实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古诗词中常见艺术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艺术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艺术手法一、抒情方法古诗词中常见艺术手法。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表达了自己蔑视权贵、清高孤傲的形象。

再如徐熙的《三峡吟》中“猿啼不自愁,愁落行人心”,已经明确地告诉给人们诗中的羁旅之愁。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将情感都寄托于客观景物或事物形象之中,表达得比较含蓄委婉的细节叙述,主要包括即事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1.即事抒怀。

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内心感受。

如苏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诗中写了海南黎族的几个小童口吹葱叶欢迎诗人的事情,引发诗人“莫作天涯万里意”的感慨。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即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这类诗在高考试卷上是大多数。

如骆宾王的《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刘禹锡的《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张元�值摹恫匪阕樱ǚ缏妒�行云)》、韩��的《残春旅舍》等都是。

3. 用典抒情(借古抒怀)。

用典就是借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态度和愿望。

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

近几年用典抒情在高考试卷上出现得越来越多。

如张元�值摹恫匪阕樱ǚ缏妒�行云)》最后一句“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就是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诗人用廉颇自喻,老而不服老,表现出坚决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苏轼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溪边自有舞雩风”,化用《论语》中“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典故,表现自己逍遥自在的情趣。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示例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示例

古诗常见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示例1、【直抒胸臆】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2、【融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托物言志】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联句》•李忱)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4、【托物起兴】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子规》余靖)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5、【巧用衬托】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韦庄);侧面烘托如:“红籍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李清照)再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春雨》周邦彦)6、【联想巧妙】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晚次鄂州》卢纶)7、【细节逼真】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赵师秀)8、【欲扬先抑】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韩愈)9、【欲抑先扬】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10、【以动写静】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王维)11、【以静写动】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

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12、【以虚写实】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13、【以实写虚】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词中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

古诗词表现手法

古诗词表现手法

古诗词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将作者的生死观与英雄观充分表达出来,铿锵有力,尤其具有震撼力。

2、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诗人通过实景描写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不分,分不清哪是情,哪是景”的境界,让情有依托,景有个性。

比如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将作者孤独的心情寄托在花月之中。

还有曹操的《观沧海》也将博大的情怀孕育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的秦皇岛风景中。

3、借景说理,在写景中寄托深刻的人生哲理。

王之涣《登鹳雀楼》在当时鹳雀楼诗会征稿中脱颖而出就是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而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则因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宇宙生命意识而超脱于众多的诗歌中。

4、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咏物诗几乎都是这样,最著名的是屈原的《橘颂》作者写橘子表达他独立不迁的高洁个性。

唐代张九龄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也是与屈原一脉相承。

而明朝于谦《咏石灰》更用石灰来表达他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

5、借古喻今咏史诗都是这样,借历史事件来讽喻今天的现实,让读者以史为鉴。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6、对比(对照)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两者对比揭露残酷的社会现实。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

古诗的常用手法

古诗的常用手法

古诗的常用手法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为人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古诗的创作,常常运用一些特殊的手法,以达到更加精炼、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手法。

1.比喻:通过寓意的比喻来表达抽象的思想,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通过将月亮比作明灭的霜花,描绘出了月光在寂静夜空中的幽美。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其更具形象感染力。

例如《登高》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是将人的悲欢和月亮的变化进行巧妙的对应。

3.对仗:通过用词的对称和呼应,使诗句更加优美和协调。

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四句诗中的每句都采用了七言句式,并且呈现出ABCB的韵律结构,形成了一种优美的对仗效果。

4.借景:通过选取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把冬日江边的苍凉景象作为一种比喻,表达出作者对于生离死别、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

5.典故: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典故或故事,来丰富诗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例如《清明》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轻风明月都相好”,
其中的“红杏枝头”就是借用了《诗经》中的词句,为诗歌增添了一份历史情怀和文化厚度。

通过以上手法的运用,古诗既表现出了诗人的感性情感,又能够反映出他们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洞察。

这些经典的古诗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上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传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艺术手法
定义及分类: 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
分类 • 顺口: 艺术手法有四种,表达表 现要分清; 修辞手法加结构,另有五 官感知行。
高考题目
• 提问:-----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 变体:------情分析表现书法(表达 技巧、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 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知识集锦之一 表达方式 •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 情等(记情写议) 记叙 方法有:顺—倒---插---补---平 角度有:一二三人称角度
描写
• 方法: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白描 • 所谓白描,原绘画的传统技法,指不着颜 色,也不画背景,只用墨线勾勒人和物的 形象的画法。后来人们把这种写意的技法 引进写作。白描的作品,没有过多的风景 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不抽象地描 绘人物的心理,不琐碎地摹写人物的装饰。 对话、心理、环境和服装,都紧扣在人物 的行动性格上。绝对避免浮夸,要求简练。 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着人物的个性,绝 不模糊或遮蔽人物的形象。同时,从人物 情节出发,找到最能表现其个性的行为特 征。
• 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或:远近高低俯仰等
议论
• 略
抒情
• 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 间接抒情又可分:借景抒情、寓情 于景、寓情于理、借物抒怀、托物 言志。
• 判断与区分: 判断与区分:
判断依题材:写景或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表达方式: 1、抒情或议论----直抒胸臆 2、写人、事、景、物-------寓情于事、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
知识集锦之二---表现手法
• 分类繁多 • 实质是表达方式的应用 • 特别强调: 1、情、志、景的关系 2、抒情手法细解(见材料)
情、志、景的关系
• 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 志:理想抱负情操品格 • 借景抒情----见情不见景 •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见景不见情 要细看,一切景语皆情语
知识集锦至三 修辞手法 •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 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象征、 通感、双关、用典、叠词、互文、 列锦等 • 见材料—略
之四 结构形式 • 就是如何开头、展开、变换、衔接、 结尾等 • 常见的有:首尾照应、首句标目、 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先景后情、浑然天成、卒章显志、 曲笔入题、以景结情、总分得当、 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等
答题公式
• 步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 步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 种手法 • 步3:此手法怎样有效的传达出诗 人怎样的感情。 以上三步不可缺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