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人教版

高中政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人教版

高考真题



(3)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网络的发展及其 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 征的知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 生活。 (3)从联系观点看,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应当利用网络与社会生活广泛而固有的联系,建 立新的具体联系,发挥网络便捷的功能。 从发展观点看,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应当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服务于 社会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和 核心、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 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把 握发展的实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正确认识 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自觉抵制各种唯心主 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和 核心、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 题。 形而上学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而看不到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 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或者只看 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 根本性质的变化;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 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 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和 核心、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 题。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 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 的事物;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 察;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 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 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高二政治课件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新必修4

高二政治课件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新必修4

第十六页,共26页。
1.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指出: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振兴中华的宏愿, 应该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 共同体,大陆和台湾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当今时代,两 岸中国人面临着共同繁荣发展、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 史机遇,两岸关系和平(hépíng)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三页,共26页。
【例】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 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 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 中取得的重大技术( jìshù)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 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 发展的各个阶段。 (2)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zuòyòng)和 功能是不同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 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 和服从于整体。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大局 意识。
第三页,共26页。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bù yǐ)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 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否定事物 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联系是客观的,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 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 用,就会陷入机械论。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整理版.ppt

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七课整理版.ppt

3.联系的普遍 性
4.联系的客观 性
5.联系的多样 性
用联系 的观点 看问题
6.整体和部分 的关系
7.系统优化方 法
命题特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本课考查 的重点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 性及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等。
2.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 题,也有非选择题,往往结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 面、各个环节相协调、生活中 的一些哲理性说法、案例等, 说明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等。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
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知识点3 联系的多样性 1、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
鱼儿离不开水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太阳东升西落 守株待兔 牵一发而动全身
联系的 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 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 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的 世界上事物是千差万 多样性 别,事物的联系也多
种多样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一切以时间、地 点和条件为转移。
(2014•江苏高考) “沙画瓶”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术品。它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看高考考什么]
知识点1 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 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世界观:
联系是 普遍的
方法论: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共36张)概要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共36张)概要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表 示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 力。
人具有主观能动 性,可以根据事 物的固有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具体联 系。
认为人在联系面前 无能为力的观点是 错误的。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探究活动四:
必然联系
现象联系 本质联系
偶然联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
什么没有看见引力?”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 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 横向联系 其他事物联系着 纵向联系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客观 世界
主观 世界
相互联 系的统 一整体
自然界中的地球:
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 新生代
人类社会: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 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
破坏雨林
水土流失 沙尘暴
探究活动一: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和改
变生态平衡,但人又不能破坏生态平衡,这是为 什么漫?天浮尘扬沙笼罩下的北京城
(二)联系的特性(特点)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
A、自在事物中的联系 B、人为事物的联系
都是客观的
列举你所知道的具体联系
探究活动三:
1. 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 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生活
议一议 中类似现象还有哪些?
一个粗心的工人在制造铆钉时忘了 给其中一枚做个钉帽。恰巧这枚铆钉被 用来给该国元帅的千里马钉马掌。在一 次抗击外敌入侵的战斗中,马掌脱落, 但元帅并不知道继续追赶敌人。不久, 马的脚伤太重而马失前蹄。元帅从马上 摔下来,被乱马踩死。顿时,群龙无首, 军队大乱。敌军乘机反扑,一举灭掉这 个国家。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七课普遍联系观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七课普遍联系观
联 系
整体由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分构成 相互影响,不能说相互决定
整体影响 (决定)部 分 部分也会影响整体, 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 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 用
相互 影响
相互 转化
时间、空间的变化(时间、空间是 无限的) 辩证统一
整体与部分——方法论要求 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从整体
注 意: 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 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 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这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并不否 定联系的客观性(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 式)。
所以,联系是客观的, 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并 既要看到联系是客观的,又要看到人们 不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 标——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最优目标——指结构优化——指的是部分与 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结构优化——优化、 有序、合理的结构,就会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 功能之和。(要优化结构,实现最优目标)
二是重视部分(的作用与功能),促进整
体的发展。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及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 和要素的关系。 系 统 要 素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 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 定 和相互作用的诸要 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义 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整体性;有序性; 特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 点 向。 个别性、局部性;多 样性、差别性;不可分 割性;不确定性。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12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12张PPT)
(3)系统优化的方法论?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整体具
有每个要素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各
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
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
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要素联 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 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认识。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 中,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 现实的
(2) 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不要违背联系的真实性,主观臆造 联系。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属性,可 以改变事物联系的具体方式,建立新的具 体联系。
本课 知识 重点
1 联系的含义 2 联系的特点
世界是 普遍联系的
3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4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
(3) 如何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直接和间
接;内部和外部;横向和纵向;本质和非 本质;必然和偶然;全局和局部;自在和 人为)。
方法论: 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 正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原理: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
多样性、条件性
(1) 如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 ①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
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 样或那样的联系;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 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

哲学生活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1届

哲学生活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1届

体验高考
1.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
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
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
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
之间的联系
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
D
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
④是变化的,因势而变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本单元讲辨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唯物的辩证法,它正 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世界是辨证的。即世界本身是联 系、发展、矛盾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 点、矛盾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展过程中居于 主导地位
.
(2)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过程中处于 被支配的地位 .
(3)整体统率部分,具备…… (3)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 (1)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 系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就失去原来的意义
(2)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
第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情分析
一、高考考点: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二、考查重点: 1.联系的普遍性;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联系的客观性。

《考案》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案》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和
;部分是事物发展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 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
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处于 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 会

的。整体是由
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 到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 作用。 ,立足 ,从 不成其为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 3.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树立 整体,统筹全局,选择 ,实现整体的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
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① 和② 。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③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个概念 2对关系 什么是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3个重要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1.电影《2012》使“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谣言甚嚣尘上。有人认 为,巨型的太阳风暴会使地球毁灭。对此,美国航天局表示:太阳活动
有一个规律的周期,每11年达到一个高峰,每当接近一个高峰时,太阳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又不能“消灭”
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这 就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典例】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这一 )。 ②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④任何两个事物之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一轮复习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一轮复习课件

4、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条件性:
一方面,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
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者创造所需 要的条件。 另一方面,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或创造条件。
辨证法联系观原理二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①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时事物本 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问题引领: 1、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含义、地位作用 功能不同)P57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相互依赖、相互 影响、相互转化)P58 3、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P58
注意问题: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的 A.相互依赖: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 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 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部分 B.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 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 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C.两者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城市建筑不协调,有些建筑个体不 顾城市的整体,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 成良好的城市形象;有的城市在建设规 划中,不尊重自然山水,往往让人们有 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这两种城市给 我们的启示是 ( ) A、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B、要注重量的积累 C、要树立整体观念,确定最优方案 D、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2009北京卷24)“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 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 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 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 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 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 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 影响 •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小结: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 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 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 整体。
(2)二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 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 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 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 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 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小结: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运用说明】: 1、材料语言特征:如果考题材料中出现 “关系到……,关系到……”、“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正确处理 XX、XX和XX的关系”、“统筹……”之类的语言,大都能 体现联系的观点。
2、用法:这一原理经常应用于分析说明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 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 观必须坚持“五个统筹”;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民主 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等。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蝴蝶效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②说法错误,
实际上事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③的说法否定了联系的
只见眼前、 不见过去和将来
孤立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例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 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 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

高考政治哲学生活一轮复习第七课《唯物辩证的联系观》 ppt课件

高考政治哲学生活一轮复习第七课《唯物辩证的联系观》 ppt课件

【疑点】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
动才能形成;
(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ppt课件
13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 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10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1.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 为不祥的数字。 2.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3.2013年1月4日,因其谐音为“爱你一生一
世”,被人们誉为“真爱日”
主观臆造的并不存在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
主观想象的联系 ppt课件
客观存在的联系 11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ppt课件
2
考点概览
备考策略
一、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系统优化方法
ppt课件
联系观、用联系 的观点看问题是高考 常考点,以选择题和 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备考时重点把握整体 与部分的关系,尤其 是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分析现实问题。
ppt课件
15
判断: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间接联系
唇亡齿寒。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时势造英雄。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无风不起浪。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复习(共26张PPT)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复习(共26张PPT)

归纳: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实践 方面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 把各个部分、各 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
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认识方面
原理名称
①把握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内容(世界观 )
要求(方法论)
的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
关于联系的多样性
• ▲教材P57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怎样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 种条件。(3个既要又要!) • ②教材P56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看到直 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更要看到间 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以及事物之 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正确认识事物。
必须坚持 用联系的 决定 观点看问 题,反对 用孤立的 观点看问 题。
反对否认或无 视联系的客观 性,割裂事物 之间的联系, 反对用孤立的 观点来看问题
相关子原理
原理
(1) 联系具有普遍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 联系的 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普遍性 (2)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 ①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 联系的 物本身所固有的,不 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客观性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 的具体联系。 (3) 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 联系的 性的。 多样性
(2)重视部分作用的观点
①原理内容: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 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方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复习课件.ppt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复习课件.ppt

2、联系的特点 (1)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 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 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 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
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自觉抵制 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的 。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实践的发展为人
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

,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确性的
。只有实
践才能检验 和 是否 。⑷实践是认识的
和。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最基本
的属性是
,真理与 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
前人人平等。真理都是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

,超出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 。真理是 ,
4.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_______为转移。 人们既无法______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____ 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联系之所以是客观的, 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事物的_____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事物 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__________的联系与 _________的联系。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树立___________的思想, 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_______;又要搞好______,使_______ 得到最大发挥。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PPT课件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PPT课件

注意:联系包括: ①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 ②联系的“相互”性(辩证法)
二、联系的特点
1、联系的普遍性
联 事物之间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 事物联系着

的 事物内部 普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自然界
性 整个世界 人类社会
客观 世界
普遍联系的 有机整体
人的思维
主观 世界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观+方法论)
启示二:从这个小故事来分析,似乎老鼠夹和母鸡 肥猪、大黄牛没有什么联系,而实际上却因为主人生 病发生了联系。这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自然界 内部联系①
天空
森林
自然界
河流
动物
人类社会
交通
家 电
建材
内部联系②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判断: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 √ 3、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相互联系 × 4、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
知识小结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
自在事物的联系: ① ② ⑤ 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 ④ ⑥
联系的客观性
森林各主要要素间联系是 由人创造的吗?为什么?
天空
A
河流
B 森林
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 人的意识为转移,具有 客观性。
自然界
动物
如果一桥架南北,A和B 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意识 决定的吗?为什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30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30张PPT)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树立全局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
理想效果;
24
(2)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 体的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 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事物之间的联系
蝙蝠体内的免疫系统与 病毒之间存在联系。
人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存在联系
二、联系的特点 二 联系的普遍性、客性、多样性
事物内部
联 系 的 事物之间 普 遍 性
第七课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唯物论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五课)
(世界是什么)
物质、规律、意识
马 克 思
辩证 唯物 主义
认识论
(第二单元:第六课)
(如何认识改造世界) 实践、认识、真理

辩证法
(第三单元:第七、八、九、十课)
义 哲 学
(认识改造世界 的思想方法)
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创新)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2)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3)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09北京)“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 :(09北京) 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 09北京 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 年提出,其大意是: 偶尔煽动几下翅膀, 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 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 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 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①②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蝴蝶效应 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说法错误, 蝴蝶效应” 【解析】 “蝴蝶效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②说法错误, 实际上事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实际上事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③的说法否定了联系的 客观性。 客观性。
★小结: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小结: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 原理内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也是多种多样的。 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总)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 方法论】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 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具体):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 具体):既要注重客观条件,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 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 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有利条件, 物的外部条件 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 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 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 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 不利条件。 为转移。 为转移。
【例3】:(09江苏)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 (09江苏 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 江苏) 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 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 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 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 60 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 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 和日用品的消费等。 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特点。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普遍的, 普遍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 是客观的。据此可以排除②③,故选C 是客观的。据此可以排除②③,故选C项。 ②③
小测:
• 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年 月 日 全国人大颁布了《 和国食品安全法》 将于同年6月 日起施行 日起施行。 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同年 月1日起施行。民 以食为天,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令世人震惊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令世人震惊,针对 以食为天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令世人震惊 针对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对食品安全法草案重 点做了多方面的修改, 点做了多方面的修改,以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 置这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针对免检制度的问题, 置这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针对免检制度的问题, 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 实施免检。 取消了食品以往存在的免检制度,这 实施免检。”取消了食品以往存在的免检制度 这 将有力地保障食品安全。 将有力地保障食品安全。 •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中华人民共 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的正确性。 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的正确性。
易错点: 易错点:
一是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联系。 一是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 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 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 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 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 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 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 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考点1 考点1:唯物辩证法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具体分歧: 具体分歧: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 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孤立 看问题 (2)根本分歧: 根本分歧: 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 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 根本分歧在于 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小结: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小结:
【运用说明】: 1、材料语言特征:如果考题材料中出现 运用说明】 材料语言特征: “关系到……,关系到……”、“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关系到…… 关系到……” ……, ……”、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正确处理 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有机整体” XX、XX和XX的关系” XX、XX和XX的关系”、“统筹……”之类的语言,大都能 统筹……”之类的语言, ……”之类的语言 的关系 体现联系的观点。 体现联系的观点。 2、用法:这一原理经常应用于分析说明在社会主义现 用法: 代化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代化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 改革 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 人口 的关系 观必须坚持“五个统筹” 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 观必须坚持“五个统筹”;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执政、民主 科学执政 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等。 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等
考点2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考点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 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的表现: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的表现: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 那样的联系; 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系的; 系的; (3)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012年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2012年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 年一轮复习《
第 七 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长乐二中政治组
考点1 考点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 点,是唯物辩证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个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 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事物的基本方法。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事物的基本方法。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在事物发展中存在着联系。 在事物发展中存在着联系。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 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 质与核心。 质与核心。这是因为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源泉和动力。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联系是客观的,但不是不可改变的。 联系是客观的,但不是不可改变的。人们可以根据 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 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 4、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小结: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 小结: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
【原理内容】:(1)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 原理内容】 联系是普遍的。 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 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总: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 联系是客观的, 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连连 看:
只见其一、 只见其一、不见其二 孤立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