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度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第六章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基础卷+解析).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第六章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基础卷+解析).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基础卷+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时质量大,做成铁管时质量小B.一块铁块化成铁水后质量变小了C.一块铁块放在地球上质量大,放在太空中质量小D.一块铁块的质量不随上面的三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2. 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先测出一粒米和一块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地测量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3.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往右盘增加砝码B.从右盘减少砝码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4.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他用了50 g 、20 g 、5 g 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

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 )A.73.0 gB.77.0 gC.77.5 gD.72.5 g5. 小明拿了一瓶可乐,刚要喝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洒出了一些可乐,则瓶内的( )A.可乐密度不变而质量减小了B.可乐密度和质量都减小了C.可乐密度增大而质量减小了D.可乐密度和质量的变化不好判定6. 甲物质的密度为2.5 t/m 3,乙物质的密度为2.5 kg/dm 3,丙物质的密度为2.5 g/cm 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 kg/m 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A.甲B.乙C.丙D.丁7. 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

如图2所示,是茶馆人物雕像(雕像与真人大小相同),假设其密度为8×103 kg/m 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A.5 kgB.50 kgC.500 kgD.5 000 kg8.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1)测量牛奶的密度;(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4)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5)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4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卷(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4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卷(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物体一定是光源的是()A.天上的牛郎、织女星B.烧坏的节能灯C.未点燃的奥运火炬D.夜空中的明月2.(3分)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最早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它属于()A.光的反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3.(3分)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A.红橙黄B.红绿蓝C.黄红蓝D.红白蓝4.(3分)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人和树木形成了a、b、c、d、e、f、g六处影子,下列选项中,符合光传播规律的影子是()A.b处的影子B.c处的影子C.d处的影子D.g处的影子5.(3分)有一盆花卉,红色的花、绿色的叶、白色的盆,放在遮光良好的暗室中用与花色相同的红光照射看见的是()A.红花、绿叶、白盆B.红花、绿叶、红盆C.红花、黑叶、白盆D.红花、黑叶、红盆6.(3分)如图所示,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下列关于“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桥的影子B.它是桥的实像C.它是成在水底的像D.它是桥的等大的虚像7.(3分)刚地球正好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之间时,地上的人们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A.日全食B.月偏食C.日偏食D.日环食8.(3分)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9.(3分)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90°,入射角为()A.0°B.45°C.90°D.135°10.(3分)生活中的光现象丰富多彩。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射进森林里的阳光B.日全食C.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11.(3分)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由于()A.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B.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12.(3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3.(4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对光发生了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五校联考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五校联考卷)

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五校联考卷)一、选择:(每题3分,共42分)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2. 4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熔化、液化和升华 B.熔化、汽化和凝华C.汽化、凝固和升华 D.凝固、液化和凝华4.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5.烧杯中盛有足够的水.把盛着水的试管放到烧杯里用酒精灯在烧杯下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再继续加热,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里的水温度不会达到沸点,所以不会沸腾B.试管里的水也跟着沸腾C.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里的水才沸腾D.试管里的水温可以达到沸点,但因为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6.根据下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在一265℃:时,氢气是固态 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8.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 ).A.蒸发 B.升华 C.凝华 D.凝固9.从冰箱中拿出来的冻肉,放在砧板上,不一会儿会发现冻肉粘在砧板上,其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凝固后熔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先液化后凝固 D先液化后汽化10.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B.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11.如图所示.小勇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了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加热3 min后停止了加热B.沸腾温度不到100℃可能是供热不足C. AB段水平表明水沸腾过程吸热而不升温D.OA段斜线表明水的实际温度与加热时间成正比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13.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该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4l℃,60℃ B.21℃,40℃ C.35℃,56℃ D.35℃,36℃14.热总是从温度离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问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O℃),过了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有变化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二、填空:(15~19题.每空1分,20~23题,每空2分,共34分)15.水是生命的乳汁,是经济的命脉,是地球奉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你列举三例说明水资源的珍贵.(1) ;(2) ;(3) ;16.市民广场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炎热的夏天,在喷泉附近会觉得凉爽些,这是因为喷泉周围有大量的小水滴.水滴时,要从空气中热,从而使空气的降低.17.以下是我们常见的物理现象,把相应的物态变化填在横线上.(1)冬天从室外到教室,戴眼镜的同学镜片上有层水珠,这是现象.(2)吃冰棒解热,是由于冰棒时吸收大量的热.(3)在寒冷的冬夜窗户上出现的冰花,这是现象.18.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以看出,这三种物质中,是非晶体,可能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一定比的质量大.19.白天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成大量的小水珠或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冰晶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面,就形成了“雾”.在秋冬季节,地面温度迅速降到了0℃以下,水蒸气直接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20.干冰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某工厂储气罐中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气体,若要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让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金属氧化物,然后再采用方法把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在食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使用干冰能起到防腐和保鲜的作用,其原理是.2l.新疆以盛产葡萄干而著称,新疆葡萄干是挂在如图所示的四壁有孔的晾房中晒制成的.这个晾房四壁有孔是为了 .第21题第22题2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只手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图示甲),过一会儿两手的感觉是.然后,他再将两手拿出后即同时插入温水中(图示乙).这时两手的感觉.这个事实说明.23.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的口中呼出来的气.对着热水杯吹气能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使水温降低的;而冬天对着冷手哈气使手变暖和这是因为.三、解答:(每空1.5分,26题6分,共24分)24.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操作步骤是:A.把水倒在烧杯里,把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细线将温度计悬挂并浸没在烧杯的水中;B.用酒精灯给盛水的烧杯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教;C.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1min记录1次水温,直至水沸腾5 min左右为止;D.用嘴将酒精灯吹灭,将仪器整理好.(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的步骤序号为,正确的做法是.(2)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一定是水沸腾时的情况.你判断的理由是.水温升到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5分钟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4 min.记录数据如下表:(3)小明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a)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b)前5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 .(d) .(4)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这可能是原造成的(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方法是.25.(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一,玻璃片的温度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26.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现象,仿佛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一、1.C 2.C 3.D 4.C 5 .D 6.B 7.B 8.B 9.C 10.B l1.C 12.C13.C 14.C二、15.提示:从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货资源角度考虑 16.蒸发吸温度 17.液化熔化凝华 18.丁甲和乙乙甲 19.液化凝华熔化雨液化凝华 20.降温和加压干冰在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21.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葡萄中水的蒸发 22.放在热水中的手热,冷水中的手感到冷原来放在热水中的手感到温水冷,而原来放在冷水中的手感到温水热人的感觉不一定可靠 23.吹气加速水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加速水的燕发而吸热快哈气使口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放热三、24(1)D用灯帽将酒精灯盖灭 (2)a气泡上升变大并破裂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沸点为100℃ (4)水的质量过多减小水的质量(只要合题均对) 25.(1)液化小水珠 (2)水珠升高 (3)水蒸气液化过程中要放出大量的热 26寒冷的冬天,金属的温度很低,而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手中的热迅速传给金属,当手是潮湿时,手中的水因放出热量而迅速凝固成冰.从而粘住手,让人感到金属表面有一层胶(如手很干燥则不会有此现象)。

[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32

[推荐学习]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32

2014-201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A. B. C. D.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4.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5.如图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A.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6.“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花接听电话喊道.小花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是外婆打来的电话()A.声音的音色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响度D.声音悦耳动听7.5月12日上午,央视5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赛事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正立的实像 B.放大、倒立的实像C.缩小、正立的实像 D.缩小、倒立的实像8.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日食和月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10.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11.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A. B. C. D.1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此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此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此图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此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3.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1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C.蜡烛在a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15.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二、填空题16.(0.5分)(2010•常州)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17.“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传播的.18.(0.5分)(2011•济宁)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19.小涵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如图所示,伦敦零碳馆是此次落户上海世博园区的两栋相互连接的“零二氧化碳排放”建筑,所需的电能可以通过“生物能热电联产系统”对餐厅内各种有机废弃物、一次性餐具等降解而获得.降解完成后,最终余下的“产品”还能用作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零碳馆的其中一大亮点是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建筑白天储存的太阳能将在夜间释放荧光,减少照明能耗,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房子.此外,零碳馆还将通过玻璃窗采光和发电的完美结合来展示“会发电的窗户”.能使墙体荧光物质发光的是,它还具有消毒杀菌的本领,属于(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21.(1.5分)(2013•淮安)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22.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写出一种即可).23.(0.5分)(2011•河南模拟)2011年2月14日,包括中国航天员王跃在内的六名航天员将开始256天漫长的“火星”之旅,“火星﹣500”试验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研究项目是通过“望、闻、问、切”四步诊法,搜集志愿者的身体信息,获取长期密闭环境中人体功能状态的中医辨证结果.其中是最早利用声音诊断病情的例子.24.(0.5分)(2010•泸州)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高温的岩浆使冰盖(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导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25.(1.5分)(2010•苏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26.(1.5分)(2010•潍坊)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1)平面镜的作用是:.(2)灯泡的作用是:.(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27.你能解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请你在图中用光学知识画图说明.若井中有水,井底青蛙的位置不变,由于,青蛙观察到的井上范围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8.(1.5分)(2014秋•献县校级期中)将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80°时,入射角为.假如平面镜不动,将入射光线方向和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29.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30.彩虹出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现象;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填“相同”或“不同”)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波长依次减小,则七色光中频率最大的是色光.31.声音的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两列波A和B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波的音调高,波的响度大.三、作图题32.如图所示,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在图中找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33.我国古代的“千里眼”是富有想象力的神话,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天文望远镜已将神话变成现实.图中天文望远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请完成两条入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其中F1是透镜L1的焦点,F2是透镜L2的焦点).34.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 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砖,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为O,且光线到达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处时可以发生折射和反射.请画出这束光线从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的完整光路图.四、简答题3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m.36.陈师傅是社区的擦鞋匠.每次他在客人的鞋上涂了鞋油,用刷子刷匀后,还要用一块柔软的布反复擦,只见鞋子越擦越亮.你知道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吗?说说看.五、实验探究题(37题4分,38题2分,39题5分,40题4分,41题5分,共20分)37.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小明想:“声音的这种波动我为什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小明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小碟、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小明将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小明将铁圈放在音响的喇叭前,打开音箱.这时,他发现,薄膜随着声音不断的在发生变化,如图所示.(1)小明通过实验说明了什么结论?(2)小明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3)小明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运用了什么物理学的探究方法?38.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1)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填“正比”或“反比”).(2)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2.8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3.0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m.39.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2)记录;(3)量出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40.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b..(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41.小豪用焦距12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把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移动蜡烛与光屏,实验次数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cm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当物体向焦点移动时,物距变小,像距逐渐,像的大小逐渐(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四次实验中,像与物之间的最短距离是cm.六、计算题(42题8分,43题10分,共18分)42.校运会上,100m赛跑比赛正在激烈进行中,问:(1)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出的“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在听见“跑”声后才计时,这是为什么?(2)若计时员是在听到“跑”声后才计时,则运动员的成绩将被提高多少?(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43.如图甲、乙两平行光垂直射到挡光板上,挡光板上有一个直径为12cm的圆孔,挡光板后18cm 处有一堵墙,小圆孔处嵌入一块透镜后,甲图墙上有一个直径为6cm的亮光斑,乙图墙上有一个直径为24cm的亮光斑.求:(1)甲图中嵌入何种透镜,焦距为多少?(2)乙图中嵌入何种透镜,焦距为多少?2014-201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A. B. C. D.【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专题】声现象.【分析】根据各标志牌的含义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禁止掉头行驶,不合题意.B、交通标志牌,图中的“20t”表示车辆限载20吨.不合题意.C、标志表示禁止鸣笛,符合题意.D、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速不得超过80km/h,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物理常识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题,解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对标志牌含义的了解.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专题】声现象.【分析】①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真空不能传声;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解答】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此选项正确;C、声音的传播除与介质种类有关外,还与介质的密度、温度等有关.此选项错误;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声现象基础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掌握声现象的有关规律就能正确解答.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解答】解: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4.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考点】声与能量;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超声波.【解答】解:A、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高达150dB,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现象在高科技设备上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科技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5.如图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A.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解答此题要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②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③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④放大镜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解答】解:A、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6.“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花接听电话喊道.小花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是外婆打来的电话()A.声音的音色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响度D.声音悦耳动听【考点】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①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②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小花通过声音就能分别出是外婆打来的电话,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7.5月12日上午,央视5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赛事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正立的实像 B.放大、倒立的实像C.缩小、正立的实像 D.缩小、倒立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之一: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解答】解: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8.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解答】解:(1)如图,蜡烛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左移动.(3)蜡烛向右移动,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右移动.故选C.【点评】(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化,像距变化,像的变化是很重要的内容,一定要掌握.(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日食和月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镜面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①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和人由于错觉总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理论,来分析海市蜃楼现象即可.②光照在玻璃上时可以发生镜面反射.③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A、因为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而路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所以光线在路面上会发生折射现象;远处物体的光经路面上空气传播,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由于错觉始终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看到比物体实际位置高些的虚像;故A错误;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沿直线传播到地球上的光,使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沿直线传播到月亮上的光,即月球跑到了地球的影子区域;日食和月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2.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无关C.音色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D.超声波也是声波5.阅览室里为了减弱噪声,在门对面的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静”字来提示大家.这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A.在人耳处减弱 B.在声源处减弱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7.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A.B.C.D.8.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水结成冰 D.露的形成9.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A.40℃ B.44℃ C.48℃ D.52℃10.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11.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冒汗”B.湿衣服晾干C.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12.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夜视仪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13.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A.放大镜B.望远镜C.潜望镜D.近视眼镜1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C.小孔成像D.冰透镜取火1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2.1m B.2.5m C.4.6m D.5m16.以下各图中成虚像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邮票B.用照相机拍摄时C.用投影机投影D.像形成在视网膜前方17.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A.小于6cm 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 D.大于24cm18.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A.晶状体B.房水 C.玻璃体D.瞳孔1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A.480 kg B.0.2 t C.8 000 g D.4.8×107 mg20.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是指物质的软硬程度B.根据ρ=可知,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C.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D.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大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21.如图所示,天空中,空军的一架加油机正在为一架战斗机加油.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加油机是的,在战斗机的驾驶员看来,加油机是的.这种差异是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22.某同学乘车从乌鲁木齐到克拉玛依,途中看到了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假如司机一直按标志牌上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克拉玛依还需要分钟.23.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24.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很小.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25.站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此时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26.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读作.27.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情况如图所示,则甲容器中装的是,乙容器中装的是.(ρ水>ρ酒精)三、作图题(8分)28.(2015秋•献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请完成光线经反射后的光路图.2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A点射出,经过水平的折射光线经过B点,反射光线经过C点,请作出此过程的光路图.30.做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1.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或探究题(共21分)(1)校运会上张敏同学400m比赛的成绩如图1所示.她的成绩为min s.32.(2)如图2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物体的长度为cm.33.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填“左”或“右”)(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两个错误是:①,②,(3)经老师提醒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 g.34.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请你回答:(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图丙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3)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4)婷婷同学认为图丁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奥秘:.35.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应选用代替平面镜.(2)小丽将蜡烛A点燃置于镜前,再拿一支大小和A相同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直到看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而得出像与物的大小.(3)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4)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3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五、综合题(16分)37.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所示:参赛者成绩/s甲14.3乙13.8丙13.7根据表中成绩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38.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利用这一点,可以粗略测量人到山崖的距离.小峰面对山崖大喊一声,2s后听到回声,他离山崖有多远?这种方法不能在太空中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9.在学习光学时物理老师使用了一种叫做平行光源的仪器.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光打开了平行光源,知道了它的构造.原来平行光源的构造很简单,在一个金属圆筒前面安有镜,后面安有可以前后移动的灯泡.调节灯泡位置,当灯泡灯丝处在的位置时,平行光源就会发出平行光.40.有一长方体游泳池,长25m,宽12m,水深2m.(池底是水平的)(ρ水=1.0×103kg/m3)(1)求游泳池中水的质量;(2)若当地的水价为2.4元/吨,则每更换一池水需花多少元钱?2015-2016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考点】机械运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水在流动,属于机械运动;B、星光闪闪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不属于机械运动;C、海水奔腾,海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春风拂面,风是空气的流动,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选 B.【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2.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实验题.【分析】对物体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准,塑料刻度尺被拉伸后,尽管拉伸后尺变长了,但上面的数字并没变,被测物体长度没变,所以读数就变小了.【解答】解: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尺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小,所以选项A、C、D的说法均不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测量工具的了解.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A和B都是错误的;由题干中的图可知:甲和乙同时同向运动,相同的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长,乙的运动速度就大;我们可以在C和D的图象中,找出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路程长,从而得出甲和乙的正确图象.【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图象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A、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A错误;B、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B错误;C、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乙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乙运动快,故C正确;D、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尤其是路程与时间图象中物体速度的判断,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突破.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无关C.音色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D.超声波也是声波【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气体最慢,同一介质还与温度有关;(2)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声波分为超声波、可听声波和次声波.【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也与温度有关,故B错误;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D、声波中包含超声波、可听声波和次声波,超声波也是声波,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要结合声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知识.5.阅览室里为了减弱噪声,在门对面的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静”字来提示大家.这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A.在人耳处减弱 B.在声源处减弱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D.无法确定【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墙上贴着的“静”字是为了减弱噪声,这是采取了在声源处减弱途径来减弱噪声.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6.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解答】解: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说明发出声音的响度基本相同;而由于杯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玻璃杯的振动快慢不同,水少的玻璃杯振动快,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7.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A.B.C.D.【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物理常识以及图中的标志即可判断.【解答】解:A、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速不得超过100km/h,不合题意.B、交通标志牌,图中的“20t”表示车辆限载20吨.不合题意.C、标志表示禁止鸣笛,符合题意;D、交通标志牌20km表示距南昌20km.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物理常识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题,解此类题目,不仅要求我们对物理常识有系统全面的掌握,还要求我们对现实生活多留心观察.8.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水结成冰 D.露的形成【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正确;C、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9.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A.40℃ B.44℃ C.48℃ D.52℃【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专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解答】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学会观察分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10.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放热的是: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解:熔化、汽化、升华都要吸热,液化需要放热.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转化过程中的放热过程进行分析解答.11.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冒汗”B.湿衣服晾干C.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判断出属于升华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升华的特点,升华是由物体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解答】解:A、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冒汗”,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湿衣服晾干,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C、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由固态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符合题意;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辨别,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2.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夜视仪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考点】紫外线.【专题】应用题.【分析】了解紫外线与红外线的作用与特点,才能顺利解答此题:(1)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有杀菌的作用,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2)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解答】解:A、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B、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工作的.符合题意.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控制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记忆记忆效果比较好.13.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A.放大镜B.望远镜C.潜望镜D.近视眼镜【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区别.光的反射是光遇到物体时,在物体表面返回到原来介质中的一种现象,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一种现象,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都属于光的折射.【解答】解: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所以A不符合题意.B、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所以B不符合题意.C、潜望镜里面安装了两块平面镜,可以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所以C符合题意.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通过几个光学元件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总结规律,分析各光学元件的制作原理.1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C.小孔成像D.冰透镜取火【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隔着玻璃砖看木棒,木棒错位,这是光的折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B、通过平面镜看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冰透镜向日取火,利用了凸透镜的会聚光线的作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种光学现象的区分,题目较简单,抓住三种光学现象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2.1m B.2.5m C.4.6m D.5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结合图示,先求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然后减去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5m,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0.4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得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2.5m+2.5m=5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0.4m=4.6m.故选C.【点评】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包括图示),搞清题干的问题和各已知条件的关系.16.以下各图中成虚像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邮票B.用照相机拍摄时C.用投影机投影D.像形成在视网膜前方【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专题】图析法;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2)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和幻灯机.(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解答】解:A、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之一: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所以放大镜实质上是凸透镜,观察邮票的图案时,满足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B、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满足u>2f,在底片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C、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之一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故C不符合题意;D、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成在视网膜前方的像也是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知道凸透镜在不同情况下所成像的性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7.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A.小于6cm B.大于6cm,小于12cmC.大于12cm,小于24cm D.大于24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不成像.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知道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解答】解:据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可知,故利用该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必须处于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即12cm以外,此时的像应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此时所成像的胶卷必须在6cm和12cm之间.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及该原理的应用,知道照相机所成的像处于镜头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8.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A.晶状体B.房水 C.玻璃体D.瞳孔【考点】物理常识;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专题】跨学科.【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解答】解:人眼相当于一部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蜡烛相当与物体,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综上所述,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身体质量的是()A.480 kg B.0.2 t C.8 000 g D.4.8×107 mg【考点】质量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定量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自身质量的估测,结合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临河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临河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度八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1.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工具测一枚硬币的直径,被测硬币的直径是cm;如图2所示是某种机械表的实物图,图中记录的时间是.2.细心的小明发现妈妈给自己新买的衬衣领口上标有38或42等数字,经咨询后知道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然后妈妈带他在眼镜店检查视力的时候,验光师让小明背朝后上方的视力表(如图),并引导小明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小明相距m.3.2014年唐河高招成绩再创佳绩,张山豹被清华大学录取.高考期间为保障考生安心答题,控制噪声污染就是其中一项措施,我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监考教师宣布“现在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传到考生耳朵中的.4.2014年10月7日,云南省景谷发生6.6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蝙蝠利用声波的回声可以确定障碍物或飞虫的位置和距离,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超声雷达.5.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请你举出一个应用光这一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小明上课迟到了,远远地听到老师讲的声音,就知道这节课是物理课,他是利用不同老师声音的不同作出判断的.6.如图甲,石碑上“友兰湿地公园”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因为(“反射”或“吸收”)红光而成红色;图乙,河堤上的垂柳在平静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形成的.7.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0.02 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球运动时间长,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8.数值测量是很多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在测量中,我们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和来减小实验的误差.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之比是2:1,它们所用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9.将一张报纸一半压在厚玻璃板下,一半露在厚玻璃板外面,观察这两半张报纸上的文字,发现透过玻璃看到报纸上的字位置(选填“升高”或“降低”)了,这是因为.10.图所示为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平稳行驶和一只天鹅在空中沿直线飞翔的情况.通过分析有关信息(计算),判断汽车或天鹅(任选一个)做什么运动:运动,理由是.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11.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天文望远镜 B.爱因斯坦﹣﹣相对论C.玻尔﹣﹣量子力学 D.牛顿﹣﹣牛顿第一定律12.位于滨河路的xxxx小区的高层商住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唐河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13.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 B.A与C C.B与C D.C与D14.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有以下几种看法,根据你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运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太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15.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D.孕妇作“B超”16.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17.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A.B.C.D.18.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图中哪个图能说明其中的道理()A.B. C.D.19.以下四种说法中,能正确体现“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这一思想的是()A.甲同学从一块平面镜看到乙同学的脚,乙同学也可以从该平面镜看到甲同学的脚B.甲同学从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也可以从该平面镜中看的甲同学的眼睛C.甲同学从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乙同学的眼睛,乙同学从该平面镜中可以看到甲同学的脚D.甲同学从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乙同学的脚,乙同学可以从该平面镜中看到甲同学的眼睛20.如图,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光从空气沿AO斜射人玻璃砖的情形.仅根据这一步骤,小明就提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若增大入射角后,入射角也一定大于折射角“,他这一提法属于()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21.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22.如图所示,一直角三棱镜顶角为30°,一束光垂直AB边入射,从AC边又射入空气中,请画出从AC边射出的光线并标出这条光线对应的入射角度数.四、实验探究题(6分+9分+5分+4分,共24分)23.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 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24.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其中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3)他经过调整后,使后面的蜡烛B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同时发现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若把手放在蜡烛B处(“会”或“不会”)烧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2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右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 铜60 0.76B 铜60 0.89C 铜60 1.02D 铜80 0.76E 铜F 铜100 0.76G 钢80 1.02H 尼龙80 1.02I 尼龙100 1.02(2)在研究一个物理量对某个现象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它物理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它是很重要的一种探究方法.26.从如图所示研究光的反射实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物理信息,请写出两条.(1);(2).五.计算题(第27题8分,第28题12分,共20分)27.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首先,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m/s.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不变.最后小华测出他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m.28.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1)经过如图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18的含义:;40的含义:.(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车速应为多少?(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人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处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临河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1.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工具测一枚硬币的直径,被测硬币的直径是 2.10 cm;如图2所示是某种机械表的实物图,图中记录的时间是217.4s .【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①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②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①由图1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末端的刻度值为3.10cm,则被测硬币的直径是3.10cm﹣1.00cm=2.10cm;②由图2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180s;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s,指针在37.4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4s,即秒表的读数为180s+37.4s=217.4s.故答案为:2.10; 217.4s.【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和停表的读数.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2.细心的小明发现妈妈给自己新买的衬衣领口上标有38或42等数字,经咨询后知道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cm ;然后妈妈带他在眼镜店检查视力的时候,验光师让小明背朝后上方的视力表(如图),并引导小明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小明相距 4.6 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对于长度单位我们要有一定的了解,知道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究竟有多长.然后将该单位分别放在38后面,在感性上认识其长度大小,再将其领口的长度进行比较.(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领口的长度大约为38﹣﹣42厘米左右;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视力表距平面镜2.5m,像距平面镜2.5m;人距平面镜2.5m﹣0.4m=2.1m,则视力表的像与人眼的距离相当于 2.5m+2.1m=4.6m.故答案为:cm;4.6.【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于长度单位大小的感性认识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掌握程度.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包括图示),搞清题干的问题和各已知条件的关系.3.2014年唐河高招成绩再创佳绩,张山豹被清华大学录取.高考期间为保障考生安心答题,控制噪声污染就是其中一项措施,我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监考教师宣布“现在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考生耳朵中的.【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人们用分贝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解答】解: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符号用dB表示;监考教师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学生的耳朵.故答案为:分贝(dB);空气.【点评】本题考查声音强弱的划分和声音的传播,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4.2014年10月7日,云南省景谷发生6.6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蝙蝠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可以确定障碍物或飞虫的位置和距离,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超声雷达.【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声现象.【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 叫超声波;(2)声呐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回声定位就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方向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等.【解答】解: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蝙蝠在飞行中能不断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信号碰到任何物体时,都会被反射回来.蝙蝠正是依靠自己的声呐系统来发现目标和探测距离的.故答案为:次;超.【点评】本题考查了次声波、超声波,回声定位和声呐的有关内容,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5.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请你举出一个应用光这一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打靶瞄准、激光准直;小明上课迟到了,远远地听到老师讲的声音,就知道这节课是物理课,他是利用不同老师声音的音色不同作出判断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音色.【专题】声与光.【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结合生活实际举例.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打靶瞄准、激光准直等都是光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答案为:打靶瞄准、激光准直;音色.【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要会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6.如图甲,石碑上“友兰湿地公园”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因为反射(“反射”或“吸收”)红光而成红色;图乙,河堤上的垂柳在平静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反形成的.【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红色的“桃花湾瀑布”苍劲有力的大字能反射红光,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所以我们看起来是红色的;(2)河堤上的垂柳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反射;反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7.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0.02 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甲球运动时间长,乙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题意,首先要明确,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利用相邻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定其通过的路程,由于时间相等,根据速度公式可以确定物体速度的变化.【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在甲图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0.02s,即甲运动了0.02s×5=0.1s;乙图只有3个时间间隔,乙运动的时间为:0.02s×3=0.06s,所以甲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运动的时间;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乙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乙的速度越来越大.故答案为:甲;乙.【点评】通过频闪照片可以获得以下两个信息:频闪照片中相邻的两个照片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两个相邻的照片之间的长度是运动物体在一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距离.8.数值测量是很多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在测量中,我们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实验的误差.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之比是2:1,它们所用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 .【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减小误差的方法: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2)用公式s=vt将速度、时间的比例代入,求出路程之比.【解答】解:(1)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我们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根据题意,=,=,由公式s=vt得==×=3:1;故答案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3:1.【点评】(1)造成测量有误差的原因一般来说是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者不同等.(2)已知甲乙速度、时间之比,可根据公式s=vt,用比例法或赋值的方法求出路程之比.9.将一张报纸一半压在厚玻璃板下,一半露在厚玻璃板外面,观察这两半张报纸上的文字,发现透过玻璃看到报纸上的字位置升高(选填“升高”或“降低”)了,这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由光发生折射的条件和折射现象中成像的原因并画图解答.【解答】解:光线通过玻璃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在B点,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文字的位置在A′点,比实际位置A 点高,如图所示:故答案为:升高;光的折射造成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题主要考查折射现象中成像的特点,关键记住光折射时,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作图说明更易于理解.10.图所示为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平稳行驶和一只天鹅在空中沿直线飞翔的情况.通过分析有关信息(计算),判断汽车或天鹅(任选一个)做什么运动:汽车做匀速直线(或天鹅做变速直线)运动,理由是汽车相同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相同(或相同时间内天鹅飞行的路程不相同).【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直线运动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是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有两种:(1)在路程相同时,看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相同则是匀速直线运动;(2)在运动时间相同时,看运动路程的变化,如果运动路程相同则是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因为小汽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因天鹅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天鹅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汽车做匀速直线(或天鹅做变速直线);汽车在相同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相同(或相同时间内天鹅飞行的路程不相同).【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汽车和天鹅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各自通过的路程关系.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11.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天文望远镜 B.爱因斯坦﹣﹣相对论C.玻尔﹣﹣量子力学 D.牛顿﹣﹣牛顿第一定律【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玻尔、牛顿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相关的物理学史分析解答此题.【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故A错误;B、爱因期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相对论,故B正确;C、波尔是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故C错正确;D、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是牛顿发现的,故D正确.故选A.【点评】出题意图是为了让同学了解物理学史,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物理学史的积累,这不仅是物理学习的需要,学习物理学史还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12.位于滨河路的xxxx小区的高层商住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唐河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13.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 B.A与C C.B与C D.C与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分析s﹣t图象和v﹣t图象中分别描述哪一种运动形式.注意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特点.【解答】解: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由于A图是与时间t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位置不变,处于静止状态,图C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s与t成正比,即速度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由于B图是与时间t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即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图D是过点O的射线,表示v与t成正比,即速度时刻在变大,处于加速运动状态.由此分析可知描述的运动形式相同的是B与C,都是描述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14.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有以下几种看法,根据你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运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太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解答】解: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太空中传播,故B正确;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C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基础卷).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基础卷).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基础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如图:温度计的示数应读为()A、7度B、零下7度C、零下7摄氏度D、零下摄氏7度2、海波的熔点是48℃,温度为48℃的海波所呈现的物态为()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D、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3、在室内,用热风吹一支蘸了酒精的温度计,它的示数是()A、一直升高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是樟脑汽化的结果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结果C、水沸腾和蒸发时都要吸收热量D、水吸热后温度就一定升高5、用久的白炽灯内壁会发黑,这是钨丝经历了()A、升华过程B、凝华过程C、凝固过程D、先升华,后凝华6、夏天天气很热,下列解暑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开电风扇B、打开房屋中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C、向地板上洒些水D、吃冰棒7、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冷,而上岸后被风一吹就觉得冷,这是因为()A、空气吸收了身上的热量B、水的温度比空气温度高得多,水放热,所以觉得冷C、上岸后,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很多热量D、岸上的气温比体温低的缘故8、0℃冰水混合物放入到20℃房间内,在冰未完全熔化时()A冰的温度升高 B 水的温度降低C 冰、水温度都不变D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9、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内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A、稍后沸腾B、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C、同时沸腾D、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10、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目的是()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11、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夏天,自来水管没破损,上面也会挂有小水珠D、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睛片上会出现小水珠12、夏天,谭清宇同学从冰箱里端出一碗结有一半冰的水放在桌上,过一会儿,他发现碗中的冰块只剩下一点点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碗内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了B、碗内冰和水的温度都没变C、碗内冰的温度升高了,水的温度没变D、碗内水的温度降低了,冰的温度没变13、下表列举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位:℃)()固态水银-38.8金1046铜1083铁1535钨3410固态氢-259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零下40℃的气温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14、填出下列各题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在变化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

河北省献县垒头中学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

河北省献县垒头中学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

河北省献县垒头中学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

这些现象说明了()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钢轨B.湖水C.煤油D.空气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击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4.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D.真空不能传声5.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嗒嗒”声C.将要上钩的与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8.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两个人不用通讯设备就不能直接交谈()A.在月球上B.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C.在一堵墙的两边D.分别坐在同向行驶的汽车上9.下面几种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A.用光将鱼吸引到渔网里B.鱼被岸上说话的人吓走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波浪拍击海面发出轰鸣声10.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11.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D.没有传播介质12.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座着宇宙飞船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二、填空题13.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产生的;鼓声通过_____传到观众处.14.声音以__的形式传播,声音靠__来传播,而且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快慢__(选填“相同”或“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15.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_______产生的,钟声通过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沧州市献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阶段综合测试题

沧州市献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阶段综合测试题

沧州市献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阶段综合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几种情况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 蚂蚁缓缓爬行B . 流星陨落C . 冰块融化D . 雪花飞舞2. (2分) (2019八上·娄底期中) 某物体在水平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该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 . 物体在7s内运动的路程为6mB . 以出发点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是静止的C . 物体前2s内的速度大于最后2s内的速度D . 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3. (2分) (2016八上·磴口期中) 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能听见()A . 两次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是由铁管,空气传来B . 两次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是由空气,铁管传来C . 无数次响声,声波在铁管内被管壁无数次地反射D . 无法判断4. (2分) (2018八上·阳城期末) 小明在教室里上课,但从校外的建筑工地上却传来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 . 用棉团塞住耳朵B . 将教室的门窗打开C . 将教室的门窗关闭D . 请老师讲课时声音更大一些5. (2分) (2016八·宁远月考) 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 . 路旁的树木B . 迎面走来的行人C . 小芳骑的自行车D . 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6. (2分) (2018八上·阳城期末) 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A . 长笛B . 小提琴C . 手风琴D . 二胡7. (2分) (2016八上·扎鲁特旗期中)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A .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B .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 .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D . 周围的击掌声会惊动鱼缸中的金鱼8. (2分) (2018八上·阳城期末)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 . 110mm=110mm× =0.11m=1.1×10-1mB . 360km=360×1000=360000m=3.6×105mC . 72km/h=72km/h× m/s=20m/sD . 10m/s=10×3.6km/h=36km/h二、填空题 (共8题;共18分)9. (3分) (2019八上·平遥月考) 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________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如果铁管中灌满水,则听到________次响声。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第2题,第4题,第6题,第7题,每空2分,共24分)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______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_____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______为参照物.2.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4.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h.5.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右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_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6.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______运动,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在最后一个2.2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m/s.7.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和客车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8﹕7,则小汽车与客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8.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9.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10.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依据可能是()A.站台在向东运动B.站台在向西运动C.乘警在向东运动D.乘警在向西运动11.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 D.火星12.《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13.李军的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1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5.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三、实验题(4分+3分+4分+15分=26分)16.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17.读图,如图: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5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_____.1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细钢丝的直径是______mm.19.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理由是:______.四、应用与创新(10分+16分=26分)20.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600s内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驶一辆宽度约1.8m的汽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8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2)若人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2016-2017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第2题,第4题,第6题,第7题,每空2分,共24分)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河岸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人为参照物.【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选择参照物时,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如果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一定选择一个和被研究的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如果物体是静止的为参照物,一定选择一个和被研究的物体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解答】解:舟行,舟和河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河岸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人不觉,被研究的物体是船,人和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人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舟行和人不觉都是相对参照物来讲的,没有参照物,不能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结论就不同.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答案为:运动和静止相对性;河岸;人.2.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 2.1 m/s.【考点】机械运动;速度的计算.【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已知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距离,根据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解答】解:静止站在上升的电梯中的乘客,和电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上升的距离S=3m×7=21m,时间t=10s,则平均速度V===2.1m/s.故答案为:运动;2.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乙.【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甲的运动速度;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和丙的运动速度;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得出第一个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都运动5s,谁的速度大,谁运动的路程就长,谁就在最前面.【解答】解: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运动的速度v甲===4m/s;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故答案为:甲;丙;乙.4.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1.5 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交通标志牌“40”是限速的标志,速度不能超过40km/h,已知速度和到北京的距离,根据公式t=可求所需时间.【解答】解: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t===1.5h.故答案为: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1.5.5.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右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甲球运动时间长,乙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根据题意,首先要明确,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利用相邻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定其通过的路程,由于时间相等,根据公式:v=可以确定物体速度的变化.【解答】解:在甲图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0.02s,即甲运动了5×0.02s=0.1s;乙图只有3个时间间隔,乙运动的时间为:3×0.02s=0.06s.所以甲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运动的时间;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乙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乙的速度越来越大,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甲;乙.6.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是20 m/s.在最后一个2.2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20 m/s.【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根据图中数据和公式v=求出每一段路程上的速度,如果速度相同时,说明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否则不是.(2)如果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前3秒的速度和其它时间段的速度相等;如果是变速运动,根据图象读出前3秒的路程,利用公式v=可求得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分别求出这五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第1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1===20m/s第2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2===20m/s第3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3===20m/s第4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4===20m/s第5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5===20m/s由此可见,小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相等,因此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值为20m/s.(2)因为小汽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不变的,因此在最后一个2.25s内的速度也是20m/s.故答案为:匀速直线;20;20.7.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和客车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8﹕7,则小汽车与客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2:35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已知小汽车和客车的速度之比和通过的路程之比,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式求出两者所用的时间之比.【解答】解:已知v1:v2=5:4,s1:s2=8:7,根据t=得:==×=×=.故答案为:32:25.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8.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dm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普通教室的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故A错误;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cm左右,即1.8dm左右,故B错误;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故C正确;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即1600mm,故D错误.故选:C.9.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L==≈2.36cm.故选A.10.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依据可能是()A.站台在向东运动B.站台在向西运动C.乘警在向东运动D.乘警在向西运动【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小明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A、如果看到站台向东运动,说明自己是向西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如果看到站台向西运动,说明自己是向东运动的.符合题意;C、D、无论是看到乘警向东或向西运动,自己乘坐的列车都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11.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 D.火星【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萤火一号”与“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火卫一”探测器为参照物,它们这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以地球、太阳、火星为参照物,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选B.12.《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位置有变化,就是运动的.【解答】解: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C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13.李军的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先求出李军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相加求出总时间t,用已知的路程s除以总时间t算出平均速度.【解答】解:s=600m∵v=,∴李军走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1===300s,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200s,从家到学校总时间t=t1+t2=300s+200s=500s,.李军上学的平均速度v===1.2m/s.故选A.1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解答】解: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15.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汽车紧急刹车后的速度会明显减小,由图象读出刹车的时间;(2)v﹣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图线为匀速行驶的图象;(3)根据图象分析其速度大小.【解答】解:A.由图象可以看出,在8:27后的速度明显减小,所以此时为紧急刹车的时间,故A正确;B.在8:23~8:27时间段内的图象是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此时为匀速行驶,故B正确;C.在8:20~8:30段内的最大速度为60km/h,故C正确;D.其它时间段内的速度都小于60km/h,所以其平均速度不可能为60km/h,故D错误.故选ABC.三、实验题(4分+3分+4分+15分=26分)16.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木块的长度为 1.85 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3.8cm和3.9cm之间,估读为3.85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3.85cm﹣2.00cm=1.85cm.故答案为:1mm;1.85.17.读图,如图: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5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5min10s .【考点】时间的测量.【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0min中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5s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s,指针在10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0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10s.故答案为:5min10s.1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 4.95 cm,细钢丝的直径是 1.5 m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细铜丝的直径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或者测不出或者误差太大,如图所示,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线圈长度 L,则细铜丝直径.【解答】解:由图可知L=4.95cm,n=32,故d==0.15cm=1.5mm;故答案为:4.95、1.5.19.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 40.0 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25.0 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AB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2)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3)根据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小车运动距离s AB=80.0cm﹣40.0cm=40.0cm,t 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25.0cm/s;(2)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小明的方案不正确.故答案为:(1)40.0;25.0;(2)小;(3)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四、应用与创新(10分+16分=26分)20.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600s内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行驶的路程;(2)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公路行驶的路程;求出山路上与公路上的总路程和山路上与公路上总时间,即可利用v=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v=得: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s1=v1t l=8m/s×500s=4000m,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s2=v2t2=20m/s×100s=2000m;汽车在600s的行驶总路程:s=s1+s2=4000m+2000m=6000m.(2)由v=得: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时间:t=t1+t2=500s+100s=500s,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v===12m/s.答:(1)该汽车在600s内行驶的路程为6000m;(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2m/s.2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驶一辆宽度约1.8m的汽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8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2)若人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行驶的速度,根据公式S=Vt可求汽车的反应距离;(2)已知反应时间和刹车制动时间,求出人在这段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再与车的宽度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3)严谨酒后驾车,遵守交通规则.【解答】解:(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8s,且这段时间内保持15m/s的原速前进;所以S车=v车t反=15m/s×1.8s=27m;(2)汽车从A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t总=t反+t=1.8s+1s=2.8s;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S人=v人t总=1.2m/s×2.8s=3.36m;车的远端距马路边缘的距离为:S=3m+s车=3m+0.9m=3.9m;车的近端距马路边缘的距离为:S=3m﹣s车=3m﹣0.9m=2.1m;由于:3.9>3.36m>2.1m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答:(1)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27m;(2)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声现象.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声现象.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5-2016上学期八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声现象(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

做题要仔细,相信自己。

)一、选择题(1-9每题3分,10-15每题4分,共计51分)1.(2015年成都)如图,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

这说明()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2.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3.(2015年鄂州)《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

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

”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4. (2015年四川自贡)下列有关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是改变声音的语调;B、真空也能传声;C、“静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5.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7.(2015年广州)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8.(2015年湖南长沙)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五校联考卷及参考答案集(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五校联考卷及参考答案集(人教版)

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五校联考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正确序号填在下表中, 每题4分,共32分)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 .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B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C .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D .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B .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C .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 .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 .光的反射现象B .光的折射现象C .平面镜成像特点D .光的色散现象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A B图2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9:30 B. 2:30C. 6:15D. 12:1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9、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 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南河头中学.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南河头中学.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南河头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5.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7.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8.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9.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11.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12.下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第六章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基础卷 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第六章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基础卷 解析)

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基础卷+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时质量大,做成铁管时质量小B.一块铁块化成铁水后质量变小了C.一块铁块放在地球上质量大,放在太空中质量小D.一块铁块的质量不随上面的三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2. 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先测出一粒米和一块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地测量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3.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往右盘增加砝码B.从右盘减少砝码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4.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他用了50 g 、20 g 、5 g 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

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 )A.73.0 gB.77.0 gC.77.5 gD.72.5 g5. 小明拿了一瓶可乐,刚要喝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洒出了一些可乐,则瓶内的( )A.可乐密度不变而质量减小了B.可乐密度和质量都减小了C.可乐密度增大而质量减小了D.可乐密度和质量的变化不好判定6. 甲物质的密度为2.5 t/m 3,乙物质的密度为2.5 kg/dm 3,丙物质的密度为2.5 g/cm 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 kg/m 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A.甲B.乙C.丙D.丁7. 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

如图2所示,是茶馆人物雕像(雕像与真人大小相同),假设其密度为8×103 kg/m 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A.5 kgB.50 kgC.500 kgD.5 000 kg8.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1)测量牛奶的密度;(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4)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5)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6章 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6章 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12.(3 分)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大约是( )
A.100mg
B.100g
C.1kg
D.1g
13.(3 分)下列物体中,质量为 0.2kg 的可能是( )
A.一头大象
B.一只苹果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
14.(3 分)称 65g 物体的质量,顺次放入盘中的砝码是( )
A.60g 5g
28.(3 分)关于对密度公式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第5页(共11页)
D.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就越大 29.(3 分)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
D.无法确定
18.(3 分)我们在古代攻城的影片中经常见到守城的士兵用滚木和石块将攻城的敌人打下
城墙,为了保护演员的人身安全,道具师在准备滚木和石块时需要使用的替代材料是
()
A.石材
B.铝合金
C.泡沫塑料
D.木材
19.(3 分)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A.被“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 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30.(3 分)在实验中常借助“悬锤法”测定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为 m,用 量筒测定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5-2016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1、如图1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
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3、下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

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4、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5、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以外B.50 mm以内
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
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