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套考情分析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点睛: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真题集训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word版,含解析)
【考点训练】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知识点的认识】1、酸、碱、盐的对比物质类别概念构成特点分类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氢离子和酸根离子①酸分子中是否有氧原子:含氧酸、无氧酸;②酸分子电离生成个数: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③酸性强弱:强酸、弱酸;④沸点高低:高沸点酸、非挥发性酸;低沸点酸、挥发性酸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①溶解性;可溶性碱、不溶性碱;②碱性强弱:强碱、弱碱;③与一个金属离子结合的的个数:一元碱、二元碱盐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1)根据组成不同:①正盐;②酸式盐;③碱式盐(2)溶解性:可溶性盐、不溶性盐(3)相同金属离子或酸根离子的统称:某盐、某酸盐①金属元素+酸根,读作“某酸某或某酸亚某”;②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读作“某化某或某化亚某”;③金属元素+H+酸根,读作“某酸氢某或酸式某酸某”;④金属元素+OH+酸根,读作“碱式某酸某或碱式某化某”氧化物其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为金属氧化物;若为非金属,则为非金属氧化物.氧元素为负二价时和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①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②离子型氧化物与共价型氧化物离子型氧化物:部分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如Na2O、CaO等;共价型氧化物:部分金属元素和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MnO2、HgO、SO2、ClO2 等③普通氧化物、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④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其它复杂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对比: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概念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组成一般是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和某些过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有例外,比如七氧化二锰和三氧化铬主要由活动性较低的金属组成.常例CO2、SO2、SO3、P2O5、SiO2、Mn2O7 、CrO3 Na2O、CaO、BaO和CrO、MnO BeO、Al2O3、ZnO等.性质1.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除了二氧化硅SiO2,它不与水反应)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1.碱性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是碱.例如,CaO对应的水化物是Ca(OH)2,Na2O 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但对应水化物是不溶性碱的则其氧化物不与水反应,如:氧化铜不与水反应,碱金属钠、钾等,还有钙和钡的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它们都是强碱:Na2O+H2O═2NaOHCaO+H2O═Ca(OH)22.高温下,部分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作用生成盐:CaO+SiO2═CaSiO33.部分碱性氧化物可直接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2O+CO2═Na2CO3.碱性氧化物受热时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分解.既能表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又能表现碱性氧化物的性质区别与联系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一些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中有一些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有一些是金属氧化物.所以说,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命题方向】本内容重点掌握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题型一:酸、碱、盐互为氧化物的概念典例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 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据定义分析即可.解答:A、K2CO3属于盐,K2O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KOH属于碱,Na2CO3属于盐,故B错误.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故C正确.D、Na2O属于氧化物,Na2SiO3属于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概念的区别.题型二: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识别典例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B NaOH HCl NaCl Na2O COC NaOH CH3COOH CaF2 CO SO2D KOH HNO3 CaCO3 CaO SO2A.A B.B C.C D.D分析:根据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盐电离出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等概念进行分析.解答:A、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C、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D、根据物质的分类,KOH属于碱,HNO3属于酸,CaCO3属于盐,CaO属于碱性氧化物,S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分类角度的总结.题型三: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辨析关系典例3: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D.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分析:A、能和碱反应生成只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C、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解答:A、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如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故C正确;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物的概念及其联系,难度不大,但概念间的联系是学习的难点,属于易错题.【解题思路点拨】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A.硫酸、胆矾、氯化镁B.硝酸、烧碱、干冰C.醋酸、消石灰、明矾D.盐酸、生石灰、石膏2.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物质.二氧化硫属于()A.酸B.氧化物C.碱D.混合物3.对物质进行科学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人们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对酸、碱的概念不断改变和提升.从目前的化学理论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最早先根据味道,来获得朴素的酸、碱概念:酸一定有酸味的,碱一定是有涩味的B.波义耳基于指示剂变色来分辨酸碱,酸一定能使石蕊变红,碱一定能使石蕊变蓝C.阿累尼乌斯创立了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电离理论不适用于非水溶液D.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H+的物质就是酸,凡是能结合H+的物质就是碱,这是酸、碱的最终定义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CuO、Mg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盐酸、醋酸、苯酚均属于强电解质C.CO2、CCl4、蛋白质均属于有机物D.液氯、晶体硅、臭氧均属于单质5.下列正确的叙述有()①CO2、Si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Ca(HCO3)2、Fe(OH)3、FeCl2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③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⑤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电化学腐蚀;⑥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如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⑦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油脂、碘化银胶体、苛性钾、碳酸钙、氯气.A.4个B.5个C.6个D.7个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A.只有②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⑤7.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A.钠的化合物B.可与硝酸反应C.可溶于水D.电解质8.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食醋、氨水均为混合物9.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A.Na2CO3 B.CaCO3 C.CaCl2 D.NaHCO310.下列化合物属于酸类的是()A.H2SO4 B.NaNO3 C.KOH D.MgO1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FeO、Fe2O3、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1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CaO、H2O、C2H5OH均为氧化物B.H2SO4、H3PO4、HNO3均为酸C.Ca(OH)2、Cu2(OH)2CO3均为碱D.空气、CuSO4•5H2O、碘酒均为混合物13.SiO2是水晶的主要成分,SiO2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不与酸溶液反应B.陶瓷、水泥及所有的玻璃都是硅酸盐产品C.某些非金属单质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D.硅酸盐都是难溶于水的15.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分类组合纯净物强电解质盐碱性氧化物分子式A 碱石灰氨水纯碱氧化铝S8B 聚乙烯碳酸钙小苏打氧化镁KClC H2O2硝酸苏打过氧化钠SiO2D 无水硫酸铜氯化银碱式碳酸铜氧化钠P4A.A B.B C.C D.D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6.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H2O、②空气、③Mg、④CaO、⑤H2SO4、⑥Ca(OH)2、⑦CuSO4•5H2O、⑧液氧、⑨C2H5OH、⑩NaHCO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单质.17.有下列四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与其它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题后的横线上写出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1)稀盐酸、牛奶、加碘盐、蒸馏水氯化钾、硫酸铜、硫酸、硝酸银(3)纯碱、烧碱、碳酸钙、硫酸亚铁(4)氧化钙、二氧化硫、氧化镁、氧化铜.18.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的分类上,期中有三种物质可归为一类,请在横线上写出不能归为该类的一种物质(1)Fe2O3 CaO CO2CuOH2O CO2H2SO4CaO(3)H2SO4Ca(OH)2Mg Na2CO3;,(4)CuSO4•5H2O 金刚石食盐水NaOH;,(5)CO2NaHCO3CaCO3CH4.19.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②铜;③CaO;④CO2;⑤H2SO4;⑥Ba(OH)2;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Al2(SO4)3上述各物质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分类标准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溶液胶体电解质属于该类的物质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4)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当有3.2g Cu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0.下表是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它们的一种主要成分:编号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名称绿矾醋精苏打酒精铜导线蔗糖烧碱主要成分FeSO4 CH3COOH Na2CO3 CH3CH2OH Cu C12H22O11 NaOH请你对表中①~⑦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编号):属于盐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1.将下列对应物质的序号填写在下列恰当的空白处①CO2②HCl ③NaOH ④Na2O2⑤Cu2(OH)2CO3⑥Mg(OH)2⑦NH4HCO3⑧MgCl2⑨H2SO4⑩NaO2属于酸的是、属于含氧酸的是、属于无氧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碱式盐的是属于镁盐的是、属于碳酸盐的是、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属于强酸的是、属于铵盐的是.22.要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第一组Na2CO3 H2SO4 NaHCO3 CaO CO2第二组NaOH HCl NaCl Na2O CO第三组NaOH CH3COOH CaF2 Al2O3 SO2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填化学式,下同)、、.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鉴别胶体和溶液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是否能发生现象.(3)下列3个反应,按要求填写相关量.①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每消耗1mol Na2O2生成g O2;②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中,每消耗168g NaHCO3,标况下生成L CO2;③Cl2+H2O═HCl+HClO反应中,标况下每消耗22.4L Cl2,转移mol电子.(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物质M N Q P反应前质量(g)50 1 3 12反应后质量(g)X 26 3 30①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②物质Q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23.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1)现有下列六种物质:SO2、SiO2、CaO、MgO、Fe2O3、Na2O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分类的依据.(至少要写出两种分类方法)①;②.从反应中有无离子参加,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从反应中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从上述氧化物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证明你的观点:;.【考点训练】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A.硫酸、胆矾、氯化镁B.硝酸、烧碱、干冰C.醋酸、消石灰、明矾D.盐酸、生石灰、石膏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依据概念可知,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解答:解:A.硫酸属于酸,胆矾属于盐,氯化镁属于盐,故A错误;B.硝酸属于酸,烧碱(氢氧化钠)属于碱,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醋酸属于酸,消石灰(氢氧化钙)属于碱,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属于盐,故C正确;D.盐酸属于混合物,生石灰(氧化钙)属于氧化物,石膏(两水合硫酸钙)属于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的判断,明确概念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物质的俗称,学习中要夯实基础,难度不大.2.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物质.二氧化硫属于()A.酸B.氧化物C.碱D.混合物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按照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二氧化硫是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混合物是有不同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和水反应生成了酸,故A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碱是指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二氧化硫不属于碱,故C错误;D.混合物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二氧化硫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主要是物质分类的依据,题目难度不大.3.对物质进行科学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人们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对酸、碱的概念不断改变和提升.从目前的化学理论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最早先根据味道,来获得朴素的酸、碱概念:酸一定有酸味的,碱一定是有涩味的B.波义耳基于指示剂变色来分辨酸碱,酸一定能使石蕊变红,碱一定能使石蕊变蓝C.阿累尼乌斯创立了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电离理论不适用于非水溶液D.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H+的物质就是酸,凡是能结合H+的物质就是碱,这是酸、碱的最终定义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化学史.分析:A.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B.只有能形成溶液的酸碱才能时指示剂变色;C.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电离理论为酸碱溶剂理论,溶剂理论认为: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正离子的物质为酸,凡能电离而产生溶剂负离子的物质为碱;D.酸碱质子理论不是酸、碱的最终定义,能给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凡是能结合H+的物质不一定是碱.解答:解:A.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有酸味不一定是酸如一些强酸弱碱盐,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有涩味的不一定是碱,如一些强碱弱酸盐,故A错误;B.只有能形成溶液的酸碱才能时指示剂变色,像氢氧化铜这种不溶性碱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故B错误;C.阿仑尼乌斯提出的电离理论以水为溶剂的酸碱溶剂理论,酸碱电离理论不适用于非水溶液,故C正确;D.酸碱质子理论不是酸、碱的最终定义,能给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等,凡是能结合H+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碳酸氢钠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的概念,题目难度不大,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然后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解决问题,主要是对一些概念的掌握.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CuO、Mg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盐酸、醋酸、苯酚均属于强电解质C.CO2、CCl4、蛋白质均属于有机物D.液氯、晶体硅、臭氧均属于单质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单质和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A.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B.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C.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因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则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醋酸和苯酚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B错误;C.CO2属于无机物,故C错误;D.液氯、晶体硅、臭氧均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明确相关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下列正确的叙述有()①CO2、Si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Ca(HCO3)2、Fe(OH)3、FeCl2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③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⑤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电化学腐蚀;⑥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如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⑦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油脂、碘化银胶体、苛性钾、碳酸钙、氯气.A.4个B.5个C.6个D.7个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胶体的重要性质;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①酸性氧化物是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②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化合生成碳酸氢钙,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铁,氯化铁和铁化合生成氯化亚铁;③用红外光谱仪可以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基团;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⑤电离和电化学腐蚀不需要通电;⑥溶液和胶体能通过滤纸,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水解产物分解生成氧化铁;⑦纯净物是指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据此可以分析各个选项中各种的所属类别.解答:解:①CO2、SiO2、P2O5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都是酸性氧化物,故①正确;②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化合生成碳酸氢钙,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铁,氯化铁和铁化合生成氯化亚铁,适当条件下Ca(HCO3)2、Fe(OH)3、FeCl2均可通过化合反应而生成,故②正确;③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故③正确;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故④错误;⑤电解、电泳、电镀等需要通电才能发生,电离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时发生的,电化学腐蚀是自身形成原电池,两者都不需要通电,故⑤错误;⑥溶液和胶体能通过滤纸,加热氯化铁溶液时,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蒸干、灼烧时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氢氧化铁胶体加热时聚沉生成沉淀,蒸干、灼烧时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故⑥正确;⑦油脂、碘化银胶体、苛性钾、碳酸钙、氯气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单质不是电解质,故⑦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化学反应的理解应用,物质性质的判断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酸性氧化物、溶液、胶体、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化合物、电离、电解、电泳、电化腐蚀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熟练和准确掌握基础是关键.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A.只有②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⑤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①根据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③根据元素的名称确定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④化学反应有的是吸热反应,有的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转化;⑤根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可以将混合物进行分类.解答:解:①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如H3BO3,1个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为3个,但电离出1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故①错误;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则根据反应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②正确;③根据元素的名称确定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则不能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如H最外层电子数为1,属于非金属元素,故③错误;④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转化,根据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故④正确;⑤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三大类,故⑤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的分类和物质的分类,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酸、热效应、元素的分类,物质的分类要注意分类的依据和标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较简单.7.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A.钠的化合物B.可与硝酸反应C.可溶于水D.电解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真题集训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word版,含解析)
【考点训练】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知识点的知识】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注意事项: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⑤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S/(100+S)*100%2、溶质质量分数相关计算:①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因为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 g,则Ag×a%=Bg×b%(其中B=A+m水)②关于溶液增浓(无溶质析出)的计算溶液增浓通常有几种情况:1°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因为溶液增加溶质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增加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而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所以,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Ag×a%+Bg=(Ag+Bg)×b%.2°将原溶液蒸发去部分溶剂:因为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Bg水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Ag×a%=(Ag-Bg)×b%.3°与浓溶液混合:因为混合后的溶液的总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的溶质质量之和.所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质量为B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则:Ag×a%+B g×b%=(Ag+Bg)×c%.【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属于初中学过的基础知识,了解即可.题型一:溶液的稀释问题•分析: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氨水的质量为原氨水质量与所加水质量和,所得氨水溶液中溶质为25%的氨水中溶质,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求出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解答:设加水的体积为V,则25%的氨水体积也为V,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为V××25%V××1g/cm3×100%≈故选C.点评:根据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的特点,可由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完成稀释类问题的计算.题型二:溶液增浓的计算典例2: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将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10% B.15% C.20% D.25%解答:可以认为蒸发掉45 g H2O是在蒸发掉35 g H2O的基础上完成的,也就是说,在1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5g,从而得出在此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0g.这样100 g溶液中所含的氯化钾的质量为(100-35-5)g×50150+5g=25g,质量分数为25g100g×100%=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比较甲乙两溶液的关系,得出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解答该题的关键.【解题思路点拨】溶液稀释问题重点把握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浓缩问题要分情况,蒸发溶剂时抓住溶质不变,添加溶质时抓住溶剂不变,与浓溶液混合时能找出等量关系.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已知NH3和HCl都能用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3和HCl 气体,实验后两个烧瓶内溶液的关系是(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2.将溶质A的质量分数为5X和X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小于3X,则A可能是()①H2SO4②C2H5OH ③NH3④CH3COOH ⑤NaOH.A.①⑤ B.①④⑤ C.②③ D.②③④3.已知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溶质的质量分数甲溶液密度╱g•cm﹣3乙溶液密度╱g•cm﹣31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大于5%B.混合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C.混合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D.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等于5%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稀盐酸:①用浓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a%,②用浓盐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b%,那么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5.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将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10% B.15% C.20% D.25%7.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于危险化学用品柜中妥善保管B.取10 mL该硫酸于烧杯中,再加等体积的水,可配得49%的硫酸﹣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 mol•L﹣1﹣3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3)的NaOH溶液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0% B.<20% C.>20% D.≥20%﹣3﹣的物质的量为()11.在t℃时,向x g 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 g KNO3或蒸发掉b g水,恢复到t℃,溶液均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在t℃时,KNO3的溶解度为gB.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则x=2bC.在t℃时,所配的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D.若将原溶液蒸发掉2b g水,恢复到原温度析出2a g KNO3A.30% B.×100%×100%13.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将80%和20%的两种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3﹣3﹣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二、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6.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3的混合溶液.求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mol.(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考点训练】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已知NH3和HCl都能用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3和HCl 气体,实验后两个烧瓶内溶液的关系是(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分析:因NH3和HCl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则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又溶液充满整个烧瓶,即溶液的体积相同,所以二者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又二者摩尔质量不同,因此质量分数不同.解答:解: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因NH3和HCl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则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又溶液充满整个烧瓶,即溶液的体积相同,所以二者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氨气和氯化氢摩尔质量不同,物质的量相同,而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所以氨气和氯化氢的质量就不同;溶于相同量的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所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NH3和HCl气体,实验后两个烧瓶内溶液的关系是: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喷泉实验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概念,要理解什么气体可做喷泉实验.2.将溶质A的质量分数为5X和X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小于3X,则A可能是()①H2SO4②C2H5OH ③NH3④CH3COOH ⑤NaOH.A.①⑤ B.①④⑤ C.②③ D.②③④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令质量分数为5X和X的两种溶液的密度分别为a、b,溶液体积都是V,表示出混合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再列不等式判断溶液密度与浓度关系,据此解答.解答:解:令质量分数为5X和X的两种溶液的密度分别为a、b,溶液体积都是V,则:<3X解得a<b,说明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C2H5OH、NH3的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而H2SO4、CH3COOH、NaOH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溶液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形成规律:(1)任何两种相同溶质的溶液等质量混合,其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将同一种溶质的不同质量分数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如果浓溶液的密度大于稀溶液(如等大多数溶质的溶液)或被等体积水稀释后,其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果浓溶液密度小于稀溶液(如氨水、酒精等少数溶质形成溶液)或被等体积水稀释,其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3.已知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溶质的质量分数甲溶液密度╱g•cm﹣3乙溶液密度╱g•cm﹣3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大于5%B.混合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C.混合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D.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等于5%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等质量混合,混合后的质量分数是两者和的一半,等体积混合就是在等质量混合的基础上加上密度大的溶液,甲溶液密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小,而乙溶液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大.解答:解: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在等质量混合的基础上加上密度大的,等质量为5%,密度大的质量分数是1%,所以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在1%到5%之间,而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在等质量混合的基础上加上密度大的,等质量为5%,密度大的质量分数是9%,所以混合后的质量分数在5%到9%之间,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等质量混合和等体积混合的问题,等质量混合,混合后的质量分数是两者和的一半,而等体积是在此基础上加上密度大的.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稀盐酸:①用浓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a%,②用浓盐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b%,那么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浓度为c,利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解答.解答:解: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L,浓度为c,33+1000V)×a%,解得a%=,33×2)×b%,解得b%=,显然分母大的值越小,即a>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明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时解答的关键,注意单位换算为解答中的易错点.5.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将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10% B.15% C.20% D.25%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解答:解:可以认为蒸发掉45 g H2O是在蒸发掉35 g H2O的基础上完成的,也就是说,在1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5g,从而得出在此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0g.这样100 g溶液中所含的氯化钾的质量为+5g=25g,质量分数为×100%=2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比较甲乙两溶液的关系,得出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解答该题的关键.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钠投入到水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NaOH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进而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2O=2NaOH+H2↑,则2Na+2H2O=2NaOH+H2↑46g 80g 2g2)m(NaOH)=m(H2)=则w(NaOH)=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及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的变化,明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7.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于危险化学用品柜中妥善保管B.取10 mL该硫酸于烧杯中,再加等体积的水,可配得49%的硫酸﹣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1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B.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等体积时硫酸溶液的质量大;C.根据c=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D.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大于硫酸体积的2倍.解答:B.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等体积时硫酸溶液的质量大,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49%,故B错误;C.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硫酸密度比水大的特点,答题中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3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A、溶质的质量分数=×100%;B、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C、根据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可以计算其各自的物质的量,进而得出答案;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100%.解答:﹣3×500mL=600g,硫酸镁的分子量为120,镁的原子量为24,硫酸根离子的分子量为96,所以镁离子在硫酸镁分子中的含量为=144g,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24%,故A正确;B、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144g,其物质的量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溶液中的溶剂水的质量为:600g×(1﹣24%)=456g,水的分子量为18,所以该硫酸镁溶液中水的物质的量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等相关计算问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3)的NaOH溶液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0% B.<20% C.>20% D.≥20%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质量的2倍,而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结合质量分数公式判断.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质量的2倍,而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由质量分数=可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关键是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判断等体积混合后溶液质量与原氢氧化钠溶液关系.﹣3﹣的物质的量为()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先根据镁离子的质量分数计算氯化镁的质量分数,进而根据c=计算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浓度,求出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后求出Cl﹣的物质的量.解答:解:MgCl2=20%,溶液中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c(MgCl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镁离子的质量分数计算氯化镁的质量分数,进而根据c=计算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浓度.11.在t℃时,向x g 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 g KNO3或蒸发掉b g水,恢复到t℃,溶液均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在t℃时,KNO3的溶解度为gB.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则x=2bC.在t℃时,所配的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D.若将原溶液蒸发掉2b g水,恢复到原温度析出2a g KNO3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A、由题意知ag硝酸钾与bg水正好配成饱和溶液,利用这一关系解决判断;B、利用原来的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与配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之间建立关系式进行求解即可;C、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一定温度下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或等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由叙述知溶液蒸发掉ag水后溶液才饱和,如果再蒸发掉ag水后则溶液会析出的溶质的质量是bg.解答:解:A、是对的,可以这样考虑:将原不饱和溶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饱和溶液,剩下的那部分是纯水,此时蒸发掉bg水之后可以达到饱和,说明剩下那部分水的质量即为bg,在原溶液中加入ag溶质也可以达到饱和,说明ag溶质溶于剩余那部分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这样即可求出溶解度为g,故A正确;B、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在加入了ag溶质之后形成饱和溶液,可以列出式子:x×%+a=(x+a)×,此处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用g代替,可以解出x=2b,故B正确;C、在t℃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配成的溶液质量分数应该小于等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C正确;D、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bg水,蒸发掉bg水的时候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继续蒸发掉bg水,析出溶质的质量就是溶解于bg水中的溶质的质量,为ag,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溶液相关知识的考查,是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关计算的探讨,解题的关键是对溶液的相关计算要有较深刻的了解,属难度较大的一道题目.A.30% B.×100%×100%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解答:解:设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S,则=解得S=36g,则=则氯化钠没有全部溶解,该溶液属于饱和溶液,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学生应能利用溶解度来计算得到结论,学生应熟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13.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将80%和20%的两种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令质量分数分别为20%与80%的硫酸溶液的密度分别为xg/ml、yg/ml,硫酸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所以x<y.假定体积为1ml,混合后溶质质量为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质量之和,混合后溶液质量为混合前溶液质量之和,根据质量分数定义用x、y表示出混合后的质量分数,结合密度关系判断.解答:解:设质量分数分别为20%与80%的硫酸溶液的密度分别为xg/ml、yg/ml;硫酸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所以x<y.假定体积为1ml,则20%硫酸溶液的质量为1ml×xg/ml=xg,溶质硫酸的质量为xg×20%;80%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1ml×yg/ml=yg,溶质硫酸的质量为yg×80%;所以混合后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80%﹣60%,由于x<y,所以>1,所以80%﹣60%>5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溶液浓度的计算和大小比较,题目难度较大,注意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并且解题规律是十分重要的.﹣3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氨水的质量为原氨水质量与所加水质量和,所得氨水溶液中溶质为25%的氨水中溶质,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求出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加水的体积为V,则25%的氨水体积也为V,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为故选C.点评:根据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的特点,可由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完成稀释类问题的计算.﹣3﹣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本题可以看出,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等体积相混合时,浓度较稀的氨水质量较大,而较浓的氨水的质量较小,这样混合后,所得溶液浓度当然要比15%偏小些,或根据公式溶质质量分数=×100%计算.解答:解:若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氨水的质量分数为15%,等体积的两种氨水,浓的密度较小,所以质量较小,两种氨水混合后,质量分数更接近稀氨水的浓度,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5%.或直接计算:设25%的氨水和5%的氨水各取VL,则混合后的氨水的质量分数:设这两种溶液的体积是V.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①密度比水大的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等.同理有:②密度比水小的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氨水、酒精溶液等.二、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6.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1)根据羟基磷酸钙的化学式可知,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解答:解: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10+(31+16×4)×6+(1+16)×2=1004.(1)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明确标签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根据质量分数公式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3的混合溶液.求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2018高考全国I卷化学精彩试题和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解析(全套分析)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D分析认真审题,圈定关键词,建立题干所给信息与选项设问之间的联系。
A不选。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废旧电池中的金属元素可回收利用,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不选。
根据题给流程图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不选。
磷酸亚铁锂中的Fe2+可被硝酸氧化生成Fe3+,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Fe3+。
D选。
由流程图可知,锂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锂沉淀,而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答案:A、B分析A选。
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双糖,但果糖属于单糖。
B选。
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但也有部分酶不属于蛋白质。
C不选。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Br₂/CCl4褪色。
北京市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其中一种缩聚产物是
,B 正确;C.伞形酮分子
中含有酚羟基和酚羟基形成的酯基,则 1mol 伞形酮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3mol NaOH,C 错误;D.雷琐苯乙酮、伞形酮都能跟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苹果酸不存在酚羟 基,与氯化铁不反应,D 错误,答案选 B。 点睛:选项 C 是易错点,注意掌握有机物分子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尤其需要注意 酯基水解或卤代烃水解后是不是还产生酚羟基。 5.已知:2SO2 (g)+ O2(g) 2SO3(g) ΔH,有关数据如下:
T(℃) 527
627
727
827
927
平衡常数 K 910
42
3.2
0.39
0.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判断出ΔH<0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SO2 的平衡转化率α(727℃)<α(927℃) C. 增大压强、降低温度能提高 SO2 的转化率 D. SO3 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温度升高,平衡常数 K 在减小,说明该反应正方向是放热反应, △H<0,故 A 正确;B.平衡常数代表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 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 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727℃的 K=3.2,927℃的 K=0.12,所以 SO2 的平衡转化率α(727℃) >α(927℃),故 B 错误;C.2SO2 (g)+O2(g)⇌ 2SO3(g)△H<0,正方向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
-=M+H2O,因此电极总反应式为 MH+NiOOH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09讲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解析版)
第09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考情分析网络构建考点一镁及其化合物【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镁的性质知识点2镁的氧化物MgO知识点3镁的氢氧化物Mg(OH)2知识点4镁的其他化合物【提升·必考题型归纳】考向1考查镁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考向2考查镁及其化合物制备的工艺流程考点二铝及其化合物【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铝的性质知识点2氧化铝知识点3氢氧化铝知识4常见的铝盐知识5数形结合与“铝三角”【提升·必考题型归纳】考向1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考向2考查铝热反应及其应用考向3考查铝及其化合物制备的工艺流程考向4考查铝及其化合物与强酸、强碱反应有关计算真题感悟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情分析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2023浙江1月卷12题,2分2022浙江1月卷8题,2分2021浙江1月卷8题,2分从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铝、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仍是高考的命题点。
高考中一方面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以“铝三角”转化关系为载体,考查图像分析和计算能力等。
预测新的一年高考可能会在选择题或化工流程图题中考查金镁、铝、氧化镁、氧化铝及氢氧化镁、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制备的工艺流程2023辽宁卷16题,3分2022全国卷26题,1分2021湖南卷6题,3分氢氧化铝的性质与应用或在化工流程图中考查铝及其重要考点一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1镁的性质1.镁的原子结构及存在(1)镁的原子结构: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镁是较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锌、铁的前面。
镁在化学反应中,能表现出较强的金属性,即失电子的能力强,是常用的还原剂。
(2)镁的存在:镁蕴藏量丰富,在宇宙中含量第八,在地壳中含量丰度2%。
含镁矿物主要来自白云岩[CaMg(CO3)2]、菱镁矿(MgCO3)、水镁矿[Mg(OH)2]、光卤石(KCl·MgCl2·6H2O)和橄榄石[(Mg,Fe)2SiO4]等。
2018年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分析及2019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固体洗涤剂的选择
3、回归课本-----题在课本外,理在课本中
选修4 P26页
•13
3、回归课本-----题在课本外,理在课本中
(2016新课标II卷)27(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 因是_____;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提 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
CH3CHCH2CH3
3、回归课本-----题在课本外,理在课本中
人 教 教 材
必修1 必修2 选修4
思考与 交流
学与问
科学 探究
实践 活动
科学 视野
资料 卡片
图片
实验
19 19
12
9 9
7
7 7 7
7 4
5
8 9
6
12 9
12
91 66
53
27 16 15
选修5 合计
14 64
24 49
7 28
元素周期律
化学基本实验、 物质的分离 电化学
元素周期律
化学基本实验 电化学 阿伏伽德罗常数
化学与生活 电离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溶解度曲线 物质的性质
化学与生活 电离平衡 工业流程
电离平衡
非选择题部分试题特点
1.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试题难度中等,调整了考查的物质-熟悉的物质、熟悉的元素增多-------基础性
6.当年4月份之前的最新研究成果----T1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 、宗旭研究员和博士后马伟光博士等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将H2S和CO2 协同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电化学策略。
7.教辅资料:(命题地点存放的大书架)用于查重。
办公桌一角
2018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学&科网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 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情分析检测: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3-4 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1.[2017·山东潍坊高三联考]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B .“曾青”是含有Cu 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C .“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D .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答案 B解析 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为HgS=====△Hg +S 、Hg +S===HgS ,两个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A 项错误;“铁赤色如铜”,说明铁置换出铜,故“曾青”应为可溶性铜盐的水溶液,B 项正确;“积变又还成丹砂”,发生的反应是Hg +S===HgS ,Hg 发生了氧化反应,“还”是指恢复原来的状态,C 项错误;Hg 的活动性比Cu 弱,因此水银不能与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D 项错误。
2.[2016·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金属的冶炼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 用电解熔融NaCl 来制取金属钠,电解饱和NaCl 溶液得到的是NaOH、H2和Cl2。
3.[2017·兰州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的反应均是在高温引燃后进行,选项中的物质表示A和B,不合理的是( )A.MgO Al B.CO2MgC.Fe3O4Al D.CuO H2答案 A解析Mg的活泼性强于Al,若A为MgO,B为Al,二者不能发生铝热反应,A项错误;CO2与Mg反应生成C(即C)和MgO(即D),Mg 与O2反应生成MgO,C与足量O2反应生成CO2,B项正确;Fe3O4与Al 能发生铝热反应,生成Fe(即C)和Al2O3(即D),C项正确;H2还原CuO 生成Cu(即C)和H2O(即D),D项正确。
4.[2017·大连二十四中测试]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
《三维设计》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牢记物质组成的5组概念1.元素与核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如H元素有1H、2H、3H 3种原子,即3种核素。
2.单质与化合物3.游离态与化合态4.纯净物与混合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5.同素异形体与同分异构体[基点小练]1.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臭氧(O3)④盐酸⑤铁⑥碳酸钠⑦空气⑧氢氧化钠⑨冰、水混合物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①、②、③、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⑤;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⑥、⑧;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和③;属于单质的有:①、③、⑤;属于化合物的有:②、⑥、⑧、⑨;属于混合物的有:④、⑦。
[名师点拨]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
2.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看物质组成二、明辨物质的2种分类标准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分类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①硫黄②HClO③苛性钠④铜⑤小苏打⑥氧化钠⑦Fe(OH)3胶体⑧NaCl溶液三、规避物质分类的“三大误区”误区一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质。
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C2H2与C6H6最简式相同,但前者为乙炔,后者为苯。
误区二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
(1)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盐。
(2)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盐。
2018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情分析检测: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 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解析B项中的CaCO3属于强电解质,Al为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项中H2O为弱电解质;D项中CH3COONH4为强电解质。
2.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SO2-4、Cl-、OH-B.H+、Fe2+、SO2-4、NO-3C.Na+、OH-、SO2-4、H2PO-4D.Ba2+、Na+、S2-、SO2-4答案 B解析Fe2+具有还原性,NO-3+H+具有强氧化性;故Fe2+、H+、NO-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H+)<c(OH-)的溶液中:Na+、K+、SO2-4、ClO-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u2+、CO2-3、NO-3C.0.1 m ol·L-1 FeCl3溶液中:K+、NH+4、I-、SCN-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2+、NO-3、SO2-4答案 A解析A项所给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大量共存;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B 项中Cu 2+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C 项中Fe 3+与SCN -可发生络合反应,Fe 3+与I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呈强碱性或强酸性,且呈强酸性时不能含有NO -3,因为铝与硝酸反应不会生成氢气,而碱性条件下NH +4、Fe2+均不能大量存在,故D 项不符合题意。
4.[2017·河南洛阳高三统考]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NaNO 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 4溶液:2MnO -4+5NO -2+6H +===2Mn 2++5NO -3+3H 2OB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NH +4+HCO -3+2OH-===CO 2-3+NH 3·H 2O +H 2OC .Fe(NO 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 溶液:2Fe 3++2I -===2Fe 2++I 2D .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 -+2H 2O=====通电Cl 2↑+H 2↑+2OH -答案 A解析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应有碳酸钡沉淀生成,B 项错误;酸性条件下NO -3的氧化性强于Fe 3+的氧化性,故NO -3优先氧化I -,C 项错误;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应生成氯气和钠,没有水参加反应,D 项错误。
2018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及2019届高三复习
6+2 6*
甲烷、乙烯、 苯
必修2 乙醇、乙酸 基本营养物 质 开发利用金 属矿物和海 水资源 资源综合利 用、环境保 护
C A C
10D,11ABC, 9 8
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同 分异构体的判断,二氯 6*+6* 取代产物数目,共面共 线问题 6 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 单糖、双糖;酶;淀粉、 6 纤维素及常见物质
考纲要求 内容 要求层次 化学反应 A 与能量变 化 化学反应 速率和化 学平衡 电离及溶 液的酸碱 性 盐类的水 解 溶解平衡 原电池 电解池 金属的电 化腐蚀与 防护 B
2018年考查知识及赋分 题号 涉及知识点 28(2)① ΔH的计算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 影响;平衡常数的 计算;有效碰撞; 活化能与化学反应 速率的关系
2018年全国I卷分析及19高考预测
一、2018全国理综化学I卷试题分析
• 今年化学试题与近三年新课标一卷相比风格有所改变,难
度下降,今年试题延续全国新课标高考试题多年来命题的 原则,以生产、生活及科研中的化学现象为问题情境,以考 查考生学科能力为命题立意,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并重视对考生的实
物质的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 应 金属及其)(2)①② 二氧化硫与碳酸钠溶液 的反应 2+2+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 能量 化学反应的 速率和限度
C A
12,35(2) 12B
最高化合价,离子半径 大小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 物的判断
2
A
11,36(6)
6+2
C
36(2)(4)(5),
2+2+2
选修3
山东省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年真题分类:专题16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Word版含答案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6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1.(2012广东,33)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
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2KMnO4+KOH+2MnO2↓+H2O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 ℃,在25 ℃和95 ℃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和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
(2)无色液体A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现象是 。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 ℃开始熔化,达到130 ℃时仍有少量不熔。
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
请完成表中内容。
(4)纯度测定:称取1.220 g产品,配成100 mL甲醇溶液,移取25.00 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 mol。
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计算结果为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答案】 (1)分液 蒸馏(2)甲苯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颜色褪去(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①冷却结晶,过滤②滴入稀HNO3和AgNO3溶液③测定熔点 白色晶体在122.4 ℃左右完全熔化(4)×100% 96%【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技能和对综合实验的理解应用。
首先通读流程。
反应混合物过滤后的滤液中有未反应的甲苯及产品苯甲酸盐。
过滤后将滤液分离为有机相和水相的操作应为分液。
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馏即可回收甲苯。
水相经浓盐酸酸化后再用结晶法分离获取苯甲酸。
将这一流程理清楚后再开始针对题设问题作答。
2.(2012福建,25)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填序号)A.往烧瓶中加人MnO2粉末B.加热C.往烧瓶中加人浓盐酸(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2016·四川资阳模拟]标准状况下有以下四种气体:①6.72 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 g H2S;④0.2 mol NH3。
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体积:④<①<③<②B.质量:④<①<③<②C.物质的量:①<②<③<④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答案 C解析①6.72 L CH4的物质的量为6.72 L22.4 L·mol-1=0.3 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3.01×10236.02×1023 mol-1=0.5 mol,③13.6 g H2S的物质的量为13.6 g34 g·mol-1=0.4 mol,④0.2 mol NH3。
标准状况下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体积:④<①<③<②,A 项正确;CH4的质量为0.3 mol×16 g·mol-1=4.8 g,HCl的质量为0.5 mol×36.5 g·mol-1=18.25 g,NH3的质量为0.2 mol×17 g·mol -1=3.4 g,质量:④<①<③<②,B项正确;物质的量大小顺序为④<①<③<②,C项错误;CH4中n(H)=0.3 mol×4=1.2 mol,HCl 中n(H)=0.5 mol,H2S中n(H)=0.4 mol×2=0.8 mol,NH3中n(H)=0.2 mol×3=0.6 mol,氢原子数:②<④<③<①,D项正确。
2.[2016·潍坊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B.20 ℃、1.0×105 Pa时,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2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44.8 L答案 B解析A项,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B项,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B项正确;C项,1 mol气态物质在非标准状况时,体积也有可能等于22.4 L;D项,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3.[2016·郑州质检]如图所示,在同温同压下,分别用氯化氢和四种混合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五个气球。
A、B、C、D四个气球中,与充有氯化氢的气球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答案 C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气球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HCl是双原子分子,因此混合气体分子的平均原子数一定等于2时才符合要求。
A项中有可能等于2,B项中一定大于2,C项中一定等于2,D项中一定大于2,故选C。
4.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不相等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原子数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答案 A解析A项,1 mol普通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8N A,1 mol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是10N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不相等;B项,乙烯、丙烯都属于烯烃,分子式符合C n H2n,最简式是CH2。
所以若二者的质量相等,含CH 2的个数相等,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也相等;C 项,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 和NO 分子数相同,且每个分子均为双原子分子,所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 和NO 含有的原子数相同;D 项,由于Cl 2的氧化性很强,与变价金属Fe 反应时生成的是FeCl 3,与Al 发生反应生成AlCl 3,所以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相等。
5.在常压和500 ℃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 2O 、Fe(OH)3、NH 4HCO 3、NaHCO 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 1、V 2、V 3、V 4。
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V 3>V 2>V 4>V 1B .V 3>V 4>V 2>V 1C .V 3>V 2>V 1>V 4D .V 2>V 3>V 1>V 4 答案 A解析 在常压和500 ℃条件下水为气态,2Ag 2O =====500 ℃4Ag +O 2↑,2Fe(OH)3=====500 ℃Fe 2O 3+3H 2O↑,2NH 4HCO 3=====500 ℃2NH 3↑+2CO 2↑+2H 2O↑,2NaHCO 3=====500 ℃Na 2CO 3+CO 2↑+H 2O↑,由上面的分解反应方程式可知,V 3>V 2>V 4>V 1,故A 正确。
6.[2016·湖北三校联考]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2C 、14N 、18O 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两容器中含有的( )A .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B .分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C .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D .分子数、原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 答案 D解析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这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 项,分子数相同,但二者的摩尔质量不同,故质量不同,错误;B 项,分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错误;C 项,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错误;D 项,分子数相同,又都是三原子分子,故原子数相同,且二者的质子数都为22,正确。
7.[2016·福建厦门质检]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有关草酸(HOOC —COOH)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9.0 g 草酸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9N AB .9.0 g 草酸被NaClO 氧化生成CO 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C .9.0 g 草酸溶于水,其中C 2O 2-4和HC 2O -4的微粒数之和为0.1N AD .9.0 g 草酸受热完全分解为CO 2、CO 、H 2O ,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 L答案 C解析 草酸的摩尔质量为90 g/mol,9.0 g 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
由草酸的结构式HOCOCOOH 可知,0.1 mol 草酸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9N A ,A 项正确;草酸的分子式为H 2C 2O 4,其中,C 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当0.1 mol 草酸被氧化生成CO 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B 项正确;草酸为二元弱酸,溶于水后发生电离:H 2C 2O 4H ++HC 2O -4,HC 2O -4H ++C 2O 2-4,由物料守恒有n (H 2C 2O 4)+n (HC 2O -4)+n (C 2O 2-4)=0.1 mol ,故C 2O 2-4和HC 2O -4的微粒数之和小于0.1N A ,C 项错误;草酸受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CO↑+CO 2↑+H 2O ,标准状况下,0.1 mol 草酸完全分解得到0.1 mol CO 和0.1 mol CO 2气体,混合气体总体积为4.48 L ,D 项正确。
8.[2016·河南豫南九校联考]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 g NaOH 固体中所含电子总数为2N AB .22.4 LC 2H 6所含化学键总数为7N AC .6 g SiO 2所含分子数为0.1N A ,化学键总数为0.4N AD .0.1 mol·L -1 NH 4Cl 溶液中,NH +4与Cl -数之和小于0.2N A答案 A解析 A 项,4 g NaOH 固体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g40 g·mol -1×20=2 mol ,正确;B 项,没有说明是否在标准状况下,错误;C 项,SiO 2中不含分子,错误;D 项,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错误。
9.[2017·合肥高三联考]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Na 2O 2与SO 2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 AB .18 g 重水(D 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C .0.5 mol NH 4HSO 4晶体中,含有H +数目约为0.5N AD .常温常压下,3 g HCHO 和CH 3COOH 的混合物中含有0.4N A 个原子答案 D解析 Na 2O 2+SO 2===Na 2SO 4,1 mol Na 2O 2完全反应时转移2 mol 电子,A 项错误;18 g 重水(D 2O)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8 g 20 g·mol -1×10<10 mol,B 项错误;NH 4HSO 4晶体中,只有阳离子NH +4和阴离子HSO -4,不含H +,C 项错误;HCHO 和CH 3COOH 的最简式均为CH 2O ,故3g HCHO 和CH 3COOH 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为4× 3 g 30 g·mol -1=0.4 mol ,D 项正确。
10.[2017·云南高中统测]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2H 4和C 3H 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 ,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 A7B .标准状况下,2.24 L 2H 35Cl 中所含中子数为1.8N AC .含1 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相同物质的量的OH -和CH +3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 答案 A解析 A 项,乙烯与丙烯的最简式都为CH 2,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 14×2 mol,含有碳氢键的个数与氢原子的个数相同都为a7×N A ,正确;B 项,标准状况下,0.1 mol 2H 35Cl 含有的中子数为0.1×(1+18)×N A =1.9N A ,错误;C 项,含1 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时,实际反应的H 2SO 4不足1 mol ,故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2N A ,错误;D 项,1个OH -含有10个电子,1个CH +3含有8个电子,相同物质的量的OH -和CH +3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不同,错误。
11.[2017·南昌二中高三测试]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mol/L 的NaAlO 2水溶液中含有的AlO -2的数目小于N AB .标准状况下,33.6 L 四氯化碳中含有氯原子的数目为6N AC .4.2 g 丙烯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6×6.02×10-23D .在P 4+CuSO 4+H 2O ―→Cu 3P +H 3PO 4+H 2SO 4(未配平)的反应中,生成1 mol Cu 3P 时,参加反应的P 4分子数目为0.55N A答案 D解析 题中未给出NaAlO 2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AlO -2的物质的量,A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