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合集下载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理 解 和 尊 重 意 识 , 立 正 确 的 人 生 态 度 树 和 理 想 , 强 学 生 的 人 文 素 养 。 无 疑 是 增 这 对 历史教 育的 一次正 本清 源的革 新 。 在 历 史 的 长 河 中 有 无 数 的 仁 人 志 士 为 着 民族 的 解 放 、 类 文 明 的 进 步 作 出 了 人
7 6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 ia E u a in I o a in H r l h d c t n v t e ad n o n o
第三, 充分 利 用 现 代 网络 资 源 优 势 , 再
观、 值观。 价 第 三 , 爱 国情 感教 育 的 需要 。 以 前 是 在 1 历 史 学 科 进 行 情 感 教 育 的必 要 性 应 试 教 育 的 功 利 性 目的 驱 使 下 , 统 的 历 传 第 一 , 生 学 习 规 律 的 需 要 。 感 又 史 课 堂 总 是 充斥 着 对 课 本 知 识 点 的 枯燥 灌 学 情 是 人 们 心 理 素 质 的 重 要 方 面 , 促 进 青 输 , 本 谈 不 上 对 蕴 涵 于 历 史长 河 中 的 丰 对 根 少 年 个 性 发 展 和 身 心 健 康 有 着 十 分 重 要 富的历史情 感的挖掘和提炼 。 谈不上对 更 的 作 用 …。 此 , 感 在 教 育 中 的 地 位 是 学 生进 行 人 文 主 义 的 情 感 态度 的熏 陶 与 培 因 情 十分重 要的 。 养 【。 结 果 必 然 是 丢 弃 了 历 史 教 育 的 灵 3其 】 心理学家认为 : 只要 是 生 命 , 有 其 独 魂 , 致 为数 不 少 的 学 生 人生 观 、 值 观 点 就 导 价 特 的行 为 和 活 动 , 机 体 的 各种 行 为 和 活 混 乱 与 缺 失 。 不 能 不 引起 我 们 的 深 层 反 有 这 动 都 是 由动 机所 引 起 的 。 生 的 学 习 作 为 思 。 学 历史 科 学 是 培 养 学 生 爱 国 情 感 的 重 要 种 行 为 必 然 也 由 动 机 激 发 产 生 , 学 习 途 径 和 形 式 。 有 对 祖 国 历 史 的 了 解 , 现 即 只 对 动 机 【。 于 学 习 动 机 的 作 用 , 生 会表 现 有 国情 的认 识 , 2由 】 学 才能 培 养 他 们 的 爱 国之 情 , 出渴望求知的迫切愿 望、 动认真的学 习 主 确立 报 国之 志 , 成为 建 国之 才 , 实践 效 国之 态 度 和 高 涨 的 学 习积 极 性 。 这 种 对 学 习 而 行 , 立 民 族 自尊 心 、 树 自信 心 和 责 任 感 , 形 的 热情 又 会 转 化 为 自觉 主 动 的 学 习 活 动 。 成 爱 国 的热 情 和 深 厚 的 感 情 。 所以 , 学生 学 习需 要 热情 , 师 如 何激 发 出 教 学 生 这 股 求 知 的 热 情 与 欲 望 , 而 使 他 们 2 中学 历 史 课 堂 进 行情 感教 育 的方 法 从 主 动 参 与到 学 习 当 中 显 得 非 常 重要 。 史 历 第一 , 设 平 等 和 谐 的 课 堂 氛 围 。 堂 创 课 是 生 动 形 象 的 , 史 教 学 中 适 度 的 情 感教 教 学 是 一 种 沟 通 心 灵 的 艺 术 教 学 过 程 , 历 本 育 可 以 让 学 生 获 得 一 种 情 感 体 验 。 这 种 身 就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交 往 过 程 , 以建 立 和 而 所 切 身 的 体 验 能 激 起 学 生 的 学 习欲 望 , 励 谐 的 师 生 关 系是 情 感 教 学 成 功 的 保 证 。 激 如 学 生 的 学 习 意 志 , 使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地 参 果 师 生 之 间 有 良好 的 情 感 交 流 , 立 了 良 并 建 与 到 教 学 中去 。 好 的 情 感 关 系 , 设 了和 谐 融 洽 的 学 习氛 创 第 二 , 课 改 背 景 下 历 史 学 科 特 点 所 围 , 此 之 间就 能 产 生 亲近 感 和 认 同 感 , 新 彼 学 决 定 的 。 的 课 程 标 准 将 “ 感 态 度 与价 生 也 就愿 意 接 受 老 师 的 讲述 。 以 , 新 情 所 历史 教 值 观 ” 为 历 史 教 学 的 三 大 目标 之 一 , 列 并 师 必须 尊 重 学 生 , 立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 建 创 E 益 成 为 三 维 目标 中 的首 要 目标 。 特 别 造 和 谐 宽 松 的 学 习 氛 围 。 种 学 习 不论 是 l 它 这 强 调 要 发 挥 历 史 课 程 的 情 感 教 育 功 能 , 通过 讲 授 的 方 式 、 是 通 过 活 动 的 方式 进 还 强 调 培 养 学 生 健 康 的 审 美 情 趣 和 坚 强 的 行 , 关 键在 于 教 师 与 学生 之 间 , 生 与 学 其 学 意志 、 团结 合 作 的 精 神 , 立 学 生 积 极 进 生 之 间要 产 生 情 感 和 理 性 的 交 融 和 碰 撞 , 确 取 的 人 生 态 度 和 对 世 界 各 大 文 明 的 正 确 共 同 实 现 情 感 教 育 的 目标 …。

小议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小议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前学校 中重认 知轻情感 的情况如 何”时,选择 “ 比较严 重”、
“ 严 重 ”和 “ 很严 重 ”所 占 的 比重 是 5 0 . 7 9 % ,其 中认 为 “ 很 严
对 学生的 “ 情 感态度价值观 ”是很难生成的 。 3 . 教师 冒似 “ 充 分 ”尊 重学 生 的主 体地 位和 差异性 。教 学过 程 中大量采 用 多种方 式 :抢答 、讨 论 、辩论 、游戏 、表
依据 。所 以,教师们也就不得不追求 高分数 ,比较关心考 试试 卷 ,你考什 么,我教什么 ;你 怎么考 ,我就怎么教 。为了能让 学生考 出高分数 ,在历史课堂教 学中,有些教师 宁愿 多留时问 让学 生复 习历 史知 识 ,也不去 重视 对学 生 的 “ 情 感态 度价值 观 ”教育 。
2 .“ 贴 标 签 、 喊 口 号 ” 。 有 的教 师 在 讲 述 中 国共 产 党 成
由于 “ 情 感 、态度 与价值 观 ” 目标难 于量 化 ,导致评 价 时出现困难 。我们在教 学中是否真正完成 “ 情 感、态度与价值 观 ”的 目标 ?学生课堂 上所 得到 的情感认知和 价值观认知是否 达成 ?教学 中如何落 实 “ 情感 、态度 与价值观 ”的 目标 ?值得
声 的课 堂 , 才 是 充 满 思 维 火 花 的 课 堂 。在 这 样 的 课 堂 上 平 等 、
由此 看来,中学历史教学 中,重知轻情 的现象还非常 的严 重。多数 的教师认 为当前情感教育有 必要 性,但是在真正 的实
民主、思辨 、创新 的理念 随着 学生声音渗进 了他们 的灵魂 ,真 正独 立意识的人格 正在 随之形成。
教 学
论 坛
l 政 史 2 0 1 地 4 . 0 探 2 讨 I

九年级历史教研课题

九年级历史教研课题

九年级历史教研课题一、引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教育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在九年级历史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应以心理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科理论为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认知、环境、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学科理论认为,历史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策略1.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素,将其融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

例如,在讲解某一历史事件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人道主义等价值观。

2.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历史图片、影像资料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3. 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自主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

例如,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4. 开展课外拓展活动,丰富学生体验通过开展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事件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让他们在实地感受历史的厚重。

5. 教师自身情感态度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方式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借助多媒体,丰富学生的鉴赏知识,真切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由衷产生自豪感。

借助语言的魅力,生动的语言,让人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讲述故事、介绍生平事迹等,感悟人生真谛,培养学生进取精神,运用史料分析和考古挖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除了人性本善外,更多的是后天的教育与体会。

古语云:读史使人明智。

一语道出了历史在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借助多媒体1.图片展示法(图说历史)。

历史是生动的,也是形象的。

除了文字记载外,我们还可以从历史图片中体验历史,感受过去时代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惊叹。

如学习《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时,我就借助多媒体手段尽情展示西汉素纱禅衣薄如蝉翼之美、商周司母戊鼎之宏大、唐宋明清时期瓷器之精美,特别展示了明宣德年间制作的青花八仙纹盖罐和清乾隆年间御制的珐琅彩瓶,前者造型端庄凝重、秀美规整,后者精巧细润,色彩绚丽,其艺术之美及价值之高(前者估价人民币28万~38万,后者成交价1亿1千5百4拾8万港元)都令学生叹为观止,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印象,又使他们充分领略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品的精美绝伦及能工巧匠们手艺的精湛。

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鉴赏知识,另一方面使他们在惊叹之余真切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自豪之情、钦佩之心油然而生,从而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2.影视观赏,震撼学生心灵。

在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一目时,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东京审判》,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明确战争给双方的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摘 要 】随着新课程 改革 的不断推 进 ,中学历 史教 学越来越 注重对学生的情 感 态度 价值观进行培 养,这 对学生将来乃 至一 生的发展 都有重要 的意义。本文从情 感 态度 价 值 观 的 内 涵分 析 入 手 , 结 合 多 年 历 史教 学实践经验 ,就培养 学生情感态度
【 关键词 】中学历 史;情 感态度 ;价
值 观
价值观 ,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 2 . 3 . 1 合理制定教学设计
教 师 应 从 多 方 面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情 况 有 较 充分的 了解 ,并在此基 础上制定相应 的 教 学设计 ,使之刺激并 满足学生 的需 求, 从 而有利于其通过实践 与体验实现 自我价 值观教育。 教师 的教学设计, 包括课堂讨论 、 现场辩论 、角色扮演等形 式 ,无论哪一种 ,都应以 学情为设计依据 ,只有这 样才能符合实际 ,从而有 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及 积 极 性 ,并 获 得 一 定 的 情感体验。 2 . 3 . 2善 于抓 住 不 同学 生 的观 点 每 个 学 生 都 是 一 个 不 同的个体 ,其人生 经验、 知识储备能力及情感体验 等也会 具有较大区别 。这 就要求能够在教学 中认识 到这一点,做到认真听取 每一位学生 的发言 ,并能 在辩论 中帮助学生树立正 省 确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 ,适 赣 时进 行 升华 。 比如 ,在 给 学生讲授武则天统治天下 的内容时,大多学生都称
价 值观 的方 法 进行 探 讨研 究 。
关 系 。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既 要 认 识 到 自 己在 教 学 活 动 中 的 地位 与 作 用 ,又 要 认 识 到 学 生 的主体地位 ,尊重 学生 ,与学生建立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创 设 开 放 的课 堂 ,引 导 、帮 助学生通过学 习逐 步形 成正确 的情感态度

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渗透

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渗透

节课都在跟缝纫机战斗 ,而不是学
习制作服装 。这个时候 我的做法是 把班里对车缝没有兴趣 的男生培养 成我 的小机修 。这样做 的好处有 以
件作业时充满成就感 ,增强学生
下 几个 :1 更 好 的控制 了课 堂 教 .
学 ,让每个 同学都能在学 习的氛 围 中度过 9 0分钟 。2 稳定心 态不端 . 正的同学 ,防止学生因为学不到知 识 而流 失 。3 分类 教学 ,让学 生 . 学到更多的操 作技 能,为毕业就业 铺 垫更 宽 的路 。4 让原 本 无所 事 . 事 的男 同学得 到同学老师 的认可 .
的事例 ,并适 当提 出一些问题让学 生去思考 、对 比、理解 和感悟 。为 此我 补充 了越王勾 践 的 “ 卧薪 尝 胆”与蜀 国后主刘禅 “ 不思 蜀” 乐 的成语故事 ,进行类 比拓展。同样
革 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但就 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现状 来 看 远没 有 达到 新课 程标 准 中 的 “ 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 的教学 目标 要求 。学生从历史课堂上学 到的只 是书本上 的死知识和做题技 巧,很 难获得情感 的愉悦和价值观上 的熏 陶 .以致 于一些对历史感兴趣 的学
和载体 。 ”这两段话明确告诉 我们 , 对 中学生进行情感 态度 与价值观教
育 、培养 中学生健 全的人格是 中学 历史教学 的重要 目标 ,在新课程改



映 .让 人体会 到 战争 的惨 烈 、悲 壮 ,感悟非攻 、和平的珍贵 ,哀 叹
优胜劣汰的危机等 。 ( )言传 身教 ,在教 师形 象 三 中渗透 历史教学 中情感的交流是师生

辅导的情况下 ,自己完成大样 的生 产。而接受稍慢的同学在老师指导 和看 Q版 小样 的时候 通 过 回忆 也 能独立完成作业。让学生在完成第

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落实

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落实

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落实摘要:学校历史教育是一门以理解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追求美好社会发展为主旨的人文学科,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和了解已经过去不可能完整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要认识和了解前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精神的历程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此作出必要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知道哪些人和事是好是坏,哪些现象是美是丑,从而触动心灵和情感,好的借鉴,坏的批判摒弃。

因此,新课标将历史教育长期沿用的思想教育目标扩展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多年来或多或少忽视历史教育最根本功能的斧正,它既突出了历史教育的本质,体现了国家对历史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又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

也就是说,中学历史课程就是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确立以人为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意在探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以期引起历史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历史学科;认知规律;闪光点一、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历史最基本的特点是过去性。

“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

”运用史实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在具体时间、具体环境当中历史事物的客观进程。

比如,只有历史地分析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的“瓜分豆剖”的亡国边缘,学生才不会嘲笑当时农民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的落后与愚昧,才会将情感的兴奋点集中于义和团团民舍生取义、拼死抗争的方面,从而在义和团悲壮的情境中生发出爱国主义的使命感;再比如,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明清儒学对整个社会价值取向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才能激发学生对当时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的敬仰之情,并学习他们执著追求、淡泊名利、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 敦化市第三中学,吉林 敦化 13 0 ) 3 7 0
摘要 : 在世界正向多极化 方向发展 的今天 , 如何使 学生保持 清醒 的头脑 , 增强对 资本主义侵蚀的免 疫 力, 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理想信念 , 就需要历 史教师在历史教 学中对 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
观教育 。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 学;情感;价值现 中图分类号:G4 8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 -4 6 (0 80 - 0 6 -0 6 3 5 42 0 )5 0 2 3
个 测量 地球 子 午线 ,有 元 代 郭守敬 精确 公 历 计算 ,有 南朝 祖 冲之 保 持近 千年 领先 地

启 发 学 生 想 想 祖 国 过 去 所 走 过 的 艰 难 历
程 ,比比仁人志士 的献身精神,看看今天
我们 的幸福 生 活 ,鞭 策学 生珍 惜来 之 不易 的幸福 ,激 励 他们 为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 复兴
对建 设有 中 国特 色 的社会 主义认 识不 够 , 信心 不足 。他们 只看 到今 天 中国 的问题 , 却不知 道历史 上 中 国的基 础 ,只看 到今天
收稿 日期:20 —0 — 0 08 5 2
・6 ・ 2
第5 期
安玉奎: 中学历史教 学 中的情感和价值 观教 育
而努力读书 。
三 、深 刻体 会 近代 百 年 灾难深 重 的民 族 屈辱 史 ,增 强学 生历 史 责任 感和 民族 自
尊 心
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光辉 、最博大的科学 文化,她为世界经济、文化做 出了突 出贡 献。 在古代优秀文 明成果教学中,不要只 是简单地知识罗列, 可以通过 图片、 模型、
猛发 展 。了解这 段历 史 ,我们 可 以鼓 舞斗 志 ,坚 定信 心跟 共产 党走 有 中国特色 社会

浅谈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实施策略

浅谈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实施策略
态度形成的阶段是学生情感结构 的质变阶段 。在这个阶段 ,师要 烘托出强烈 的历史情境 ,学生在体验历史 的基础上 , 既要神人历史 , 与历史人物 同呼吸 、 共命运 ,进行心灵 的碰撞 、 情感 的交流 ,又要站 在理智 的更 高层 面 ,通过 主动的换位思考 ,对历史 事物做 出价值评 判 ,进而内化 为鲜明的情感态度 。学生内部态度的确立 ,表明其情感 结构发生质 的变化 ,开始 由外部情感的体验发展到内部情感的态度确 立, 这是. 隋 感目 标实施过程 中最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环节。 8 发掘理性的抉择 ,帮助价值观确立
教育教学
浅谈 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 目标 实施策略
平 措
( 西 藏 山南地 区第 一 高级 中学历 史 教研 室 ,西藏 山南 8 5 6 0 0 0)
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 确的 “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这应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血 肉和灵魂 。 在以 “ 应试”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大背景下,历史教师在教学 中往往用 认知目 标取代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目 标 ,即使师对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目 标 的重要性 已趋于共识 , 更多的也还是停 留在思想上 ,尚未落实到行 动中。因此 ,如何在历史课程教学 中把情感 目 标有机地渗透到教学 内 容中去 ,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 是每一位 ,总需 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 , 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又内在于 隋感 目标之中,并随着情感 目标 的发展而 不断变化。 5 缺乏适时引导与正确引导
1 分析弥补历史情感教育功能的缺失 现在的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技能教育 已有十分完整体系,情 感教育显得落后和缺少系统性 、科学性 ,有时因其难度大 ,干脆被教 师弃之不顾 ,这就造成了学生有很强的智力技 能,如 :记忆能力和逻 辑推理 能力 等 ,但情感却 严重缺失 。近年一些学生受 不 良思想的影 响 ,悲观消极 、妄自菲薄, 不加分析地盲 目崇拜外国的一切, 丧失起码的 民族 自尊心和 自 豪感 。对中华 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 的成就表现出不屑一顾 , 对 于中华 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表现出一种漠 视甚至嘲讽 ,也出现了- --  ̄ t L 所谓的 “ 哈韩族 、哈 日族”, 这说明中学生 在历史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严重缺失的,新课改形势下 , 让 历史的情感价值得到回归 。

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现状培养途径

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现状培养途径

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状及培养途径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列入课程教学目标。

强调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拥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这些要求表明,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的核心功能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把情感目标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真正地帮助学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统一,是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的现状分析历史是一门知识性、思辨性较强的学科,既承担着传授历史知识的重任,又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和思想境界塑造等功能。

然而,从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来看,还未达到这一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教师仍把历史课看成是传授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认识历史人物的工具。

对新课标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的功能没有准确理解,简单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等同于思想教育。

有些教师虽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细微调整,但形式上的改变不代表实质上的改变。

其实,过于追求热闹的课堂,虽然使学生了解到一些知识,却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学生虽然收获了愉悦的情绪却没能真正内化为理性的价值观。

教师的这种片面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展开。

(二)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教学方法滞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教师始终担心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因此,整个课堂时间都被“我讲你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所占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被认为是浪费时间。

而对学生来说,要他们去认识、理解那些距离生活非常遥远的枯燥的知识,只靠文字和灌输,不易理解,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谈不上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信仰。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92-02高中历史新课改在“教学目标”中指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替代了过去教学大纲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

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涵再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

所谓情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当客观事物以一定方式影响人的时候,人就会进行认识并产生相应的态度和体验,表现出明显的赞同或反对、愉悦与愤怒、乐观与悲观等两极性特征,其过程就是通过内心体验来反映客体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所谓态度就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它是个体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外化出的对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并可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观点,因此态度的成分将明显包含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信念。

所谓价值观就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性社会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评价的最高层次,是系统化、理论化、观念化的情感体系,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历史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应是“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真正价值在于树立信仰,塑造精神,完善品格,可见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工作,成为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中的深层次内核关键环节。

2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路径,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
和 价值 观这 一 目标 落 实 根 据 这 一现 状 . 促进 这一 目标 的 有 效 落 实既是 重 点 又是 难 点 . 需要 多 方合 力 、 同努 力 去探 索科 学 共
合 理 的路 径 。
450 ) 50 0
关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 :高 中历 史
情 感 态度
价值 观
建构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的 建 构 是 高 中历 史 教 学 新 课 标 的 基 本 维 度 . 培养 学生 树 立 正 确 的情 感 态 度 、 值 观 置 于 教 学 目标 将 价 的 核 心地 位 。 充分 体 现 了素 质 教 育 和人 的全 面 发 展 的 理念 。 从 总 体上 讲 ,在 高 中历 史 教 学 实 践 中 建 构 学 生 的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取 得 了卓 越 的 成 效 , 培 养 学 生 健 康 高 尚 的情 感 态 度 , 对 树 立 正确 的价 值 观 念 ,适 应 当 今 社 会 的 多 元 化 发 展 具 有 至 关 重 要 的作 用 。 实际 历 史 教 学 过程 中 , 响 学 习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在 影 观 建构 的 因素 使 多 重 的 。 多 方 面 因素 的影 响 , 中 历 史课 堂 受 高 上 情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教育 的理 念 仍 没 有 完全 有 效 落 实 。 因此 , 教 师应 有 意 识 、有 目的 地 将 这 一 目标 贯 穿 到 高 中 历 史 教 学 中 去 . 学 生在 学 习历 史 知 识 的 同时 , 成 和 完 善 自身 的 人 生 态 让 形 度、 良好 品德 、 值 观 念 等 。 价 高 中 历史 教 学 中建 构 学 生 情 感态 度 和 价 值 观 意 义 情 感 是 人 对 现 实 对 象 和 现 象 是 否 适 合 人 的 需 要 和 社 会 要 求 而 产 生 的 内 心 体 验 . 度 是 一 种 相 对 持 久 的 、 定 或 否 态 肯 定 的 内在 反 应 的情 感 倾 向 , 价 值 观 则 是 在 情 感 信 念 和情 感 而 态 度 基 础 上 形成 的高 级 社 会 情 感 。 …新 课 标 将 高 中历 史 教 学 的 核 心 教 育 功 能 定 位 于 建 构 学 生 的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 代 取 了 传 统 历 史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思 想 教 育 的 功 能 。事 实 上 , 构 建 高 中学 生 的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是 在 培 养 学 生 的 思 想 道 德 基 础 之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 包 括 了 思 想 教 育 功 能 , 丰 富 了思 想 既 又 教 育 功 能 , 高 中历 史 教 学 目标 变 得 更 具 体 , 具 有 人 文 内 使 更 涵 .更 进 一 步 强 调 了对 学 生 内 心 体 验 和 心 理 情 感 倾 向 的 关 注 。这 对 于 满 足 学 生 情感 方 面 的需 求 , 养 学 生 的人 生 境 界 、 培 人生态度 、 尚品格 、 会 责任感等方 面有至关重要 的作用 。 高 社 当 今 社 会 正 朝 着 多 元 化 方 向 发 展 , 生 作 为 国 家 建 设 的 未 来 学 力 量 . 定 要 注 重 综 合 素 质 和 修 养 的 提 高 , 应 社 会 发 展 所 一 适 需要。 二、 当前 高 中 历 史 教 学 中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建 构 的 现 状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的认 知 过 程 和 情 感过 程 的统 一 , 是 学 生全 程 参 与 、 心 体 验 、 成 态 度 、 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 的主观体验 , 也 内 形 再精 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 利 用 学生 的直 接 、 接 的 生 活 经 验 和 知 识 , 找 兴 奋 点 , 其 “ ” 间 寻 使 活
提” 。同样 , 师是否具体 问题 具体 分析 、 教 是否 实事求是地 对待重 、 点和 难
在有 意无意 的影响着学 生 , 这种 影响不单是学 新课 改 背 景 下 的课 程 标 准 中 的 情 感 、 度 和价 值 观 是 以情 感 为 中 心 、 由此表现出来 的价值判断 , 态
以塑 造 学生 完 善 的 人 格 为 目 的 的教 学 目标 。 对 于 我 们 历 史 教 师 来 说 , 学 生 历 史 知识 的获 得 。 教 同样 也 影 响 学 生 的情 感 态 度 和 价值 观 。 中情 感态 度 和 价 值 观教 育是 一 门 全 新 的 目标 , 易 产 生 不 同 看 法 和见 解 。 容 三、 强化 学 生 的 参 与 意 识 。 其尽 快 迁 移 和 内化 促
新课 改 强 调 学 生 主体 地 位 的 同 时 , 强 调 了 教 师 引 导 的 重 要 作 用 , 也 教
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 同时也是进一步促使教育和教 学 目
标 实现 的 基 石 。 1 从 组织 、 入 新 课 开 始 , 起 学 生 兴 奋 点 . 导 激
师的引导作用 , 决定着学生的 主体 地位的实现 与否。如在讲授 “ 新航路开
辟 ” 关 内 容 时 , 了 引导 学 生 感 受 我 国 的 “ 大 发 明 ” 一 指 南 针 对 中华 相 除 四 之

在历史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其中的“传道”,就是要求老师要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一、中学历史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现状我认为从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现状来看,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历史课堂上呈现的单调的知识灌输,长期不变的教学模式,枯燥的说教或者是难以理解的史料堆积,缺乏理想和激情。

学生上历史课只是被动的灌输枯燥的书本知识和死板硬套的做题技巧,很难获得情感的愉悦和价值观上的熏陶。

这种尴尬境地的造成在于历史的教育功能的弱化,历史课上缺乏心与心的共鸣和沟通,缺乏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视。

二、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

首先,内涵变的丰富了。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因素。

情感不但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从而在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在其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就表明了历史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目标的核心要素。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摘要:历史老师应该努力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才能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更好地结合起来。

文章试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

”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源,在开阔视野、陶冶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是由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重要时期。

高中历史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以理性的态度观察自己、观察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为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本着服务于高考的宗旨,只注重充分挖掘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其产生的影响,淡化事件的经过,这种重两头、轻中间,重结论、轻史实的教学方法势必让学生觉得历史学科索然无味,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试,学习的方法也只是死记硬背,结果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和创新精神。

无怪乎,有人认为中学历史教育已经步入了死胡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重大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历史老师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使学生能通过历史学习,从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即要让中学历史教育突破应试重围,实现历史学科人文价值的回归。

历史老师应该努力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才能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更好地结合起来。

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呢?一、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才能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
进 的路 径 历 史 教 学 中情 感 念 度 和价 他 观 的 优 化 推 进 直 接 影 响 到学

人 生 态 度 、 尚 品格 、 会 责 任 感 等 方 面 有 至 关 重 要 的作 用 。 高 社
当 今 社 会 正 朝 着 多 元 化 方 向发 展 , 生 作 为 国 家 建 设 的 未 来 学 力 量 . 定 要 注 重 综 合 素 质 和 修 养 的 提 高 , 应 社 会 发 展 的 一 适
需要 。 二 、 中 历 史 教 学 中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建 构 的现 状分 析 高 历 史 是 一 ¨ 知 识 性 和 思 辨 性 都 较 强 的 课 程 ,既 承 担 着 学 习 历 史 知 识 的 重 任 .又 肩 负 着 对 学 生 进 行 人 文 精 神 建 设 和 思

理解 存 一 定 程 度 上 阻 碍 r素 质 教 育的 展 开 。 2 教 师 自 身 素 养 不 高及 教 学 方 法 滞 后 当 今 社 会 发 展 日 . 新 月 异 . 帅要 不 断 汲 取 新 的 知 识 能 量 以适 应 现 代 教 学 需 要 。 教 然 而 . 分 教 师仍 沉 f过 太陈 _ 的 知 识 结 构 和 教 学 方 法 . 部 【 J 即 使 有 一 情 感 色 彩 的 历 史教 学 , 只 是形 容词 的堆 砌 。 种 机 也 这 械 、 输 性 的 教 学 方 法 重 挫 伤 r q 主动 学 习 的积 极 性 。 灌 i 3 不合 理 的 课 程 评 价 体 系 传 统 的 教 学 评 价 体 系 是 通 过 . 考 试方法来测 评学生 , 【 生 考 试 的 成 绩 也 相 应 地 成 为 考 核 斫学 教 师 的标 准 。这 种 考 试 制 度 本 身 就 不 带 有 对 学 生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的测 评 .兀 疑 影 响 到 教 l 对 学 生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的 J 币 培 养 . 学 生 在 此 力 面 的能 力必 将 重 弱 化 。 而 ‘ 三 、 实现 高 中 历 史 教 学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建 构 最 优 化 推

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是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标的基本维度,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置于教学目标的核心地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从总体上讲,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建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适应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历史教学过程中,影响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的因素使多重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课堂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仍没有完全有效落实。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将这一目标贯穿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和完善自身的人生态度、良好品德、价值观念等。

那么什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什么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培养,又如何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切实地贯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1.为什么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课改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1.1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难以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

因此,情感既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又是教育的结果。

正是由于情感是人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是生命的必然活动。

我们的教育活动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研究它,适应它,以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目前正在进行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适应了人的情感发展的规律。

1.2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而情感又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情感意识的调动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充分发挥情感的教育功能,才能使素质教育和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2.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1 充分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围绕主题主动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主动探索的目的。

历史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探

历史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探
—墨
历 史 新 课 程 “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 标 初 探 情 ’ 目
杨 卫 华
( 东 市 江 海 中学 , 苏 启 东 启 江 265 ) 2 2 1
历 史 是人 的历 史 , 学 是人 的史 学 , 史 教 育 是人 学 习历 史 历 三 、 情 感态 度 价值 观 ” “ 目标 的 评价 方 法 史 。 这 个 意义 上 说 , 史课 程 就 是 发展 “ 感 态 度 和价 值 观 ” 从 历 情 1 话 法 。对 历 史 教师 而 言 , 话法 是 为 了 获得 学 生学 生 . 谈 谈 的课 程 , 次 新课 改最 大 的亮 点 是 “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 这 情 目标 情 感 态 度价 值 观 的 发 展水 平 的信 息 的 方法 ,特 别 是 备课 前 学 的确 立 。 情 分 析 方 面 。如 学 习 《 航 路 开辟 》 前 , 者 通 过 和 学 生交 新 之 笔 “ 感 态 度价 值 观 ” 情 目标 实 施 误 区 流 ,了解 到 学 生 对哥 伦 布 的 富 于 冒 险 和勇 敢 的 精神 有 了一定 新课 改推 行 到 现 在 , 教 的 方 面 考 虑 . 从 课程 标 准 “ 感 态 情 的 认 知水 平 , 设 置课 时 目标 时就 更 有针 对 性 在 度 价值 观 ” 目标 仅 仅提 出 了概 括 的 原则 和 目标 , 何 将 这 些原 如 2专 题 演 说 。 专 题 演说 是指 让 学 生 就 某 一 特 定 的 问题 或 . 则 和 目标 具体 落 实 于 课堂 上 , 没 有 统 一 、 范 、 并 规 明确 的指 导 。 现象 经 思 考 准备 后 , 出 口头 表 述 并 发表 自己 的见 解 。 作 专题 由 教师 对 于 此 目标 落 实 于课 堂 的水 平 也参 差 不 齐 ,因

浅析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浅析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21 第期考 试 周 o年 7 2 刊
浅 析 中 学 历 史 课 程 中 的 情 感 教 育
周 健
( 华 师 范 大学 历史 文化 学 院 , 川 南 充 西 四 摘 要 :中 学历 史课 在 强 调 学 生 知 识 学 习 的 同 时 , 特 也 别 强调 道 德 情 感 的 培 养 。 情 感教 育 已经成 为 中学历 史课 程 改 革 的重 要 环 节 。 目前 对 情 感教 育 的 理论 普 遍 引进 或 参 考 西 方 的模 式 . 实 际运 用 中常 出现 理论 与 实践 相 互 脱 节 的现 象 。 在 因 此情 感 教 育 在 参 酌 西 方 的 教 育 教 学 理论 的 同 时 .要 结合 中 国 实际 . 照 中国 国情 建 构 符 合 自身 特 色 的情 感 教 育模 式 。 科 按 在
中学 历 史 课 在 强 调 历 史 知 识 的 传 授 的 同 时 .特 别 注重 情 感 的 培养 。 在新 一 轮 基 础 教 育课 程改 革 的 理 论 背景 下 , 感 目 情 标 被分解为情感 、 度 、 态 价值 观 , 别 被 赋 予 了 十 分 丰 富 的 内 分 涵 …。在 心 理 学 的理 论 中 . 感 是 指 人 脑 对客 观现 实 与 个 人 需 情 要 之 间关 系 的一 种 反 映 ,是 对 客 观 事 物 是 否 符合 自己需 要 而 产 生 的 主 观 体 验 。 态 度 就 是 指 影 响 个 人 对 特 定 对 象 做 出 行 为 选 择 的 内部 准 备 状 态 。 包 括认 知 成 分 、 感 成 分 和 意 向 成 它 情 分 。 值 观 , 指 一 个人 对 周 围的 客 观 事 物 ( 括人 、 、 ) 价 是 包 事 物 的 意 义 、 要 性 的 总评 价 和 总看 法 。 强 调 个 人 价 值 与 社 会 价 值 重 它 的 统一 、 学 价值 与人 文 价 值 的统 一 、 类 价 值 与 自然 价值 的 科 人 统 一 ,确立 学 生 内心 对 真 善 美 的追 求 和 人 与 自然 和谐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理念 。[ ] 目前 . 情感 、 度 、 值 观 之 间关 系 的论 述 所 见 甚微 。 对 态 价 统 而 言 之 , 以 认 为 情 感 、 度 、 值 观 均 属 于 情 感 领 域 或 布 卢 可 态 价 姆 教 育 目标 中所 说 的情 意 领 域 .是 近 年 来 兴 起 的 情感 教 育 的 关 注 对 象 。 理学 认 为 , 感 是 人 对 现 实 对象 和现 象 是 否 适 合 心 情 人 的 需 要 和社 会 要 求 而 产 生 的 内心 体 验 ,态 度 是 一 种 相 对 持 久 的 、 定 或 否定 的 内 在反 应 的情 感 倾 向 , 价 值 观 则 是 在 情 肯 而 感 信 念 和情 感 态 度 基 础 上 形成 的高 级 社 会 情 感 。由此 可见 , 情 感 、 度 与 价 值 观 的培 养 , 现 的是 情 感 教 育 发 展 过 程 的 不 同 态 体 阶 段 , 关 系 是 递 进式 的 , 们 共 同构 成 了情 感 教 育 的 完 整 过 其 它 程 。 三 者之 间 的关 系 是 相 互 联 系 、 互 影 响 的辩 证 统 一 关 系 。 相 当 然 就 中学 教 学 实 际 而 言 . 将 情 感 教 育 寓 于 认 知 过 程 当 中 。 需 情 感 对 认 知 的培 养 所 起 的 作用 是 巨大 的 。 林 认 为 : 感 影 响 余 情 认 知 的选 择 性 , 感 提 高认 知 的 积 极 性 , 感 促 进 认 知 优 化 , 情 情 情 感 促 进认 知深 化 ,情 感 有 利 于 认 知 内化 .情 感 增 进 认 知 传 递 。因 此 应 将情 感 教 育 纳 入 中 学教 学 的重 要 环 节 。 ] 就 研究 现状 来 看 . 中学 历 史 教 学 中知 识 的传 授 仍 然 占据 主 体 地 位 , 对 历 史 的德 育 ( 德 情 感 教 育 ) 能 上 还 比较 薄 在 道 功 弱 。 虽 然 布 鲁姆 将 情 感 目标 分 为 注 意 、 应 、 值 倾 向 、 织 、 反 价 组 性 格 化 五个 层 次 . 使情 感 目标 更 为具 体 而 易于 理 解 , 在 我 国 但 的 教 育 现状 中 , 于 长 期 以 来很 少关 注情 感 教 育 目标 , 种 分 由 这 类 目标 并 未 真 正 被 广 大 师 生所 理 解 、 受 和 应 用 。 接 即使 个 别 教 师把 握 了这 种 情 感 教 育 目标 的分 类 .也 仍 然 缺 乏 明 确 的 评 定 标 准和 方 法 , 以对 其 进 行 实 质 性 评 定 , 难 不具 有 可 操 作 性 。 因 而 ,需 要 根 据 我 国的 教 育 实 际 情 况 探 索 属 于 我们 自己 的情 感 教 育 目标 及 其 评 价 方 法 。 于此 , 将 就 目前 对 此 问题 的研 究 基 我 作 简 单 的探 讨 。 在 心 理 学 中 , 理 过 程 由认 知 过 程 、 感 过程 和意 志过 程 心 情 组 成 , 者之 间相 互 影 响 , 互 联 系 。因此 在历 史 教 学 中 , 的 了 解 与认 识 .又 能在 情 感 的激 励 下 进 行 意 志 行 动 , 而 很 好 地 完 成 传 授 历 史 知 识 、 从 思 想 教 育 和 能力 培 养 的 教学 任 务 。情 感 培 养 研 究 一 直 都 处 于 薄

探索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之路

探索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之路
育价值 !
和历史人物 的变迁 中去感 悟 ,增强学生 的情感体验 , 实现“ 寓德于学 ” 。 ( ) 师。历史 教学中实现情感 、 3教 态 度 和价值观 的教育赋 予教师更多的教学
要 求 。历 史 教 师 在教 学 中 要 将 自身 对 历 史 的感 悟 和情 感 予 以 发 挥 ,让 学 生 浸 蕴 到 历 史 的情 感 和 人 文 氛 围 中促 进 学 生 个 体 情 感 的发 展 。另 一方 面 , 师 要积 极 转 教
变我们 的教学方法 ,更好地让学生形成
史教材是我们进行历史课 堂教 学中师生 互动 的基本载体 , 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 、 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的重要 教学媒介 。因
此 ,在 历 史 教 学 中必 须 注 重 开 发 能 实 现
关键 。② 重视教师引导在深化体验中的
作 用 。教 师若 不 发 挥 引导 作 用 , 生 的 主 学 体 地 位 同 样 也 无 从 体 现 。这 要 求 教 师 在
教 师也必须 注重调整 相应 的教学策略 。
在此 , 结合 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两点建议。
1 重学生 , . 尊 引导 学 生
力—过 程与方法—情感 、 态度 和价值观”
的三维 目标下 ,越来越多 的教 师认识 到 学生 “ 情感 、 态度和价 值观教 育 ” 这一 目
标 在 整 个 历 史 教 学 目标 实 现 中 的重 要 地 位 。那 么 , 如何 在历 史 课 堂 教 学 中 , 行 进
尊 重学 生在 历 史学 习 中的 主体 地 位, 遵循学 生的情感 认知特点 , 引导学生 主动接受情感 、 态度 和价值观教育 。 作为 9 0年后的学生生活在社会思 想开放 、 价 值观多元化 的时代 ,他们在历史 问题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院:文旅学院07历史班学号:0706010038 姓名:谭慧灵【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加快了步伐,新的教育观、人才观的提出与完善,使以养成学生的健康人格、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为关键的新型历史学科课程目标出台。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把以往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归纳到人类自身情感的培养与人格的塑造这一最终目标,首次意识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是一种人文意识的回归。

在历史教学中做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学生乐于学习历史和学好历史的关健,也是历史学科能够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内涵、培养、考察、评价、意义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与认知目标有直接关系的内在认知过程,这种认知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当个体在面对一定客观事物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态度和体验,如愉快还是痛苦、喜欢还是厌恶、兴奋还是压抑、尊敬还是轻蔑等等。

一定的情感倾向和情感体验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态度”是人对于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是一种相对持久稳定的内在反应,这种内在反应是建立在相应的情感的基础之上的,什么情感便决定什么态度。

“价值观”是判断事物有无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准则,是一定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总和。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一个呈螺旋式发展的复杂心理过程。

现代心理学把学生的情感形成过程分为五个阶段①:a.接受(留心)阶段—表现为学生觉察并愿意接受,能控制和选择相应的目标加以注意;b.反应阶段—表现为学生愿意对事物作出相应的反应,并在反应中获得满意感;c.估计阶段—表现为学生已经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并偏爱某种价值观念;d.组织阶段—表现为学生能把接受到的价值观概念化,形成自己的系统组织和体系;e.特性化阶段—表现为学生将己形成的信念、态度、价值观等加以整合,带有自己的个性化色彩,并依据内化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以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理活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单纯的感知到引起注意、产生兴趣、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并加以观念化,最后外化并指导学生有意识的连续行动。

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深入把握和科学分析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世界的变化。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分为以下四个不同而又连续的水平层次:a.感知层次: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历史情境,或通过教材或通过历史活动等不同形式感知历史,表现出注意、引起兴趣,表示认同或愿意接受;b.体验层次:学生在教师帮助下,通过直觉的、想象的或伦理的方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情感体验;c.感悟层次: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出价值判断,形成相应的价值倾向,对符合自己内心道德规范的人和事产生好感和仰慕之情,进而产生积极的态度,对不符合自己内心道德规范的人和事产生反感和厌恶之情,进而形成消极的态度;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由外部的情感体验发展至内部的情感态度的确立;d.内化层次:学生己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偏爱某种价值观念并将某种价值观概念化,构成自己内在的价值体系,并将它外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

(2)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历史课程标准》阐述了历史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而且还从五个角度比较详细规定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目标②。

a.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素质。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学习历史确立对本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感”等,这是一个中国人起码的感情与价值观;b.个人独立的个性与人格。

具体内容有:“健全的人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等;c.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具体内容包括: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确立“科学态度”等;d.民主与法制意识;e.正确的国际意识。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积极学习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

《历史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改变了以往思想教育比较侧重人的政治素质方面,它更为关注人的修养,强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从而把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不再流于形式和空洞的说教。

而且,在当前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与态度不是单纯指学生对待学习本身的兴趣与态度,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丰富的内心体验,并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也不仅仅是指个人的社会价值,更多地通过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来形成对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改革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促进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1)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教科书、学生学教科书,对教师来说,怎么把教科书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就是最重要的事,随着新课改革的推行,这种教学模式势必要加以改变。

教师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允许学生与自己有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得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以权威的姿态去教学生,而是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平等的关系,在教与学中共同进步。

教师不再充当历史知识的传授者、真理的奉献者,而应成为学生历史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

教师必须改变旧的授课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科学化,不再是单纯地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应用,引导学生探询形成结论的生动的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能力,真正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沃土。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学生来说,新的课程理念对学生的要求不只是“知识和能力”,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学生不能只是单纯地去接受知识了,还需要自己去动手,自主探究,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探索。

比如组织一些讨论、辩论赛、撰写小论文、实地采访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学生要以主动探究学习为主。

在学习中坚持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相互协作,以完成共同的任务,达到共同的提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1)高考试题“情感态度价值观”考察特点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试,其生成条件是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以问题情景为依托,在考查学生知识、能力、方法的过程中去实现的。

体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其问题情景通常是以现实问题为背景,追寻现实问题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抓住其本质,再从本质问题的角度反过来审视和选择历史上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或同类的事情。

如“台湾问题”,其本质在于统一问题,历史上的相关的或同类的事情有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等问题。

高考命题无论是隐性考查还是显性考查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无疑都是对“(历史课程)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的积极呼应。

第二,测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试题,通常具有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视“多元角度、创新意识、逻辑整合、情感体验、实践能力、个性发展”等特点,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

所谓试题开放性,即试题的结构是开放的。

包括试题的材料的多元性和开放性,问题设计的开放性,答案和评分标准设计的开放性和层次性几个方面。

可以是某一方面开放的,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方面都开放的。

其中,答案和评分标准设计的开放性和层次性尤为重要,只有对持不同观点的答题具有相应的评判标准,材料和问题设计的开放性才能真正实现。

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意志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做出自己的选择,为测试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依据。

第三、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乡土历史资源。

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乡土历史资源,加强地方区域史的考查。

这显然是地方自主命题的特点。

这样的试题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立意好一,形式新,将落脚点放到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

(2)高考试题“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例析上海卷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

如2004年第28题以复旦大学赠送切尼的礼物为话题,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也体现出命题的地方特色。

第30题将史实放在一个全新的情境下,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为出题的背景,引出《春愁》这首诗,并配以“阿里山云海”的图片为背景。

茫茫云海、美丽富饶的宝岛风光,和上这首《春愁》,一种思恋故土、痛恨侵略、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跃然纸上,从而非常巧妙地将当今热点台湾问题”镶嵌其中,使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回到历史,进而回顾台湾发展道路的不平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热情。

第31题以徐家汇今昔的建筑风貌的变化图片为材料出题,是对上海乡土历史的考查,实际上是借此反映家乡上海的变化与发展。

此情此景,难道不会使学生油然而生自豪感,同时还被一种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而激励吗?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是十分自然而妥帖的。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是历史教育的责任,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更是历史教育的责任,作为有导向性的高考命题,理所当然要树好榜样。

还有2005年文综Ⅰ卷“民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认识评价”题。

首先,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冷战结束后,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逐步降温,但民族主义问题却日渐突出。

当前国际社会的许多问题与纠纷大多与民族问题紧密相关,如美国的9·11事件”、日本右翼势力的崛起、钓鱼岛问题、日本否认侵略战争等都是狭隘民族主义的反映。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学生该怎样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意识之间的关系?树立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次,民族问题本身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命题者避开中国、中日关系等敏感问题,从法国大革命和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切入,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概括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相关史实论述其产生的背景归纳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认识民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区别,在比较二者异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等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正确认识和对待中日民族关系等现实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