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全一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全站免费)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绪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 (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5)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1)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20)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2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2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31)第九单元溶液 (35)第十单元酸和碱 (39)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45)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48)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51)常见物质的俗名 (53)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53)常见反应的现象 (57)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60)多功能瓶 (61)除杂 (62)鉴定 (6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在九年级的学习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一些实用的化学知识,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九年级全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和分离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物质的分类和分离方法。
1.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粒子组成的物质,它们有着明确的化学组成和固定的性质,例如金属、非金属元素等。
而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粒子组成的物质,它们的性质可以随着组成物质的改变而改变,例如空气、海水等。
2.物质的分离方法物质的分离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进行。
常见的物理分离方法有过滤、蒸发、沉淀、浓缩等。
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物质的分离,例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
第二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酸和碱酸和碱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酸味酸、腐蚀物体,而碱有苦味、腐蚀皮肤。
酸和碱可以中和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2.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酸碱性质变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3.金属和非金属金属是一类具有一定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非金属则不具备这些性质。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例如铁、铝等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
第三章:化学反应及其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它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1.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合成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合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则是一种物质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置换反应是两种物质相互替换位置形成新物质,氧化还原反应则是电子的转移过程。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如:冰融化、衣橱里的卫生球变小、保温瓶内的水蒸气冷凝成水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燃烧等),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我们常说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2. 物质性质的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3.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4. 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二、元素与原子1. 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为元电荷的整数倍。
电子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2.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元素符号: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的符号。
它表示某元素或某元素的一个原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4.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注明所带电荷数,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
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一般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来判断,所有单原子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单原子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5.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6. 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三、物质分类1.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2.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3.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汇总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学习化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对九年级化学全册的知识点进行汇总。
第一章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1.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不能被化学方法分解为其他物质。
如氢、氧、铁等。
2. 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元素。
如水、二氧化碳等。
3.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物质间保持其原有性质。
如沙土、空气等。
第二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中。
2.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可用于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3. 原子序数代表元素的质子数,而元素的质子数决定了它的化学属性。
第三章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变为新物质并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过程。
如酸碱中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2. 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物质的质量守恒、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组成变化等。
3.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在反应中产生的新物质。
第四章酸、碱和盐1. 酸是能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呈酸性。
如盐酸、硫酸等。
2. 碱是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呈碱性。
如氢氧化钠、氨水等。
3. 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物质,可以通过中和反应得到。
如氯化钠、硝酸钙等。
第五章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多数金属为固体。
如铁、铜、铝等。
2. 非金属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大部分为气体或固体。
如氧气、氢气以及硫、碳等。
3. 金属与非金属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
如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取代反应等。
第六章热化学和能量1. 热化学研究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下降。
如融化、蒸发等。
3.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温度升高。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NH4+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2、红色固体:Cu、Fe2O3、红磷▲硫磺:淡黄色▲绿色: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3、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九年级全册化学年级知识点
九年级全册化学年级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九年级化学是初中化学的最后一年,本文将总结九年级全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离子及离子反应1. 离子的概念: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式。
3. 离子反应的判别:盐的生成与电解质的导电性。
4. 酸与碱的常见性质和实验识别方法。
三、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1. 金属元素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强度。
2. 金属的提纯、提纯方法和金属的应用。
3. 金属腐蚀的原因及其防护方法。
四、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材料1.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不导电、不导热、脆性。
2. 非金属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五、空气与氧气1.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
2. 空气中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特性。
六、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的表示法:分子式、离子式。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表示。
3. 摩尔概念与实验中的计算。
七、溶液与溶剂1. 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 溶剂的种类及其性质。
水作为万能溶剂的特性。
3. 浓度计算及其实验操作。
八、酸碱与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的概念和性质。
2.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和应用。
3.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和判别方法。
4. pH值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
九、氧化与还原反应1. 氧化与还原的概念和性质。
2.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达式和实验判别。
3. 金属的氧化反应和非金属的还原反应。
十、重要化学元素1. 碳、氢、氧、氮、硫、氯等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2. 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综上所述,九年级全册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离子及离子反应、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材料、空气与氧气、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溶液与溶剂、酸碱与酸碱中和反应、氧化与还原反应以及重要化学元素。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如何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2.药品的取用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量一般取多少?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正确读数量筒?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3.物质的加热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4.药品和仪器的处理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2.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铁丝、硫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3.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4.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列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5.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6.化合反应氧化物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九年级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汇编总结整理归纳
九年级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汇编总结整理归纳以下是九年级初三化学全册的知识点汇编总结:一、物质与能量的关系: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纯物质和混合物,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性质(可燃性、可溶性等)。
2. 能量的分类:动能、势能、热能、化学能等。
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 原子和分子:分子的概念,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2.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特点,元素周期表上元素的分类和性质。
3. 化合物的命名:离子式命名和共有键式命名。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和方程式的平衡法则。
2. 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
3.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酸碱反应。
四、溶液和离子方程式:1. 溶液的概念和性质:溶质和溶剂,溶解度和饱和度等。
2. 离子方程式:化学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平衡法则。
五、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性质和判断。
3. 金属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序列和相关反应。
六、电化学:1. 电解和电解质:电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分。
2. 电化学方程式:电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表示和平衡法则。
3. 电池和电解槽:干电池、原电池和电解槽的概念和原理。
七、有机化学:1. 碳的特殊性质和碳的化合物。
2. 烃类和它们的命名:烷烃、烯烃、炔烃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3. 单质和化合物的燃烧:烃类的燃烧反应和产物。
以上是初三化学全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供你参考。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整理的汇编,具体的知识点和细节请参考教材。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总知识点
初中化学公式概念方程式汇总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的物质,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21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注意加上原子系数计算)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中子质子中子质子中子中子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是中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接触了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点,下面我们来对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2. 纯物质: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3.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元素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
4.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物质,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
5.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在一起而成的物质,混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二、离子和离子反应1.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 阴离子和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
3. 离子反应:产生新的离子的化学反应。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如温度、压力、光照等。
2. 化学反应的类型:主要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3. 化学反应的特征: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发生明显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化等。
四、电解质和电解1.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 电解:将电解质溶液通过电流作用分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过程。
五、原子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2.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3. 电子排布:电子按照一定规律分布在原子的能层上。
总而言之,九年级全册化学知识点的总结有助于学生们对化学学习的整体把握,同时也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勤奋学习,掌握好这些重要知识点,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愿大家在化学的海洋中畅游,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世界!。
九年级化学全册:全一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全站免费)
知识点汇总一.物质性质及变化物理性质:色,味,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热稳定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物理变化:挥发,溶解,升华,凝华,液化,汽化,气球爆炸,电灯发光化学变化:燃烧,燃烧引起的爆炸,变质,生锈,呼吸,酿酒,煮饭,光合作用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电池放电使用,化学能-电能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燃烧,化学能-热能和光能)二.仪器使用(2012苏州)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C)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D )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大量液体—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缓慢倒液体,倒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②少量液体—滴加法(滴管:垂直悬空三不要)③一定量液体—量筒量取,接近刻度时该滴管滴加(俯视读数:V读>V实仰视读数:V读<V实)物质的加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加热液体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液体,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托盘天平的使用(1)称量范围:精确称至0.1g(只用于粗略称量)。
(2)操作:① 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② 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放砝码先大后小再游码。
③ 称量后,复位,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度处。
注意:(1)称干燥固体药品——两盘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
(2)称易潮解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
一.空气成分的探究1.化学家-拉瓦锡2.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结论,误差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1(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锥形瓶(二)测容器--量筒(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3)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与化学反应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计量学
第二章:空气与氧气
- 空气的组成
- 空气的污染与净化
- 空气中的氧气
- 氧气的制取与应用
第三章:水及其溶液
- 水的性质
- 溶剂与溶解作用
- 浓度与溶解度
- 酸碱中和反应
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 金属元素及其性质
- 金属的提取与应用
- 金属离子的还原性
- 非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酸、碱及盐第五章:碳及其化合物
- 碳的性质及同素异形体
- 烷烃及烷基的化学性质
- 烯烃及炔烃的化学性质
- 醇、酸、醛、酮和酯
第六章:酸、碱和盐
- 酸性、碱性、中性溶液及酸碱指示剂-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盐的种类及其化学性质
- 盐的制备及其应用
第七章: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
- 化学能的种类
-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 平衡与平衡常数
-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第八章:电与化学
-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 电解和电解质
- 镀金、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 化学电池的种类及其应用
总结
本册化学内容共具体介绍了6个章节、31个基础知识点,分别包括了物质与化学反应、空气与氧气、水及其溶液、金属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酸、碱和盐、化学能和化学反应速率、电与化学,让学生全面掌握了化学的基础知识。
同时,还介绍了化学的发展历程和化学在生活、环境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拓展了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视野。
九年级整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整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宇宙中存在的一切实物的总称,根据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元素是由同一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结构组合而成的物质。
2. 物质的氧化性质氧化性质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化物的性质。
氧化性质是物质性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物质归纳分类的依据之一。
3. 物质的还原性质还原性质是物质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将氧化剂还原成元素的性质。
在物质的分类和归纳中,还原性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物质的酸碱性质酸碱性质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根据物质在水溶液中产生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含量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
5. 物质的导电性质大部分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可以导电,而绝大多数非金属是不能导电的。
在水溶液中,酸、碱和盐水溶液的导电性会因溶质的不同而不同。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从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反应物)变为另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生成物)的过程。
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体现了物质的本质和性质。
2.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换反应。
合成反应是指几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成几种物质;置换反应是指一种物质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与另一种物质相互交换;双替换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中的离子互相交换。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等式,包括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化学物质的状态、以及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数量关系。
4.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不受外界影响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总质量不变的法则。
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成为了化学反应定量研究的基础。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产生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是化学反应中很重要的一类反应。
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全一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九年级是化学学科学习的关键阶段,全一册化学知识点为同学们构建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基本概念。
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概念。
3.化学反应的类型: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步骤。
二、化学计量1.物质的量的概念:了解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等基本概念。
2.物质的量的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如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的换算。
3.摩尔质量:了解摩尔质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4.溶质质量分数: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应用。
三、物质的结构与组成1.原子结构:了解原子、原子核、电子等基本概念。
2.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等概念。
3.化合物的结构: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等基本概念。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如碳原子、官能团等。
四、化学反应原理1.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达式及影响因素。
2.化学平衡: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3.酸碱反应:了解酸碱的概念、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等。
4.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剂、还原剂等。
五、化学实验技能1.基本实验操作:了解实验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2.实验仪器的使用: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3.实验数据的处理: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平均值、相对误差等。
4.实验安全:了解实验室安全常识,如防火、防爆、防毒等。
化学全一册基本知识
初三化学基本知识汇集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史上重要的三人物:《分子学说》阿伏伽德罗;《原子论》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创造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溶解,玻璃破碎,钢筋折断,木材变桌椅等。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燃烧,铁生锈,铜变铜绿等。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的颜色、气味、味道、熔点、沸点、溶解性、密度、导电、传热等。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铁能生锈,物质能燃烧(具有可燃性),物质能够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等。
4.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N2 78% O2 21% 稀有气体 0.94% CO2 0.03% 其它气体及杂质 0.03%空气污染:有害气体(主要SO2、CO、NO2)污染和烟尘污染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①汽车、摩托车尾气②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③工厂排放的废气防止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①减少建筑工地的粉尘②限制使用含铅汽油③尽量用燃气代替燃煤④工业废气处理后才能排放⑤植树造林⑥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
(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燃料:①乙醇汽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的新型汽车燃料。
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5.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过氧化氢制氧气。
方程式:2H2O2 MnO22H2O + O2 反应原理:固液接触型(不用加热)。
实验室里制气体反应类型(制取装置)相同的有: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氯酸钾制氧气。
化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有趣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世界。
第一章:物质的本质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我们所熟悉的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在化学中,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相同种类的粒子组成的,如金属、玻璃等;而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粒子混合而成的,如土壤、果汁等。
第二章: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种元素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物质。
在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通过化学符号进行表示,如“H”代表氢元素,“H2O”代表水分子。
第三章:原子和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元素的最小单位,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以轨道的形式围绕原子核运动。
第四章: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合物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用来描述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式中的各个元素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如“2H2 + O2 →2H2O”代表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第五章:化学与能量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常见的能量变化形式有放热、吸热、电能和化学能等。
例如,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需要吸收能量的溶解过程是一种吸热反应。
第六章:物质的变态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和性质上发生变化,但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如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第七章:常见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许多常见的化合物,如水、食盐、酒精等。
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用途,如水可以用来洗刷、消防和冷却等。
第八章:酸、碱和盐酸、碱和盐是化学中常见的概念。
酸具有酸味、酸性和腐蚀性,碱具有碱味、碱性和腐蚀性,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
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很多有关物质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知识。
以下是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的知识点。
一、物质与化学变化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物质组成固定的纯净物质,如金属元素、氧气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比如空气、饮料等。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等;化学性质是改变物质组成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2.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元素、碳元素等。
化学元素可以通过元素符号表示,如氧元素的符号是O。
化学元素可以根据它们的物化性质进行分类,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式表示,如水的化学式是H2O。
化合物的性质往往与组成它的元素不同,如水可以蒸发,而氢气和氧气单独是无法蒸发的。
二、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的规律和应用。
1. 化学元素的符号化学元素的符号是用来简化表示元素的一种方式,它是元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有时还包括元素英文名称的第三个字母。
化学元素的符号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果元素的符号中有小写字母,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时要特别注意。
2. 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用来表示化合物的元素种类和数量关系的式子。
化学式由元素符号和右下标表示的原子个数组成,如水的化学式是H2O。
在化学式中,括号和数字可以用来表示复杂化合物和原子个数,如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
三、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学反应的类型。
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汇总一.物质性质及变化物理性质:色,味,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热稳定性,毒性,腐蚀性,氧化性物理变化:挥发,溶解,升华,凝华,液化,汽化,气球爆炸,电灯发光化学变化:燃烧,燃烧引起的爆炸,变质,生锈,呼吸,酿酒,煮饭,光合作用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电池放电使用,化学能-电能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燃烧,化学能-热能和光能)二.仪器使用(2012苏州)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C)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D)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大量液体—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缓慢倒液体,倒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②少量液体—滴加法(滴管:垂直悬空三不要)③一定量液体—量筒量取,接近刻度时该滴管滴加(俯视读数:V读>V实仰视读数:V读<V实)物质的加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加热液体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液体,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托盘天平的使用(1)称量范围:精确称至0.1g(只用于粗略称量)。
(2)操作:①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②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放砝码先大后小再游码。
③称量后,复位,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度处。
注意:(1)称干燥固体药品——两盘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
(2)称易潮解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
一.空气成分的探究1.化学家-拉瓦锡2.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结论,误差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1/5,剩余气体不可燃不助燃,也不溶于水,进入水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有: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产生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
2KMnO 4 K 2MnO 4 2H 2O 2 MnO 22H 2O+O 2↑用途 做汽水,灭火,干冰降雨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灯泡填充气,粮食瓜果保护气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氦气填充气球,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做霓虹灯和放电管 5.污染性气体 SO 2,NO x ,和 CO 二.氧气,二氧化碳及氢气制备,性质比较(1)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 CO 2、O 2), a 进气, b 排出空气。
A B(2)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 H 2),b 进气, a 排出空气。
(3)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先在广口瓶内盛满水, b 进气, a 排出水。
(4)用于洗气,在广口瓶内盛一定量的洗液, a 进气, b 出气。
高锰酸钾制氧气注意事项:(1)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固体颗粒阻塞导管。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3)加热时要先均匀加热,然后再集中加热, 防止受热不均,炸裂试管。
(4)铁夹夹在离管口 1/3 处 (5)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先移开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6)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方可收集, 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集气瓶中水降至瓶口,且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表明已收集满。
(7)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只要露出少许:有利于气体排出。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据沸点不同,物变) 煅烧石灰石(化变)电解水(化变) 原料 高锰酸钾 双氧水,二氧化锰 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 锌粒+稀盐酸/稀硫酸原理+ MnO 2 + O 2↑ 催化剂一变(速率)二不变(质量,化性)CaCO 3+2HCl = CaCl 2+ CO 2↑+ H 2O Zn+H 2SO 4=ZnSO 4+H 2↑ Zn+2HCl=ZnCl 2+H 2↑实验 室发生装置固 体 加 热 型 固液不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制法收集分液漏斗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长颈漏斗需液封 简易启普发生器 启普发生器排水/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装置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排空气法收集的干燥CO 2 可用排水法:气体产生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检验 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复燃则 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变浑 检验氢气:气体能燃烧,产 收集的是 O 2 浊,则收集的是 CO 生淡蓝色火焰,火焰上罩干 2验满物理性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液态固态氧气为蓝色,气体无色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已集满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固态叫干冰冷烧杯,杯壁有水雾氢气点燃前要验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氧化性不可燃不助燃,与石灰水 可燃性,还原性 化学性质反应,与水反应,光合作用原料,不支持呼吸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制冷舞台效果氧气的氧化性-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燃烧现象(剧烈氧化)木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 (空气中:表面红热)产物二氧化碳铁丝燃烧:a 、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水或细) 蜡烛在氧气中: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二氧化碳+水 沙,防止生成物掉落,炸裂瓶 水变浑浊的气体(空气中:黄色火焰,…)硫在氧气中:蓝紫色火焰,刺激性气味气体(空气中:淡蓝 二氧化硫 色火焰,刺激性气味)底。
b 、铁丝绕成螺旋状:使铁丝充 分受热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量,生成黑 四氧化三铁c 、绑火柴:引燃铁丝。
色固体。
(空气中不能燃烧)磷燃烧大量白烟,放热d 、当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五氧化二磷 慢慢伸入集气瓶,否则木柴燃镁带燃烧,耀眼白光,白烟,白色粉末铜片加热,表面变黑铝片加热,表面变暗失去光泽;缓慢氧化形成致密氧化膜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铝烧会消耗集气瓶中氧气使实验 失败。
缓慢氧化:生锈,暖宝宝发热,变质,新陈代谢(呼吸)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异同:(同:都需氧气,都放热 异:放热多少,反应快慢,发光与否)三.水1.电解水实验:负氢正氧二比一(父亲正想儿毕业) 负极:氢气(能燃烧) 正极:氧气(能助燃) 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在水中加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V (氢气):V (氧气)=2:1 m(氢气):m (氧气)=1:82.硬水与软水:肥皂水区分,震荡后泡沫多的是软水,震荡后泡沫很少有浮渣的是硬水。
硬水软化方法:实验室用蒸馏,家庭用煮沸 3.净水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杀菌 吸附是物理变化,杀菌是化学变化。
明矾(絮凝剂):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使其成为较大颗粒而沉降。
活性炭吸附不溶固体,还可脱色除味。
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间隙加热,来回移动酒精灯,不用蒸干水,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 干。
结束后,用坩埚钳夹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以免烫坏桌子。
4.玻璃棒在各操作中的作用: 过滤——引流 蒸发——使受热均匀防飞溅 在提纯后——转移固体 固体配溶液——搅拌,加速溶解 浓溶液稀释配溶液——搅拌,使混合均匀 一.分子,原子,离子微粒性质:①微粒很小 ②微粒在不断运动 ③微粒间有间隙黄豆和沙子混合,体积减小:宏观物质间的间隙,不属于微粒间隙。
气体微粒间隙大,易压缩。
物理变化仅仅是微粒间隙的改变,微粒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微粒种类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CO 2 干冰 H 2 氢气 O 2 氧气 N 2 氮气 NH 3 氨气 H 2O 水由原子构成的物质:Fe 铁 Cu 铜 Mn 锰 Zn 锌 Ca 钙 He 氦气 Ne 氖气 Ar 氩气 C 金刚石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NaCl 氯化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 决定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如 2H 2O 通电 2 H 2↑ + O 2↑ (水分子改变,氢原子,氧原子不变)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阳离子是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电子数;如 Na + 阴离子是原子得电子后形成的,质子数<电子数。
如 S 2- 二.元素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H 2S O 4:硫酸中硫酸根的化合价是-2 价 Na 2 O 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K2.元素符号意义H :一个氢原子(微观)、氢元素(宏观) Cu :一个铜原子(微观)、铜元素(宏观)、铜(宏观) 2Cu :两个铜原子(微观) 3.物质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氮气、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包括单质(一种元素)和化合物(多种元素组成) 氧化物:两种元素(O+其它)组成的化合物 4.元素存在元素含量高低: 地壳中 O Si Al Fe 人体中 O C H N Ca 太阳上 H He 缺钙会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缺锌会智力低下,易得侏儒症;缺钴、铁、蛋白质易得贫血症;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碘过多得甲亢 三.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各种化学用语水(H 2O ):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 氢离子 H + 氧离子 O 2- 氟离子 F - 钠离子 Na + 镁离子 Mg 2+ 铝离子 Al 3+ 硫离子 S 2-氯离子 Cl - 钾离子 K + 钙离子 Ca 2+ 硝酸根离子 NO 3- 碳酸根离子 CO 32- 硫酸根离子 SO 42- 2 个氢氧根离子 2OH - 3 个铵根离子 3NH 4+ 4 个汞原子 4Hg 5 个氮原子 5N 3 个硅原子 3Si3CO 2:2-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 2 个氧原子 3S 2-:2-每个硫离子带 2 单位负电荷-2 -2+1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1: K Na Ag H NH 4(铵根) +2:Ca Mg Ba Cu Zn Fe(亚铁) +3:Fe Al -1: ClOH(氢氧根)NO 3(硝酸根) -2: OSCO 3(碳酸根)SO 4(硫酸根)3.常见物质名称及其化学式: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铜 氢氧化铁 氧化镁 氧化铝 氧化钙 氧化铜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NaOH Ca(OH)2 Cu(OH)2 Fe(OH)3 MgO Al 2O 3 CaOCuO Fe 2O 3 Fe 3O 4硫化亚铁 氯化钠 氯化铝 氯化亚铁 氯化铁 氯化铵 碳酸钠 碳酸钙 碳酸氢钠 碳酸氢铵FeS NaCl AlCl 3 FeCl 2 FeCl 3 NH 4Cl Na 2CO 3 CaCO 3 NaHCO 3 NH 4HCO 3 硝酸钾 硝酸铵 硫酸钠 硫酸铝 硫酸铜 硫酸亚铁 硫酸铁硫酸铵KNO 3 NH 4NO 3 Na 2SO 4 Al 2(SO 4)3 CuSO 4 FeSO 4Fe 2(SO 4)3 (NH 4)2SO 4碳酸 硫酸 硝酸 碱式碳酸铜 氨气 过氧化氢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H 2CO 3 H 2SO 4 HNO 3 Cu 2(OH)2CO 3 NH 3 H 2O 2 KMnO 4 K 2MnO 4 MnO 2甲烷 CH 4 葡萄糖 C 6H 12O 6 酒精 C 2H 5OH 醋酸 CH 3COOH 尿素 CO(NH 2)2 一.燃烧1.定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