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走图形》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2课 转圈的机器人
六一班
上课时间
执教人
毛威
课题:第2课转圈的机器人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学会用诺宝RC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
了解诺宝RC简单编程
教学
目标
理解机器人走弧形的原理。
会利用高速电机模块、延时模块、电机停止模块设置参数。
学会设置机器人走圆形或其他带弧线图形的参数。
重点
难点
重点
机器人画圆和苹果图形
难点
机器人画圆和苹果图形的参数设置。
机器人的两个轮子运动速度不一样
5、机器人走走看
(1)利用高速电机模块、延时模块、电机停止模块设置参数,让机器人走一个圆
(2)调整参数,让机器人在仿真环境中画一个圆,想一想,参数值和画出来的圆有什么关系。
6、探究参数与圆的关系
左电机转速
右电机转速
运动情况
0
5
5
5
5
10
10
5
10
10
列举生活中的走园或者转圈
我们知道了程序中模块的“值”可以影响机器人行走的快慢和转动的角度,如果我们来调整参数,能就有可能让机器人走圆形。
1、生活中的走园或者转圈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走园或者转圈
2、实际感受体验走圆或者转圈
利用圆规画圆
自身体验转圈
3、引导学生理解转圈
幼儿园科技课程《机器人编程》教案
幼儿园科技课程《机器人编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础知识
2.能够配对编程语句和图形符号
3.能够使用图形编程软件为机器人编程
4.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
1.机器人
2.图形编程软件
3.计算机
4.图示卡片
5.橡皮泥
教学环节:
一、导入环节
1.引入机器人编程的话题,询问幼儿对机器人的了解程度,激发幼儿的
兴趣。
2.展示机器人和图形编程软件,引导幼儿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础设施。
二、知识讲解环节
1.简单介绍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通过图示卡片,向幼儿展示不同的编程语句和图形符号,让幼儿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含义。
3.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适当简化知识讲解内容,让幼儿能够理解。
三、合作编程环节
1.分组让每组幼儿使用图形编程软件为机器人编写简单的动作,包括走直线、旋转、弯曲等。
2.鼓励幼儿在编写程序时主动思考、交流,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辅导幼儿在计算机屏幕上将编程语句与图形符号拖拽配对,使他们更加熟练掌握图形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四、操作机器人环节
1.在幼儿编写完成程序后,将机器人接入计算机,上传程序。
2.对机器人进行测试,让幼儿通过修改程序来改变机器人的运动方式,提高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3.引导幼儿使用橡皮泥制作一些简单的障碍物,让机器人在遇到障碍物后能够自动停止或循迹绕过障碍物。
五、总结回顾环节
1.回顾本堂课学习内容,让幼儿对机器人编程的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泰山出版社《让机器人走四边形》教学
第
四
一、复习旧知
单
元
智
打开能力风暴VJC1.5开发版,设计机
能
机
器
器人学走路任务:前进2秒,然后右转
人
90°,然后保存该程序。
用模块化语言描述:
直行→转向
第五课 机器人走四边形
第
四 问题:
单
元 1、如果让机器人走四边形,用模块化语言如何描述?
智
能
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直行→转向
机
器 人
机
器 人
一组:正三角形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二组:8字形
三组:正六边形
四组:正八边形
第五课 机器人走四边形
第
四
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元
智
能
机
1、认识了VJC1.5仿真版的编程环境。
器
人
2、理解多次循环在程序中的作用和使用。
3、学会仿真运行机器人。
第
合作探究任务二
四
单
元
利用VJC1.5仿真版,运行调试机器人走四边形
智
能
机
程序,小组长最后负责统计记录本组内同学程序中
器
人
转向模块的速度和时间参数。
提示:在仿真环境中,单击“显示轨迹”,以
便查看机器人的行走路线。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走花样的机器人
教学内容:
机器人走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的参数设置。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程序的循环结构和顺序结构。
2、学会设置机器人走各种正边图形的参数
教学重点:
1、训练程序的编程。
2、学会设置各种正边图形的参数。
教学难点:
机器人转过角度与速度和角度有关,学生如何进行调整。
教学准备:
学生机器人编程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的小机器人已经能走正方形了, 还记得是怎么实现的吗?打开保存的程序, 回顾一下.
学生:进行发言。
学生回忆走正方形的流程:
开始——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结束
在编程语言中,我们把这种步骤一步一步地实现流程的结构叫做顺序结构。但这种过程很繁琐。可以使用循环结构,其中多次循环模块中的循环次数为4次。
2、在程序编制中,把多个相同的步骤用一个代表循环的模块表示,我们把这样的结构叫做循环结构。循环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简化程序, 让程序看起来更简洁.
一、能走五边形的机器人
1、教师演示将程序设置机器人完成五边形的参数。
试一试
1、改变直行模块的“值”,模拟运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1)、速度不变,改变时间;
(2)、时间不变,改变速度。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原来可以通过“速度”和“时间”的值,来影响我行走的速度和远近!
(2)、机器人转过的角度,与它转动的速度和转弯的角度有关。调整转向模块中的速度和角度值,在仿真环境中运行并观察变化。
改变转向模块的“值”,模拟运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1)速度不变,改变角度;
(2)角度不变,改变速度。
wedo 高级课程《高级绘图机器人》教案
《高级绘图机器人》教案
一、结构分析。
1.通过分析,搭建绘图机器人模型。
2.明确搭建顺序。
1)车体。
2)动力系统。
3)画笔的凹槽。
二、利用乐高教具,引导学生进行建构操作。
1. 搭建车体。
1)教师提问:如何两个集线器去搭建车体呢?
2)制作要求:将两个集线器对称固定。
2. 搭建动力系统。
1)教师提问:绘图机器人如何行走呢?
2)制作要求:在车体的另外两侧对称固定电机。
3.搭建画笔凹槽。
1) 教师提问:画笔需要放在哪里呢?
2)制作要求:搭建车体,需要在中心搭建一个方形孔。
三、编程设计
1)高级绘图机器人绘制直线的程序
程序释义:每人写一个小程序,A为直行。 (要注意每个人转向块的不同。)
一、提出任务二:挑战高峰。
1.尝试编程让高级绘图机器人绘制正方形。
二、提出任务三:课程回顾。
1.教师课程内容总结
1)生活中都有哪些智能的机器人?
——智能扫地机器人,高级绘图机器人,智能热水器。
2)高级绘图机器人是如何进行绘制正方形的,电机如何旋转?——直行两个电机同时旋转,拐弯时两个电机的转向相反。3)按钮块的特点是什么?
——可以让多个程序同时运行。
2.《高级绘图机器人》活动内容分享
1)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每名学生依次分享本次活动内容。
2)同学之间可以进行提问反馈。
提出任务四:整理教具。
轻、静、齐。
机器人绘图教案
机器人绘图教案(教授教化设计)
黉舍:西三北四条小学教师:黄小冬
时刻:2007年5月
《机械人画图》教授教化设计
课题:机械人画图学科:信息技巧讲课对象:小学
黉舍:四条小学年级:四年级讲课教师:黄小冬
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讲课日期:5月17日
一、教材及教授教化对象的分析:
本课选自清华版《小学智能机械人》教材第1单位第4课中的内容。
起首,依照教材,推敲学生年纪特点,我将教材中一课时的内容分化成两课时进行讲解,第一课时侧重讲解“转向”模块的应用方法;第二课时,侧重“转向”模块的应用,最后,让学生触类旁通,灵活应用学过的常识,让机械人画出比较复杂的图形。
如许做的目标重要有以下推敲:
第一,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中指出:要培养学生解决进修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才能,具体要求是能从日常生活、进修中发明或归纳须要应用信息技巧解决问题的才能。
第二,赞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进修义务和形成有效的进修方法;赞助学生发明他们所学常识的社会价值;赞助学生营造和保持进修的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第三,本课教授教化在建构主义教授教化理论指导下,应用义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在教授教化过程中经由过程“赞助”和“引导”发挥感化,激发学生进修念头,重在教会学生学会进修方法,杀青多方面的教授教化目标。
最后,推敲进修者的进修特点,按照建构主义进修理论思惟,在学生差不多具备了编写机械人法度榜样的差不多上,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数学常识,结合机械人课上所讲解的新常识,操纵机械人完成新的义务。
二、教授教化思路:
机械人画图这节课是以学生的研究活动为主体,以研究机械人画图为主线,在课上设计3个研究义务。
第五课 巧用循环走图形
第五课 巧用循环走图形
一、机器人走正方形
1.编程序:走正方形的一条边
dirb0=%11100000
pinb0 = 0
pause 1000 (停止1秒)
pinb0=%00010101 (前进)
pause 400 (前进400毫秒)
pinb0=%00000000 (停止)
pause 1000 (停止1秒) 第一条边
pinb0=%00010100 (左转)
pause 500 (左转500毫秒)
pinb0=%00000000 (停止)
pause 1000 (停止1秒)
2.学会复制和粘贴的操作
⑴ 接上面的操作。按下Shift 键的同时拖动鼠标光标,选中要复制的内容(正方形的第一条边),如图5-1所示。
图5-1 复制和粘贴
⑵ 单击菜单栏的“编辑”→“复制”命令,将复制的内容拷入剪接板,如图5-1所示。 ⑶ 移动光标到要插入的位置,单击菜单栏的“编辑”→“复制”命令,将剪接板的内容粘贴(插入)到当前光标位置,这样可以复制正方形的第二条边。
⑷ 按以上方法复制正方形的第三、四条边,结果如下:
pinb0=%00010101
pause 400
pinb0=%00000000
pause 1000
pinb0=%00010100 第二条边
pause 500
pinb0=%00000000
pause 1000
pinb0=%00010101
pause 400
pinb0=%00000000
pause 1000 第三条边
pinb0=%00010100
pause 500
pinb0=%00000000
pause 1000
pinb0=%00010101
2.《机器人》(教案) 美术三年级上册-人美版
2.《机器人》(教案)
美术三年级上册-人美版
一、教材分析
《机器人》为三年级第5册第5页造型表现课内容。是第二学段“造型·表现”领域的基础课之一。本课以“机器人”为题开展学习、探究和创作,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体现李《艺术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理念。
本课教材共两个版面,第4页中出示了学生熟悉的机器人玩具和机器人卡通形象,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奇特外形,展示出会跳舞、能飞翔、有力气、千里眼等与众不同的本领。在学生对机器人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一步研究机器人,从理性、科学的角度丰富与机器人相关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科技发展会使生活变得美好,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引导学生借助绘画、制作的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制作新颖的机器人,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体验美术实践活动的乐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在学习行为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思维更活跃、更宽广。从学生固有的天性来说,单纯、好动的性格,促成学生天真、可爱的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创造的潜意识,教师应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探求美术课各领域的知识,感悟美术学习的乐趣,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机器人的外形、结构、种类、功能、用途和特点,并用绘画或制作的造型表现方式设计机器人,表现机器人新颖的造型、使用的功能和有趣的活动场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听话的机器人——让机器人左转、右转、走正多边形
《听话的机器人——让机器人左转、右转、走正多边形
第一篇:《听话的机器人——让机器人左转、右转、走正多边形《听话的机器人——让机器人左转、右转、走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中卫市第六小学
陈菊香
一、案例背景信息
1、学科:小学信息技术
2、年级:小学六年级(下)
3、教学内容:第2节听话的机器人——让机器人左转、右转、走正多边形
4、所用教材版本: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二、教学设计
(一)学生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六年级上册教材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在LOGO语言已经进行了基本的语句学习,可以使用命令进行简单图形的绘制操作,现在只是更换了一种操作窗口和环境下,让学生迁移学习的LOGO语言知识,运用到新的窗口环境下,感受新系统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LOGO语言下传过程名这一操作是在后期的学习中经常用到,必须掌握的内容,而仿真窗口的使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熟悉,逐步的掌握。
教学重难点:理解操作机器人的方式,感受计算机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编写让机器人左转和右转的LOGO语言命令,并且会使用LOGO语言中的重复命令,让机器人走出各种各样的正多边形路线。
2、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以致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四)教学方法: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主要采用
1、创设情境法
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讲解演示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边讲边操作,使学生边听边动手。
3、任务驱动法
通过为学生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小学六年级教案 教机器人走正方形-“十市联赛”一等奖
《教机器人走正方形》教案
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多次循环模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研究教材,在动手尝试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意识,最后将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和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发现他
人的优点,相互学习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主动
参与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二、教学重点
“多次循环”模块的理解和使用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书本的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编写程序完成任务。
四、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通过对顺序结构的正方形程序产生质疑,结合编写程序的规律,以学生的研究活动为主体,以研究机器人
走正方形为主线,在课上设计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
复习旧知识,通过复习巩固已学习的直行和转向模块以及程序
编写的原则。
第二环节新授:编写正方形程序,利用已学会的直行和转向模块以及正方形的特性编写正方形程序,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出铺垫。
第三环节拓展:学习使用“多次循环”模块,通过强调程序编写的原则,引出对正方形程序的观察分析,从而找出正方形的特点,学生利用书
本自我探究找出答案,掌握“多次循环”模块。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让机器人走直线和转弯,已经能让我们的机器人走起来了,当机器人走直线前进时,且它的参
数均为正数,若直线后退时,它的参数均为负数,当它的参数
均为零时,机器人就停止了,而且还能让它转90度过弯时所掌
握的参数,那么大家还能清楚地记得我们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还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生:程序要有头有尾,调节参数要合理,编写的程序要简单。
浅析说课的思路与方法——以《机器人走图形》一课为例
信 息 技 术 课 mI 脚 I I
髓 胃
课程 探索
比 赛 等 相 关 知 识 , 所 以学 生 对 本 课 教 学 内 容 已 经 具
差 异 的 , 在 说 课 中 要 体 现 全 面 和 重 点 相 结 合 , 包 括 如
何 设 计 不 同 程 度 要 求 、 不 同 阶 梯 难 度 的 练 习 , 来 突 出 重点 、突破 难点 。
这 些都 是确 定教学 起点 和选 择教学 策 略的依 据 。 机 器 人 走 图 形 一 课 面 向 的 是 小 学 高 年 级 学
什 么 、怎 么 教 ” 还 要 说透 如 何 帮 助学 生 “ 取 知 识 , , 获 提 高 素 质 , 发 展 智 力 , 培 养 能 力 ” 。
其 次 , 要 体 现 因材 施 教 。 即充 分 体 现 班 级 、学 生 的 特 点 。学 生 的 基 础 水 平 、认 知 能力 和 心 理 状 况 是 有
了 解 了 机 器 人 的 组 成 、 结 构 等 基 础 知 识 。 在 社 会 生 活
中 , 他 们 也 通 过 电 视 、 网 络 了 解 了 各 种 有 关 机 器 人 的
 ̄ w..n一 一 一 wer一 一 一 wu. io tg dc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基 本 组 成 和 结 构 等 知 识 的 基 础 上 , 开 始 学 习 机 器 人 的 执 行 器 部 分 , 让 机 器 人 走 出 各 种 各 样 的 图 形 , 为 以 后深入 学 习机器 人 的传感器 等 知识打 下基 础 。
美图设计教学设计新部编版何莉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3课美图设计
——循环嵌套与规则图形设计
石河子第五中学何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机器人走图形的活动,使学生理解
循环嵌套的控制。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逐步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发挥想像力编写出多
种走图形的程序。
重点难点:在设计图形程序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分析对程序
设计的
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上机实践法讨论法使用媒体:多媒体机房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机器人走“8个正方形”的图形,
并结合走正方形程序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①机器人走“8个正方形”的图形,
怎么考虑把正方形的程序循环8次实现?
演示:
②运行后观察结果会发现8个正方形重合为一
个正方形。
讲述:
分析运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每次循环前若先让机器人转一个45度角再让机器人走正方
形,就会得到项目要求的效果。
学生上机:
一、分析“一大三小的正三角形”的图形特点。
①图形轨迹是由一个大的正三角形和与三个顶点
相连的三个小正三角形组成。
②可以采取循环三次,每循环一次机器人走一个
小三角形,接着走大三角形的一个边。
学生实践:
本活动的实施方案不止一个,建议同学们自己分析,并采用自己的方法完成活动项目,然后讨
论、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讲授:
二、怎么分析算法、调试程序。
在分析图形行走的算法时,建议采用由粗到细、逐步求精的方法。所谓粗,就是由问题引入循
步行机器人的调试一等奖创新教案
步行机器人的调试一等奖创新教案
步行机器人的调试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高一《劳动技术》教材中第六章“装配和调试”中第四节“调试”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基本完成步行机器人的装配的基础上,对机器人进行的一种调试——速度调试。在学习过程中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知道影响机器人步行速度的相关因素,并能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形成相应的技术素养,从而可能会为将来的技术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基本完成步行机器人的装配
2.知道步行机器人的基本组成结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对步行机器人改进的一般角度
(2)知道影响步行机器人行走速度的基本因素和速度调试的一般方法
(2)知道调整机器人行走速度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从步行机器人的基本组成结构中,得出影响步行机器人行走速度的一般因素,并分析得出调整步行机器人行走速度的一般方法(2)在改变“传动部分”或者“工作部分”的在速度调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具,运用合理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提高步行机器人的行走速度调试。
(3)通过对步行机器人过度调试的点评与分析,分析机器人步行传动因素、动力因素和环境等因素对速度的综合影响,学习每一个系统中事物的普遍联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步行机器人速度调试的实践操作和作品前后速度提升对比的展示活动,增强学生技术成就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由步行机器人基本结构分析得出影响速度的因素和提升速度的一般方法。
难点:改变传动机构提升步行机器人速度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媒体与器材
步行机器人套件、变速箱、电池、工具等
机器人行走教案
机器人行走教案
教案标题:机器人行走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机器人行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如何设计和控制机器人的行走动作。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如LEGO Mindstorms EV3等)。
2. 电脑和相应的编程软件。
3. 纸笔和其他制作教具的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现代机器人的行走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机器人行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机器人行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步态规划、传感器反馈和动力系统等内容。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编程软件,设计并编写机器人的行走程序。可以先从简单的直线行走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如转弯、避障等动作。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设计和制作一个能够自主行走的机器人。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如编写程序、搭建机器人结构等。
5. 展示交流: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机器人,并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的创意和设计理念。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分享经验和改进意见。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思考机器人行走的意义
和应用。
教学延伸:
1. 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机器人爱好者来学校进行机器人行走的实践演示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参加机器人行走比赛或展示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机器人行走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的编程和制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科技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思路:《机器人走图形》这节课我是分以下几步去设想的:机器人走图形这节课以学生的研究活动为主体,以研究机器人走图形为主线,在课上设计个研究任务:机器人走直线,让学生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直行模块编写程序,通过调整该模块的速度和时间参数值,让机器人走得距离再长一些;机器人转弯,让学生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转向模块编写程序,通过调整该模块的速度和时间参数值,让机器人转向自如;机器人走正方形。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探究,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了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去应用所学的知识。
改进之处:在教学的环节安排上,显得还不够紧凑。
学生思路还不够放得开。
由于本节课中考虑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比较多,练习量较大,因此在时间上还缺少精确的控制。
在编写和调试程序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编写程序的目的是要让机器人听人的指挥,能够控制机器人,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收获:.本节课通过不同任务的研究,还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让机器人走正方形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机器人走正方形?启发学生一起分析和回忆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正方形的特点与控制机器人走正方形的关系,领会学以致用道理。
在编写和调试程序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编写程序的目的是要让机器人听人的指挥,能够控制机器人,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机器人走图形》课后反思《机器人走图形》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机器人走图形这节课以学生的研究活动为主体,以研究机器人走图形为主线,在课上设计个研究任务。
从整个完成的教学效果wenku.baidu.com,这节课改变了课堂的一惯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
我通过任务驱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达到了这一目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本节课中,通过让机器人走直线学转弯走正方形等不同层次的任务设计,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运用这个规律来编写正方形的程序去控制机器人做相应的动作,在此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形象直观地体味编程的乐趣。
机器人辅助教学为信息技术课带来新的生机。
机器人的加入,避免了以前编程的枯燥乏味性,从而使学生在体味编程乐趣的同时,还给了他们发挥创造的空间。
计算机语言的学习与机器人教学的结合,创设了一个情景化的高智能的计算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优势,延伸了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的学习范围。
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朱慧;
创新能力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教师应以启迪智慧,开发创造力,使学生获得精神愉快为前提,不仅是教学的严师,而是拓展学生心灵和智慧的人师。
.智能机器人的选型与使用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和挖掘它的教育功能。
由于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图形化编程界面,学生可以用画流程图的方式进行程序设计。
完成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
在任务教学环节中,教师在鼓励学生探究的同时比较具体的引导学生学会设置直行模块的参数。
在任务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自己进行上机尝试并学会转向模块的参数设置。
通过调试两个模块的参数,让学生体会运用两分法解决问题的好处。
在拓展练习中,给学生留有一些空间,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创新,让机器人走出形状不同的图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机器人教学中力求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主导,讲求创新,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间,鼓励他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和想法,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上开设智能机器人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机器人走直线,让学生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直行模块编写程序,通过调整该模块的速度和时间参数值,让机器人走得距离再长一些;机器人转弯,让学生学会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转向模块编写程序,通过调整该模块的速度和时间参数值,让机器人转向自如;机器人走正方形。
由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巩固和提高前面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体会调整两个模块的参数的方法,让机器人行走的更自如。
外形上,它采用相对完整固定的结构,在课堂教学中较为稳定。
.在拓展练习中,给学生留有一些空间,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创新,让机器人走出形状不同的图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完成的很好,如完成了很多图形的创编三角形圆折线等图形。
在编写和调试程序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编写程序的目的是要让机器人听人的指挥,能够控制机器人,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巩固和提高前面学过的知识,进一步体会调整两个模块的参数的方法,让机器人行走的更自如。
在本节课中,通过让机器人走直线学转弯走正方形等不同层次的任务设计,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教学。
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任务教学环节中,教师在鼓励学生探究的同时比较具体的引导学生学会设置直行模块的参数。
在任务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自己进行上机尝试并学会转向模块的参数设置。
通过调试两个模块的参数,让学生体会运用两分法解决问题的好处。
在拓展练习中,给学生留有一些空间,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创新,让机器人走出形状不同的图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