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设、使用和拆除的全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节水、材料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减排、节能、保护环境的目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充分考虑节能方面的要求。
建筑是能耗大户,因此在评价标准中应包括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采光、通风等设计要素,以及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
通过科学的能源评价指标和技术标准,引导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在节能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注重节水方面的要求。
建筑在使用阶段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的节水设计、水资源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水资源评价指标和技术标准,引导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在节水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应考虑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循环利用。
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可循环利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建筑材料评价指标和技术标准,引导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选择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考虑建筑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舒适性。
建筑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舒适性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效果和居住体验,因此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采光、通风、隔热隔音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环境适应能力评价指标和技术标准,引导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设计出环境适应能力强、舒适性好的建筑,提高建筑的使用效果和居住体验。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什么是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水平而制定的评价标准。
•该标准从建筑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指标•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涵盖了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室内环境、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材料使用、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
•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节能、水资源利用效率、室内环境质量、材料与资源、生态适应性等。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优势•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引导建筑业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中注重节能环保。
•对于业主,选择评价合格的绿色建筑可以减少能耗成本、提高室内健康环境质量。
•对于社会,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可以减少污染、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如何评价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需要考虑具体的情况和需求。
•对于普通消费者和企业,可以选择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认证合格的建筑。
•对于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制定政策、补贴和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总结•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绿色建筑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评价标准涵盖了建筑的多个方面,并且可以引导建筑业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中注重节能环保。
•对于普通消费者和企业来说,选择评价合格的绿色建筑可以减少能耗成本、提高室内健康环境质量。
•对于社会来说,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可以减少污染、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未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未来绿色建筑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未来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能会更加严格,更关注建筑的生命周期,并强调建筑可持续性和人居环境的舒适性。
•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标准,对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2015-7:《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DBDBXX-XXX-XXXX备案号XXXXX-XXXX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 of green building for Tianjin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 of green building for TianjinDB—XXX—XXXXXXXXXX-XXXX主编单位: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批准部门: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XXXX年X月X日2015天津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3)3 基本规定 (4)3.1一般规定 (4)3.2评价与等级划分 (5)4 节地与室外环境 (10)4.1 控制项 (10)4.2 评分项 (12)5 节能与能源利用 (23)5.1 控制项 (23)5.2 评分项 (24)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6.1 控制项 (33)6.2评分项 (36)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6)7.1 控制项 (46)7.2评分项 (47)8 室内环境质量 (57)8.1 控制项 (57)8.2 评分项 (60)9 施工管理 (69)9.1 控制项 (69)9.2 评分项 (70)10 运营管理 (78)10.1控制项 (78)10.2评分项 (80)11 提高与创新 (88)11.1一般规定 (88)11.2加分项 (88)本标准用词说明 (95)引用标准名录 (96)Contents1 总则 (1)2 术语 (3)3 基本规定 (4)3.1一般规定 (4)3.2评价与等级划分 (5)4 节地与室外环境 (10)4.1 控制项 (10)4.2 评分项 (12)5节能与能源利用 (23)5.1 控制项 (23)5.2 评分项 (24)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6.1 控制项 (33)6.2评分项 (36)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6)7.1 控制项 (46)7.2评分项 (47)8 室内环境质量 (57)8.1 控制项 (57)8.2 评分项 (60)9 施工管理 (69)9.1 控制项 (69)9.2 评分项 (70)10运营管理 (78)10.1控制项 (78)10.2评分项 (80)11 提高与创新 (88)11.1一般规定 (88)11.2加分项 (88)本标准用词说明 (95)引用标准名录 (96)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对天津市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分表样板(GB50378-2014)
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评价表中的一星级标准进行建设,项目绿色建筑评分为58.86分。
根据标准规定: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
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绿色建筑各控制项评分权重如下:
本建筑绿色建筑评分见下表:
指标类
别
标准条文
分值设定得分
分
值
权重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
制
项
4.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
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控
制
项
不
打
分
︹
下
同
︺
- -
4.1.2 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
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 -
4.1.3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 -
4.1.4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
标准。
- -
评
分
项
4.2.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8 0.17 1.36
4.2.2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5 0.17 0.85
4.2.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4 0.17 0.68
通过评分项目总体得分为58.86分,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评价表中的一星级标准。
绿色建筑最新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最新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节水、材料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不断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首先,绿色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是评价的重点之一。
建筑能源消耗一直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因此评价绿色建筑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求建筑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这包括采用节能灯具、优化建筑设计、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等。
通过科学的能源利用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干旱地区尤其重要,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和再利用等措施,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源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包括材料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资源的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同时,在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除了以上几点,评价绿色建筑的标准还包括室内环境质量、垃圾处理和社区影响等方面。
建筑内部的环境应该符合人体健康的要求,减少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此外,建筑周边的社区影响也需要考虑,避免建筑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涵盖了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材料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室内环境质量、垃圾处理和社区影响等多个方面。
这些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最新评价标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绿色建筑一星标准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符合一定的环保要求,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一种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的实施,旨在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首先,绿色建筑一星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节能和资源利用效率。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要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系统的依赖,降低能耗。
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也要符合环保要求,尽量选用可再生材料或者回收利用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此外,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重节能减排,采用高效的能源设备和系统,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绿色建筑一星标准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建筑物的布局和造型要尽量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周围的植被和水体,减少土地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建筑物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也要得到充分考虑,减少城市雨洪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保护地下水资源。
另外,绿色建筑一星标准还要求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要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障居民的健康和舒适。
建筑物的室内装饰和家具要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也要合理设计,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畅通,温度适宜,湿度适中,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一星标准是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实施绿色建筑一星标准,可以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建筑物符合绿色建筑一星标准,为我们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21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xxx-2021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xxx-2021是针对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它致力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建筑的发展。
本标准的制定是在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建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xxx-2021:一、标准的背景和意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和环境质量,降低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xxx-2021的出台,有利于引导建筑业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xxx-2021包括建筑设计的整个流程和生命周期,其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2. 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指标3. 绿色建筑设计的可行性评估和标准化评定4. 绿色建筑设计的监督和管理三、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为了促进这项标准的推广和应用,相关部门可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和行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企业和机构践行绿色建筑的意识。
2. 指导和培训,组织建筑设计师、施工人员、运维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3. 奖惩倡导,通过奖励那些在绿色建筑设计上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和机构,惩处那些不符合标准的行为,激励和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
四、标准的展望和未来发展随着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xxx-2021的实施,未来建筑行业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建筑业将更加注重绿色设计理念,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性能,促进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和循环利用,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建筑技术的应用,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建筑产品。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xxx-2021是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是建筑行业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有力引导和推动,是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则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使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目标,通过科学设计、合理施工和有效管理,使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细则。
首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要求。
在设计阶段,应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在施工阶段,应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使用阶段,应推广节能、节水、减少污染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在拆除阶段,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其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物的节能、节水、材料和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在节能方面,建筑物应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在节水方面,建筑物应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在材料和资源利用方面,建筑物应采用环保材料,减少资源的消耗。
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建筑物应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光线的充足和舒适的室内温度,保障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
最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物的管理和运营方面的要求。
建筑的管理和运营对于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至关重要。
应采用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手段,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细则应全面、系统地考虑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要求,包括节能、节水、材料和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以及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通过严格的评价标准,才能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普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为了评价建筑的绿色程度,人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星级评价标准,以便对建筑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认证。
本文将介绍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包括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是评价建筑是否绿色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筑应该采用高效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建筑应该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还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
建筑材料应该是环保的,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标准,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采用可回收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实现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另外,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还考虑了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建筑应该采用节水设备,减少用水量的同时,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通过采用节水设备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还包括建筑的环境适应性。
建筑应该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干扰。
建筑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采用合适的 passivhaus 技术,实现建筑的 passivhaus标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还包括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
建筑应该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采用环保的装修材料,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保证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涵盖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建筑材料的选择、水资源利用效率、环境适应性和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
通过对建筑进行星级评价,可以鼓励建筑业采用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对建筑物进行评估和认证的依据,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各个环节。
首先,建筑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其次,建筑的施工过程也需要符合环保要求,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建筑物的使用阶段需要考虑节能、节水、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建筑物的拆除和再利用也需要考虑环保因素,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实现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各个方面因素,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材料资源利用效率、室内环境质量、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评价标准需要考虑建筑的节能设计、采光设计、通风设计、空调系统、供暖系统等方面的要求,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在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评价标准需要考虑建筑的节水设计、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在材料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评价标准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再生利用、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评价标准需要考虑建筑的采光、通风、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保护人类健康。
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方面,评价标准需要考虑建筑的生态景观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保护自然环境。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各个环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业的热点话题之一。
为了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制定了相应的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是对建筑物的能源、水资源、材料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这些标准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开发商更好地了解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还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美国的LEED、
英国的BREEAM、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澳大利亚的Green Star 等。
这些标准以不同的方式对建筑物的能源、水资源、材料、室内环境、运营与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其中LEED和BREEAM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个标准,其评价体系包括多个级别,从基本级别到最高级别均有对应的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绿色建筑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因此,加强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和实施,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专项验收报告(2019国标)
绿色建筑专项验收报告适用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填表说明
1、专项验收报告一律采用A4规格,一式一份;
2、报告封面的“项目名称”应与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审批文件的“工程名称”一致,在尽量一致的情况下,项目名称中最好包含地域、楼号等信息,例如“深圳市XXX住宅1〜3号楼”;
3、报告封面的各单位名称应与批复文件的名称一致,如有其他联合单位,请在此处一并列出,以顿号隔开;
4、核查结论填写“通过”或“不通过”,如无需进行现场核查,仅做材料核查的,在备注中注明“核验批复文件通过”或“核验检测报告通过”等;
5、涉及到运营内容的条文得分以预估情况填写;
6、严格按照填写说明的要求如实填写Q
绿色建筑核查表
建筑节能核查表(居住建筑)
建筑节能核查表(公共建筑)
装配式建筑核查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
计算书
计算人:
校核人:
日期: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
1、计算概述
. 项目概述
XXXXXX
. 分析依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 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评分项中采用可再利用材料
和可再循环材料,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住宅建筑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6%,
得8 分;达到10% ,得1 0分。
2、公共建筑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10%,
得8 分;达到15 %,得1 0分。
2、计算过程
可再循环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钢材、铜等)、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
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钢材重量(kg)+铜材重量(kg)+木材重量(kg)+铝合金型材重量(kg)+石膏制品(kg)+玻璃重量(kg)]/1000
建筑材料总重量即为表中所有材料重量之和,换算为t(吨)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C=可再循环材料总重量(t)/建筑材料总重量(t)详下表:
结论:经以上计算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评分项条。
得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5再生水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7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节地与室外环境w1节能与能源利用w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w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w4室内环境质量w5施工管理w6运营管理w7设计评价居住建筑0.21 0.24 0.20 0.17 0.18 ————公共建筑0.16 0.28 0.18 0.19 0.19 ————运行评价居住建筑0.17 0.19 0.16 0.14 0.14 0.10 0.10公共建筑0.13 0.23 0.14 0.15 0.15 0.10 0.10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3.1.2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3.1.4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
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尚应进行现场考察。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
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
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
3.2.2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类指标进行评价,但可预评相关条文。
运行评价应包括7类指标。
3.2.3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
3.2.4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
3.2.5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的总分均为100分。
7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Q6、Q7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
3.2.6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8按本标准第11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3.2.7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7按表3.2.7取值。
ΣQ=w1Q1+w 2Q2+w3Q3+w4Q4+w5Q5+w6Q6+w7Q7+Q8 (3.2.7)表3.2.7 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注:1、表中“——”表示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
2、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所对应权重的平均值。
3.2.8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
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2.9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
4 节地与室外环境4.1 控制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4.2 评分项Ⅰ土地利用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19分。
对居住建筑,根据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按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A(m2) 得分3层及以下4~6层7~12层13~18层19层及以上35<A≤41 23<A≤26 22<A≤24 20<A≤22 11<A≤13 15A≤35 A≤23 A≤22 A≤20 A≤11 19表4.2.1-1的规则评分;对公共建筑,根据其容积率按表4.2.1-2的规则评分。
表4.2.1-1 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评分规则表4.2.1-2 公共建筑容积率评分规则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居住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达到30%,旧区改建达到25%,得2分;2)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按表4.2.1-1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分。
表4.2.2-1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规则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绿地率:按表4.2.1-2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分;建筑类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标得分5%≤R r<20% 2 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R r20%≤R r<35% 4R r≥35% 6R p1≥0.5 3 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 p1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R p2R p1≥0.7且R p2<70% 6 容积率R得分0.5≤R<0.8 50.8≤R<1.5 101.5≤R<3.5 15R≥3.5 19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Ag得分新区建设旧区改建1.0m2≤Ag<1.3m20.7m2≤Ag<0.9m2 31.3m2≤Ag<1.5m20.9m2≤Ag<1.0m2 5Ag≥1.5m2Ag≥1.0m27绿地率Rg得分30%≤Rg<35% 235%≤Rg<40% 5Rg≥40% 7表4.2.2-2 公共建筑绿地率评分规则2)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得2分。
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表4.2.3的规则评分。
表4.2.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分规则Ⅱ室外环境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得2分;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的规定,得2分。
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有关规定,评价分值为4分。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分;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得1分;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2分;2)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1分。
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遮荫措施的面积达到10%,得1分;达到20%,得2分;2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得2分。
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4.2.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得3分;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得3分;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得3分。
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评价分值为3分。
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得3分;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至少2项,得3分:1)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2)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3)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居住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3项,得3分;满足4项及以上,得6分: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2)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3)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4)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5)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5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
2公共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2项,得3分;满足3项及以上,得6分:1)2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2)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3)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4)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
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4.2.12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评价分值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