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小学新课标内容数学
小学新课标内容数学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
以下是对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的概述。
一、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意义和应用。
2. 四则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学会进行简单的口算和笔算。
3. 代数初步:引入变量的概念,学习简单的代数表达式和方程,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几何与图形1. 几何图形:认识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以及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2. 图形的测量: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理解单位换算。
3. 图形的变换: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变换,培养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使用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2. 数据的描述: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的概念,学会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3. 概率的初步:理解可能性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四、综合与实践1.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数学活动: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数学文化: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五、数学思维与方法1. 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 空间思维: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挥创造性,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六、信息技术与数学1. 数学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计算器、计算机软件等工具辅助数学学习。
2. 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了解数学知识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如编程、数据分析等。
小学数学所有知识点
小学数学所有知识点一、数的概念和认识1. 数的分类2. 数的读法和写法3. 数的比较和排序二、整数1. 整数的概念2. 整数的四则运算3. 整数的加减法特性4. 整数运算中的括号运算三、小数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4.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四、分数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3.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4.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五、几何图形1. 点、线、线段、射线2. 角的概念和分类3.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4.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关系六、面积与周长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3.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4. 圆的面积和周长七、时间和日历1. 时、分、秒的认识2. 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3. 时间的加减运算4. 日历的使用和读取八、数据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图表的制作和分析3. 概率的认识和计算4. 实际问题的统计和概率解答九、代数与方程1. 代数式的认识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实际问题的代数建模4. 算式和方程的关系十、变量与函数1. 变量的概念和使用2. 函数的概念和特性3. 函数图像的理解4. 实际问题的函数解答以上十个知识点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希望学生们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在将来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素养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
1. 数的认识和比较学习数的认识和比较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孩子们需要学会认识从0到100的数字,并能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2. 四则运算小学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孩子们需要学会使用十以内的数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并能够熟练地使用算式解决问题。
3. 分数与小数分数和小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孩子们需要学会使用分数和小数进行数的表达和比较。
4. 长度、面积和体积长度、面积和体积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
孩子们需要学会使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角度,并能够计算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5. 时钟和日历孩子们需要学会阅读时钟和日历,能够理解和计算时间的概念。
6. 数据统计数据统计包括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孩子们需要学会制作简单的数据图表,并能够从中获取有关事物的信息。
7. 几何图形学习几何图形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孩子们需要学会认识和绘制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和圆等。
8. 数列和位置数列和位置的学习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孩子们需要学会找出数列中的规律,并能够确定某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
9. 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数学的学习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解决数学题目,孩子们可以锻炼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10. 实际应用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还要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孩子们需要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
以上所述的是小学数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为孩子们打下牢固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的核心内容。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15篇)
小学数学教案(15篇)小学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难点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教学准备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引课.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二、新授.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活动二.认识统计图.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3.统计开始.活动三:分析统计图.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6.寻求答案.三.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布置家庭作业.小学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知识大全
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 ×(b×c) 。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运算法则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小学数学知识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大全小学数学知识大全一、数的认识1. 数的读法和书写2. 数的大小比较3.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4. 负数的认识二、加减运算1.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3. 加减法的运算顺序4. 加减法的运算性质三、乘除运算1.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 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3. 乘除法的运算顺序4. 乘除法的运算性质四、数的整体认识1. 数的位置和数轴2. 数的位数和位数的读法3. 数的整体认识的运算规律五、分数的认识1. 分数的基本概念2. 分数的表示和书写3. 分数的大小比较4. 分数的约分和通分5. 分数的加减乘除六、小数的认识1. 小数的基本概念2. 小数的读法和书写3. 小数的大小比较4. 小数的四则运算七、度量衡的认识1. 长度的认识和单位换算2. 重量的认识和单位换算3. 容积的认识和单位换算4. 时间的认识和单位换算八、几何图形1. 点、线、面和多边形的认识2.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3. 角的认识和度量4.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和性质5. 对称图形的认识九、数据统计和概率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3.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十、应用题1. 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方法2. 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3. 口算题的解题技巧以上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大致范围,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点是他们日常学习的基础,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努力学习,掌握好这些知识,成为优秀的小数学家!。
小学各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各年级数学知识点小学各年级数学学问点第一篇(一)数与计算(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求未知数x。
(3)乘、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
积的改变。
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
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_乘、除计算的简洁估算。
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求未知数x。
(4)四则混合运算。
中括号。
三步计算的式题。
(5)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自然数与整数。
十进制计数法。
读法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
运算定律。
简便运算。
(6)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意义、性质。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
小数的近似值加法和减法。
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注:小数假如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支配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二)量与计量年、月、日。
平年、闰年。
世纪。
24时计时法。
角的度量。
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学问。
直线的测定。
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
射线。
直角、锐角、钝角、平角、_周角。
垂线。
画垂线。
平行线。
画平行线。
三角形的特征。
_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学问简洁数据整理。
简洁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简洁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列综合算式解答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学各年级数学学问点第二篇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在从直观思维向抽象规律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通过练习稳固所学学问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通过比较、概括、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的学习运用进展其规律思维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除了留意学生思维方法的把握,最明显的表现是培育学生画概念图和线段图,促进其学问系统化和思维能力的进展。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目录:1. 引言2. 数的认识2.1 自然数2.2 整数2.3 小数2.4 分数3. 四则运算3.1 加法3.2 减法3.3 乘法3.4 除法4. 应用题4.1 算术应用题4.2 比例问题4.3 单位换算4.4 面积与体积5. 几何知识5.1 平面图形5.2 立体图形5.3 对称与变换6. 概念与逻辑6.1 数的概念6.2 逻辑推理7. 结语1. 引言本文旨在汇总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中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和复习的资料。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涵盖了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应用题解决、几何图形认知以及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
2. 数的认识2.1 自然数自然数是用于计数和排序的数,包括0和所有正整数(1, 2,3, ...)。
2.2 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它们的相反数(负整数 -1, -2, -3, ...)以及零。
2.3 小数小数是实数的一种表示形式,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如0.5、-0.25等。
2.4 分数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后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形式为a/b,其中a是分子,b是分母,b≠0。
3. 四则运算3.1 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值合并成一个总和的运算。
3.2 减法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值,得到差。
3.3 乘法乘法是重复加法的一种形式,表示将一个数加到自身若干次。
3.4 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求每一份的大小。
4. 应用题4.1 算术应用题涉及基本四则运算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间计算等。
4.2 比例问题比例问题涉及两个或多个比率相等的情况,常用于解决速度、比例分配等问题。
4.3 单位换算单位换算涉及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如米与厘米、千克与克等。
4.4 面积与体积面积是二维图形的大小,体积是三维空间的大小,需要通过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5. 几何知识5.1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所有点均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一、整数1.正整数和负整数2.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4.整数的绝对值二、分数1.分数的基本概念2.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4.分数的化简和约分5.分数的比较大小三、小数1.小数的基本概念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4.小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5.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四、数轴1.数轴的基本概念2.数轴上数的有序排列3.数轴上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五、面积和周长1.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2.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3.圆的面积和周长六、图形的相似与全等1.图形的基本概念2.相似图形的判定与性质3.全等图形的判定与性质七、平面镜像1.平面镜像的基本概念2.图形在镜面上的变化规律3.图形的对称性质八、时间和日期1.小时、分钟和秒钟的概念2.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3.日期的读法和计算九、长、宽、高和体积1.物体的长、宽、高的概念2.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3.体积的比较和换算十、几何形状1.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基本概念2.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平行线、垂直线的判定与性质十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2.点的坐标表示和图形的位置关系十二、三角形1.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三角形的分类和判定3.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十三、倍数和约数1.倍数和约数的基本概念2.判断一个数的倍数和约数3.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解十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2.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十五、运算符与表达式1.运算符的分类和运算规则2.四则运算的顺序3.带括号的表达式的计算以上是小学数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学好数学。
小学数学全部知识点
小学数学全部知识点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阶段。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一系列的数学知识点。
一、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1.数的概念:整数、负数、分数、小数、小数位数、小数点2.数的读法和写法:数字的读音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3.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4.数的位置和数的大小:数字的位置、数字的大小比较5.数字的拆分和组合:数位间的关系、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6.数轴的认识和运用:正数、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7.综合运算:加减法、乘法、除法的综合运算二、数的整体认识和构成1.数的分解与合成:数位间的关系、数的进制、数的位数、数字的读音和写法2.数的整体认识:数的结构、数位的意义和进位、数的特十百千的概念3.数的比较:大小比较、大小关系的判断、大小关系的比较方法4.数的进一法和退一法:数的大小变化、数位的变化三、数的数量关系1.数的数量关系:数的分类与比较、多少少数、集合和元素的数量关系2.数的倍数和约数:倍数的概念与判断、约数的概念与判断3.数的倍数与公倍数:倍数和公倍数的概念与性质、求解数的公倍数4.数的约数与公约数:约数和公约数的概念与性质、求解数的公约数5.数的奇偶性: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与性质、判断数的奇偶性四、面积和体积1.二维几何图形:点、线、面、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2.二维几何图形的面积: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面积的计算3.三维几何图形的体积: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圆球的体积计算五、图表和统计1.图表的认识和分析: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解读和分析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和分类3.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数据的整理和可视化表示六、分数和小数1.分数的认识和表示: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表示与转换2.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通分和比较、分数的相加相减运算3.分数的乘除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4.小数的认识和表示:小数的读法、小数位的意义、小数的比较5.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6.分数与小数的互换:分数和小数的转换、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表示七、时、刻和时间差1.时和刻的认识和表示:小时、分钟、时钟和表盘的概念2.读和写时刻:时钟和表盘上的时、刻、分的读法和表示3.时刻的转换和计算:时刻的换算、时刻的计算、时间的计算和判断4.时钟和时间的使用:时钟和表盘的使用和计数、时间的计算和测量八、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1.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直线和线段的概念、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断2.角的认识和分类:直角、钝角和锐角的概念和分类3.三角形的认识和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分类4.四边形的认识和分类: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分类5.圆的认识和分析:圆的直径、半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以上是小学数学的全部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高中数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小学知识点大全
数学小学知识点大全1.数的认识和比较:-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正数和负数-数的顺序排列2.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加法和减法的口诀和快速计算方法-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注意事项3.乘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乘法和除法的口诀和快速计算方法-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和应用-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数量的计数和表示:-十进制计数法和其他计数法的比较-数量的用数字和图形表示-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的表示方法-数量的变化和统计5.数量关系和图形:-数量关系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数量关系的问题求解方法-同位角、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几何图形的属性和分类6.时、钟和日历:-时间的认识和表示方法-时钟和日历的基本概念和读法-时区和夏令时的概念和应用-时间的计算和问题求解方法7.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点、线、面等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平面图形的分类和性质-体的分类和性质-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和应用8.计量和单位换算:-长度、质量、时间和温度等计量单位的兑换关系-体积、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均匀速度和速度的计算方法-不同单位的换算方法和问题求解9.数据的处理和统计:-数据的观察、整理和表示方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图表的表示和分析方法-数据的预测和问题求解方法10.理论和实践:-数学定理和公式的认识和应用-数学实践和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和应用。
小学数学ppt课件
教授简单应用题时,应注重解题思路和问题建模的能力,帮助学生 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操作过程。
复杂应用题
定义
复杂应用题是相对于简单应用题而言的,它通常涉及多个 步骤、多个数量关系或者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数学概念。
例子
例如,“小华和小明一起跳绳,小华跳了100下,小明跳 了150下,他们一共跳了多少下?”这种问题不仅需要加 法运算,还需要理解总数这一概念。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测量、计算和比较,理解和 运用几何图形等。
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拓展
逻辑思维
数学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例如理解问题的前提、推理和证明 等。
空间思维
通过学习几何图形和空间感知,学生可以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通常需要创新和独特的解决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数学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总结
定期总结学习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多做习题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 率。
培养数学思维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和习惯。
05
小学数学趣味学习
学习游戏
1 2
数学游戏
通过数学游戏,如数独、算术游戏等,激发学生 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其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授复杂应用题时,应注重解题策略和数学思维的培养,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识别数量关系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 需要使用的数学操作(如加、 减、乘、除等)。
执行计算
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得出问题的答案。
分析题目背景
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背 景,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 所求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5篇)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教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能说出点数。
2、学习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感知3以内数量。
活动准备:1—3的数字卡片,颜色卡片(红、黄、蓝),糖果一盒,棒棒糖、泥工、玩具等物品各准备一份(3以内),多媒体游戏(数量对应)。
活动过程:1、复习1—3数字及颜色。
2、游戏:送礼物。
逐个出示老师带来的礼物(泥工、玩具),请幼儿数一数有几个。
请幼儿手口一致进行点数,并找到相应的数字。
师:为了表扬我们的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
出示泥工,小朋友数数有几个啊?3、游戏:捡糖果。
请幼儿按照老师出示的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
创设情境:老师带着糖果准备发给小朋友却不小心打翻了。
师:哎呀!老师不小心把糖果打翻了,那请小朋友帮我捡起来好吗?不过我们要按照老师手里的数字来捡相同数量的糖果哦!4、多媒体游戏数量对应。
当枪声响起,幼儿一起参加保护小鸟的活动,按照游戏的问题数一数××颜色的小鸟有几只,并找出对应的数字。
当幼儿找对了数量,游戏里会传出表扬的声音,当答错时,游戏里的声音会让幼儿再想一想。
延伸:数数小椅子下的礼物有几个。
反思:数的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我用送礼物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学习数数的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由于糖果是幼儿特别喜爱的物品,所以一开始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就积极的帮老师捡糖果了。
后来请幼儿注意倾听要求后有所改善。
当孩子按照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时,有部分孩子开始出现错误,于是我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数数;通过错误的发现、讨论、解决,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数数方式和技巧。
然后再进一步的提升难度,多媒体的形式,让孩子感觉在开动画一样,在愉快的活动中又一次增加难度学习到按照颜色的要求数相应的数量,这使幼儿能力的差异性的到了解决。
1到6年级所有数学公式
1到6年级所有数学公式
一年级数学主要涉及加减法和数量关系等基本运算。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数学公式主要包括面积、体积和周长的计算。
例如,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四年级和五年级的数学公式涵盖了更多的几何知识,例如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πr,圆的面积=πr²,以及体积相关的公式,如圆柱体的体积=πr²h。
六年级的数学公式包括更复杂的等式和定理,例如勾股定理a²+b²=c²,圆的面积公式S=πr²,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²h,矩形的周长公式P=2(l+b)等等。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5篇)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5篇)关于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5篇)关于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1、稳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2、通过练习稳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重点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与读法2、平行、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垂线的画法3、角的度量及画法二、练一练1、第一题以下图是北京城区地图的一局部,请你找出两组互相平行、两组互相垂直的道路(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2、第二题说一说,在你的学校附近,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垂直的?可以让学生画个草图3、第三题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考虑,角的边不够长,不能指到量角器上的准确度数,该怎么办?(把角的一边延长)4、第四题(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A、学生试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B、引导学生发现,每对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原来的一半。
C、摊开折过后的纸,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
小组合作,可画一画。
(2)用长方形纸分别折出45°,135°的角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再全班交流。
三、复惯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练习二第5题:这是一道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这道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2、练习二第6题: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观察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然后与同学交流。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画角》。
教材分析^p :本教材是在学习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根底上进展的,使学生认识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画角。
本班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p :本班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学习风气比拟正,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只有两名学生因年龄小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拟强。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一、整数的加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整数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
(2) 讲解整数的加法:- 用数轴和实例演示整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 引导学生注意正整数加正整数、负整数加负整数、正整数加负整数以及负整数加正整数的情况。
(3) 讲解整数的减法:- 用数轴和实例演示整数的减法运算规则。
- 引导学生注意正整数减正整数、负整数减负整数、正整数减负整数以及负整数减正整数的情况。
(4) 练习:- 布置一些基础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二、分数的加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分数的概念,并引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讲解分数的加法:- 引入分数的加法规则,通过数形模型和实例演示加法运算的过程。
- 解释带分数相加和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
(3) 讲解分数的减法:- 引入分数的减法规则,通过数形模型和实例演示减法运算的过程。
- 解释带分数相减和异分母分数相减的方法。
(4) 练习:- 布置一些基础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1. 数字与数的关系在小学数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数字与数的关系。
数字是无限的,用来表示数量或顺序。
而数是由数字组成的一种特定的表达形式。
例如,数字1到9可以组成不同的数,如1、2、3等。
2. 自然数和整数自然数是最基本的数,从1开始向无穷大递增。
整数是自然数和它们的相反数(负数)的集合。
3. 加法和减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总数的运算。
减法是从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
4. 乘法和除法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
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的运算。
5. 分数分数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6. 小数小数是用整数和小数点表示的数。
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小数的部分。
7. 常用单位与换算在小学数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计量单位,并学会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如,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厘米、米和千米,时间的常用单位有秒、分钟和小时等。
8. 分析与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应用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推理和计算,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
9. 几何图形与空间小学数学中,我们需要学习不同几何图形的属性和特征,并掌握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此外,还需要了解简单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10. 数据分析与统计数据分析与统计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收集数据,制作简单的图表,并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11. 时间与日期学习时间与日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是小学数学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能够读懂时间和日期,如小时、分钟、日、月、年等。
12. 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他们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总结:小学数学知识点包括数字与数的关系、自然数和整数、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分数、小数、常用单位与换算、分析与解决问题、几何图形与空间、数据分析与统计、时间与日期以及逻辑思维等。
小学六年级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要求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2. 小数:了解小数的概念,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小数的换算关系。
3. 分数:学习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4. 百分数: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学习百分数的转换与运算,能够解决与百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5. 数字的认识:掌握整数的概念,学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了解负数的概念。
6. 数量与单位:学习长、面、体的单位换算,掌握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7. 几何图形:学习平行线、垂直线、角度、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概念,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8. 数据与图表: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能够读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以上内容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阶段应该学习哪些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应该学习哪些数学知识?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在这个阶段,学生要确立起对数学的基本概念、运算技能和逻辑思维的正式认知,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从自然数、整数、分数到小数,学生必须理解数的意义,完全掌握数的读写、比较大小、进行简单换算等。
2. 运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学习是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灵活运用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代数:从简单的代数式到方程应用,培养和训练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确立代数思想。
二、几何与图形:1. 平面图形:线段、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学生需要完全掌握图形的特征、性质、分类,并通过简单的图形测量和作图。
2. 空间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学生要认识图形的特征,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
3. 图形变换:平移、旋转、翻折等,培养学生的图形空间想象能力。
三、统计与概率:1. 数据收集与整理:学生需要学会收集数据、制作表格、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并能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2. 概率:从游戏、实验等,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统计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数学思想方法:1. 抽象概括: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用符号语言表达。
2. 逻辑推理:应用数学原理进行推理,推测结论的真伪。
3. 数形结合:利用图形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
4. 转化思想: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5. 模型建立:用数学模型描述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五、数学的应用:1. 生活中的数学: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增强语文、科学、美术等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行跨学科的探究,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六、关注学习兴趣和能力差异:1. 通过游戏、故事、生活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帮助不同学生都能完成数学学习的目标。
小学数学知识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V=πr h=π(d÷2) h=π(C÷2÷π) 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C周长∏ 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V=Sh第一部分:概念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生活化”探究
绍兴市树人小学陈来源
课外作业是由学生在家里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
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高度统一。
这种由老师留作业的形式所强化的是学生的被动学习,而且由于作业是统一留的,大家都一样,可实际上学生每个人的学习状况并不一样,结果是优等生们要为那些早已熟练掌握的内容而苦苦练习,重复训练;而后进生们也得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完成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的作业。
这就好比是老师给同一尺码的鞋子让所有的学生去穿,其结果必然是有的人要小脚蹬大鞋,有的人要削足适履。
这些“一刀切”的作业,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以致使学生产生了怕做作业、讨厌作业的消极情绪。
所谓“数学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它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而“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就是结合自然、社会、生活、学校、家庭中的事件、现象,来设计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角度多变的数学练习(可以是师生共同设计),使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掌握知识。
教师常常在作业中迷茫,自己布置大量的作业也是为了强化教学效果,但学生怎么反而不接受呢?那到底怎样的作业是适合他们,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完成作业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分析教材,设计具有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于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们在认真分析教材,找出所学知识体系与生活的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各种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很强时代性、应用性的家庭作业。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
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
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得面积”后,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请你当个小小设计家,要在学校的操场旁边设计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绿化带,面积是15平方米,你帮老师设计一个,可以有几种设计方法?哪种设计方法比较美观?通过研究,学生不仅巩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渗透了优化的思想。
再如学习“条形统计图”后,让学生调查五年级各班男女同学的人数,并制成统计图,我还让学生收集温度,制成折线统计图。
当学生学习了“24小时记时法”,让学生回家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教育学生从小珍惜时间,学生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
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捕捉生活素材,体会数学。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我平时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
如我在教学“千克和克”后,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第二天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性的问题:如方便面上印着总量:105克,面饼90克,从而知道调料包和包装袋重15克。
当学习了“升和毫升”后,就让学生回去找生活中用到升和毫升的地方并记录下来,第二天翻开学生的记录本,有的记录了几十种,这样一来,他们不知不觉中对“升和毫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再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课后去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案,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美。
3、探索生活问题,激发兴趣。
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还必须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现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计算一下装修房间所需要的地砖及费用。
于是学生必须对房间的面积进行测量计算,再到市场了解地砖的尺寸规格及单价,然后再进行计算。
再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寻找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和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事例。
4、回归生活空间,运用数学。
“学以致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数学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它不仅是人们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更可以作为一门技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数据、描述信息、解决问题。
因此,在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放学后到超市调查你所感兴趣的几种物品价值,根据调查内容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再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可设计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测量你所需要的数据,并计算出它的表面积。
学完“长方体的体积”后,让学生想办法回去测算出一个苹果或梨的体积,可借助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
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增加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
(二)、精心创设情景,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很早就提出了“以活动促发展”这一活动教学的指导思想,即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课题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而教育要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能培养其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能力。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小组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些方法是合理、科学的,但更多的存在商讨的地方,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家庭作业情况,尝试在每周开展两次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课,讨论交流各学习小组的可行性方案,并做更深入的研究。
(1)操作性活动课:
如学生在完成“怎样用米尺(卷尺)测算出指定树木(旗杆)的高度”这一家庭作业后,我们在学生上交的可行性报告中发现有的学习小组设计的方案不够理想,甚至是错误的。
如有的学生认为,下午树木的影长就等于树木的实际长度;有的学生认为要测算树木的高度,只要爬上树去测量就行了。
于是我们利用活动课的契机,让各学习小组把自己的方案在班级中进行汇报,并展开讨论,评选出最佳方案。
然后在学习小组的带领下,到操场上进行实地测算。
(2)探究性活动课:
又如在分析“保险费”这一内容时,我们经调查发现六年级有92%的学生参加人生平安保险,于是从学生参加“人生平安保险”的事例入手,在教学该内容后,布置了“最佳投保方案设计”的家庭作业,并在数学活动课上开展了关于“4 5元保险费的来龙去脉”的讨论,经过仔细的分析,学生不但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更懂得参加保险的益处。
生活是一个数学大课堂,尽管小学生年龄小,经历少,但在他们的生活世界中,却广泛地接触到数、量、空间、图形等许多熟悉地而又模糊不清地数学问题。
只有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出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