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调脂药物evolocumab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DYSIS-CHINA研究显示,增大他汀剂量并未使LDL-C达标率增加
CHILLAS研究结果未显示高强度他汀在中国ACS患者中能更多获益

强化他汀治疗的临床试验主要有PROVE-IT、A to Z、TNT、MIRACL和IDEAL等, 与常规剂量他汀类相比,冠心病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 但降低幅度不大,且不降低总死亡率 此外,中国的临床研究证据不支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 短期强化他汀治疗的心血管获益,最新国外指南也未对PCI围术期短期强化他 汀干预策略予以推荐 目前,尚无关于中国人群高强度他汀治疗的安全性数据
对10年ASCVD发病危险为中危且年龄<55岁的人群,本版血脂指南增加了进行ASCVD余生危 险评估的建议,以便识别出中青年ASCVD余生危险为高危的个体,对包括血脂在内的危险 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注:*:包括吸烟、低HDL-C 及男性≥ 45 岁或女性≥ 55 岁。慢性肾病患者的危险评估及治疗请 参见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的治疗。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体重指数。 1 mmHg=0.133kPa
新指南对推荐类别、证据等级的定义
I 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 公认有益、 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 推荐使用Ⅱ类:指有用和 (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 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证据水平A:证据基于多项 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证据基于单项 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 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
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 指南精要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心内一科 陈晖

《脂肪传:健康长寿、生命奥秘从脂肪说起》随笔

《脂肪传:健康长寿、生命奥秘从脂肪说起》随笔

《脂肪传:健康长寿、生命奥秘从脂肪说起》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书籍简介 (3)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4)二、脂肪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5)2.1 脂肪的组成与结构 (6)2.2 脂肪的分类 (7)三、脂肪的功能与重要性 (8)3.1 能量储存与释放 (10)3.2 生物信号传导 (11)3.3 维持体温与保护内脏 (12)四、脂肪与健康的关系 (13)4.1 脂肪与心血管健康 (15)4.2 脂肪与糖尿病 (16)4.3 脂肪与癌症 (18)五、脂肪与长寿的关系 (19)5.1 长寿地区的脂肪摄入习惯 (20)5.2 脂肪与寿命的科学研究 (21)六、脂肪的摄入与消耗 (23)6.1 人体脂肪的来源 (24)6.2 脂肪的吸收与代谢 (26)6.3 消耗脂肪的运动与饮食建议 (27)七、特殊人群的脂肪需求 (28)7.1 儿童与青少年 (29)7.2 孕妇与哺乳期妇女 (30)7.3 老年人 (31)八、脂肪与现代生活 (32)8.1 现代生活方式对脂肪摄入的影响 (34)8.2 健康饮食观念的转变 (35)8.3 减脂与健康的平衡 (36)九、未来展望与挑战 (38)9.1 脂肪研究的最新进展 (39)9.2 脂肪与健康的长期影响 (40)9.3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42)十、结语 (43)10.1 读书体会总结 (45)10.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6)一、内容概述《脂肪传:健康长寿、生命奥秘从脂肪说起》是一本关于脂肪的科普读物,作者罗森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脂肪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摄取和利用脂肪。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脂肪的基本知识、脂肪与健康、脂肪与疾病以及脂肪与长寿。

在第一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脂肪的基本知识,包括脂肪的分类、结构和功能等。

作者详细阐述了脂肪在人体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脂肪在能量供应、细胞信号传导、激素合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新指南对推荐类别、证据等级的定义
I 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 公认有益、 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 推荐使用Ⅱ类:指有用和 (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 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证据水平A:证据基于多项 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证据基于单项 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 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

病因分类:继发性、原发性 临床分类: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HDL-C血症 分类 2016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 防治指南1 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 防治指南2
原发性高脂血症
除了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能量、 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 高脂和高糖饮食、过度饮酒 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 等)与血脂异常有关,大部分 已知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 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单一 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 例如LDL受体基因缺陷引起家 基因或多个基因突变所致。 由于基因突变所致的高脂血 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另一 症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 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 目前还不清楚 显的遗传倾向,特别是单一 基因突变者,故临床上通常 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
Iia 类:有关证据/ 观点倾向 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 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Iib 类:有关证据/ 观点尚不 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 效,可考虑应用 III 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 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 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 治疗,不推荐使用
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10):937-53
高强度、强化他汀获益不显著

在中国人群中,高强度(最大允许使用剂量他汀)的获益递增及安全性尚未能

降胆固醇联合药物治疗

降胆固醇联合药物治疗
.
极高危风险
临床或影像学明确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术等血运重建术、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 周动脉疾病,其他影像证实存在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强烈倾 向( 如冠状动脉造影或颈动脉超声发现明显斑块) ; 糖尿病 合并靶器官损伤,如蛋白尿,或伴有吸烟、高血压、血脂 异常等重要危险因素; 严重慢性肾脏疾病GFR < 30 mL·min - 1·1. 73m - 2 ) ]; 10 年致命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
多项研究显示,3-18岁青少年的LDL-C水平为80-125 mg/dl,接近成人标准而远远高于新生儿。
.
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evolocumab)联合应用将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0.78mmol/L可改善伴心血管疾病高危 患者的临床结局,包括心肌梗死(MI)和卒中。研究结果同时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结果验证了美国临床内 分泌学家协会(AACE)推荐的CVD极高危患者应将LDL水平降至 55 mg/dl以下的血脂建议。
.
LDL-C降至50 mg/dL可获益更多
荟萃分析发现LDL-C额外降低百分比与 MACE事件之间存在连续的关系,直到LDL-C降 至25 mg/dL。4874例(3182例用alirocumab, 1174例用安慰剂,618例用依折麦布)高危或 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随访 6699人年,44.7%~52.6%的alirocumab组患者 与6.5%的依折麦布组患者LDL-C降至 50mg/dL(1.3)以下。
降脂逆转斑块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将LDL-C降至新 生儿水平。LDL-C降至80mg/dl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LDL-C降至60-80mg/dl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021年老年人调脂治疗进展(全文)

2021年老年人调脂治疗进展(全文)

2021年老年人调脂治疗进展(全文)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增龄显著升高,而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调脂治疗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血脂异常发生率增加,如何加强血脂管理并兼顾多病并存、多药联用的特点,成为临床工作的难点。

本文盘点老年人调脂治疗的临床证据和指南/专家共识推荐。

一、临床研究进展2019年胆固醇治疗研究协作组(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Collaboration,CTT)对28项他汀降脂的随机对照研究(186854例)的荟萃分析显示,其中>75岁患者14483例同样从调脂治疗中获益,LDL -C每降低1.0 mmol/L(40mg/dl)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对风险减少21%(RR 0.79,95%CI 0.77-0.81);他汀类药物减少主要血管事件的作用取决于LDL-C降低的绝对值和基线ASCVD风险,独立于包括年龄在内的所有已知危险因素,他汀对于无明确血管病的老年人获益较小。

2020年Baris Gencer等对29项临床试验荟萃分析显示,入选244090例患者,其中21492例≥75岁患者应用他汀类、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每降低LDL-C 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6%(RR 0.74,95%CI 0.61-0.89 )。

哥本哈根研究(Copenhagen General Population Study,CGPS)中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或糖尿病且未服用他汀药物人群,中位随访时间为7.7年,结果显示LDL-C每增加1mmol/L,70-79岁老年人心肌梗死(HR 1.25,95%CI 1.12-1.40)和ASCVD(HR 1.12,95%CI 1.04-1.20)风险均增加,80-100岁老年人群风险增加更明显(心肌梗死HR 1.28,95%CI 1.08-1.52;ASCVD HR1.16,95%CI 1.05-1.29);与LDL -C<3.mmo/L组相比,年龄80-100岁的患者LDL-C≥5.0mmol/L 时心肌梗死风险明显增加(HR 2.99,95%CI 1.71-5.23),年龄70-79岁的患者LDL-C≥5.0mmol/L时心肌梗死风险亦较高(HR 1.82,95%CI 1.20-2.77);经中等强度他汀药物治疗,70-100岁人群心肌梗死或ASCVD 5年的NNT(预防不良事件所需治疗的病人数)最低。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介绍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分类、基本概念、特点、自乳化新剂型等方面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自乳化释药系统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自乳化释药系统;制备;新型制剂1980年,Armstrong和James [1] 提出了药物脂质释药系统的概念,随后经过研究者们对脂质释药系统的组成、形成机制、性质等的不断深入研究,发明了新型给药系统——自乳化释药系统。

早期其主要用于除草剂和杀虫剂等方面,随后人们将它作为疏水药物的载体,对其研究也逐步增多。

尤其当1994年5月环孢素ANeoral TM 在德国成功上市,将自乳化释药系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当今药物研究的一个热点 [2] 。

1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分类及定义1.1基本分类Pouton [3] 对自乳化系统的组成进行了阐述,并首次将其分类,表1所示。

表1自乳化系统分类从上表中得出:亲脂性表面活性剂(HLB<12)可以改善组分的溶解能力。

如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因疏水而不能形成胶束,那么它将存在于分散相中。

这种类型分散后可保留其对药物的溶解能力。

亲水性表面活性剂(HLB>12)或水溶性潜溶剂与油混合也可形成自乳化系统,对于油水分配系数2<logP<4的药物可通过用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或水溶性潜溶剂(如丙二醇,聚乙烯醇,乙醇等)来增加组成系统对其的溶解能力。

这种组成与TypeⅠ的不同在于分散时水溶性成份有与油相分离的趋势。

此时相分离实际上是乳化分散形成胶束的推动力,但很可能丧失对药物的溶解能力,导致在组分分散时药物部分形成沉淀。

沉淀的程度依赖于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组分的亲水性;而且当体系中亲水性的组成比例越高时,发生沉淀的危险性就越大。

1.2相关概念自乳化释药系统(Self-emulsifyingdrugdeliverysystem,SEDDS)是由油相,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固体或液体给药系统,一般分装于软或硬胶囊中。

非诺贝特降胆固醇机制的研究进展

非诺贝特降胆固醇机制的研究进展

非诺贝特降胆固醇机制的研究进展翟婷;李世云;黄华安【摘要】非诺贝特是第三代苯氧芳酸衍生物调脂药,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甘油三酯(TG)调节剂之一,临床常与他汀联合用于调节血脂和降低心血管剩余风险.临床试验证明其除了具有确切的降低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 B)的作用外,还具有降低胆固醇(CHO)的作用,但针对其降低CHO的机制报道较为少见.该文从非诺贝特对CHO的合成、吸收、转运及其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的作用调节机制进行综述.【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8(029)024【总页数】4页(P3526-3529)【关键词】非诺贝特;胆固醇;机制【作者】翟婷;李世云;黄华安【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 563003;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 563003;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81;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6在战胜动脉硬化所导致的心血管风险征程中,他汀类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实现降低心血管风险已经成为共识[1]。

随着他汀类药物降低心血管主要风险达到一个较好状态后,心血管剩余风险越来越被重视[2-3]。

在心血管剩余风险认识的过程中,以非诺贝特为代表的贝特类药物逐步被更多地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被关注[1,4],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了,本文拟对非诺贝特对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1 非诺贝特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乙酰辅酶A从头合成内源性胆固醇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来源之一,HMG-CoA还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为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

Schneider等[5]对纳入使用非诺贝特治疗8周以上的4例Ⅱa型和6例Ⅱb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研究。

正式进入实验阶段时开始停用非诺贝特治疗,时间为8周;8周后再次恢复非诺贝特治疗,分别测定第0周、8周、22周、33周时患者胆固醇及单核细胞HMGR水平。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极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效果的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极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效果的研究

- 10 -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4):132-136.[18]吕文,王进,蒋熙攘,等.PiCCO 指导重症腹腔感染患者液体复苏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2,29(5):554-559.[19]周丙梅,王银娥,徐亚运,等.基于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PICCO 监测在严重多发伤病人容量管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0):1470-1474.[20]聂有和,魏美霞.脉波指示剂连续性心排血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氧代谢异常的意义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3):143-146.(收稿日期:2023-08-11) (本文编辑:陈韵)*基金项目: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支持项目(2019BWKZ002);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TJYXZDXK-020A)①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内一科 天津 300457②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 天津 300070③天津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天津 300072通信作者:林文华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极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效果的研究*郝敬严①②③ 刘菁晶①②③ 杨瑞飞①②③ 卢宇杰①②③ 王雅洁①②③ 王群①②③ 张健①②③ 刘霖泽①②③ 林文华①②③【摘要】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极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效果,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粥样斑块变化,探讨依洛尤单抗对血管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将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冠脉造影检查(CAG)结果为冠状动脉中度狭窄(50%~70%)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符合条件的极高风险ASCVD 患者60例,按1∶1随机分配到依洛尤单抗组(依洛尤单抗+阿托伐他汀)或标准治疗组(阿托伐他汀),在基线和36周随访时,采用OCT 评估靶血管斑块稳定性。

zorifertinib化学结构式 -回复

zorifertinib化学结构式 -回复

zorifertinib化学结构式-回复题目:探索Zorifertinib的化学结构、研发过程及应用前景导语:Zorifertinib是一种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被广泛研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

本文将从化学结构开始,逐步探索Zorifertinib的研发过程及其应用前景,以期向读者全面介绍这种有望在癌症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药物。

第一部分:化学结构Zorifertinib的化学名为AS-1965197,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化学结构式插图]第二部分:研发历程2.1 药物发现Zorifertinib的研发始于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需求。

通过筛选大量的化合物库,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以EGFR突变为优势的先导化合物。

经过结构优化和药物设计,最终得到了Zorifertinib。

2.2 药理活性Zorifertinib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第三代酪氨酸激酶(EGFR)抑制剂,可特异性地抑制EGFR突变蛋白的活性。

它通过与EGFR结合,抑制其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EGF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第三部分:应用前景3.1 临床试验Zorifertinib目前正在进行多项临床试验,主要包括I期、II/III期以及II 期拓展性试验。

这些临床试验主要评估了Zorifertinib在不同类型癌症中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耐受性。

3.2 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Zorifertinib在NSCLC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已有研究显示,Zorifertinib可有效治疗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使得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

3.3 耐药性问题及解决途径尽管Zorifertinib在治疗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可能会进一步产生抗药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正在探索结合Zorifertinib与其他靶向治疗药物或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并延缓耐药性的出现。

研究蛋白质表达调节的新型药物

研究蛋白质表达调节的新型药物

研究蛋白质表达调节的新型药物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寻找新型药物以治疗各种疾病成为了科学家们的重要任务。

蛋白质作为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分子机器,对细胞功能的调节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蛋白质表达调节的新型药物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型药物的研究进展,它们对蛋白质表达的调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分子药物的研究小分子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小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作用于细胞内的蛋白质,从而干预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

在研究蛋白质表达调节的新型药物方面,小分子药物占据了主导地位。

1. 抑制剂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特定蛋白质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通过与目标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抑制剂可以阻断蛋白质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降低该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具有潜力的抑制剂,如克唑替尼(Crizotinib)用于治疗某种肿瘤。

2. 激动剂激动剂是另一类重要的小分子药物,它们能够增强靶向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

通过与目标蛋白质结合,激动剂可以激活蛋白质的活性,从而提高它们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

当前,许多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各种激动剂,以实现蛋白质表达的精准调控。

二、核酸技术在蛋白质表达调节中的应用除了小分子药物,核酸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表达调节的研究中。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RNA干扰(RNAi)和基因编辑。

1. RNA干扰RNA干扰是一种通过引导特定RNA分子的降解来抑制蛋白质表达的技术。

通过合成特异性的RNAi载体,研究人员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目标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对其表达水平的调控。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研究和药物开发领域。

2.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则是通过直接修改基因组中的特定序列,来实现对蛋白质表达的调控。

例如,CRISPR/Cas9系统能够精确地识别和切割目标基因,从而实现对特定蛋白质的表达进行精确调节。

这种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并已经在医学和生物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蛋白质稳定剂的发展蛋白质稳定剂是一类能够增加蛋白质稳定性的化合物。

创新药物在2024年临床医学中的突破(精)

创新药物在2024年临床医学中的突破(精)

03
创新药物在临床医学中的突破性 成果
突破性治疗策略
01
02
03
靶向治疗
利用创新药物针对特定疾 病靶点,提高治疗的针对 性和效果,减少副作用。
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或调节人体免疫 系统来治疗疾病,为一些 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 疗手段。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表型 等特征,量身定制药物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创新药物在2024年临床医学 中的突破
汇报人:某某
2023-12-26
• 创新药物的研发进展 • 创新药物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创新药物在临床医学中的突破性成
果 • 创新药物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01
创新药物的研发进展
新药发现与开发
创新药物发现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其 它生物技术手段,发现并验证新 的药物靶点,进而开发出针对这 些靶点的新药物。
突破性药物品种
新型抗癌药物
针对癌症的特异性靶点, 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提高 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新一代抗生素
有效对抗耐药菌,降低感 染性疾病的死亡率。
罕见病治疗药物
针对罕见病患者群体,开 发出具有突破性的治疗药 物,满足患者急需的治疗 需求。
突破性临床试验结果
显著提高疗效
创新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药物作用途径
研究新药如何发挥作用,包括其进入体内的途径、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有助于了解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效学评价
通过药效学实验,对新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评估,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02
创新药物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肿瘤治疗

磷脂前药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磷脂前药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磷脂前药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磷脂前药是一种通过代谢转化生成活性磷脂的化合物,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国内外对磷脂前药的合成方法、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以下是对磷脂前药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简要概述:
1. 合成方法:
磷脂前药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酯化反应、磷酸化反应和胆碱反应等。

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合成方法,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率,降低合成成本,从而为磷脂前药的合成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2. 生物活性:
磷脂前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抗血小板凝集等活性。

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对磷脂前药的结构设计和修饰,改变其生物活性,提高其药理效果。

3. 药理作用:
磷脂前药在药理作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通过与细胞膜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从而发挥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磷脂前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4. 发展趋势:
未来磷脂前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构修饰,通过合成改变磷脂前药的结构,改善其药理效果;二是药物载体的设计,将磷脂前药与适当的载体结合,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三是靶向传递,将磷脂前药通过靶向传递系统
送达靶组织,提高其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四是药物监测,通过药物监测技术实时监测磷脂前药的代谢和分布,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磷脂前药的合成和应用在国内外研究中已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结构修饰、药物载体和靶向传递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实现磷脂前药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更广泛应用。

冠心病患者依洛尤单抗三联调脂治疗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

冠心病患者依洛尤单抗三联调脂治疗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

冠心病患者依洛尤单抗三联调脂治疗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冠心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治疗冠心病的传统方法主要是药物和手术治疗,而依洛尤单抗(Evolocumab)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能够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生成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本文通过对依洛尤单抗三联调脂治疗方案的分析和药学监护实践,探讨该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提供冠心病患者用药指导和监护建议。

第一部分: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其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心悸、气短等。

治疗冠心病的传统方法主要是药物和手术治疗,包括镇痛药、抗血小板药、抗血凝剂药等。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冠心病患者的胆固醇水平通常较高,而高胆固醇水平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依洛尤单抗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能够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生成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依洛尤单抗是一种抗体,可以特异性地与人体中的一种蛋白质——脂蛋白受体样蛋白2(PCSK9)结合,从而防止PCSK9与LDL-C结合,促进LDL-C的清除。

由于依洛尤单抗是一种生物制剂,因此其用药需要特别注意。

第二部分:依洛尤单抗三联调脂治疗方案的分析依洛尤单抗三联调脂治疗方案包括依洛尤单抗、他汀类药物和非他汀类药物。

依洛尤单抗的剂量通常为140毫克,每两周注射一次;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非他汀类药物包括艾立格洛酮、菲比拉酮等,可通过阻止胆固醇吸收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该方案的价值在于,不同药物的作用方式可以互相补充,从而实现更好的降低胆固醇水平的效果。

依洛尤单抗三联调脂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多项研究的证实。

一项研究显示,将依洛尤单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将LDL-C 水平降低到50%以下,而将依洛尤单抗与他汀类药物和非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将LDL-C水平降低到70%以下。

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在冠状动脉斑块消退中的研究进展

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在冠状动脉斑块消退中的研究进展

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在冠状动脉斑块消退中的研究进展黄 万,程 果,马 丽,赵金河摘要 脂质代谢异常,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不稳定斑块破裂是ASCVD 病人发生急性缺血性事件的主要原因㊂许多研究已证实通过他汀强化降低LDL -C 水平能够诱导冠状动脉斑块稳定和消退㊂然而,由于不能耐受他汀的不良反应,病人依从性差,导致LDL -C 达标率低㊂即使LDL -C 控制达标,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较高的残余心血管风险㊂近年来,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发展迅速,如依折麦布㊁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等已被证实可提高LDL -C 的达标率,降低残余心血管风险,促进冠状动脉斑块的消退㊂现就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对冠状动脉斑块消退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ASCVD 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利的决策㊂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斑块;斑块;非他汀类调脂药物;综述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06.015 脂质代谢异常,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 -C )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 )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是ASCVD 病人发生急性缺血性事件的主要原因㊂许多研究已证实,通过他汀强化降低LDL -C 水平能够诱导冠状动脉斑块稳定和消退㊂然而,由于不能耐受他汀的不良反应,导致ASCVD 病人依从性差,LDL -C 达标率低㊂此外,即使LDC -C 控制达标,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较高的残余心血管风险㊂近年来,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发展迅速,如依折麦布(ezetimibe )㊁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等已被证实可提高LDL -C 的达标率,降低残余心血管风险㊂许多研究亦探讨了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对冠状动脉斑块消退的影响,现就相关研究进行综述㊂1 依折麦布依折麦布是一种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主要作为他汀类药物的联合用药㊂依折麦布单药治疗可使LDL -C 水平降低18%~20%,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1]㊂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时,依折麦布阻断胆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No.B2019013)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430000)通讯作者 赵金河,E -mail :********************引用信息 黄万,程果,马丽,等.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在冠状动脉斑块消退中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6):1061-1066.固醇吸收有助于克服他汀在抑制胆固醇合成期间发生的代偿性脂质吸收增强[2],LDL -C 可进一步降低21%~25%[3]㊂IMPROVE -IT 研究[4]评估了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病人中的心血管获益,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的平均LDL -C 水平和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㊁非致死性心肌梗死㊁需要再次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㊁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或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PRECISE -IVUS 研究[5]是一项前瞻性㊁随机对照㊁多中心研究,也是最早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 )评估依折麦布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经典研究之一㊂该研究纳入246例LDL -C 水平>2.6mmol/L 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L 组)或阿托伐他汀加依折麦布治疗(LZ 组),其中依折麦布的剂量为10mg/d ,而阿托伐他汀的剂量逐渐增加,直至达到目标LDL -C <1.8mmol/L ㊂治疗周期为9~12个月,主要疗效终点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百分比(percent atheroma volume ,PAV )的绝对变化,次要终点包括标准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体积(total atheroma volume ,TAV )百分比变化和斑块体积减小的病人比例㊂结果显示:与L 组相比,LZ 组的平均LDL -C 水平更低(1.6mmol/L 与1.9mmol/L ,P <0.001);LZ 组的PAV 绝对变化(-1.4%与-0.3%,P =0.001)和标准化TAV 百分比变化(-6.6%与-1.4%,P <0.001)显著高于L 组;LZ 组的PAV (78%与58%,P =0.004)和TAV(75%与58%,P=0.02)减小的病人比例更高㊂研究表明,与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相比,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可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且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减小幅度更大㊂此外,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分别进行分析时发现,联合治疗对斑块体积的影响在ACS队列中比在稳定型心绞痛队列中更有利,无论是PAV的绝对变化还是标准化TAV的百分比变化㊂这意味着ACS病人的冠状动脉斑块体积更容易随着LDL-C降低而减小㊂随后PRECISE-IVUS研究的亚组分析指出,联合降脂治疗在合并有慢性肾脏病或糖尿病的病人中同样显示出更强的斑块体积减小作用[6-7]㊂通过IVUS评估依折麦布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其他大型试验,如HEAVEN研究[8]㊁OCTIVUS研究[9]㊁ZIPANGU研究[10]等,大多表明在他汀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可使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减小,但不会导致斑块成分的显著变化㊂Hibi等[11]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ACS病人中,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相比,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产生的LDL-C较大程度降低并未转化为冠状动脉斑块体积的更大程度减小或组织成分的显著变化㊂Oh等[12]研究指出,与单用高强度他汀治疗相比,依折麦布联合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产生LDL-C降低和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减小的效果相当,提示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减小依赖于LDL-C的降低㊂Habara等[13]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证实与单独使用氟伐他汀相比,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可以更大程度增加富脂斑块的纤维帽厚度(fibrous cap thickness, FCT)㊂Meng等[14]通过OCT评估强化他汀与中等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FCT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强化他汀治疗相比,中等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使FCT增加更明显㊂一项OCTIVUS子研究显示,积极降低LDL-C导致OCT评估的斑块成分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FCT增加,脂质含量和巨噬细胞浸润减少,但在高强度他汀(阿托伐他汀80mg/d)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治疗,并未产生斑块成分的额外变化[15]㊂2PCSK9抑制剂2.1依洛尤单抗(evolocumab)多项研究表明,依洛尤单抗在降低LDL-C方面效果显著且耐受性良好㊂GAUSS-2[16]和MENDEL-2[17]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依洛尤单抗单药治疗可使LDL-C降幅达56%㊂LAPLACE-2研究[18]表明,在中等强度㊁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洛尤单抗,LDL-C水平可进一步降至1.3mmol/L和1.0mmol/L以下,且效果优于他汀联合依折麦布㊂FOURIER研究[19]旨在评估依洛尤单抗对ASCVD高危病人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依洛尤单抗组LDL-C水平较基线降低59%;与安慰剂组相比,依洛尤单抗组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㊁心肌梗死㊁脑卒中㊁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风险减少15%,次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㊁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风险减少20%㊂GLAGOV研究[20]是首个应用IVUS评估依洛尤单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研究,这项随机㊁双盲㊁安慰剂对照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纳入968例有症状的冠心病病人,靶血管狭窄20%~50%,接受至少4周的他汀类药物治疗,且LDL-C水平大于2.1mmol/L 或1.6~2.1mmol/L合并有至少1个主要或3个次要心血管危险因素㊂病人被随机分为安慰剂组(他汀+安慰剂)和依洛尤单抗组(他汀+依洛尤单抗420mg,每月1次),治疗18个月后有846例病人进行了可评价的IVUS检查㊂主要疗效指标是治疗前后PAV的变化,次要疗效指标是标准化TAV的变化和斑块体积减小的病人百分比㊂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依洛尤单抗组的平均LDL-C水平更低(0.95mmol/L与2.40 mmol/L,P<0.001);依洛尤单抗组PAV(-0.95%与0.05%,P<0.001)和标准化TAV(-5.8mm3与-0.9 mm3,P<0.001)减小幅度显著大于安慰剂组;依洛尤单抗组的TAV(61.5%与48.9%,P<0.001)和PAV (64.3%与47.3%,P<0.001)减小的病人比例均更高㊂GLAGOV研究首次证明,在最佳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洛尤单抗,可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更大程度减小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并增加斑块体积减小的病人比例㊂随后Nicholls等[21]使用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在GLAGOV试验基础进一步研究指出,与单用他汀类药物相比,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可进一步减小冠状动脉斑块体积,但未观察到斑块成分的显著差异性变化㊂Yano等[22]通过OCT观察到在他汀类药物治疗中加入依洛尤单抗会导致ACS病人冠状动脉斑块FCT增加和局部巨噬细胞浸润减少更明显,脂质弧更小㊂HUYGENS研究[23]是一项随机㊁双盲㊁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旨在通过OCT和IVUS两种血管内成像方式评估依洛尤单抗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随访52周后发现,依洛尤单抗组病人的平均LDL-C水平低于安慰剂组(0.73 mmol/L与2.26mmol/L,P<0.001),LDL-C达标比例(86.4%与20.0%,P<0.001)显著高于安慰剂组㊂OCT评估显示,依洛尤单抗组最小FCT增加约为安慰剂组的2倍(42.7μm与21.5μm,P=0.015),整个节段中最大脂质弧减小显著优于安慰剂组(57.5ʎ与31.4ʎ, P=0.04),巨噬细胞指数显著减少(-3.17mm与-1.45 mm,P=0.04)㊂OCT在富脂斑块区域的成像分析也得到类似结果㊂IVUS评估显示,依洛尤单抗组的PAV (-2.29%与-0.61%,P=0.009)和TAV(-19.0mm3与-8.9mm3,P=0.04)减小显著大于安慰剂组㊂该研究证实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早期联用依洛尤单抗可显著提高LDL-C达标率,减小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增加富脂斑块的稳定性㊂2.2阿莫罗布单抗(alirocumab)ODYSSEY CHOICE系列研究表明,对于中度至极高心血管风险的高胆固醇血症病人,无论阿莫罗布单抗单药治疗或是联合他汀类药治疗,均能显著降低LDL-C水平[24-25]㊂ODYSSEY COMBOⅡ研究[26]显示,与依折麦布相比,阿莫罗布单抗组LDL-C水平下降幅度更大,降脂达标率更高,且耐受性良好㊂ODYSSEY OUTCOMES研究[27]评估了阿莫罗布单抗在接受高强度他汀治疗的ACS病人中的获益,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阿莫罗布单抗组平均LDL-C水平降低54.7%,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㊁缺血性脑卒中㊁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及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15%,全因死亡率下降15%,首次证明了在他汀基础上加用PCSK9抑制剂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㊂ODYSSEY J-IVUS研究[28]是首个通过IVUS探索阿莫罗布单抗对ACS病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研究㊂这项为期36周的开放标签㊁随机㊁多中心研究纳入了206例因ACS住院的病人,确诊时LDL-C> 2.6mmol/L且病变血管造影显示狭窄>50%㊂入组人群随机分为标准治疗(SoC)组和阿莫罗布单抗组, SoC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0mg/d或瑞舒伐他汀>5 mg/d治疗并调整剂量以实现LDL-C<2.6mmol/L,阿莫罗布单抗组在阿托伐他汀10mg/d或瑞舒伐他汀5 mg/d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莫罗布单抗75mg,每2周1次,第12周LDL-C>2.6mmol/L的病人将其阿莫罗布单抗剂量在第14周增加至150mg,每2周1次㊂主要疗效终点是标准化TAV的百分比变化,关键的次要疗效终点是PAV的绝对变化㊂结果显示,与SoC 组相比,阿莫罗布单抗组的平均LDL-C下降幅度更大(63.9%与13.4%,P<0.001),两组病人标准化TAV 的百分比变化(-4.8%与-3.1%,P=0.23)和PAV 的绝对变化(-1.4%与-1.3%,P=0.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该研究表明,在已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高胆固醇血症未得到充分控制的ACS病人中添加阿莫罗布单抗,可观察到标准化TAV百分比和PAV在数值上更大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能显示出阿莫罗布单抗减小冠状动脉斑块体积的额外效果㊂Ota等[29]使用近红外光谱血管内超声(NIRS-IVUS)探索了PCSK9抑制剂对冠心病病人非致病冠状动脉节段内斑块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他汀治疗组相比,PCSK9抑制剂组的PAV㊁标准化TAV百分比及靶病变4mm内最大脂质核心负荷指数减小更大㊂ALTAIR研究[30]应用OCT评估了阿莫罗布单抗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薄帽纤维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单用他汀治疗组,阿莫罗布单抗组的FCT增加幅度更大,斑块脂质指数和巨噬细胞等级显著下降㊂高霏等[31]研究显示,在他汀类药物治疗中加入阿莫罗布单抗,通过OCT成像观察到冠状动脉斑块最小FCT㊁最小管腔面积增加幅度和脂质弧减小幅度均高于对照组㊂PACMAN-AMI研究[32]是一项双盲㊁安慰剂对照㊁随机临床试验,旨在通过IVUS㊁近红外光谱(NIRS)和OCT3种成像方式评估对阿莫罗布单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㊂随访52周后结果显示,阿莫罗布单抗组病人的平均LDL-C水平更低(0.61 mmol/L与1.93mmol/L,P<0.001)㊂IVUS评估显示,阿莫罗布单抗组PA V(-2.13%与-0.92%,P<0.001)和标准化T A V(-26.12mm3与-14.97mm3,P<0.001)减小显著大于安慰剂组,且阿莫罗布单抗组PAV减小的病人比例更高(84.6%与65.9%,P< 0.001)㊂NIRS评估显示阿莫罗布单抗组靶病变4mm 内的最大脂质核心负荷指数下降幅度更大(-79.42与-37.60,P=0.006)㊂OCT评估显示阿莫罗布单抗组平均最小FCT增加显著大于安慰剂组(62.67μm与33.19μm,P=0.001)㊂在同一病人的同一病变处观察到,PAV和4mm内最大脂质核心负荷指数降低,并伴有最小FCT增加㊂该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高强度他汀联合阿莫罗布单抗可显著减小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和脂质负荷,同时增加易损斑块的稳定性,促进斑块消退㊂3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临床降脂治疗使用较多的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及其高纯度鱼油制剂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cosapent ethyl,IPE)㊂REDUCE-IT研究[33]结果显示,IPE能够显著降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水平,并改善其他血脂参数,而不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㊂一项最新发布的Meta分析亦表明,Omega-3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病人死亡率并改善心血管结局[34]㊂CHERRY研究[35]是一项随机㊁非盲法㊁多中心研究,旨在通过背向散射积分血管内超声(IB-IVUS)评估在他汀基础上加用EPA对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㊂研究纳入19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分配到PTV组(匹伐他汀4mg/d)和PTV/EPA组(匹伐他汀4mg/d+EPA1800mg/d),随访周期为6~8个月㊂主要终点为IB-IVUS评估的冠状动脉斑块组织特征的改变,关键次要终点为斑块体积的变化㊂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LDL-C㊁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 (ApoB)水平均显著降低,载脂蛋白A1水平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㊂在随访期内,仅PTV/EPA组病人的冠状动脉斑块脂质体积显著减小㊂与PTV组相比,PTV/EPA组的标准化TAV和PAV减少幅度更大,TAV减小的病人比例更高(81%与61%,P=0.002)㊂该研究表明,与单他汀类药物治疗相比,EPA联合他汀治疗可显著减小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加强斑块的稳定性㊂Niki等[36]亦通过IB-IVUS观察到,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添加EPA与冠状动脉斑块脂质体积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显著减少有关㊂多项使用OCT的研究结果表明,他汀联合EPA治疗可显著增加冠状动脉斑块的FCT,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37-39]㊂EVAPORATE 研究[40]通过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探索IPE对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他汀联合IPE组病人的冠状动脉低衰减斑块㊁纤维脂肪斑块和纤维斑块体积显著减小,斑块更加稳定㊂4其他调脂药物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抑制剂可阻止胆固醇从高密度脂蛋白(HDL)转移到LDL,从而升高HDL-C,降低LDL-C水平㊂ILLUSTRATE研究[41]显示,与他汀单药治疗相比,加入CETP抑制剂Torcetrapid可观察到标准化TAV减小更多,而两组PAV均有轻度增加㊂在随后的研究中,Torcetrapid因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或并未改善临床结果而终止研发㊂烟酸类属于B族维生素,当其用量超过作为维生素作用的剂量时,可促进含有ApoB的脂蛋白在细胞内降解,抑制肝脏TG合成,并减少HDL-C的清除㊂Lee等[42]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单用他汀治疗相比,烟酸联合他汀类药物可显著减小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人的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并减轻炎症反应㊂由于缺乏积极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证据,现烟酸类药物已很少使用㊂流行病学证据表明,HDL-C水平与ASCVD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多项研究评估了HDL模拟物输注疗法对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但结果似乎是矛盾的㊂关于HDL模拟物ETC-216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周静脉注射5剂ETC-216可显著减小ACS病人冠状动脉斑块体积[43]㊂然而,关于CSL-111[44]㊁CER-001[45-46]和MDCO-216[47]的研究并没有观察到HDL模拟物对冠状动脉斑块消退的增量效应㊂5小结LDL-C降低ң斑块消退ң心血管事件减少 长期以来一直是ASCVD防治的目标㊂新型降脂药物的应用使临床调脂治疗进入 后他汀时代 ,丰富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手段,有效降低了残余心血管风险㊂非他汀类调脂药物在冠状动脉斑块消退方面也表现出了积极效果,其中,以PCSK9抑制剂最为显著㊂现有资料表明,LDL-C水平越低,冠状动脉斑块消退的程度越大㊂然而,目前尚缺乏充足的证据支持极低LDL-C水平的长期安全性,且斑块消退能否带来远期临床获益尚未确定㊂一项Meta分析显示,降脂治疗导致PAV 每减小1%,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20%相关[48],尽管这种关联可能存在,但仍然缺乏直接证据表明斑块消退与心血管事件的减少有关㊂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这些结论,同时还应注重对斑块消退机制的探索,以期为ASCV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利的决策,使病人能够获益更多㊂参考文献:[1]PULIPATI V P,DAVIDSON M H.How I treat statin-associatedside effects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J].Future Cardiology,2021,17(7):1249-1260.[2]SAVARESE G,DE FERRARI G M,ROSANO G M,et al.Safety andefficacy of ezetimibe:a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ardiology,2015,201:247-252.[3]JELLINGER P S,HANDELSMAN Y,ROSENBLIT P D,et al.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and AmericanCollege of Endocrinology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dyslipidemia and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Endocr Pract,2017,23(Suppl2):1-87.[4]CANNON C P,BLAZING M A,GIUGLIANO R P,et al.Ezetimibeadded to statin therapy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Th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5,372(25):2387-2397. [5]TSUJITA K,SUGIYAMA S,SUMIDA H,et al.Impact of dual lipid-lowering strategy with ezetimibe and atorvastatin on coronaryplaque re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th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PRECISE-IVUS tria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5,66(5):495-507.[6]FUJISUE K,NAGAMATSU S,SHIMOMURA H,et al.Impact ofstatin-ezetimibe combination on coronary atheroma plaque in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hronic kidney disease-sub-analysis ofPRECISE-IVUS tri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8,268:23-26.[7]FUJISUE K,YAMANAGA K,NAGAMATSU S,et al.Effects of statinplus ezetimibe on coronary plaque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sub-analysis of PRECISE-IVUStrial[J].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2021,28(2):181-193.[8]KOVARNIK T,MINTZ G S,SKALICKA H,et al.Virtual histologyevalu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 during atorvastatin andezetimibe administration:heaven study[J].Circulation Journal,2012,76(1):176-183.[9]HOUGAARD M,HANSEN H S,THAYSSEN P,et al.Influence ofezetimibe in addition to high-dose atorvastatin therapy on plaquecom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 assessed by serial: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with iMap:the OCTIVUS trial[J].Cardio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 Medicine:Including Molecular Interventions,2017,18(2):110-117. [10]UEDA Y,HIRO T,HIRAYAMA A,et al.Effect of ezetimibe onstabilization and regression of intracoronary plaque-theZIPANGU study[J].Circulation Journal,2017,81(11):1611-1619.[11]HIBI K,SONODA S,KAWASAKI M,et al.Effects of ezetimibe-statincombination therapy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acutecoronary syndrome[J].Circulation Journal,2018,82(3):757-766.[12]OH P C,JANG A Y,HA K,et al.Effect of atorvastatin(10mg)andezetimibe(10mg)combination compared to atorvastatin(40mg)alone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Cardiology,2021,154:22-28.[13]HABARA M,NAS U,TERASHIMA M,et al.Impact on 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ic coronary findings of fluvastatin aloneversus fluvastatin+ezetimib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4,113(4):580-587.[14]MENG P N,YIN D L,LU W Q,et al.Intensive statin versus low-dose statin+ezetimibe treatment for fibrous cap thickness ofcoronary vulnerable plaque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20,133(20):2415-2421.[15]HOUGAARD M,HANSEN H S,THAYSSEN P,et al.Influence ofezetimibe on plaque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 assess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nOCTIVUS sub-study[J].Cardio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 Medicine:Including Molecular Interventions,2020,21(11):1417-1424. [16]STROES E,COLQUHOUN D,SULLIVAN D,et al.Anti-PCSK9antibody effectively lowers cholesterol in patients with statinintolerance:the GAUSS-2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phase3clinical trial of evolocumab[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of Cardiology,2014,63(23):2541-2548.[17]KOREN M J,LUNDQVIST P,BOLOGNESE M,et al.Anti-PCSK9monotherapy for hypercholesterolemia:the MENDEL-2randomized,controlled phaseⅢclinical trial of evolocumab[J].Journal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4,63(23):2531-2540. [18]ROBINSON J G,NEDERGAARD B S,ROGERS W J,et al.Effectof evolocumab or ezetimibe added to moderate-or high-intensitystatin therapy on LDL-C lowering in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the LAPLACE-2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14,311(18):1870-1882.[19]SABATINE M S,GIUGLIANO R P,KEECH A C,et al.Evolocumab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7,376(18):1713-1722.[20]NICHOLLS S J,PURI R S,ANDERSON T,et al.Effect ofevolocumab on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disease in statin-treatedpatients:the GLAGOV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16,316(22):2373-2384.[21]NICHOLLS S J,PURI R S,ANDERSON T,et al.Effect of evolocumab oncoronary plaque composi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of Cardiology,2018,72(17):2012-2021.[22]YANO H,HORINAKA S,ISHIMITSU T.Effect of evolocumabtherapy on coronary fibrous cap thickness assessed by 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Journal of Cardiology,2020,75(3):289-295.[23]NICHOLLS S J,KATAOKA Y,NISSEN S E,et al.Effect ofevolocumab on coronary plaque phenotype and burden in statin-treated patients follow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J].JACCCardiovascular Imaging,2022,15(7):1308-1321.[24]ROTH E M,MORIARTY P M,BERGERON J,et al.A phaseⅢrandomized trial evaluating alirocumab300mg every4weeks asmonotherapy or add-on to statin:ODYSSEY CHOICEⅠ[J].Atherosclerosis,2016,254:254-262.[25]STROES E,GUYTON J R,LEPOR N,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alirocumab150mg every4weeks in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not on statin therapy:the ODYSSEY CHOICEⅡstud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6,5(9):e003421. [26]CANNON C P,INVESTIGATORS T O C I,CARIOU B,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irocumab in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patients with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hypercholesterolaemia onmaximally tolerated doses of statins:the ODYSSEY COMBOⅡ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5,36(19):1186-1194.[27]SCHWARTZ G G,STEG P G,SZAREK M,et al.Odyssey OutcomesCommittees and Investigators.Alirocumab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N Engl J Med,2018,379(22):2097-2107.[28]AKO J,HIBI K,TSUJITA K,et al.Effect of alirocumab on coronaryatheroma volume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syndrome-the ODYSSEY J-IVUS trial[J].Circulation Journal,2019,83(10):2025-2033.[29]OTA H,OMORI H,KAWASAKI M,et al.Clinical impact of PCSK9inhibitor on stabilization and regression of lipid-rich coronaryplaques:a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J].European HeartJournal Cardiovascular Imaging,2022,23(2):217-228.[30]SUGIZAKI Y,OTAKE H,KAWAMORI H,et al.Adding alirocumab torosuvastatin helps reduce the vulnerability of thin-capfibroatheroma:an ALTAIR trial report[J].JACC CardiovascularImaging,2020,13(6):1452-1454.[31]GAO F,WANG Z J,MA X T,et al.Effect of alirocumab on coronaryplaqu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ssessed by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J].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2021,20(1):106.[32]RÄBER L,UEKI Y,OTSUKA T,et al.Effect of alirocumab added tohigh-intensity statin therapy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PACMAN-AMI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22,327(18):1771-1781. [33]GABA P,BHATT D L,GIUGLIANO R P,et parativereductions in investigator-reported and adjudicated ischemicevents in REDUCE-IT[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Cardiology,2021,78(15):1525-1537.[34]KHAN S U,LONE A N,KHAN M S,et al.Effect of omega-3fattyacids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ClinicalMedicine,2021,38:100997.[35]W A T ANABE T,ANDO K,DAIDOJI H,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on statins[J].Journal of Cardiology,2017,70(6):537-544. [36]NIKI T,WAKATSUKI T,YAMAGUCHI K,et al.Effects of theaddition of eicosapentaenoic acid to strong statin therapy on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coronary plaque componentsassessed by integrated backscatter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J].Circulation Journal,2016,80(2):450-460.[37]NISHIO R,SHINKE T,OTAKE H,et al.Stabilizing effect ofcombined eicosapentaenoic acid and statin therapy on coronarythin-cap fibroatheroma[J].Atherosclerosis,2014,234(1):114-119.[38]KURODA K,OTAKE H,SHINOHARA M,et al.Effect of rosuvastatinand eicosapentaenoic acid on neoatherosclerosis:the LINK-ITtrial[J].EuroIntervention,2019,15(12):e1099-e1106. [39]KITA Y,WATANABE M,KAMON D,et al.Effects of fatty acidtherapy in addition to strong statin on coronary plaques in acutecoronary syndrome:a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tud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0,9(16):e015593. [40]BUDOFF M J,BHATT D L,KINNINGER A,et al.Effect of icosapentethyl on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elevated triglycerides on statin therapy:final results of theEVAPORATE trial[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0,41(40):3925-3932.[41]NISSEN S E,T ARDIF J C,NICHOLLS S J,et al.Effect of torcetrapib onthe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The 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2007,356(13):1304-1316.[42]LEE K,AHN T H,KANG W C,et al.The effects of statin and niacinon plaque stability,plaque regression,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stress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J].Korean Circulation Journal,2011,41(11):641-648. [43]NISSEN S E,TSUNODA T,TUZCU E M,et al.Effect of recombinantApoA-I Milano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coronary syndrom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3,290(17):2292-2300.[44]T ARDIF J C,GRÉGOIRE J,L'ALLIER P L,et al.Effects of reconstitutedhigh-density lipoprotein infusions 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7,297(15):1675-1682.[45]T ARDIF J C,BALLANTYNE C M,BARTER P,et al.Can HDL InfusionsSignificantly Quicken 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CHI-SQUARE)Investigators.Effects of th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mimeticagent CER-001o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 randomized trial[J].Eur Heart J,2014,35(46):3277-3286.[46]NICHOLLS S J,ANDREWS J,KASTELEIN J J P,et al.Effect ofserial infusions of CER-001,a pre-βhigh-density lipoprotein mimetic,on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following acute coronarysyndromes in the CER-001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 acutecoronary syndrome trial[J].JAMA Cardiology,2018,3(9):815. [47]NICHOLLS S J,PUR I,BALLANTYNE C M,et al.Effect of infusion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mimetic containing recombinantapolipoprotein A-I Milano on corona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n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the MILANO-PILOT trial:a randomizedclinical trial[J].JAMA Cardiology,2018,3(9):806-814. [48]BHINDI R,GUAN M J,ZHAO Y S,et al.Coronary atheromaregression and adverse cardiac ev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regression analysis[J].Atherosclerosis,2019,284:194-201.(收稿日期:2022-08-18)(本文编辑王丽)。

依洛尤单抗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血小板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依洛尤单抗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血小板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 17 -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通信作者:洪全龙依洛尤单抗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血小板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周玉云① 王惠民① 洪全龙①【摘要】 目的:研究依洛尤单抗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血小板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45例,按照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和观察组(45例,常规治疗+依洛尤单抗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小板功能、肢体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两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两组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FMA 评分及改良Barthel 指数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洛尤单抗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升血小板功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关键词】 依洛尤单抗 进展性脑卒中 血脂水平 doi:10.14033/ki.cfmr.2024.03.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4)03-0017-05 Effect of Evolocumab on Blood Lipid Levels, Platelet Function and 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Stroke/ZHOU Yuyun, WANG Huimin, HONG Quanlo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4, 22(3): 17-2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volocumab on blood lipid levels, platelet function and 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stroke. Method: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stroke admitted to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April 2022 to April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5 cases, treated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 Evolocumab)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Blood lipid levels, platelet function, limb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lood lipid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triglyceride (T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nd total cholesterol (TC) in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latelet adhesion rate and platelet agglutin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platelet adhesion rate and platelet agglutin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rating scale (FMA) score and modified Barthel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FMA score and modified Barthel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stroke, choosing Evolocumab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blood lipid levels, enhance platelet function,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Key words] Evolocumab Progressive stroke Blood lipid levels First-author's address: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China 脑卒中为当前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一直保持有极高的发生率,患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致病因素较为复杂。

新型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新型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新型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临床疗效研究进展吴小燕;肖凯;文晓柯;湛亚【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年(卷),期】2024(26)3【摘要】PCSK9抑制剂作为一类新型降脂药,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且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心肌梗死率,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

本研究主要总结了Alirocumab(阿利西尤单抗)和Evolocumab(依伏库单抗)这两种已在我国上市并纳入医保,且临床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PCSK9抑制剂的相关研究进展,对两者的降脂疗效与安全性、有效性等进行了综述与对比,旨在为高脂血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与临床服务。

相关文献汇总的结果表明,Alirocumab、Evolocumab的降脂疗效均较好,尤其适用于不适合使用其他降脂药物的人群,或使用常用治疗方法无法达到降脂目标的人群。

但在降脂的达标率上,Alirocumab优于Evolocumab。

在临床综合评价上,安全性、有效性、适宜性等方面Alirocumab优于Evolocumab(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Alirocumab、Evolocumab作为PCSK9抑制剂中单克隆抗体的代表药,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总页数】5页(P231-235)【作者】吴小燕;肖凯;文晓柯;湛亚【作者单位】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药学研究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药学制剂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6【相关文献】1.新型降脂药PCSK9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2.新型降脂药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的研究进展3.新型降脂药物Bempedoic acid联合依折麦布或成为“廉价版”PCSK9抑制剂替代品4.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的临床研究现状5.PCSK9抑制剂,一种新型降脂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降脂药PCSK9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新型降脂药PCSK9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新型降脂药PCSK9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崔丽;李广平
【期刊名称】《天津医药》
【年(卷),期】2018(046)007
【摘要】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可通过阻断PCSK9-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途径介导的LDLR降解,降低循环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目前PCSK9抑制剂已成为心血管领域降脂治疗的热点,多种PCSK9抑制剂已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主要对PCSK9的分子结构及功能、PCSK9抑制剂的分类,尤其是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评价PCSK9抑制剂对降低LDL-C 水平的有效性及其应用的安全性.
【总页数】6页(P765-770)
【作者】崔丽;李广平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邮编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天津市心血管病离子与分子机能重点实验室(邮编300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PCSK9抑制剂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J], 蒋昆;张大庆
2.PCSK9抑制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季海英;尤纱纱;曹
惠敏;何斌
3.新型降脂药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的研究进展 [J], 刘东华;王攀峰;荆凡波;李祥鹏;徐龙;杨雪;李静;曲海军;邢晓敏;程绍远;张斌
4.新型降糖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汪玲;任跃忠
5.新型降脂药物Bempedoic acid联合依折麦布或成为“廉价版”PCSK9抑制剂替代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蛋 白 转 化 酶 枯 草 溶 菌 素 9(proprotein eonvertase sub— tilisin-kexin type 9,PCSK9)主 要 是 由 肝 脏 合 成 的 一 种 丝 氨 酸 激 酶 ,其 他 组 织 器 官 可 少 量 分 泌 。2003年 由 Seidah等 l4 首 次发 现 ,PCSK9参 与 维 持 TG 水 平 动 态 平 衡 ,与 细 胞 表 面 的 LDL受 体 结 合 后 ,可 诱 导 LDL受 体 的细 胞 内 降 解 ,从 而 减 少 血 清 中 LDL—C 的 清 除 。基 因 研 究 发 现 ,PCSK9基 因 突 变 和功 能缺 失 与 低 LDL—C 水 平 密 切 相 关 ,并 且 可 以 降 低 发 生 冠 状 动 脉 事 件 的 风 险 l5]。而 PCSK9过 表 达 与 家 族 性 高 胆 固醇 血 症 及 早 发 心 血 管 病 密 切 相 关 ]。 此 外 ,相 关 研 究 发 现 ,PCSK9也 参 与 TG 及 内脏 脂 肪 的 代 谢 [7]。近 来 ,美 国食 品药 品 监督 管 理 局 批 准 了 2个 新 型 调 脂 药 物 ,即 evolocumab 和 alirocuma,其 为 PCSK9的 全 人 源 性 单 克 隆 抗 体 ,可 以 通 过 抑 制 PCSK9,减 少 LDL受 体 的 降解 ,促 进 LDL-C 的 代 谢 , 改 善 血 清 LDL-C水 平 ,皮 下 注 射 evolocumab后 3~ 4 d可 达 最 大 血 药 浓 度 ,半 衰 期 为 l1~ 17 d。 由 于 evolocumab与 依 折 麦 布 、他 汀 类 调 脂 药 的 作 用 机 制 不 同 ,因 而 其 可 能 在 降 低 LDL—C水 平 方 面 具 有 一 定 协 同 作 用 。 此 外 ,由于 evolocum— ab的 高 度 特 异 性 ,不 易 与 其 他 药 物 产 生 相 互 作 用 。 2 临 床 研 究
Dias等 首 先 在 I期 研 究 中 评 价 了 evolocumab对 于 高 胆 固醇 血 症 患 者 、健 康 志 愿 者 的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evolocumab可 以显 著 改 善 高胆 固醇 血 症 患 者 、健 康 志 愿 者 以及 杂 合 子 家族 性 高 胆 固 醇 血 症 患 者 的 血 清 LDL-C水 平 ,对 于 正 在 接 受 最大 耐 受 剂 量 他 汀类 药 物 治 疗 的患 者 ,evolocumab
DOI:10.3969/j.issn.1009—0126.2018.02.028 作 者 单 位 :256603滨 州 医学 院 附属 医 院神 经 内科 通 信 作 者 :马 学 英 ,Email:maxueyiL-C 水 平 ,并 且 强 效 、快 速 、呈 剂 量 依 赖 性 。研 究 期 间 ,evoloeumab组 患 者 治 疗 相 关 不 良 事 件 的 发 生 率 与 安 慰 剂 组 患 者 相 似 ,未 见 不 良反 应 引 起 的停 药 事 件 ,未 检 测 到 evolocumab中 和 抗 体 的 产 生 。GAUSS系 列 研 究 评 估 了 evolocumab对 于不 耐 受 他 汀 类 药 物 高脂 血 症 患 者 的疗 效 _g 。不 同 阶段 的研 究 结果 均 表 明 ,evolocumab可 以 安 全 有 效 改 善 患 者 的 LDL-C水 平 ,并 且 改 善 血 清 LDL-C 的 程 度 明显 优 于 依 折 麦 布 ,患 者 使 用 evolocumab的 耐 受 性 良 好 。 TESLA 和 RUTHERFORD 以及 TAUSSLG 等 研 究 纳 入 了 一 定 数 量 的家 族 性 高 胆 固 醇 血 症 患 者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evo— locumab可 以 安 全 有 效 降 低 家 族 性 高 胆 固 醇 血 症 患 者 的 LDL—C水 平 ,降 幅 可 达 2O 以 上 ,在 药 物 剂 量 方 面 ,患 者 接 受 每 2周 140 mg或 每 个 月 420 mg均 可 安 全有 效 改 善 LDL-C 水 平 [1。 。 此外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evolocumab还 具 有 一 定 改 善 载 脂 蛋 白 B、脂 蛋 白 (a)及 HDL-C 的作 用 [153。
心 脑 血 管疾 病 是 目前 临 床 上 最 常 见 的疾 病 ,根 据 2008 年 全 国死 因监 测 数据 ,心 脑 血 管 粗 病 死 率 为 229/10万 ,占我 国死 因顺 位 首位 。 而 血 脂 异 常 是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最 主 要 的 危 险 因素 ,其 中 以 LDL—C升 高 最 为 关 键 ,LDL-C具 有 促 进 血 栓 形 成 的 作 用 ,并 且 是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AS)起 始 和 进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多 项 研 究 表 明 ,强 化 调脂 治 疗 有 益 于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患 者 的 预 后 ,并 且 逐 渐得 到认 可 _1]。在 美 国 ,大 约 有 7200万 高 脂 血 症 患 者 ,其 中 约 2千 万 患 者 接 受 他 汀 类 药 物 治 疗 ,而 他 汀 类 药 物 不 耐 受 的 发 生 率 高 达 lO 以 上 ,他 汀 类 药 物 不 耐 受 的 问 题 至 今 难 以攻 克 _2。]。另 外 ,相 当 数 量 的 患 者 即 使 在 联 合应 用 调 脂 药 物 的 情 况 下 ,血 脂 水 平 仍 无 法 达 标 ,因 而新 型 调脂 药 物 的 研 发 成 为 了新 的 目标 。 1 evolocumab的作 用机 制
中 华老 年 心脑 血管 病杂 志 201 8年 2月 第 2O卷 第 2期 Chin J GeriatrHeart BrainVesselDis,Feb 201 8,Vol 20,No.2
新型调脂药物 evolocumab的研究进展
. 综 述 .
马敬 霞,相 丛 ,马真 真 ,马 学英
关 键 词 :降血 脂 药 ;血 脂 异 常 ;动 脉 粥 样硬 化 ;前 蛋 白 转化 酶 类 ;胆 固 醇 ,LD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