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纯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以负值表示。

质外体:由细胞壁及细胞间隙等空间〔包含导管与管胞〕组成的体系。

小孔律:气体分子通过小孔外表扩散的速率,不是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是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蒸腾系数:又称需水量〔water requirement〕,指植物合成1克干物质所蒸腾消耗的水分克数。

蒸腾系数是一个无量纲数,值越大说明植物需水量越多,水分利用率越低。

田间持水量〔field moisture capacity〕: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土水势或土壤水吸力到达一定数值〕,是大多数植物可利用的土壤水上限。

衬质势:生长点分生区的细胞、风干种子细胞的中心液泡未形成,其水分组分即衬质势。

束缚水:〕被细胞胶体颗粒或大分子吸附或存在于大分子构造空间,不能自由移动,具有较低的蒸汽压,在远离0℃以下的温度下结冰,不起溶剂作用,并似乎对生理过程是无效的水。

蒸腾速率:是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一般用每小时每平方米叶面积蒸腾水量的克数表示(g· m-2·h-1)。

聚力学说:解释水分沿导管向上运输的聚力学说的主要容。

灰分元素:亦称矿质元素。

当枯燥的植物体经过充分燃烧后,会留下一些呈灰白色的残渣,这就是所谓的灰分。

矿质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将灰分进展化学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含有磷、钾、钙、镁、铁、钴等多种元素,通常将这些元素称为灰分元素。

离子拮抗:假设在单盐溶液中参加少量其它盐类〔不同族金属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会消除,这种离子间能够互相消除毒害的现象,称离子拮抗。

单盐毒害:由于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而对植物起毒害作用的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1.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2.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3.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高化学势)区域向低浓度(低化学势)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4.集流: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5.水通道蛋白:生物膜上具有通透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亦称水孔蛋白6.自由能: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能够做最大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

7.化学势:在等温、等压下,1mol的组分(物质)所具有的自由能。

8.水势:每偏摩尔体积的水在体系中的化学势与纯水在相同温度、压力下的化学势之间的差。

9.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水)通过半透膜而移动的现象。

10.渗透势:溶液中由溶质存在所产生的水势。

11.细胞的压力势:原生质体、液泡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的压力称为膨压,细胞壁在受到膨压作用的同时会产生一种与膨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壁压,即压力势。

12.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

13.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14. 跨膜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15.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17.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8.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19.引起气孔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20.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

21.蒸腾效率:植物每蒸腾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的g数。

第二章1.溶液培养法(水培法):将植物的根系浸没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2.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3.渗透作用: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4.水势(ψw):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符号:ψw。

5.渗透势(ψπ):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符号ψπ。

用负值表示。

亦称溶质势(ψs)。

6.压力势(ψp):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值。

一般为正值。

符号ψp。

初始质壁分离时,ψp为0,剧烈蒸腾时,ψp会呈负值。

7.衬质势(ψm):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

符号ψm 。

8.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9.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

10.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1.根压: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2.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主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3.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

(g/dm2·h)14.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l公斤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重量(克)。

15.蒸腾系数:植物制造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分量(克),又称为需水量。

它是蒸腾比率的倒致。

16.内聚力学说:又称蒸腾流-内聚力-张力学说。

即以水分的内聚力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原因的学说。

1. 矿质营养: 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与同化的过程。

2.灰分元素:亦称矿质元素,将干燥植物材料燃烧后,剩余一些不能挥发的物质称为灰分元素。

3.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达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包括钙、镁、硫、氮、磷、钾、碳、氢、氧等9种元素。

4.微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稍多即会发生毒害的元素包括:铁、锰、硼、锌、铜、钼和氯等7种元素。

5.杜南平衡:细胞内的可扩散负离子和正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时的平衡,叫杜南(道南)平衡。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吸涨吸水:由衬质势所决定的吸水过程称为吸涨吸水。

2、渗透吸水:由溶质势所决定的吸水过程称为渗透吸水。

3、根压:由植物根系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可使水进入根内部的根系内外压力差。

4、吐水:从未受伤叶片的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称为吐水。

5、伤流:从植物体受伤或折断处的组织中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

6、蒸腾拉力:由植物蒸腾失水而形成的吸水动力称为蒸腾拉力。

7、主动吸水:由根压产生的吸水过程称为主动吸水。

8、被动吸水:植物依靠蒸腾拉力所进行的吸水过程称为被动吸水。

9、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现象。

10、内聚学说:由于水具有很高的内聚力,它足以抵抗张力,保证了导管中水柱的连续性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11、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通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12、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方式快。

13、蒸腾速率:单位叶面积单位时间内蒸腾失水量。

H2O g / h•dm214、蒸腾系数:(或称需水量)每形成1g 干物质所需水分的克数。

15、蒸腾比率:每消耗1Kg H2O所形成干物质的克数。

16、皮孔蒸腾:通过皮孔的蒸腾17、气孔蒸腾:通过气孔的蒸腾。

18、角质层蒸腾:通过角质层的蒸腾。

19、水势:每水的化学势称为水势。

即水溶液的化学势与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中的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

20、水分临界期:植物对缺水特别敏感时期。

21、气穴现象:纹孔阻挡气泡扩大;水分从相邻导管分子绕过气泡;不同木质部分子形成交叉网络;蒸腾降低、根压可使气体重新溶解;木质部更新。

22、田间持水量: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土水势或土壤水吸力达到一定数值)23、永久萎蔫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萎蔫现象时的土壤含水量。

植物生理学考试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考试名词解释
19、根的生长特性:生长部位也有顶端分生组织,根的生长液具有生长最大周期。
20、呼吸越变:当果实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升高,然后有下降的现象。
21、脱落:是指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脱离现象。
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逆境又称胁迫。
6、 透性:细胞质膜既有让物质通过的性质
7、 光和磷酸化:光合作用中由光驱动并贮存在跨膜类囊体的质子梯度能量把ADP和磷酸合成ATP的过程
8、 光合速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OC2或释放O2的量或积累干物质的量
9、 光能利用率: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有既无所含的能,占照射在单位地上的日光能量比率
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2、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和运输的溶剂4、保持植物的固有之态。
二、蒸腾作用1、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2有助于植物对矿质物质和有机物的吸收3、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灌溉形态指标、灌溉生理指标)
三、载体蛋白(单向运输和同向、反向)、光合作用三步骤(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形成ATP和DADP、碳反应,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固定OC2三途径(卡尔文循环:羧化阶段还原阶段和更新阶段、C4途径、和景天酸代谢途径)光呼吸是一个氧化过程,被还原的底物是乙醇酸,故称乙醇酸氧化途径。提高光合利用率(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效率)糖酵解过程中的氧化分解是没有分子氧参与的,它所需的氧是来自组织内的含氧物质。三羧酸循环又称柠檬酸循环。线粒体含有三羧酸循环个反应的全部酶。三羧酸:是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物质代谢的枢纽。证明有机物运输是在由韧皮部担任的。同化产物卸出途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水分代谢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摩尔体积的水与一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

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的证据。

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弱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不象。

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易蒸发散失的水。

衬质势:由于衬质( 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水,温,湿)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g·kg-l 表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示。

用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1g 干物质所消耗水g 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分的量。

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

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

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

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

永久萎蔫: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恢复原状的萎蔫永久萎蔫系数:将叶片刚刚显示萎蔫的植转移至阴湿处仍不能恢复原物,状,此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叫做永久萎蔫系数。

[汇总]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汇总]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渗透势:由于溶质作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

2 呼吸商: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CO2与吸收O2的比值。

3 荧光现象: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从第一单线态以红光的形式散失,回到基态的现象。

4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下,使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的光强。

6 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与激素功能类似,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活性物质。

7 生长:由于细胞分裂和扩大引起的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8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

9 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0 自由水:在植物体内不被吸附,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11、C02补偿点:植物光合同化C02量与呼吸释放C02量达到动态平衡时,环境C02含量。

12. 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的每个细胞均含有母体的全套基因,并在适宜条件下均能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13、氧化磷酸化:是指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分子氧和生成水,并偶联ADP和磷酸生成AT P的过程。

14、源-库单位:代谢源与代谢库及其二者之间的输导组织;或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的合称。

15.乙烯的三重反应:随着浓度的升高,乙烯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横向增粗以及茎的横向地性生长的现象。

16、P680:光合作用中光系统II(PSII)的中心色素分子,主要特征是吸收680nm的红光,并进行光化学反应。

17、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为C4循环途径中C02的受体,与C02结合形成草酰乙酸。

18.RQ:为呼吸商,指植物呼吸过程中,放出的体积与吸收O的体积之比。

19.逆境蛋白:逆境环境,如干旱、高温、低温、盐碱、病原菌、紫外线等诱导植物体内形成新的蛋白质的统称。

20诱导酶又叫适应酶。

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

21、光饱和点:在光照强度较低时,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光强进一步提高时,光合速率的增加逐渐减小,当超过一定光强时即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光饱和现象。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1、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2、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3、扩散:扩散是一种自发过程,指由于分子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4、集流: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5、渗透作用: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水势高的系统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6、水势:在恒温恒压下,一偏摩尔溶积的水与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7、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8、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9、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称为根压10、蒸腾拉力: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而产生的自叶子至根系的水势梯度所带来的根系吸水力和水分向上输导力11、内聚力学说:植物叶子具有蒸腾拉力,由于水分子间存在内聚力(即相互吸引作用),便产生蒸腾流,从而实现了水分自根系向上运动12、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第二章1、矿质元素: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称为矿质元素2、大量元素:植物需要量或含量较大的元素。

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和硅等3、微量元素: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极少量,如铁、铜、锌等4、生物膜:细胞的外周膜和内膜系统统称为生物膜5、选择透性:生物膜(质膜、液泡膜等)是否允许某种溶质分子或离子透过的特性6、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中由通道蛋白构成的孔道,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7、胞饮作用:细胞通过膜内陷从外界直接摄取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8、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9、被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10、转运蛋白:11、离子泵:也称为膜内在蛋白,当少量阳离子进入质膜时,能够促进ATP水解,释放能量,将离子逆着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跨膜运输12、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第三章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CO2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吸收光谱:如果把叶绿素溶液放光源和分光镜的中间,就可以看到光谱中有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因此,在光谱上出现黑线或暗带,这种光谱称为吸收光谱3、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叶绿素a为血红色,叶绿素b为棕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4、磷光现象:当叶绿素去掉光源照射后,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的现象5、光反应:是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的,由光所引起的光化学反应6、碳反应:在暗处或光处都能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7、原初反应:是指光合作用中从叶绿素分子受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包括色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的过程8、聚光色素:是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收集光能并有效地集中到反应中心的色素9、反应中心:类囊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原初反应的最基本的色素蛋白结构10、增益效应:在长波红光(如680nm)之外再加上—些波长较短的光(如660nm),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就会立刻提高。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摩尔体积的水与一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

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衬质势: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xx: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水,温,湿)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 k g-l表示。

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1g 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g 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

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

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

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

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

永久萎蔫: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恢复原状的萎蔫永久萎蔫系数:将叶片刚刚显示萎蔫的植物,转移至阴湿处仍不能恢复原状,此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叫做永久萎蔫系数。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即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8.渗透作用(osmosis)是指溶剂分子从较高化学势区域通过半透膜(分别透性膜)向较低化学势区域扩散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扩散形式。

15.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s),在许多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发现的类似的专一性运输水的膜蛋白,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活力可被汞抑制。

28.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 efficiency)指植物每消耗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常用单位是g·kg-1,也称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

34.水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 )通常是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和最易受害的时期。

2. 溶液培养法:用纯化的化合物配制成水溶液来培养植物以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种类和数量,也称水培方法。

5. 协助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低脂溶性物质能依赖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功能活动来实现跨膜转运,称为易化扩散或协助扩散。

10. 单盐毒害:植物被培养在某种单一的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

这种现象叫单盐毒害。

11. 离子对抗: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少量不同化合价的金属离子,就可解除单盐毒害,这种现象称为离子对抗。

13. 电化学势梯度:离子的化学势梯度质和电势梯度合称为电化学势梯度。

3. 光合链:也称光合电子传递链,是指存在光合膜上、一系列互相衔接着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轨道。

现在被广泛接受的光合电子传递途径是“Z”方案,即电子传递是由两个光系统串联进行,其中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排列,使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Z”形。

7. 光合单位:指同化1分子CO2或释放1分子氧所需要的叶绿体色素分子数目。

一个光合单位大约有200—300个色素分子,其中有一作用中心,人们把这一作用中心及其周围的几百个色素分子称为一个光合单位。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光敏色素:植物体内存在着的能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并具有可逆转能力的水溶性色素蛋白。

2.自由水:指不被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或吸附力很小而能自由移动的水。

3.束缚水:细胞中被蛋白质等亲水性生物大分子组成的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不能自由。

移动的水。

4.单盐毒害:任何植物,假若培养在某种单一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

这种单一盐溶液对植物的毒害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5.离子拮抗:若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盐类,单盐毒害现象就会减弱或者消除。

这种离子间能够互相消除毒害的现象,称离子拮抗,也称离子对抗。

6.平衡溶液:由多种盐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能使植物生长良好的溶液。

7.无氧呼吸消失点:指使植物体内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外界气体环境中氧的含量。

8.转移细胞:在疏导组织末梢存在的一些具有物质转移功能的特化细胞,其显著特点是:细胞壁向内伸向细胞质,形成许多褶皱,质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富含ATP酶,为跨膜运输提供足够的能量。

9.第二信使:又称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次级信号,是指细胞感受胞外环境信号和胞间信号后产生的、将细胞外信息转变为细胞内信息的胞内信号分子。

10.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的现象。

同时这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11.永久萎蔫系数:植物刚刚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中尚存的水分含量(占土壤干重的百分数)。

达到永久萎蔫时土壤所含的水分植物不能利用,属无效水分。

12.生长大周期:指植物一生的生长进程中其生长速率总是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

如果以植物生长的体积、干重等参数对时间做图则可得“S”形曲线。

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称为生长大周期。

13.生物钟:也称生理钟,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测时系统,由此系统控制生物在无重力、光照、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下,按其原有的时期呈周期性运动。

接近24小时周期性、节奏性的变化现象。

14.光周期现象:指植物生长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即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对植物有利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最全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最全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一、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二、1.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2.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的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

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3.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4.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5.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6.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7.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8.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9.衬质势: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10. 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11.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12.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3.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4.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 g·kg-l表示。

15.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 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 g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

16.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

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

17.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

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

18.永久萎蔫系数:将叶片刚刚显示萎蔫的植物,转移至阴湿处仍不能恢复原状,此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叫做永久萎蔫系数。

植物生理学课后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课后名词解释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势:(water potential)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apoplast pathway)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root pressure)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cohesion theory)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大量元素:(macroelement)植物需要量较大的元素。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生物膜:构成细胞的所有膜的总称,它由脂类和蛋白质等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生理功能.2.水通道蛋白:存在生物膜上的具有通透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

水通道蛋白亦称水孔蛋白。

3.必需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直接的必不可少的作用的元素。

4.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有适当的电子受体存在时,光下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5.糖酵解:己糖在细胞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6.比集转运速率:单位时间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切面积上所运转的干物质的数量。

用其来衡量同化物运输快慢与数量。

7.偏上生长:指植物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的现象。

乙烯对茎和叶柄都有偏上生长的作用,从而造成茎的横向生长和叶片下垂。

8.脱分化: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失去分化状态的、结构均一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

9.春化作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

10.逆境:亦称为环境胁迫,是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1. 共质体: 由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不含液泡)连成一体的体系,包含质膜。

12.水分代谢: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13.灰分元素:14.第二信使:细胞内容易扩散传播分子,它们参与将细胞外信息传递到细胞内靶酶的过程。

15.呼吸链:即呼吸电子传递链,指线粒体内膜上由呼吸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16.韧皮部装载:同化物从合成部位通过共质体或质外体运输进入筛管的过程。

17.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

18.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的每一个生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分化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

19.光周期现象:昼夜的相对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叫做光周期现象。

20.活性氧:指化学性质活泼、氧化能力很强的含氧物质的总称。

21.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包括各种内外源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现代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现代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绪论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物质转化:植物对外界物质的同化及利用。

能量转化:植物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储存,释放和利用的过程。

信息传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在整体水平上,从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信号转导:在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传递,放大与整合,产生生理反应的过程。

形态建成:植物在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植物体大小,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完全依赖于植物体内各种分生组织的活动。

细胞生理原核细胞: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核质外面缺少核膜,细胞质中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和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质外有核膜包裹,细胞之中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

生物膜:细胞中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膜状组分,即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包括质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被膜及其他内膜。

内质网:存在于真核细胞,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

胞间连丝:穿越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

共质体: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体连成一体。

质外体:细胞壁,质膜与细胞壁间的间隙以及细胞间隙等互相连接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

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由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细胞质:由细胞质膜,胞基质及细胞器等组成。

胞基质:在真核细胞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细胞浆。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生理功能的细微结构。

内膜系统: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广义的指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壁。

微管: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由微管蛋白组装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微丝: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肌动蛋白纤维。

中间纤维:一类由丝状角蛋白亚基组成的中空管状蛋白质丝。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微小颗粒,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摩尔体积的水与一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

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衬质势: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水,温,湿)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kg-l表示。

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g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

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

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

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

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

永久萎蔫: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恢复原状的萎蔫永久萎蔫系数:将叶片刚刚显示萎蔫的植物,转移至阴湿处仍不能恢复原状,此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叫做永久萎蔫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物质转化:植物对外界物质的同化及利用。

能量转化:植物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储存,释放和利用的过程。

信息传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在整体水平上,从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信号转导:在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传递,放大与整合,产生生理反应的过程。

形态建成:植物在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植物体大小,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完全依赖于植物体内各种分生组织的活动。

细胞生理原核细胞: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核质外面缺少核膜,细胞质中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和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质外有核膜包裹,细胞之中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

生物膜:细胞中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膜状组分,即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包括质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被膜及其他内膜。

内质网:存在于真核细胞,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

胞间连丝:穿越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

共质体: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体连成一体。

质外体:细胞壁,质膜与细胞壁间的间隙以及细胞间隙等互相连接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

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由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

细胞质:由细胞质膜,胞基质及细胞器等组成。

胞基质:在真核细胞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细胞浆。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生理功能的细微结构。

内膜系统: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广义的指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壁。

微管: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由微管蛋白组装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微丝: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肌动蛋白纤维。

中间纤维:一类由丝状角蛋白亚基组成的中空管状蛋白质丝。

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微小颗粒,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伸展蛋白:植物细胞初生壁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作为细胞壁结构成分,防御,抗病。

细胞信号转导:偶联各种胞外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

第二信使:次级信使,由胞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

第一信使:初级信使,能诱发胞内信号的胞间信号和环境刺激信号。

基因组:细胞携带生命信息DNA及其蛋白质复合物的总称。

基因表达:基因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成前体RNA,再经加工产生mRNA,以及mRNA翻译成多肽并折叠成有活性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

植物的水分代谢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渗透势: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

压力势: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大的水势值。

衬质势:由于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队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

重力势:由于重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增加的数值。

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吸胀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

集流:在有压力差存在的情况下,液体中大量水分子的集体运动。

水的偏摩尔体积:在温度、压强及其他组分不变的条件下,在无限大的体系中加入1mol 水时,对体系体积的增量。

化学势:一种物质每摩尔的自由能。

水通道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

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器官、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根压: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蒸腾强度,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

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质量。

蒸腾系数:植物制造1kg干物质所需消耗的水分量。

小孔扩散律:指气孔通过多孔表面的扩散速率不与其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永久萎蔫:萎蔫植物若在蒸腾速率降低以后仍不能恢复正常,这样的萎蔫即为永久萎蔫。

临界水势:气孔开始关闭的水势。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

(永久萎蔫)生理干旱:盐土中栽培的作物,由于土壤溶液的水势低,吸收水分较困难,或者是原产热带的作物遇低于10C的温度。

内聚力学说:蒸腾流-内聚力-张力学说,即以水分的内聚力来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原因的学说。

初干:蒸腾失水过多或水分供应不足时,细胞间隙及气孔下腔不再为水蒸气所饱和,气孔即使张开蒸腾作用也受抑制。

节水农业:充分利用水资源,采取水利和农业措施提高水分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创造出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农业。

植物矿质和氮素营养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与同化的过程。

灰分元素:矿质元素,干燥植物燃烧后剩余的不可挥发的物质。

必需元素:在植物完成生活史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直接生理作用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大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达千分之一以上的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甚微,占植物体干重万分之一以下,稍多即会发生毒害的元素,Fe,Mn,Cu,Zn,B,Mo,Cl,Ni.有利元素:对植物生长表现有益作用,并能部分代替某一必需元素的作用,减缓缺素症的元素,Na,Si,Se.水培法:在含有植物所需的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并具有适宜PH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砂培法:沙基培养法,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惰性物质的支持中加入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气栽法:将植物根系置于培养液雾气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营养膜技术:一种营养液循环的液体栽培系统,通过让流动的薄层营养液流经栽培槽中的植物根系来栽培植物。

被动吸收:细胞通过扩散作用或其他物理过程而进行的矿物质吸收,非代谢吸收。

主动吸收: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单盐毒害:植物培养在单种盐溶液中所引起的毒害现象。

离子对抗:离子拮抗,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少量价数不同的其他金属离子,即能减轻或消除,离子的这种作用。

平衡溶液:将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按一定比例、一定浓度配成混合溶液,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的溶液。

生理酸性盐: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性增加的盐类。

生理碱性盐: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性降低的盐类。

生理中性盐:对某些盐类,植物吸收其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量几乎相等,不改变周围的PH值。

胞饮作用:吸附在质膜上的物质,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以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

表观自由空间:植物体自由空间的体积占组织总体积的百分数。

叶片营养:根外营养,指植物地上部分,尤其是叶片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诱导酶:适应酶,植物体本身没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诱导生成的酶。

可再利用元素:参与循环元素,某些植物进入植物地上部分后,仍呈离子状态或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可不断分解,释放出的离子又转移到其他器官中,可反复被利用,N.P.K.还原氨基化作用:还原氨直接使酮酸氨基化而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过程。

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初级共转运:质子泵利用ATP能量把H+逆浓度梯度转运的过程,原初主动运输,化学能-渗透能。

次级共转运:次级主动运输,以质子动力作为驱动力的跨膜离子转运,使质膜两边的渗透能增加,该渗透能是离子或者中性分子跨膜转运的动力。

易化扩散:协助扩散,小分子物质经膜转运蛋白顺着化学势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一类膜内在蛋白构成的孔道,通道蛋白可由化学/电化学方式激活,控制离子通过膜顺电化学势梯度流动。

载体蛋白:传递体,透过酶,运输酶,是一种跨膜物质运输蛋白,属于膜整合蛋白,它有选择性地在膜一侧与分子或离子结合,形成载体-物质复合物,通过自身构象变化,透过膜把物质释放到膜的另一侧。

转运蛋白:具有物质转运功能的膜内在蛋白的统称。

膜片钳技术:PCT,使用微电极从一小片细胞膜上获取电子信息,测量通过膜的离子电流大小的技术。

植物营养临界期:需肥临界期,在作物生育期当中对矿质元素缺乏最敏感的时期。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最高生产效率期,在作物生育期中施肥的营养效果最佳时期。

反向传递体:顺着化学势梯度将H+转移到膜的另一侧的同时,将另一种物质逆化学势梯度转移到相反一侧而进行物质跨膜转运的载体蛋白。

同向传递体:协同转运体,顺化学势梯度将H+转移到膜另一侧同时,将另一种分子,离子跨膜转运到同一侧的载体蛋白。

单向传递体:载体蛋白在膜的一侧与物质有特异性结合,并通过载体蛋白的构象变化顺化学势梯度将物质转移到膜另一侧,载体蛋白构象变化依靠膜电位的过极化或ATP分解产生的能量。

硝化作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使土壤中的氨或铵盐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土壤氧气不足时,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把亚硝酸盐还原为氨基游离氮的过程,其结果使土壤中可利用氮消失。

交换吸附:植物细胞通过H+和HCO3-分别与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吸附在细胞表面的过程。

外连丝:表皮细胞细胞壁的通道,它从角质层的内表面延伸到表皮细胞的质膜,可将胞外营养物质传送至细胞内部。

缺素症:植物缺乏某些营养元素时表现出的特征性病症。

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氧化降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体内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无氧条件下,生活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速率:单位鲜重,干重的植物组织在单位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或吸收氧气的量,又叫呼吸强度。

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二氧化碳的摩尔数与吸收氧气的摩尔数之比,呼吸系数。

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

糖酵解:细胞质内发生的,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EMP.三羧酸循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循环逐步分解脱氢并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戊糖磷酸途径:在细胞质内进行的葡萄糖直接氧化降解为二氧化碳的酶促反应过程,也叫己糖磷酸途径,HMP,PPP.巴斯德效应:氧气抑制发酵作用的现象,由巴斯德发现。

抗氰呼吸:某些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在氰化物存在的情况下仍能进行的呼吸。

参与抗氰呼吸的末端氧化酶为交替氧化酶。

能荷:对细胞内腺甘酸ATP-ADP-ATP体系中可利用的高能磷酸键的一种度量,(ATP+0.5ADP)/(ATP+ADP+AMP).P/O:每吸收一个氧原子所酯化的无机磷分子数或形成ATP的分子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