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档】疔疮
疔毒痈疽、淋巴管炎(红线)民间偏方秘方
疔毒痈疽、淋巴管炎(红线)民间偏方秘方【临床特点】1.疔疮是中医外科病名。
大多发于颜面及四肢末梢,形小根深,其状如钉故名。
轻症:初起顶部大多有脓头一点,四周坚硬,或痛,或痒,常伴有寒热、头晕、口干、大便干结、小便发黄等,重症:本病发展迅速,如见疮顶忽然黑陷,没有脓汁,四周皮肤发紫,全身发高热,干呕心烦,口干,水喝得很多,大便秘结或肚子泻,乱说乱动,或不知人事,呼吸困难,舌苔干黄或干黑,脉多数实,则为“疔毒走黄”(败血症),最为危急,应及早治疗。
2.痈比疮疽更大,呈红色,生在肌肉深部,疮口一片,还有2~3个脓头,流脓,疼痛,多发寒热。
成脓穿溃后,流出奶黄色浓稠的脓液,有的有血液混杂流出。
3.疽疮口有洞,流水。
4.手指感染(指疔、蛇头疔)常见的有化脓性指头炎和甲沟炎,中医称为“指疔”、“蛇头疔”。
多因手指受创伤后细菌感染而造成,疔毒内攻易引起全身高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严重的可有神志不清,引起败血症,叫“疔毒走黄”。
5.化脓性指头炎手指末端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时可如鸡啄样跳痛,并有发热。
最后变软,呈青灰色。
6.甲沟炎开始时仅指甲一侧轻度红、肿、热痛,如处理不当,可绕指甲根部皮下蔓延,甚至延及对侧和指甲下,形成甲下脓肿。
7.淋巴管炎(红线)常发生在四肢。
当四肢发生疖子、虫咬或其他急性炎症时,在病变或咬伤部位的上方皮肤出现发红的线条,很快向上延伸。
有的人“红线”发硬,触摸时很痛。
这条“红线”就是发炎的淋巴管。
如果病变在下肢、腹股沟(大腿与腹部之间)的淋巴管,常会肿痛。
如果病变在上肢,腋部淋巴结也常会肿痛。
此外,还有全身怕冷、体温升高、头痛等。
患淋巴管炎时,不可挤压、按摩“红线”,免得疾病扩散。
【治疗】1.疔毒(1)雄黄、大黄、巴豆(去壳、心、皮)或巴豆霜各生用10克,共合一处捣如泥,以飞面(或面粉)陈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重者35丸,轻者21丸于热水送下。
体弱者慎用。
(2)香油、滷水各30克共装玻璃瓶内,摇荡匀和即成,用时将瓶振荡再下再用,倒出后用炭火化开,另用铜钱1个,扣在疮上,使疮头正在钱孔露出,然后用秫秸捻结实,沾药向钱孔肉疮头上点2或3次。
痈疽疔疖怎么根治
痈疽疔疖怎么根治文章目录*一、痈疽疔疖怎么根治*二、痈疽疖疔的鉴别*三、痈疽疖疔的中医治疗痈疽疔疖怎么根治1、痈疽疔疖怎么根治体质好的人,该病完全可以自愈,使用药物治疗可以促进自愈。
比如在高热、疼痛的时候用新鲜的蒲公英、菊花、败酱草捣烂外敷;可以加快疾病康复,但是痈如果生长在体内,就比较危险了,轻则器官腐烂,重则脓毒入血扰心,所以痈疽治疗必须及时、妥当。
比起西医的手术,中医治疗似乎更佳恰当有效。
中医是治疗皮肤病最佳的方法。
2、痈疽疖疔的饮食禁忌2.1、狗肉邪热炽盛的痈疖疔毒患者切禁食或少食狗肉。
《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若素常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
”痈疖疔毒者都为气壮多火之疾,-切温补食物应忌,否则必加重病情。
2.2、糯米糯米甘温黏滞,若制成糕饼,食之难消化,火毒内盛的痈疖疔毒患者不宜食用。
在《饮食须知》中提到:“多食发热,壅经络之气,令身软筋缓,久食发心悸及痈疽疮疖中痛。
”2.3、鲢鱼鲢鱼性温 ,味甘,有补中暖胃、健脾益气作用。
但痈疖疔疮患者切勿服食鲢鱼。
清代食医王孟英指出:“多食令人热中,动风,发疥。
疮家忌之。
”2.4、带鱼带鱼性温味甘,能补气暖胃,也是一种海腥发物。
病者食之,易加重病势,尤其是外科病症 ,如疔疖疮疡,食之令加速化脓。
3、痈疽疖疔的特征痈、疽、疔、疖,是四种发生于体表各有不同病理变化和形状特征的外科疾患。
痈是感染毒邪,气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
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
初起局部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焮红肿胀、疼痛,逐渐扩大高肿而硬,触之灼热。
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
其特征是初起如栗,不发热胀痛,易向四周扩大。
溃烂之后,状如蜂窝,发于肌肉之间,凡皮肤厚而坚韧的地方都可发生,但多发于项后及背部。
疔,名疔疮,发病迅速,而且病情较重,因其坚硬而根脚如钉,故名。
疔疮发无定所,随处可生,一般以头面及四肢较为多见。
其命名亦随所生部位不同而异,如生于人中的,名人中疔;生于口角而口不能张开的,名锁口疔;生于手指各处的名指疔,生于足趾的名趾疔。
中医白话 Word 文档
中医122句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医学-中医外科学疔
辅助检查
血常规
X线 菌培养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脓液涂片及菌培养 含量明显低于正见常气,泡阴可影见革兰氏阳性梭 并进行性呈下降。 状芽胞杆菌和大量
红白细胞。
鉴别诊断
丹毒
反复发作史 局部皮色鲜红 局部边缘清楚
一般无水疱 无肌肉坏死 无恶臭气味
湿热炽盛
内治
证候
患肢有沉重和紧束感,以后逐渐出现胀裂样疼痛 ,伤口周围皮肤呈红色,肿胀发亮,按之陷下, 迅速蔓延成片;1~2日后肿胀剧烈,可出现水 疱,皮肉腐烂,持续高热。舌红,苔薄白或黄, 脉弦数。
病机:邪毒扩散留于经脉之中, 蔓延走窜。
浅部可见细而色红 红 心 食 患肿处欲肢局可深热迅不出先部伴痛速振现在上 下有 则症 蔓 、 条好手肢 肢红 恶 多状 延 全 索发足: :丝 寒 黯。 走 身 状于生肘 腘一 、 红窜 不 肿四疔部 窝条 发 或。 适 胀肢或、 、或 热 无、 和内皮腋 胯数 、 红苔 压侧损窝 部条 头 丝黄 痛处部向 痛 ,、 。出近、但脉现 数等全身症状
手足疔
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 疾病,易感染。 本病相当于西医所称的甲沟 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 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
蛇头疔
螺纹疔
蛇肚疔
爪疔
蛀节疔
盘疔
病因:脏腑火毒凝结;外伤 感染邪毒
病机:邪毒阻于肌肤之间,留于 经络之中,引起经络阻塞,气血 凝滞而发病。
诊断
蛇眼疔 蛇头疔 蛇肚疔 托盘疔
治法
清热解毒。
方药
五味消
局部肿块增大,四周浸润明显, 疼痛加剧。全身伴有高热,烦躁 ,口渴,便秘,溲赤。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
泻火解毒。
方药
黄连解毒汤合五味 消毒饮。
痈、疮、疔名词解释
12、热疮好发于:C
A皮肤B粘膜C皮肤粘膜交界处D毛囊E毛囊和皮脂腺
13、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病:D
A瘾诊B湿疹C白疕D疣E牛皮癣
14、关于奶癣,以下那一种说法正确:D
A好发乳房B好发于产妇C常双侧乳房同时为病D为真菌感染所致E皮损多形,分布多对称
5、托法: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6、疡疮:是各种改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
二、 填空题
1、外科疾病总的病机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致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腑脏失和。
2、三陷证为火陷、干陷、虚陷。其中虚陷的预后最差。
2末成脓
3内治法则:散风法清热,化痰解毒
4内治方名:普济消毒饮加减
5外治方名:玉露散或金黄散或双柏散
2、患者李某,男,50岁,因“背部肿痛伴发热2周”入院,患者痛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肿作痒,继而疼痛。局部有多个脓点。自以药膏外敷,肿痛渐加剧,伴发热,口渴,烦躁不安,胁肋隐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入院时查:T38oC,P24次/min,Bp100/56mmHg。神志忧惚,言语不清。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肝区叩痛,肝脾胁下未及。背部红,范围12cm,肿势平塌,中央多个脓头,脓少,疮色紫暗。舌红苔黄糙,脉烘数。
A玉露散B金黄散C冲和膏D玉露膏E金黄膏
5、挂线与下列那一种外治法有共同的作用机理:C
A引流法B烙法C结扎法D砭鏞法E垫棉法
6、仙方活命饮的功效为:C
A和营托毒、清热利湿B清热解毒、利湿消肿C清热利湿、消肿止痛D温阳利水、清热利湿、
7、疖与疔的鉴别要点是:D
1957年资料10 用七星剑汤治疗六例疔疮的效果初步观察
(3)局部炎症消失的日期,平均是5-6天。
根据上表六例疔疮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最高者39.2℃,最低者37.6℃,服七星剑汤后四天热度降至正常者二例,二天三天五天八天降至正常者各一例,平均为4.4天,局部炎症消失四天二例,三天五天七天九天各一例,平均5.3天,服药二剂三剂五剂六剂各一例,四剂二例,平均四剂,自行消散的三例,切开排脓的二例。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用七星剑汤治疗六例疔疮的效果初步观察
江苏南通平潮福成联合诊所 林蔚光
方剂来源
七星剑汤,是陈实功外科正宗里治疗疔疮的著名方剂。它是由野菊花、紫花地丁、苍耳子、稀莶草、半枝连、麻黄、蚤休等七味药组成的。根据祖国医学文献里各药性能的记载,请自参考。
体会与结语
(1)我们用七星剑汤治疗六例疔疮时,主要的还根据患者全身及局部的症状,酌情加减,如热度在38以上,便加入连翘银花,心烦口渴,加入黄连山梔(黄连解毒汤),局部炎肿剧烈,则加入丹皮赤芍,有恶寒感觉的,均以辛凉性的薄荷代替麻黄,基本上仍以七星剑汤为主。
(2)六例疔疮中有两例热度在38度以下,且属初起,局部炎症并不厉害,我们纯用七星剑汤去麻黄,治疗结果,完全消散,足证七星剑汤对消散疔疮,是有效的,如果热度在38度以上,炎症剧烈,加入银花连翘黄连山梔丹皮赤芍等,同样能收到消炎退肿退热的效果。
15日三诊 体温38.7℃。局部炎肿停止发展,内服外敷同上。
16日四诊 热减渴止,心烦亦安,体温38.2℃。局部炎症渐见机转,仍以上法续进。
中医痈疽疖疔的鉴别
中医痈疽疖疔的鉴别
痈疽、疖疔是常见的皮肤病,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中医认为,痈疽、疖疔是由热毒所致,症状表现为红肿疼痛,局部温热,有时会有化脓、溃破等症状。
痈疽、疖疔在临床上容易混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医痈疽疖疔的鉴别。
1.痈疽
痈疽又称“豆状疽”,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疾病。
病变初期为皮肤红肿,局部有压痛,温度升高,随后形成脓肿。
当脓肿破溃后,可见白色脓液流出。
痈疽多见于身体部位的毛囊皮脂腺处,如面部、颈部、腋窝、肛门等部位。
中医认为,痈疽是由毒火所致,治疗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药物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连、黄芩、连翘等,也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如黄连膏,消肿止痛。
2.疖疔
疖疔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毛囊炎,是皮肤感染的一种。
疖疔局部表现为红肿疼痛,温度升高,有时会伴有发热等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疖疔部位会出现脓肿,有时还会伴有全身不适的症状。
中医认为,疖疔是由湿热毒邪所致,治疗应清热解毒,疏风利湿。
药物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金银花、连翘、黄连等,也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如三黄片、清热凉血膏等。
总之,痈疽、疖疔在临床上常见,但治疗方法不同,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如果病情严重或治疗效果不佳,
应及时就医。
疔疮(西医病名:急性化脓性感染,以及皮肤炭疽、气性坏疽等)
疔疮(西医病名:急性化脓性感染,以及皮肤炭疽、气性坏疽等)疔疮 (西医病名:急性化脓性感染,以及皮肤炭疽、气性坏疽等)疔之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
《诸病源候论·丁疮病诸候》曰:“初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
”疔疮泛指因竹木刺伤,或感受疫毒、疠毒、火毒等邪所致。
好发于颜面、四肢,一般具有形小、根深,坚硬如钉,肿痛灼热,反应剧烈,易于走黄、损筋伤骨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颜面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以及皮肤炭疽、气性坏疽等疾病。
[诊断依据]1.多见于成人,四时可发,以夏秋常见。
2.好发于颜面、手足部位。
3.初起局部有粟粒样疮头,麻痒相兼。
4.继而锨赤暴肿疼痛,根脚较深,坚硬如钉。
5.成脓后,疔根溃脱,随脓外出,肿痛渐消。
6.常伴恶寒发热、口渴、便秘、尿赤等全身症状。
7.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鉴别诊断]1.疖:红肿范围小,无明显根脚,一般无全身症状。
2.有头疽:初起有粟粒样脓头,逐渐形成多头和蜂窝状,红肿范围较大,多发于肌肉丰厚之处,病程较长。
[辨证论治]1.热毒蕴结肌肤证;患处疮形如粟,或痒或麻,红肿热痛,顶高根深坚硬,伴发热恶寒,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数。
清热解毒。
治疗方:A-132号。
2.火毒(炽盛)证;疔肿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出现,但脓栓不脱,伴发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泻火解毒,佐以透脓。
治疗秘方:A-733号。
3.余毒未清证:脓栓已脱,肿痛渐消,发热已退,疮周略有红肿,口微渴,舌淡红苔薄黄,脉略数。
扶正排脓解毒。
治疗方:A-235号。
4.毒入营血证:疮头黑陷,迟不化脓,面部浮肿,大如升斗,高热寒战,甚者神志不清,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清营凉血解毒。
治疗方:A-813号。
中医外科学---疮疡、疔疮
概论
含义——体表化脓性疾患, 传统中医外科重点。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外感六淫邪毒
外来伤害 饮食不节
“五气过极均能化热”故疮 疡以热毒、火毒为常见。
情志、房劳损伤
2、病理
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热盛肉腐,肉腐化脓。
二、辨证
既重视局部,又和整体结合是疮疡辨证的独 特体系。
1、普遍规律 (1)局部症状
•油膏(软膏):适用于疮疡各期 。
药粉+油脂
煎 调
熬 匀
软膏
四黄膏
冲和膏 用于肿疡消散。
阳和膏
生肌膏——用于溃疡生肌长皮。
祛腐生肌、拔脓助长是中医外治的特色。
•鲜草药外敷:用于阳性疮疡。
如:芙蓉叶、野菊花叶。
B、掺、搽法 • 掺法:将药粉直接掺布伤口或油膏上,依其作用分
消散药:冰片、肉桂、胡椒 提脓祛腐药:红升丹+熟石膏;红升丹药条 腐蚀平胬药:白降丹、平胬丹 促生肌收口药:珍珠末 • 搽法:将散剂与液体混合外搽患部 如:三黄洗剂 • 洗法:中药煎剂外洗患部 如:消炎止痒洗剂
(2)手术:切开排脓引流 确诊: 部位: 方向: 方法: 引流: 火针烙法:减少损伤,防止出血,通畅引流
(3)其它疗法 •引流: 药线引流: 导管引流: 扩创引流: •棉垫法
外治法内容丰富,广泛流传于民间,有待于进 一步发掘、整理、总结。
疖
要求
• 掌握:疖、疖病的诊断和辨证论治;颜面部疔 疮的诊断和辨证论治,掌握手足部疔疮、红丝 疔的辨证论治特点;发于不同部位的颈痈、腋 痈、胯腹痈、委中毒、脐痈在病因病机、辨证 论治上与其他痈的区别;不同部位发的证治特 点。
• 熟悉:发的定义、特点。
【优秀文档】反唇疔
反唇疔
反唇疔是中医当中的一种疾病名称,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在生活中这种疾病是如何发生的,我们才能更好的预防这种疾病,今天给朋友们带来反唇疔的一些治疗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疔疮疾患之一。
以疔生在唇上,致使唇肿胀而向外翻出,故名。
由脾经热毒郁发或胃火炽盛所致。
参见疔疮条。
病因病理
多因肌肤不洁,铁木刺伤而妄施针挑挤压,以致火毒乘隙侵袭,邪热蕴结肌肤;或因恣食膏粱厚味以及酗酒等因,引起脏腑积热,毒自内发所致。
若毒邪盛则流窜经络,内攻脏腑则属危候。
症状表征
该病初起状如粟粒,色或黄或紫,或起脓水疱、脓疱,根结坚硬如钉,自觉麻痒而疼痛轻微,继则红肿灼热,疼痛增剧,多有寒热。
如见壮热烦躁,眩晕呕吐,神识昏愦者,为疔疮内攻之象,称为疔疮走黄;如发生于四肢,患处有红丝上窜的,名为红丝疔。
辩证分型
疔疮,证多发于肌肤之表,形如粟米,根盘坚硬,深如钉状。
如为颜面疔疮,见于面部,初起或痒或麻,渐现红肿热痛,甚者畏寒发热,便秘溲赤,口渴欲饮,脉数,苔黄腻;如为沿爪疔,初起多限于指甲一侧边缘近端,轻微红肿热痛,既而酿脓,蔓延对侧,甲背可呈黄或灰白色积脓之象,脉数或平,苔黄;如为疔疮走黄,则疮顶黑陷无脓,周围肤色暗红,高热头痛,烦躁神昏,皮肤瘀斑,脉洪数,苔黄糙。
古案选介
疔疮案之一。
中医外科学之疔疮
苔、脉象
后期:
约第7-10日 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随脓外出,肿
痛渐消,身热减退 10~14天即可痊愈
变证—走黄
颜面部,尤其是“危险三角区” 妄加挤压挑刺 过早切开 不慎碰伤
如不及时切开引流或减压,鞘内脓液积聚,压力 迅速增高,使肌腱发生坏死,患指功能丧失
炎症亦可蔓延到手掌深部间隙
手丫疔
托盘疔
掌心毒或手心毒 发于手掌部劳宫穴处 易伴发红丝疔 易引起“走黄” 易伤筋骨
托盘疔(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掌中间隙感染(尺侧)和鱼际间隙感染 2周左右成脓 掌中间隙感染
第二节 疔疮
颜面部疔疮 手足部疔疮 红丝疔 疫疔 烂疔
按部位分: 颜面部、手足部
按性质分
红丝疔 烂疔 疫疔等。
重点
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
颜面部疔疮 西医:疖、痈
好发部位
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颜面部均可发生,但好发于:前额、颧、颊、
鼻、颏、口唇等处。 命名方式较多,但多以部位与穴位命名。
一旦“走黄”,又应以西医静脉抗感染和对症 治疗为先,控制后再按未“走疮特点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走黄的表现及原因 阶梯疗法 病案分析:疔疮、疔疮走黄
手足部疔疮
概述
是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 发病手部多于足部 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
旺动攻注而成,其患指大若蛇头,赤肿欣痛, 甚者疼及连心,寒热交作,或肿痛而延止。”
(初期)麻、痒、刺痛。焮红肿胀。 (中期)肿胀如蛇头,10天化脓伴剧烈的跳痛 (溃后)早溃黄稠,如自溃较晚,脓出稀而臭秽 多为损骨之象。
治疗一切疔疮痈疽无名肿毒等未破溃者
治疗一切疔疮痈疽无名肿毒等未破溃者。
-此乃江西上高县锦江镇株桥村王桂芳老人所传,他治无名肿毒远近有名,从不收人钱财,好-了买条烟,或是几瓶酒给他就满足了。
人心肠特别好。
-老人经常来我这里配药,但从不到我这里配齐,他只看中我的蜈蚣和银朱,因为别的地方的-蜈蚣很小,我这里的好大,银朱是毒药,药店不卖给他,有一年他得带状庖症,余留神经痛好几个月不好-,我跟他治好以后,他有一天突然来找我:陈医师,说句老实话,这个方子我是受人之托不能轻易告诉别-人,但是我现在老了,儿子他们又不肯学,留着进黄土也实在化不来,我也没有精力去跟人配方了,我现-在告诉你算了,我在你这里配了几次药,我想你也知道个大概了,再说这个药别的地方也配不到,干脆告-诉你,也感谢你帮我治好了病,你得了这个方以后,我也不图你什么,以后我们两老婆子到你这里看病,-你不挣我的钱就好了,当然本钱一定要收。
-听到这里我真的喜出望外,当即满口答应。
据老人讲此方来自一老妇,靠此方养活一家入-,远近疔疽痈毒都找她拿药,并说这个妇女心事不好,开始蜈蚣放足量,待疮快要好了则减少蜈蚣,以延-长病程,得人钱财。
-说了这么多,无非要朋友们不要轻易认为这是个普通的方,看后就丢到九霄云外!!有时-候我们看到有用的东西,如果不马上行动去配药试药,很可能就丢一旁。
过久就忘了。
如果这样大家辛苦-发上来的经验有什么用,不是枉费工夫!-请大家记住如果你拥有这个方以后就再也不要切开排脓了,因为它会箍毒,透顶,自己排-脓!-方如下:大蜈蚣6只,全虫4克,上二梅4克,银朱3克,生肌拔毒散一瓶,樟脑4克,研末-醋调外敷。
我一般在鱼石酯膏上洒一点以上药粉即可。
注:上二梅是上好的冰片-。
生肌拔毒散象皮: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皮。
取象皮浸泡约3天,洗净,稍闷,晒至八成干,再沾水一次,至内外湿度一致,切成厚约之毫米的薄片,晒干。
象皮用于生肌,敛疮。
止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之症。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疔疮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疔疮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疔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疾病,主要由葡萄球菌引起。
它通常在体毛较多的区域出现,如脸部、腋窝、脖子和会阴等部位。
疔疮具有以下症状和治疗方法。
症状:1. 出现红肿疼痛的包块:疔疮首先会形成一个红肿疼痛的硬包块,大小约为2到6毫米,通常由毛囊周围的脓液引起。
2. 发生脓肿:包块逐渐变软,并在几天内形成脓肿,表面有明显的脓头。
3. 疼痛感:脓肿通常会伴随剧烈疼痛,特别是当脓液增加时会加重。
4. 脓疮破裂:脓疮破裂后,脓液会流出,并留下一个开放性的溃疡表面。
5. 溃疡覆盖和结痂:溃疡表面会形成一层黄褐色或黑色的痂,直到愈合为止。
治疗方法:1. 热敷:热敷是治疗疔疮的一种常见方法。
使用温水浸湿的干净毛巾,轻轻地敷在疔疮部位,约15分钟,可以多次进行。
热敷可以帮助扩张毛囊,促进脓液排出,减轻疼痛,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2. 多休息和保持局部清洁:疔疮患者应该休息,避免过度用力。
同时,保持局部清洁非常重要,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温水清洗疔疮部位,每天进行多次清洗,保持局部干燥。
3. 抗生素治疗:对于严重感染的疔疮病例,医生可能会开处方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通常会给予口服抗生素或者局部外用抗生素药膏来减轻疼痛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4. 不要自行挤压:虽然很诱人,但是挤压疔疮是不建议的。
它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并可能导致疔疮的扩散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5. 外科处理: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当疔疮很大或无法自然愈合时,医生可能会选择外科处理。
外科处理包括切开和引流脓液,以便加快伤口的愈合。
6. 饮食调理:饮食也可以对疔疮的治疗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治疗期间,建议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糖分较高的食物。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帮助增强抵抗力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总结起来,疔疮的症状包括红肿疼痛的包块、脓肿、疼痛感以及溃疡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热敷、多休息和保持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不自行挤压、外科处理和饮食调理。
有疔疮肿毒之患?可用《医宗金鉴》之“五味消毒饮”
有疔疮肿毒之患?可用《医宗金鉴》之“五味消毒饮”
☯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图片系转载,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为治疗疔疮肿毒的有效方剂。
本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五味药物组成,水煎加酒服。
用于各种疔毒,局部红肿热痛,初起如粟,坚硬根深如钉状,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
岳美中云:“本方取金银花寒能解毒,甘不伤胃,为主药,以宣通气血,疏散毒热;蒲公英、地丁消痈毒,散热结为佐;野小菊、天葵根凉血散瘀为使。
”(《岳美中医案集》)
由于本方由五味药物组成,均有消痈解毒功效,故而命名为“五味消毒饮”。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编者按:本文仅作分享之用,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号联系,本号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中药方,仅供参考,如需试用,请遵医嘱。
疔疮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疔疮的症状表现有哪些疔疮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恶化,危险性较大的疮疡。
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
若处理不当,发于颜面者易引起走黄危证而危及生命,发于手足者则可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
疔的范围很广,包括西医的疖、痈、坏疽的一部分,皮肤炭疽及急性淋巴管炎。
因此名称繁多,证因各异,按照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
颜面部疔疮、手足疔疮疔、红丝疔的症状表现:一、颜面部疔疮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颜面部疖、痈。
其特征是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钉丁之状。
该病病情变化迅速,易成走黄危证。
颜面部疗疮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名称各异。
如生在眉心的,叫眉心疔;生在眼胞的,叫跟胞疔;生在鼻部的,叫鼻疔;生在迎香穴的叫迎香疗;生在人中的,叫人中疗;生在人中两旁的,叫虎须疗;生在口角的,叫锁口疔;生在唇部的,叫唇疗;生在颏部的,叫承浆疔;生在地角穴的,叫地角疗等。
二、手足疔疮疔毒发生于指甲两旁,形如蛇眼者,称“蛇眼疔”,其临床特点为初发病限于指甲一侧边缘的近端,有轻微的红肿疼痛,一般2~3天成脓。
如不及时治疗,可蔓延到对侧而形成甲周围炎;若脓液侵入指甲下,可形成指甲下脓肿,在甲背上可透现出黄色或灰白色的脓液积聚阴影,造成指甲溃空或胬肉突出,延长病程,需拔去指甲或修剪部分指甲而愈。
三、红丝疔该病好发于前臂及小腿的内侧。
先在原发病灶处有红肿热痛,继则有红丝一条,由前臂或小腿迅速向躯干方向走窜,上肢导向肘部而及腋窝,下肢导向膝部而及腹股沟,使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伴有轻重不同的全身症状,如恶心、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周身无力、苔黄、脉数等。
红细较细的,1~2天可愈;红丝较粗的可结块,一处未愈,他处又起,有的2~3处相互串连。
病变在浅部的,结块多而皮肤色红;病变在深部,皮色暗红,或不见红丝,但可见条索状肿胀和压痛。
如不消退则化脓,化脓在7~10天左右,溃后收口较易。
如果2~3处串连贯通,则收口较慢,严重者可引起“走黄”。
痈疽疔疖(图文)
概念:指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焮热疼痛,并能形成脓疡的疾病。
特点:未脓易消,已脓以溃,疮口易敛
病因:属阳证,多为湿热火毒蕴结,气血壅滞,肉腐而发所致。
疽
概念: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火紫黑塌陷的疾病
特点: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伤
病因:属阴证,多为气血亏虚,阴寒凝滞而发。
概念:形小如粒,根深如疔,漫肿灼热,麻木疼痛
特点:发病较急,变化迅速,易致疔毒走黄
病因:竹木刺伤,或感受疫毒、疠毒、火毒等邪所致。
疖
概念: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根浅、脓出即愈
特点:症状轻微,但容易反复发作
病因:外感风邪、火热毒火湿热蕴结所致。
疮、疔、疖一般5天即好
疮、疔、疖一般5天即好疮、疔、疖一般5天即好疮、疔、疖:用生土豆捣碎,涂患处用布包好,日换一次,一般5天即好。
鸡眼、瘊子:先用快刀将患处外部老皮削去。
再涂上清凉油,用香烟火熏烤,至疼时稍坚持后拿掉烟火,一日2次,5天可脱落不发。
地丁治多发性疖疮治多发性疖疮紫花地丁50克,金银花50克,蒲公英30克,野菊花、连翘、紫背天葵各15克,生甘草10克,每天1剂,水煎早晚2次服。
7剂为1个疗程。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朱本浩山东省平阴县卫生局妙用五倍子五倍子虫为同翘目蚜虫科之昆虫,寄生于盐肤木上,剌激叶组织或嫩枝时,畸形生长,膨大成瘿,一般于9~10月间将虫瘿采下,杀其内部寄生之虫,干燥备用。
五倍子又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
其味苦酸,性平,入肺、胃、大肠经。
中医认为它具有敛肺涩肠、止血解毒的功效,可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自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等症。
《本草纲目》上载有:“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心腹痛等。
可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它含有鞣酸、树脂、淀脂肪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新型隐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五倍子外用疗效显著,现介绍几则验方:五倍子蜜膏:将五倍子炒黑研末,用蜂蜜、米醋各半调如稠糊,敷患处,每日1~3次。
治疗痈疖肿痛有良效。
倍蜜膏:五倍子用50%蜜水拌匀,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待冷后研末备用。
用时薄掺疮面,外盖凡士林纱布,绷带固定,隔日换药一次。
治疗下腿溃疡、疮面腐臭流水。
倍冰散:五倍子5克,冰片1克,共为细末,撒布于患处,能即时止痛。
治口舌生疮。
五倍子猪油膏:五倍子粉、生猪油等量捣烂,皲裂者将油膏填入裂缝内;冻疮久不愈者将油膏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用橡皮膏固定。
对于手足皲裂及冻疮久不愈者有显效。
倍矾散:五倍子粉30克,枯矾粉30克,共为细末,先用双氧水将耳内脓液洗净,然后吹药,每日两次,至愈为止。
疔疮有哪些症状?
疔疮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疔疮症状,尤其是疔疮的早期症状,疔疮有什么表现?得了疔疮会怎样?以及疔疮有哪些并发病症,疔疮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疔疮常见症状:
*以上是对于疔疮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疔疮并发症,疔疮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疔疮常见并发症:
新生儿泪囊炎、脑囊虫病、矮小症、颅咽管瘤、脑动静脉畸形、副鼻窦炎、发作性睡病
*一、并发病症
眩晕呕吐,神识昏愦,疔毒走黄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疔疮症状,疔疮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疔疮”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021年整理)针灸治疗学复习题__各论第四章——外科病症
针灸治疗学复习题__各论第四章——外科病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针灸治疗学复习题__各论第四章——外科病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针灸治疗学复习题__各论第四章——外科病症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外科病症第一节疔疮一、填空题疔疮的病机主要是之毒邪结聚于肌肤而致气血凝滞而发。
二、选择题(一)A型题1.治疗疔疮所取主穴属()A.任脉穴B.手少阳经穴C.督脉穴D.足太阳经穴E.足阳明经穴2.治疗火毒入营型的疔疮,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所属经脉之荥穴B.所属经脉之郄穴C.所属经脉之合穴D.所属经脉之井穴E.所属经脉之下合穴(二)B型题A.身柱B.三棱针点刺出血C.曲泽D.隐白E.委中1.治疗火毒炽盛之疔疮,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大椎以泻火解毒2.治疗唇疔,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内庭穴(三) D型题1.治疗疔疮的针刺操作手法以()为主A.补法B.点刺出血C.隔附子饼灸D.温和灸E.泻法2.治疗疔疮的耳穴基本处方是( )、肾上腺、枕A.神门B.交感C.疔疮相应部位D.内分泌E.肝(四)X型题1.治疗疔疮的基本处方是( )A.身柱B.灵台C.水沟D.合谷E.委中2.治疗托盘疔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太溪B.郄门C.阴郄D.足三里E.内关三、改错题治疗疔疮之热毒炽盛型针刺操作宜补法、泻法并用.四、简答题试述疔疮的针灸基本治疗原则.五、问答题如何运用挑治疗法治疗疔疮?六、病案分析题杜某,男,教师,30岁。
1999年5月7日初诊。
患者右手食指红肿疼痛2天.2天前因切菜时将右手食指切破,仅用清水冲洗局部,第2天自觉右手食指红肿疼痛,伴高热寒战,心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疔疮
疔疮是一种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没有注重好个人卫生而到导致的,疔疮的症状有哪些呢?在中医上有哪些好的治疗方法呢?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和大
家一来了解一下疔疮的相关知识。
病因病机
疔疮多因肌肤不洁,铁木刺伤而妄施针挑挤压,以致火毒乘隙侵袭,邪热蕴结肌肤;或因恣食膏粱厚味和酗酒等,以致脏腑蕴热,毒从内发;若毒热内盛则流窜经络,内攻脏腑则属危候。
现代医学认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
疔疮初起为毛囊口脓疮隆起呈圆锥形的炎性硬结,状如粟粒,色或黄或紫,红、肿、热、痛,数日内硬结增大,疼痛加剧;继而形成脓肿而硬结变软,疼痛减轻,溃脓后脓腔塌陷,逐渐愈合。
如发生于四肢,患处有红丝上窜的,称红丝疔。
如见寒战、高热、神昏、谵语、头痛、呕吐为全身性化脓性感染,中医称疔疮走黄。
针灸治疗
1.刺灸法
(1)治则清热解毒,行气和血。
督脉统率诸阳,故泻身柱、灵台以疏泄阳邪火毒,两穴为治疗疔疮之经验穴;阳明多气多血,取合谷以清泄阳明火毒;委中为血郄,刺血以清泄血热。
(2)随证配穴根据患部所属经脉,循经取穴。
生于面部属阳明经者商阳、内庭;属少阳经者关冲、足临泣;属太阳经者少泽、足通谷;发于手者,可取足部同名经腧穴;发于足者,取手部同名经腧穴;高热十宣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神昏人中、中冲、内关;红丝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