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导论
城市经济学-第一章_城市与城市经济
城市就其本质来说,应该是一种特殊形态的 生产力,即集聚和系统形态的生产力。
城市是大规模的人口集聚而形成的。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在现代城市,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各个
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实现了 高度功能 城市的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 城市功能的一般运动趋势
第二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二、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 三、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一)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 基础
(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 步发展
(三)城市的产生是城乡的分离和对立的运动 过程
二、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
(一)比较利益 (二)规模经济 (三)集聚经济
三、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早期城市 中世纪城市 近代城市 现代城市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一、集聚经济的内涵 二、集聚经济的性质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特征 四、城市集聚经济效应
一、集聚经济的内涵
集聚经济就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四、城市集聚经济效应
近邻效应 分工效应 结构效应 规模效应 洼地效应
谢谢
二、集聚经济的性质
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集聚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关系 集聚经济是由集聚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
和集聚范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共同作用 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特征
城市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空间经济,是与人口 和产业密集性相联系的集约经济。
经济外在化或外部经济也是城市中各种经济 要素、经济活动的相关性与结构性产生的重 要机制。
城市经济学第一章
1.城市的基本功能与特殊功能
①基本功能 包括城市的载体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②特殊功能 不是所有城市都具有的,它是某一城市所特有 的,与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历史条件 有重要关系。
特殊功能
由地理位置决定的:海滨城市、边防城市 由自然资源决定的:石油城市、煤炭城市、钢铁 城市、森林城市等 由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决定的:旅游城市、历史 名城等
3、本书的定义
城市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
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 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发展的中心。
3、本书的定义
对于城市的概念,我们着重从以下几点把握: 首先,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次,城市是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 会有机体。
2.城市的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
①主要功能 指城市多种功能中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能够反 映城市个性和特征的并使之能够区别于其他城市的 功能 不是主观臆断的,而是客观存在的 “城市核心竞争力” ②辅助功能 指在城市的多种功能中,除去主要功能以外的其他 功能 ,辅助功能是保证主要功能的充分发挥,保证 城市的发展和保证城市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
3.城市功能的一般运动趋势 简单 复杂
单一 低 多种 高
半坡遗址
原始社会 末期聚落 分布较散 落,没有 明显的规 划
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乡村 聚落 城市
乡村的形成 城市的起源
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 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村落的形成
人类聚居的 第一次社 人类出现 本性和需求聚居 会大分工 分散的乡村聚落
定居
城市的形成
城市经济学-第1章
济。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一)地方化经济 类型:工业群集型经济(吸引相关部门或原有部门生产规 模进一步火大)、购物外在经济(引起交易公司的聚集,从而
导致以市场为基础的聚集体的形成)。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二)城市化经济
城市化经济主要是由于产业之间存在外部经济,一个产业 的发展通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可能对多个产业降低成本作出
规模经济的三个层次:单个工厂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单
个公司的规模决定的经济;该产业在某个区位的集聚规模决 定的经济。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二、集聚经济的性质
(二)集聚经济与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在同时经营多种事业时所产生的一种 效果,也有内部范围经济(指同一企业内部生产或经营多样化
产品而带来的成本节约)与外部范围经济(指企业因事业领域
四、城市集聚经济效应
(四)规模效应
概念:规模经济是城市集聚经济的一个主要源泉。 (五)洼地效应 概念: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作用力呈现出距离衰减规 律,即距离城市愈近,场效应愈强;反之亦然。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思考题: 结合你所熟悉的城市,分析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二、集聚经济的性质
总结:集聚经济是由集聚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集聚范 围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 济。
第三节 城市集聚经济
三、城市集聚经济的类型
(一)地方化经济 概念:主要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产业, 由于聚集在一个特定区域,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
③ 城市的职能趋于多样化;
④ 城市内部的分工和协作进一步加强; ⑤ 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⑥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经济学_导论
第一章 绪论
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城市经济学的意义 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在经济学的领域中, 城市经济学是一 门充满生机的新兴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 自20世纪60年代中叶城市经济学产生于西 方国家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相继创立了各 具特色的城市经济学。了解城市经济学的 产生和发展, 有助于我们理解学习本门课 程的意义。
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系统 地研究各种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 活动。(沃纳· 赫希)
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2、城市问题
宏观的城市问题 以整个城市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
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化。
如 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规模 微观的城市问题
考察单个经济单位即个别企业、家庭的经济行为,以及
长三角 面积(万平方公里) 9.97 总人口(万人) GDP(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7534 16981 160.7 珠三角 4.17 2337 8364 746 142 京津冀 21.9 9069.6 10283 954.8 82.42 全国 960 127627 95933.3 16386.1 496.72 三者占全国 比重(%) 3.8 14.8 37.1 30.8 77.5
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去研究城市问
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
城市经济学在西方
• 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其 标志是965年美国学者威尔伯.汤普森 (Wilbur Thompson)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言》一书的问世。然而, 这门学科产 生的历史渊源却很深远。 • 从最初关注城市土地经济问题等专项研究, 到系统地研究大部分城市问题的相关性及 其深层原因,再到政府应采取的政策研究, 城市经济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理论性与应 用性都很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1城市经济学-导论
一、城市经济学 二、城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城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四、城市经济学的五个公理
《 城市经济学》
一、城市经济学
1.城市 2.经济 3.城市经济学
《 城市经济学》
1.城市
(1)城市的定义: 经济学: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 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 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多元性
——高效率 ——高效益
——多功能 ——多类型
《 城市经济学》
(4)城市的演进与发展趋势
城市发展阶段 古代城市 (原始和中古 时代) 发展状况 规模很小、 数量很少 城市建设 经济功能 城乡关系 市政建设简陋, 手工业集中地、 城市相对封闭、 生活条件落后 农产品集散地 城乡分离
近代城市
城乡一体化
《 城市经济学》
前工业社会时期 的城市
是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 是农产品的集散地 城市的规模小、数量少 城乡分离
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中 心 是商业贸易的中心 城市的规模扩张、数量 猛增 城乡对立、差距拉大
工业社会时期 的城市
后工业社会时期 的城市
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聚居 地 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 城乡融合、差别缩小
资源的稀缺性和 需要的无限性
解决资源配置 与资源利用
宏观经济学
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和选择
微观经济学
使分配达到最优配置 使收益最大化
《 城市经济学》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①理性假设 ②边际分析与决策规则 ③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④均衡分析 ⑤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活条件改善 商贸中心
2020年(财务知识)第一讲城市经济学导论
(财务知识)第壹讲城市经济学导论第壹讲城市经济学导论一、什么是城市经济学?这门学科由哪些内容构成?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城市壹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重要人类现象。
如果将古老的城堡见作城市的雏形,那么,城市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史。
可是,直到二十壹世纪,人类才进入全球性的城市化世纪,因此,城市又仍非常年轻的,充满活力。
于许多贫困的发展中国家,尚有大量人口没有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就中国而言,目前我们的城市化水平大约为45%左右,尚有大约1.5亿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市。
为了实现人类经济和社会的进壹步发展,城市化仍必须持续发展下去。
城市经济学就是壹门帮助我们推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科。
简单来说,城市经济学就是研究城市经济现象及其关联问题的学科。
必须注意的是,城市经济学虽然以城市经济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可是,影响城市经济的因素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因素,因此,城市经济学决不是仅仅研究城市经济现象,仍要研究影响城市经济的其他因素。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发展服务的,因此,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不能只研究抽象的经济发发展过程,而要“见物更见人”。
2.城市经济学的具体内容第壹、城市经济中的区位分析。
这壹分析的核心是城市中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重视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属于城市经济学中的微观范畴。
重视空间和区位分析是城市经济学区别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主要方面。
第二、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城市经济问题。
这壹研究是将城市视为开放的系统,研究城市之间的分工和交换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属于城市经济学中的宏观范畴。
第三、和城市经济发展关联的问题,如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城市贫困、城市政府职能和城市财政职能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能否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包括基础设施、市场机制、规制和政策,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其中许多问题的解决仍关系到能否于城市发展过程中体现人权等普世价值观。
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 与“城”相对应的是“市”,则是指进行交易 的场所。 • 如《管子· 小匡》曰:“处商必有市井”; • 《孟子· 公孙丑》中说:“古之市也,以其所 有,易其所无,有司者治之耳”; • 《周易.系辞下》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 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 是“中市”,以一般的消费者为主;另外还有 “朝市”,“朝市”清晨进行,以商贾间的买 卖为主;“夕市”傍晚进行,以小贩间的买卖 为主 “朝市”、 “中市”、 “夕市”总称 “三市”。 • “市”的影响范围,约方圆五十华里。因此 “市”是古时候商品流通中心。在生产力发展 的驱动下,商品生产日渐发达,商品交换日趋 频繁,成为日常生活之必需。 客观上要求为这种交换提供一个安全、通达、 固定的环境,于是“城”与“市”互相结合,
五,城市的经济地位与作用[13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 我国共有城市622个,其中:
• 城市的类型:美国地理学家哈里在《美国的城 市职能分类》一文中将城市分为:工业城市、 综合城市、批发商业城市、运输业城市、矿业 城市、大学城市、游览疗养城市。日本的经济 学家也把城市分为7类:工业城市、商业城市、 矿山城市、水产城市、交通运输城市、其它产 业城市。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但互相之间大 同小异. • 城市功能:指的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是城 市生命力之所系。城市的主导功能决定了城市 的性质,城市的类型是一个历史概念,而非固 定模式,它将随着城市的主导功能变化而变化。 • 如抚顺市就曾提出“油头、化身、轻纺尾”的 城市发展思路。煤炭已经淡出主要地位.
3、设立建制镇的标准
• 我国设镇的标准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化。 按1984年民政部公布的调整后的设镇标 准为: (1)凡县政府所在地均可设镇 (2)总人口在2万左右的乡,其乡政府驻地非 农业人口比重占10%以上,即非农业人 口不低于2000人可设镇。 (3)对非农业人口不足2千人,确有必要的 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区,边境口岸,少 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可适当放宽.截止到 1994年低,我国共有建制镇16210个(市辖 建制镇5809个,县辖建制镇10401个)
城市经济学导论概要
阿瑟· 奥沙利文(2000年)和周伟林(2004年):
城市地区是一个具有较高人口密度和较大人口规模的 地带(以某个最小人口规模为参照系)。
城市的界定 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 行政区划? 人口结构(非农人口数量及比例)? 产业结构(农业从业人员比例)? 其他城市特征?
一、对城市的理解
一、对城市的理解
经济学家眼中的城市:
城市经济学家巴顿: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 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 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城市经济学家沃纳· 赫希:城市是一个外部性因 素众多、地价高度影响选址决策的地方。这种 观点应当成为分析许多城市问题的基础……所 有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经常以外部性因素为重 点,这是一种特别有用的城市观点。
一、对城市的理解
什么是城市? 1、定性的描述: 直观地看,城市地区是人类活动相当 密集的地方,这些活动包括居住、工作、 娱乐、运输和把这些活动连接在一起并 为居住和工作提供基本服务的那些公共 服务(例如管道、供水和公用事业)。
一、对城市的理解
但要得到一个明确的城市定义却有些困难, 城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动态 体系,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对城市的理 解不同。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产生:现代城市是在技术进步 导致农业出现剩余产品的条件下产 生的。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的发展:
从世界上来看,有以下三个特征:
1、从19世纪开始,全世界城市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
美国,城市化的水平从1800年的5%到1950年的60%直至到 现在的77%; 在欧洲,1850年近20%,1900年38%,1950年52%,目前 为75%。 全世界,1950年为30%,1995年45%,
城市经济学-1
13. 丁健,现代城市经济,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一节 城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性质
一、城市经济的重要性 城市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重要产 业和大量人口就会向城市集中,这已经成为一种必 然趋势。正是由于城市的这种特性,使得城市经济 在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决定 性作用。
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
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 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2、饶会林, 1999年12月24日,光明日报经济论坛, 《城市经济学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城市化道路。城市化道路的研究大概包括城市化速度、 模式、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 为城市人口的速度、城乡人口和用地的动态比例关系、 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化及其地区分布的特点等。
城市经济学则弥补了上述缺陷。它重点研究公共经济 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调控方法与政策问题,如城 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 (其中包括交通、 环境、供水、供电、通讯等等)、公共文化设施(学校、 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福利设施(福利医院、养老院、 公墓、公园、绿地、草坪等等)和住宅的建设、投资, 都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经济。不重视城市公共经济的发展, 是传统经济学的痼疾。也是我国城市问题较多、欠帐大 多、 “卡脖子”现象很多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城市宏 观调控不力、短期行为的一个重要表现。城市经济学正 是基于以上正反两方面的原因,把公共经济的研究作为 自己的重点,并充分论证直接生产经济效益与公共经济 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以城市为系统,研究城市的产生与 发展,如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和 乡村城市化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 在城市化不断加速,城市区域化、城市全球化不断加 速的今天,学习城市经济学和研究城市经济现象对于 理解和把握城市发展的实质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第1章 导言和城市经济学公理
二、城市经济学的六个研究领域
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交通; 犯罪和公共政策; 住宅和公共政策; 地方政府的支出与税收。
第二节 什么是城市
一、城市的定义
具有相对高人口密度的区域。 本定义反映美国状况,世界的定义:
人口密度高+产业以非农业为主。
二、城市政策
制定解决城市问题的政策会增强城市的活力, 推动城市发展。
第一节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
一、城市经济学的含义
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 位置或区位选择。 还可以甄别无效率的区位选择,对可供选择 的公共政策进行检验,以便作出提高效率的 决策。
二、相关概念
城区:就是城市,一般是指每平方公里人口 密度不低于一定数量的地理区域。 城市人口:生活在城区的居民。
三、行政(政治)城市概念
自治市
政府规定的地方政府行使政治权利的区域。
中心城市
政府规定的具有行政级别的城市。如南昌市、 北京市,相对于新建县、密云县。
四、都市区
大都市区
拥有大量人口的核心区和附近在经济意义上与 这个核心结为一体的邻近社区。 包含乡村地区
小都市区
比大都市区小 城镇
第三节 城市为什么会存在
一、城市产生的条件 农业生产过剩 城市生产 用于交换的运输体系 动物是没有城市的
第四节 城市经济学的五个公理
通过调整价格实现区位均衡 自我强化效应产生极端结果 外部性导致非效率 生产受规模经济影响 竞争导致零经济利润
第1章 导言和城市经济学公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城市及其特征, 掌握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
城市经济学-第一章-城市经济学的一般知识.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的一般知识
中南大学土建学院
一、经济学基本知识
(一)经济学的内涵 1、经济问题的由来与资源配置的选择
自由物品: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 物品,如阳光、空气等等。 经济物品: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
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需要,经济物品总 是稀缺的。
(一)经济学的内涵
伊利和莫尔豪斯,1924年出版了《土地经济学原理》 1924年,美国土地学家赫德提出“楔形理论”。 1925年,美国经济学家帕克、伯吉斯提出了著名的城市土地利用 “同心圆模式”。 1936年,霍伊特又对“楔形理论”和“同心圆模式”进行了发展, 提出了“扇形模式”。
这些研究,将城市问题从单纯的工程技术领域拓展到社会 经济领域,从而为城市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基 础。
边际学派(需求)
(二)经济学的分类
(1)微观经济学:自由竞争,无形的手——市 场 研究对象:消费者和厂商(生产者)
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各种商品的供 给,怎样决定各种商品的交易数量和价格。 消费者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与生产者作为生产要 素的需求者,怎样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和价 格。
(一)经济学的内涵
2、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与机会成本
问题的实质:如何分配与使用这些有多种用途但 为数有限的生产资源,来满足轻重缓急各不相同 的无限的需要。
按照某种标准确定出各种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 权衡为了实现各种给定的需要必须付出的代价。
(一)经济学的内涵
2、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城市经济学导论
城市经济学导论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中心,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并探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产业结构、就业、收入分配、消费行为等方面。
城市经济学通过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揭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城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效益、城市就业和人口流动、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等。
这些内容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城市经济的基本要素。
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城市经济现象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城市发展理论主要解释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和演化过程。
其中,坎特尔模型描述了城市经济规模与城市效益之间的关系,弗里德曼的城市增长极理论强调了特定行业和区域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城市经济会经历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这一理论揭示了城市经济演变的动态过程和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了城市内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布及其形成与演化的机制。
该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如中心城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三、城市经济学的应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和政策制定等领域。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经济学提供了关于土地利用、交通网络、产业布局和住房供给等方面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优势,进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管理中,城市经济学可以分析城市的财政收入与支出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城市经济学第一篇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3.市场与政府
市场是物品或服务交换的地方,随着现代技术发 展,市场已摆脱具体空间地域的束缚,成为一个虚拟 抽象的概念。市场被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 场、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市场。 当市场在资源配置等方面发生失效现象时,政府 的管制成为另外一只手,用于干预经济活动,但是政 府干预也会出现失效现象。
发展中国家55%的GDP在城市,发达国家85%的GDP在城市。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
3.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学的任务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目前我国政府提出的未来城镇 发展思路,“城镇化”目前依然是我国城市经济学的 重点研究对象。 城市产业经济发展以及布局是国内城市经济学研 究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产业发展的速度、方式,还是 产业的布局,都被认为关乎国家和社会繁荣安定的重 要基础。
经济学的概念常识
2.经济学的核心假定
(1)理性人或经济人 假定状态下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理性判断并追求自 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家眼中的“MR RIGHT”,现实 生活中并不存在。 (2)稀缺性和经济物品 经济物品具有稀缺性,但是稀缺并非稀少,而是指 人们为了获得它而做出的有代价性选择。
经济学的概念常识
——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概述
城市经济学导论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
1.诞生与发展
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 以《城市经济学导论》与《区位和土地利用》这两本 著作作为诞生标志。 城市经济学自诞生起迎来快速发展,并与城市发展 所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与空间规律紧密相关,以便解 释城市经济现象存在和出现的一般规律,并指导和帮 助城市管理和规划工作以更好地顺应城市发展需要。
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 由的市场经济,最好 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 的政府。 如果竞选成功, 我保证将为美 国人民实行新 政!
经济学赵城市经济学导论
三、城市经济学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城市经济学研究内容:什么是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城市问题及城市地区特有的经济活动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的不同: 城市是一个空间问题,而经济学的其他分支忽视决策的空间因素,采取方便但不现实的假设,即所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在一个时空点上。
课程安排
课时:34学时学分:2学分授课:大约28学时课堂讨论、习题与答疑:4学时期终考试:2学时
考试结构与方式
期终考试:占60分考勤课堂发言:10分期中考试与作业:30分
城市经济学导论
城市一直是文明的壁炉,在黑暗中散发出光和热。 ——西奥多·帕克(Theodore Parker) 我情愿醒来以后无处可呆,也不愿意居住在世上的任何一座城市。 ——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城市发展有以下特征: 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世界水平,目前城市化进程加快。 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与世界上其他与中国基本处在同等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根据2000年的数据,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这些国家10%左右。 1979年城市化水平18.96%,2002年城市化水平36%,预计到2020年增加到65%。
对城市的理解城市经济学理论演进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导论
一、对城市的理解
什么是城市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
一、对城市的理解
什么是城市? 1、定性的描述: 直观地看,城市地区是人类活动相当密集的地方,这些活动包括居住、工作、娱乐、运输和把这些活动连接在一起并为居住和工作提供基本服务的那些公共服务(例如管道、供水和公用事业)。
城市经济学的两个研究路径:城市内部的各种区位分析,侧重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核心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如家庭和企业的区位选择、地租与空间结构、交通、环境、政府干预等。从宏观层面上探讨城市的经济问题,焦点是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经济繁荣和萧条问题。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分工体系的形成、城市经济的增长等。 实际上这两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相互独立的。
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1.历史上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某某、古埃及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区。
第二节城市化1.城市化---城市的各种要素不断积累和扩张的过程。
它包括城市居民数量的增加、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增长过程;也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变革进入农村的过程。
2.城市化水平指标”可以通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构成、城市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以及城市人口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反映出来。
3.城市化质量指标---一般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没一个指标又含有多个具体指标,比如城市环境中绿地面积、废水排放总量与处理量、垃圾产生量与处理量等。
4.城市进程的四个阶段:城市膨胀期-市区蔓生期-城市体系形成期-城市群形成期。
城市化进程两种方向:向心型和离心型逆城市化”某某市人口和就业岗位向达城市外围的小城镇甚至乡村分散的过程。
5.解放后的城市化进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1)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时期1949-1957(重点建设,稳步前进)(2)城市化多度发展时期1958-1960(发展不平衡)(3)城市化的调整时期1961-1965(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时期1966-1976(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城市化回复正轨和健康发展时期1977-今第三节城市的基本范畴1.城市的规模”是人口、经济、科学、等要素在城市的聚集规模。
2.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主要指标有:城市人口数量、站用地面积、国民生产总值。
3.人口数量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衡量城市规模的基本指标。
4.适度的城市规模需要考虑:A城市的功能和性质B人口构成及城市发展趋势C企业的专业化协作D城市的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E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划F城市在该地居民点分布体系的地位G卫生方面的要求主要考虑环境、社会、经济三个主要因素。
5.城市的类型--按地理位置划分:沿海~沿江~边境~内地~--按城市的结构分:单中心~和多中心~--按城市的开放度:封闭式~开放式~国际型~全国性~地区性~--按城市的历史分: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2——主要研究对象1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宏观城市问 题),常称为理论城市经济学,研究各城市的 一般规律
城市本质:集聚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原因、机制、形态) 城市规模(最优规模与规模分布、外部性) 城市区位选择理论、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 城市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
城市经济学产生2——理论准德国经济学家屠能的农业区 位理论、韦伯(德国)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 斯塔勒(德国)的中心地理论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 提出的同心圆理论、土地经济学家赫德的楔形 理论、麦肯齐提出的多核心理论 关于城市土地经济理论:美国经济学家伊利等 出版的《土地经济学原理》、拉特克利夫出版 的《城市土地经济学》、威廉、阿朗索出版的 《区位与土地利用》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导论
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发展、研究对 象及其不成熟性
城市经济学的产生1
产生时间和标志:20世纪60年代,以1965年 美国威尔伯· 汤普森的《城市经济学—导言》 出版为标志 性质:经济学新分支学科、边缘、综合学科 产生背景: 理论准备: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候 各学科对城市现象的大量理论研究,见后 实践背景:二战后城市化水平的迅猛提高, 特别人口在大型城市的集聚程度提高带来 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如交通拥挤、污染、 贫困、犯罪、财政危机等,制约了城市的 发展。
城市经济学产生3——在中国的产生
在改革开放以前不存在城市经济学,对城市也 很少研究,原因:
左的指导思想禁锢:消除城乡差别、限制城市 发展 经济体制的限制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教材集中于这 段时间出版,且多冠以“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问题的暴露,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
城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研究重心由空间分析转移到部门和政策分析; 城市经济学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边界已经而且正 在继续被打破; 大量利用计量经济工具进行实证研究; 大量借鉴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 城市经济的模拟模型有望增加
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1
不同城市经济学家对城市经济学的不同理解: 巴顿(英国):把任何系统地运用经济学原理 去解决城市问题的企图都当作城市经济学; 山田浩之(日本):城市市经济学就是抱着解 决城市问题的愿望,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空间 结构进行,探讨理想的公共政策方案 赫希(美国):城市市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 原理和分析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 特有的经济活动。 共同点:都把城市问题(包括微观和宏观问题) 作为研究对象
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2——主要研究对象2
微观城市问题(应用城市经济学)
城市住宅经济 城市交通经济 城市环境经济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城市物流经济 城市贫困与犯罪
城市政府:政府职能、财政与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学的不成熟性
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具有不规范性和多样性,是 求解具体问题还是研究一般规律 理论上:
缺少一个贯穿城市经济学始终的基础理论 缺乏一个基础的、可以作为分析工具的理 论 城市经济学家对相关许多问题没有统一的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