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总复习导学案

【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总复习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总复习导教案八年级语文拟订日期课型复习年级课八下复习主备人执教人使用时间题(一)知识与技术1、掌握作者及文学知识。

2、掌握说明及重点句子翻译。

目标教3、梳理课文内容。

能把知识有课内向课外迁徙。

学过程与方法经过学生的自主背诵、复习,识记课内的重点考点,经过做中考目试题及老师的解说提高学生的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目标标感神态度与与先人对话,学习先人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情操。

价值观教课重点1掌握说明及重点句子翻译。

能把知识由课内向课外迁徙。

教课难点能把知识由课内向课外迁徙。

教学过程个人订正一.导入新课在古代社会有好多隐士,他们退居山林,怡然自得。

同学们能找出这样的人吗?(生畅所欲言)二.出示目标学习方法:屏幕显示目标,学生齐读。

三.回首:依据复习重点,自由复习。

1、文学知识:《与朱元思书》作者,南朝梁文学家。

《五柳先生传》作者是代的。

2、课下说明(用手中的笔勾勒你还不太熟习的词语或句子)3、文章内容理解:《与朱元思书》运用什么手法写景?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五柳先生传》刻画了如何的一个五柳先生形象?4、同桌相互发问。

(重点:你勾勒的不太熟习的词语或句子,内容部分的问题)四、稳固:1、重点字词。

《与朱元思书》(1)随意东西东西:((2)猛浪若奔奔:()(3 )负势竞上负:()(4)相互轩邈轩邈:()(5 )天下独绝绝:()猿则百叫无绝绝:()《五柳先生传》吝情:((1)每有会意会意:()(2)曾不惜情去留(3)不戚戚于贫贱戚戚:()(4)不汲汲于荣华汲汲:())学习方法:指名学生板演,重点是每组的最后两个号,其余学生在教案上达成。

学生做完后,本组2号学生上黑板批阅,改正。

教师重申,学生改正。

学生记忆。

2、翻译以下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扬,随意东西。

2)夹岸高峰,皆生寒树,负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部编版(2017)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含答案)精品资料

部编版(2017)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含答案)精品资料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NO.20)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故事主旨。

2.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3.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德育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感受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或通过品味课文的意蕴哲思,汲取传统智慧。

一、知识链接1.作者链接。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作品简介。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

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二、基础梳理3.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北冥(míng) 鲲(kūn) 齐谐(xié) 抟扶摇(tuán)4.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词语。

(1)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同“溟”,海)(2)词类活用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南冥者,天池也(名词作形容词,天然的)(3)一词多义①息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②为其名为鲲(叫作) 化而为鸟(成为)③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其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⑤而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导学案设计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送友人》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背诵诗歌,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3、感受诗人通过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挚感情。

〖学习重点〗1、诵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学习难点〗品味诗歌语言,分析其表现手法,领悟诗歌鉴赏方法。

〖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进程〗一、导入新课人有悲欢离合,别离难免,于是送别诗应运而生。

自古以来,送别诗大多充满了伤感凄清的愁绪,总是带着“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凉不舍,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的愁苦不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无奈。

然而送别诗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

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送友人》一诗,就体现了李白送别诗的突出特色。

二、有关资料1、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表现出藐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其诗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高峰。

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qiāng进酒》等。

2、创作背景本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

宣城,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来情有独钟。

三、预习设计1、请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补写完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答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时列为“唐宋八大家”。本文作者主要记小石潭,他写水、写岩石、写树木、写游鱼,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是富有诗意的散文,写得极为精美。
2.通假字下见小潭(“见”通“现”,译:向下走,出现一个小潭。)
3.一词多义:①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久居)可以,能够。②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由;(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跟随。③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以其境过清)冷清。④差:(参差披拂)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⑤以:(以其境过清)因为;(近岸卷石底以出)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⑥乐:(心乐之)以„为乐;(似与游者相乐)逗乐,嬉戏。⑦见:(下见小潭)动词,通“现”,出现;(明灭可见)动词,看见。
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
11.11.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12.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衬托水的清。
13.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6.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全石以为底。(应为“以全石为底”。译:以整块石头为底。)省略句:(余)以其境过清。(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清凉。)日光下澈(潭水)。太阳光直射到潭底。(溪泉)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又像蛇那样爬行。坐(于)潭上。坐在潭边。翻译: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树枝藤条)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互相嬉戏。

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能力提升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旧知,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从大单元视角出发,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整合,认识儒道两家对社会与人生看法的不同,并能思考其现实意义。

德育目标: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难点: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反复诵读。

(重点)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永恒的主题。

第六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体现了中华文化优秀的语言实践,奠定了规范的汉语言体系,值得同学们反复诵读,培养文言的语感。

下面让我们在几位同学的带领下再次品读中国典籍!学习任务一:夯实基础,复习旧知本单元几篇文章都是古文,考点密集,学生自主复习后,小组内互相提问,最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总结。

(自主复习课上完成,本节能力提升课上展示)绘制单元思维导图(自学)(自学指导:1.反复诵读课文,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文言知识,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

2.思维导图在全面整合考点的基础上尽量美观。

)示例学习任务二:问道诸子,思维提质【情境主问题】:(教师屏显)感谢诸位同学的精彩分享与补充!中华典籍的魅力不仅在其优秀的语言形式,更因其既有情趣又有理趣,凝聚着先贤的智慧。

泰安第十中学拟开展以 对话先贤,问道诸子”为主题的交流会,请同学们拟写采访提纲,完成采访脚本,与古圣先贤对话,共同描画理想社会,绘就多彩人生!一问诸子晓其志1.请从本单元中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古圣先贤,邀请他来参加我们学校的 对话先贤,问道诸子”的主题采访交流会,先为其设计人物名片,并提炼他身上的关键词吧!2.就你选择的一位古圣先贤,设计你与他的采访地点或情境,列出采访提纲。

3.小组讨论,选出组内最佳采访提纲,形成采访脚本,并标注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说话时的语气。

初中语文_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本单元学习重点的文言词汇的含义和用法2、能理解文章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提高翻译句子的能力3、能感悟文章的主题,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4、能熟练背诵本单元学习的古诗文名句5、通过复习提升理解分析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重点1、各类文言词汇知识的积累2、句子的翻译3、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共鸣4、能阅读课外浅显的文言文学法小组合作共同达标学习法展示法预习案学生课前自主复习本单元的文言常识,准备在课上展示(1)(2)(3)3、找出本单元的重点实词解释(重点举例)卷石底以出水尤清冽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横无际涯朝晖夕阴迁客骚人去国怀乡薄暮冥冥把酒临风锦鳞游泳春和景明长烟一空宠辱偕忘野芳发而幽香杂然而前陈者顺林阴翳是进亦忧退亦忧临溪而渔风力虽尚劲呷浪之鳞秋天漠漠向昏黑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落红不是无情物4、找出本单元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句子(重点举例)以乐可从观以极或则归而乐5、找出本单元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重点举例)犬牙差互斗折蛇行凄神寒骨先天下之忧而忧百废具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泉而茗者,垒而歌者,红妆而蹇者6、会翻译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我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微斯人吾谁与归而城居者未知知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0、从本单元的诗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名句,抄写在下面如:探究案1、通过复习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体会1、自主复习,小组合作,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体会诗文作者的感情(1)《小石潭记》中表现了柳宗元怎样的心境?(2)《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表达了怎样的情怀和抱负?(3)被贬至滁州的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太守?(4)袁宏道仅仅是独恋满井的早春之景吗?(5)哪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的怡然自得?(6)有人说李白怀才不遇而抑郁消沉,你同意吗?(7)杜甫的胸怀宽广博大,何以见得?(8)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了什么?(9)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什么?2、复习理解本单元的写作方法(1)《小石潭记》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2)《岳阳楼记》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3)知道骈句吗?《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句式有何特点?(4)《满井游记》的比喻巧妙,妙在何处?(5)岑参善于奇思妙喻,体现在哪里?达标案一、各小组展示本组的复习重点,带领大家共同达标分词汇组、句子组、内容感情写法等组二、阅读《卖油翁》,回答后边的问题: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古代诗文的阅读,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以五首古代诗歌组元外,其余四课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僻地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岳阳楼记》也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小境界,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醉翁亭记》作者自己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乎以宽和仁爱之心,“乐民之乐”。

而袁宏道纵情山水,陶醉于郊野春朝的美景,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又有对官场的厌倦,是作者个性的张扬和抒发。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能将散文译成现代汉语。

3、掌握文言文中“记”的文体特点。

4、把握文章景与情的依存关系,体会课文构思的精妙,领悟文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注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2、品味不同文章的语言特色,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多读文言诗文,开阔视野,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加深对祖国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诵读古诗文。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学习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2、难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教学设想文言诗文的教学,须先疏通文字,再根据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或侧重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或侧重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概况、时代背景和文言词语、句式等方面的知识,以达到能阅读浅易文言诗文的目的。

课时安排《小石潭记》2 课时,《岳阳楼记》2 课时,《醉翁亭记》2 课时,《满井游记》2 课时,《诗五首》3课时,综合性学习活动2课时,检测及讲评3课时,合计:17课时26小石潭记导学案柳宗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掌握一般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导学案设计【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难点: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知识链接】作者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水尤.清冽尤:(2)佁然..不动佁然:(3)潭中鱼可.百许.头可:许:(4)斗.折蛇.行斗:蛇:(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6)不可久居.居:(7)悄怆..幽邃悄怆:(8)以.其境过清.以:清:、重点句子翻译。

(一定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翻译句子,注意特殊用法:.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 一词多义。

(1)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2)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4)差: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5)以: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6)而:乃记之而去()潭西南而望()2. 古今异义(1)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今义:允许,许可(2)崔氏二小生古义:今义:指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3. 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2)下.见小谭(名词作状语,)(3)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4)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5)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6)凄.神寒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特殊句式(1)坐潭上。

(省略句,“坐”后省略介词“于”)译:(2)斗折蛇行。

最新部编本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6单元学案设计含答案导学案导学单完整版最新精品精编优秀优质示范实用

最新部编本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6单元学案设计含答案导学案导学单完整版最新精品精编优秀优质示范实用

最新部编本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导学单第六单元优秀学案设计(含答案全单元完整版)21 《庄子》二则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生平、思想。

3.理解庄子善用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4.感知惠子和庄子在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5.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作家作品1.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时期哲学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

《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

2.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名存实亡,各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

庄子对这样的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

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

二、知识盘点1.读生字。

北冥.( ) 鲲.鹏( ) 徙.于南冥( )齐谐.( ) 抟.扶摇而上( ) 其正色邪.(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北冥有鱼(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则将徙于南冥(1)海运..古义: 今义:(2)怒.而飞古义: 今义:(3)去.以六月息者也古义: 今义: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野马..古义: 今义:(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古义: 今义: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鹏之徙于南冥也 是鱼之乐也其不知其几千里也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志齐谐者 志怪者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名之者谁虽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苍苍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两鬓苍苍十指黑于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5.解释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

【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总复习导学案

【语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总复习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总复习导学案猿则百叫无绝绝:()《五柳先生传》(1)每有会意会意:()(2)曾不吝情去留吝情:()(3)不戚戚于贫贱戚戚:()(4)不汲汲于富贵汲汲:()学习方法:A指名学生板演,重点是每组的最后两个号,其余学生在学案上完成。

B学生做完后,本组2号学生上黑板批阅,修改。

C教师强调,学生修改。

D学生记忆。

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学习方法:学生做完后,让学生归纳翻译句子应该注意的问题:1注意句式2注意重点词语,也就是每个句子翻译的得分点。

3.中考链接:学习步骤:A指名学生板演,重点是每组的3,4两个号,其余学生在学案上完成。

B学生做完后,本组1号学生上黑板批阅,修改。

C教师强调,学生修改。

D学生记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4分,每题2分)(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

(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_________________”和“忘怀得失”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性格。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单元目标:1. 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 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 学习古人论事说理和描写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重难点:学习古人论事说理和描写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

一、导入: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第六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

其中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如《北冥有鱼》。

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如《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有“不平则鸣”的呐喊,如《马说》。

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如《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

那这些名篇就什么事说了什么道理,它们的情趣和理趣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在说理的过程中又运用到了哪些技巧呢?我们结合内容来看一看。

二、梳理内容,学习论事说理技巧1.《庄子》善用寓言说理。

选自《(庄子)二则》中的《北冥有鱼》通过雄奇的想象,描述了神奇莫测的鲲鹏形象,以及鲲鹏迁徙到南海要“以六月息”的故事,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他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道理。

2.同样节选自《庄子。

秋水》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主要是采用对话的形式,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既机智敏锐,又轻松闲适,读来既令人叹服于二人的辩才,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的诗意。

3.《虽有嘉肴》一文首先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以生活中常见到的事物为喻,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生动形象的引出论述的观点,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的道理。

4.《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作者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

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的一个美好愿景。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是故谋闭……大同”,作者拿现实社会跟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这些在“大同”社会里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和平、安定的局面。

【试题链接】①文章以“嘉肴”开头,有什么作用?【答案】开头引用“弗食嘉肴”的作用是,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的论述,生动形象的引出论述的问题,使文章通俗易懂。

②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

③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答案】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④谈谈你对“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理解。

【答案】“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子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对各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这句话点出了大同社会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在形式上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形成整齐划一的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⑤“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答案】“世外桃”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二者都描绘了理想的社会蓝图,“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受到关爱的基本特征,在“世外桃”中有具体的体现,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花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体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1 《庄子》二则教学目标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课前预习读准字音鲲(kūn)徙(xǐ)抟(tuán)南冥(mínɡ)濠梁(háo)鲦鱼(ti áo)通假字北冥有鱼(同“溟”,海)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古今异义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例句:南冥者,天池也今义:高山湖泊名)安(古义:怎么例句:安知鱼之乐今义:安全)子(古义:对人的尊称例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今义:孩子,儿子)文言句式判断句:《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北冥有鱼》【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参考译文:1.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2.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RJ下册名师授课教案第6单元 第六单元单元导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RJ下册名师授课教案第6单元 第六单元单元导学

第六单元单元导学1.语言运用: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阅读古文的基本语感。

2.思维发展: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提高思辨能力。

3.审美鉴赏:欣赏古人语言的精彩,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品悟经典文学形象承载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取向。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培养阅读古文的基本语感。

2.欣赏古人语言的精彩,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品悟经典文学形象承载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取向。

诵读法、法、讨论法。

本单元前三篇课文所选五篇文言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庄子二则》和《礼记二则》是先秦散文,《马说》属于论说文体。

这些文章有情趣,有理趣,闪烁着古人的思想智慧之光。

最后的《唐诗三首》所选古诗皆为体现民间疾苦,表达深切同情的名篇。

《北冥有鱼》作为《逍遥游》的开头部分,塑造了“鲲鹏”这一超现实的形象,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主要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既令人叹服于庄惠二人的辩才,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社会、安定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中黑暗现象的厌恶,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无知,痛斥了当时的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的现象,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对人才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人才能被发现和重用。

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石壕吏》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卖炭翁》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导学案课件全面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导学案课件全面版
光不会因你而停留,你却会随着光阴而老去。
有些事情注定会发生,有的结局早已就预见,那么就改变你可以改变的,适应你必须去适应的。面对幸与不幸,换一个角度,改变一种思维,也许心空就不再布满阴霾,头上就 是一片蔚蓝的天。一生能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很多事情,很多人已经渐渐模糊。而能随着岁月积淀下来,在心中无法忘却的,一定是触动心灵,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无论是 伤痛是欢愉。人生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不要错过了清早的晨曦,正午的骄阳,夕阳的绚烂,暮色中的朦胧。经历过很多世态炎凉之后,你终于能懂得:谁会在乎你?你又何 必要别人去在乎?生于斯世,赤条条的来,也将身无长物的离开,你在世上得到的,失去的,最终都会化作尘埃。原本就不曾带来什么,所以也谈不到失去什么,因此,对自己 经历的幸与不幸都应怀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小小的不如意或是飞来横祸就能坦然接受,知道人有旦夕祸福,这和命运没什么关系;有一颗平常心,面对台下的 鲜花掌声和头上的光环,身上的浮名都能清醒看待。花不常开,人不常在。再热闹华美的舞台也有谢幕的时候;再奢华的宴席,悠扬的乐曲,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刻。春去秋来, 我们无法让季节停留;同样如同季节一样无法挽留的还有我们匆匆的人生。谁会在乎你?生养我们的父母。纵使我们有千般不是,纵使我们变成了穷光蛋,唯有父母会依然在乎! 为你愁,为你笑,为你牵挂,为你满足。这风云变幻的世界,除了父母,不敢在断言还会有谁会永远的在乎你!看惯太多海誓山盟的感情最后星流云散;看过太多翻云覆雨的友 情灰飞烟灭。你春风得意时前呼后拥的都来锦上添花;你落寞孤寂时,曾见几人焦急赶来为你雪中送炭。其实,谁会在乎你?除了父母,只有你自己。父母待你再好,总要有离 开的时日;再恩爱夫妻,有时也会劳燕分飞,孩子之于你,就如同你和父母;管鲍贫交,俞伯牙和钟子期,这样的肝胆相照,从古至今有几人?不是把世界想的太悲观,世事白 云苍狗,要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懂得爱惜自己。不羡慕如昙花一现的的流星,虽然灿烂,却是惊鸿一瞥;宁愿做一颗小小的暗淡的星子,即使不能同日月争辉,也有自己无可 取代的位置其实,也不该让每个人都来在乎自己,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单行道,世上绝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大家生活得都不容易,都有自己方向。相识就是缘分吧,在一起 的时候,要多想着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而不是想着去得到和索取。与人为善,以直报怨,我们就会内心多一份宁静,生活多一份和谐没有谁会在乎你的时候,要学会每时每 刻的在乎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分水岭,回望过去生活的点滴,路也茫茫,心也茫茫。少不更事的年龄,做出了一件件现在想来啼笑皆非的事情:斜阳芳草里, 故作深沉地独对晚风夕照;风萧萧兮,渴望成为一代侠客;一遍遍地唱着罗大佑的《童年》,期待着做那个高年级的师兄;一天天地幻想,生活能轰轰烈烈。没有刀光剑影,没 有死去活来,青春就在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中悄然滑过。等到发觉逝去的美好,年华的可贵,已经被无可奈何地推到了滚滚红尘。从此,青春就一去不回头。没有了幻想和冲动, 日子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寂寞地走过一天天,一年年。涉世之初,还有几分棱角,有几许豪情。在碰了壁,折了腰之后,终于明白,生活不是童话,世上本没有白雪公主和青 蛙王子,原本是一张白纸似的人生,开始被染上了光怪陆离的色彩。你情愿也罢,被情愿也罢,生存,就要适应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的生活。人到中年,突然明白了许多:人生 路漫漫,那是说给还不知道什么叫人生的人说的,人生其实很短暂,百年一瞬间;世事难预料,是至理名言,这一辈子,你遇见了谁,擦肩而过了谁,谁会是你真心的良朋益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月27日(周一)八(下)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秋园老师原创【学习目标】1、掌握古诗文朗读节奏和背默。

2、掌握常用实词意思和翻译句子。

【学习时间】两节课【内容与步骤】第一节课一、复习《〈庄子〉二则》(一)复习《北冥有鱼》1、朗读节奏和重点实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课文翻译。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做鹏。

鹏的背脊,不知有几千里,用力鼓动双翅飞起来,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

这只鸟,海动时就将迁徙到南海。

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

《齐谱》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事物的。

《齐谐》的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远,然后乘着旋风盘旋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山野中的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土,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天色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3、旨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百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

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词语解释(1)冥()(2)怒()(3)垂()(4)志()(5)以()(6)息()(7)野马()(8)苍苍()(9)邪()(10)其()(11)是5、背诵默写课文。

(二)复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原文朗读和重点实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2课文翻译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3主旨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道鱼儿很快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反映。

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专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属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

而惠子的观点是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乐趣,没有认识到人具有思考能力,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4解释重点实词。

(1)全()(2)循()二、复习《〈礼记〉二则》(一)复习《虽有佳肴》1、朗读节奏与常用实词。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渭乎!2、翻译即使有好菜摆在桌上,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它的意义)。

因此,学习过后才发现自己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懂得自我反思。

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

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相促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呢!3、主旨本文主旨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反映了儒家务实的精神、重实践的思想。

4、背默课文。

5、识记常用实词。

(1)旨()(2)至道()(3)困()(4)自反()(5)长()(6)学(xiào)(二)复习《大道之行也》1、朗读节奏与重点实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2、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

使壮年人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3、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

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

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

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4、背默课文。

5识记常用实词。

(1)大道()(2)公三、布置作业:《精炼本》题型六前五篇(第213页到218页左上角)4月28日(周二)八(下)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续)【学习目标】1、掌握古诗文朗读节奏和背默。

2、掌握常用实词意思和翻译句子。

【学习时间】两节课【内容与步骤】一、复习《马说》(一)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

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zhidao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专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

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

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一)朗读节奏和常用实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二)课文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三)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间。

“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四)背默课文(五)自测常用实词1、祗()2、奴隶人()3、骈()4、一食()5、或()6、食()7、见()8、且()9、策()10、道()11、材()12、通()13、临()14、其()其()二、复习《唐诗二首》(一)复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2、全诗翻译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

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3、中心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痛苦,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

它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4、背诵默写。

5、识记常用实词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