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致肝脏损伤机制的研究

合集下载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53例临床分析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53例临床分析

予 高度 重视 , 时检 测肝 功 能 , 早发 现 、 诊 断 、 治 疗 , 利 于抗 痨 疗 程 完成 。 定 尽 早 早 有
[ 键 词 ]抗 结核 药 ; 关 药肝
[ 图分 类 号 】R 9 . 【 中 9 4 1 文献 标 识 码 】B 【 章 编号 】10 3 0 (0 0 0 0 1 0 文 0 7— 5 72 1 )1— 0 9~ 2
1 资料 与 方 法 观察 对 象 :我 院 2 0 0 9年 1月 ~2 0 0 9年 9月住
药 物性 肝 炎 的 时 间 :< 1月 7例 ,占 8 % ,1 ~2 8 月 月 1 , 占 1% 。 例 2 治 疗 与转 归 :停用 抗结 核药 物 ,卧床休 息 ,一 般保 肝 药物 治疗 ,皆于 1 月 内肝功 能恢 复 正常 , 个 无 导致 慢性 肝 炎病 例 。
作 者 简 介 : 力 (9 2一)男 , 苏 盐 城 市 人 , 师 , 学 本 科 , 事 内 董 18 , 江 医 大 从
科临床工作。
药 物性 肝损 伤 是结 核病 治疗 过程 中最为 常见 的 严 重 的不 良反应 。抗结 核药 的肝 脏毒 性 机制仍 未 完 全 清楚 , 目前认 为 造成 肝损 伤 的机 制 主要包 括毒 性 反 应 与过 敏反 应 。药物 性肝 炎最 快 可 以发生在 服 药 后 1 —2天 。 多 发 生 在 服 药 1周 ~1个 月 ,超 过 3 个 月少 见 。提示 用 药 的前 3个月 尤其 应 密切监 测肝 功 能 ,注意 护肝 治疗 。大部 分药 物性 肝 炎预后 好 ; 少 数为 重症 肝炎 ,预后 差 。患者 一旦 出现乏力 、纳 差 、腹胀 、厌油 、恶 心 ,甚 至黄 疸 、发热 等 ,首先 应考 虑 药物 性肝 损伤 。抗 结 核药 致轻 度肝 损伤 时 , 般可 不停 用抗 结 核药 ,需 加保 肝药 物 治疗 ,一般 肝 功能 都能 恢 复正 常 。中度 肝损 伤 ,一般 不需 停用 抗结 核 药 ,但应 给予 内科 综 合治 疗 ,治疗 过程 中应 严 密 监 测 病 情 ,如 有并 发 症 时 应 及 时停 用 抗 结 核 药 ,按 重度 肝损 伤 处理 。大 部分 患者 经 内科综 合 治 疗 肝功 能可 以恢 复 正常 。 内科保 守治 疗包 括 营养 和 支 持 治 疗 ,减 少 肝 细 胞 坏 死 ,促 进 肝 细 胞 再 生 治 疗 ,给予 免疫 调 节 以及并 发症 的治疗 等 。抗 结 核药 致重 度 肝损 伤 ,需及 时停 用 抗结 核药 ,否 则可 导致 不可 逆 的肝 功能 损伤 。 目前认 为抗 结 核药 导致 严重 肝损 伤 的危 险 因素有 :高龄 、嗜酒 、营养 状态 、遗 传 因素 、个 体 差 异 、免 疫 状 态 、H V携 带 、既往 B 肝病 病 史等 。本 文报 道 的 8例药 物性 肝 炎患者 ,均 好转 或 治愈 出 院 ,其 中 2例 合并 乙 型肝炎 患者 均 出 现 肝 功 能 异 常 ,经 内科 综 合 治 疗 后 ,乙肝 病 情 稳 定 。故 提醒 临床 医生 ,有 慢 性肝 炎 的患者 在应 用药 物 时更 应慎 重 ,避 免滥 用药 物 。 因此 ,有 以上 危 险 因素 的患者 在抗 结核 治疗 过 程 中 ,应 增加 肝功 能 检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专题笔谈·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李锋卢水华【摘要】不同国家、地区报道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率不同,不同抗结核药物引起DILI的概率也不相同。

在我国吡嗪酰胺与利福平是最常见的导致DILI的药物。

DILI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并发症等。

抗结核药物发生DILI的主要机制包括中毒性肝损害和变态反应性肝损害。

发生DILI后需密切观察,可给予停药,充分的休息,积极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

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抗结核方案。

预防性保肝治疗目前正在研究中。

抗结核过程中应当关注导致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避免导致肝损伤的其他因素,更全面地保护肝脏。

【关键词】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 Li Feng, Lu Shuihua. Department of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Shanghai 201508,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u Shuihua, Email: tubercle@【Abstract】 Incidence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 is different according toreports of various areas, and different anti-TB drugs have different chances to cause liver injury.Pyrazinamide and rifampicin are the most common drugs resulted in DILI in our country. The related riskfactors of DILI includes gender, age, lifestyle, genetic factors and complications. The main mechanism ofanti-TB DILI includes liver toxicity and allergic liver damage. The patients with DILI require closelyobservation and have enough rest. The anti-TB regiment should stop if necessary, and protective therapyshould be given. Most patients with DILI could recover gradually after proper medication. After liverfunctional improvement, the anti-TB regiment should be chosen carefully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asehistory. Prophylactic treatment for hepatic injury is currently not conclusive. Therefore, the patients’ liverfunc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overall anti-TB process, and the factors that could causehepatic damage other than anti-TB drugs should be avoided comprehensively.【Key words】 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所导致的肝脏疾病,也称为药物性肝炎。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姚文李兴芳张文丽王磊【摘要】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危害性大,是我国药物性肝损伤(D IL I)的常见类型之一。

轻者表现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重者可致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不得不停止抗结核治疗。

目前,国内外尚缺 乏统一的抗结核药所致D ILI的诊断标准及处理方法,木文就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结核;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25(2016) 12-0895-03随着经济的发展,卫生医疗水平提高,我国已成 为世界第二位结核病高负担的国家。

据估计,我国拥 有近5.5亿的结核感染人群,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100 万例,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万例T。

在抗结核治 疗过程中,由于用药时间较长,药物剂量大以及药物 特性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DLI)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 反应之一t。

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INH)、利福平 (RFP)、丙硫异烟胺(Th1321)、乙硫异烟胺(Th1314)、对氨基水杨酸钠(PAS)、吡嗪酰胺(PZA)和氨硫脲 (TB)等。

它们均具有肝毒性,且三者联用会增加肝损 伤的程度。

1 DILI诊断标准[2]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 指药物和/或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经呼吸道、消化道 和静脉等进人人体导致肝脏损伤。

患者有口服肝损 伤药物史,用药前肝功能正常,用药1 ~ 8周后出现消 化道症状、体征或黄疸及过敏表现,检查肝功能异 常。

2011年国际严重不良反应协会定义DILI的临床 生化标准,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诊断标准:①血清丙氨 酸氨基转移酶(ALT)&5倍正常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②碱性磷酸酶(ALP)&2倍ULN,特别伴 有5'核苷酸酶或R-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但无骨病者;③ALT&3倍ULN,同时总胆红素&2倍ULN。

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害(全文)

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害(全文)

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害(全文)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常常使治疗中断或方案更改,导致疗效降低和耐药等,直接影响结核病控制效果。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肝、肾、皮肤、胃肠道、血液及神经系统等,其中药物性肝损害最为常见,严重者可致肝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是历来临床上学习的焦点。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短程督导化疗是目前结核病控制的主要策略。

但其中3个关键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均有潜在肝脏毒性,可以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肝损害的病理学特征动物和临床研究发明,异烟肼毒性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共价键结合干细胞大分子物质引起干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肼作为异烟肼毒性代谢物之一,可以引起干细胞脂肪变性、空泡形成和谷胱甘肽的消耗,多位于门静脉周围和小叶中心区。

利福平可引起一过性高胆红素血症,这并非利福平的毒性作用,而是干扰了胆红素排泄,进而引起肝小叶中心坏死和胆汁瘀积相混合的肝炎,表现为局限或弥漫性干细胞坏死和程度不等的胆汁瘀积并存。

在利福平联用吡嗪酰胺的肝损害死亡患者肝脏中可以发现桥接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局灶型胆汁瘀积、过度肝纤维化和小结节性肝硬化。

临床表现药物性肝损害可发生在抗结核化疗的任何时期,常常在最初2个月内。

主要表现为乏力、钠差、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重者伴黄疸,甚至肝昏迷。

临床表现、生化和组织学改变缺乏特异性,很难与病毒性肝炎鉴别。

终止化疗后肝损害症状会缓解,否则很可能导致死亡。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异烟肼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不属于超敏反应,但与患者的体质有关,是不可预测的。

在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个体表现为剂量依赖性,但对于其他患者,任何剂量的异烟肼均不会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异烟肼的活性代谢产物是大多数特异质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原因,而非异烟肼本身。

异烟肼通过肝脏的N-乙酰基转移酶2(NAT2)的乙酰化作用生成的乙酰异烟肼,后者水解为异烟酸和乙酰肼。

一部分乙酰肼乙酰化成无毒的二乙酰肼,另一部分水解为肼。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研究进展
在 的肝 毒 性 ,均 可 导 致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的 发 生 ,常 常 导致 患 者 依 从 性 下 降 , 导致 结 核 病 治 疗 失 败 。本 文 就 抗 结 核 药 物 肝 损 害 的 发
生率、病理 学特 征、临床 表现 、发病机 制、危险因素和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 关键 词:结核;肝 毒性;抗结核药物 中图分类 号:R 7 . 9 83 文献标识码 :A
抗 结 核 药 物 的不 良反 应 常 常 使 治 疗 中断 或 方 案 更 改 ,导 致 疗 效 降低 和 耐 药等 ,直 接 影 响结 核 病控 制 效 果 。 抗 结 核 药 物 的 不 良反 应 涉 及 肝 、 肾 、皮 肤 、 胃肠 道 、 血液 及 神 经 系 统 等 。其 中药 物 性 肝损
何减轻或避 免肝损害 ,使方案顺利完成 ,是抗 结核
化 疗 的 关键 问题 。本 文 就 抗 结 核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的概
C iee L nrl si lB in 0 0 hn s AGe e p a, e ig10 9 ) P a Ho t j 1
Abs r c ta t The c r r t ne oft e c oss m a g m e S a 6 mo h c r e ofion a i o ne so ub r ul i na e nt1 。 nt ou s s i z d,rf mpi i a ia cn nd
l e j r uiga tu ec lss h moh rp . h yotnn g t eyafc tec mpin e w i yh v i r nuy d r ni b ruoi c e tea y T e f e ai l f th o l c, hc ma a e v i n t e v e a h

抗结核药致肝损伤发病机制及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致肝损伤发病机制及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

据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 tion,WHO)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全球约 1000万人感染 结核病,且中国位列前 30[1]。目前我国抗结核是以药 物治疗为主,效果虽好,但长期服用该类药会出现许多 不良反应。其中以肝损伤较为常见,习惯上将抗结核 药物引起的 肝 损 伤 简 称 为 抗 结 核 药 物 性 肝 损 伤 (An tutiberculosisDrug-inducedHepatic-injury,ADIH)。 ADIH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就目前研究来看,其具体 机制可归 纳 为 非 免 疫 机 制 和 免 疫 机 制[2]。 其 中 非 免 疫机制又可细分为细胞代谢过程紊乱、细胞基本结构 破坏、炎性因子参与、胞内遗传物质相关等。 1 细胞代谢过程紊乱的 ADIH 近来研究发现,抗结核药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毒性 作用引起肝细胞代谢紊乱从而发生 ADIH。例如,作 为抗结核治疗的一线药如异烟肼(INH),一般认为其 诱导肝脏细胞发生毒性损害主要是通过将 INH经乙 酰化及 水 解 转 化 为 乙 酰 肼 (acetylhydrazine,AcHz), AcHz再经氧化可生成与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的正离 子和自由 基,而 诱 导 肝 细 胞 发 生 凋 亡[3];当 然 也 有 在 研究人肝微粒体的孵育过程中发现可共价结合的 INH 的反应性中间体是重氮氢氧化物而不是自由基或正离 子[4];ChengJ等人[5]还认为 INH的肝毒性也可因含 氮基团的代谢产生肝炎的活性代谢物所致。此外一项 动物研究发现,INH还可经酰胺酶代谢途径直接转化 成为具有毒性的肼,从而引起肝细胞发生脂肪变及谷 胱甘肽耗 竭 等 肝 细 胞 坏 死 性 改 变[6]。 经 病 理 学 检 查 发现同为有 杀 菌 性 的 抗 结 核 药 利 福 平 (RIF),其 所 引 起的 ADIH,无论从斑点状坏死还是弥漫性坏死,都或 多或少存在胆汁淤积[7]。且有研究发现 RIF可通过 干扰胆汁酸和胆红素的代谢来影响胆红素排泄而引起 体内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8]。此外,RIF作为肝脏微 粒体酶诱导剂,可通过为 INH乙酰化提供乙酰基,进 而使 INH在肝内的代谢加快,增大 INH的肝脏毒性效 应[9]。同样研究发现 INH与 RIF联用可造成血红素 的生成途径紊乱,引起肝脏中肝毒素原卟啉 IX的累积 而导 诱 导 ADIH 的 发 生[10]。 此 外,服 用 吡 嗪 酰 胺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临床分析我院2006~2008年对于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06~2008年收治使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共50例,此类患者既往无肝炎病史,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关于药物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6±10.3)岁,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平均年龄(35.8±11.2)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原因、辅助检查及基础治疗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456 mg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应用硫普罗宁200 mg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

每周检查肝功能一次,疗程4周,记录肝功能恢复例数。

1.3 观察项目症状和体征,包括乏力、纳差、腹胀、黄疸等。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分别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TBil。

1.4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肝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有效:ALT、AST、TBil较前下降50%,临床症状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诉标准。

2 结果全部病例症状、体征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大部分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

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恢复情况详见表1。

结果显示,治疗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例,%)3 讨论肝脏损伤是抗结核药物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常导致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终止,病情加重。

目前,对于对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脏损伤的停药标准尚无定论,美国胸科协会建议,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如果患者血清ALT水平超过长长值5倍以上,或ALT超过正常3倍以上并且有明显黄疸及肝病临床症状时均应及时停药。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药学进展·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卢水华1,王琳2,肖和平3(1.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508;2.解放军第85医院,上海 200235;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433)[摘 要]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0%。

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导致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

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关键的是停用并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早期清除和排泄体内药物,加强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密切检测肝功能等指标。

应尽快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识别、诊断标准、分型标准及治疗规范。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药物性[中图分类号] R978.3;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781(2011)06-0767-03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是指抗结核药物经消化道和静脉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导致的肝脏损害。

多数文献报道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在3%~10%,少数文献报道发生率>10%。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经及时处理,预后一般较好,但其中仍有0.40%~1.50%的患者因为严重肝损害死亡。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了结核病的防治效果[1],应引起高度重视。

1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频率 各种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频率不同。

日本的统计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

WHO推荐的标准短程化疗方案中,联用利福平、异烟肼对肝损害等不良反应有协同效应[2],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用药可增加肝损害的发生风险[3]。

2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分型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肝损害占绝大多数,按国际药物性肝损害RUCAM 评分分型标准[4]分为3型。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900例论文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900例论文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90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

方法我院900例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分析肝损害出现的初复治情况、乙肝病毒感染关系以及治疗方法。

结果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中,复治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患者出现肝损害的发生率较初治及hbsag(-)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给予保肝、降酶等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肝功能恢复较好。

结论对于复治及乙肝病毒感染肺结核患者,是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高危人群,应密切监测肝功能,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肝损害,以利于顺利完成抗结核化疗疗程。

【关键词】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药物性肝损害中图分类号:r97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62-01抗结核药如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等对肝脏均有不同程度毒性作用,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有部分患者会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常导致结核患者化疗方案中断或更改,因此如何快速解除或减轻药物性肝损害,使患者治疗顺利进行,是临床函待解决的问题。

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患者900例,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选择病例900例,均为住院结核患者,其中既往有肝炎病史者588例,占病例总数的65.3%。

所有病例抗结核治疗前肝功能均正常。

1.2 观察指标在抗结核治疗后每半月或一月查1次肝功能,若中途出现肝损害症状及体征时,则及时检查肝功能。

主要观察指标为血清胆红素(tbil、dbil)、转氨酶(alt、ast)。

化疗开始时检测肝功能指标均正常,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过80u/l(2倍于正常值上限),或血清总胆红素(tbil)≤2倍正常值,为轻度肝损害。

转氨酶单项上升达5-10倍于正常值或alt<5倍正常值但tbil达2-5倍于正常值为中度肝损害。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26例临床分析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26例临床分析
4 参 考 文 献
13 临 床 分 型 : 照 国 际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分 型 标 准 l : 为 3 . 参 2 分 】
型 : 细胞 损 害 型 : 丙 转 氨 酶 ( L ) 肝 谷 A T ≥2倍 正 常 值 上 限 或
A T碱 性 磷 酸 酶 ( L ) ; 汁 淤 积 型 : L, A P ≥5 胆
和乙酰 阱 , 毒性可 能与分解 产物异 酰肼有关 ; 变 态反应 : 肝 ②
查 显 示有 肝 功 能 异 常 ; 服 药 前 肝 功 能 检查 均 在 正 常 范 围 ; ④ ⑤ 排 除 其他 原 因 引 起 肝 功 能 异 常 , 病 毒 性 肝 炎 , 精 性 肝 病 如 酒
等 ; 停 药 后 肝 功 能 正 常或 好 转 。 ⑥
者 本 人 的原 因也 有 基 层 医生 因 业 务 水 平 所 限 而 错 误 地 用 药 。
综上所述 , 门诊 复 诊 高 血 压 患 者 存 在 诸 多 方 面 的 用 药 不 合 理 问题 , 进 ~ 步地 深入 探讨 。 需 4 参 考 文献
[] 郭 航 远 , 1 何
红, 蒋
[ ] 于 皆平 , 志 祥 , 和 生 . 用 消 化 病 学 [ . 2版 . 1 沈 罗 实 M]第 北 京 : 学 出版 社 ,07 79 科 20 :1 .
[ ] 陈世 耀 , 晓 渠 , 天 舒 , . 物 性 肝 炎 的病 因 和 临 床 2 蒋 刘 等 药
表现 [ ] 中华 肝 脏 病 杂 志 , 0 , ( ) 2 4 . J. 2 0 8 4 :4 3 0
峻 , . 血 压 患 者 降压 药 物 依 从 等 高 编校: 宏竹 ] 潘
性 研 究 [] 中华 流 行 病 学 杂 志 ,0 11( )4 8 J. 20 ,2 6 :1 .

一线抗结核药致肝损害

一线抗结核药致肝损害

结核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疾病,是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以外死亡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是全世界第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病患者高居世界第2位。

我国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短程督导化疗方案[1],即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采用2H3R3Z3/4H3R3方案,复发涂阳患者采用2H3R3Z3E3S3/4H3R3E3方案,其中异烟肼(H )、利福平(R )、吡嗪酰胺(Z )3种一线主要抗结核药对肝脏都有一定的损害,而联合用药使肝损害更严重,发生率更高,常常迫使抗结核治疗中断,同时也增大了结核杆菌耐药的风险,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

现对一线抗结核药的肝损害综述如下。

1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的机制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公认的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机制是因为中毒和过敏反应。

中毒主要是由于药一线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分析陈荣(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扬州225001)【提要】目前我国在临床上对于结核病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方案,一般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抗结核化疗方案,但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均有肝损害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会加剧肝脏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从而会导致化疗中断,同时也会提高结核杆菌耐药的风险,有时甚至会引起患者肝衰竭致使其死亡,因此,一线抗结核药的肝损害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

【关键词】抗结核药/副作用;肝疾病/化学诱导;不良反应;肝损害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2-1859-03中图法分类号:R978.3文献标识码:A物代谢引起,抗结核药在肝内经细胞色素P450作用转化为毒性产物或影响抗结核药品代谢和胆汁分泌的环节,均可引起肝脏损害或胆汁分泌障碍,且与基因多态性有关[3-6];而过敏反应仅发生在少部分的患者,虽与剂量大小无关,但剂量大者发生率较高。

通过比较临床抗结核药的肝损害,剂量依赖的肝毒性患者占大多数,过敏性肝损害较少。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性、 坏死和肝 内淤胆 , 8 %的患者于用药后 1 7周 出现肝 且 0 ~ 脏损 害的症状 , 长期 肝损 害可 引发 慢性肝 炎 、 慢性 肝 内胆 汁
淤积 、 硬 化 、 化 性 胆 管 炎 、 肪 肝 、 素 蓄 积 症 、 内血 管 肝 硬 脂 肝 肝 病变 、 肿瘤 、 发性门脉高压症等 。 肝 特 近 年来 , 结 核 药 所 致 肝 损 伤 已 位 居 药 源 性 肝 损 伤 的 首 抗 位 , 起 医 疗 工 作 者 的广 泛 重 视 。本 文 通 过 回顾 我 科 2 0 引 05
中 图分 类 号 : 9 9 4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 2— 7 8 2 1 0 0 7 O R 6. A 1 7 7 3 ( 0 2) 3— 1 9一 2
药物性肝损害是抗 结 核药物 治疗 过程 中最 常见 的副反 应, 可造成抗结 核治疗 的中断 , 影响 病人 康复 。抗结 核药 物 联合应用 是 目前结 核 病化 疗 的基 本 原则 , 联 用尤 其 异烟 但 肼、 利福平 、 嗪酰 胺联 用 极易 引起 肝 脏损 害 , 生 率约 为 吡 发
疗, 在原方案 的基础上加用甘利 欣 0 1 , .5g 护肝片 4片 , 日 每
3次保 肝 治疗 。
痰涂片镜检诊 断 , 给予 标 准的短 程化疗 , 间断 的给予利 福 不 平 0 4 d 异烟肼 0 3g・ ~、 .5g・ ~、 . d 吡嗪酰胺 15g・ 一、 . d 乙 胺丁醇 0 7 d 。 .5g・ 。等进行治疗 。
齐 鲁 药 事 ・Ql P a a uc fi 0 2 V 1 1 No3 i hr c taAfr2 1 o 3 , . u m e il as .

1 79 ・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2 NAT2 参 与 的 乙酰 化 反应 。I 代 谢 中通 过 直 , ) NH
接 和间接途 径 产生 肼 , 接 途径 是 异 烟 肼 的酰 胺 键 直 被水 解产 生异 烟酸 和肼 , 者 可 以进 一 步 乙 酰化 为 后
2 5 至 3 . 不 等[3。很 多 危 险 因素 与之 发 生 . 49 I - ]
前期 物质不 会 蓄积 。相 反 , 在慢 乙酰化 型 , 乙酰肼 从
基 因水平 上 了解 抗 结核药 物性 肝损 害易感 因素 。
1 代 谢 酶 分 类 及 其 作 用
形成无 毒性 衍生 物 二 乙酰 肼 的过程 可 能受 阻 , 有 故 利于 经细胞 色 素 P 5 4 0介 导 的代谢 形 成 毒 性更 强 的 单 乙酰肼衍 生物 。C e h nB等 通 过对 4 6位 结 核病
酒、 乙肝或丙 肝病 毒感 染 , 以及严 重 的肺 部疾 病伴 结
核 等 ] 。对 于抗结 核 药 物 诱 导性 肝 损 害 的发 病 机 制, 当前 的理论 共识是 , 物诱导 性肝 损害 的发 生过 药 程是 由多 步骤组 成 , 括药 物进 入肝 脏组织 , 促反 包 酶
化 为羟胺 形式 , 它是 形成 肝损 害 的中间代 谢物 [ 。 7 ]
结核 病短 程化 疗方 案 , 量临 床研 究表 明 , 中异烟 大 其 肼、 利福 平和 吡 嗪酰胺都 易 引起 肝 损害 的发生 , 特别 是 在联 合应用 时 增加 肝 损 害 的 发生 率 和 严 重程 度 ,
不 同 国 家 报 告 的 抗 结 核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发 生 率 从
型及 杂合 子患 者体 内 , 烟 肼 与其 代 谢 产 物 乙酰 化 异 异 烟肼 的 比值 远低 于 纯合 子野 生 型 , 为 在 中 国结 认

209.)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1例

209.)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1例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1例薛昀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的首选且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抗结核药物存在着较多的毒副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肝毒性(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是导致化疗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通过对临床遇到的1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进行分析,以了解抗结核药物ATDH的发病机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肝损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肝毒性患者,男,66岁,因颈6、颈7骨结核,于2008年12月3日行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开始口服异烟肼片0.3g、利福平胶囊0.45g、吡嗪酰胺片0.75g抗结核治疗,手术前后查肝功能正常。

服药20天左右患者出现乏力、纳差,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四肢细颤、全身大量红色皮疹,部分融合。

12月28日查肝功能TB 99.9umol/L,CB 95.4umol/L,LDH 639U/L,ALP 310U/L,ALT 560U/L,AST 797U/L,GGT 456U/L;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b、HBeAb、HBcAb阳性,余未见明显异常。

待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结合药物性肝病评分(Maria)15分,考虑“药物性肝炎”可能性大。

停用抗结核药物,同时予以还原性谷胱甘肽、烯磷脂酰胆碱等保肝治疗。

2009年1月3日复查肝功能TB 28.7umol/L,CB 22.3umol/L,ALP 149U/L,ALT 76U/L,AST 34U/L,GGT 248U/L;肝功好转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方案为异烟肼0.3g,3天后加用乙胺丁醇0.75g,随访肝功能;如无损伤加用利福喷汀0.45g,每周2次,密切随访肝功能,如无损伤可加至0.6g,每周2次;同时服用保肝药物。

讨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药物,其毒副作用包括ATDH、皮肤损伤、胃肠道失调和精神系统病变等,其中ATDH的发生率居于首位,据统计10% ~ 30% 结核病化疗患者可出现肝损伤,占所有药物性肝损伤的8% ~ 13%,是结核患者停止化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2]。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23例分析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23例分析
19 9年 我 院结 核 患 者 治 疗 过 程 中应 用 抗结 植 药 物 所 致 肝 功 能 9 损害 2 3倒 , 对 患 者 出现 肝 功 能 损 害 的 时 间 、 度 及 采 取 相 并 程 应 的 治 疗 措 施 后 好 转 时 间 等 进 行 分 析 , 结 出 抗 结 核 药 物 致 总 肝 功 能 损 害 的最 佳 治 疗 方 案 和 措 施
】 9 { 6— 2 7 9 7 2 2 .
变 反 映老年 肝 畦 再生 能 力 降 低。肝 脏 减 毒、 合成 功 能 都 减
遇 。 病 毒 性 肝 炎 可通 过 免疫 反 应 机 制 和 病 毒 的 直 接 损 害 导 致肝细胞炎症 、 肿 . 至引起胆囊炎症 . 汁 淤积 , 水 甚 胆 由于 老 年 人 肝 脏 转 运 胆 红 素 和 胆 汁 排 泄 能 力 差 , 血 清 胆 红 素 明显 升 故 高 。其 次 是 本 实骑 室 硷 查 观 察 发 现 老 年 病 毒 性 肝 炎 以 皮 肝 居
合理解释转氪酶高 . 白蛋 白偏 低 、 清 胆 红 素 高 、 疗后 P 亦 血 治 T
与同期 住院 的非老 年病 毒性肝 炎作 对照 . 发现 老年病毒 性肝 炎实验 室检 查有几个特点 : ①血 清胆红 素高、 滞留时间长 。@
肝 功 能 严 重 受 损 , 现 为 丙 氨 酸 转 氨 酶 和 天 门冬 氪 酸 转 氨 酶 表 升高 。 血 清 白蛋 白偏 低 , @ 治疗 后 P T亦 偏 高 。 肝 炎病 毒 标 志 ④
5 阮承. 肝 炎临床研 究近况 _] 国外医学 流行病 学传染病 学丹 戈 J
册 ,9 .3 2 ) 6 . 1 9 2 (7 :7
( 收稿 日期 : O 1 7 1 Z O —0 —0 )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作者:于春萍李若飞兰丁璇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09期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药物本身或者药物的代谢产物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的肝脏损伤,以乏力、消化道症状、尿黄、发热、皮疹为主要表现[1],并伴随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酶谱的升高。

常见的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有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代表的解热镇痛药、以氯丙嗪为主的抗精神病药、以异烟肼为主的抗结核药、以伏立康唑为主的抗生素类药物、以何首乌为主的传统中药及以阿糖胞苷为主的抗肿瘤药。

这些药物导致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可通过代谢激活、线粒体损伤、免疫损伤、遗传损伤、溶酶体损伤、胆道损伤等多种途径造成肝脏损伤。

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及其致病机制,以为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1.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致病机制1.1代谢激活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进入肝脏的药物代谢需经过两个过程:I相反应(以CYP450酶为主的氧化、还原、水解过程);II相反应(结合反应)。

在I相反应会形成大量的亲电子基和自由基等肝毒性物质,II相反应则通过谷胱甘肽等物质对I相反应中形成的肝毒性物质进行清除。

当机体的清除能力小于肝毒性物质的产生能力时,二者的平衡被打破,导致肝毒性物质在体内的大量蓄积。

亲电性物质可以与大分子物质结合损伤肝脏;自由基可通过脂质、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过氧化,造成肝脏损伤。

1.2线粒体损伤线粒体是三羧酸循环和能量产生的主要场所,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肝脏内线粒体损伤则会严重影响肝脏的生理功能。

造成线粒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①氧化应激:药物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造成脂质过氧化,损伤线粒体。

②呼吸链被抑制:呼吸链被抑制主要表现为电子传递受阻,导致氧的沉积与ATP产生不足,难以供应身体的需求,损伤肝脏。

③线粒体渗透性转变模孔开放,可诱导肝脏细胞凋亡。

④钙紊乱。

⑤自由基造成线粒体DNA损伤。

中药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1例体会

中药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1例体会
中 医对抗 结 核药 所致 肝 损伤 的新 认 识 。 其认 为抗 结核 药所 致
通 讯作 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杂 志 , 0 6,22 :7 6 . 2 0 1()6 — 8 []訾 晓 梅 , 4 刘青 云 . 遥 口 服 液 药 效 学 研 究 [ . 徽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0 0 逍 J安 ] 20 , 1 ()3 . 96:9 『 马 学 惠 , 德 伍 , 瑞 龄 , . 遥 冲 剂 对 实 验性 肝 硬 化 的防 治 作 用 [. 5 】 韩 许 等逍 J J 中 草 药 ,9 0 1 (1:8 3 . 19 ,11)2 - 0

:果 叙 应 事 是 简洁 了数 结 的 述 实 求 , 明 ’ 据
;~t w
据进行 处理 并给出 体的 计值。 统 ’ j 具 统 {
口 _ _ _ …: …。j …i
爵 数) 时 出 以 算 的 对 。 应 所撒 1 ' 给 据 计 喜 华 数一般 对 { 分 应同
2周 后 , 部 不适 消 失 , 胸 口稍 苦 , 体力 好 转 , 纳谷 增 加 , 苔显 舌 著 消退 , 仅舌 中根 部 仍有 厚腻 罩 黄 。 功 能复 查谷 丙 、 草转 肝 谷 氨 酶均 正 常 , 谷氨 酰 氨基 转肽 酶 ( 一 G 7 / 。 即 日加用 G T)0I L U 抗 结核 药 异烟 肼 、 福喷 丁 , 利 中药 在原 方 基 础 上 加 用 清 热 利
并 加 强 保肝 治 疗 半个 月余 , 功 能 提示 谷 丙 、 草 转 氨 酶 及 肝 谷
谷 氨 酰氨 基转 肽酶 仍 明显 异 常 , 遂求 中 医治 疗 。患 者右 侧 胸 部 不适 。 纳谷 减 少 , 午后 尤 觉乏 力 , 口干 口苦 , 二便 尚可 。 暗 舌 红 . 白腻罩 黄 , 滑 。查肝 功 能 : 丙转 氨 酶 ( L 6 / 苔 脉 谷 A T)6I L, U 谷 草转氨酶 ( T 4 UL 谷 氨酰氨基转 肽酶 (- T 7 / AS )5I/ ,  ̄- /GG )7I L; U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分析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分析
1 一 般 资 料
或抑制 细胞色 素 P 4 5 0: 人 类遗传 学研究 表 明, C Y P 2 E 1涉及
了A T D H, 而I N R和肼 可诱 导 C Y P 2 E I的 活性 。另 一 方面 ,
患者 , 男, 6 6岁 , 因颈 6 、 颈 7骨结 核 , 于2 0 0 8年 l 2月 3
了活性氧族的解毒反应 , 诱 导肝毒性 。利 福平 ( R I F ) 是 细胞 色素 P 4 5 0的诱 导剂 , 可增加 自身和其他 药物代谢 ; 当P I F结 合I N R时, R I F可诱 导 I N H 水解 酶 , 增 加肼 产 物 , 加 重肝 毒
5 6 0 U / L, A S T 7 9 7 U / L, G G T 4 5 6 U / L ; 乙肝病毒标 志物 HB s A b 、 H B e A b 、 HB c A b阳性 , 余 未见 明显异常 。待排 除病毒性肝 炎 、
( Ma r i a ) 1 5分 , 考虑 “ 药物性 肝炎 ” 可能性 大。停用抗 结核药
物, 同时予 以还 原性 谷胱 甘 肽、 烯磷 脂 酰胆 碱等 保 肝治 疗 。
2 0 0 9年 1月 3 E t 复查肝 功能 T B 2 8 . 7 p . m o l / L, C B 2 2 . 3
性 。吡嗪酰胺通过影响肝细胞的蛋 白质合成 环节 , 使 肝细胞
膜和细胞器受损 , 导致 肝细胞 变性 、 坏死 。三 药联合 应用 发生肝损伤 的机率增加 。 抗结核药物所致 肝损 害多发 生于 老年人 、 营养 不 良、 酗
自身免 疫性 肝炎 、 脂 肪肝 、 酒 精肝 等 , 结 合药 物性 肝病评 分
l  ̄ mo l / L, AL P 1 4 9 U/ L, AL T 7 6 U / L, A S T 3 4 U/ L, G GT 2 4 8 U / L;

肝泰舒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肝泰舒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年12月 第17卷 第23期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肺部是结核菌主要侵犯器官,具有传播性强等特点,常见症状为低热、盗汗、咳嗽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1]。

虽然近年来江西省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下降趋势[2],但是发病人数依旧众多,结核病仍然危害着大众的身体健康。

临床治疗肺结核一线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等抗结核药物,此方案虽可有效杀灭结核杆菌,但一线抗结核药物很多都通过肝脏代谢,均可能会对患者肝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据相关文献报道[3,4],国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最高可达30%。

大多数患者因肝功能损伤导致治疗依从性变差、治疗中断、更改方案、疗效降低甚至发生耐药。

虽然多数患者停用相关抗结核药物后,使用护肝药物肝功能可完全恢复,但仍然有部分患者可进展至肝衰竭甚至死亡。

故治疗期间给予及时恰当的保肝药物进行预防肝损伤尤为重要[5,6]。

国内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常用药物包括抗炎类、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解毒类、抗氧化类、利胆类,其中很多药物主要成分来源于中药。

因此在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采用肝泰舒胶囊作为预防肝损伤用药治疗肺结核且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密切观察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以及肝损伤发生情况,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为肺结核且肝功能情况正常的患者200肝泰舒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曾云龙江西省胸科医院,南昌 330006[摘要]目的:观察肝泰舒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为肺结核且肝功能情况正常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抗结核药物致肝脏损伤机制的研究姓名:查月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内科学(呼吸系病学)指导教师:张广宇20040301中文摘要抗结核药物致肝脏损伤机制的研究摘要目的:为研究常用抗结核药物致肝脏损害的机理,了解不同抗结核药物组合对肝脏损伤程度,分析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药物问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临床减缓和/或阻止不良反应及进一步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清洁级)64只,体重在2509~3009,雌雄各半,随机分为9组。

2.实验动物处置:9组动物随机分为A:生理盐水对照组;B:常规剂量异烟肼(INH)或(H)组:c:高剂量异烟肼组;D:常规剂量利福平(Ⅺ1P)或(R)组;E:常规剂量吡嗪酰胺(PzA)或(z)组;F:常规剂量异烟肼+利福平组;G:高剂量异烟肼+利福平组;H:常规剂量利福平删比嗪酰胺组;I:常规剂量异烟肼+利福平+ntt:嗪酰胺组(大鼠用药的常规剂量:指每公斤体重人的常用剂量乘以5.5倍)。

3.标本制备:根据各组的不同要求,进行大鼠一次性灌胃,十天后断头取血,制备血清;分离肝脏,取部分肝左叶用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10天,常规切片,HE染色,石蜡包埋,制作病理切片;剩余肝脏液氮保存,随后制备成肝组织匀浆待用。

4.检测项目:为研究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可能导致大鼠肝损害机理,应用生物化学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川Ⅱ),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的终产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中文摘要活性指标变化;应用药理学实验方法中的Ca离子沉淀法测定肝组织匀浆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细胞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对各组数据、指标进行比较,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血清—~L1、与对照组比较,R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Z组及两种合用药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HR组、RZ组、z组比较,HRZ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2.肝组织匀浆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单H组、z组有增高(P<0.05);在HRZ组,HR组,R组,RZ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即含利福平各组细胞色素P450含量有增高;与单H组、z组比较,在HRZ组,HR组,R组,RZ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肝组织匀浆MDA与对照组比较,R组有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HR组、RZ组、z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O.01);与HRZ组,HR组,R组,RZ组比较,HRZ组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HR组,z组,RZ组组问无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

4.肝组织匀浆SOD与对照组比较,R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Z组,HR组,RZ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HR组,R组,RZ组比较,HRZ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Z组,HR组,RZ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O.05)。

5.肝组织匀浆GSH,与对照组比较:HR组、RZ组、z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HR组,R组,RZ组比较,HRZ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R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6.肝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对照组比较,R组病理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0.05);HR组、RZ组、z组病理改变加重有统计学中文摘要差异(P<0.01);与HR组、RZ组、z组比较,HRZ组病理改变加重有统计学差异(P<O.05);HR组,z组,RZ组组问无明显差异(P>0.05)。

同时在研究中发现5种检测指标在常规剂量异烟肼与高剂量异烟肼之间,常规剂量异烟肼+利福平组与高剂量异烟肼+利福平组问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单H组无论常规剂量还是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HRZ组较单药组、双药组MDA、GSH、SOD三值的差别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质过氧化反应与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与GSH含量呈明显负相关。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随着抗结核药物联用数量的增多,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加重。

结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均可引起大鼠的脂质过氧化指标的改变,同时伴随病理细胞学的改变;多种药物联用比单用改变明显;药物逐个增加,种类的增多,肝脏代谢负担明显加重,肝脏毒性亦随之增加;吡嗪酰胺组比其它单用药组肝脏毒性大。

含利福平各实验动物组的细胞色素P450含量有明显增加,所以利福平有明显肝酶诱导活性。

推测抗结核药物间相互作用与肝脏毒性增加有关,细胞色素P450含量与肝脏毒性并不一定呈正相关。

异烟肼的剂量与肝毒性无明显正相关(大剂量异烟肼易致维生素B6缺乏,引起神经症状)。

总之,从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抗结核药物数量的增多有明显关系。

关键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肝损伤;脂质过氧化;细胞色素P450;肝药酶;药物相互作用英文摘要Studyofthemechanismonhepatoxicityinducebyantitubercularmedicines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echanismofhepaticinjuryinducedbynormalanti-tuberculousdrugs;Toexploitthedegreecausedbyhepatotoxicityindifferentcombinedgroups;Toanalyzethehappeninganddevelopingprocessonliverinjurybyanti-tubercularmedicines;Tostudytherelationshipoftheinteractioninanti—tuberculardrugs;Togiveinformationaboutusingreasonablymedicinesforpreventingorlesseningthisside—effectofanti-tubercularmedicinestohepatictissues.Methods:(1)Sampleswereobtainedfrom64healthyadultrats,weighingabout2509-3009.Theyweredividedrandomlyinto9groups:A:thecontrolgroup;B:generaldose1NHgroup;c:highdoseINHgroup;D:RFPgroup;E:PZAgroup;F:generaldoseINH+RFPgroup;G:highdoseINH+RfPgroup;H:RFP+PZA;I:generaldoseINH+RFP+PZA.(2)TomeasuretheindexofALTinserumandthecontentsofMDA.GSHandP450andtheactivityofSODinhepatictissuesbymeansofbiochemistry;toobserveeffectsofINN,RFPandPZAonhepatictissuesfromsimpleoneanddifferentcombinedgroups.(3)Toobservethepathologicchangesonhepaticcellsineverygroupunderelectricmicroscope.4英文摘要Results:(1)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generNdoseINHgroupandhighdose1NHgroupontheindexofALTinserumandthecontentsofMDAandGSHandSODactivityintheliverhomogenateofrats(P>0.05).(2)BandCgroup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intheindexof越』inserum,MDA,GSHcontentsandSODactivityinliverhomogenateofrats(P>O.05).(3)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WecanknowthatDgroupwasdifferent(P<0.05),E,F,QHgroupweredifferent(P<O.01);Igroupwasdifferentsignificantly(P<0.05)inindexofALTincreasedinserumcomparedwithE,F,GHgroup;ComparedⅥ哇t}1thecontrolgroup,Dgroupwasnodifferent(P>O.05)intheindexofGSHcontents,Dgroupwasdifferent(P<0.05)intheindexofMDAandactivityofSOD;Comparedwiththecontentofcontrolgroup,E,F,GHgroupweredifferent(P<O.01);comparedwithE,F,GHgroupIgroupwasdifferent(P(0.05)intheindexofcontentsofIVIDAincreasedandGSHandactivityofSODdecreasedinliverhomogenateofrats,(4)ContentsofP450inD,E,F,GH,Iincreasedsignificantly(P<0.01)andB,Cgroupsincreased(P<0.05)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5)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reweresignificantpathologicchangesofhepatictissuecellsinDgroup(P<O.05),therewereprominentchangesinE,F,GHgroups(P<0.01);thereweresignificantchangesinIgroup(P<O.05)comparedwithE,F,GHgroups.英文摘要ConclusionWecanconclude:(1)therewas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lipidperoxidationandhepaticinjuryintheindexofcontentsofMDA;therewas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lipidperoxidationandhepaticinjuryintheindexofcontentsofGSHandactivityofSODintheliverhomogenateofrats;lipidperoxidationplayaimportantroleinhepaticinjury.(2)thehepatotoxicityreflectedgraduallyworseninindexofALTanddegreeorindexoflipidperoxidationwhentheantimberculousdrugsplusrespectively.(3)InthesegroupscontainedRFP,contentsofP450enhancedsignificantly,indicatedthatRFPCaninduceP450drug—metabolizingenzymeoflivertissues.(4)therewasnoadose—responseeffectindifferentINHdosegroups.(5)theevidencethatthepathologicinjurehappenedonthehepatictissuecellsupportedpossiblepositiverelationshiptothedegreeoflipidperoxidation.Keywords:isoniazid;liverinjury;lipidperoxidation;interaction;liverdrugenzyme6rifampicin;pyrazinamide;cytochromeP450;drug研究论文抗结核药物致肝脏损伤机制的研究刖置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抗结核化疗方案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是不可替代一线抗结核药,对细胞内外、繁殖期和静止期状态细菌均有较强杀灭作用,其中吡嗪酰胺在细胞外酸性环境中对结核菌有较强杀灭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