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合集下载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重点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重点
a) ALT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中 , 按含量多少顺序为肝脏 , 肾脏 , 心脏 ,骨骼肌 等 。肝细胞中ALT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 , 只有少量在线粒体中
b) 由于肝细胞中ALT 活性约比血清高2850倍,故有1%的肝细胞损伤 , 就足以使 血液中ALT 活性升高1倍以上
c) AST在很多组织的含量都很多 , 特别是心脏 , 肝脏 , 骨骼肌与肾脏 。肝细胞 中AST有两种同工酶: 胞质AST(c-AST)存在于细胞浆中 , 占60% ,线粒体-
③ 轻型无黄疸肝炎常常只有一过型ALT升高 , 很快恢复正常 √ 酶胆分离现象: 急性肝炎和亚急性重症肝炎早期 ,ALT明显增高 , 随
病情恶化 , 大量肝细胞坏死致使血中ALT活性下降 ,甚至在正常范围 内 , 与此同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 , 呈现酶胆分离现象; 此为重症肝 炎临终期的表现 , 预后极差
• 参考范围: 成人 40-150 U/L
ALP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高:a 、新生儿、儿童、青少年骨骼生长期比成
人高 , 1-5岁时有一个高峰 ,为成人的2-4倍 , 10- 18岁时出 现第二个高峰为成人的4-5倍;b 、妊娠3个月时胎盘即可产 生ALP ,9个月达高峰 ,可为同龄妇女的3-4倍 ,分娩后一个 月左右即可恢复正常。
黄疸 的类型:
黄疸类型
血清
总 总<25.7 (差) 直<13.7 浅黄 正 常 (--) 黄褐
溶血 肝细胞 阻塞
明显
轻或
深 (++) (--) 正常
正常
!
轻或 明显 正常
深 (+) (+) 稍浅或 正常
深 (--) (+) 浅至白 陶土色
胆汁酸(TBA)

诊断学: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诊断学: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入血液后,90%以上被肝细胞摄取,再以原形 从胆道排泄。清除率主要取决于肝血流量、正 常的肝细胞数量以及胆道排泄的通畅度,上述 功能障碍时,ICG在血中滞留率增加。
注意事项:先ICG皮试。快速IV后,每隔5 分钟静脉采血1次,共4次。
参考值范围:15分钟血内ICG滞留率0~10%
ICG滞留率临床意义
•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时 明显下降
谷氨酸脱氢酶(GDH)
• 仅存于线粒体内 • 肝脏最高
增高: • 肝细胞坏死 • 慢性肝炎 • 肝硬化
血清酶检查
• 反映肝细胞损害为主: 氨基转移酶(ALT、AST)
• 反映胆道阻塞为主: 碱性磷酸酶(ALP) γ-谷氨酰转肽酶( γ- GT)
碱性磷酸酶
②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③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肠病、 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
④消耗增加: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
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
血清总蛋白>80g/L 球蛋白>35g/L ;Υ球蛋白增高为主 原因 ①慢性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肝硬化 ②M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 湿关节炎 ④慢性炎症及感染:如结核病、疟疾、慢性血吸虫病等
增加见于 • 肝功能损害 • 胆道阻塞 • 可反映肝储备功能
先天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Dubin一Johnson综合征:正常;二次高峰 Gilbert综合征:正常或轻、中度升高 Rotor综合征:ICG滞留率多>50% 无二次高峰
血清酶检查
血清酶变化机理
• 肝细胞损伤漏出:ALT、AST • 胆道排泄受阻:ALP、r-GT • 肝纤维组织增生相关:MAO、PH

肝胆胰疾病多学科(MDT)诊治

肝胆胰疾病多学科(MDT)诊治

提高诊疗效率
多学科协作:各科室专家共同参与,提高诊断准确性 快速响应:MDT团队能够快速响应患者需求,缩短诊疗时间 综合治疗方案:MDT团队能够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满意度:MDT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提升患者满意度
多学科协作: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减少误诊和漏诊 患者参与:增强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接受度 综合治疗: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省时间和费用
推进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和 设备,提高诊治效果和准确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实施诊疗方案
01
确定疾病诊断: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 等手段,明确疾病类型和程度。
03
实施治疗: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手术、药物、 放疗等治疗。
05
康复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进行康复治疗, 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02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疾病诊断结果,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药物、放疗等。
• . 手术切除:成功切除肿瘤,但部分肿瘤残留 • b. 化疗:使用化疗药物,控制肿瘤生长 • c. 放疗:使用放疗设备,杀死残留肿瘤细胞 • d. 靶向治疗:使用靶向药物,针对肿瘤细胞进行治疗
• 治疗效果:肿瘤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提高
案例二:胆道肿瘤多学科(MDT)诊治实践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病史等 诊断过程: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治疗方案:手术、化疗、放疗等 治疗效果:生存率、生活质量等 随访观察:定期复查、症状监测等 总结:胆道肿瘤多学科(MDT)诊治的优势和局限性
实验室检查:进 行血常规、肝功 能、胆红素、血 糖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进 行超声、CT、 MRI等检查,了 解肝胆胰疾病的 具体情况

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肝胆胰脾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由于其病情严重,对于医生来说,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

一、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1. 临床症状分析在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中,临床症状起着关键的作用。

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例如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并结合其他体征进行分析。

例如,黄疸可能是肝胆胰疾病中的一个重要表现,而脾疾病常常伴随贫血等。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和MRI等,是诊断肝胆胰脾疾病的重要手段。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相关脏器的形态结构和病变情况,帮助医生确定疾病性质和范围。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肝胆胰脾疾病诊断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肝功能异常、胆固醇升高等。

并且,通过检查病原体的特异性标志物,例如检测乙肝病毒、胰腺酶水平等,还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确认具体的疾病。

二、肝胆胰脾疾病的治疗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早期、轻度的肝胆胰脾疾病,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例如,在治疗肝炎时,医生常常会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以抑制病原体的复制。

而对于一些胆囊结石等胆道疾病,可以通过使用溶石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有一些调节肝功能、促进胰脏分泌等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外科手术一些严重的肝胆胰脾疾病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例如,胆囊疾病中胆囊结石较大或梗阻造成的疼痛等问题,可能需要通过胆囊切除手术来解决。

而肝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可能需要进行切除手术,或者辅助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以提高治愈率。

3.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肝胆胰脾疾病的方法。

通过应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杀伤,可以抑制其增长和转移。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4. 中医治疗中医在肝胆胰脾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1-2-10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1-2-10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1-2-10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酶-胆分离"现象常见于().A.急性心肌梗死B.恶性贫血C.急性重症肝炎D.新生儿溶血E.胆结石急性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的肝细胞坏死,血转氨酶逐渐下降而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称为"酶-胆分离"现象。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所谓直接胆红素是指().A.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B.与葡萄糖酸结合的胆红素C.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的胆红素D.用加速剂催化后发生重氮反应的胆红素E.与肝细胞内Y或Z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的胆红素称为直接胆红素。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血清ALT升高B.AC比值降低C.生物转化作用加强D.血清总胆红素升高E.胆汁酸合成障碍生物转化作用主要在肝脏,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生物转化作用减弱. (辽宁11选5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微粒体中使血红素氧化成胆绿素的酶是().A.血红素加单氧酶B.胆绿素还原酶C.葡萄糖醛酸转移酶D.细胞色素氧化酶E.过氧化物酶血红素加单氧酶氧化血红素形成胆绿素。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A.微粒体B.线粒体C.滑面内质网D.细胞核E.溶酶体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滑面内质网。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A.心脏B.肝脏C.肾脏D.胰腺E.胃肠道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体内物质不断代谢,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及代谢终末产物并有外界进入的异物。

这些内生及外来物质主要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A.使生物活性物灭活B.使药物失活C.使某些药物药性更强或毒性增加D.使毒物毒性降低E.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方式是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甘氨胆酸B.牛磺胆酸C.石胆酸D.牛磺鹅脱氧胆酸E.甘氨鹅脱氧胆酸次级胆汁酸的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7)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7)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7)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考纲要求》1.肝胆生化(1)肝脏的代谢了解(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熟练掌握(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熟练掌握(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熟练掌握2.肝胆疾病的检查(1)酶学检查(ALT、AST、ALP、GGT、ChE)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2)胆红素代谢产物(血浆总胆红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3)肝纤维化标志物(Ⅲ、Ⅳ型胶原等)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熟悉(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掌握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其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解毒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

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一、肝胆生化(一)肝脏的代谢功能1.糖代谢: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

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进食之后自肠道吸收进入门静脉再进入肝脏,肝细胞迅速摄取葡萄糖,并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

于是在肝静脉血液中保持着较低的血糖浓度。

肝胆胰脾疾病的诊疗与治疗

肝胆胰脾疾病的诊疗与治疗

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的发展历程
药物治疗的主要类型和 作用机制
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成 果和进展
药物治疗的优势和局限 性
药物治疗的未来发展趋 势和挑战
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机器人辅助手术:精确度高、 创伤小、恢复快
腹腔镜手术:微创、恢复快、 并发症少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小肿瘤、 无创、恢复快
免疫治疗:激活免疫系统, 攻击肿瘤细胞,副作用小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 疗
饮食控制:合理膳食,避免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
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药物预防: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 用预防药物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肝胆胰脾疾病患者的 护理与康复
护理要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 合理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 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影像学检查:B超、CT、 MRI等
病理学检查:肝穿刺、胆囊 穿刺等
诊断标准:根据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 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
症状:腹痛、恶 心、呕吐、黄疸 等
体征:肝大、脾 大、胆囊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肝 功能、胆红素、 淀粉酶等
影像学检查:B超、 CT、MRI等
病理学检查:肝 穿刺、胆囊穿刺 等
降低风险:预防 与控制可以降低 疾病发生的风险, 减少疾病带来的 痛苦和负担。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与控制可以 避免疾病带来的 生活不便,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
节省医疗资源: 预防与控制可以 减少医疗资源的 消耗,降低医疗 费用。
预防与控制的实施方案

临床分析中的肝胆胰脾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

临床分析中的肝胆胰脾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

临床分析中的肝胆胰脾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肝胆胰脾疾病是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

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肝胆胰脾疾病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以及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肝胆胰脾疾病的常见病因肝胆胰脾疾病的病因有多种,包括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饮酒、饮食不当、药物滥用、遗传因素等。

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此外,胆结石、胰腺炎以及脾脏肿瘤等也是常见的肝胆胰脾疾病病因。

二、肝胆胰脾疾病的临床表现肝胆胰脾疾病的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肝疾病常表现为黄疸、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

胆结石可引起胆绞痛,腹胀等不适感。

胰腺炎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脾脏肿瘤的主要症状是左上腹疼痛、脾肿大等。

在实际临床中,根据病史、体检结果和相关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但需要进一步的诊断以明确诊断结果。

三、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方法在临床分析中,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

首先,通过患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病情并进行初步判断。

其次,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肝功能检查、胰酶检查等,可以提供相关病情指标。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可以提供更为直观的肝胆胰脾器官状态。

对于一些疑难病例,还可以进行腹腔镜检查或组织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肝胆胰脾疾病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的肝胆胰脾疾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是非常关键的。

以肝疾病为例,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可以根据病毒类型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肝硬化患者,应注意肝功能的支持治疗,如给予蛋白质合成剂、利尿剂等。

对于胆结石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溶石疗法或手术切除胆囊等治疗方法。

对于胰腺炎,一旦发生急性发作,需要及时给予休息、禁食、静脉输液等治疗。

对于脾脏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调理、心理护理等方面,以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肝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肝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总蛋白升高同时有球蛋白升高
临床意义
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 血液浓缩
总蛋白及清蛋白减少
肝细胞损害、营养不良、消耗过多、血清水分过多
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慢性肝脏疾病、M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炎症
临床意义
球蛋白减少 生理性、免疫功能抑制、先天性低 -球蛋 白血症
A/G比值 肝功能受损、M蛋白血症
尿液检查
结合型 (DBIL)
非结合型 结合型 / (IBIL) 总胆红素
尿胆原 尿胆红素
正常人 < 6.8 1.7-10.2 0.2-0.4 正常 阴性
溶血性 轻度增高 明显增高 <0.2 明显 阴性
黄疸
增高
肝细胞 中度增高 中度增高 0.2-0.5 正常或 阳性
性黄疸
轻度增高
梗阻性 明显增高 轻度增高 >0.5 减低或 强
(二)α1抗胰蛋白酶(AAT) 具有较强的蛋白酶抑 制活力,能对抗以丝氨酸为活动中心的蛋白酶,胰蛋 白酶、胰凝乳酶、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纤溶 酶及凝血酶等。 (三)铜蓝蛋白 辅助Wilson病的诊断。
(四)血清蛋白电泳
参考值: (醋酸纤维膜法) (+) Alb 1 2 (-)
62-71 3-4 6-10 7-11 9-18 (%)
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
肝脏疾病:早期无异常。随病情加重,电泳图可改 变, 增加
M蛋白血症: 区、β区或 β区与 区间 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 α2及β球蛋白↑, 结缔组织病 球蛋白↑
(五)血清前白蛋白
(prealbumin,PAB)
由肝细胞合成,电泳时出现在Alb之前,半寿期约2 天
降低:低蛋白饮食,贫血
三 胆红素代谢检测P358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化学讲义第10章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化学讲义第10章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一、肝胆生化(一)肝脏的代谢功能1.糖代谢: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2.蛋白质代谢:合成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合成尿素3.脂类代谢: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合成LDL、HDL、 LCAT;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合成酮体4. 维生素代谢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 B、 D、 E、 K及 B12等。

直接参与Vit的代谢转化:无活性形式→活性形式。

如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 D3在 C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 NAD 和 NADP,维生素B1合成 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5.激素灭活:肝是激素降解的主要部位。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1. 概念:机体对内生及外来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即为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

2.意义: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3.过程: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三)胆汁酸代谢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化生成,存在于胆汁中。

1.分类:(1)初级胆汁酸:肝细胞内合成,主要成分有胆酸、鹅脱氧胆酸。

(2)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经肠内细菌分解作用而成,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

2.胆汁酸功能: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1.胆红素代谢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 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不能被肾小球滤过)肝内代谢: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 1)摄取:肝细胞内有Y 蛋白和 Z 蛋白两种色素受体蛋白。

Y 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 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Y、Z 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 2)转化:水溶性↑,毒性↓。

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肝胆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肝胆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AFU存在于肝、脑、肺、肾、胰、白细胞等细 胞溶酶体中。 临床意义: ➢ 岩藻糖苷蓄积病的诊断 ➢ 肝癌的鉴别诊断
AFU应用的临床评价
• PHC血清AFU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 癌、恶性间皮瘤及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变
• 诊断PHC Sen84%,Spe94% • 活性和阳性率与肝癌大小无明显相关 • 活性与AFP水平无相关 • 组织活检证实为PHC者,AFU阳性率为
白蛋白 0.62~0.71 或(62%-71%) α1球蛋白 0.03~0.04 或(3%~4%) α2球蛋白 0.06~0.10 或(6%~10%) β球蛋白 0.07~0.11 或(7%~11%) γ球蛋白 0.09~0.18 或(9%~18%)
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蛋白电泳特征性条带:
▪ 急性者ALT升高可达20~100倍,ALT升高更明
显。
▪ 病毒感染后1~2周达高峰,3~5周逐渐下降
▪ 【参考值】
速率法 8~40 U/L (37℃)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主要分布于心肌、肝、骨骼肌、肾。
分为ASTs和ASTm, T1/2=17h 。
▪ 慢性肝炎轻度上升,AST升高为主 ▪ 肝硬化时转氨酶可偏高、正常或降低

蛋白质代谢检测小结
☆ALB是肝合成的主要蛋白质,T1/2长;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 进行性肝脏疾病的特征。PAB T1/2短,反映早期肝细胞 损害。
☆凝血酶原反映肝合成功能(T1/2短,严重肝损伤的最早指标) ☆总、球蛋白作为肝脏疾病严重性的粗略估计。 ☆AFP作为肝癌指标及胚层细胞癌的标记。 ☆铜蓝蛋白作为Wilson’s病指标
【临床意义】 ☆升高原因:合成增多(肝细胞癌、胆管癌等);分泌增强;排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医院技术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医院技术

脂蛋白结构图
FFA与Alb结合
其它均包含在脂蛋白中
23
超速离心法与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的相应名称
24
1.血清胆固醇(CHO)
临床意义 降低:肝细胞受损、胆固醇脂化障碍时胆固醇 减少,如肝硬化、肝衰竭 升高:胆汁淤积
25
2.血清甘油三酯(TG)
临床意义 增高: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等 降低:严重肝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26
第五节 肝功能检查的选择与应用
27
选择原则:
◆尽量选择灵敏性和特异性较强的指标;
◆根据临床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将反映肝脏基本功能状态的常规指标与特殊检查项
目结合 起来进行选择;
◆因地制宜,尽量选取诊断价值高、操作简便、经济
便宜、便于推广的检查项目。
28
健康体检 肝炎 肝癌
30
Glu
TBA(total bile acid)
3
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4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的器官,白蛋白、糖蛋白、
凝血因子、纤溶因子及各种转运蛋白等都由肝细胞合 成,当肝细胞受损时,合成上述蛋白的功能降低,蛋 白质的合成量就减少。 球蛋白虽然不是肝细胞合成,但当肝实质细胞受损, 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的生成增加。 在肝脏疾病时,可表现出血液中蛋白质质和量的改变, 主要表现为白蛋白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球蛋白的 增多等。 因此,测定血清中蛋白质含量和分析其组分的变化, 可以了解肝脏蛋白质代谢的功能。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1. 肝脏的生理功能
◆代谢功能 三大物质(糖、蛋白质和脂类)的同化、 储存和异化;核酸代谢、维生素的活化和储藏;激 素的灭活及排泄;胆红素、胆酸的生成;铁、铜等 金属的代谢 ◆排泄功能 对胆红素和某些染料的排泄 ◆解毒功能 生物转化功能(同化、异化) ◆物质合成功能 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 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灭活清除

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肝胆胰脾疾病是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对于这类疾病的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医生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医生在肝胆胰脾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1. 详细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医生应该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病程、症状、饮食习惯、个人生活方式等,以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

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体征,如黄疸、肝脾肿大等。

2. 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肝胆胰脾功能的异常程度。

这些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胆固醇、胰腺酶和癌胚抗原测定等。

3. 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使用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各种影像学技术对肝胆胰脾进行检查。

这些检查能提供疾病的具体信息,如肿瘤、结石、炎症等。

4. 肝穿刺活检:在一些可疑的肝病病例中,医生可能需要进行肝穿刺活检,以获得病理确诊。

二、肝胆胰脾疾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1)肝疾病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肝病,医生可能会采用抗病毒药物、抗代谢药物、激素等进行治疗。

例如,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

(2)胆疾病治疗:医生可以根据疾病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在胆结石患者中,药物溶石治疗或胆道镜下取石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去除结石。

(3)胰腺疾病治疗:对于胰腺炎或胰腺癌患者,医生可能会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行手术治疗,如胰腺切除术。

2. 手术治疗:(1)肝脏手术:肝脏手术包括肝癌切除术、肝移植等。

对于一些恶性肿瘤或肝硬化等疾病,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胆道手术:胆囊切除术和胆管探查术是最常见的胆道手术。

这些手术可用于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的治疗。

(3)胰腺手术:胰腺手术通常用于胰腺癌、胰腺囊肿等疾病的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尾部切除术等。

3. 射频消融术和介入治疗:(1)肝癌射频消融术:医生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术来治疗早期肝癌。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考点试题二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考点试题二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题库考点试题二1、单选血浆中不在肝脏中合成的蛋白质是()A.清蛋白B.纤维蛋白C.凝血酶原D.免疫球蛋白E.转铁蛋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肝脏中合成的蛋白质是清蛋(江南博哥)白、纤维蛋白、凝血酶原和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不在肝脏中合成。

2、单选梗阻性黄疸尿中的胆红素是()A.游离胆红素B.葡萄糖醛酸胆红素C.结合胆红素D.胆红素-Y蛋白E.胆红素-Z蛋白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梗阻性黄疸时,由于胆汁通道受阻,致使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造成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大量增加,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出。

3、单选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A.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B.血中胆素原剧减C.尿中胆红素增加D.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E.粪便颜色变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溶血性黄疸时,血中游离胆红素明显增高,尿胆素原和粪胆素原增加。

由于游离胆红素与血浆清蛋白结合,不能通过肾小球而随尿排出,所以尿胆红素呈阴性。

4、单选"酶胆分离"现象见于()A.肝癌B.酒精性肝炎C.重症肝炎D.急性肝炎E.胆石症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酶胆分离"现象见于重症肝炎。

5、单选对肝性脑病患者生化检测指标不会出现的是()A.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B.血清尿素呈低值C.空腹血糖降低D.血氨增高E.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6、单选阻塞性黄疸时,重氮反应为()A.直接反应阴性B.直接反应阳性C.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强阳性D.双相反应阴性E.双相反应阳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结合胆红素可与重氮试剂作用迅速产生颜色反应,称直接反应阳性。

阻塞性黄疸时,因结合胆红素增加,故直接反应阳性。

7、单选阻塞性黄疸时,下列何种结果是正确的()A.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B.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阳性C.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D.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阳性E.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阴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阻塞性黄疸表现为:①血中结合性胆红素含量增高,血清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测定,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占总胆红素的50%以上。

肝胆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肝胆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肝胆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肝胆胰腺疾病是指涉及肝脏、胆囊、胆管、胰腺等器官的一类疾病,包括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胰腺炎等多种疾病。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肝胆胰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一、肝胆胰腺疾病的诊断方法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初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器官功能的重要步骤。

医生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方法,检查患者的皮肤、黄疸、腹部肿块、腹痛等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肝胆胰腺疾病的可能性。

2. 实验室检查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病毒学检测、肝功能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肝脏和胆囊功能状况的有用信息,如肝功能异常、病毒感染等。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肝胆胰腺疾病诊断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包括超声波、CT、MRI等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相应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进一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4.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通常通过活检或手术获得患者的组织样本,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的组织类型和程度。

这对某些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肝癌、胆管炎等。

二、肝胆胰腺疾病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肝胆胰腺疾病,保守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这包括休息、饮食调理、使用抗病毒药物等方法,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控制疾病的进展。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肝胆胰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使用抗感染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等进行治疗,以减轻炎症、抑制病毒复制、修复受损组织等。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肝胆胰腺疾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例如,在肝癌患者中,手术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而对于严重胆结石导致的胆囊炎,胆囊切除术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4.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介入血管或腔道进行治疗的方法。

在肝胆胰腺疾病中,介入治疗主要用于肝癌、胆管结石等,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胆道支架植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细胞分泌胆汁, 排泄代谢产物(如胆固醇、 胆色素)以及药物、解毒产物
6
第二节 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 室检查
肝脏疾病的生化改变
Ø 血浆蛋白异常 Ø 胆红素代谢障碍 Ø 胆汁酸代谢障碍 Ø 血浆酶异常
一、胆红素代谢检查
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脾 及骨髓中分解破坏的产物。红细胞破坏释放出 血红蛋白,代谢生成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 经氧化作用,生成胆绿素,进一步被催化而还 原为胆红素。
9
胆红素代谢
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
正常人由红细胞破坏生成的胆红素占总胆红
素的80%一85%,其余15%一20%来自肌红蛋
白、过氧化氢酶及细胞色素酶及骨髓中无效造血
的血红蛋白, 以上形成的胆红素称为游离胆红
素(free bilirubin),在血流中与清蛋白结合形成
正常为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
尿胆红素试验阳性提示血中结合胆红素 增加,见于:
1.胆汁排泄受阻 肝外胆管阻塞,如 胆石症、胆管肿瘤、胰头癌等,肝内小 胆管压力升高如门脉周围炎症、纤维化,
2 .肝细胞损害 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或中毒性肝 炎,急性酒精性肝炎。
3.黄疸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及梗阻性黄疸尿内胆 红素阳性而溶血性黄疽疸则为阴性。先天性黄疸 中Dubin-Johnson和Rotor综合征尿内胆红素阳性 ,而Gilbert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则为阴性。
[临床意义]
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 可协助鉴别黄疸类型:
CB/STB<20%提示为溶血性黄疸,
20% ~ 50%之间为肝细胞性黄疸,
>50%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结合胆红素测定有助于某些肝胆疾 病的早期诊断,肝炎的黄疸前期、无黄 疸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等, 30%~50%患者CB增加,而STB正常
③内出血时胆红素生成增加,尿胆原随之增加;心 力衰竭伴肝淤血时,影响胆汁中尿胆原转运及再 分泌,进入血中的尿胆原增加。
3.总胆红素,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程 度判断黄疸类型
总胆伴非胆明显增高提示为溶血性黄疸,
总胆伴结胆升高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三者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二)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
[参考值范围] 结合胆红素 0~6. 8 μmol/L 非结合胆红素 1.7 ~10. 2 μmol /L
18
4.碱中毒 胆红素分泌增加,可出现尿胆红素试 验阳性。
(四)尿内尿胆原检查
在胆红素肠肝循环过程中,仅有极少 量尿胆原逸入血液循环,从肾脏排出。 [参考值范围]
定量 0.84—4.2 μmol/24h 定性 阴性或弱阳性
23
[临床意义]
尿内尿胆原在生理情况下仅有微量, 若晨尿稀 释4倍以上仍呈阳性,则为尿胆原增多。 1.尿胆原增多 ①肝细胞受损,如肝炎,肝硬化。 ②红细胞破坏增加,如溶贫及巨幼贫。
12
13
当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贫)、肝细胞膜对胆红素转运 缺陷(Gilbert综合征)、结合缺陷((Criglerr-Najjar综合 征)、排泄障碍(Dubin-johnson综合征)及胆道阻塞(各 型肝炎、胆管炎症等)均可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临 床上通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 红素、尿内胆红素及尿胆原,借以诊断有无溶血及判 断肝、胆系统在胆色素代谢中的功能状态。
第一节 肝脏的基本功能
1、代谢功能 (Metabolic Function) 2、排泄功能 (Excretion Function) 3、解毒功能 (Detoxification Function) 4、生成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
因子,清除活性凝血因子
(一) 代谢功能
蛋白代谢:90%以上的蛋白质及全部清蛋白、多 种凝血因子都是由肝细胞合成,部分球蛋白也由 肝脏合成。
肝胆胰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Laboratory of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diseases
肝脏实验室检查的主要目的
Ø 协助诊断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癌) Ø 了解肝细胞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 Ø 动态观察肝脏功能,了解病情的变化,治疗效
果和预后评估。 Ø 价某些病人对一些手术的耐受力和用药监控
糖代谢:肝脏能使血糖浓度保持恒定,同时又是 葡萄糖氧化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脂类代谢:参与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 及运输等代谢过程。
维生素及激素代谢: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激素 的灭活;胆红素、铁、铜及其他金属的代谢等。
(二)生物转化作用
第一相反应: 氧化、还原、水解 第二相反应: 结合
5
(三)分泌与排泄功能
(三)尿内胆红素检查
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屏障,因此 不能在尿中出现,而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能够 透过肾小球基底膜在尿中出现。正常成年人尿 中含有微量胆红素,大约为3.4μmol/L ,通 常的检验方法不能被发现,当血中结合胆红素 浓度超过肾阈(>34 μmol/L )时,结合胆红素
[参考值]
(一)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参考值范围] 新生儿 0 ~ 1天
1 ~ 2天 3 ~ 5天 成人
34 ~ 103 μ mol/L 103 ~ 171 μ mol/L
68 ~ 137 μ mol/L 3.4~17.1 μ mol/L
15
[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 STB>17. 1但<34.2 μmol/L 为隐性黄疸。 34.2—171 μmol/L 为轻度黄疸。 171—342 μmol/L 为中度黄疸。 > 342 μmol/L 为高度黄疸。 2.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 溶血性黄疸通常< 85.5 μmol /L, 肝细胞黄疸为17.1—171 。 不完全性梗阻为171~265 μmol /L。 完全性梗阻性黄疸通常 > 342 μmol /L。
的复合体,称为非结合胆红素,不能自由透过各
种生物膜,故不能从肾滤过。
11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非结合胆红素经肝脏代谢形成结合胆红
素,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 菌作用下,生成尿胆原(urobilinogen) ,大部 分随粪便排出,约20%的尿胆原被肠道重吸 收,经门脉入肝,重新转变为结合胆红素, 再随胆汁排入肠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