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课件:第四部分模块专题知识

合集下载

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政治讲义第四部分模块专题知识整合生活与哲学

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政治讲义第四部分模块专题知识整合生活与哲学

第四部分模块专题知识整合——生活与哲学【p227】
该模块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统领,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体系结构中。

教材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物质性,实践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内容。

(全书可以归纳为26条主要哲学理论)既引导学生领悟这些哲理并用以观察世界、分析事物、解决问题,又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整合课件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整合课件

1.《规划》提出,坚持以“六个精准”统领贫困地区脱 贫攻坚工作,精确瞄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实施精 准扶贫脱贫工程,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做到真 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这样做是为了( )
①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目标 ③扩大就业,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 ④促进资 源节约,淘汰过剩产能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知识范围是“历史 唯物主义”,即“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然后根据设问内 容,即“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调动和运用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 用以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知识进行分析。
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 人口实现脱贫,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 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跨越“中等收入 陷阱”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重要保证,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党的 执政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高考可能会结合该考点考查全面 小康社会、矛盾观、群众观以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知识。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 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 普遍规律。所以要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4)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而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其可以通过社会 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规划》将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活力作为一项重要原 则,③提出要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广大干 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自强自立精神,依 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光荣脱贫。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第三单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精品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第三单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精品

命题点 创新意识
【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2016·全国Ⅱ卷)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
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 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 78 275 台北 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
命题点 辩证的否定观
【预测题型:选择题】 (2016·江苏卷)在北京的胡同、百工坊博物馆,深
藏着很多身怀绝技的手工艺大师,他们不断转变观念,将 传统文化体验、国际流行的私人定制等概念引入到工艺品 的制作中,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活力。这些手工艺大师 们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
要求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 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 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 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 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
作用
表现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 推动社会生产 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力的发展 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 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本题以现行 GDP 核算体系的变化为出题素材, 考查意识、联系、辩证否定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 相关知识。GDP 核算体系的变化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主 动反映,

事物自身的否定, 是事物内部矛盾双 方斗争的结果,是 通过事物内部矛盾 进行的自我否定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 事物的,是外力作 用的结果,是主观 任意的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
模块专题知识整合——生活与哲学
该模块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 真务实”为统领,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 本原理的讲述,融入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体系结构 中。教材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物质性,实 践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内 容。(全书可以归纳为26条主要哲学理论)既引导学生 领悟这些哲理并用以观察世界、分析事物、解决问 题,又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 行为选择。
一级
二级
三级பைடு நூலகம்
考点具体内容
相关时事资料
第 一 单 元 生 活 智 慧 与 时 代 精 神 第 一 课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导
1.哲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 学与 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 世界 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 观和 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 方法 论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 论 2.哲 学与 具体 科学 的关 系 论的统一。 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 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
中央强调“十 三五”时期要 实施哲学社会 科学创新工 程。
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 哲学与具体科 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 规律。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 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 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学的相互影 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